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下咽癌和下颌下腺良性肿瘤l临床路径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下颌下பைடு நூலகம்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一、下颌下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0.307, M894000/0);除多形性腺瘤外,还包括入院诊断为下颌下腺 良性肿瘤者。 行下颌下腺摘除术(ICD-9-CM-3:26.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下颌下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 2.肿块质地中等,呈球状或分叶状,周界清楚,与周围 组织无粘连。 3.B 超或 CT 显示下颌下腺内有占位性病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 ICD-10:D10.307,M8940000/0 下颌下 腺多形性腺瘤疾病编码。 2.入院诊断为下颌下腺良性肿瘤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其适应证为: 1.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 2.肿瘤未突破腺体被膜,仅摘除下颌下腺即可根治肿 瘤; 3.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
2
2.可不应用抗菌药物,或优先选用非限制级药物,预防 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0.5-1 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 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 术中用药:除麻醉用药外无特殊用药。 3. 术中标本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 2-4 天。 术后用药:可不应用抗菌药物或优先选用非限制级药 物,用药时间 1-2 天。 (十)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手术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无新鲜渗血。 3.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发生。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突破下颌下腺被膜的肿瘤不进入该路径。 2.如肿瘤生长时间长,近期有生长加速、疼痛等恶变症 状时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3.复发性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的手术 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酌定。
口内入路两种方法下颌角修整术矫正脸型的临床应用

口内入路两种方法下颌角修整术矫正脸型的临床应用黄大勇;谭包生;李建兵;王勋;周松【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0(19)12【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不同术式矫正下颌宽大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85例下颌宽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内入路.A组43例,全部采用摆动锯进行下颌角截骨术.B组42例,全部采用磨骨法磨除下颌角.结果:磨骨组患者较截骨组肿胀轻,恢复快.磨骨组术中出血少于截骨组.随访6个月~1年,下颌骨正位片测量显示两组患者的下颌角间距和面下三分之一宽度均变小,两组满意率均较高.结论:截骨法和磨骨法均能达到矫正面型的满意效果,但2型(外翻型下颌角)采用磨骨法较好,1型(后下突出型下颌角)和3型(复合型)截骨法效果更好.【总页数】3页(P1745-1747)【作者】黄大勇;谭包生;李建兵;王勋;周松【作者单位】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相关文献】1.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角及下颌支骨折与传统手术入路的疗效对比[J], 林旭征;魏福海;罗衍靖;潘庆;潘慧琦2.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矫正重度下颌角肥大 [J], 田勇;穆雄铮;柴岗;曹德君3.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畸形矫正术55例护理体会 [J], 彭爱玲;杨英;徐威强;谢振华;李赢4.口内入路的联合手术矫正下颌角嚼肌肥大畸形 [J], 何全平;王隆洁;郑莹5.口内入路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矫正方形脸畸形疗效分析 [J], 周昌龙;金丽华;李忠良;王永盛;张建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切口及显微技术在颌下区手术中的应用

改良切口及显微技术在颌下区手术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1-12-20T11:23:22.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作者:才越张仁儒崔晓琪[导读] 改良切口及显微技术在颌下区手术中的联合应用有很好的可行性。
才越张仁儒崔晓琪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葫芦岛125001)【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113-02【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切口及显微技术在颌下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对2005-2010年5年间采用改良切口及显微技术联合应用进行颌下区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
结果48例患者的手术均较顺利,患者创口全部愈合良好,无继发感染,无明显面神经损伤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症状。
结论改良切口及显微技术在颌下区手术中的联合应用有很好的可行性。
【关键词】改良切口显微技术颌下区手术【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dified incision an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n the submandibular region oper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2005-2010 method 5 years using a modified incision an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for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ubmandibular area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48 cas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results in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were more successful, with all wounds healing well, no secondary infection, without significant injury to the facial nerve and lingual nerve and hypoglossal nerve injury symptoms.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incision an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n the submandibular region operation application has good feasibility.【Keywords】Modified incision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submandibular region operation颌下区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回顾分析我科自2005年至2010年的5年时间的54例颌下区手术,其中腺样囊性癌1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混和瘤恶变3例,嗜酸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例,慢性颌下腺炎31例,混合瘤15例,乳头状囊腺瘤2例。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下颌下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腺瘤、腺病和纤维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但仍然需要治疗和护理。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下颌下腺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开放手术或经口腔内镜下手术。
手术切除在保护下颌下腺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清除潜在的肿瘤组织,以防止复发。
2.放疗:对于较大或复发的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放疗可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放疗的剂量和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3.化疗:对于一些特定情况下的下颌下腺良性肿瘤,如恶变风险较高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化疗可能会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使用。
护理措施:1.术后护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切口伤口和排液情况。
要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出现大量渗液或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
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口腔卫生。
建议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防止感染。
3.声音保护:下颌下腺肿瘤的手术切除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和说话能力。
术后需要避免过度用力咀嚼和说话,以减少对切口的刺激。
对于发音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语言康复治疗,帮助恢复发音能力。
4.心理护理: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
5.随访检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包括影像学、生化指标和病理学等。
随访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总结起来,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
护理方面需要关注术后伤口、饮食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以及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同时,定期的随访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1)

