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合集下载

华舍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华舍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摘要]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期是颇为常见的。

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大喊名字、抢别人东西等,而且幼儿比较频繁、较严重的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表现,其质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对待周围的人群或事物。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具影响力的,它影响着幼儿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从个案的表现、分析入手,究其原因主要有幼儿自身、生活环境与成人的教育方式等,进而提出了加强家园合作、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能和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等策略来纠正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关键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自我中心自我意识一、问题提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性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上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是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期是颇为常见的,而且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为明显,且在攻击性幼儿当中,男孩是居多的。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具影响力的,它影响着幼儿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与成年后的犯罪行为是有密切关系的,幼儿期攻击性越强,成年后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与研究对象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研究对象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听奶奶说,她在与别的幼儿玩的过程中,会被其他幼儿欺负,导致她会比自己小的同伴进行“攻击性”行为。

因此,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就更应该去分析了解究竟是何原因使其幼儿产生这一行为,那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幼儿,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需要去思考的。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一)幼儿的基本情况伊伊,女,今年5岁(虚岁),小班,她在班里是属于比较大的一个,她的个头也比其他的同龄孩子高一些,她的脾气是较为怪异,喜怒无常的,在幼儿园里又时而内向时而外向,做什么事都是乱来的,不会去考虑后果。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幼儿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阶段。

然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影响,并提供应对措施、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策略。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的深层次原因1.生物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与遗传、基因和生化物质的发展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家族的遗传因素有关,例如父母的攻击行为。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幼儿所接触到的暴力影响和不良经历会引发攻击性行为。

例如,观看过多暴力电视节目、亲身经历暴力事件等,都可能使幼儿习得攻击行为。

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行为模式和教养态度都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以攻击的方式处理冲突、过度纵容幼儿攻击性行为,都会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1.自身成长与发展幼儿期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积极性格培养。

攻击心理和行为的表现会影响他们与同伴的互动,阻碍他们与社会的良好关系建立。

2.家庭关系幼儿攻击性行为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攻击行为使家庭成员感到压力和不安,可能加剧夫妻关系的紧张程度,影响父母教育能力,增加家庭冲突和紧张气氛。

三、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1.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不能以攻击的方式处理冲突,而是以理智、温暖的方式指导幼儿的行为。

2.学校教育学校是幼儿社交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校应制定一套适合幼儿的行为规范,并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冲突能力。

3.心理干预针对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幼儿改变攻击行为,并提供正面和健康的行为策略。

幼儿园教研攻击性行为(3篇)

幼儿园教研攻击性行为(3篇)

第1篇一、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原因、表现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原因1. 定义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攻击、伤害、威胁等手段对他人或事物进行攻击的行为。

在幼儿园教育中,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破坏物品等。

2. 原因(1)生理因素: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冲动。

(2)心理因素: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自尊心等原因产生攻击性行为。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较大影响。

如家长过度溺爱、忽视幼儿情绪等。

(4)同伴关系:同伴间的冲突、排斥、竞争等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攻击性行为的表现1. 言语攻击:用恶言恶语攻击他人,如说“你这个坏蛋”、“你是个笨蛋”等。

2. 身体攻击:用拳头、脚踢、咬等手段攻击他人。

3. 破坏物品:故意破坏玩具、图书等物品。

4. 情绪攻击:通过哭泣、尖叫、摔东西等方式表达不满。

四、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1.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1)关爱幼儿,关注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2)尊重幼儿,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3)倾听幼儿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2. 教育引导(1)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责任感等。

(2)教授幼儿正确的沟通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解决冲突等。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3. 家庭教育(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如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等。

(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文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文

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 在各领域中,⼤家总少不了接触论⽂吧,论⽂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

还是对论⽂⼀筹莫展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篇1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学龄前⼉童攻击性⾏为出现的⽐例⼤约是11.0696%。

这已成为家长与教师都⾮常重视的⼀种现象,⼴⼤教育研究者也针对幼⼉的攻击性⾏为提出各种预防与矫正的⽅法,以期杜绝或者减少幼⼉的攻击性⾏为,为幼⼉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幼⼉攻击性⾏为的内涵 幼⼉的攻击性⾏为主要是指幼⼉因需求得不到满⾜或利益受到损害时所产⽣的对他⼈⾝体、语⾔以及其他⽅⾯的攻击⾏为。

