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淮河水利史》
内容摘要: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

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

本人查阅经典,结合不足之短见,阐述了淮河水利史的概况。

关键字:淮河;水利史
正文:古代淮河称淮水,与河水(黄河)、江水(长江)、济水(今已木存在)并称四读,其下游经今肝胎、淮阴、淮安、涟水,到云梯关独流入海。

南宋时,黄河南徙,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后固定河床于淮河支流泅水和淮阴以下的干流河道上,由于多年黄河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形成悬河,使淮河失去出路。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但淮河主流已不能直接人海,而改由江都县三江营汇人长江。

留下的高于两岸地面的黄河故道把原来统一的淮河分割为淮河和沂、沐、泅两个水系。

淮河水利史可以分为北宋以前、南宋至咸丰五年和近代这三个时期。

(一)北宋以前的淮河
独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阔,水流迅急通畅,北宋时淮河还是一条有潮河流,受海潮顶托,河潮可上溯到今洪泽湖地区。

沿河有众多湖泊洼地,是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加之当时人口密度不大,洪灾记载很少。

淮河处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全国统一时,是南北来往的纽带;南北分裂时,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1.农田水利淮河在早期的历史上,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修建了许多被塘蓄水灌溉工程。

其中,芍陵是春秋楚庄王时由孙叔敖主持修建,至今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它利用淮水支流滦河和东肥河之间的洼地,圈堤蓄水,堤周长历代在一百里至三百里间变化,灌田超过万顷。

孙叔敖还在河南固始建造了期思破,灌区大体在今天的史河灌区一带。

淮河上历史灌区还有鸿隙破,位于今河南省淮河干流与汝河之间的正阳、息县一带,挡水堤坝长四百余里,准确创建年代不可考,汉代曾大面积灌溉,以后废弃。

鸿像被挡水堤坝长四百余里,蓄积淮河的分流下接慎水,还与上慎破、中慎破、下慎肢、燃破、青破等十数个破塘相接,形成一个波渠串联的灌溉网,即古代的“长藤结瓜”工程型式。

三国时,淮河流域为魏吴相争的前线,曹魏搞了多次水利屯田,其中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在许昌引水屯田;夏侯倍于建安初年“断太寿水(准水支流)作肢”种稻;郑浑引沛,维二水作郑破;贾送造新被、小七阳破;刘黎在淮南兴治芍破、茹破等。

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是邓艾从正始二年(241年)开始主持的水利屯田,屯田的官兵在淮北有2万人,在淮南有3万人,共5万人。

在淮北从黄河引水入沛水,再开广法渠由洋水引水到颖水各肢塘,引水渠长三百余里既可灌溉,又通航运。

林经注滩水及其支流各篇里描述了不少人工渠道和蓄水破塘,大多与这些屯田活动有关。

2.水运公元前呼6年,吴国开挖了邓沟,开通了淮河和长江间的航运。

公元前482年,吴北征晋国,在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了菏水,开通了淮河支流泅水与济水间的航运,由泅水通淮河,由济水通黄河,这条运河第一次使淮河和黄河统一在一个水运网内。

公元前361年,魏国开鸿沟,由黄河引水至圃田泽,再由固田泽开运河至大梁(开封),向南折和淮河的支流丹水(后来的汗水)、准水。

油水、沙水、颖水联系在一起,组成淮河和黄河间初步的水运网。

在长时间内,淮河通过邓沟和鸿沟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长江和珠江间秦以后有灵渠),与黄河和海河流域(黄河和海河间三国时有白沟)保持着航运联系,
成为政治和军事上的至关重要的地区。

隋代统一全国,修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运河,自黄河引水向北南开通济渠在汹州(今江苏吁胎淮河对岸)入淮,成为全国南北交通的干线;重修部沟,沟通江淮,从淮安入淮河。