(本文编辑:马超)
钟颖,孙强,张晓辉.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由妥珠单抗的再使用【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696-姗8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余立江赵继志 颌下腺(subm蛐dibLIlⅡ出nd,sMc)切除手术的常规人路¨{J
是经颈入路(溉nsce而c曩l盎pprn∞h)的弧形切口,手术简单、易行 且耗时少。但该手术方法不可避免地在颈部遗留永久性瘢 痕”-3j,影响美观及造成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碍。因此,对颈部美 容要求较高及职业需要的患者不能接受常规人路的颁下腺切除 手术。据文献报道。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颌下腺疾病的性质和 病理类型及对美容的要求采用改良的手术人路口…,以达到较理 想的美容及颁下腺切除效果u…。 一、手术适应证 颌下腺良性肿瘤、反复发作的慢性颌下腺炎以致颌下腺纤 维化及结石位于导管近心端或腺体内者社7”J。 二、改良的开放手术入路 1.颈侧小切口人路:切口及方法:切口在平行下颁骨下缘
DoI:lO.3877/cmLj.i喜Bn.1674_0口85.2012.13.O眈
层撑开肌纤维,以显露颌下腺浅部与前缘,并沿颁下腺外膜分
离,将颌下腺浅部前份游离。在下颌舌骨肌的后缘与舌骨舌肌 前缘垂直于肌纤维全层撑开,以显露颌下腺的后部,沿颌下腺的 外膜分离,先分离颌F腺的后缘再向外侧分离,与颌下腺浅部前 份游离部分相连,此时颂下腺的大部分已被分离。自后缘向内
侧分离,断扎面动、静脉。至此颌下腺已全部被游离,可将其从
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取出。 优缺点:颈部无手术瘢痕,明显降低面神经下颌缘支受损概 率。但太多医师不熬悉此入路方式,术野暴露受限【‘],术后形成 的瘢痕会影响舌运动ⅢJ,同时增大舌神经受损机会‘“廿“l。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
颌下腺肿瘤手术中保留部分腺体的临床意义

颌下腺肿瘤手术中保留部分腺体的临床意义李芳凝;白文忠;刘滨伟;刘博伟【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11(27)7【摘要】目的:探讨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在颌下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
A组接受肿瘤+瘤周部分颌下腺腺体切除术(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肿瘤+颌下腺切除术。
术后观察两组切口愈合及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舌下神经损伤情况,随访评价涎瘘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区凹陷度,进行两组的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涎瘘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颌下腺部分切除术保留了部分颌下腺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颌下腺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
【总页数】2页(P606-607)【关键词】颌下腺;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作者】李芳凝;白文忠;刘滨伟;刘博伟【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口腔科;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一科;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7【相关文献】1.腺体保存术在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J], 韩楠男;刘胜文;阮敏;杨雯君;孙坚;张陈平2.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陈春华3.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谢丛良;周顺华;刘建明;刘贤安4.下颌下腺良性肿瘤部分腺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J], 张强;谭艳林;陈凯瑞;危由春;曹钟义;严俊峰;章杰;邱嘉旋5.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浅叶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王少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曲妥珠单抗的再使用

瑚p0璐e)均超过了6个月。该研究说明曲妥珠单抗无论作为单
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对于进展后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是安 全的。 三、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对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
2004~200r7年一些回顾性的临床数据表明:治疗进展的复
发转移性乳腺癌,停止和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两者间相比,继续 使用曲妥珠单抗有获益。但由于缺乏前瞻性的数据。这些结论 似乎投有足够的说服力u”J。
(}炳489)的结论是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联用化
疗能够显著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提高总生存。基础试验中,患者
都有较高的肿瘤负荷,一半以上的患者有3个部位以上的转移 病灶。患者分为两组,第l组仅接受化疗,第2组接受化疗+曲 妥珠单抗。在H0659实验中。把第1组中154例进展的患者再 分为两组,其中一组105例(68%)接受化疗及曲妥珠单抗治疗, 另外一组49例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第2组中93一例进展的 患者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7l例(76%)接受化疗及曲妥珠单抗 治疗,另外一组22例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 扩展试验中,第l组中56%发生严重副作用,第2组中47%
・综述- 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曲妥珠单抗的再使用
钟颖孙强张晓辉
人表皮因子生长受体(Her_2)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指标,同 时也是靶向Her-2药物的重要预测指标。靶向Her-2的人源化 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新)辅 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曲妥珠单抗是一线治疗H盱-2阳性 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关键药物。对于正在或曾经使用曲妥珠 单抗的Hw-2阳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如果疾病出现进 展,有多个艋床研究证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是安全并且有效 的。此外改用拉帕替尼或者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提尼也是可以 选择的治疗方案。 一、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Her.2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指标,同时也是靶向Her_2药物 的重要预测指标““。靶向Her-2药物治疗的指征是Her_2阳性 的乳腺癌。目前判断Her.2状态的推荐方法为免疫组化(IHc) 和荧光原位杂交(F1SH)检测。最新的Her.2阳性定义为:IHc (3+,浸润癌中超过30%的肿瘤细胞有均匀一致的核膜染色) 或在兀sH检测中每个核大于6个基因拷贝或比值大于2.2¨J。 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首选含曲妥珠单抗的治疗。根据患者 既往(新)辅助治疗的用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对于Her-2 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了争取治疗的机会,可以进行 Her.2的重新检测,可以用原发肿瘤病灶进行检测,但用复发转 移病灶进行检测,效果更好。 多项大型临床研究涉及曲妥珠单克隆抗体与各种化疗方案 联合或序贯应用的分析和比较。BcIRG006研究、NsABPB-31研 究和NcCTGN983l研究的结果显示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 可以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收益mj。HERA试验则显示在辅助 化疗后序贯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同样可使患者受益一1。 效性 (H06489)中247例再次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该基础试验
颌下腺切除手术后注意什么