Hartup(1974)将幼⼉攻击性⾏为的典型表现分为⼯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具性攻击,是指向物的攻击;敌意性攻击,是指向⼈的攻击;国内学者将幼⼉的攻击性⾏为主要分为⾝体攻击、⾔语攻击、间接攻击和胁迫⾏为。

攻击性⾏为在幼⼉2岁时便出现,3-5岁是发展⾼峰期,之后逐渐减弱。

⼆、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 (⼀)⽣物遗传因素 1.脑神经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脑⽪层神经联系并未完全搭建及⼩脑发展迟缓造成的神经传感阻滞,可能造成幼⼉感觉神经发展滞后,导致幼⼉体验愉悦、安全感等能⼒未得到完全发展⽽产⽣攻击性⾏为。

⼤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与协作能⼒也密切影响攻击性⾏为的产⽣。

研究表明,经常有攻击性⾏为的幼⼉,左右脑发展均衡度低于普通幼⼉,并显⽰出左脑抗⼲扰能⼒弱、右脑认知能⼒弱的特点。

抗⼲扰能⼒弱的幼⼉易躁易怒,认知能⼒弱的幼⼉社会情感发展滞后,这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幼⼉攻击性⾏为。

2.遗传基因的影响。

对罪犯的基因调查发现,性染⾊体为XXY的⼈与普通⼈相⽐产⽣攻击性⾏为的⽐例更⼤。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摘要】在幼儿园实习有一段时间了,最让我关注的不是那些乖巧听话的孩子,不是那些聪明能干的孩子,而是那些“特殊”的孩子。

这里我所说的“特殊”指的就是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其实,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

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经常会被其他幼儿排挤。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寻找原因,以便我们及早采取有效解决方法,使幼儿能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影响幼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

因此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学前教育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身体上的攻击主要是指打人、踢人、咬人、抓人等,言语上的攻击主要是指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人等,还有就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

我们去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

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而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

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以及实践,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教育措施总结如下:一、生物因素“据荷兰和美国科学研究发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倾向可能是遗传中阴某种微小的基因缺陷而引起,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

另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发展与协同功能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完整版)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完整版)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文/李明月男孩辉辉今年5岁。

不论谁刚刚接触辉辉,都会忍不住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一旦熟识后,就会感受到他的任性和急躁。

经过两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辉辉在要求未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破坏物品(以摔东西、踢桌椅为主)等形式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家中,一般每天一到两次,每次以其需要得到满足为止。

为什么辉辉会在家中表现出如此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呢?我们不妨从内因(幼儿自身原因)和外因(家庭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幼儿自身的原因。

辉辉属于难养型气质——精力过剩,活动量大,情绪强度高。

其次是家庭原因。

辉辉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急躁,家长的行为表现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攻击性行为模式。

三代同堂的复杂家庭结构、不同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的教养人,都对辉辉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了不稳定和不均衡的影响。

最后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一致。

妈妈的严厉粗暴、外婆的连哄带骗导致了辉辉情绪的不稳定、价值判断能力的模糊和认知方面的片面狭隘。

另外,家长与幼儿之间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

家长很少,主动与其交流沟通,这样导致幼儿的心理感受和压力无处表达和发泄,只能通过攻击这种扭曲的方式来获得关注。

通过持续两个星期的观察、交谈及对家长的调查,针对辉辉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笔者以强化法、惩罚法为主,辅以贝克认知疗法和迈克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法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综合矫正。

矫治前,笔者将矫治计划和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参与到矫治过程中来。

由于辉辉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我们决定先从其摔东西的行为入手,再扩展到对踢桌椅等行为的矫正。

3个月为整个矫正周期,每个月为一个阶段。

具体矫正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间歇强化法和惩罚法矫正前,笔者先了解和确定对孩子有效的间歇强化物,并按刺激量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列,比如辉辉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喜欢画画,喜欢帮妈妈做菜,尤其是炸馒头片,最喜欢的是打乒乓球。

