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组成和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味精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和组成。
2. 盐的性质。
3. 常见盐的识别和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2.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酸、碱、盐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盐的概念和组成: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3. 讲解盐的性质:介绍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了解常见盐:讲解食盐、白糖、味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来源、用途和性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盐、白糖、味精等盐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和味道。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盐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了解其他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8. 板书设计:盐的概念和组成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盐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味道等。
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盐食盐:来源海水、矿石,用途调味、保存食物。
白糖:来源甘蔗、甜菜,用途调味、甜品制作。
味精:来源谷物,用途增强食物鲜味。
9.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
在实践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讲解盐的组成和性质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盐的概念;•能够简述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掌握盐的制备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和种类;•盐的制备方法及相关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盐的反应特点;•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3.1 教学内容1.盐的概念2.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3.盐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4.盐的化学性质3.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课堂讲授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盐的概念、种类、用途以及制备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实验法: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盐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讨论法: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加深对盐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盐制作一些小玩具或者工艺品,让学生猜测这些小玩具或者工艺品的材料,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2 讲解盐的概念1.通过现象引出问题:这里的材料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被制成小玩具或者工艺品?2.通过讲解盐的概念,让学生对它们做出解释。
4.3 分类与举例1.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对常见的盐进行分类,举例并让学生了解盐的具体种类和用途。
4.4 盐的制备方法与反应特点4.4.1 盐的制备方法1.按部就班讲解盐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盐的制备方法和特点。
4.4.2 盐的反应特点1.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盐的反应特点。
4.5 盐的化学性质1.教学如何检验盐的化学性质。
4.6 典型实验1.分组进行盐的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4.7 课堂讨论1.整个课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结束,让学生彼此分享所学知识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种类、用途、制备方法以及化学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通过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有哪些?2.粗盐中有难溶的杂质,如何除掉?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提出问题:1.粗盐初步提纯需要哪些步骤?2.过滤时需要哪些实验用品?3.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4.在蒸发时,何时停止加热?阅读教材讨论归纳探究实验:【实验步骤】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
过滤时要始终注意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等。
2.提取粗盐时,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内容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加深了解“盐”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 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
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技能培养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1)常见的金属离子:(2)常见的酸根离子:(3)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指的是二情境引入下面是2008年2月24日网易的一篇新闻报道的一部分,阅读有关资料回答相关问题:中毒事件发生于二十三日上午,深圳比亚迪公司的部分员工到工厂门口的一间无牌证小食店吃早餐,出现疑似食品中毒症状。
共涉及六十三名员工,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治疗十九人,医学观察四十二人。
在深圳比亚迪公司厂区外,警方在一些小食店的外围拉上了红色的封锁线,禁止人员入内。
据了解,比亚迪公司后门有二十多家无牌证小食店,春节前有关部门曾将小食店关停,但到春节后,小食店又陆续开门营业。
事情发生后,深圳有关部门领导已赶赴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防控与救治工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情况综合分析,并根据此次事件的相关特点,深圳警方确定此次事件是由于部分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问题: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2.通过以上资料,你对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自主学习一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1)常见的金属离子:(2)常见的酸根离子:(3)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指的是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4.通过以上资料,你对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四自主学习二一、氯化钠的用途、分布通过阅读课本68页——69页掌握下列内容: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3.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如计算食盐的含量、设计制盐工艺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盐的种类、性质、用途等,并强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盐的知识,如查阅资料了解制盐工艺的发展历程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盐的应用,了解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课后阅读: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制盐工艺的发展历程、盐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生活中盐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来源、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在讲解盐的种类、性质、用途时,结合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3.掌握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2.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盐的制备方法;2.盐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2.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3.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五、教学过程五.1 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盐的生活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吃的食盐、腌制食品中的盐和海盐等;2.学生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盐展开讨论,谈谈盐的用途和重要性。
五.2 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的PPT,向学生介绍盐的定义和组成;2.学生跟随PPT学习盐的分类,包括正盐、酸盐和复盐,并做相应的笔记。
五.3 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30分钟)1.教师列举常见盐的名称和化学式,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然后解释它们的命名规则;2.教师通过实验和投影仪展示盐的制备方法,如通过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3.学生在实验中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盐的制备方法。
五.4 盐的应用领域(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食盐的使用、农业中的肥料使用、工业中的脱硫剂使用等;2.学生就盐的应用领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盐在每个领域的作用和重要性。
