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力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组织动态能力观点
组织变革与竞争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

组织变革与竞争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中必然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挑战,如技术变革、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竞争加剧等,如何应对和适应这些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组织变革与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探讨一些方法与技巧。
一、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企业面对市场与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变革的核心是围绕着组织架构、流程、文化等方面进行的。
以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例,其常常会进行“Kaizen”改进,即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1. 架构调整企业架构的调整,往往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公司经营规模的变化。
例如,在市场规模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调整架构来适应新环境,确保业务不受影响。
又如,公司的发展从传统的单一产品转向多元化,就需要进行架构的调整,划分更为清晰的业务板块,将资源更好的整合,提升业务的效率。
2. 流程优化流程的优化,可以说是企业变革中的精髓之一。
企业不断地对各个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来提升企业的效率、节约成本和提高质量。
例如,制造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的升级和优化,用高科技手段改进生产流程,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3. 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组织变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企业的文化是员工行为的引导,也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体现。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员工的拼搏和企业的发展,而不良的企业文化则会沉淀企业各种的问题。
二、竞争力提升同样的,一个企业想要保持旺盛的竞争力,也离不开多方面的提升和改进。
1.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成功占了企业的绝大部分战略地位。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不断研究和规划各种营销方案。
如今,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营销的渠道,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员工的素质、能力和觉悟都是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具备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企业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

关键词 :动 态能 力;实质能力 ;竞争优 势 ; 升级 ;代工企业
O 引 言
近年来 , 着 人 民 币 升 值 、 材 料 价 格 上 升 与 随 原 劳 动力 成本 上 升 , 国代 工 企 业 遇 到 了前所 未有 的 我
严 峻挑 战 : 方 面 , 成 本 的竞 争优 势 难 以为 继 , 一 低 代
( 0 0 认为 , 20 ) 品牌 营 销能 力 与设 计 研 发能 力 是 推动
制造 企业 升 级 的 关 键 因素 。 日益 严 峻 的动 态 环
境 给代 工 企 业 提 供 了更 新 自身 组 织 能 力 的 机 遇 。 作为 资源 基础 观 的一 个延 伸 , 动态 能 力 理 论 强调 了
必 须具 备 专有 产 品 的创 新 能 力 , 能 成 为 拥 有 独立 才 知 识产 权 的 自主 品牌 ( B 企 业 M 。但 是 , 仅拥 O M) j 仅
造/ 品 研 发 设 计 ( E O M) 工 企 业 要 实 现 产 O M/ D 代 O M 升级 , 造 持续 性 的竞 争 优 势 , 须 有 效 应 用 B 创 必
责人 : 徐宗玲 ) 成果之一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后金融海啸背景下澄海玩 具 自主品牌发展研 究” 项 目编号 :9 ( 0 E—O ; 目负责 1项 人: 陈戈 )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 陈戈 , 学博士 , 管理 汕头大学 副教授 , 方向 : 研究 战略管理 与企业成 长; 徐宗玲 , 管理学博士 , 汕头大学 教授 , 研究方 向: 战略管理
可持续 的竞 争 优 势 。 动 态 能 力 是 组 织 整 合 、 构 建 、 重构 内外 部 的 资 源 与 能力 , 或 以适 应 或 创 造 动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_机理与路径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_机理与路径一、引言资源是组织获取和利用的基本要素,而资源整合过程是组织将多种资源进行组合和配置的活动。
动态能力是指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应和变革的能力。
本文就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期揭示其中的机理和路径。
二、资源整合过程资源整合过程是指组织通过组合和配置多种资源,以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资源获取、资源组合和资源配置三个阶段。
首先是资源获取阶段。
资源获取包括内部资源获取和外部资源获取两个方面。
内部资源获取是指通过组织内部的协调和整合,使得内部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外部资源获取则是指通过外部市场、合作伙伴等方式获取外部资源。
资源获取的关键是能否发现和利用资源的机会,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渠道获取资源。
其次是资源组合阶段。
资源组合是指将多种资源进行组合和融合,以产生相互协同的效果。
资源组合的关键是资源之间是否具有互补性和相互关联性。
只有资源之间能够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才能够形成有效的资源组合。
最后是资源配置阶段。
资源配置是指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业务或功能领域,以实现整体的优化效果。
资源配置的关键是能否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具优势的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
三、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指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适应和变革的能力。
动态能力有三个核心要素: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感知能力是指组织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外部环境的变化。
只有能够及时感知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才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学习能力是指组织能够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和经验,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学习能力包括知识获取、信息处理和知识应用等方面。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企业才能够持续学习和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组织能够通过创新和变革,使得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动中找到新的机会和优势。
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
只有具备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够在竞争中取得持续的优势。
《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范文

《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发充满变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能力、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并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动态能力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动态能力指的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战略、资源和流程,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能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抓住发展机遇。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还包括对外部环境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反应。
三、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
它包括新产品的研发、新工艺的引入以及新服务的开发等。
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短期的经济收益,更能在长期内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的。
拥有强大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快速识别市场趋势和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及时调整战略和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
