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第三章技术委员会的构成技术委员会分为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和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
其中,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由公司内部专家组成,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则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
技术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若干委员组成,日常工作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
第四条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技术委员会委员应具有较高的职称和学历,并在相关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委员任期为三年,届满后可连任一次。
委员应积极参与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公司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参与各项活动并获取相关信息资料,了解研发项目的任务和背景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同时,委员应当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向委员会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对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认真负责,按时完成。
在立项评审、项目研究和鉴定验收工作中,委员应当从全局出发,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秉公办事,并对涉及到的问题和资料保密,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泄露。
2、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公司外聘的专家技术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参与各项活动并获取相关信息资料,指导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管理工作,推进公司技术进步。
同时,委员应当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向委员会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对生产、设计、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专题调研,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在立项评审、项目研究和鉴定验收工作中,委员应当从全局出发,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秉公办事,并对涉及到的问题和资料保密,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泄露。
3、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公司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则由公司聘任。
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高级职称,专业特长和所在部门应有一定代表性,并能基本覆盖公司主要技术门类和业务范围。
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参与各项活动并获取相关信息资料,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向委员会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对涉及到的问题和资料保密,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泄露。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2017年10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1号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公正开展各专业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制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委员会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本办法适用于技术委员会的构成、组建、换届、调整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技术委员会工作,负责技术委员会的规划、协调、组建和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技术委员会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1-X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二)规划技术委员会整体建设和布局;(三)协调和决定技术委员会的组建、换届、调整、撤销、注销等事项;(四)组织技术委员会相关人员的培训;(五)监督检查技术委员会的工作,组织对技术委员会的考核评估;(六)直接管理综合性、基础性和跨部门跨领域的技术委员会;(七)其他与技术委员会管理有关的职责。
第四条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受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技术委员会,对技术委员会开展国家标准制修订以及国际标准化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受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协助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委员会,为技术委员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第六条技术委员会应当科学合理、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地开展工作,在本专业领域内承担以下工作职责:-2-X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一)提出本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建议;(二)编制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体系,根据社会各方的需求,提出本专业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三)开展国家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复审及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组织翻译和审查工作;(四)开展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宣贯和国家标准起草人员的培训工作;(五)受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归口国家标准的解释工作;(六)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研究分析;(七)组织开展本领域国内外标准一致性比对分析,跟踪、研究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和工作动态;(八)管理下设分技术委员会;(九)承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集团公司技术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集团公司技术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专业优势,通过专家富有成效的工作,解决企业专业技术难题,引导前瞻性技术研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全集团工程技术领域选拔具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才,组建企业专家队伍。
