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中的应用及病例分享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真菌药物ppt课件

抗真菌药物ppt课件
22
2024/1/30
1
2
3
如念珠菌属感染可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根据真菌种类选择药物
如深部真菌感染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等。
根据感染部位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剂量,确保安全有效。
剂量调整
23
2024/1/30
对于严重或难治性真菌感染,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影响蛋白质合成酶
如特比萘芬、氟康唑等。
代表药物
15
2024/1/30
04
CHAPTER
常用抗真菌药物介绍
16
2024/1/30
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形成微孔,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泄而死亡。
两性霉素B
抗真菌药物ppt课件
1
2024/1/30
目录
引言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抗真菌药物介绍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2
2024/1/30
01
CHAPTER
引言
3
2024/1/30
真菌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包括浅表性、皮下组织和系统性感染等。
针对真菌代谢途径的新型药物研究
基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新药筛选研究
03
38
2024/1/30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39
2024/1/30
传播途径
28
2024/1/30
院内感染
社区感染
动物源性感染
29
2024/1/30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
作者简介 : 吕雪 莲, ( 女 汉族) 博 士, , 副主任 医师. — also lts E m i: ou n
I@ g i c m v ma l o .
歇 3周 , 据 S I 分 服 用 2~ 根 CO评 4个 疗 程不 等 ; 特 比萘芬 组 口服特 比萘 芬 20m , 5 g 1次/ , d 根据 S I CO
评分 连 续服用 5~1 不 等 。对 治 疗 后 的 近 、 、 2周 中
中 国 真 菌学 杂 志 2 1 0 0年 2月 第 5卷 第 1期
C i clFbuf 0 0 V l N . hnJMy0,era
伊 曲康 唑 治 疗 浅 部 真 菌 感 染 的疗 效 分 析 中 国上 市 1 中文 文 献 回顾 6年
据分级 标准 对研 究证 据等 级进 行分 析评 价 , 伊 曲 对
康唑 在 中国应 用 于各 种 真 菌 感 染 及 相关 性 疾 病 中 的不 同治疗 方案 进行 比较 分析 , 重于对 疗 效 的评 侧
价 , 伊 曲康 唑 在 中 国的 临床 规 范 、 理 应 用 提 供 为 合
实践佐 证 。
2 0 5. 3% l J
伊 曲 康 唑 ( 皮 仁 诺 , 安 杨 森 制 药 有 限 公 斯 西

目前 临床上 应 用伊 曲康 唑治疗 甲真 菌
司) 是一 种三 唑类 抗 真 菌 药物 , 主要 作 用 于 真 菌 细 胞膜 上 的关键 酶 麦 角 固醇合 成 酶而 发 挥 抗 真 菌 作
广泛 用 于各种 浅 深 部 真 菌病 及 真 菌 相 关 疾 病 的治
我 们通 过对 C K N I中 国知 网 的 中文期 刊 、 秀 优 硕博 士 论文 数据 库 和维普 数据 库进 行检 索 , 索词 检 为“ 曲康 唑 ” 指 甲/ 甲/甲真 菌 病 ” 治 疗 ” 。 伊 “ 趾 “ 等

医学知识之伊曲康唑

医学知识之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1概述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为新一代三唑类高效广谱抗真菌药,可结合真菌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抑制其麦角甾醇合成。

本品对皮肤癣菌、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糠秕孢子菌属、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等感染有效。

2适应证主要应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类球孢子菌病、着色真菌病、孢子丝菌病、球孢子菌病等。

也可用于念珠菌病和曲菌病。

3临床应用口服,浅表真菌感染:每日1次,每次0.1g~0.2g于餐时服,疗程7或15日。

甲癣病短程间歇疗法;每次口服0.2g,每日2次,连服7日,停药3周为一疗程。

指甲癣病按此法用2个疗程;趾甲癣病则用3个疗程。

花斑糠疹、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口服,每日1次0.2g,分别给药5日、3日及3周。

系统深部真菌感染:口服,开始每日0.2g,疗效不佳时可加至每日0.4g,根据临床和检验结果确定用药期的长短。

4不良反应本品对肝酶的影响较酮康唑为轻,但仍应警惕发生肝损害,已发现肝衰竭死亡病例。

有恶心及其他胃肠道反应,还可出现低钾血症和水肿。

本品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已发现充血性心衰多例且有死亡者。

5注意事项1.连续用药超过1个月者,建议检查肝功能。

可出现低钾血症和水肿。

2.育龄妇女使用本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直至停药后的下一个月经周期。

3.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4.当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终止治疗。

