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而其他生物则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或者无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够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通过生长和繁殖维持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6.生物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观察。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仪器,也可以利用工具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的方法包括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样本、如实记录调查过程、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等。
生物归类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态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则是指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食物链、竞争和共生等。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共34张PPT)
生物学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用眼睛、放大镜、显微镜、照 相机录音机、摄象机等观察
观察法
要有明确的目的
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
及时记录 要求
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进行讨论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重点) (二)、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重点 难点)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情景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C、大汗淋漓
B、雨后彩虹 D、稻浪滚滚
议一议
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 生命的物体呢?
我们应该热爱和保护那些生命, 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生物的生活
需要营养
你知道吗?
呼
生物都能
吸
小鸟在呼吸
22
生物能排出 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2
落叶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含羞草
河鲀1
421
平静时
河鲀2
422
受惊吓后
生长
生物能
繁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1
红狐的生长
52
讨论:
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生物
除病毒以外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还有
生物还能 适应并影 响环境。
小结:
什么是生物? 看它是否具有生命
生物的特征
生物 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能生长发育 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具有应激性 能繁殖后代 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生物的特征PPT教学课件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植物
动物
什么是生物 微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细菌、病毒
真菌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
生物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观察课本 P4 的图片,归纳生物共有的生命现象。 要求: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限时5分钟。
怎么学生物
开花结果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四、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怎么学生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什么是生物
五、应激性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乌贼喷墨
含羞草受到刺激时, 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打冷战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鹰捕获食物
营养早餐
植物通过根从土壤吸收水和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2、生物能进行呼吸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我们呼吸的器官是什么?
植物的呼吸作用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什么是生物?
为啥学生物?
生物学什么?
怎么学生物?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生” “物”
生命 物体
生物: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什么是生物 生物学什么 为啥学生物 怎么学生物 在我们的校园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遗传变异。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竞争,合作,共生等关系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枝落叶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2、显微镜的使用与调焦有关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粗调;细准焦螺旋:使模糊的物象更加清晰视野中物象的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同。
七年级上生物人教版第单元第1章第1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小明同学说自己是生物,你认为他的说法有无道理?
请你用足够证据帮他证明(字数不超过80个字)
感谢观赏 !
3. 人形解说机器人,多台计算 机联合控制,能够一边介绍情况、 解答疑问,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这种机器人是生物吗?为什么?
虽然人形解说机器人具有较高的仿真性,但是它
不具有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现象:不需要进行呼吸、不
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不会产生并排出废物、不 存在生长和繁殖现象等,所以它不是生物。
4.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 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
(二)刺激和反应 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 的变化并非都能为细胞或 机体所感受,在生理学中 把能为细胞或机体感受到 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刺激的种类很多,可分为
化学刺激、电流刺激、机 械刺激和生物刺激等。
例如:黑豆幼苗生长和含羞草受刺激叶片合拢
(三)繁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 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 为生殖或自我复制。单细胞生物的生殖过 程,就是一个亲代细胞通过简单的分裂或 较复杂的有丝分裂分成两个子代细胞。高 等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同样具有生殖功能, 但是它们已分化为雌性和雄性个体,要由 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生成子代个体。这种生 殖过程虽然复杂的多,但父系与母系的遗 传信息是分别由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脱 氧核糖核酸带给子代的。
•
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 质代谢而产生的能量的贮存,释放和利用等过 程,称为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新 陈代谢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 系在一起的。
•
新陈代谢是机体与环境最基本的联系,也是
生命的基本因素。机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 现出生长、发育、生殖、运动等一切生命现象。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常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是是生物,因为可以繁殖后代)2.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新陈代谢包括三方面:摄取营养物质、呼吸、排汗。
(2)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4)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7)除病毒外,几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生物生存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2.石圈上层。
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以下10千米、海平面以下10 千米。
而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3.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4.栖息地: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不同栖息地的影响因素:土壤类型、温度和湿度。
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
探究成功的关键制定计划。
2.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3.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4.巴斯德的实验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么。
做出了怎样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实验的妙处在于用了曲颈瓶,曲颈瓶的妙处在于:空气可以进入,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3. 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取拿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地方。
距离实验台边缘7cm 。
(2)对光(三转)一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讲解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讲解一、生物的特征1. 新陈代谢•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生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
•同时,生物还会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比如,人体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等。
•举例来说,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片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2. 生长发育•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逐渐长成大树;动物从幼体发育为成体。
•例如,蝌蚪在发育过程中会逐渐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最后变成青蛙,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特征。
3. 繁殖•生物能够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像豌豆通过自身的种子繁殖后代;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方式。
动物则有有性繁殖和少数的无性繁殖(如某些低等动物的分裂生殖)。
例如,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4.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例如,狗的后代仍然是狗,而且毛色等性状可能与亲代相似。
•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比如同一窝小狗,它们的毛色、体型等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5. 应激性•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这都是植物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应激性更为明显,如鹿在遇到危险时会迅速奔跑。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如果要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那么调查目的就是统计校园内有多少种植物,调查对象就是校园内的所有植物。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包括选择调查的范围、确定调查的路线等。