通过技术专家人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性,打造专业化技术团队,全面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第三条专家评聘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突出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原则;坚持动态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原则;坚持长期培养,全面建设,能进能出原则。
第二章专家分级分类与展业设置第四条专家分级。
集团公司设置资深首席专家、首席专家、一级专家、二级专家、三级专家、四级专家六个层级。
其中,资深、首席、一级、二级专家由集团公司评审与管理;三级及以下专家由集团所属单位评审管理。
资深首席专家为在本系统内有较高声誉,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
首席专家为在集团公司内有较高声誉,系统内有一定知名度,是集团公司专业领域专家队伍的带头人。
一级专家为专业技术领域业绩突出、科技成果丰富、行业认可度高、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级专家为在某一专业领域理论扎实、科研能力强、现场经验丰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级专家为在集团所属单位有较高声誉,是本公司专业队伍的带头人。
四级专家为在集团所属单位公司本专业有一定声誉和知名度,在本企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第五条技术专家分类与专业设置第三章组织及管理第六条集团公司成立专家评选委员会,负责专家队伍建设与评选领导工作。
专家评选委员会主任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集团公司技术、经济、财务、设备分管领导担任,委员由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技术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经济管理部、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及纪委办公室负责人组成。
集团所属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专家评选与管理工作。
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

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家委员会在中国的社会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专家委员会是由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家组成的机构,该机构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和研究来达成共识,从而为有关组织提供政策、规划和技术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对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研究,有助于提高专家委员会的效率,推动社会工作的有序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体系,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专家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专家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应该根据其所属领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建立相应的组织层次和人员分类。
一般来说,专家委员会应该包括主席、副主席、常委、秘书处、成员和专业顾问等角色。
主席是委员会的领导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负责整个委员会的运作和管理。
副主席承担主席的职责,并协助主席和委员会成员开展工作。
常委是负责指导和推进委员会工作的高级专家,秘书处负责委员会日常事务的处理和管理。
成员是委员会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制定和制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参与委员会的讨论和决策。
专业顾问是指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他们在特定领域的问题上提供技术服务和建议。
二、专家委员会的工作流程在委员会的工作流程中,有一套完整的决策流程,包括调研、讨论、分析、研究、评估和建议等步骤。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委员会的工作流程:(一)议题的确定委员会的工作必须围绕特定议题展开。
议题的确定应该通过委员会的讨论和分析来确定。
一般来说,委员会的议题应该是与其所负责领域相关的具有重要性的问题或热点事件。
委员会通过分析问题的发展趋势、当前状况和影响因素等来确定议题。
(二)调研和数据收集委员会在确定议题后,应该展开全面的调研和数据收集。
调研和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进行。
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理论、政策、实践案例等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委员会提供更为有效的建议。
(三)讨论和分析在调研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委员会应该开展讨论和分析。
技术委员会管理制度

技术委员会管理制度编号:GD/SY -003-2013编制:审核:批准:版本/修改状态:A/0受控状态:分发号:2013-3-16发布实施1、目的为推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技术专家在企业技术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中的研究和辅助决策作用,使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2、技术委员会的宗旨和任务2.1 技术委员会的宗旨2.1.1 发挥各类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积极推动公司科技进步,提高公司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2.1.2 技术委员会是在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领导下的技术研究机构。
2.2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2.2.1 对公司的科技发展规划、方针、企业技术法规提出研究意见。
2.2.2 对公司的重大科技决策、重大技术开发、攻关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提出研究建议和意见。
2.2.3 对国家、省、市各部门组织安排的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技术开发、试验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议。
2.2.4 指导、主持或参与相关的技术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制或审查。
2.2.5 根据需要,对公司在国内、外大型项目的招、投标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重大项目技术难题提出研究审查意见。
2.2.6 对公司系统内知识型无形资产的创建和整合提出建设性意见。
2.2.7 对公司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2.2.8 负责公司内部新产品开发的立项、鉴定及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并对公司申请国家、省、市各部门的新产品鉴定、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提出建议和意见。
2.2.9 公司领导委托办理的其它工作。
3、技术委员会的机构3.1 公司技术委员会分为两类: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
3.2 公司内部专家技术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3.3 公司外聘专家技术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

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一、概述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家资源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普遍设立了专家委员会,通过专家委员会的成员积极参与,为政府和科研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办法是规范专家委员会组织建设和运行的文件,旨在促进专家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组织建设专家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是保障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专家委员会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组织形式多样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学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等不同形式。