淮安与泅州间的淮河成为运河中的一段,淮河边的汹州成为南北运输的重要枢纽。

北宋又平行淮河修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以避淮河中的风险。

唐宋两代,淮河支流颖、涡等河都是经常使用的航运通道。

3.人为水灾在淮河流域的军事争夺中,利用水利工程作为战争攻守手段的事件在历史上常有发生,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就有10余次。

其主要方式为拦河筑堰,引水灌城或水淹敌军营地,其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梁天监十三年至十五年(514~516年),梁陈对峙时梁在淮河浮山(江苏省汹洪县、安徽省五河县、嘉山县交界处)筑拦河大堰叫浮山堰,长九里。

是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坝,因当时发生大洪水,只存在4个月就跨坝了,造成惨重的损失。

(二)南宋至清咸丰五年(1129~1855年〕的淮河
黄河南徙夺准入海,自古就有,时间都不长,总的干扰不大。

南宋初(自1128始),黄河自泅水入淮,侵夺了淮河下游河道。

在明万历以前的400多年间,虽不断修筑堤防,堵塞决口,河道一直在动荡之中,流势分合不一,淮北地区水灾一直很严重,主流常在颖水、涡水、准水、泅水等河间不断变换,汇入淮河后人海。

自明代万历初年至清代康熙年间,按照播季驯的治河思想,大筑两岸系统堤防。

把黄河固定在开封、商丘、杨山、肖县至徐州人泅水一线上,由清口(今淮阴西)人淮河,经涟水,至云梯夫人海,即今废黄河道。

在黄河夺淮的历史中,淮河干流和颖水以下的支流都受过侵夺,淤高了河床,打乱了原水系,使下游无出路,整个流域灾害频繁。

这时京杭运河在清口和黄、难相交,在清口整治中把保证运河通畅作为前提,给治理带来很大困难。

潘季驯总理河道时,不断加高高家堰,使之成为绵亘数十里的洪泽湖大堤,抬高洪泽湖水位,形成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水库,用来调蓄淮河来水,并以清口作为出水口,“蓄清刷黄”,‘凉水攻沙”,以期剧深黄河河槽,使运河不受倒灌之害,黄淮顺畅入海。

但未获预期效果,淮河水仍没有出路。

此后,杨一魁总理河道时在高家堰上建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三座闸,用以分泄淮河洪水人运河,开金湾河,建金湾三减坝,泄水由芒稻河入长江,是导推入江的开始。

清代沿用潘季驯的治理思想和办法。

靳辅总理河道时,仍大筑高家堰,大挑清口,开引河五道,引洪泽湖清水冲刷黄河河床。

为分泄洪水,靳辅还在高家堰上筑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等6座减水坝,分减湖水,经白马湖、宝应湖等人运河,在运河东岸邵伯以上建归海坝,在邵伯以下建归江坝,排水入海人江。

此后,著名河道管理官员如张鹏翻、高斌等都沿用靳辅的办法,一方面整理清口,开挖引河,蓄清刷黄;一方面改建。

加固高家堰各坝和运河上的归江归海各坝,分减淮河洪水。

这些措施虽然也起过一些作用,但清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管理不善,黄河河槽越淤越高,淮水几乎不能流出清口,只靠归海五坝和归江十坝入海人江。

洪水来临,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灾难深重。

据可见到的记载统计,自1280~1855年的575年中,黄河泛滥受灾的年分就有230多年,平均2年多就有一次,受灾范围跨豫、皖、苏三省的整个淮北平原,下至里下河地区。

(三)近代(1855~1949年)淮河
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钢瓦厢决口北流山东,形成新河道,淮河流域基本摆脱了黄河的干扰。

但700余年来,特别明清两代,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入海平道,形成了一条新的分水岭,将沂、沐、泅水系从流域中分出,并堵塞了各水系出路。

为解
决淮河的出路,开发淮河水利,先后出现了各种“导淮”议论和方案,其中主要有全部人长江计划、全部入海计划和江海分流计划,先后成立了一些导淮机构。

1931年经当时政府批准,制定了一个全国导淮计划,但实施工程不多,只建设了数座船闸和开挖了部分河道。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中止。