比如在调查校园植物时,可以按照校园的道路规划调查路线,确保不会遗漏某个区域。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必背知识清单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必背知识清单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尽管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形态大小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生命现象。
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①具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最基本的特征);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③成熟的生物个体能繁殖后代;④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⑤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属第三章内容)注意:(1)能运动、生长的不一定都是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以上基本的特征。
例如:不断长大的钟乳石、珊瑚属于非生物,珊瑚虫属于生物。
(2)病毒是唯一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
举例:①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③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影响环境)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能影响环境)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
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整体。
2.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1.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
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3.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正确性回答。
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
4.生物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四)教学难点: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教学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我们身边的生物]一、创设问题情景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
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
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
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家长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1.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和变异⑤应激性⑥适应并影响环境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4. 栖息地的破话和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5.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6.科学探究的6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7. 设置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8.巴斯德实验成功的关键设计了曲颈瓶。
9.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10.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11.显微镜的使用(一)对光①②③④(二)安放装片(三)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下降镜筒离玻片 2 毫米防止压碎装片,损伤镜头②左眼注视目镜,上升镜筒,找到物象,必要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10.微镜操作应注意问题:①可以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⑨和⑾。
②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⑦和⑩。
③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比实物大,而且是倒像。
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⑤由低倍镜换为高倍镜时,视野亮度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体积变大。
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当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要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细胞质在视野中逆时针运动,实际运动是逆时针⑦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和玻片。
⑧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越短放大倍数越小;⑨显微镜观察时用左眼,右眼睁开。
对好光后,显微镜就不能再移动,否则会因光线发生改变而看不到物象第一单元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第一章:认识生物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知识要点: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
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第一节生物圈:知识要点: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要点: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
)、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例如: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
)等。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要点: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事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适应环境。
(2)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第四节生态系统知识要点: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物的基本特征》人教版七年级初一生物上册PPT课件
回顾:有关植物开花和结果相关的知识
花瓣(花冠) 花药(内含花粉)
雄蕊
学习目标
花丝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内着生有胚珠,胚囊中含卵细胞)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完全花的结构还包括哪些结构?
回顾:有关植物开花和结果相关的知识
成熟的植株
新一代植 株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
珠被
种皮
胚珠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胚
种子
极核(2) +精子 受精极核
三、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以迅速 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 农业、林业和园艺工作上常用分根、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方法,把植 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使其发育成新个体。
三、无性生殖的应用
扦插
月季、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 芽,长成新植株。
实验探究
扦插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外部条件:光照、水分、空气、温度等
健壮的,上有芽的枝条
实验探究
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样的处理才容易成活呢?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而 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的。
???
嫁接
(1)枝接
砧木 接穗
嫁接
(2)芽接
砧木
接穗
嫁接
嫁接注意事项:
1、为确保接穗成活,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接穗比砧木细小时,应使一侧形成层对接) 2、用塑料带捆扎时,注意捆紧,防止接口处水分快速蒸发或外界的雨水进入。
主讲人:
时间:2020.4.30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世界(复习课件)-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教学精制课件(济南版2024)
关键
①原则:对照原则、单
1.探究的 主要环节
3.制订方案
一变量原则 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实施方案
减少误差 ③多个实验对象:避免
5.得出结论 偶然性
(一般与假设一致/相反)
6.表达交流
2.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
归纳:个别到一般(总结规律)
3.推理的形式 演绎:一般到个别(利用规律)
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第一节 生物具有基本的的生命特征
链接中考:
3、(2014聊城中考)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 的是( A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过程:_发__现__问___题__→作出假设 →制订方案→实施方案→_得___出__结__论__→表达交流。
第二节 探究实践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途径
3. 探究成功的前提: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4. 探究成功的关键:制定方案 5. 变量: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__条__件__或 _因__素__称为变 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验 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_对__照___实验。在 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 __完__全__相__同__。 6. 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调__查___法__、文献法、实__验___法__
第一节 生物具有基本的的生命特征
链接中考:
1、(2014临沂中考)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D )
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主讲人:李冬苗
思考: 什么是生物?举例说明
• 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3大类: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
人Hale Waihona Puke 排汗(1)新陈代谢是 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
松鼠摄取食物
新陈代谢:从外界摄取 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体内废 物
鲸浮出水面呼吸
(2)生物 能够生长 发育
豆苗不断长大53
遗传和变异 现象
猫哺育后代
遗传: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后代与亲代有差异的现象
生物具有应激性
含羞草受刺激叶片合拢
43
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
竹节虫
生长发育
应激性
遗传和变异
繁殖后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生 物
2 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的 3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基 4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本 特 征
5 生物具有应激性 6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
影响环境
动动脑:下列的图片中哪些属于生物?理由是 什么?
