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精品

合集下载

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

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

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宋海南1,孙劝劝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510006;2.厦门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00)摘要:黄色新闻是美国资本主义报业商业化和廉价报纸的产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世界主义者》《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揭丑者”记者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丑闻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开启黑幕揭发运动。

黑幕揭发运动顺应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渡的新式新闻事业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耸人听闻”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的报道诉求,基于客观新闻理念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

关键词:黄色新闻;黑幕揭发运动;调查性新闻;报道理念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21)03-0087-05收稿日期:2021-03-06作者简介:宋海南(1997-),女,云南昆明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DOI:10.19329/ki.1673-2928.2021.03.0232021年5月第20卷第3期(总第111期)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ay,2021Vol.20No.3(Gen.No.1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行各业出现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社会犯罪猖獗等。

期间,美国报业正处于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为基础的新式新闻事业的转型期,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 )、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 )、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 )、雷·斯坦纳德·贝克(Ray Stannard Baker )、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 )等记者运用起源于黄色新闻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利器,挖掘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深层次矛盾,采写《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等系列调查性报道。

reader's digest主要内容

reader's digest主要内容

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是一本全球性的读物,旨在为读者提供世界各地的最新资讯、精彩故事和有益知识。

本期读者文摘主要内容如下:一、世界热点新闻1.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备受全球关注,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新一任的美国总统。

新总统上台后将面临哪些挑战?对全球政治格局将有何影响?读者文摘将为您一一解读。

2. 全球抗疫动态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防控措施,各种疫苗也相继问世。

本期读者文摘将对全球抗疫动态进行全方位报道,帮助读者了解最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

二、精彩故事1. 励志人生本期读者文摘将为读者呈现一系列励志人生故事,这些故事源自生活,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相信希望。

2. 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本期读者文摘将为读者带来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世界各地,让人热血沸腾,让人心跳加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三、有益健康知识1.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本期读者文摘将为读者介绍最新的健康科学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健康知识和养生方法,帮助读者关爱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健康饮食建议本期读者文摘将为读者推荐一系列健康饮食建议,帮助读者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方法,让读者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树立科学的养生理念。

四、娱乐休闲1. 最新电影、音乐资讯本期读者文摘将为读者介绍最新的电影、音乐资讯,为读者推荐精彩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专辑,让读者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

2. 文化艺术盛宴本期读者文摘将为读者呈现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盛宴,为读者介绍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的精品,让读者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与魂魄。

以上就是本期读者文摘的主要内容,希望各位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期文摘,获得知识、启发思考、享受愉悦,让读者文摘成为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本期读者文摘内容精彩纷呈,既有全球热点新闻,又有励志人生故事;既有有益健康知识,又有娱乐休闲的节目。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导读舒德森是当代美国有影响力的一位媒介社会学学者,他的代表著作《发掘新闻》以新闻行业历史和专业意识形态发端的案例研究为出发点,围绕着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展开论述。

作者的研究问题是探讨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

针对美国社会和报业现状,作者提出既然新闻业没有能够确保新闻客观性的总总条件,为什么客观性问题一直以来仍然如此重要?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为何它非要维护“客观”这个特殊的理想?这本书以新闻客观性这一重要的现代价值观念为载体,对美国新闻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

作者始终把他的研究问题放在对现代新闻机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互动关系中进行阐述,开创了美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科学流派。

因此,有学者认为本书开创了“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史范式”,社会史是指“一种总体的综合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和细节,总体性地呈现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1。

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重要现代价值的社会发展历史,也为以后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发掘新闻》描述了1830年代至1960年代的报业史,也是美国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如何从无到有的历史。

这本书着重分析了美国报业史中的四个时间段,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期和中期、20世纪60年代后,作者从社会角度探究了报业各时间点转向的原因。

19世纪30年代,通常被称作“杰克逊时代”或“杰克逊民主”时代,“美国正是在这一时期演变成为一个平等主义的市场民主国家,金钱拥有了新的势力,人的个体获得了新的地位,追求利己主义也成为一种荣耀”2。