颌下腺切除手术后注意什么颌下腺切除手术是一种治疗颌下腺疾病的常见手术,比如颌下腺肿瘤、颌下腺结石等。
手术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切口护理:术后的第一天,应尽量避免切口区域的活动,保持休息,同时遵循医生的相关护理指导。
口腔卫生要做好,使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轻轻漱口,不要过度用力,防止切口处出血或感染。
2.饮食调整:手术后几天内,建议食用流质饮食,如汤、清汤面、果汁等,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过咸的食物,以免刺激创口。
慢慢过渡到软食,如米粥、面条、水果等,可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摄入量。
避免嚼硬食物,以免引起手术区域出血或撕裂。
3.术后活动:手术后要多活动,提高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也要避免用力吸吮、吹气、漱口等动作,减少切口周围的压力和牵拉。
4.药物使用: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同时要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嘴巴清洁剂、含漱口水、含口香糖等可能对切口造成刺激的物品。
5.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几天内,切口处可能会有轻微肿胀、疼痛和淤血,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持续出血、急剧肿胀、伤口渗出脓液、咽部红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6.进食和饮水:手术后避免食用热食、刺激性食物和高纤维食物,以免引起创口疼痛或导致局部感染。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创口。
饮水要小口小口地慢慢喝,避免喝得太急,以免引起呛咳或创口疼痛。
7.注意休息:术后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康复和切口愈合。
8.术后复诊:术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复诊,及时评估切口愈合情况,了解恢复的进程,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特殊护理或康复措施。
总之,颌下腺切除手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切口的清洁和休息,坚持药物的正常使用,注意饮食调节,并及时就医咨询,以促进创伤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的过程,患者要积极参与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观察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在颌下腺非肿瘤病变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观察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在颌下腺非肿瘤病变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发布时间:2021-07-01T05:30:45.19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张新悦[导读] 目的:分析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在颌下腺非肿瘤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一共选择34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
将患者分成了改良组和传统组,每组17人,其中改良组接受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传统组接受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改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对比P<0.05。
改良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
张新悦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目的:分析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在颌下腺非肿瘤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一共选择34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
将患者分成了改良组和传统组,每组17人,其中改良组接受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传统组接受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改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对比P<0.05。
改良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
改良组的生活质量也要高于传统组,P<0.05。
结论: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在颌下腺非肿瘤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改良颌下腺摘除术;颌下腺非肿瘤病变颌下腺非肿瘤病变属于一种口腔颌面部疾病,临床发病率比较高,所使用的治疗方式也比较多,但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颌下腺摘除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治愈。
针对颌下腺混合瘤、颌下腺炎等非肿瘤病变来说,通过手术摘除的方式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1]。
传统的手术方式会直接涉及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面前静脉等部位,同时也会受到手术操作影响引起面部血管系统损伤,因此术后的并发症也比较多[2]。
为了进一步减少面部血管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需要进一步改进手术操作方式。
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附44例报告)解读