5.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以确定适宜的剂量。

6用药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7药物相互作用1.诱酶药物如利福平可明显降低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当与诱酶药物合用时应监测本品的血浆浓度。

2.本品与华法林和地高辛有相互作用。

因此,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真菌-念珠菌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真菌-念珠菌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真菌-念珠菌感染简介本文档将分析一个关于抗真菌药物在念珠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案例。

通过分析患者病情、用药方案和治疗效果,我们将探讨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案例背景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被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她之前已经使用了抗真菌药物甲氧苄啶,但病情并未改善。

现在我们需要评估是否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

用药方案经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选择,我们决定将患者转换到强效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念珠菌感染。

我们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调整伊曲康唑的剂量,以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合适的浓度。

治疗效果在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显著改善。

她的症状减轻,真菌感染减少。

根据临床观察和相关检测结果,伊曲康唑对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非常有效。

安全性评估伊曲康唑作为强效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安全风险。

因此,在使用伊曲康唑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评估,包括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检测。

根据评估结果,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宜使用伊曲康唑,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基于以上病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伊曲康唑在念珠菌感染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 在使用伊曲康唑前,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性评估,以排除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 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应作为剂量调整的考虑因素。

- 本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本文档旨在为临床药师提供抗真菌药物在念珠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案例分析,以帮助他们做出治疗决策。

请在使用药物时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指南,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抗真菌药—抗浅部真菌药(药理学课件)

抗真菌药—抗浅部真菌药(药理学课件)

一、唑类抗真菌药
•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作用强,口服吸收好,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可有效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部位的真菌感染, 已成为治疗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芽生菌感染 的首选药。不良反应轻。
• 伏立康唑(woriconazole)
口服及静脉给药均可,起效快,作用强,抗 真菌谱广。对多种耐其他抗真菌药的深部真菌感 染有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口服吸收差,静脉给药不良反应较多。目前 主要局部应用治疗皮肤、黏膜及指甲的真菌感染。
一、唑类抗真菌药
• 联苯苄唑(bifonazole) 抗菌活性比其他咪唑类药物高。起效
快,作用时间长。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癣菌 感染。 • 氟康唑( fluconazole)
口服和静脉给药均可。用于治疗隐球 菌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感染、体癣、甲 癣等,也是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 炎的首选药。不良反应较咪唑类少。
膜的通透性 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真菌 死亡。 ③真菌对此类药较少产生耐药性。 ④与咪唑类比,三唑类毒性较小,且抗菌活 性更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唑类抗真菌药
• 酮康唑( ketoconazole) 口服用于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
亦可局部用药。口服不良反应多。 • 克霉唑( clotrimazole)
口服不易吸收,毒性大,只局部给药治疗浅 部真菌感染。 • 咪康唑( miconazole)益康唑(econazole)
抗浅部真菌药
• 浅部真菌感染:各种癣菌侵犯皮肤、毛发 和指(趾)甲、口腔或阴道黏膜等,发病率高。
一、唑类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的分类: • 咪唑类:
包括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 联苯苄唑。 • 三唑类: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ppt课件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ppt课件
6
目前临床应用抗病毒药有五类
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型病毒(抗DNA):阿 昔洛维,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等。
抑制核糖核酸型病毒(抗RNA):病毒唑 (三氮唑)核苷。
激发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繁殖,干扰素等。
抑制病毒颗粒表面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 病毒释放;异喹啉类等。
阻止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和脱壳,防止宿主
细胞感染:金刚烷胺等。
7
8
抗病毒药
无环乌苷 (Aciclovir):用于局部和 全身的治疗或预防疱疹病毒性感染。 毒性低、口服副作用小。
疱疹净 (Idoxuridinum ):主要用于 疱疹性眼病。长期使用可影响正常角 膜上皮代谢,可有过敏症状。
9
抗病毒药
病毒唑 (Ribavirin):用于病毒性呼吸 道感染和疱疹病毒,如角膜炎、结膜炎、 口炎、小儿腺病毒肺炎等。妊娠不足3 个月的妇女禁用。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1
抗பைடு நூலகம்菌药
概述 各种抗真菌药的作用特点
2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于该药毒性较大,已减少 了对它的使用。
灰黄霉素:毒性较大、疗效差而停用。
酮康唑 (Ketoconazole):口服用于治疗 表皮和深部霉菌病的较好药物。不宜 与制酸药、抗胆碱药或H2受体阻滞药 合用。孕妇及有过敏史者禁用。
3
抗真菌药
密康唑 (Micoflazole ):临床用于白色 念珠菌、曲菌、新生隐球菌、芽生 菌及球孢子菌等深部霉菌病。 孕妇、 婴儿禁用。
氟康唑 (F1uconazo1e): 临床可用于 隐球菌病及阴道念珠菌病。口服或 静滴给药。 主要是胃肠道的反应, 偶有肝、肾及造血功能异常。
4
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临床用于浅 表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手癣、 脚癣、头癣、甲癣阴道念珠菌病、霉 菌性角膜炎及某些全身性霉菌病。主 要是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影响用药。