而技术创新又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五、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绩效的关键因素。
首先,技术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服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技术创新还能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六、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的策略1.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企业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的管理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2. 加强技术研发: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
3. 培养人才: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范文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其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以期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和技术更新时,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实现技术创新的能力。
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这种能力还能够促进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该框架包括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作用机制和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如学习吸收能力、创新转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
假设三: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等因素调节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手段,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数据来源于多个行业的企业样本,包括上市公司、行业协会等公开资料。
五、实证分析与结果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1.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具体而言,这种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利润率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2.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学习吸收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
而资源配置能力和外部网络能力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3. 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来源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来源p钟国梁揭筱纹摘要:在过去20多年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
然而,至于如何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上并没有取得共识。
就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是注重环境,忽视企业;要么是强调企业,弱化环境。
企业与环境之间似乎难以形成/默契0。
竞争优势的来源要么是占优的市场地位,要么就是独特资源的组合。
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对上述两种战略管理基本视角的整合做出努力。
由T eece, Pisano and Shuen(1994,1997)所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必须建立动态能力,才能确保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战略管理竞争优势动态能力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6)08-065-02一、绪论环境的改变必然使得企业更新传统的竞争观念、改变传统的竞争规则、形成新的经营范式,尤其是重新认识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从而建立和保持与环境之间的默契,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不幸的是,在过去20多年的战略管理研究中,这种/默契0顾此失彼,生硬而且尴尬。
以波特为首的产业分析学派偏向于环境的决定性作用。
资源本位企业观以产业分析为靶子,将竞争优势的源泉归功于资源与能力,忽视对外部环境的把握。
竞争优势的来源要么是占优的市场地位,要么就是独特资源的组合。
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对上述两种战略管理基本视角的整合做出努力。
由T eece, Pisano and Shuen(1994,1997)所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必须建立动态能力,才能确保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在现今产业环境变化快速,市场竞争极端激烈的状况下,动态能力强调实时反应、更新、重新配置资源的能力以应对外在环境变动,这个观点指出现今环境跳跃式变动现况下,企业之因应之道,较其它的观点更能具体的描述企业经营的动态过程。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动态能力架构由T eece et al.(1994,1997)提出,他们发现许多公司累积大量固定有价值的技术资产却仍然没有许多有用的能力以应付快速变动环境的状况,因此他们认为:/唯有可以实时反应、快速与弹性地从事产品创新及管理能力能有效协调与配置内部及外部能力的公司,才是最后的赢家。
动态能力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动态能力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动态能力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动态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迅速适应变化和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动态能力,指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快速应对变化、实现变革和创新能力的能力。
动态能力的核心是能适应变化的能力,即在经济、政治等环境、产业、技术等方面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迅速反应、调整和转型,以快速适应变化,实现竞争优势。
二、动态能力的特点1、能够灵活应对变化动态能力让企业具备了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能够快速调整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应对来自市场竞争、技术革新等外部因素的挑战。
2、能够快速创新动态能力让企业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够快速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3、能够追求卓越动态能力让企业有了追求卓越的实现能力,能够持续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持续打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
三、动态能力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动态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应用于组织管理中,将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1、能够迅速适应变化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感知和分析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并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优化流程、提升技术等手段,迅速适应变化,保持业务稳定运营。
2、能够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动态能力使得企业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响应市场需求,主动创新,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3、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企业通过动态能力,不断进行组织变革,注重创新和人才培养,使员工能够不断成长,在创新与变革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动态能力的实现动态能力的实现需要企业管理者从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组织管理者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应对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如需要针对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和服务,需要在组织流程和人员分配上做出调整,确保生产和服务质量的稳定。
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为深入探讨这一关键议题,本文旨在研究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文献综述与实证分析,我们将揭示这些能力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创业能力作为企业创新与冒险精神的体现,对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创业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市场扩张以及风险应对等方面,从而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则强调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灵活调整与快速响应能力。