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使得客观性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

这一时期诞生的便士报特色鲜明:“经济上,售价便宜,利用报童到街头叫卖,以广告作为财源;政治上,宣称无党无派;内容上,聚焦于它自己发明的‘新闻’这个题材”3。

浅析郝思特的黄色新闻

浅析郝思特的黄色新闻

浅析郝斯特的“黄色新闻”关键词:郝斯特黄色新闻外国新闻史翻开任何一部外国新闻史的著作,在“黄色新闻”的章节,必定会有这样一个名字跃入眼帘: 威廉·拉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

他靠着“黄色新闻”在强手如林的纽约新闻界所向披靡,与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难分伯仲,并成为报业大亨之一。

何为“黄色新闻”谈起“黄色新闻”这一专业术语,便不得不提19 世纪晚期美国的两张报纸,即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日报》。

在两家报纸竞争中,赫斯特不仅高薪挖走了《纽约世界报》星期刊的全部人马,而且还把《纽约世界报》星期刊赖以成功的滑稽连环画《霍根小巷》的主人公“黄衣少年”(The Yellow Kid)也放到了《纽约日报》的晚刊上。

随后,普利策针锋相对。

他控告了赫斯特侵犯《纽约世界报》的版权,并另请高手为《纽约世界报》星期刊再画“黄衣少年”。

随后,“黄衣少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在整个纽约流行起来:戏院开始上演“黄衣少年”的剧目,商店也推出了“黄衣少年”的广告。

1897 年2 月,时任New York Press 编辑的欧文·沃德曼(Ervin Wardman)在该报中针对这一现象,首次使用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

1当时,沃德曼仅仅以一种戏谑的态度提出了Yellow Journalism 的说法,并没有对其明确界定。

但在此后,这一说法在纽约范得到了众多报刊的转载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黄色新闻”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出现于1900 年美国学者德洛斯·维尔克斯( Delos Wilcox)发表的一项研究中。

维尔克斯认为,“黄色新闻”是指这样的一种新闻报道: 以犯罪和色情为主要内容,大量使用插图和软广告,从而使报道和报纸本身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2。

综合各种资料对“黄色新闻”的理解,“黄色新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煽情的形式这包括使用大字号标题,大量采用图片、照片,来制作引人注目的版面。

论深度报道与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

论深度报道与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

论深度报道与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闻报道的方式和记者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了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新闻记者的角色不再局限于简单地报道事件的发生,而是需要更多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本文将从深度报道和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来看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一种对事件、问题或者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比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深度报道更加关注问题的背后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思考。

深度报道的出现,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也为新闻媒体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深度报道的转变意味着新闻报道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新闻记者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深度报道。

与此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以便找到更加独特和有深度的新闻故事。

深度报道的转变也引导了新闻媒体的整体发展方向,让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和有深度,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

其次来看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

传统上,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主要侧重于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节点和相关的事实信息。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转变。

在深度报道的逻辑下,新闻记者需要更多的关注事件的背后原因、影响和意义,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他们也需要更多地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在报道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新闻记者可能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新的报道需要。

他们也需要更加灵活地思考问题,寻找新的报道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读者提供更为真实客观的信息,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问题和事件。

随着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也在不断升级。

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的发生,而是需要更多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为公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美国新闻客观性理念发展史初探

美国新闻客观性理念发展史初探

美国新闻客观性理念发展史初探作者:郭之恩关键词:美国新闻业新闻客观性理念美国社会思潮┊阅读:1702次┊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社会思潮和哲学上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试图对美国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发展脉络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

Abstract: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objectivity through the alternation of the social thought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some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关键词:美国新闻业;新闻客观性理念;美国社会思潮。

