富贵不能淫 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仪: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变 六国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为秦国灭六 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孟子对于景春眼中的大丈夫 是如何看待评价的?
妾妇之道
类比:用妾妇对夫君的顺从来类比 张仪对君王的顺从。(相似)
(同类比较:用相似事件证明观点。)
• 朱自清评论纵横家:
•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 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 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 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 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 的功名富贵;帮你的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 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 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 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 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 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 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 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 只求揣摩人主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孟子一向重视德行仁义, 不言私利、私欲。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 之流就像出嫁女子顺从丈夫 一样顺从君王的意志,没有 独立人格,没有独立的判断 善恶是非的标准,行事没有 原则和道德底线,无非在迎 合君王喜好。这种人算不得 大丈夫,这种做法是“妾妇 之道”,孟子对此类人是鄙 薄的。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 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 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夫,成年男子。字形采用 “大”作边旁,用“一划” 表示成年男子头发上的簪子。 周代的长度制度,将十尺算 作一丈。成年男子身高达到 八尺,所以称成年男子为 “丈夫”。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rǔ 女通汝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 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 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格言积累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富 贵 不 能 淫
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 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 剩下了二十余家。再不断的吞并战争后,楚 国齐国慢慢衰败,经过商鞅变法,秦的势力 日趋庞大,最终以一国吞并六国,秦始王称 帝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动荡局势。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 启大秦帝国。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 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 争鸣”;当时涌现了许多思想家,游说各国 诸侯,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 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
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第?一”对章曰:
“不幸而有疾,” 不能造朝。”
大丈夫之“延续”
行
读
路
书
万
万源自文库
里
卷
恪
心
守
怀
礼
天
义
下
333年,公孙衍任 秦大良造后,很快率领 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 ,又缺良将,根本抵挡 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 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 割让的阴晋是公孙衍的 家乡。
秦国想要攻打楚国,为 了分裂齐楚“两座大山”, 张仪欺骗楚怀王,只要楚国 断绝与齐国之交,秦国将割 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 计,在与齐国断交后,张仪 出尔发尔,称秦国只答应给 六里地。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 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 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 “孔孟”并称。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 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 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 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 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主张行 “仁政”以统一天下,强烈反对不义战争, 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他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 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 学生周游列国。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 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 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 不被接受。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他的学 说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 到家乡整理《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 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说说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居天下之广居, 仁 立天下之正位, 礼 行天下之大道。 义
为仁 守礼 行义
孟子:“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 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 哀哉。”
孔子:“不学礼第,无一以章立。”
景春眼中的“大丈夫”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这些“大丈夫”他持什么态度?
“纵横家”: 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 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 计谋划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 代表是张仪。
合纵与连横: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 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
公孙衍,魏国人,主张
合纵,联合诸国来抵抗 秦国。(主侍魏国时, 联合齐国攻打赵国;拉 拢韩、赵、燕、中山, 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 称王,史称“五国相王 ”,曾身佩楚、韩、赵 、魏、燕五国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