达标检测
• 1、下列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B ) • A、电动狗 B、海带 C、机器人 D、
潜水艇 • 2、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D ) •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生
长 D、新陈代谢 •
达标检测
• 4、下列各属于生物哪项基本特征 • 朵朵葵花向太阳( 应激性) • 种瓜得瓜,种豆得(成熟的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 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 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四)教学难点: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教学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我们身边的生物]一、创设问题情景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
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
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
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运用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
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生命现象]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
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
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第二组的意见:A是生物,B不是。
理由是:A在生长过程有落叶现象,B没有。
(告诉学生这是植物排出体内废物的一种形式)第三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
理由是:A的生活需要水和肥料,B不用;A生长到一定时期,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B不能。
第四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
除了以上同学讲的外,理由还有:你如果动一下A植物,它的叶子会合拢;B不能。
(现场演示,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
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
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本小组的题目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三、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
通过小组讨论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
1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2)马、牛、羊需要吃草;(3)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其他组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绽放,思维触角延伸到了生物的各领域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生物学科知识,学会“活学”。
2组:生物需要呼吸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呼吸;(2)鱼用鳃呼吸;(出示鱼口与鳃盖不断张开和闭合的动画)(3)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等。
(放映一段录像,说明鲸是用肺呼吸的,过一段时间它要到水面上来换气。
)教师参与:植物需要呼吸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思考和教师的提示,学生回答:(1)植物也要呼吸,比如萝卜放时间久了就“糠”了;(2)晚上睡觉时,屋子里有过多的花卉对身体不利等。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都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3组:排除体内的废物(1)小动物、人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2)植物通过落叶带走废物等。
教师指出排便与排尿的区别。
4组:生物都能生长(1)小鸟能长成大鸟;(2)我们也能长大;(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等。
(放映一粒种子逐渐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录像)5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2)向日葵的生长向着太阳;(3)狗看到骨头会流口水;其他组的同学补充:(4)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
(5)对于植物来讲,如果浇水不均匀,植物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能想到这一点,很不简单,说明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看书很多,掌声鼓励(图片展示,植物的向水性、向肥性)6组:生物都能够繁殖(1)有的植物用种子繁殖,比如小麦、玉米。
有的用茎繁殖;比如月季。
(2)猫、狗等动物是胎生;(3)鸟、鱼等产卵。
四、拓展思维: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说出生物的其它的生命现象。
比如,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
(放映一段录像说明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
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知道课本上所学知识仅仅是生物科学中的九牛一毛,激起了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树立了他们探索生物学的远大志向。
五、迁移应用: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一条途径,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再发现中思考。
六、教师小结: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学会概括和总结,训练他们思维缜密、语言精练。
七、巩固练习:1、放映录像,提问其中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通过动态的图像或图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阅读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短文如下: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八、总结设计1、收获大家谈(发展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空中飞鸟,地上爬虫,河里游鱼,道旁小草,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这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设计说明本节的设计所遵循的思想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协助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一个欣赏者,欣赏学生的做法、能力、水平,还是一个反思者和研究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我的做法如下:一、一切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
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生物,然后观察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最后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遵循了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符合初一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学生物就觉得生物很有趣、很实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
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法。
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形成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和良好品质。
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通过小组的讨论使彼此的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加强。
此外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
三、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用生动的语言、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课堂上时时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气氛。
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多用直观性教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兴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避免了因实物或图片过小大部分学生看不清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图画动起来,例如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合拢叶片的动画、小鸡破壳而出的画面,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特别是通过小组有组织的讨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加强。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完全转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存在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心差,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