本文将分析动态能力如何帮助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机遇,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研究创业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它们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实证数据,分析这些能力如何共同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提升,从而为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理论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将为实践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企业家和管理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创业能力和动态能力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创业能力指的是企业发现和把握机会,有效整合内外资源,进行创新性活动的能力,它是企业开创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而动态能力则强调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调整和优化内部流程和结构,以适应或引导环境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都与企业的竞争优势紧密相关,但各自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在学术界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探讨空间。
在创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方面,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创业能力能够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开辟新的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创业能力强的企业往往具有更高的市场敏感度和创新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实现快速成长。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代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代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成为了许多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动态能力实现竞争优势的提升。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及特点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在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中适应和变革的能力。
动态能力包括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和对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同时还包括了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市场机会的快速捕捉和转化能力。
动态能力对于企业在竞争中的表现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代工企业升级的挑战与机遇代工企业通常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低、品牌价值不高等挑战。
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由低成本到高附加值的转型升级,是代工企业在竞争中的关键问题。
同时,随着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代工企业也面临着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
如何抓住市场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代工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代工企业升级的路径与方法1.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代工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升级和附加值提升。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拓展市场多元化代工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市场多元化,开发新的市场领域和客户群体,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拓展全球市场,增加出口额,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建立自有品牌代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有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实现品牌效应和品牌溢价,为企业带来更高利润和长期竞争优势。
四、动态能力对代工企业升级的影响动态能力是代工企业升级的关键。
具有较强的动态能力的代工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捕捉和转化市场机会,实现企业的升级和发展。
动态能力与组织管理

动态能力与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确保一个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和增强竞争力的核心功能。
而动态能力则是指组织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快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动态能力对于组织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动态能力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关键的实施策略。
动态能力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面对技术进步、市场趋势、竞争压力和法规变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有能力及时识别和理解这些变化,并调整其策略和行动。
动态能力使组织能够灵活地适应变化,并以更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例如,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具备动态能力的组织能够快速调整其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特点,以满足新的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可以帮助组织快速学习和创新。
学习和创新是组织在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的关键因素。
动态能力使组织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和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改进和创新的机会。
具备动态能力的组织能够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新想法和尝试新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组织能够不断提高其产品、流程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在实施动态能力的过程中,组织管理者可以采取一些关键策略。
组织管理者需要与外部环境保持紧密联系。
他们应该积极监测和分析市场趋势、技术进步、竞争动态和其他重要的外部变化。
通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管理者可以获取来自市场和客户的及时反馈,为组织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组织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学习和创新。
他们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促进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支持他们实施这些创新。
通过激励和奖励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员工,管理者可以推动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组织管理者应该建立一种学习型组织的文化。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鼓励员工学习和分享知识的组织文化。
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设立学习小组和鼓励知识分享等方式来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
如何利用技术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如何利用技术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讨论如何利用技术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在制造业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容易产生错误。
而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作,降低产品的缺陷率,节约人力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在销售与市场拓展方面,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可以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来开拓新的市场,并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建立网上商城,企业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增加销售额。