2.专家结构多元化:组建专业领域涵盖全面、层次齐全、职称职务等级不同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确保委员会的决策权威性和科学性。
3.专家选拔公开透明:采用公开招募、专业应聘、推荐任命等方式确定专家成员,保证专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运作机制专家委员会的运作机制,是保证其工作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基础。
专家委员会应遵循以下原则:1.议事规范:每一次会议应有议事日程和议事要点,确保讨论清晰明确,议决正确有效。
2.信息公开透明:对外公开委员会章程、规则、议事记录等重要信息,保证决策过程透明公开。
3.专家调研:利用专家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现场调研和深入交流,确保决策科学准确。
四、职责分工专家委员会应根据具体情况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各成员的责任和分工,以保障专家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开展。
职责分工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议题研究:根据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的委托任务,对议题进行研究。
2.技术支持:对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和技术支持。
3.决策建议:向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提出决策建议,为其决策提供可行性和科学性建议。
五、工作考核为确保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益,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
在考核制度中,应充分体现以下方面:1.工作成效:通过委员会工作的实际贡献来评估委员会的工作成效,包括决策质量、技术支持、政策建议等。
2.专家利用率:评估专家参与委员会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保障专家资源的充分利用。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日期】2016.04.13•【文号】•【施行日期】2016.04.13•【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印发《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本会单位会员,有关专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规范专家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我会制定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
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4月13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委员会的名称是: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英文名称是: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xpertCommittee of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CETEC-CCIA)。
第二条专家委员会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成立的,由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科学技术及经济管理专家学者自愿申请加入的全国性研究咨询组织。
专家委员会委员设专家委员、资深专家和特邀顾问。
第三条专家委员会的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专家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在工程创优、诚信评价、示范工程验收等活动中咨询服务作用,坚持专家委员会的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条专家委员会是中国建筑业协会秘书处内设机构,由秘书处负责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新)技术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技术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公司研发项目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提高公司研发理论、专业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隶属关系技术专家委员会是公司下设的团体组织,由公司领导、工程师及各部门领导、专家、研发工程师等组成。
三、职责及义务1.了解、掌握和研究公司业务及相关技术,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议;2.参与研究和指导公司及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选题、论证及研发指导工作;3.参与公司及部门研发项目的评审工作,为项目研发提供技术研究参考建议,为项目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四、成员组成及委员会应具备的条件4.1成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一般由10名左右成员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5名(副主任为技术中心及事业一部、事业二部、事业三部、事业四部各一人)。
专家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工程师、部门领导、部门专家、项目负责人、研发工程师等组成。
4.2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的条件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为从事或曾从事相关工作的资深工程师、领域专家担任。
委员应具备较高的相关专业知识与研究水平及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分析与判定能力;熟悉公司或部门的主要业务内容,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认真严谨的学风和献身科学与环境公益事业的精神,秉公办事,并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
五、责任、权利与义务5.1 责任1. 积极参与并指导同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业务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公司及部门项目提供专业性建议;2. 积极参加公司及部门组织的学术性、研究性等相关活动、会议;3. 认真完成公司交班的各项工作;4. 及时提供本行业、专业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以及行业专业内各种国内外信息与动态资料。
5.2 权利与义务1. 专家委员会成员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由专家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共同评估确定;2. 专家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由公司提名,并征求其他成员意见后产生,任期期间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民主讨论,予以解聘并推荐其他人担任;3. 专家委员会成员对专家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有建议权、批评权和辞聘权;4. 专家委员会成员可获得专业委员会印发提供的各类内部与外部的业务信息、动态与资料,以及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5. 专家委员会成员有义务积极响应并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相关学术、探讨、研究等活动,并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具体工作;6. 在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中,专家委员会成员应遵纪守法,遵守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责任心。