国产伊曲康唑(美扶)治疗17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

国产伊曲康唑(美扶)治疗17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
fr on we k a 4 a es o i e o p i d tne c urs o y 20 o e e nd 7 c s f tn a c r ors an i a r i nl 0mg p r da fr o e . Th e ul o he 4t we k fe e y o ne we k e rs t ft h s e at r
a d i a pe s nd n tne di,a 7333% a 93 3 . nd . 3% f r i e e r o i a d i e c u i .M y o o ialcu e ae or o tn a o p rs n tn a r rs c l gc r r t f boh t we e 6% r 9 K e wor s: i a o z e; tne ma num ; tne pe i tne c p fs tne c urs y d t c na ol r i a n i a d s; i a or o ; i a r i. i
中 图 分 类 号 :R 5 . 76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9 3 2 0 ) 90 8 —2 0 04 6 ( 0 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30
Cl ia o s rain o t c n z l ( i ) r aig p t ns wi u e i a my o e i c l b ev t fia o a oe mef i t t ai t t s p rc l c s s: n o r u n e n e h f i
a r p r o 1 6 c s s e ot f 7 a e
z N ag i g AN i ,LA a-n ,G u M_ ig ,C E i a,z NG HA G O n - a ,O L-  ̄ qn mo I 0 W n i q g U J A Ln - H N Me u n HA 0 e - j Dn - o z 7 u n-o , U o g u YA G X-u L ai ( u  ̄a o i lFd nU i  ̄t ig u , ag u L O D n- i N i i I il H chnH s t, ua n e i g G d h, h , J- n a pa v y。

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280例

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280例

[ 1 】 郭 玉军 , 游宝映. 美 国G 5 振动 排 痰机 的工 作原 理及 主 要功 能 [ J ] . 医疗 装 备, 2 0 0 5 , 8 ( 1 2 ) : 5 9 . [ 2 ] 徐晓 燕. 振动 排痰 机 的临床应 用进展 [ J ] _ 中华现 代护理 杂志 , 2 0 0 9 ,
拉 色茵 毛囊 炎 的有 效率 为 8 7 . 5 %、 对念球 茵性 包皮 龟 头炎有 效率 为 9 5 . 5 %、对 于念球 菌性 阴道 炎有效 率 为 8 8 . 2 % ,不 良发生率 为 3 . 3 %。结
论 伊 曲康 唑 ( 美扶 ) 口服 治疗 手足 癣 、 体 股癣 、 花斑 癣 、 马拉 色茵毛 囊炎 、 念 球 菌性 包皮龟 头炎、 念球 菌性 阴道 炎等 皮肤 浅部 真 茵病疗 效好 、 不良 反 应 少 ,安 全性好 ,值得 临床 参考使 用。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选择2 0 1 2 年1 月至2 0 1 2 年1 0 月来我 院门诊科就诊 的病例2 8 0 例 ,其 中男性 1 5 3 例 ,女性 1 2 7 例 ,年龄 1 9  ̄ 7 1 岁 ,平均年龄 3 6 . 7 岁 ;其 中手足 癣9 4 例 ,体股 癣8 7 例 ,花斑癣3 6 例 ,马拉 色菌 毛囊炎2 4 例 ,念球菌性 阴道 炎2 2 例 ,念球菌性 包皮龟头炎 1 7 例。 1 . 2 选择入组标准及排 除标准 选择入 组标 准 :经临床 确诊的手足癣 、花斑癣 、体股癣 、马拉 色 菌 毛囊炎 、念 球菌性 阴道炎 以及念 球菌性包皮 龟头炎 ,且真 菌直接镜 检 结果为 阳性 。排 除标 准 :3 个月之 内接受 了系统的抗真菌治 疗 以及 1 个 月 内接受过 局部抗真 菌药物治疗 的患者 ,正 处于哺乳期妇 女及孕妇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消积,砂仁可健脾化湿,炒麦芽可消食,醋龟甲可滋阴潜阳,蝉衣兼定惊,生地黄可清热生津,蝉衣疏散风热,健脾胃,陈皮行气消积、燥湿除满;上述诸药共奏健脾益气、消积养胃作用。