五.5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盐的基本性质、分类、命名和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一个日常生活或工业中应用盐的案例,并写一篇200字的作文进行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点讲解、实验演示和应用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掌握了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并认识到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的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掌握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和沟通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实验科学精神和实验规范意识。
2. 教学重点•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3. 教学难点•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4. 教学准备•实验装置: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等;•实验材料:氯化铁、硫酸铜、硝酸铜、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等;•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5.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引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盐的例子,如食盐、食醋等,并引发学生对盐的好奇心。
步骤2:展示盐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展示盐的一些典型性质和反应现象,理解盐的化学本质。
实验1:氯化铁与硫酸钠的反应•将氯化铁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的物质是什么,如何得出结论。
实验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将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的物质是什么,如何得出结论。
实验3:硫酸铜与氯化铵的反应•将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的物质是什么,如何得出结论。
步骤3:讲解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介绍常见的盐的种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讲解盐的性质和用途,如氯化钠用于食品加工、硫酸铜用于农业等。
步骤4:讲解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介绍盐的命名方法,如一元盐的命名、二元盐的命名等;•讲解盐的化学式的写法,如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步骤5:小结与展望•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6. 课堂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学生分组讨论盐的种类和用途,并进行展示。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教学策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7.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的概念,了解盐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常见盐的制备方法,如氯化钠、碳酸钠等。
3.能够区分和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盐,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展示厨房中的盐的使用,引发学生对盐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来源、性质和用途。如:展示食盐在烹饪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实验现象引发思考: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将盐放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盐的性质的好奇心。
3.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你们对盐有哪些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怎样的?”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贡献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能力。例如,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和达成情况,并记录在反思日记中。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分类方法,如根据来源分为天然盐和合成盐,根据化学成分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等。讲解盐的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如食盐用于调味,白糖用于甜味,味精用于增鲜等。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如食盐的溶解实验,白糖的燃烧实验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总结盐的性质和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活中常见的盐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特点和用途。
(五)作业小结
1.学生展示作业成果,分享自己的调查和了解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盐作为切入点,通过展示各种盐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盐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结合盐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
2.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盐,并能正确书写生活中常见盐的化学式。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新知
1.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化学名称,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等,并讲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化学式。
2.以食盐(氯化钠)为例,详细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如何根据离子的价数确定化学式。
3.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讲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分类、归纳等方法,深入探究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注重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盐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盐的性质与分类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不同盐的性质差异及其原因。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如何将化学式与实际物质联系起来。
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规范、实验技巧等。
4.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规范、实验技巧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一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能正确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盐,并掌握它们的用途。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生活中与盐相关的现象,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盐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中,我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盐的种类,如食盐、纯碱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盐相关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盐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2.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盐的性质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关爱生活,关注健康,懂得运用化学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
5.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照片,如食盐、白糖、纯碱等,引导学生关注盐在生活中的存在。
2.创设生活情境,如烹饪、洗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盐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盐的兴趣。
3.通过讲述盐的故事,如盐的发现、制盐工艺等,增加学生对盐的了解,引发学生对盐的探究欲望。
4.设计实验,如制作盐水、观察盐的溶解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盐的性质,引发学生对盐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分类和性质。
2.能够识别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纯碱等。
3.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调味、洗涤、化工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为什么加盐能加速冰雪融化等。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盐的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如制作盐水、观察盐的溶解等,让学生共同探究盐的性质。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如如何区分生活中的盐、如何合理使用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进行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同时,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学习。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性质和分类,如“盐是什么?盐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思考盐的应用,如“盐在烹饪中有什么作用?盐在洗涤中有什么作用?”