美联社总经理肯特·库珀曾无比自豪地说:“新闻客观性理念发轫于美国,奉献于全世界。

”埃弗瑞特·丹尼斯认为:“客观性曾是美国新闻编辑部内的主导哲学。

”[1] 哈克特和赵月枝认为:“客观性是一种体制,包括了理念、设想、实践及机制,已经成为了公共哲学与(新闻界)设想的自我管理的统一体。

”[2] 新闻社会学家麦克尔·舒登森称:“客观性理念是新闻业之于这个国家(美国)的核心。

”[3] 然而,也正是这个对美国新闻界来说具有基石意义的新闻客观性理念却备受争议,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传播批判学派、传播文化学派等竞相批判的众矢之的。

在操作上,新闻客观性理念的体现——客观新闻学更是经历了两次挑战:一次是1960年代对新新闻学及新左派批判的回应,一次是1990年代对公共新闻运动的回应[4]。

然而理论和实践的批判却并未威胁到客观性理念的地位,反而不断巩固了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业主导观念的合法性。

朱迪斯·莱彻伯格在《为客观性辩护》中甚至认为:对于客观性的批判,就是对客观性的承认[5]。

面对驳而不倒的新闻客观性理念,哈克特和赵月枝将它称作为“不死之神” [6]。

美国调查性报道技巧、记者素质和操作要领

美国调查性报道技巧、记者素质和操作要领

美国调查性报道技巧、记者素质和操作要领必要技能从某种程度上说,调查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复杂、最艰苦、难度最大的一种报道。

首先,调查性报道所调查的问题本身即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其次,问题的各方人士出于各种原因,或不愿透露事实,或设置障碍,甚至故意散布假消息误导记者,使记者的调查更加困难;再次,有时所调查的问题涉及权势集团,他们更会以各种方式向媒介和记者施加压力,阻碍调查的进行;最后,记者在调查中必须遵守法律、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的要求,即不仅要结果正确,还要程序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调查的难度。

因此,美国新闻学专家认为,调查性报道记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调查性报道技巧,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条:1.全面了解市、县、州、联邦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设置和运作,具有分析利益冲突、管理混乱和腐败等基本问题的能力。

2.吃透《信息自由法》和地方、州和全国范围关于面向公众举行会议和公开会议记录的法规、条例和实际操作情况。

3.出于工作需要去了解法院系统以及刑事和民事案件所能提供的纪录。

例如遗嘱设立、青少年犯罪和交通官司等案件的审判过程。

4.清楚地区分市、县、州和联邦各级调查人员和检察官的权限和责任,知道谁应该为在调查和检察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腐败承担责任。

5.懂得法律中程序合理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法庭和行政部门制订各种法规和做出决定时,在获取证人和文件时,程序的合法至关重要。

6.了解国会和各州立法机关的运作,重点放在它们的立法、拨款和调查功能与行动上,特别要关注具有监督权的调查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和作用。

7.查阅国会纪录,州立法机关的纪录和立法也是有用的调查工具,特别要熟悉听证会的纪录和各个委员会提供的报告。

8.了解总审计局的调查活动和报告,这些报告可用作关于市、县、州、联邦各级政府腐败和混乱问题的权威性背景资料。

关于总审计局的知识应包括:总审计局的调查是如何启动及如何进行的;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其报告能提供哪些材料。

新闻调查与评论【2】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新闻调查与评论【2】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第二章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第一节预采访一、隐性线索的搜集很少有读者在读到那些揭露黑幕交易的调查报道时,首先注意到记者的文笔如何优美、报道的结构如何合理。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天哪!他们是怎么发现这事的呢?”读者的感受是准确的。

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调查性报道,首要的条件便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大多数记者在决定进行某项调查时,都会有一个不太明确的预感或线索。

没有线索,也就无所谓调查性报道,线索是调查性报道存在的基本条件。

线索来自不同的消息来源。

有的线索来自见报文章的破绽,以及不同报道中相互矛盾的说法。

有的来自政府公布的资料中的疑点,有的线索是知情者提供的,他们有的出于公心,因为对某个媒体甚至是某个记者的欣赏、信任而决定把事件的内幕捅给他们;也有的纯粹出于个人目的,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近年来,不少地方媒体使出了“有奖征集新闻线索”这一招,更以“百元起步,大奖千元”为招徕口号,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独家的调查性报道线索,也因此而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新闻职业线人”,依靠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为生——其实质则是新闻媒体有偿购买新闻线索,在西方国家,它们被称为“支票簿新闻”。

