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让学生自由说童年趣事。

2、有位作家叫琦君,她也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4、师:桂花你们见过吗?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

5、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中桂子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一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⑴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想一想“桂花雨”指什么?

2、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欢。

(三)精读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感情

1、了解桂花树的样子:琦君笔下的桂花树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梳理课文脉络: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琦君为什么还要写桂花呢?通过读书让学生发现是从“桂花的香”和“摇花的乐”两方面写的。

3、体会桂花的香:桂花到底有多香,让我们通过读书去感受吧!

⑴找出写桂花香的句子:

重点指导的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学生理解“全年”的意思。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⑵让学生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⑶品尝桂花的香和甜,桂花的香和甜通过读表达出来。

4、感受摇花的乐: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其实最让作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⑴找出写作者想摇花的句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⑵读句子感受作者急切的心理。

⑶演摇桂花的情景,说出此刻的心情。

5、感受母亲的思乡之情:

⑴出示母亲说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⑵品读句子,感受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母亲眼里,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花也是故乡的香。

6、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由母亲对故乡的思念,引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勾起了“我”“深深的思乡之情”。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琦君八十多岁为寻根,再次来到故乡。她吃着桂花饼,品着桂花茶,泪水盈盈。琦君虽身在台湾,可故乡一直没离开过她,因为故乡一直在她的心里。

2、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肯定引起了我们对童年的回忆,让我们把童年的趣事像作者一样写下来吧。

教学板书:

7.桂花雨

爱桂花──香点点桂花雨

摇桂花──乐片片思乡情

思桂花──情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设计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能动性,打开了学生与文本的绿色对话空间,由童年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孩子们会比较爱学,也使学生有的说爱说,整个流程体现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再从文中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让教真正为学服务,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桂花给作者带来了什么快乐。

3.抓住景物和事情自读自悟,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文题目——桂花雨。

2、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趣事吗?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3、生齐读课文题目。猜猜题目的意思。(课件出示:桂花雨——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4、简介作者。(课件出示: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主要作品:《青灯有味似儿时》《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母亲的金手表》等。)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怎样来学习呢?(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学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新词。(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按要求自学。

4、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几大箩杭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