另外,通过互联网工具的广泛应用,诸如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谈到内部管理,企业可以利用技术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例如,通过引入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减少文档的纸质存储和检索,提高文件的管理效率,并且降低对工作空间和人力资源的需求。
此外,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实现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技术对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还涵盖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企业能够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高效化,提高物流的运输速度和准确性,降低运输成本。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客户信息,个性化服务,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营销战略。
当然,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
例如,随着企业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一旦发生系统故障或网络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和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稳定和持续运营。
核心能力-能力转化为优势

化能力为优势成功企业不仅需要作业能力卓越,尚需专属资产、成长技能与特殊关系,并将能力整合成竞争优势。
生产刮胡刀的某公司,决定以高达七十亿美元的代价,买下一家电池制造商公司,管理层凭借的是什么?欧洲的计算机软件领导厂商,如何能一直维持如此高的成长率?为什么中国大陆知名的企业家李嘉诚,能做到别人连作梦都想不到的大生意?答案是能力(capability),也就是企业结合技能、资产与关系,从而建立具高度竞争力事业的能力。
我们的研究发现,长期持续成长的成功企业,会从较广的角度来思考能力课题。
当然,有一些公司仅专注于较狭窄的范畴,也就是仅重视如何强化作业方面的技能。
但令人吃惊的是,调查样本当中,有许多公司的成功,是由较不外显的能力促成的。
一般人所说的组织能力,通常指「内建于」一家公司的员工、作业程序,及行之有年的标准流程中的特定技能。
这些能力对一家公司能否在市场上顺利存活太重要了,因此一般人都以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称呼它们。
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精于本业,并具备能够脱颖而出的技能。
那些已拥有独特能力的企业,不仅能从本业赚到大把钞票,也比其它企业更有机会善用新商机,创造可观的价值。
具备优异的作业技能或竞争力,确实能帮助一家公司达成超越竞争对手的目标。
然而,经理人若将眼光放在如此狭窄的领域,公司的成长势将受到限制。
事实上,就强化能力而言,管理层应把眼光扩大到更广的范畴,即任何有助于公司取得竞争优势的所有能力。
除了作业技能外,一家公司应努力强化的能力,还包括专有资产、促进成长的技能,及特殊关系等三种能力。
专属资产专属资产系指一家公司所拥有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产,不仅别家公司难以模仿,而且为这家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包括该公司的基础建设、智能财产、配销通路、品牌、商誉,及该公司对顾客掌握的宝贵信息等。
配销通路一家公司可善用其配销通路,来扩大现有产品与服务的销路,或降低新产品上市的成本。
动态环境下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的思考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6月085动态环境下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的思考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杨欣蓉摘 要:随着市场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动态能力在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
而作为企业动态能力中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动态竞争力,也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实际运作中,采用何种方法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竞争力、在操作中应该规避哪些风险、政府和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的。
我国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增强自身品牌的竞争力,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和动态能力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动态能力 动态技术竞争力 研究与开发(R&D) 预算约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b)-085-021 基于动态环境的理论概念和动态能力的定义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无论是技术环境、竞争环境、政治环境抑或是市场需求偏好,都处在快速变化之中,企业要想在这种大环境中谋得发展,只能从自身做起,来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各种变化。
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或者企业的成长都将面临着突然的冲击或破坏,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并长期稳定市场份额,就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竞争力,以解决在动态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本身刚性特点而不能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缺陷。
在动态环境下,由于需求偏好多变、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任何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价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面对这样的特定条件,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越来越失去作用,而由蒂斯等学者提出的动态能力概念却恰好能比较有效地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目前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定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蒂斯等(Teece et al,1997)、埃森哈特和马汀(Eisenhardt & Martin,2000)、佐罗和温特(Zollo & Winter,2002)的三种定义。
虽然这三种定义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在动态能力应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这一点上却保持高度一致。
知识创新、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2 — 2 1 【 基金项 目】 西南大学 中央高校基 本科研 业务费专项项 目( S wu1 0 0 9 o 3 O ) 。
【 中图分类号】 F 2 7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7 8 X ( 2 0 1 3 ) 0 3 — 0 0 0 1 — 0 6
2 0 世纪 8 0 年代 以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加剧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 ,不仅 以往的条件适应论 、产业选择论 、资源基础论等传统战略理论相继失效 ,而且战略选择论 、核 心能力论 、 战略联盟论等新型战略理论也 日益式微。于是 ,经济学家和战略学者们 开始从知识 中寻找竞争优势的源 泉 。然而研究者们发现 ,仅仅强调知识获取不足 以赢得竞争优势 ,为此 ,A m i d o n( 1 9 9 3 )提出了 “ 知识创 新”的概念 ,并指 出企业之 间竞争优势 的差异根源于知识创新能力 。此后 ,N o n a k a 和T a k e u c h i f 1 9 9 5 ) 对 知识创新展开了系统 的研究 。与此同时 ,T e e c e 、P i s a n o 和S h u e n( 1 9 9 4 ,1 9 9 7 , 2 0 0 0 )在质疑传统战略管理 理论 的缺陷后提出了动态 能力理论 。但遗憾的是 , 很少有学者将知识创新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 思考 ,对它们 之间的 内在关 系缺少 理论 与实证研究 ,因此对 “ 知识创新能否形成动态能力 与竞争优势 ” “ 知识创新如何形成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 “ 知识创新形成什么样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 ”等关键 问题都 没有 明确 的答案 。本文为此将作一些探索性研究。 知识 创 新 的概 念 界定 与 战 略价值 长期 以来 ,知识都被视为最价值 的生产要素或战略资源 ,能够为企业仓 造竞争优势。但以往对知识与 竞争优势的研究更加偏重于如何获取新知识 ,而对知识创新研究严重不足。事实上 ,由于存在知识生命周 期 、知识转移与共享性和知识获取成本高等原 因,作为竞争优势 的知识 , 其重要性应该体现在不断创新之 中。 ( P i s a n o , 1 9 9 4 ; D e c a r o l i s , 1 9 9 9 )如果说获取与转移知识对于企业当前的生存有着重大作用的话 ,知识的 创 新则 对 企业 未来 的发 展 产生 着 巨大 的影 响 。 ( D a n i e l & J a me s , 1 9 9 3 ) 尽管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知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但 目前对知识创新内涵的理解还