现代药理表明党参可加强免疫功能、抑菌,白术可抗菌、加强肠道活动,炒鸡内金可加强胃排空,醋龟甲、生地黄、砂仁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麦芽可抗真菌,蝉衣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陈皮可促消化,木香具有解痉作用。

,可,从根本上调养患儿脾、腹胀痛、厌食症状积分,。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

[J].中国麻风皮-328.·下册[M].第7版,北京: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7,121,129.[5] 冯小燕.儿童皮肤病18 068例统计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6):362-364.[6] 任翠华,阮英.甘草锌颗粒治疗白色糠疹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11):694.[7] 付金玲,李其林,曹玉忠,等.儿童白色糠疹与血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探讨[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05):321-322,333.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强 勇(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皮肤科,天津 300140)【摘要】 目的 分析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30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

对照组氟康唑口服联合联苯苄唑溶液外用治疗,观察组以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3周,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在手足癣、其他真菌病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在体股癣、花斑癣治疗方面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伊曲康唑—潜力巨大的广谱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潜力巨大的广谱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潜力巨大的广谱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包括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

浅部感染包括皮肤表面感染、皮肤癣和皮下组织感染,主要由秕糠马拉癣菌、皮肤丝状菌、卡氏枝孢霉等引起;深部感染是指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及全身的感染,以隐球菌感染较常见。

近年来,由于AIDS、肿瘤、器官移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菌群失调,使得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人数剧增,常见有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卡氏肺孢子菌等感染。

抗真菌药物按结构分类为:1、用于真菌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如制霉菌素A1、匹马霉素、两性霉素B、哈霉素和曲古霉素等;2、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如:唑类抗真菌药物;3、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如:烯丙胺类的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4、不影响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如:非多烯类抗生素灰黄霉素、癣可宁。

其中1、3、4类的抗真菌药由于品种少,原剂型毒副作用大,新剂型价格又比较贵等因素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而唑类抗真菌药发展迅猛,尤其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优势较大,主要体现在(1)抗真菌谱拓宽。

(2)血将半衰期长,药动学性质良好,在体液中分布和代谢快。

(3)可有效蓄积。

(4)适应症广泛,即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也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在2005年唑类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占抗真菌药总销售金额的87.99%,可见一斑。

唑类抗真菌药为人工合成药物,可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

其抗菌谱较广,抗菌机制与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羊毛甾醇-14a-去甲基化酶,从而抑制羊毛甾醇转化成麦角甾醇,导致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缺失。

麦角甾醇是构成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生物调节以及立体结构等起着重要作用。

麦角甾醇的缺失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而这类药物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选择性要高于各种哺乳动物。