然后,以矫正摔东西行为作为开端,选择不相容行为进行强化。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教研(3篇)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日益凸显,成为家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本教研活动将围绕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展开,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表现特点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 家庭因素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家庭因素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1)家庭教育方式: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紧张、冷漠、缺乏关爱容易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3)父母行为:父母在幼儿面前的不良行为,如争吵、打骂等,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

2. 社会因素(1)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紧张、排斥容易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2)媒体影响:暴力、色情等不良媒体内容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潜在的诱导作用。

3. 个体因素(1)生理因素:幼儿的生理发育不成熟,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心理因素: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意识不强,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1. 行为特点(1)突发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料。

(2)冲动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冲动性的,缺乏深思熟虑。

(3)反复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反复出现。

2. 情感特点(1)愤怒:幼儿在攻击性行为发生时,往往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2)恐惧:幼儿在攻击性行为后,可能会产生恐惧感。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措施1. 家庭干预(1)改变家庭教育方式,采用民主、尊重、关爱的方式教育幼儿。

(2)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

(3)父母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争吵、打骂等不良行为。

2. 学校干预(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认识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身体或语言的攻击。

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得到一种物体,权利或空间,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他们推,喊或者攻击挡路的人,例如:一个小朋友为了争夺另一个小朋友手中的玩具而打他。

另一类是故意性侵犯,它意味着伤害另一个人,他打,踢,或威胁别人去痛打一个同伴,例如:一个男孩故意打一个小女孩,惹她哭。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甲甲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攻击性行为,在小班像甲甲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完全,且模仿力极强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

小班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比中,大班的孩子差很多,因此小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也比中,大班的孩子越明显。

有资料研究表明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因事而起,很少以人为指向,所以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的攻击,中班幼儿则两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参半,而大班幼儿多以言语攻击为主。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小班幼儿的攻击占全部攻击性行为的50%,而中,大班幼儿则更多的攻击性行是以反击同伴攻击,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为主。

幼儿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男孩多以暴力攻击为主,女孩多以言语攻击为主。

三、影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小班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表达能力很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但是模仿能力很强。

不良的环境也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大众传媒是接触的最多的一个社会环境,但是一些不良的大众传媒,例如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动画片中的打斗动作等等都会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

特别是小班的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经常看动画片《奥特曼》,学者片中的暴力动作,口中喊着:“奥特曼变身,消灭怪兽。

”之类的话,对周围的小朋友发起攻击,弄得别的小朋友哭泣,有的小朋友就再也不敢靠近他们。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一些幼儿表现出暴力倾向,如打人、咬人、抓人、推人和踢人等行为。

这不仅会给其他幼儿带来不良影响,也会让教师感到十分头疼。

因此,本文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首先,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通常,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家庭环境不稳定一些幼儿存在于家庭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中,如家长离异、家庭暴力、虐待和忽视等。

这些情况给幼儿带来的心理创伤往往表现为攻击性行为。

2.自我控制力不足幼儿是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正处于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因此,他们的情绪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往往较差,难以在冲突和挫折面前保持冷静,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无法分享玩具和空间幼儿时期的共享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玩具和空间只属于自己,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当其他幼儿接近这些"私人"玩具或空间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其次,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探讨。

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幼儿园应该营造温馨安全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上课场所。

教师应该对环境进行安排和维护,如疏通出入口、加强安全管理和指导幼儿规范行为等。

2.加强规范引导幼儿都需要有一个规范的行为准则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教师应该明确传达该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他们应该在行为规范一旦被破坏时及时进行及时的责任追究和惩罚措施。

幼儿的自我控制力不足,为处理冲突和情感带来困难,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压力的时候。

教师应该尝试用互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促进有意识的社交促进有意识的社交,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幼儿应该有机会与其他幼儿参与兴趣小组、艺术活动、故事分享等互动,增进彼此的合作和关系建立。

同时,教师应该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反馈幼儿升学情况和学习进步。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

谈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摘要:幼儿的攻击性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在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现在社会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小孩,家中长辈都比较疼爱,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如意,就以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