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占领了徐州,国民党政府军在6月2日和6日,先后在赵口和花园口决开黄河南堤,试图阻止日军前进,造成了作为黄泛区的淮河流域人民的深重灾难。

花园口决口至11月20日,口门冲宽组400余m,黄河原道断流。

全部黄河水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颖河和涡河之间的地带,漫注于正阳关至淮远一段淮河。

入淮之后,横溢两岸低地,泻入洪泽、宝应腐邮清湖,经运河由长江入海,历时9年,到1947年3月15口堵日完工,黄河仍归入原道。

这次决口泛滥地域辽阔,自西北至东南,长度约达400km,宽度30~80km,对淮河流域产生巨大影响。

历年泛流冲刷的结果,在黄水入原河槽地段普遍剧深蚀宽,在泛流所经地面出现许多深槽,产生了新贾鲁河、新涡河上游、新蔡河和淮阳与周口之间的新水系。

由于不同的原因,也产生了淤积,主要有:黄泛大溜横过河身,泥沙淤积了一部分河流;由于黄水泻入原河道,在交汇处两股水流的顶冲,泥沙因流速减低而落淤;由于黄水的倒灌,泥沙淤积在支流河口,以致上、中游的水流排泄不畅。

花园口决口泛滥9年,淮河流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增加了治理的困难。

在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局部地区也进行了部分防洪工程、农田水利以及运河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根据地内,修筑洪泽湖大堤和淮北大堤、整治苏北运河,举办苏北除涝灌溉工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河进入了全面治理开发的新阶段。

------------------------------
淮河水利史资料整理:淮河独流入海时期(1128以前)独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阔,水流通畅,受海潮顶托,潮流可上溯到今洪泽湖区一带。

中下游沿岸有众多的湖泊洼地,洪水季节可以自然调蓄,洪灾记载也很少。

淮河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是南北来往的通路,南北分裂时,是军事争夺的重点场所,所以,古代淮河流域的航运和农田水利都很发达。

航运公元前486年,吴国开挖邗沟,沟通了淮河和长江间的航运。

公元前482年,吴北上争霸,在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了菏水,沟通了淮河支流泗水与济水间的航运,淮河由泗水经济水通黄河,第一次沟通了淮河和黄河。

公元前361年,魏国开鸿沟,与淮河的支流丹水(后来称汴水)、睢水、水、沙水、颍水相通,在黄淮间形成了水运网。

长时间内,淮河通过这些水道与黄河、长江,进而与海河、钱塘江和珠江各流域保持交通联系。

东晋南北朝时,也曾开过自泗水北通济水、黄河的运河。

隋代统一全国,修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其中,自洛阳开通济渠入黄河,再由黄河引水向东南入淮河,也称汴渠,代替了旧汴水,成为全国交通的主干线。

淮安与泗州间的淮河成为运河中的一段(见中国运河史)。

北宋,在此段的右岸又先后开凿了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避开了淮河中的风险。

历代,鸿沟水系和淮河支流颍、涡等河都是经常使用的航运通道。

农田水利历史上,淮河流域曾修建了许多陂塘蓄水工程用于灌溉。

其中,芍陂建于春秋楚庄王时,至今已近2600年。

同时,河南固始一带引期思水(史灌河)建有期思陂。

还有鸿隙陂位于今河南省淮河干流与汝河之间的正阳、息县一带。

三国时,淮河是孙曹相争的前线,魏多次实行水利屯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从正始二年(241)开始由邓艾主持的淮颍水利屯田,共组织五万士兵参加,由黄河引水到颍水流域各陂塘,既用于蓄水灌溉,又可通航,淮
南灌区长达四百里。

