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不同的速度单位进行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2、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二、用“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教学方法一、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练习法:通过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预学(一)温故1、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叫做机械式运动。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二)知新1、阅读教材3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速度定义:速度等于。
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速度越大。
速度公式:。
其中—(米);—(秒);—(米每秒);速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做单位。
lm/s= km/h 5m/s= km/h 720km/h= m/s2、阅读课文第31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3、阅读课文第31页例题1、例题2,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
与数学计算题的解法有何不同?4、阅读课本3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物体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计算,s是,t 是,求出的u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
二、探究与精导教学点1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百米赛跑中,是如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2、上面的比较方法是:运动同样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时间长的运动员跑的慢,时间短的运动员跑的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3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平均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而致用的思想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机械运动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自学交流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0、21页内容,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完成学案(一),自学后组内展示。
(二)想想议议请同学们看21页和22页想想议议,完成学案(二)。
(三)自学规范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通过计算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关于速度的应用计算步骤有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看课本21页例题,总结规范自己的解题过程。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位统一为所需的单位。
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公式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
4) 代入后检查数值、单位是否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四)尝试展示根据同学们的总结,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学案(四)。
教师巡回辅导。
等同学们完成后,在班内展示。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作业布置P22动手动脑学物理3、4。
【板书设计】1.3 运动的快慢一、机械运动的分类:1.按路程的曲直: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2.按速度的变化:匀速运动:变速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三、平均速度1.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运动物体,由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人们常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3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速度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电动共享单车充电一次,若以正常速度行驶,最多可用多长时间?
解:(1)续航最大里程:s大=40 km,电动共享单车的正常速度:v=15 km/h,
若以正常速度行驶,最多可用的时间:
大
t=
40 km
8
=
=
15 km/h 3
h=160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若以最大速度行驶15 min,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
基础 分点训练
▶ 知识点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比较通过的路程 ;乙是
1
2
3
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相同时间内,
2.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
小表示运动越
快 (选填“快”或“慢”).
距离:3.00 km
用时:45 min
步数:4 718
配速:15 min/km
乙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变式】小明利用手机中的软件记录一段时间内跑步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
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提问:同样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探究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教师小结:观众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A4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1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教案
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并能进行简单地计算。
2过程和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知晓速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图中四位同学谁跑得快?谁跑得慢?为什么?(经过的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2 表中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经过的路程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3如果周杰伦用5秒钟跑了150米,昆凌用2秒跑了90米,谁快?(学生便会自己计算:周杰伦——150米/5秒=30米每秒;昆凌——90 米/2秒=45米每秒。
得出结论,昆凌快。
教师顺势指出,这种计算方法算出来的数据便是速度。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2什么是速度?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4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5如何计算平均速度?(二)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三)知识梳理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长短。
通过的路程越长,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物体所用的时间越短,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例:百米赛跑中,观众通过观察哪个运动员跑在前面,来判断哪个运动员跑得快,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二裁判员则通过记录每个运动员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快慢的,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2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公式:v=s/t。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真个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发生改变(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但注意,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但是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
引入:在生活中,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机械运动是怎样分类的?哪类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中的“想想议议”,观察图1.3-3,思考下列问题: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利用速度的公式,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为
即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 m/s。
7.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师让学生做教科书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必要时可进行指导。
课堂检测 :
四、配套练习册P6页基础知识部分1、2、3、5、6、7
五、课堂小结
1.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
例如:两个人百米赛跑;高铁和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小明和小聪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等。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前面的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如百米赛跑时,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规范解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1.3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快慢》 教案(精品套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是猎豹跑得快,还是蜗牛爬的快呢?怎样比较猎豹和蜗牛的运动快慢呢?是骑自行车快,还是人走路快呢?怎样比较骑自行车和走路的运动快慢呢?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是飞机飞得快还,是飞鸟飞得快呢?怎样比较飞机和飞鸟的运动快慢呢?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讲授新课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播放动画介绍运动运快场上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方法一:通过播放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参加110米栏决赛的视频,所有运动员都跑110米的距离,看他们谁最先通过终点,谁就跑得最快,说明这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让运动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他们所用时间的多少。