唑类抗真菌药发展较快,有些多年来应用的药物已逐渐被新药替代。

现应用较多的抗真菌药物是三唑类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真菌药临床应用PPT课件
累及皮肤(角质层以下)、粘膜、皮下组织,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感染, 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 和眼内炎等。
➢ 深部真菌病的病原 ✓ 条件致病性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曲菌、毛霉菌、放线菌、 奴卡菌等属,在防御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获感染 ✓ 致病性真菌-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 生菌、着色真菌等,感染多呈地区性流行
孕妇慎用。 定期检查血象。
禁忌: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肝病、对本品
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比两性霉素B 低,消化道反应、
皮疹、骨髓抑制、肝毒性、致畸等。
-
13
氟康唑
❖ 临床应用:抗菌谱较窄,念珠菌、隐球菌引起的
深部感染;粘膜念珠菌病;皮肤真菌病等。克柔和光 滑天然不敏感。
❖ 特点:①已为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的
标准药物。
②血流动力稳定,未用唑类药物的轻.中度念珠菌血症可
作为首选。
③口服吸收完全( 95% ) , 口咽部、食管和阴道念珠菌病。
④对脑脊液、眼玻璃体的高穿透性, 可治疗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和念珠菌眼内炎。
⑤主要经肾排出, 尿浓度高, 可作为念珠菌尿路感染的治
疗药物
-
14
❖ 注意事项:
氟康唑
①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肾功能受损患者,根据肌酐 清除率≤50 ml/min (未透析),负荷量不变,维持用 量减5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0
制霉菌素
➢ 对念珠菌属的作用较强。 ➢ 口服治疗念珠菌肠炎。用法:成人 50~100万单位,tid;小儿 每
日5~10万单位/kg,分3~4次服。 ➢ 制霉菌素甘油剂外涂治疗口腔感染,栓剂治疗阴道感染。 ➢ 免疫缺陷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的、及有严重原发基础疾病的

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

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
2.教学难点: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18
第二节 抗病毒药
•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抗流感病毒 • 奥司他韦
• 阿昔洛韦 抗疱疹病毒药 • 阿糖腺苷 、曲氟尿苷
• 齐多夫定 抗HIV病毒药 • 扎西他滨、拉米夫定
19 • 拉米夫定、阿德福伟、干扰素
抗肝炎病毒药
19



药物



20


20
一、第抗二流节感抗病病毒毒药药 一、抗流感病毒药
第三十八章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教学目标】
1. 掌握常用抗真菌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2. 熟悉常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特比萘芬、伊曲 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本节主要内容
一 抗浅部真菌感染药 (一)唑类抗真菌药
1 咪唑类 :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 2 三唑类:氟康唑 (二)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代表药品:特比萘芬 二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一)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 (二)多烯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