技术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一)技术专家会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公司研发项目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提高公司研发理论、专业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隶属关系技术专家会是公司下设的团体组织,由公司领导、工程师及各部门领导、专家、研发工程师等组成。
三、职责及义务1.了解、掌握和研究公司业务及相关技术,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议;2.参与研究和指导公司及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选题、论证及研发指导工作;3.参与公司及部门研发项目的评审工作,为项目研发提供技术研究参考建议,为项目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四、成员组成及会应具备的条件4.1成员组成专家会一般由10名左右成员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5名(副主任为技术中心及事业一部、事业二部、事业三部、事业四部各一人)。
专家会由公司领导、工程师、部门领导、部门专家、项目负责人、研发工程师等组成。
4.2会成员应具备的条件主任和副主任为从事或曾从事相关工作的资深工程师、领域专家担任。
应具备较高的相关专业知识与研究水平及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分析与判定能力;熟悉公司或部门的主要业务内容,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认真严谨的学风和献身科学与环境公益事业的精神,秉公办事,并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
五、责任、权利与义务5.1 责任1. 积极参与并指导同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业务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公司及部门项目提供专业性建议;2. 积极参加公司及部门组织的学术性、研究性等相关活动、会议;3. 认真完成公司交班的各项工作;4. 及时提供本行业、专业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以及行业专业内各种国内外信息与动态资料。
5.2 权利与义务1. 专家会成员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由专家会主任及副主任共同评估确定;2. 专家会的领导成员由公司提名,并征求其他成员意见后产生,任期期间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民主讨论,予以解聘并推荐其他人担任;3. 专家会成员对专家会的各项工作有建议权、批评权和辞聘权;4. 专家会成员可获得专业会印发提供的各类内部与外部的业务信息、动态与资料,以及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5. 专家会成员有义务积极响应并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相关学术、探讨、研究等活动,并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具体工作;6. 在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中,专家会成员应遵纪守法,遵守专家会管理办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责任心。
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基坑设计方案等技术方案或成果的审核论证工作,公司设立技术专家委员会并建立专家库。
为加强技术专家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为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技术专家库专家为委员会成员。
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专家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对专家库的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有利于提高论证工作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技术专家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中出现的重大争议。
第五条专家的管理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入库专家组成:在设计、施工、安全生产、科研工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造诣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入库方式:各单位推荐,本人同意,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批准。
(三)定期对专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日后修订专家库的依据。
第六条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XX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XX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一、总则
1. 为规范XX公司专家委员会的组织和运作,确保专家委员会工作的高效和专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设立的各类专家委员会。
二、组织结构
1. 专家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学者等组成。
2. 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负责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成员选拔
1. 专家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2. 成员选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推荐、自荐、选拔等方式进行。
四、职责与任务
1. 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重大项目等提供专业意见和决策支持。
2. 定期组织行业研讨会,促进公司与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五、工作机制
1. 专家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审议相关议题。
2. 会议决议应形成书面记录,并报公司管理层审批。
六、决策程序
1. 对于重大事项,专家委员会应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提交公司管理层审议。
2. 公司管理层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做出最终决策。
七、监督管理
1. 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应接受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
2. 对于违反管理办法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八、附则
1. 本管理办法由XX公司负责解释。
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工作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与工作条例

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工作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与工作条例(2009年7月14日制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发挥权威专家对科技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以进一步加强我校的科技管理工作,特成立“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工作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或“专委会”)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委会可代行“大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的部分日常工作,在科技处的组织下进行相关学术评议、评审、建议与决策。