(裁判法)方法二:播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画面,看哪位运动员跑在最前面,这位运动员就跑得最快,这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让运动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他们通过路程的长短。
(观众法)再播放动画对两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作进一步的了解。
2、速度的概念(1)速度的定义设问: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呢?如:高速列车以最高时速运行时,4小时行驶了1600公里。
超音速歼击机,在高速飞行时20秒钟飞行了8000米。
高速列车和歼击机哪一个运动得更快一些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是先算出他们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来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高速列车1s内运动:111m;歼击机1s内运动:400m,比较可知歼击机比高速列车更快。
我们通常把1s、1h、1min指的是单位时间。
归纳得出: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用符号v (2)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3)速度的公式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自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实例中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掌握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其测量工具。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秒、m /s 或m ·s -1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km /h 或km ·h -1读作“千米每时”单位换算:比较大小:1m/s =3.6km/h1m/s1>km/h(5)速度的测量交通运输中常用的测量速度的仪器:速度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 教案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具准备:本节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新课引入观看“繁忙的公路”视频并提问:公路上行驶的车与行人有什么异同点呢?引导学生回答出:相同点是车和行人都在运动,不同点是车运动得快而人运动得慢。
从而说明运动有快有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12-2运动的快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标:投影显示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刚才说到: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思考讨论。
二、新授观看课件:龟兔赛跑。
播完后提问:开始阶段谁快?依据是什么?最终我们认为谁快?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表述讨论结果:开始阶段兔子快,依据是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远些,最后判断乌龟快,依据是路程相同,但兔子睡了一觉,所用的时间长。
引导学生总结这两种方法:(投影显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二是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用时短的就快)引导学生探究: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投影显示: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等学生充分讨论后,显示结果:这种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被称着速度板书:一、速度怎样来定义速度呢?板书:1、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案
1.3运动的快慢
3、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
(1)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
(2)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运行时间。
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
(3)查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运行时间。
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
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时间放大镜>> 学生阅读
课本说明
学生阅读
课本中的
插图让学
生展开充
分的讨
论,体现
物理和生
活的联系
知识梳理一、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4.单位:米/秒(国际)千米/时(常用)
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1/3.6米秒
5m/s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
二、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2.平均速度计算: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
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归纳重
点、
技能迁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11-9中的短跑
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明_______ _____;
b图表明_______ _____.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答案展
示学生通过小组
讨论回答问题:
图11-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13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doc
课题:§ 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理解速度的概念,会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2知道速度单位继换算,.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列举日常事例中,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很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特点与学法还不了解和成熟,针对本节内容,学生对物体运动的描述还不是到位,故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方法的选择与了解较抽象,物体运动方式的了解很困难。
重点难点:重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有关运动快慢的图片、彩色粉笔等教学过程:【导入】:引入课题:学生观看图片(投影展示)和问题引入。
问题: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活动一】: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一: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没有钟表,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问题二:同为百米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教授】: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观察发现并分析:由此得到生活中比较快与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的路程比时间2、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活动二】:想一想: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讨论:(投影展示:)A:小汽车200s运动2000m B:飞机2s运动1000m比较:那个物体运动快?【教授】:一.速度概念的建立教师引导分析:学生用路程除以时间的方法比较快慢,我们物理学中就用这种方法比较快慢,我们称之为速度。
大屏幕出示速度的意义、定义、速度公式。
设问:根据我们比较快慢的方法,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有什么关系?强化记忆:速度、路程和时间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变形】s= t=单位:回忆:我们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谁还记得长度和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根据这两个单位我们可以得到速度的单位,谁知道呢?大屏幕出示速度的单位及单位符号:m/s km/h讲解单位换算: 1 m/s = 3.6 km/h练习;(1)15 m/s=km/h (2)18 km/h =m/s【练习】:规范解题:1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2)、列车的速度是40m/s,它表示物理意义是什么?3)、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新课教学(课时1)“想想议议”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快?2.赛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这两种方法一样吗?观看视频并讨论: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图片:从观众角度看,谁快?——时间相同,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快从计时裁判角度判断,谁快?——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想想议议”3.小聪100m跑的成绩是17s,小明同学50m的成绩是8s,如何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相同时间经过的路程,即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物理学上为了比较运动快慢,就是采取“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elocity)。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的路程。
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s-1,[小资料]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或km·h-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练习1:5m/s=_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m/s练习2:分析下面的漫画,你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猎豹10s可以跑400m,海燕1min可以飞5000m,旗鱼5h可以游540000m。
猎豹:v1=s/t=400m/10s=40m/s,海燕:v2=s/t=5000m/60s = 83.3m/s,旗鱼:v3=s/t=540000m/(5×3600s) = 5.4×105m/(1.8×104s)= 30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
七、当堂练习、双基堂清(10min)
完成课后练习1、2、3题及优佳学案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1.3运动的快慢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 ;
4.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引出正确的概念统一思想