“支票簿新闻”在软性新闻中已经变得极其普遍,例如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就把他们豪华婚礼的独家报道权卖给了某家杂志;在某些重大事件中,我们也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媒体为争夺独家报道权而支付大额现金的手——例如,在0.J.辛普森案件中,一些报纸付费给潜在的证人,但最终,法庭放弃了对他们的传唤,因为法官担心,他们的证词已经受到了金钱的玷污。

一些媒体对于用金钱买来的新闻遮遮掩掩,而另一些则争辩说,为一条重大新闻而付费是值得的。

但是,在调查性报道中,有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新闻来源是因为金钱而爆料给媒体,则他们也就很可能为了获得这笔钱而夸大其辞甚至说谎。

美国《新闻周刊》就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一名记者在调查艾滋病的扩散问题时,支付了60美元给一个妓女,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已经染上了艾滋病。

迈克尔·舒德森:在社会运行系统中观照新闻业

迈克尔·舒德森:在社会运行系统中观照新闻业

迈克尔舒德森:在社会运行系统中观照新闻业
张玉洪
【期刊名称】《新闻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6(007)012
【摘要】"我提醒你,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体现为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视角的能力。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

"在《谈治学之道》一文中,C·赖特·米尔斯对社会学研究的旨趣一语中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就是这一句"提醒"的最佳注脚:在中外新闻学界,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新闻业,成果之多,中译本之全,罕有匹敌者。

【总页数】4页(P14-16,6)
【作者】张玉洪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北京 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美国新闻业的剧变与省思——解读伦纳德·道尼和迈克尔·舒德森的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 [J], 张斌
2.社会学视域下的新闻生产浅析——读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 [J], 张美娟
3.迈克尔·舒德森的新闻史研究取径 [J], 田秋生;
4.论知情权和媒介社会史的书写——与迈克尔·舒德森的对话 [J], 郑一卉;王金礼;
肖珺;纪莉;
5.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舒德森的民主市场社会论 [J], 杨鑫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优秀范文5篇)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优秀范文5篇)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是由当代美国著名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于1978年所著。

该书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深入考察了美国新闻业“客观性”理念诞生和发展的历史。

作者跳出传统新闻史研究囿于描述性或阐释性的窠臼,将报业的发展置于美国近现代社会史的宏阔框架之内,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紧紧抓住与“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起源、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有对平等主义时代美国便士报的研究,有对19世纪90年代娱乐和信息两类新闻的探讨,更有对新闻业客观的批判和思考。

绪论部分主要谈到了客观性思想,书中写到美国新闻业经常受到“不够客观”的指责,总是被批评为没能“客观”报道每日新闻,甚至还直言不讳,在杰克逊时代,新闻是“制造”出来的。

当今天的媒体把客观真实作为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之一时,的确很难想象那时的美国新闻业究竟在尊崇些什么。

客观性的理念应该是将事实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

事实是关乎世界的,不受个人判断和好恶影响,而价值判断是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对大千世界的好恶,是主观的。

且先不要说那时的美国媒体如何落后,完全不遵循客观的主张,单看现在的新闻行业,还不是屡屡出现各类倾向性明显的报道。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一个记者要有客观的信念就要做到忠于“事实”,区隔事实和价值的关系。

而新闻业本身更该注重对客观性的追求,形成自我约束的社会权威机制。

此外,书的第一章讲到了便士报的兴起和发展,作为现代新闻业的起源,便士报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中曾这样写道:“便士报”的经营之道是以大发行量来吸引广告,不依靠订报费和政党补助。