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

这个阶段的发展对幼儿以后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认识幼儿攻击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幼儿克服攻击行为,学会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大班幼儿;影响因素;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71-01一、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心理学中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他人不愿意接受的、出于敌意或攻击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

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3-4岁是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心理发育的状态会影响人今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发展。

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育者却还停滞不前,造成教养者要求与孩子心理需要的不同,从而引起孩子种种反抗行为,出现了反抗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防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二、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特征和表现大班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大多数是与玩伴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论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论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会时常发生,对于小朋友来说,产生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遭受到了困难自己却解决不了时,就变得焦虑起来;或者是因为小朋友们本身所有的性格,比如:有的小朋友比较任性、有的小朋友还处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等。

这时候幼儿就会采取打人、咬人、踢人、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把东西扔在地上等攻击性行为,这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严重的表现之一。

二、案例描述轩轩小朋友,男孩,年龄班中班。

轩轩生性活泼好动,比较任性,容易生气。

他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在家就是一个“小少爷”,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

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

在区角活动时,老师是按组来请小朋友去选区角游戏的,坐的好的小朋友就先被请到去玩,每次等其他小组都选好之后,轩轩所在的那组才会被请去选区角活动,因为每次都是最后被请到,轩轩想玩的下棋区总是已经客满了,老师规定的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玩,他就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到下棋区对一个比较弱小的男孩说到:“我要玩下棋,你让开,你去玩别的。

”说着,他又把棋都弄乱了。

他见那个男孩还坐在椅子上不动,他就用手推了那个男孩,把他推倒在地上,于是小男孩就哭了。

而轩轩就好像不关他的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跟其他小朋友下起棋来。

在排队洗手时,洗手池边已经有很多小朋友,轩轩就是硬挤进去,用力把两边的小朋友拉出来,嘴里说着:“我先,我先。

”其他小朋友也不服气说:“是我们先到的你干吗插队,到后面去,不然我们告老师去。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争吵起来,你推我,我拉你。

做早操时间,轩轩就乱站,做操时踢到了前面小朋友的脚,对不起也不说一声,还偷偷的笑。

排队回教室时和其他小朋友推来推去,把一个小朋友推在了台阶上,结果那个小朋友的腰肿起来了,几天不能来幼儿园只能躺在床上。

轩轩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就撞到其他小朋友,有时他是故意去碰碰小朋友,一天下来会招惹很多小朋友,教室里就听见小朋友:“老师,轩轩他打我;老师,轩轩抢我的玩具。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在这一阶段中,攻击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本研究通过对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访谈、家长问卷调查以及观察法,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现状1.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幼儿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包括打人、推人、咬人等;言语攻击包括骂人、嘲笑、威胁等;关系攻击则表现为排斥、孤立、背后说坏话等。

2.攻击行为的频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的攻击行为频率较低,但仍有部分幼儿攻击行为较为频繁。

其中,男孩的攻击行为频率高于女孩。

3.攻击行为的对象幼儿攻击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同伴,是老师和家长。

同伴间的攻击行为多发生在争夺玩具、争抢地盘等情境下。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溺爱或严厉、亲子关系疏远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攻击行为。

2.学校因素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园环境不良、教师忽视幼儿情感需求、同伴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攻击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暴力文化、媒体传播的暴力信息等也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接触过多的暴力画面、受到周围人的不良影响等都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对策1.家庭对策(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冲突。

(2)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学校对策(2)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同伴关系教育,引导幼儿学会交往。

3.社会对策(1)限制幼儿接触暴力信息,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3)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四、结论幼儿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具有侵犯、伤害倾向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很常见,但其对幼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却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分析和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机制,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首先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幼儿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其生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有关。

例如,一些幼儿可能因为生理发展不够成熟而表现出易怒、不耐烦等行为。

另一方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幼儿可能因为自尊心脆弱、自我认同不明确或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与其成长环境相关。

例如,一些幼儿可能在家庭中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导致其产生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中是否存在暴力行为和冲突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其次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进行研究。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肢体攻击、言语攻击和物品破坏等。