3.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盐的环保意义,如“过量使用盐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何合理使用盐?”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盐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盐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盐的概念: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不同类型,如钠盐、钾盐、钙盐等。
3. 常见盐的性质: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常见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难点:盐的分类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盐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盐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种类。
2. 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学习盐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盐,让学生了解盐的分类及特点。
4. 探究常见盐的性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总结盐的性质和分类: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盐的性质和分类。
6. 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盐的认识。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掌握。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生活中常见盐说课教案模板(共5篇)
生活中常见盐说课教案模板(共5篇)篇: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1》优秀教学案例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小组实验: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的实验,如对比不同盐的溶解性、制作简单的盐溶液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3.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盐的用途:总结盐的不同用途,强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盐相关的作业,如研究不同盐的溶解性、调查生活中盐的用途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结反馈: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结,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我还将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生活中常见的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生活中常见的盐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名称、制备方法和用途;3.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盐类化合物的离子组成,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题型分析: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盐的离子组成和命名规则;•名称、制备及用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掌握常见盐的名称、制备方法和用途;•应用分析:引导学生对常见盐的离子组成进行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盐、小苏打、牛奶等,让学生尝试回答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征或者存在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些物品都被称为盐。
2. 题型分析引导学生回顾离子的概念和命名规则,解释和掌握盐的离子组成、如何命名化合物,包括正阴离子的名称和数目。
举例:氯化钠的离子组成为Na+和Cl-,所以其命名为氯化钠,而NaCl的组成为NaCl时,也可以称为氯化钠。
3. 名称、制备及用途教师以盐的制备为切入点,通过实验与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盐的制备方法、名称和用途。
举例:硫酸铜的制备将1.1g的硫酸铜加入5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然后用去离子水将溶液升至100ml,得到浓度为0.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
引导学生进一步根据实验掌握硫酸铜的名称、性质及用途。
4. 应用分析教师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盐的离子组成并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碳酸氢钠:应用于调味、发酵、防腐等方面;•硫酸铜: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木材防腐、植物治疗等方面;•氢氧化钠:应用于制皂、纸张加工、脱色等方面。
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进一步理解其离子组成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做一道题:“人们通常将硝酸和铜粉混合制得一种绿色物质,叫做硝酸铜。
这种物质具有轻微的毒性,可用来杀死苔藓和青霉菌。
写出硝酸铜的化学式,并说明其中各离子的名称和数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使用酸、碱、盐溶解性规律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前人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教学工具1.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2.[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3.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前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大理石。
二、新课教学师:碳酸钠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它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
碳酸钙还用作补钙剂。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你们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们的俗称吗?生: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俗称石灰石。
师:我们知道,纯碱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那我国是不是最早生产纯碱的国家呢?[投影]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常见盐的命名和性质。
3.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观察、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盐的概念和性质。
2.常见盐的命名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1.盐的性质与实验现象的联系。
2.盐的命名规则。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及试剂。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入(5分钟)1.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盐的兴趣和好奇心。
•食盐: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就是一种盐。
•硫酸铜:蓝绿色的晶体状固体,常用于实验室中。
•法制白花蛇:一种常用的灭鼠药。
2.引入盐的概念和性质,提出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盐的概念: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的产物,具有晶体结构和一定熔点的物质。
2.盐的性质:–固体盐晶体呈现结晶状,可溶于水。
–盐在溶液中能导电。
–盐晶体在加热时会熔化,形成熔融盐。
–盐晶体在溶液中可呈现明亮的颜色。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一:盐的导电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准备一段盐水电导试验装置并连接好电线。
–将两根电极浸入盐水中,接通电源。
–观察电灯是否亮起,说明盐水可以导电。
2.实验二:盐的溶解性实验–向不同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观察盐的溶解情况。
–记录盐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
第四步:知识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盐在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盐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有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推导盐的性质,并拓展到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课堂练习(15分钟)1.对盐的命名规则进行讲解和梳理。
2.给学生出示不同化学式的盐化合物,让学生根据命名规则给出它们的名称。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材上的习题。