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附44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切除侧颅底肿瘤的最佳入路。
方法:44例患者中,采用下颌外旋入路17例,耳后C形切口入路16例,上颌外旋入路7例,颞额入路4例。
结果:25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9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不足1年2例,1年以上4例,2年以上7例,3年以上6例。
结论:下颌外旋入路适用于切除咽旁间隙、颞下窝、鼻咽部、口咽部、蝶骨、斜坡及上颈椎肿瘤;耳后C形切口入路适用于切除颞骨肿瘤。
关键词:侧颅底;颅底肿瘤;外科手术,耳鼻喉;下颌外旋中分类号:R 739.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202(2000)04-0213-02Operation approa ches in lateral skull base neoplasms:With areport of 44 casesXia Yin Wang Tianduo Chen Ying(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Medical University,250012)Abstract:Objective:To seek for better approaches in the resection of lateral skull base tumors. Method: 44 patients with lateral sku ll base tumors were treated by surgery,the surgical procedures were maxillary swing app roach in 7 cases,mandibular swing approach in 17 cases,postauric ular “C” incis ion approach in 16cases,temporofrontal approach in 4 cases.Results: 25 cases with benign tumors had no recurrence.In 19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s,2 died in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 ,4 survived for one year,7 for two years,6 for three years.Conclusion:The mandibular swing approach fits the dissec tion of parapharyngeal space, infratemporalfossa,pharynx,sphenoid,sphenoik bone ,clivus and upper cervical vertebrat tumors.The postauricular “C” inci sion approach applies to resection of temporal tumors.Key words:Skull base,lateral;Skull baseneoplasms;Surgery,otorhinolaryngologic;Mandibul arswing发生于颞下窝、咽旁间隙、鼻咽部、颞骨等处的肿瘤均可向上侵及侧颅底,甚至累及颅内。
内窥镜辅助经颌下小切口入路颌下腺切除术

性和可行性。方法 : 回顾性分析 3 内窥镜 辅助经颌 下小切 口行颌 下腺切 除术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0例 术前 诊 断慢性颌 下腺炎 7例 ( 4例含涎石) 多形性腺瘤 l , , 6例 颌下腺囊肿 7例 , 所有病例术前经影像学 、 三维超声学评估 。结果 : 所有患者均 于内镜辅助下完 全切除颌下腺和肿瘤 , 元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 无手术并发症 , 术后美观效果好 , 患者满意度较高 , 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 3 6个月 , 未见复发 。结论 : 内镜辅助经颌下小切 口人路行颌下腺 切除术 安全可行 ,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 比 , 美容效果好 , 颌部切 口瘢 痕小 , 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风险。 无 【 关键词] 颌 下腺疾病 ; 外科手术 ; 内窥镜
becm ae t aioa o n sre , a om t s t, w,ma ern ag a m n iu r c ca nlei u l,o p r w ht dt nl p ugr ih cs ei r u sj s l sa,om r nl adb a ba ho f i e n r di r i e y ts ce l a l i l r n f a l  ̄ jy
男 1 例, 1 ; 1 女 9例 年龄 2 . 43~3 . , 45岁 中位年龄 2 . 。术 78岁
前均行 B超 、 T检查 , 断慢性 颌下 腺炎 7例 , 下腺 腺瘤 C 诊 颌
1 , 6例 颌下腺囊肿 6例。颌下腺病变长径 17 .5~35c 中位 . m, 数 :.9c 2 8 m。术前均讲述 内镜辅 助 和传统术 式 的利弊 , 患者 自主选择 , 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fcvns , ft adfaiit o dsoe— sie sci b adblr adi io . to h l i l a ae eteess e n s h e ocp as t r et no s m n i a n cs n Meh d T e i c to 3 csso i a y e b yf n s d e o fu u g l n i cn ad e 0 f f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照试验直接对 比拉帕替尼和曲妥珠 单抗治疗进 展 的复发转移 性 线细胞毒药物或曲妥珠单抗与拉 帕替尼联用 ]。
乳 腺癌 ,因此很难说 明 曲妥 珠单 抗联 合化疗 与拉帕替 尼联 合化
总之 ,对 于进展 的复发转移 性乳 腺癌 患者 ,在我们 选择治 疗
疗 孰优孰劣 。
方案时 ,要考 虑风 险-获益 比。不 同于 曲妥珠 单抗 ,拉 帕替 尼 的
但 有一项试验证 实了拉帕替尼联用 曲妥珠单抗 优于 拉帕替 主要 副作用是热潮红和腹泻 。但它有 口服 途径 的方便 性并且 能
尼 。该随机 试验纳 入 了 291例 患者 ,他们经过 以 曲妥珠 单抗 通过血脑屏 障。可能有 一些 心脏毒 性方 面的差 异 ,需 要考 虑在
为基础 的多线化疗 后 出现进 展 。患 者分 为 2组 ,一 组换 药为 单 内。在 临床 实 践 中 ,具 体 用药 需 要 我们 医师 在 参 考 患者 既 往
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腮腺深叶肿瘤