南北朝至隋唐,今洪泽湖附近,盱眙有破釜塘,宝应、淮安有白水塘、石鳖屯等有名灌区。

《水经注》所描写的淮河南北多项人工渠道和蓄水陂塘,大多与屯田有关。

唐代淮南还有富人、固本等大型塘堰灌区。

人为水灾在淮河流域利用水作为战争攻防手段自春秋时已有记载。

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就有十余次,以梁、陈与北魏对峙时期最为频繁。

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梁在淮河干流上为军事目的修筑浮山堰,当年为洪水冲毁,给下游人民带来巨大灾害。

黄河夺淮入海时期(1128~1855) 黄河南决夺淮入海,自西汉就有记载,但持续时间短。

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开始南徙,侵夺了淮河下游河道。

以后400余年间,虽不断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但河道一直分合不一,主流常在颍水、涡水、睢水、泗水等河道间不断变换,汇淮河入海,从此,淮北地区水灾严重、频繁,淮南农田水利也衰落萎缩。

明代万历初年,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大筑两岸堤防系统,把黄河固定在开封、商丘、砀山、肖县至徐州入泗水一线上,由清口(今淮阴西)入淮河,经涟水至云梯关入海。

在黄河夺淮的历史中,淮河干流和颍水以下的支流都受过侵夺,河床淤高,水系打乱,流域内灾害频繁。

明清时,京杭运河在清口与黄淮相交,成为整治黄淮运三河的焦点,并以保证运河通航作为前提,工程复杂艰巨。

潘季驯时,加高高家堰,形成绵亘数十里的洪泽湖大堤和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洪泽湖水库,用以调蓄淮河来水,以清口作为出水口冲刷黄河河槽内的泥沙,“蓄清刷黄”,“束水攻沙”,以期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使运河不受倒灌之害,黄淮能顺畅入海,但未获预期效果。

此后,在高家堰上曾建闸,分泄淮河洪水入运河,在淮扬运河南段开减水坝与减水河,泄水由芒稻河入长江,是导淮入江的开始。

清代靳辅、张鹏翮等仍采用大筑高家堰,大挑清口,在洪泽湖下游开引河,引洪泽湖水冲刷黄河河床;在高家堰上做减水坝,在运河上做归海、归江各坝,分减淮河洪水。

以上措施也曾起过一些作用,但因清中期以后,黄河河槽越淤越高,淮水最终不能流出清口,只靠归海、归江各坝排泄,洪水来临,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灾难深重。

黄河北徙后时期(1855~1949) 1855年,黄河北徙,与淮河分离,但原淮河下游河道已被黄河泥沙淤塞,形成分水岭地形,沂、沭、泗水系受阻而分流入海。

于是,自清末开始,为解决淮河出路,开发淮河水利,出现了多种导淮议论,制定了多种方案。

内容可以归为三类:全部入长江计划、全部入海计划和江海分疏计划,先后成立了一些导淮机构。

1931年,经当时政府批准,制定了一个“导淮工程计划”,但工程实施不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停工。

1938年6月在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南堤(见花园口堵口),造成淮河流域黄泛区人民的深重灾难。

历时九年,黄河才回归原道。

淮北水系冲淤不一,给以后的治理带来许多困难。

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一些地区进行了部分防洪工程、农田水利以及运河工程建设,修筑了洪泽湖大堤、淮北大堤,整治苏北运河,兴办苏北除涝灌溉工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着手根治淮河,杜绝淮河水患,开发治理淮河的水利工作开始全面实施。

(见流域规划)
参考书目: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傅泽洪撰录:《行水金鉴》,商务印书馆黎世序等纂修:《续行水金鉴》,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

2、《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技术》
编者按:顷闻张芳教授去世,十分震惊。

张芳教授专攻水利史,治学勤勉,成绩显著,已渐臻炉火纯青之境,正值大有可为之时,造物如何忍心就这样夺走她宝贵的生命?呜呼哀哉!仅录制上传张芳教授旧作一篇,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2005年9月21日零时)我国陂渠串联水利工程技术约起源于春秋中期,战国至汉代已在淮河、汉水上中游的丘陵盆地和高平原有相当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陂渠串联工程的优点,举例分析了古代单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一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多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水利系统的规划、布置和作用。