第三条 根据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专委会可有以下8种主要组织形式:“大连医科大学科技人才评价委员会”(简称“人委会”)、“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平台专家委员会(简称“技委会”)、“大连医科大学课题立项指导委员会”(简称“题委会”)、“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简称“伦委会”)、“大连医科大学科技论文专家委员会”(简称“文委会”)、“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奖励专家委员会”(简称“奖委会”)、“大连医科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简称“权委会”)及“大连医科大学学术道德管理委员会”(简称“德委会”)等。
第二章 组成第四条 专委会总负责人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及科技处处长,负责组织各专委会展开相关工作。
第五条 专委会设总秘书1名,由科技处专人担任,负责各专委会日常工作联络。
第六条 各专委会成员主要由非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一线权威专家(学术水平高、客观公正、有大局观念)组成,通常为5人,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1名,任期3年,通常不超过2个任期。
各专委会成员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候选人由科技处根据具体工作需要确定,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三章 职责第七条 人委会的主要职责:遴选推荐由科技处负责确定的“学校候选人”,包括学术与社会兼职人员、科技专家库成员、优秀人才申报人、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人选等。
第八条 技委会的主要职责:评估科技平台建立(包括重大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数据库引进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监督检查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指导科技处组建跨学科、跨单位、层次与水平更高的“大”平台。
国有企业技术专家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技术专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畅通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技术专家队伍建设,打造完善技术专家事业平台,促使各级专家带领团队潜心科技研发,开展技术创新,大力提升公司科技创新水平,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加强技术专家队伍建设,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为抓手,努力构建“事业平台、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三位一体的技术专家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最大程度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撑。
第三条公司技术专家队伍是指工作关系在公司的两院院士、副总工程师、部门副总师等技术线干部。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坚持按需设岗原则。
公司各级专家的设置要服务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大局,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分类,结合发展需要对岗位进行动态管理。
第五条坚持长师分设原则。
在重大系统工程和科研项目中,原则上分设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技术专家可担任技术指挥。
技术专家在项目中的具体岗位、职责权力、工作程序等根据公司科研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工程项目牵头单位或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等决策机构予以明确。
第六条坚持不交叉任职原则。
除在直接从事科研设计开发工作的部门可以任职外,公司技术首席、高级专家原则上不得担任非科研部门或非科研业务领域管理干部。
公司应加强与技术专家的沟通、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与岗位匹配情况以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其任职岗位。
第七条坚持以用为本原则。
积极为技术专家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确保其在制定技术发展规划、重大市场开拓、重点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立项、实施、结果评估以及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职有权,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八条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公司应在科研人员保障、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科研条件配置方面为技术专家提供力所能及的保障,努力为其搭建良好的事业平台;技术专家要做实专业业务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引领作用。
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及专家管理办法试行

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及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委会)及安防专家的管理,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安部和《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委会是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下属的分支机构,是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授权和管理的全市性非赢利性咨询和服务部门。
第三条技委会的宗旨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从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为政府决策服务、为行业科学技术发展服务,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服务,促进苏州市安全防范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章工作任务第四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管理规定,结合苏州市行业发展的实际,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全市安防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和参与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及地方性建设标准的制定、修订。
第五条参与安防行业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评审,竣工验收工作。
第六条协助政府部门对行业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项目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在社会服务和学术、技术服务活动等方面发挥咨询、顾问和参谋作用。
第七条组织协助企业开展安全防范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安全防范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安全防范产业发展能力。
第八条积极推广安全防范技术和产品,举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行业资质认证、评定和建立信用制度。
第九条拓展苏州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对外技术交流渠道,为企业构建交流平台。