肢体攻击是指幼儿用身体部位直接接触他人,例如踢、打、推等行为。

言语攻击是指幼儿使用口头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威胁等行为。

物品破坏是指幼儿故意损坏他人的物品。

这些不同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可能反映出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心理状态。

最后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行为对象造成伤害,还会对幼儿自身和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攻击行为的受到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受到身体伤害、心理压力等不良后果。

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者来说,他们可能因为频繁受到惩罚而产生自卑感和焦虑,进而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

此外,对周围环境来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其他幼儿的学习活动产生干扰。

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幼儿个体差异、生理发展和成长环境等多个因素。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提供稳定、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研究论文: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研究论文: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133384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攻击性行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语言例如谩骂和吵架来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

第二是通过行为例如打架和殴打等来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幼儿之所以存在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存在着紧张或者愤懑等不良情绪,而情绪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因此采用的一种错误的宣泄方式。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采取教育措施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并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话题。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攻击性行为是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分为语言侵犯、行为侵犯、间接心理侵犯及财产侵犯四个方面。

一般而言,幼儿存在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和年龄及性别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年龄越大,其存在攻击性行为的概率越低,男孩存在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显著高于女孩,另外身体性供给比言语性攻击性的频率要高。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他人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后果严重者可能对对方带来生命危险,并为对方的人生成长留下阴影;而且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对儿童今后在社会中立足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第一是幼儿自身成长的特点,幼儿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程度较低,对周围的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心,缺乏自身了解,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所做所为完全靠情绪激发,并没有留意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如果幼儿内心存在着暴戾情绪,一旦自身权利受到侵犯,很容易受情绪左右,对别人展开攻击行为。

第二是家庭教育方式,幼儿的心理发展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幼儿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就会加重心中不良情绪的发生。

部分父母没有顾忌孩子的情绪,夫妻矛盾丝毫不躲着孩子,更有甚者,部分家长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从而在幼儿心理扎下不良情绪的根基。

另外,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子女太过溺爱,从而养成了幼儿自私霸道的性格,如果孩子在群体游戏中享受不得在家庭中的权利,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常见的一种行为表现,它可能会给幼儿自身和他人带来伤害,也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和探讨。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表现特点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1. 生理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与生理因素密切相关。

一些幼儿可能因为生理上的不适或疾病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 环境因素幼儿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对其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幼儿身处的环境中充满了负面情绪和暴力元素,比如家庭成员间常有冲突和斗争,或者看到暴力内容的影视作品等,都可能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心理因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与其心理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

一些幼儿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1. 言语攻击幼儿可能会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比如骂人、辱骂等。

2. 身体攻击幼儿可能会使用身体动作对他人进行攻击,比如打、踢、抓等。

3. 人际冲突幼儿在和他人互动时,可能会经常出现与他人的冲突。

4. 物品破坏幼儿可能会故意破坏他人的物品或公共设施。

5. 难以控制的情绪幼儿可能会经常情绪波动较大,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1. 建立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环境,建立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对于预防和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需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注重情感沟通,尊重幼儿的情感和需求,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应对能力。

2. 帮助幼儿处理负面情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比如悲伤、愤怒、焦虑等。

家长和教师需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情绪宣泄、自我放松等,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的海洋,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空间,他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愉快地生活,但是同样因为是孩子们所待的地方,所以就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行为。

如:“老师,童童又打人了!”“张弛把瑶瑶打哭了”。

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不断地招惹他人、制造事端,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伤害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关键词: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我们在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

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

而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少,大都是攻击性具体行动,如打人、推撞、抢夺玩具、破坏物品等,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它是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一种不良倾向,有一定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

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

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怎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是个值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留守儿童攻击性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攻击性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攻击性论文范文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期离开家乡,导致孩子无法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现象。

然而,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往往面临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其中包括攻击性行为。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措施。

1.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归因于多种原因。

首先,长期与父母分离会造成情感上的空虚和孤独感,使得留守儿童更容易情绪失控并表现出攻击性。

其次,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在面对冲突和挑衅时常常选择使用攻击的方式来应对,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此外,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交往经验,这使得他们缺乏解决问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 解决攻击性行为的措施针对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建立心理咨询和支持的体系。