最后简述陂塘串联工程技术向国外传播和当今的应用,说明我国人民创造的这项出色水利工程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的地形和气候,南北有明显的差异。

华北地区平原广袤,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河流分布密度小,自古以来多兴建长距离的渠道引水工程灌溉农田;南方丘陵山地起伏崎岖,但降水量颇丰,年降雨量在1200—1600毫米以上,多修筑塘堰蓄积当地径流;淮河、汉水流域处于南北过渡之区,上中游分布有丘陵盆地和微起伏的高平原,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水利工程类型多发展陂塘与渠道相结合的灌溉系统。

我国陂渠串联水利工程技术约起源于春秋中期,楚国孙叔敖所创的雩娄灌区,应是这类工程的滥觞。

战国至汉代工程已有相当的发展,类型多样,有名的如战国时建的襄阳地区的白起渠,汉代建的南阳六门——钳卢陂灌区.汝南的水库群等。

陂渠串联的灌溉系统其优点在于解决陂塘水源不足和引水渠道缺乏蓄水容积的缺点,将蓄、引结合起来。

组成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

山丘区的陂塘受集水面积和降雨量的限制,其所蓄的水量往往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

而陂渠串联后,因为有河流径流的补给,不会因集水面积小和降雨量不足发生陂塘干枯的现象,不仅陂渠之间可以互相调节,陂塘及陂塘之间也能进行调节,这就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水资源进行调节,能解决集水面积、陂塘容积和灌溉面积之间不能协调的问题。

一般引水灌渠,只能在用水季节内进行灌溉,在非灌溉季节水量往往白白流失,因此灌溉面积受到限制。

陂渠串联后,就能够把非灌溉期间的河流径流通过渠道引到陂塘存蓄起来,以供灌溉季节所用,扩大了灌溉面积,这就使水源在季节上得到调节,不仅有利于灌溉,汛期陂塘还能存蓄部分洪水,提高了河流的防洪能力。

总之,陂渠串联的水利工程系统,能对水资源在地区分布和时间分配上很好地加以调节。

增大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起到增加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的作用。

这一水工技术我国创建早,春秋中期已经萌芽;发展快。

汉代淮河、汉水流域的丘陵和高平地区已较为普遍分布。

可见,这是适应于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由我国人民创造的一项出色的水利工程技术。

古代陂渠串联的灌溉工程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这种类型的引渠渠首可以有坝也可无坝,古代一般建有坝渠首,这样可以抬高水位,地形合适还能形成库区,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更大。

战国末年,在湖北襄阳地区建成的白起渠,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

公元前227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楚,在鄢城(今湖北宜城西南)西北百里许的汉水支流夷水(今蛮河)上立竭,引水以灌鄢城,后人改建此工程用来灌溉,人称白起渠。

《水经注.沔水》记载:夷水,“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

旧竭去城(鄢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人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

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

城西陂谓之新陂,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

”“其水又东出城,东注臭池,臭池溉田,陂水散流,又入朱湖陂,朱湖陂亦下灌诸田,余水又下人木里沟”。

可见,这是一种典型的长藤结瓜式的陂渠串联工程。

渠首在鄢城外百里许的夷水上建坝,抬高水位,扩大自流灌溉的面积,渠道下连土门陂、新陂、熨斗陂、臭陂和朱湖陂等,可蓄水灌田。

《水经注·沔水》记载白起渠灌溉面积达3000顷,灌区规模相当大(见图一)。

白起渠后代称长渠,渠道仍
采用陂渠串以形式。

与长渠灌区毗连的北面,有引蛮水的木渠工程,此渠始建于楚,当时称木里沟。

汉代南郡太守王宠又开凿,“灌田七百顷”。

到宋代治平三年(1066),由宜城县令朱孥主持,进行大规模修治扩建,在渠首卢家畈筑“灵溪堰”,以拦截壅高蛮水,其下渠道与49陂相连,也建成陂渠串联的形式,灌溉面积大为增加,达6000余顷①。