16

16
第三十八章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17
17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抗病毒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2.熟悉常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奥司他韦、阿 昔洛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 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抗病毒药分类、抗病毒药代表 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1机8 制。
12
第一节抗真菌药
一、抗深部真菌感染药—多烯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
【体内过程】 口服、肌注均难吸收,临床采用缓慢静脉滴注给药 【药理作用】 抗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的真菌均有13抗菌作用;可与真菌细胞膜 上的麦角固醇结合而形成膜孔,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而发挥 抗菌作用。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20例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20例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20例
朱灵;刘松;汪志勇
【期刊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卷),期】1996(25)4
【摘要】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20例朱灵①刘松①汪志勇①我们于1994年2月~12月,用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了角化型手足癣病,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慢性念珠菌性龟头炎等浅部真菌病,共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的20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
【总页数】2页(P224-225)
【关键词】真菌病;皮肤真菌病;药物疗法;伊曲康唑;冲击疗法
【作者】朱灵;刘松;汪志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05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140例临床治疗报告 [J], 刘君丽
2.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J], 吴建华;廖万清
3.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J], 强勇
4.伊曲康唑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J], 万昌蔚
5.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两种剂量治疗效果观察分析 [J], 顾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直接镜检:可见到典型的菌丝及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 确定为红色毛癣菌。 诊断: 难辨认面癣;激素依赖性皮炎。
18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日2次,第一周派瑞 松,每日2次外用;第二周,舍他 康唑,每日2次外用。两周后症状 明显好转, 2周后停用抗真菌药,局部给予 0.1%他克莫司外用。
色(PAS)和(或)六胺银染色(GMS),可见角质层 中有菌丝。
10
治疗原则
外用制剂:唑类、丙烯胺类、环吡酮类等药物外用制 剂均可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
系统性治疗适应症:对于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泛发 或反复发作以及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可选用系 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系统性治疗常用药物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
27
患者就诊时图片
28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真菌培养。 诊断:股癣
29
治疗
治疗:该患者免疫力较低,范围较大,曾外用药物治 疗效果欠佳,未行真菌培养,故选择广谱抗真菌药物 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200mg,Qd,外用环吡酮胺乳膏,2周复
诊时,部分皮损已消退,鳞屑减少,以暗红色色素沉 着斑为主。现在继续用药治疗中。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及病例分享
1
第一部分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概述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病情曾有缓解,但始终未彻底治愈。
15
查体:皮肤专科检查可见颜面部弥漫潮红斑,面颊及 下颏不见密集的米粒大的红丘疹,伴有脱屑,及毛细 血管扩张。
追问病史:患者曾使用过多种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 外用药物,虽有暂时的缓解,但一直反复发作。
16
根据患者皮损的情况
考虑可能的疾病: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慢性湿疹? 激素依赖性皮炎? 难辨认面癣?
(当不能确定是酵母菌?霉菌?皮肤癣菌?感染时, 可选择广谱抗真菌药物-----斯皮仁诺)
11
临床选择口服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
1.临床上对难治性、复发性、泛发性的手足癣、体 股癣以及角化增厚型足癣,或者未行真菌培养,当 不能确定致病真菌的具体种类时,可建议使用口服 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治疗。 2.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体股癣的优点:抗菌 谱广、疗程短、依从性高、复发率低,病灶不遗漏 等。
19
治疗前后对比
20
病例2 (注:该病例是我本人诊治的一名患者)
患者,男,9岁,因左耳部皮疹伴瘙痒半年余就诊。 半年前左耳部出现约花生米大小的丘疹,伴有轻度瘙
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毛囊炎”,给予“百多邦” 等外擦,效果欠佳,且范围稍扩大,后又诊断“湿疹” 给予“艾洛松”、“卤米松”等治疗,痒感可缓解, 但范围增大,后自用“派瑞松、除湿止痒软膏”等治 疗,均可缓解症状,但未痊愈,停药后约一周症状再 发,并范围逐渐增大。
21
查体:皮肤科情况可见左耳部约2/3耳廓大小范围可 见轻度红斑,其上可见白色鳞屑,皮疹周边鳞屑较中 间部位略多,无明显丘疹、脓疱等。右耳部位未见类 似皮损。
22
患者就诊时图片
23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真菌培养。 诊断:体癣
24
治疗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 , Qd , 7 天 , 外 用 萘 替 芬 酮 康 唑
乳膏,一周复诊时,皮损已基本消退。嘱其继续外用 药膏2~3周以巩固治疗。
25
治疗前后对比
26
病例3(注:该病例是我本人诊治的一名患者)
患者,女,20岁,因臀部、大腿部位皮疹伴瘙痒反复 发作2年余就诊。
2年前曾因“胸腺瘤”住院期间,臀部出现皮疹伴瘙 痒,误诊为“疥疮”给予硫磺霜等效果欠佳,后按湿 疹给予抗组胺药物及派瑞松、艾洛松等外用药物治疗, 瘙痒及皮疹可缓解,但停药易反复。也曾擦过治疗体 癣的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未口服抗真菌药物但效 果欠佳,范围逐渐扩大至大腿部位。
6
临床表现(可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7
临床表现(可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8
总之,浅部真菌病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也各异, 但几乎均伴有鳞屑。
若患者误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则会使皮疹蔓延扩 大甚至形成肉芽肿,且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称难辨认 癣。
9
诊断
①典型临床表现; ②真菌镜检阳性和(或)培养分离到皮肤癣菌; ③病理检查:除非必要,一般不做。经过碘酸雪夫染
30
治疗2周复诊时照片
31
32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浅部真菌病
是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指致病真菌侵犯皮肤 角质层、甲板、毛发等,包括头癣、体癣、手足癣、 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等等
5
致病真菌
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亲角蛋 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皮肤的角质层、毛发、甲板或羽 毛,引起皮肤癣菌病。
13
第二部分
斯皮仁诺治疗难辨认体癣的临床病例分享
14
病例1 -------------(注:该病例是在一次真菌会议上吉林大学李福秋
老师讲的一个典型病例,在此借鉴一下供我们学习)
男性患者,40岁,因面部弥漫红斑、脱屑、伴米粒大 的红丘疹,瘙痒,反复发作7-8年。
曾诊断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反复使用 多种外用药,包括激素类、及“芦荟胶”等,
12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用药方案
1.甲真菌病:每天2次,个疗程,指甲为2~3个疗程,足趾甲为3~4 个疗程。
2.手足癣、体股癣: -100mg/d,连续14天; -或100~200mg/次,每日2次,连用7天; 3. 治疗角化型手足癣: -200mg/次,每日2次,连用7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