积极推荐技委会内优秀专家成为省、市公安机关安防专家库成员和市建筑有形市场、政府招投标之安防工程项目评标的技术、经济专家。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十条技委会的组成方案由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秘书长提出,协会常务理事会批准。
技委会设置若干专业组,分别负责安全防范领域及相关专业领域的课题研究,技术服务和行业培训等工作。
第十一条技委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至3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技委会委员会议是技委会的决策机构,技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及协调专业组开展工作。
公司技术专家管理办法

公司技术专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公司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和带动公司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提升公司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专家人才是指努力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精通某一专业领域,创新能力强,业务精湛,围绕“打粮食”做出突出贡献,获得普遍认可的优秀骨干人才。
专家人才序列属于非管理人员,是大H体系中与经理人员并行的职业发展通道。
本办法中专家人才目前主要面向技术领域,视公司运营策略和专家体系建设成熟度,将动态推进至其他领域。
第三条技术专家体系建设要切实推动“人才强企”战略向纵深发展,统筹好夯实提升面向未来的核心自主能力与打通个人多轨并行的职业发展通道两大目标,坚持七项总体管理原则:1坚持以发展为前提,实现公司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同步互促;2.坚持以奋斗者为本,重点聚焦围绕“打粮食”作出有效贡献的员工;3.坚持以员工为中心,选拔规则简明易懂,考核机制公开公平公正;4.坚持双轮驱动,既关注打粮贡献,也关注专业能力造诣;5.坚持制度牵引,激励与约束对等,引导员工队伍技术能力提升;6.坚持体系建设,推动专家选拔使用、考核激励、任期管理动态闭环;7.坚持转型引领,规划方向及专家数量面向数智化转型牵引布局。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坚持党管人才,专家体系整体建设由公司党委统一领导。
为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公司设立技术专家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技术专家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建立完善技术专家管理机制,统筹推进专家选拔、使用、评价、激励、退出等工作。
技术专家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业分委会。
其中,办公室归口负责全省专家队伍管理和机制建设工作,在技术专家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组织研究制定和实施有关专家人才政策、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等;协助各分委会做好专家选拔、赋能培养和履职管理,兑现实施专家激励。
技术专家委 员会管理办法

技术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在公司技术创新、决策咨询、技术评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特设立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专委会是公司的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机构,旨在为公司的技术发展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专委会的组织、运行、管理等活动。
第二章专委会的职责第四条专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对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技术决策进行咨询和评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参与公司重大技术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创新性。
(三)对公司的技术研发成果进行评价和鉴定,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为公司提供前沿技术信息和趋势分析。
(五)指导和培养公司的技术人才,促进技术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六)协调公司内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第三章专委会的组成第五条专委会成员由公司内部技术骨干和外部技术专家组成。
第六条内部技术骨干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第七条外部技术专家应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八条专委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主任负责主持专委会的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第四章专委会成员的选聘第九条专委会成员的选聘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条内部技术骨干由公司技术部门推荐,经公司管理层审批后确定。
第十一条外部技术专家的选聘通过公开招聘、专家推荐等方式进行。
公司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和综合评估,确定最终人选。
第十二条专委会成员每届任期为_____年,期满后可以续聘。
第五章专委会的工作方式第十三条专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公司的技术发展相关事项。
会议由主任或副主任召集。
第十四条对于重大紧急事项,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
第十五条专委会的决策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听取各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致的决策意见。
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

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技术委员会管理要求和职责。
2 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3 术语和定义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技术委员会是公司技术决策及评审机构,受公司总经理领导,为公司新技术决策咨询和服务机构,对公司研发方向、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等重大项目提出评估鉴定、可行性论证及建议,规避公司投资风险。
4 职责4.1 技术委员会4.1.1 负责技术趋势分析,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公司发展需求,为公司重要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4.1.2 负责研发计划评估,审核公司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计划。
4.1.3 负责研发项目评估,对重大研究试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评估、论证,提出评估报告、修订方案或改进意见。
4.1.4 负责技术评估,审定技术规程、标准规范等技术性文件,督促、指导公司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促进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4.1.5 负责对公司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
4.1.6 负责公司其他重要技术决策的辅助、支持工作。
4.2 各部门负责配合技术委员会进行相关工作。
5 管理要求5.1 技术委员会由公司专业技术水平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在本专业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的科研及管理带头人员组成。
5.2 技术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公司总经理兼任;设副主任一名,由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担任。
5.3 委员选聘a)委员在公司符合条件的技术代表人中选聘,适当考虑部门分布、专业结构和年龄构成。
