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儿童]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儿童早期的攻击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以后的反社会行为倾向。儿童的关系攻击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研究新领域。从关系攻击的提出、测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的新进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结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展望,以期对关系攻击的研究有一些启示。

关键词儿童关系攻击综述

Review of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LIU Lu, WANG Xiaojun

(Shenzhen University Normal Colleg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aggression can predict the future antisocial behavior in tendencies to some extent. Relational aggression of children study new areas in recent years, some researche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osed attack, evaluat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etc. Progress summarizes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relationship in recent year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some prospects,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ks on some inspiration.

Key words children; relational aggression; review

攻击行为是在儿童发展中比较常见,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社交及学业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研究多集中于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但近年来对影响儿童心理及情绪发展的攻击类型,如关系攻击的研究成为趋势。由于关系攻击不像身体或言语等外部攻击那么明显,其伤害性很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而其对小学儿童个人成长及人格特质的发展的影响又是极其深远的,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需要仍然十分迫切。

1 关系攻击的提出

对关系攻击研究最早开始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Crick N R等(1995)提出“关系攻击”这一术语,认为它是通过有目的的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有意伤害他人的目的一种工具行为,存在直接攻击形式也存在间接攻击形式。

2 关系攻击行为的测评

目前,用于儿童关系攻击行为测评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教师评定和同伴提名法、自我报告法等。①

3 理论基础

目前对关系攻击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IP模型)和冷认知理论(cold cognition)。

3.1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Dodg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这一理论的前提是儿童的攻击行为是由特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促成并激发的。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该理论在解释儿童攻击行为上的有效性。

3.2 冷认知理论

系攻击行为一定意义上是运用关系网络来进行的,这在客观上要求攻击儿童具备较强的认知和操作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仅用“信息加工能力低下”是无法对关系攻击行为进行解释的,于是研究者从“心理理论”(mind theory)的角度对关系攻击行为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并非意识不到行为后果,而是缺少移情的能力。Smith(1990)将这种现象称为“冷认知”。冷认知从移情的角度,提出了研究攻击行为发生原因的新方向,但它不能动态地考察攻击儿童是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知识的。②

3.3 整合理论

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与道德领域理论进行整合,认为在领域理论及其他道德认知理论中,儿童对伤害行为是否是故意的判断是判断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核心标准,儿童之所以选择理解他人却仍选择攻击依赖于其道德发展水平的局限,③但是这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证实。 4 关系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4.1 性别差异研究

也有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结论。赵艳霞(2005)发现,男孩的关系攻击显著高于女孩,关系攻击受害者比例也显著高于女孩。跨文化研究显示,在美国、芬兰、以色列等国家,女孩更习惯采用关系攻击,而意大利南部的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关系攻击,俄罗斯的调查结果则显示关系攻击不存在性别差异。⑥

综上所述,各类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文化及年龄的差异,对此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4.2 发展特点研究

不同年龄儿童的关系攻击行为受到了研究者较为广泛的关注。关系攻击早在学前阶段已经发生,随着语言技能的发展,所习得的关系攻击行为方式会增多,具有发展性和相对稳定性。

周宗奎等(2006)对童年攻击行为的追踪研究发现,三年级关系攻击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四年级关系攻击的上升速度快于三年级;关系攻击较高组的关系攻击行为随时间的延续有较大幅度上升。而另一项研究发现,3~4岁时,幼儿在攻击性上的个体差异已有明显的稳定性。

其他研究结果也显示,从童年早期到中期的关系攻击行为具有中等稳定性。

4.3 “关系攻击”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

众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关系攻击对儿童同伴拒绝、抑郁孤独等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的显著影响。少数纵向研究结果也表明,即使控制了身体攻击行为的影响,儿童间的关系攻击行为仍对将来的社会问题有预测作用。

4.3.1 攻击者角度

多数观察记录显示,即使有高度关系攻击行为的幼儿通常也拥有至少一个朋友,这似乎意味着关系攻击并未影响友谊的建立,关系攻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友谊的亲密度。例如赵冬梅、周宗奎(2008)在对儿童同伴交往中的攻击行为的研究就指出:关系攻击的女生能够赢得更多同性朋友。⑦但更多研究表明,关系攻击行为发生的频率与朋友的数量呈负相关。比如Crick(2002)等运用同伴报告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攻击性儿童,关系攻击的儿童明显不受同伴喜欢。Ostrov等(2006)的研究也表明:关系攻击行为与同伴接纳呈负相关。

4.3.2 受害者角度

关系攻击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受攻击者的同伴关系,而同伴关系及伴随的友谊需要、情感需要是儿童发展所必备的,因此关系攻击对受害者个性和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苏余芬发现,关系攻击的受害者往往体验到强烈的抑郁、焦虑,并且具有较低的自尊。⑧

5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方向

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有实证研究较少;测评尚未标准化;纵向研究较少等不足。就此,我们认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在:第一,拓展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思路,更深入地对关系攻击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还可从性别角色方面着手研究性别差异;第二,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应从个体自身的因素(如认知、情绪)扩展到具体情境中去,在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研究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同伴关系对关系攻击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相关的研究结果建构一个关系性攻击行为发生的模型,以期对儿童的社会适应进行相应的干预和训练;第三,综合运用多元测量方法,减少刻板印象、自我掩饰及评定标准不一致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负面影响;第四,开展有关关系攻击长期追踪的研究;第五,结合神经科学技术探讨有关关系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

注释

②李小玲,裴丽颖.欺负与认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与冷认知理论的分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153-156.

③高雯,陈会昌.攻击行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与道德领域理论的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9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