便士报一切向前看,只要付出广告费,人人平等,谁都可以花钱雇用公共报刊。

”正因为便士报大量登载专利药物广告,而被当时的六便士报贬为“江湖庸医公认的喉舌”。

张季鸾的新闻思想

张季鸾的新闻思想

新学术new science20091新学术new science20091从理论上来讲,不同的治史方法和研究视角会使新闻史的研究产生不同的流派。

而在众多流派中解释性新闻史,重视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去解释新闻事业的走向,强调媒体产生、发展的原因,还强调所谓伟大人物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从作者本身的角度来看,作者的学习、生活等社会经历,学科背景都影响着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其次作者写作的环境、年代、写作的目的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本文就将以解释性的方法对报人张季鸾的新闻思想做出梳理,对其间的变化予以补充和分析。

1941年9月6日,《大公报》主笔张季鸾逝世于重庆市中央医院。

国共两党要人都为其哀悼,缅怀其精神,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张季鸾一生以办报为职业“自辛亥革命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之天职,其对于国族有所贡献”(遗嘱)。

虽然各方对张在某些事件中的所为,看法不一致,但是对其在新闻工作中的成就是无法否认的。

张季鸾一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他的新闻思想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张季鸾(1883—1941)生于山东省邹平县,其父为邹平县知县,作为父母官的他虽小心翼翼,但是并不得上司的喜欢。

张从小就爱读书“十岁左右,文章已能成篇”,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由于张父的病逝,他跟随母亲回到祖籍陕西榆林,在回到祖籍之前,他已经看了不少郑观应、康有为等人的书和严复的译著,“逐渐萌发了爱国救国的思想”。

回到榆林以后,他求学于大儒刘古愚先生,并在那里结识了于右任,这对他以后从事新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契机。

在张季鸾的前期办报生涯中,自由主义报刊的理念深深的影响着他。

他于1905年留学日本,在去日本的船上,他邂逅了一个在之后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人,那就是胡政之,也许当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今后两人会有怎样的合作。

张去日本之前在上海逗留的几天,看到了“过去想看而未看过的章太炎作序的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以及《苏报》《时务报》等残本”。

被建构的现实与客观性的幻象

被建构的现实与客观性的幻象

被建构的现实与客观性的幻象——读《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有感王 琮(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401147)摘 要:社会学家迈克尔·舒德森在多年前发表的著作中探讨了美国新闻业客观性理念从无到有的树立过程,对今天的读者仍具有启发意义。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展现客观性理念形成和发展的更大的社会图景,提供新的研究视域,对客观性理念进行批判性的辨析和探讨,有助于认清新闻业的本质,确定前行之路。

关键词:客观性理念;美国新闻业;社会史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115-041978年,迈克尔·舒德森发表了其代表作《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开拓了新闻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交叉领域。

此书是他在哈佛社会学系的博士论文,发表30多年以来一直在学界颇受追捧,于2009年被引进中国大陆。

此书抛却了里程碑式的传统史学叙事手法,不再以编年体的形式堆砌历史事件,而是将报业的发展史放到更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史中进行观照和考察。

其深入地研究了美国新闻业的客观性原则从无到有的历史,展现了新闻生产机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描述了18世纪以来美国报业发展的社会图景。

虽然只是选取了客观性原则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点,但作者却凭借深厚的社会学功底使此书产生了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阐释了新闻行业在社会中孕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充满了社会学的意趣和想象力。

此书虽发表多年,但对今日的读者仍然大有裨益,其间奥妙仍值得细细品味。

一、熟悉的客观性虽然如今的记者并非都认为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客观,但客观性这个信念仍十分普遍,大部分新闻工作者及其评论者都认定报纸应当客观,而所有的记者都必须面对这个课题。

但这个课题很普通,普通到我们都意识不到其存在,似乎天生就应当如此。

从批判学的观点来看,可以这样解释这种专业理念的“自然状态”——新闻生产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它重构并加深了读者对日常生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转过来,新闻报道中那些职业手法,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成为行业内通用的准则和生产新闻不可缺少的工具”。