b)学风严谨,作风正派,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强。
c)身体健康。
d)分管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为当然委员。
e)委员选聘在技术委员会换届时集中进行,确因需要可进行个别增补。
5.4 技术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公司技术副总或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安排及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章程

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章程一、总则1.1 委员会名称: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1.2 委员会性质: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组织,旨在促进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和创新。
1.3 委员会宗旨:委员会的宗旨是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专业咨询和支持,促进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组织结构2.1 主席团:委员会设立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
主席团负责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2.2 委员会成员:委员会成员由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组成,通过申请和评审程序加入委员会。
2.3 分支机构:委员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分支机构的设置和管理由主席团负责。
2.4 任期:委员会成员的任期为三年,期满后可重新申请连任。
三、职责和权益3.1 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作为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有责任提供专业咨询和意见,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3.2 学术交流:委员会将组织学术研讨会、论坛和交流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工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3.3 项目评审:委员会将参预工程技术项目的评审工作,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3.4 人材培养:委员会将积极参预工程技术人材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支持和推动青年工程技术人材的成长和发展。
3.5 荣誉表彰:委员会将设立荣誉奖项,表彰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四、运行机制4.1 会议制度:委员会将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决策重要事项。
会议由主席主持,会议决议需经过多数成员的允许方可生效。
4.2 工作小组:委员会可以设立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研究和项目推进工作。
工作小组的成员由委员会成员自愿报名并经主席团批准确定。
4.3 委员会秘书处: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的协调和管理,为委员会提供行政和组织支持。
4.4 资金管理:委员会将依靠会员费、捐赠和项目资助等方式筹集经费,确保委员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研发项目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提高公司研发理论、专业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隶属关系
技术专家委员会是公司下设的团体组织,由公司领导、工程师及各部门领导、专家、研发工程师等组成。
三、职责及义务
1.了解、掌握和研究公司业务及相关技术,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议;
2.参与研究和指导公司及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选题、论证及研发指导工作;
3.参与公司及部门研发项目的评审工作,为项目研发提供技术研究参考建议,为项目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四、成员组成及委员会应具备的条件
4.1成员组成
专家委员会一般由10名左右成员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5名(副主任
为技术中心及事业一部、事业二部、事业三部、事业四部各一人)。
专家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工程师、部门领导、部门专家、项目负责人、研发工程师等组成。
4.2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为从事或曾从事相关工作的资深工程师、领域专家担任。
委员应具备较高的相关专业知识与研究水平及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分析与判定能力;熟悉公司或部门的主要业务内容,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认真严谨的学风和献身科学与环境公益事业的精神,秉公办事,并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
五、责任、权利与义务
5.1 责任
1. 积极参与并指导同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业务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公司及部门项目提供专业性建议;
2. 积极参加公司及部门组织的学术性、研究性等相关活动、会议;
3. 认真完成公司交班的各项工作;
4. 及时提供本行业、专业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以及行业专业内各种国内外信息与动态资料。
5.2 权利与义务
1. 专家委员会成员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由专家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共同评估确定;
2. 专家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由公司提名,并征求其他成员意见后产生,任期期间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民主讨论,予以解聘并推荐其他人担任;
3. 专家委员会成员对专家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有建议权、批评权和辞聘权;
4. 专家委员会成员可获得专业委员会印发提供的各类内部与外部的业务信息、动态与资料,以及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
5. 专家委员会成员有义务积极响应并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相关学术、探讨、研究等活动,并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具体工作;
6. 在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中,专家委员会成员应遵纪守法,遵守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责任心。
未经专家委员会许可,不得以专家委员会名义组织任何活动。
有违反以上原则者,将予以解聘。
六、管理规定
技术中心负责专家库的管理工作,负责收集专家推荐提名申请,上报公司领导审批确认,负责专家委员会成员管理维护。
6.1专家提名
由各部门推荐专家名单,填写《专家提名评审表》(附件1),移交至技术中心。
专家提名申请需包含推荐人的基本资料,如:公司职位、擅长领域专业、从事工作业务等。
6.2专家成员确认和发布
技术中心收集《专家提名评审表》后,经公司领导审批确认后,下发评审委员会成员组织结构。
6.3专家委员会工作安排
各部门对需专家委员会参与的工作,由需求部门填写《专家委员会XX项目/会议需求备案》至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备案。
专家邀请、会议组织等活动由需求部门自行组织。
七、本办法由技术中心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一
专家提名评审表
备注:1、如果表格中有关内容填写不下,可另附纸
2、文化及专业资格等证书须附复印件
3、任何虚假材料将招致评审专家资格的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