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1、 氧化性:物质从其它物质中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给其它物质能力或性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非金属性:气态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气态金属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金属活动性:金属单质在水中生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

氧化性≠非金属性

还原性≠金属性≠金属活动性

2、强弱氧化剂相遇,强氧化剂作氧化剂,弱氧化剂作还原剂 (质量守恒不是唯一标准)

2KMnO 4 + 5H 2O 2 +3 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 5O 2 + 8H 2O

2KMnO 4 + H 2O 2 + 3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3 O 2 + 4H 2O

3、从具体反应判断氧化、还原能力强弱

氧化剂: 得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电子的反应物...

。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的生成物...

。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判断不能根据得失电子多少判断(反应剧烈程度才能判断Al 、Na)

同一元素一般高价氧化性比低价强;相反特例ClO —>ClO 4—

4 如Fe 2+、S

5、最高价无还原性,最低价无氧化性。

例:SO 42—中的S 无还原性,H 2S 中的S 无氧化性 6、一般不用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的变多种价态来说明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l 2 + H 2O == HCl + HClO 不能用此反应说明Cl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7、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间不反应。如:Fe 2+与Fe 3+ (搬家)

8、强氧化剂得电子后变弱还原剂;强还原剂失电子后变弱氧化剂;

强氧化剂F 2得电子变弱还原剂F —

,易得电子就不易失电子; 强还原剂Na 失电子变弱氧化剂Na +,易失电子就不易得电子;

不能等同但有相关性

9、歧化反应:同种物质的同一元素同种价态转变成一高一低化合价的生成物的反应。

歧化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可拆分。(一种物质拆分为氧化剂、还原剂两部分)

Cl2 + H2O == HCl + HClO 3Cl2+6KOH==5KCl+ KClO3+3 H2O

歧化反应的反应物价态在生成物价态的之间。

10、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生成一种价态生成物的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5NH4NO3=== 4N2 ↑+ 2HNO3 + 9H2O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拆分)

11、氧化剂、还原剂质量比问题(同一物质可拆分)

3Cl2 + 6KOH === 5KCl + KClO3 + 3H2O

12、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同一物质可拆分,质量比问题

5NH4NO3=== 4N2 + 2HNO3 + 9H2O KClO3+6HCl == 3Cl2↑+ KCl + 3 H2O

SO2 + 2H2S==3S+2 H2O CaH2+2 H2O == 2H2↑+Ca(OH)2

13、被氧化、被还原对应关系

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2KMnO4 + 16HCl == 2MnCl2 +5 Cl2↑+2KCl + 8H2O 3Cu + 8 HNO3 === 3Cu(NO3)2+ 2NO↑+ 4 H2O Cu + 4 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14、化合态变游离态不一定被还原

Cu2+Cu 被还原2I—I2被氧化

15、记忆:升失(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降得(电子) (被)还原(是)氧化剂

16、单线桥、双线桥氧化还原电子转移表示法。

双线桥电子转移表示法:双线桥跨过等号指向同一元素,得失电子的元素分开画线桥。

单线桥:线桥在反应物中从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线桥上写电子转移总数。

电子转移——得失电子过程的总称。S+2KNO3 + 3C === K2S+N2↑+CO2↑

电子转移总数== 得电子总数=== 失电子总数≠得失电子总数之和(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电子转移总数是方程式是系数最小时的得或失电子总数

........................

得电子总数=== (得电子的原子个数)×(一个原子的得电子数)

失电子总数=== (失电子的原子个数)×(一个原子的失电子数)

一个原子的得电子数=反应物化合价—生成物化合价

一个原子的失电子数=生成物化合价—反应物化合价

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与完全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有直接关系

部分变化的原子总数==总原子数—未变的原子总数

部分变化的原子总数==总原子数—完全变化的原子数(适合归中反应、歧化反应)

7、电子得失总数最小A、系数最简B、电子转移方向正确

2KMnO4 + H2O2 + 3H2SO4 === K2SO4+ 2Mn SO4 +3 O2 + 4H2O

18、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电子转移沿最短途径进行,此时电子得失总数最小。

KClO32O 不是最短途径

2FeS + 6H2SO4(浓)==Fe2(SO4)3 +2S+3SO2↑+ 6H2O

失6×e—

将所有化合价画在数轴上不出现交叉,即氧化产物化合价≤还原产物化合价

19、歧化反应的反应物价态在生成物价态的之间。同种元素价态变化一升一降,转移路径不交叉。

20、得失电子易向相邻价态转化。

Fe3+Fe2+MnO4—MnO2(干态)MnO4—Mn2+(酸性)

21、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反应。如Fe3+与Fe2+

22、常见氧化剂:O2、O3、Cl2、浓H2SO4、HNO3、KMnO4、FeCl3

23、常见还原剂:Al、Zn、Fe、C、H2、CO

24、氧化性强弱:KMnO4>Cl2>浓H2SO4>Br2>Fe3+>I2>Cu2+>H+>Fe2+

25、还原性强弱:Fe>H2>Cu>I—>SO2>Fe2+>Br—>Cl—>Mn2+

26、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与金属活动顺序相反)

Ag+>Fe3+>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27、常见氧化剂

a、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F2、Cl2、Br2、I2、O2、O3

b、变价元素中的高价态化合物:KMnO4、KClO3、Fe3+、K2Cr2O7、浓H2SO4

浓稀HNO3、固体硝酸盐

c、电离出H+的物质:稀硫酸、稀HCl (表现H+的氧化性)

d、其它:HClO、Ca(ClO)2、MnO2、Na2O2、NO2、H2O2、

银氨溶液Ag(NH3)2OH、新制Cu(OH)2

28、常见还原剂

a、金属性较强的单质K、Na、Mg、Al、Fe、Zn

b、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

c、变价元素中的低价态化合物:CO、H2S、硫化物、Fe2+、Fe(OH)2、HBr、HI、碘化物、

SO2及亚硫酸盐

d、其它:单质S、Sn2+、浓HCl、N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