2.一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淮南地区降雨量比淮北多,河流径流较丰富,因此在河流的上下游可以多处引水,分别灌人高程不一的陂塘,组成一个大的灌区,上游渠道的水量还可补给下游灌区使用。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春秋中期楚国孙叔敖在今河南固始县修建了雩娄灌区②,这即三国曹魏刘馥、邓艾改建的茹陂灌区。

据后代《固始县志》记载:“(史河)又西北十五里,过安丰县故城西又径茹陂南,茹陂又名龙潭口,有闸分水北流,是为清河”③。

茹陂灌区也即是史河的分支清呵灌区,是一个陂渠串联的水利工程系统。

茹陂在龙潭口,是有一定蓄水库容的枢纽工程。

下连清河,清河又与灌区内的陂塘相连。

元代时清河的引水口移到黎集附近的石嘴头。

明代嘉靖《固始县志》对清河灌区的水利工程有较详的记载:清河首建有两座水闸:即上闸(又名均济闸)和中闸(又名清河闸)。

上闸是引水口的节制闸,节制引水量的大小;中闸是控制闸,关闭中闸,可把清河水引入下胜湖和石梁堰,石梁堰还可把过盛的水排人泉河。

中闸以下因清河水位低于地面,则顺次在清河上筑有谭家坝、土坝、滩湖坝、马蝗池坝、裴家坝、袁家坝、左家坝、淇河坝、吴荣坝9座土坝,坝上游分别设有引渠,将水引入清河左右的36座陂塘。

其下还有4座闸坝,用以抬高水位引水灌田。

清河河长90里,将36处陂塘轮灌一次为时约一个月,大致一次灌水入陂塘,即可满足一年的需要。

灌区大致南北长百里,东西宽50里,故称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这虽是明代记述的工程情况,但这种多首制引水与陂塘串联的形式应是从早期的工程承袭而来,否则整个灌区不能灌到水。

————————①郑獬:《郧溪集》卷15《襄州宜城县木渠记》。

②《淮南子·人间训》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经研究,“决期思之水”,建成期思陂,在今固始西北的期思集;雩娄地在今固始县东南,雩娄灌区引史河水,为另一工程。

因期思比雩娄地势低数十米,两地之间相隔灌河、白露河数条河流和分水岭,所以期思之水不能灌雩娄之野。

③乾隆《固始县志》卷4。

古代的茹陂灌区主要指清河灌区。

史河下游的另一分支是湛河,湛河一方面从史河引水,一方面又承受清河尾闾的余水。

湛河上亦有两座水闸,即溥建闸和匀利闸,作用是抬高水位,然后引水人陂塘。

堪河两岸从上而下开有3个引渠口,分别灌人工6座陂塘,这些陂塘呈串珠状,一个接着一个,这与清河两岸的陂塘各个分别引水不同,但都是一河多首引渠与陂塘串联。

附近的泉河、曲河灌区等也都是这种水利类型。

可见陂渠串联的水利工程在这一地区创建早,并且在后代得到持续发展,成为最普遍的一种水利工程类型(见图二)。

3.多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这种水利系统已由陂渠串联的小水网发展为大水网,由一个河系发展到与几个河系相连,较充分地开发利用了地区水资源。

汉代南阳地区的六门——钳卢陂灌区和汝南的水库群即是这类工程的典型。

六门——钳卢陂灌区是汉代南阳太守召信臣创建的,是连结湍水和朝水(今刁河)的陂渠串联的水利系统。

《水经注.湍水》称:“湍水又径穰县(今邓县),为六门陂,汉孝元之世,南阳太守召信臣,以建昭元年(前34年),断湍水,立穰西石竭,至元始五年(公元5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竭也。

溉穰、新野、昆阳(应为涅阳)三县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