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处理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训,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和社会交往机会。

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帮助,留守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此外,父母和监护人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回家时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并与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加强亲子关系,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 社会责任与义务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障体系,提供更好的福利和服务。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此外,媒体应该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

总结起来,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涉及家庭、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倾向部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而同一文化或亚文化中成员间的个体差异来自儿童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
1、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的影响
权威型的父母采取体罚的教养方式来对待不听话和调皮的孩子,他们通常武断地运用权力,去惩罚、打骂孩子,如案例:以为幼儿经常有攻击性行为,很多家长都向老师投诉这位幼儿,家长知道后回家就对幼儿进行了体罚,这类家长对他们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采取惩罚,比如打屁股,打耳光。这就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地暗示孩子,更加让他们体会到以后自己遇到了不满、不舒服时也可以用武力来解决,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常靠体罚来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二)、主要类型
1、工具性与敌意性
在众多有关攻击性行为的分类方式中,美国心理学家哈吐普,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把攻击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类。
工具性攻击时指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们的行为。
敌意性攻击又称认为指向的攻击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和打击他人,例如一位幼儿有意去打同伴,用力撕扯、推搡同伴,惹对方哭泣,或者是为了报复同伴去打对方。
2、同龄伙伴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2、直接性与间接性
直接性攻击包括身体上和言语上的攻击,身体攻击是指直接用自己的身体对同伴进行攻击,比如踢、踩、抓、咬、推、碰撞、抢夺他人物品等。言语攻击时指直接用口头语言对同伴进行攻击,比如给同伴起绰号、辱骂、威胁、恐吓同伴等。
间接性攻击是指幼儿借助第三者对同伴进行攻击,在学前期主要表现有:向第三者说某人的坏话,散步谣言,使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他;还有教唆第三者去攻击对方;还有的是在某次活动或者游戏中孤立、排斥某位幼儿,如对其他同伴说:“我们不要和他和我们一起玩,不要理他,他是傻瓜”等等。
(一)、概念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对他们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攻击性具有稳定、持续的特性。心里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不论男性和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女孩还是男孩。如果10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所以宝宝的攻击性的强弱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放任型的父母采取冷漠、拒斥,这类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比如:我曾在实习时看到一位小班幼儿—叮叮,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用玩具车比赛开汽车,但因为不服输他就动手打对方,母亲知道后并没有教育他,只是说以后不可以这样了,这种放任的态度导致了叮叮常因为和同伴玩耍不开心或不顺心时便对同伴进行攻击。
2、儿童的人格特点
攻击性行为与儿童的人格特点有关。攻击者通常脾气比较暴躁、易被激怒,而且他们的很多行为与社会价值观相反,进而促成特定的情绪特点和攻击性行为。奥尔维斯学者认为,一方面,高活动性、高冲动性的儿童的一些行为容易激怒他们的父母,迫使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采用体罚的手段来警告他们,而另一类父母对这类高活动性儿童已经筋疲力尽,他们采用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这就助长了他们的攻击倾向,而被欺负者通常比较胆小、缺乏自信、忍让退缩,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攻击者和被欺者消极人格的发展,如:一名幼儿叫维维他平时是个“小霸王”,今天班上来了一名新的幼儿叫浩浩,浩浩比同龄的孩子长的小,他来到这个新环境表现地更加内向、唯唯诺诺,维维看到了他就跑过去故意撞他,浩浩只是瞪着眼睛看着他,眼神充满了恐惧,而维维则表现出了兴奋。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以费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本能驱动力的结果。以班图拉为代表的行为学派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而学习到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得以维持。通过实习经验,观看查找资料,以及个人分析,我得出以下几个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班图拉的模仿学理论认为,很多因素是在社会环境里通过观察、模仿而获得。幼儿辨别是非能力低,又喜欢模仿,他们很容易从不良环境中学到一些不良的行为,这些环境包括:影视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同龄伙伴的攻击性行为、家庭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1、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影响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表现: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生攻击性行为,到2岁左右儿童之间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到了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从具体表现上看,多数幼儿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等。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随着语言的发展,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言语攻击在人际冲突中表现的越来越多,而身体动作的攻击反应逐渐减少。从攻击性质看,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但慢慢出现敌意性攻击行为。比如在我实习期间,经常看到我们小班幼儿在玩玩具时,发生抢玩具的现象,他们在家习惯一个人独享,来到了幼儿园一件玩具需要同20几个小朋友共享,这时矛盾产生,而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只能用手去打、抓、强抢玩具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的从身体上的攻击转化为言语攻击,如成人之间发生了分歧,有的人就会借机嘲讽别人,给对方起绰号以贬低对方。