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精选】

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精选】

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摘要]:“公共新闻”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共新闻”实践及其研究今天在美国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融合的新趋向。

作者近期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对“公共新闻”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研究,这篇文章阐述了其最新发现和思考。

2004年夏天我到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带去的研究课题是“美国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研究”。

2003年在为此做前期准备时,偶然从国外文献中发现了美国新闻界近十几年围绕“公共新闻”的一场争议,于是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料,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并撰文介绍给国内同行。

文章发表后,“公共新闻”迅速成为国内新闻界的关注的话题。

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播出一周年的纪念研讨会受此启发,将主题确定为“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宣称该栏目的新闻实践是“公共新闻”;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了“公共新闻”栏目,并不断有新闻媒体的同行通过电子邮件向我咨询有关美国“公共新闻”的情况。

几乎与此同时,国内出版了由美国学者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撰写的《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中文版,这本书将美国“公共新闻”列为“论争”之一。

然而在出国前,我与一些来自美国的学者讨论此课题时,有人告诉我“公共新闻”在美国已经成为过去。

我到达访学的第一站——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后,与一些教授谈及此,也有人说“公共新闻”在美国已经结束了。

我对这个本来就涉猎不深的课题感到困惑。

于是,我到波大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专业书籍中浏览查找,一共发现了近十本书名中就有“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或civic journalism)这一关键词的专著和教材,出版时间全部集中于上世纪90年代,似乎在证实上述观点。

但一个意外的发现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建者之一麦考姆斯(Maxwell McCombs)教授2003年出版的新著《新闻学的两个W——公共事件报道的为什么与是什么》(The Two W’s of JournalismThe Why and What of Public Affairs Reporting) ,以相当多的篇幅论及“公共新闻”,并且还引证了多本“公共新闻”专著中的观点和论述。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一、概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虚假新闻和错误信息开始泛滥,对公众的认知和判断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新闻界开始兴起一种独特的新闻形式——事实核查新闻。

这种新闻形式以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新闻报道为对象,通过核查消息源的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事件的真实性等方面,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主要基于媒介融合、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等多个方面。

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事实核查作为确保新闻质量和信誉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

同时,新闻机构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承担着提供准确、客观新闻信息的社会责任,而事实核查则是履行这一责任的关键环节。

事实核查还可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广告商,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尽管事实核查新闻在理论上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一些效果困境。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时效性和公众认知方面的问题。

事实核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

尽管事实核查新闻在媒体中越来越普遍,但公众对这种新闻形式的认知程度并不高,这也限制了其影响力的发挥。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分析其在实践中的运作机制和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介绍“事实核查新闻”的概念及其在美国的兴起背景事实核查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态,主要负责对政治人物、政府官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言论和主张进行真实性的核查与评估。

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事实核查,为公众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基于事实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在美国,这种新闻形态近年来逐渐兴起,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兴起背景主要源于美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新闻传播的变革。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政治言论和主张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分析

一、外国新闻作品分析:1.分析《日本签字投降》一、作者简介:霍墨·比加特: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写的报道,曾报道过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先后两次获得过普利策奖,他的报道以生动详实著称,同时又是一名有名的“写作快手”。

二、报道特色:——“寓观点于事实之中”▪这是记录在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名篇。

▪通篇都是客观叙述,用事实说话,捕捉细节▪冷静客观的描写,体现日本帝国的没落,世界强国地位的失去。

▪作者不直接评论,透过细节描写传达思想,将观点和倾向体现在对事实的取舍中三、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细致描写了五个人物▪着重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细节描写思考:结合此文,试述外国记者“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报道特色。