2.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做好实验报告的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目的要求: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重点: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教学过程: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
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
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钢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
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引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3.知道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5.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重点和难点
重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实验准备
①粗盐的提纯:烧杯、漏斗、量筒(10 mL)、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托盘天平、粗盐、水。
②[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③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④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前准备
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我县境内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
创设情境
多媒体投影播放电影《盐》(节选),让学生在轻音乐声中,观赏美丽的风光,了解盐的历史,初知盐的用途等。
学生活动
1.交换观察、交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常见盐的实物,简述其外观及性质;交流课外阅读或网上查找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
2.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相互交流情况。
(教师作必要的补充,给予恰当的点评)
3.阅读教材P72-73,整理资料,完成下表。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4.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整理后的资料。
(学生可以补充、修正;教师给予提示、补充、点评)
教师指导
1.多媒体投影:投影出整理的完整资料表。
(学生对照此表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表,也可以提出疑问)
2.简要说明、释疑,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练习巩固
学生主持,出示问题(常见盐的名称、化学式、用途等),小组竞赛(抢答问题或争抢板书化学式)。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同位同学交流与互查。
课后活动
1.p78 1.2
2.家庭小实验:将食盐与细砂混合后,再分离出来。
(提示:仪器代用品,想想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原理。
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创设情境
1.学生交流家庭小实验情况(教师点评)。
2.教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3.学生观察:
①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
②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
4.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今天的学习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实验小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①通过观察、比较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和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你得出什么结果?
②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你采取什么方法?
③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怎样设计?
④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结果:
①组内交流,形成方案。
②全班交流,互为补充。
(教师发现典型,及时评价;根据问题,及时指导)
教师示范
1.制作过滤器。
2.简要说明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
1.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2.交流实验结果:各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
(教师适时点评,告诉精盐产率的理论值)
3.学生评议,提出疑问:
①我们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
②我们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远低于理论值,为什么?
4.分组讨论:
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②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
5.交流讨论结果:尽可能多找出造成实验误差可能出现的原因。
(学生可以进行争论,教师给以引导)
教学小结
1.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对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激励性评价)
问题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会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
学生讨论
针对拓展问题进行讨论,根据时间,讨论可长可短。
如果讨论不够充分,可让学生课后再查找资料进行探究。
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课后活动
按要求写探究实验报告。
1.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
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
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发生置换反应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C处产生气泡D.D处生成白色沉淀
2.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创设情境
1.教师演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活动
1.分组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11-1]、[实验11-2]、[实验11-3],记录实验现象。
2.集体交流: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创新尝试:
仿照示例: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试着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碳酸氢钠与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
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Na2CO3+Ca(OH)2 =2NaOH+CaCO3↓
⑤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⑥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
4.观察与思考(一):
①观察:反应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讨论: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③归纳: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
④举例:填写下表
5.观察与思考(二):
①观察:第④⑤⑥个反应有什么特点?
②讨论:由此,你又有哪些新发现?
③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
6.回忆与反思:根据你具有的酸、碱、盐知识,列举几个酸与碱、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7.讨论与归纳:
①讨论:你所做实验中的复分解反应与你所列举的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问题拓展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
①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
②原理是什么?
③怎样操作?
④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倾听意见,发现问题与典型)
2.交流讨论情况(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发现的问题与典型,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自我反思
1.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查漏补缺。
2.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又有哪些新发现?你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是满意?是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呢?
教师小结(重点在于评价、知识归纳、给予学习方法)
课后活动
1.作业:4、5。
2.归纳整理本课题的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