《2024年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范文

《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其动态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绩效。
本文将探讨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强化这两大能力来提升企业的整体表现。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调整、整合、创新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企业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灵活性,适应并抓住机遇。
动态能力包括适应性、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关键。
三、技术创新的意义与影响技术创新是企业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工艺或产品,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开拓新市场等。
同时,技术创新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使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具竞争力。
四、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动态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动态能力,才能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迅速调整战略,抓住技术创新的机会。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引入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五、如何通过强化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绩效1. 增强学习与适应能力: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使员工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同时,企业应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市场变化时迅速调整战略。
2. 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包括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研发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引入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建立合作与伙伴关系:企业应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合作与共享,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024年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范文

《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篇一一、引言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与竞争的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其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绩效的协同发展。
动态能力是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机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技术创新则是企业通过研发、引进和吸收新技术,以实现产品、服务或流程的优化和升级。
企业绩效则是这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和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通过这两者的协同作用提升企业绩效。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能够快速调整自身资源和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抓住新机遇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企业识别机会和威胁、配置资源、创新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实现持续发展。
三、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通过引进、研发和吸收新技术,实现产品、服务或流程的优化和升级。
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四、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是企业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
一方面,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机会,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这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持续发展。
五、如何提升企业绩效要提升企业绩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培养动态能力:企业应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鼓励员工创新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同时,企业应加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2. 加强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研发新技术,实现产品、服务或流程的优化和升级。
如何利用技术提升公司竞争力

如何利用技术提升公司竞争力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了企业家和经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焦点之一。
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经理人员,如何利用技术提高公司竞争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技能和能力。
技术是当今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早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利用技术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同时,通过技术的优化,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找到合适的商业路径。
在现如今的商业市场,一个企业能否成为行业佼佼者直接和技术的运用有关。
技术越发达,企业综合实力就越强,能力越过硬,也越有竞争优势。
如何利用技术提升公司竞争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必须借助于各种现代化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而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为企业赢取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那么企业如何通过技术的运用提高自身竞争力呢?1. Cloud上云云计算已经成为了目前最流行的技术之一。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计算资源和应用程序的共享。
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业务通过云系统存放和运营,实现分布式部署、快速扩展等优势。
同时,云计算还提供了一种高度可靠的备份和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避免意外事件造成的大范围数据损失。
2. 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是现代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应用包括了物料追踪、设备监控、资产管理、能耗监测、生产指挥等,提高生产效率,协调和应对竞争,进而实现智能制造升级。
3.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并且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的量身定制市场策略和产品设计。
4.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减少IT资源的浪费。
通过虚拟化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企业可以实现弹性。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概念也是建立在虚拟化基础上的。
结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竞争力是需要不断提升的。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在当前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转化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何将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应该注重科技研发和技术沉淀。
只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够研发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技术。
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沉淀,积累宝贵的技术经验和专利技术,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转化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产品设计,同时结合自身技术领先优势,打造“硬道理”的产品。