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腮腺深叶肿瘤
孙莲芬;王洪涛;张祖斌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16)2
【摘要】目的:探讨腮腺至上腭、咽侧及舌根肿瘤切除术的最佳进路.方法:采用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切除突向上腭腮腺肿瘤6例.结果:经下颌骨切开外旋,手术视野暴露充分.6例肿瘤得到根治,疗效满意.无明显面神经功能受损后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下颌骨切开外旋进路具有暴露充分、不易损伤面神经、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腮腺深叶至上腭的巨大肿瘤的切除.
【总页数】3页(P142-144)
【作者】孙莲芬;王洪涛;张祖斌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宜昌,44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手术分析 [J], 高志彪;王原明;张文娟;白振西
2.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 [J], 韩跃峰;张琨龄;于锋;董玉礼
3.经下颌骨截骨入路切除腮腺深叶大型肿瘤的临床护理 [J], 段晶晶;张侠南
4.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旁肿瘤 [J], 马一文;田超;李立英;王璐璐;杜传亮
5.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旁肿瘤的临床分析 [J], 杜传亮;田超;初铁楠;黄绪友;宫肇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的初步研究

从 口 内入 路 摘 除 颌 下 腺 , 有 不 留 手 术 瘢 痕 , 损 伤 面神 经 等 优 点 , 代 替 传 统 的 颌 下 腺 摘 除 术 。 具 不 可
【 关键 词 】 颌 下腺摘 除 术
舌神 经
面神 经
口 内的
C U/ Yansn , W U Y ut g 。LI e an C u l ,e a1. ian t
a va a s a a e ve a no h r c oie i a d nt ge nd m y s r s a t e h c n ppr prat a e o i e e s s.
【 yw r s E c i f u maxlr l d Ke od 】 x io o b n iayga sn s l n
p t n s e p r e o g e t u b e s Co c u i n Th n r o a a p o c re c in o u m a i a y g a d h sm a y a i t x e i d t n u i n m n s . n l so e nc p ei ta r l p r a h f x i o fs b x l r ln a n o s l
1 ain sweee csd s ce sul Th r r osa n t efc n o fca ev nu y atro e ain Bu 0 2 p t t r x i u csf l e e y. eeween cro h aea d n a il r eijr fe p r t . t1 0% n o
【 s at Obet e T td h d a tgs fnroa e c ino u madb l l d Mehd 1 ai t Abt c】 r jci osu ytea vna e tarl x io f b n iua ga . to s 2pt ns v oi s s r n e
颌面部切口的设计要求

颌面部切口的设计要求
颌面部切口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要求,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效果。
以下是设计颌面部切口时需要考虑的一些要点:
1. 暴露手术区域:切口的位置和方向应能够充分暴露手术区域,便于医生进行操作。
同时,要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和组织。
2. 考虑美学因素:由于颌面部位于面部显露部位,切口的设计应考虑美学因素,尽量减少术后疤痕的形成,提高术后恢复的美观度。
3. 隐蔽部位:切口应选择在颌面部比较隐蔽的部位,如发际内、耳后、颌下等,以减少术后疤痕对美观的影响。
4. 顺皮纹方向:切口的走向应尽量与皮肤的自然纹理相一致,以减少术后的张力,促进术后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
5. 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在选择切口时,应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腮腺导管等组织结构,以免造成损伤。
6. 适应手术需要:切口的位置和长度应根据手术需要进行设计,能够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术后的恢复和功能需求。
7. 考虑患者情况:在选择切口时,还应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切口的设计。
总之,颌面部切口的设计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需求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既要满足手术需要,又要考虑美学和术后恢复的要求。
颌下腺手术协议书

颌下腺手术协议书甲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医疗机构):_________________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因颌下腺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乙方为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颌下腺手术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手术目的甲方因颌下腺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乙方将根据甲方的病情和医疗常规,为甲方提供专业的颌下腺手术服务。
第二条手术内容1. 手术名称:颌下腺切除术/颌下腺探查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手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颌下腺的切除、探查及相关的辅助治疗。
3. 手术方法:采用符合医疗规范的手术方法。
第三条手术风险告知1. 乙方已向甲方详细告知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出血、感染、麻醉风险、术后疼痛等。
2. 甲方已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自愿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第四条术前准备1. 甲方需按照乙方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2. 甲方需在手术前禁食、禁水一定时间,并遵循乙方的其他术前指导。
第五条术后护理1. 乙方将为甲方提供术后的护理指导和必要的医疗支持。
2. 甲方需按照乙方的指导进行术后恢复和护理,包括但不限于用药、饮食、活动等。
第六条费用支付1. 甲方需按照乙方的收费标准支付手术费用及相关的检查、治疗费用。
2. 甲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上述费用,逾期未支付的,乙方有权按照相关规定追索。
第七条保密条款乙方将对甲方的个人信息和医疗信息予以保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第八条违约责任1. 如甲方未按约定支付费用,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
2. 如乙方未能提供符合协议约定的医疗服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九条争议解决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下颌下腺及肿瘤摘除术