2.分析《火葬——甘地永存》一、写作特色:▪语言凝练、传神*介绍事件背景——描写人们吟唱经文——描写送葬队伍的不同阶层二、结构特色▪以火葬为线索*火葬的背景——火葬开始——火葬仪式——火葬结束▪围绕火葬这一中心事件,把人们对于甘地的爱戴之情传神地表现出来,通过火葬经过的描写,将各阶层人们的不同表现用事实叙述,全文融为一体,前后有序三、对观察性报道手法的运用▪既像一则消息,又像一则目击记▪观察准确,写的传神简练▪对各阶层送葬人们的描写3.分析《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一、引用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及作用:▪多次引用两位宇航员的话:用他们的切身感受真实向读者再现登月的情景,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使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更形象、生动。

——“用事实说话”胜过直接评论二、“一句话导语”的重要性▪一句简单的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呈现给读者。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及时、充分地向人民群众报道他们欲知、和应知的新闻三、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思考:结合此文,说明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4. 分析《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作者简介:比昂尼克:法新社前驻北京首席记者二、抓住的两个人物镜头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国际新闻“驯化”:理论溯源与动向新探

国际新闻“驯化”:理论溯源与动向新探

国际新闻“驯化”:理论溯源与动向新探第一篇范文国际新闻“驯化”:理论溯源与动向新探在国际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新闻作为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传播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处理和表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从理论溯源和动向新探两个方面,对国际新闻“驯化”现象进行分析。

理论溯源所谓“驯化”,在这里指的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对信息进行选择、处理和表达的一种现象。

其理论溯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意见环境”概念。

李普曼认为,人们无法直接接触现实世界,而是通过媒体构建的“意见环境”来认识世界。

这就意味着,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筛选和处理,将直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传播中的“驯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哈罗德·伊索普提出的“媒体现实”概念,强调媒体在塑造人们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法国学者布尔迪厄的“媒体场”理论,揭示了媒体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

动向新探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国际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驯化”现象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 多元传播主体崛起: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非官方传播主体参与到国际新闻传播中。

这些传播主体在信息筛选和处理上,各具特色,使得国际新闻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面貌。

2. 算法推荐下的个性化传播:新媒体平台通过算法推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这种传播方式看似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则可能加剧了信息的“驯化”现象。

用户在算法推荐下,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从而影响对国际新闻的全面认知。

3. 虚假新闻和假信息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虚假新闻和假信息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这些虚假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驯化”色彩,误导公众对国际事务的认知。

4.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在传播国际新闻时,容易产生文化冲突。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

(3)商业利益:对于许多媒体来说,事实核查可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权 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广告商。
二、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效 果困境
尽管事实核查新闻在理论上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中,它却面临着一些效 果困境。
1、核查新闻的时效性困境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事实核查需要花费一定的 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这使得事实核查新闻在时效 性上存在一定的困境。例如,在20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尽管一些媒体进行了 大量的事实核查工作,但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很多核查结果只能在选举后才 能公布。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事实核查新 闻中,如自动化的事实核查工具和数据监控系统。然而,这些技术在准确性和可 靠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这些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的主观判断和 分析能力。因此,事实核查新闻在技术上也面临着要基于媒介融合、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 等要素。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新闻形式面临着一些效果困境,如时效性困境、 公众认知困境和技术困境。为了提高事实核查新闻的效果和影响力,媒体机构需 要不断改进核查技术和方法,提高公众对核查新闻的认知和理解。政府和社会各 界也应该加强对媒体机构的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动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和进步。
虽然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虚假新闻的问题,但也存在一 些局限性。首先,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只能对文本进行自动检测和分析,无法完 全取代人工审核。其次,由于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可能 会误判某些正常的文本。此外,智能化新闻核查技术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才能达 到较好的效果,而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3、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赫斯特随感(5篇)

赫斯特随感(5篇)

赫斯特随感(5篇)第一篇:赫斯特随感为赫斯特适度平反关于赫斯特的随笔1.‘黄色新闻潮’谁之罪?不明真相的人们,在谈到赫斯特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称他为新闻界的‘希特勒’,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更有人大放厥词,说赫斯特的煽情主义宣传,大大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准,践踏了长期以来新闻界一贯奉行的最高准则——真实性原则,在追求利润、追求发行目标时,赫斯特将报刊的使命、将社会公正置之度外,背离了近代社会的报业传统。