只有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并提供可靠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支持,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再次,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树立自己的行业领袖形象。
有了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只有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才能够更好地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推动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最后,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方面,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效率。
另一方面,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优化经营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总之,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转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沉淀,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整体形象,以及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才能够在市场上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
这主要是由核心竞争力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
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持久并且难以模仿和超越。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技术实践、管理实践中以特定的方式培育起来的。
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异质的,如果企业核心能力容易被别人“克隆”,就难以为企业提供坚实而持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企业多种能力、技术和产品长时间累积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周期较长,即比单一能力具有更长的存续时限。
不易模仿或超越是由于企业物资资本与人力资源的互补体系与企业组织结构和个人资源密不可分,既包含企业独有的技术设备与操作技能,也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头脑中,表现为尚未编码的经验、学识和智慧,难以为外界所了解、探知,并被模仿与移植,即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超越。
第三,核心竞争力具有整体性。
单一的产品或技术很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许多不同部门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
核心能力是与环境保持平衡的结构复杂的立体系统,具有整体性。
第四,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延展性。
核心竞争力既能使企业在某一领域获得较高的利润,还能延展到相关领域,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和拓展新的行业领域。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
如夏普公司的液晶显示技术,使其成功地进入笔记本电脑、大屏幕电视显像等多个市场领域。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运作框架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自身所掌握和拥有的优于竞争对手的资源与能力,这种能力只有与市场机会能力相一致时,才有发展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技术能力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组织动态能力观点
作者:刘帮成, 王重鸣, LIU Bang-cheng, WANG Zhong-mi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刊名:
管理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21(1)
被引用次数:3次
1.Scott Shane;Venkataraman Sankaran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外文期刊] 2003(02)
2.Venkataraman Sankaran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外文期刊] 2004(01)
3.Drucker P F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1954
4.Park Sangmoon;Bae Zong Tae New venture strategie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identifying a typology and examining growth patterns through case studies 2004
5.Covin J G;Slevin D P;Heeley M B Pioneers and followers:competitive tactics,environments,and finn growth 1999
6.Zahra S A;Bogner W C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software new ventures' performance: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外文期刊] 2000(15)
7.Kerin Roger A;Varadarajan Rajan;Peterson Robert A First-mover advantage:a synthesis,conceptual framework,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外文期刊] 1992(10)
8.Song X Michael;Montoya Weiss Mitzi M;Schmidt Jeffrey B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ross-functional cooperation:a comparison of R & D,Manufacturing,and Marketing perspectives[外文期刊] 1997
9.Teece DJ;Pisano G;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外文期刊] 1997(07)
10.Eisenhardt Kathleen M;Martin Jeffrey A 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外文期刊] 2000(10/11)
11.Liao Jian wen;Welsch Harold;Stoica Michael Organization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sponsivenes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Growth-oriented SMEs[外文期刊] 2003(03)
12.Kabn Kenneth B Market orientation,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外文期刊] 2001
13.Grant R M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外文期刊] 1996(04)
14.Murphy Gregory B;Trailer Jeff W;Hill Robert C Measuring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1996
15.Venkatraman N;Ramanujam Vasudevan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1986
16.Hofer Charles W Improving new venture performance:some guidelines for success 1987
17.Leonard Barton Dorothy A dual methodology for ease studies:synergistic use of a longitudinal single site with replicated multiple sites[外文期刊] 1990(03)
18.Yin Robert K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2003
1.张炜.王重鸣.ZHANG Wei.WANG Zhong-ming高技术企业创业智力资本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2007,25(6)
2.倪宁.王重鸣.NI Ning.WANG Zhong-ming从"资源配置"到"知识创造"[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2005,23(5)
3.罗永泰.吴树桐.Luo Yong-tai.Wu Shu-tong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中动态能力形成的关键路径分析[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韦雪艳.王重鸣.WEI Xue-yan.WANG Zhong-ming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的结构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期刊论文]-软科学2009,23(3)
1.刘帮成.吕晓俊.樊博基于交互记忆系统开发的学习效果改善研究[期刊论文]-情报杂志 2010(2)
2.黄景文.刘汶组织管理视野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期刊论文]-情报杂志 2009(12)
3.李兴旺.高鸿雁.武斯琴动态能力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回顾及展望[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lgcxb20070100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