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课堂小结
六、归纳总结、启发提升(5min)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思考、讨论
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让学生明确本节学习方向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二)物理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4min)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1.3《运动的快慢》教案
课题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四个部分内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2、速度的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速度公式的计算;其中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也是中学物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由两个物理量构成的新物理量,因此学好本节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经形成了对物理问题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但是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为明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判断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3)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重难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我将采用点拨、启发、探究、拓展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并借助PPT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学生则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归纳等探究方式,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速度及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构成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基础。
同时,初中是正规物理教学的开始,,而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遵循怎样的规律变成了教学的核心问题。
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让物理变得有趣、形象,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具体设计如下: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几组运动的图片,让同学比较它们之间运动的快慢,思考物理学角度如何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学习新知:请同学讲述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并询问学生:如何判断龟兔跑的快慢?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得出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之后再提出百米赛跑,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得出判断运动快慢的另一种方法。
对于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通过小组活动进行。
选择两名运动员和计时员,走过不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后由小组讨论得出判断运动快慢的第三种方法:路程不同,时间不同,可以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从而引出速度的概念。
对于速度的概念,由自主学习完成书上练习,认识速度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并用探照灯进行突出强调。
对于速度的物理意义,引入速度表和交通标志牌直观理解。
对于机械运动的形式,我模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过程,由学生直观感受。
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我引入龟兔赛跑的动态图,形象的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对于速度公式的计算,在学生们分析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我出示答题步骤及书写注意事项。
后针对计算相应的学生进行变式练习,将学生完成的解题过程由展台展示,并进一步评价总结。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个部分:引入新课。
对比展示两组组运动快慢的图片或视频:飞奔的狼与缓慢爬行的乌龟、人徒步行走与人骑自行车前进。
思考:
物体的运动快慢一样吗?
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二个部分: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知识点1: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问:大家知道“龟兔赛跑”的寓言吗?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比赛开始的前一段时间,是兔子跑得快还是乌龟跑得快?你是怎样判断的?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裁判员”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百米赛跑中,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归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比较它们所用时间的长短,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在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知识点2:速度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路程与时间之比,可用公式v=s/t表示。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或m·s-1)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读作“米每秒”。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作单位,符号是km/h。
思考: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1m/s,另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1km/h,它们哪一个运动得快?
思路1:根据速度单位的物理意义来比较。
1m/s的含义是物体1s内运动的路程为1 m,照这样运动,1小时(1h=3600s)运动的路程为3600×1m=3600 m=3.6 km。
即1m/s=3.6km/h,反过来,1km/h=m/s。
思路2: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把分子分母的单位先统一。
阅读课本“小资料”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
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
例1.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速度是10m/s,18km/h,450cm/s,1200cm/min,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析: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统一单位。
可把单位都换算成m/s。
v乙=18km/h=18×m/s=5m/s
v丙=450cm/s=450×=4.5m/s
v丁=1200cm/min=1200×=0.2 m/s
所以:v甲>v乙>v丙>v丁
知识点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机械运动的形式,我模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过程,由学生直观感受。
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引入一些图片,让学生连线,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学生形象的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此外,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利用车前进的路程和时间之比,引出概念:速度不变且沿直线运动,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知识点4:速度公式的应用
教师出示相关例题“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求该物体的运动速?”。
首先引导学生得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后由学生小组讨论并由学生代表再次阐述解题思路,即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物体运动速度;同时阐述书写的注意事项:解题中的已知条件,过程中公式的使用,每个数值后有相应的单位。
最后教师点拨汇总。
由于这部分内容是本节难点,继续出示相关练习“一列长180m的火车,以20米每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600米的大桥,试求出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有的时间和火车完全在大桥上所用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练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进行练习巩固,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和点拨。
第三部分: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基础题,部分提升题,满足不同学生需要。
例: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 .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第四部分:个性展示,课堂小结。
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后由学生代表展示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分享本课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板书设计】
一、判断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速度 三、匀速直线运动 四、速度公式的计算
【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这一节,也是本章的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我觉得在课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
在讲课过程中,不能强迫学生用老师自己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但忽略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应该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去理解,用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去掌握。
2、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清晰的明白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3、课前提问环节可以设置清晰的提问目标,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更具针对性,效率才会更高。
t
s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