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仅凭一个人就能左右美国传统的发展趋势的话,那么被称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也就是纸老虎了。

首先,在阅读完浩如烟海的资料后,我发现大家对于黄色新闻潮的印象就只剩下赫斯特了,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淡化到只有赫斯特了,但是事实是,是普利策在1878年创建的‘邮讯报’开启了黄色新闻潮,而我们对于普利策更多的印象是普利策在黄色新闻潮中受到赫斯特的不道德可耻甚至遭人唾弃的攻击,造成了‘世界报’的颓势,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并且人们还大多熟识世界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这一神圣的光环,逐渐让我们在意识层面上有了一定的偏颇。

他们两个哪个也不是好鸟。

我们要承认,赫斯特首先是一名商人,他的商业才华从早年的‘讽刺文刊’中就得以体现,一名商人如果不以利益为第一要务的话,那就是他的失职,他在与普利策的竞争中,用他绝伦的商业才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法,一步步使普利策分崩离析,如果我们不是在讲新闻史,况且其中还包括新闻道德,而是商学的个体案例,我只能说,太精彩了。

要是真要探究‘黄色新闻潮’到底是谁犯下的罪,我可以确信的告诉你,绝不是赫斯特一个人就能造成这样的结果,总的原因,我们还是要看大背景。

“黄色新闻”的兴起主要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一个历史阶段。

综观这一历史时期,无论从世界还是美国来说,这都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

就世界范围而言,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先后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的这些国家的报业也有了重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
视角和方法谈
一、美国史研究视角
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式,述评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并选取夏德森的《挖掘新闻――美国报纸的史》为案例,研究这部比较经典的新闻史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美国新闻史研究,按照研究方法和视角,较常见的早期有2类: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这是两类使用资料做新闻史研究的方法。

以后又出现了批评式的研究,最近的研究潮流,则转向以学史的方式做新闻史,这里暂且称为传播学派的研究。

1、描述性研究
美国新闻史研究,可以追溯到1810年托马斯(Isaial Thomas)的《美国印刷业史》(The History of Printing in America),专事新闻学的则要从著名便士报《纽约先驱报》编辑主任哈德森(Fredrick Hudson)1873年出版的
《美国新闻业》(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算起。

此后多年,美国新闻史的研究,均按托马斯和哈德森所开创的“描述式”方式进行。

描述式研究是早期美国新闻史的主要手法,基本上是按报刊、广播或媒体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的脉落,收集考证新闻史料、描述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以史料翔实、描述丰富取胜。

描述式研究,限定在印刷媒体、或者媒体、或突出的人物。

(J.D.Stevens, H.D.Garcia, 1980)哈德森用托马斯开创的这种研究方式,围绕报纸(即产品)去叙写美国新闻史,他在书中突出了纽约的新闻业尤其是便士报的资料,后人认为他过分夸张了纽约报纸的重要性和影响。

从此以后,纽约新闻事业就被当成了美国新闻事业的代表。

之后美国新闻史的研究增加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描述,但新增加的大量媒体的资料,却模糊了研究的意义。

1884年,诺思(S.N.D North)的《美国报刊和现存条件》(The History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将媒体增长的趋向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都市化联系在一起考察。

书中有普查式资料的汇编,强调媒体成为“大众”这一现象,并认为这种大众媒体对社会有影响和塑造的作用。

这是较早将媒体与社会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研究,这种思路现在常用于大众传媒与社会的研究,强调媒介操作、使用、效果和社会情境。

诺思还研究了当时传播中的问题,他认为媒介和社会是一对互相作用的力量。

美国早期新闻史研究的层面和角度逐渐拓展。

1917年,李(James Melvin Lee)在《美国新闻史》(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一书中,强调英国背景的重要性,他认为美国便士报是在英国廉价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也汇编了历史上的报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