6、标记手术切口
用0.5%活力碘 消毒,上至额顶, 下至锁骨上
配合医生包手术 患者头部,再行 三角形手术野铺 巾,贴手术薄膜
用牙签蘸取少量 亚甲蓝注射液做 手术切口标记。 标记从下颌骨下 缘。1.5~2cm 处,相当于颌下 腺下缘,长6来自8cm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7、局部浸润麻醉
8、切开皮肤, 显露颌下腺
9、显露动、静脉
用5ml注射器抽 吸利多卡因加肾 上腺素颌混合液 沿手术切口皮下 局部注射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颈阔肌、颈深筋膜浅 层。颈阔肌与颈深筋 膜一并往上牵拉至下 颌骨下缘,充分暴露 颌下腺 用23号刀 片用纹式血管钳止血, 丝线结扎,显影纱布 拭血。用甲状腺拉钩 拉开皮肤、皮下组织 等
沿颈深筋膜深面自下 而上做顿性分离,找 出颌外动脉和面前静 脉。在颌下腺份与下 颌骨内侧之间行钝性 分离,使颌下腺上份 游离 用纹式血管 钳夹止血,组织剪剪 断,2-0丝线双重结 扎。再用高频电刀止 血
患者准备
外科器械包或小儿腹包、衣服、布、电刀笔、
物品准备 吸引器、无菌灯柄、眼膏、亚甲蓝、凡士林纱
布
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1、体位
2、麻醉
3、手术切口
仰卧位,肩下垫 一肩枕,头稍向 后仰并偏向键侧
经口腔插管全身 麻醉,或局部浸 润麻醉
颌下弧形切口
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4、手术野皮肤消毒
5、贴手术薄膜 及无菌单
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10、游离 颌下腺浅份
11、游离 颌下腺深份
12、冲洗切口, 放置引流条
用纹式血管钳沿 颌下腺表面做钝 性分离,使颌下 腺下缘自二腹肌 浅面游离,暴露 下颌舌骨肌
有纹式血管钳分 剥离,游离腺体 及其相连的病变 组织,2-0丝线 结扎
针对45例颌下腺切除患者的临床分析

针对45例颌下腺切除患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颌下腺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接受颌下腺切除术的患者共45例,对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类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颌下腺切除术的注意事项。
结果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不同,采取的手术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45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康复出院。
其中发生感染共2例,神经下颌缘支损伤共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结论对于接受颌下腺切除术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手术方案、严谨的操作、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颌下腺切除术;并发症;康复率;预防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9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3-01颌下腺是唾液腺的一种,由于其解剖学位置的特殊性,因此常发生感染而引发炎症。
颌下腺炎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慢性颌下腺炎或临床症状较轻的急性颌下腺炎可采用药物治疗,而病情较重的颌下腺炎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1]。
颌下腺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颌下腺炎的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2]。
本文就颌下腺切除术的应用方法与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了解颌下腺切除术的注意事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接受颌下腺切除术的患者共45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15岁至75岁不等,平均为500岁。
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分析可得,其中左侧病变共25例,右侧病变共20例。
所有患者均为良性病变,在选取过程中已排除:①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颈丛阻滞麻醉,经颈部进路,采用电刀错位切口法,使切口更小、更隐蔽。
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观察