2、家庭环境、氛围的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环境,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幼儿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家长在家的一言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父母的感情、没给孩子一个安定、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等等,都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比如说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事例:杨杨原来出生在北部,但因为家庭离异被母亲带到了一个遥远、陌生的南部,他在一个新的幼儿园开始变得孤僻,不愿与人说话交谈,常出现打同伴的现象,而在家里他常常一个人,因为母亲要在外赚钱经常要很晚才能到家,母亲通常是叫邻居代接送他去幼儿园。在单亲家庭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行为:一是由于家庭称职监护人或根本无监护人,学校、家庭无法沟通;二是任性、倔强、忧郁多疑,逆反心理强,常有危及、违规现象: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识差,缺乏集体荣誉感。而杨杨正好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他常常表现出一种散漫的情绪,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因为小事对同伴进行攻击。他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同父母给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缺少父母的爱,缺少他人的关心和重视,势必会对孩子带来创伤。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攻击性是发展心理学长期以来的持续研究热点之一,它最早出现于婴幼儿时期,婴儿和学前早期儿童的攻击主要是由玩具争夺引起的,但进入学前期后,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儿童之间的攻击性为逐渐增加。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W.哈特普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小的儿童的工具性侵犯(又称操作性侵犯)要高于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而年龄较大的儿童他们更多地使用敌意性侵犯或以人为指向的侵犯。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予以及时地矫正。本文就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减少和控制它的一些方法进行浅析。
现在的孩子们受到动画片打斗游戏的影响,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喜欢模仿他们的偶像特别的喜欢奥特曼,学者他们的打斗,造成安全隐患。“全美电视暴力研究”(1998)对美国电视节目中暴力内容的数量、性质和背景所做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的电视节目中充斥着暴力。在6:00~23:00这一事件段内所播放的电视节目中有57%含有暴力镜头,常见的形式是对受害者的反复攻击行为,并且通常凶手都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事实上,大多数的暴力情节都没有对受害者所受到的严重身体伤害有任何描述,也没有对暴力行为的任何谴责,并且似乎表明了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在儿童电视节目中有2/3的电视暴力镜头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表现的。儿童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平均超过39%,而大多数的电影暴力镜头出现在卡通片中。如:我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以为5岁左右的男孩—豪豪和一位3岁左右的女孩—盈盈在活动区域里面玩,突然我看到豪豪的手用力得在打盈盈,盈盈在一旁哭着,只听豪豪嘴里在说:“我是宇宙之父,我要消灭你们,打死你这个怪兽。”面对这一面想到的无疑就是暴力电视造成的,豪豪看了动画片《奥特曼》把自己想象成了惩罚怪兽的英雄,把同伴盈盈想象成怪兽。由此可见,电视暴力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而后进一步阐述了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类型,文章对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简要说明,主要叙述了其受家庭、儿童个体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最后提出了如何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特别之处我们应该采取正面教育和引导,不可用粗暴的方法,应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与人为善的品质,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二)、儿童自身个体的影响
自身个体因素对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气质等特征都是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1、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高,那么他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少,会趋于亲社会行为方向,他们会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来考虑问题,比如在家经常受到道德方面教育的儿童,他们更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分享,他们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的耳濡目染来处事,幼儿具有模仿性,他们会模仿大人的做法,儿童的可塑性也很强,他们会根据成人教给他们的道理,比如要谦让、宽容等和同伴相处,所以成人应做好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