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观察徐近源【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39)001【摘要】目的:对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进行探析,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011-01~ 2015-06我院救治的,分为两组,分别实施改良颌下腺摘除术与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6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尽量保留患者的面部血管功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减轻手术瘢痕,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总页数】2页(P134-135)【作者】徐近源【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2【相关文献】1.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王钢2.口内联合颌下小切口摘除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研究 [J], 张志利;邓璋;卢文辉3.改良式颌下腺摘除术的应用 [J], 库都斯·克依木;许辉;吐尔逊·牙生;多力昆·吾甫尔4.口内联合颌下小切口摘除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研究 [J], 张志利;邓璋;卢文辉5.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J], 许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后缘)设计在领下腺下缘下1.O锄处,将内镜放人颁下腺后
缘切口内显示术野,于颈阔肌深面创造外科所需间隙并维持空
切口与下颌下距离较远(大约10咖),这些都增加了手术时间和
手术难度,同时增大了耳大神经和毛囊受损机会。 4.耳后发际和经口联合人路:切口及方法mJ:皮肤切口设 计在耳后沟和发际内,切口始于耳后沟的耳垂根部,在耳后沟中 份平滑转向发际内,在发际内切口顺毛囊方向,以避免过多损伤 毛囊。在胸锁乳突肌浅面翻开皮瓣时,保护好耳大神经。翻开 皮瓣后,在颈阔肌深建立一条达下颌下腺后缘的隧道,分离隧道 直径约3.0—4.0 cm。然后在颌下腺周围做钝性分离,先结扎位 于腺体后下缘的面前静脉,接着分离二腹肌前后腹上缘,此时充 分暴露位于腺体深叶后内侧面动脉近心端,确认切断后双重结 扎。随后将患者头置正位,用开口器将口开大,以患侧下颌下腺
熟悉此2种人路方式,将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同时增大术
奈立江,赵继志.领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遗择【l/cD】.中年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699.3700
(本文编辑:梁雷)
万方数据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余立江, 赵继志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2012,06(13)
L 5—2
至此可完整摘除颁下腺及肿瘤(或颌下腺)。放置引流管【|j,分 层缝合。 优缺点:术式和方法为术者熟悉,同时切口长度变短.术后 瘢痕较小。但其依然会遗留3 cm的左右的手术瘢痕,术野有 限,可能会增加损伤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下颈缘支
机会‘1.3,ll’…。 2经口入路:切口及方法【44.1}”】:在口底舌下腺外侧黏膜
(本文编辑:马超)
钟颖,孙强,张晓辉.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由妥珠单抗的再使用【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696-姗8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余立江赵继志 颌下腺(subm蛐dibLIlⅡ出nd,sMc)切除手术的常规人路¨{J
是经颈入路(溉nsce而c曩l盎pprn∞h)的弧形切口,手术简单、易行 且耗时少。但该手术方法不可避免地在颈部遗留永久性瘢 痕”-3j,影响美观及造成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碍。因此,对颈部美 容要求较高及职业需要的患者不能接受常规人路的颁下腺切除 手术。据文献报道。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颌下腺疾病的性质和 病理类型及对美容的要求采用改良的手术人路口…,以达到较理 想的美容及颁下腺切除效果u…。 一、手术适应证 颌下腺良性肿瘤、反复发作的慢性颌下腺炎以致颌下腺纤 维化及结石位于导管近心端或腺体内者社7”J。 二、改良的开放手术入路 1.颈侧小切口人路:切口及方法:切口在平行下颁骨下缘
虫堡!随鏖医哑苤盔f皇王题)垫!!芏!旦差§鲞复!≥捆£堑』£鱼熊墅(型型型堂墅§鲤2。』!出!。垫!!。!堂:§:№:12 F∞i鲫,4.4个月伪.8.4个月;P=0.0019)。1组49例出现疾病
进展,2组72例出现疾病进展。但是总生存没有统计学差异。 对于正在使用曲妥珠单抗时出现进展的患者来说,是依照前面 的试验数据,更改方案为拉帕替尼还是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呢? 接受标准化疗的基础上。接受12个月的抗H盯.2治疗。患者分 为4组:第l组单用曲妥珠单抗,第2组单用拉帕替尼,第3组曲 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第4组序贯应用12周的曲妥珠单抗、6 周的洗脱期及34周的拉帕替尼洋J。在2011年美国圣・安东尼 奥乳腺癌研讨会(S皿Am∞io 解率最高,达到47%。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临床实践指南NccN(201l版)建议对 应用蒽环、紫杉、曲妥珠单抗后进展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拉帕 替尼。然而,它也列出了其他的选择,包括曲妥珠单抗与其他一 线细胞毒药物或曲妥珠单抗与拉帕替尼联用瞄J。 总之,对于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我们选择治疗 方案时。要考虑风险-获益比。不同于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的 主要副作用是热潮红和腹泻。但它有口服途径的方便性并且能 通过血脑屏障。可能有一些心脏毒性方面的差异,需要考虑在 内。在临床实践中,具体用药需要我们医师在参考患者既往 (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药物的 作用机制,制订方案。 (本文参考文献见光盘)
B删C锄泔跏p面m,sABcs)
会议中,研究结果证实拉帕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病理完全缓
显示了联合用药的益处,无进展生存(pmgm88i明・丘∞s州val,12
周慨8.1周;尸=o.008)。获益可能源于两种药物对Her-2的双 重阻断。这种可能性在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临床研究中也得到
了验证。在NeoA嘲这项新辅助临床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在
侧分离,断扎面动、静脉。至此颌下腺已全部被游离,可将其从
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取出。 优缺点:颈部无手术瘢痕,明显降低面神经下颌缘支受损概 率。但太多医师不熬悉此入路方式,术野暴露受限【‘],术后形成 的瘢痕会影响舌运动ⅢJ,同时增大舌神经受损机会‘“廿“l。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
院口腔辩
通讯作者;余立江。E啦n:删d∞t@dm.Ⅻ 万方数据
3.耳后发际入路(retr0眦riclll盯haidi北i眦i8i蚰,RAHI):切 口及方法¨“:皮肤切口设计在耳后沟和发际内,切口始于耳后 沟的耳垂根部。在耳后沟中、上1/3交界处平滑转向发际内,切
后感染和术后舌体运动受限的机会[440””。
(收稿日期:2012_03.27)
导管开口处为口内切口前端,旁开下颌沟约O.5 cm,向后做一约
0.5 cm x2.O cm,包括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在内的梭形黏膜切
口【”-16】。在口腔黏膜下,沿下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包膜外钝性分 离,注意保护舌神经,切断部分下颌舌骨肌下颌骨附丽,以电灼 严密止血。下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完全分离后,导管开口端用 缝线结扎。线尾从口内向隧道外口引出,此时颌下腺处于半游离 状态。严密缝合口腔黏膜。头恢复原位,在隧道内分离位于腺
(收稿日期:2012√吃.15)
啪M打lckwitz等口“的临床研究,由于没有对有效和进展进
行独立的评估,可能会导致观察者偏畸。此外患者入组数量少、 人组时间长,限制了统计效力。尽管有这些不足,研究还是达到 了统计学差异。相对于以上拉帕替尼的试验,该研究有相似的 获益,但有较少的毒性。但拉帕替尼试验人组人数多且对反应 率及疾病进展时间行了独立的评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随机对 照试验直接对比拉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的复发转移性 乳腺癌。因此很难说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与拉帕替尼联合化 疗孰优孰劣。 但有一项试验证实了拉帕替尼联用曲妥珠单抗优于拉帕替 尼旧]。该随机试验纳入了29l例患者,他们经过以曲妥珠单抗 为基础的多线化疗后出现进展。患者分为2组,一组换药为单 药拉帕替尼,另外一组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研究
间。其余步骤同常规手术者,然后将摘除领下腺从1个切口取
出即可。②在改良的颈侧小切口的基础上,可将切口继续缩小
至1.5—2.5咖,术者在内镜地辅助下解剖分离颌下腺。(2)内
镜辅助经口人路,其切口及方法同经口入路者。(3)内镜辅助颏 下舌骨水平入路,切口及方法同颏下水平人路者。切口可继续 缩小至2.O~2.5 cm。(4)内镜辅助耳后发际人路,切口及方法 同耳后发际人路者。(5)内镜辅助经舌骨平面入路。(6)内镜 辅助经锁骨上人路。 优缺点:优点是通过内镜的照明作用使视觉延伸,有效避免
5.颏下舌骨水平人路:切口及方法口-l”:皮肤切口在平行舌 骨上缘颈纹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在颈阔肌的深面 翻开皮瓣,用拉钩将皮瓣拉起,用皮钳夹住颁下腺,将其向前牵 拉,钝性解剖出面静脉及面动脉远心端,给予断扎。将颌下腺与 下颌舌骨肌钝性分离,仔细解剖领下腺的前内侧面,找出舌神经 至颌下腺的分泌支及颌下腺导管,给予断扎,此过程避免损伤舌
cm范围内皮肤自然皱褶处,长度为3伽。切开皮肤、皮
下组织、颈阔肌,切开颁下腺包膜,沿颌下腺表面钝性分离将其 外侧面完全暴露。将腺体向前下方牵拉,在腺体后上深面断扎 进入腺体的面动静脉分支。继续钝性分离腺体深面,于其内侧 分离出舌神经到腺体的分泌支并断扎。用拉钩将下颌舌骨肌后 缘拉向前方.即可完全暴露下颌下腺管,确认后近口底处断扎。
术野盲区,利于处理颌下腺要的神经血管(如舌神经、颌下腺导管,面动静脉 等)。这样进一步降低了神经血管受损的机会【“钆”矧,提高了 手术的安全性。需做颈部皮肤切口的入路方式可进一步减小切 口长度,郎减小了术后瘢痕利于美观。其缺点不仅是大多医师 不熟悉这些入路方式,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1;还需要昂贵 的内镜设备,同时手术医师也要经过特殊培训方可实施 手术‘7”。 综上所述,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人路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的 病理类型和性质,患者对美容的要求,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手术及 麻醉条件。无论采用何种入路,术中都应在直视下处理重要的 神经血管,术后都要精细缝合,以减少并发症和颈部瘢痕。 (本文参考文献见光盘)
神经及舌下神经。于颁下腺的后内侧面钝性解剖出面动脉的近
心端,钳夹、切断及双重结扎。完整取出颌下腺。建立引流,间 断缝合创口。
优缺点:切口隐蔽,术后瘢痕小。但因其切口距下颌下较
远,会增加手术时间,同时在头后仰时瘢痕会显得明显。 三、内镜辅助领下腺摘除手术入路 当内镜设备出现后以及人们对口底解剖的进一步认识和手 术技能的提高,有学者采用内镜来辅助各类摘除领下腺的手术 入路[6也“,¨.19驯,相继衍生出:(1)内镜辅助颈侧小切口入路,其 方法为:①2个1.5 cm皮肤切口(1个在颌下腺前缘,1个在颌下
作切口,切口长为自第一双尖牙近中至第二磨牙远中,切开黏膜 及黏膜下组织。在舌下腺的外侧分离至下颂舌骨肌的浅面,可见 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颌下腺导管、舌深动脉和舌深静脉等重要 结构。在下颌舌骨肌的上部,舌下腺的尾与颁下腺的深部相连. 在此处将两腺体分离,同时分离颁下腺深部周围组织。在下颁 下神经节处分离断扎颌下腺分泌支。继续分离将颌下腺导管断 扎。在断扎颌下腺分泌支处垂直于下颌舌骨肌肌纤维的方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