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淮河水利史》

内容摘要: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本人查阅经典,结合不足之短见,阐述了淮河水利史的概况。

关键字:淮河;水利史

正文:古代淮河称淮水,与河水(黄河)、江水(长江)、济水(今已木存在)并称四读,其下游经今肝胎、淮阴、淮安、涟水,到云梯关独流入海。南宋时,黄河南徙,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后固定河床于淮河支流泅水和淮阴以下的干流河道上,由于多年黄河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形成悬河,使淮河失去出路。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但淮河主流已不能直接人海,而改由江都县三江营汇人长江。留下的高于两岸地面的黄河故道把原来统一的淮河分割为淮河和沂、沐、泅两个水系。淮河水利史可以分为北宋以前、南宋至咸丰五年和近代这三个时期。

(一)北宋以前的淮河

独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阔,水流迅急通畅,北宋时淮河还是一条有潮河流,受海潮顶托,河潮可上溯到今洪泽湖地区。沿河有众多湖泊洼地,是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加之当时人口密度不大,洪灾记载很少。淮河处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全国统一时,是南北来往的纽带;南北分裂时,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1.农田水利淮河在早期的历史上,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修建了许多被塘蓄水灌溉工程。其中,芍陵是春秋楚庄王时由孙叔敖主持修建,至今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它利用淮水支流滦河和东肥河之间的洼地,圈堤蓄水,堤周长历代在一百里至三百里间变化,灌田超过万顷。孙叔敖还在河南固始建造了期思破,灌区大体在今天的史河灌区一带。淮河上历史灌区还有鸿隙破,位于今河南省淮河干流与汝河之间的正阳、息县一带,挡水堤坝长四百余里,准确创建年代不可考,汉代曾大面积灌溉,以后废弃。鸿像被挡水堤坝长四百余里,蓄积淮河的分流下接慎水,还与上慎破、中慎破、下慎肢、燃破、青破等十数个破塘相接,形成一个波渠串联的灌溉网,即古代的“长藤结瓜”工程型式。三国时,淮河流域为魏吴相争的前线,曹魏搞了多次水利屯田,其中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在许昌引水屯田;夏侯倍于建安初年“断太寿水(准水支流)作肢”种稻;郑浑引沛,维二水作郑破;贾送造新被、小七阳破;刘黎在淮南兴治芍破、茹破等。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是邓艾从正始二年(241年)开始主持的水利屯田,屯田的官兵在淮北有2万人,在淮南有3万人,共5万人。在淮北从黄河引水入沛水,再开广法渠由洋水引水到颖水各肢塘,引水渠长三百余里既可灌溉,又通航运。林经注滩水及其支流各篇里描述了不少人工渠道和蓄水破塘,大多与这些屯田活动有关。

2.水运公元前呼6年,吴国开挖了邓沟,开通了淮河和长江间的航运。公元前482年,吴北征晋国,在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了菏水,开通了淮河支流泅水与济水间的航运,由泅水通淮河,由济水通黄河,这条运河第一次使淮河和黄河统一在一个水运网内。公元前361年,魏国开鸿沟,由黄河引水至圃田泽,再由固田泽开运河至大梁(开封),向南折和淮河的支流丹水(后来的汗水)、准水。油水、沙水、颖水联系在一起,组成淮河和黄河间初步的水运网。在长时间内,淮河通过邓沟和鸿沟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长江和珠江间秦以后有灵渠),与黄河和海河流域(黄河和海河间三国时有白沟)保持着航运联系,

成为政治和军事上的至关重要的地区。隋代统一全国,修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运河,自黄河引水向北南开通济渠在汹州(今江苏吁胎淮河对岸)入淮,成为全国南北交通的干线;重修部沟,沟通江淮,从淮安入淮河。淮安与泅州间的淮河成为运河中的一段,淮河边的汹州成为南北运输的重要枢纽。北宋又平行淮河修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以避淮河中的风险。唐宋两代,淮河支流颖、涡等河都是经常使用的航运通道。

3.人为水灾在淮河流域的军事争夺中,利用水利工程作为战争攻守手段的事件在历史上常有发生,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就有10余次。其主要方式为拦河筑堰,引水灌城或水淹敌军营地,其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梁天监十三年至十五年(514~516年),梁陈对峙时梁在淮河浮山(江苏省汹洪县、安徽省五河县、嘉山县交界处)筑拦河大堰叫浮山堰,长九里。是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坝,因当时发生大洪水,只存在4个月就跨坝了,造成惨重的损失。

(二)南宋至清咸丰五年(1129~1855年〕的淮河

黄河南徙夺准入海,自古就有,时间都不长,总的干扰不大。南宋初(自1128始),黄河自泅水入淮,侵夺了淮河下游河道。在明万历以前的400多年间,虽不断修筑堤防,堵塞决口,河道一直在动荡之中,流势分合不一,淮北地区水灾一直很严重,主流常在颖水、涡水、准水、泅水等河间不断变换,汇入淮河后人海。自明代万历初年至清代康熙年间,按照播季驯的治河思想,大筑两岸系统堤防。把黄河固定在开封、商丘、杨山、肖县至徐州人泅水一线上,由清口(今淮阴西)人淮河,经涟水,至云梯夫人海,即今废黄河道。在黄河夺淮的历史中,淮河干流和颖水以下的支流都受过侵夺,淤高了河床,打乱了原水系,使下游无出路,整个流域灾害频繁。这时京杭运河在清口和黄、难相交,在清口整治中把保证运河通畅作为前提,给治理带来很大困难。潘季驯总理河道时,不断加高高家堰,使之成为绵亘数十里的洪泽湖大堤,抬高洪泽湖水位,形成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水库,用来调蓄淮河来水,并以清口作为出水口,“蓄清刷黄”,‘凉水攻沙”,以期剧深黄河河槽,使运河不受倒灌之害,黄淮顺畅入海。但未获预期效果,淮河水仍没有出路。此后,杨一魁总理河道时在高家堰上建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三座闸,用以分泄淮河洪水人运河,开金湾河,建金湾三减坝,泄水由芒稻河入长江,是导推入江的开始。清代沿用潘季驯的治理思想和办法。靳辅总理河道时,仍大筑高家堰,大挑清口,开引河五道,引洪泽湖清水冲刷黄河河床。为分泄洪水,靳辅还在高家堰上筑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等6座减水坝,分减湖水,经白马湖、宝应湖等人运河,在运河东岸邵伯以上建归海坝,在邵伯以下建归江坝,排水入海人江。此后,著名河道管理官员如张鹏翻、高斌等都沿用靳辅的办法,一方面整理清口,开挖引河,蓄清刷黄;一方面改建。加固高家堰各坝和运河上的归江归海各坝,分减淮河洪水。这些措施虽然也起过一些作用,但清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管理不善,黄河河槽越淤越高,淮水几乎不能流出清口,只靠归海五坝和归江十坝入海人江。洪水来临,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灾难深重。据可见到的记载统计,自1280~1855年的575年中,黄河泛滥受灾的年分就有230多年,平均2年多就有一次,受灾范围跨豫、皖、苏三省的整个淮北平原,下至里下河地区。

(三)近代(1855~1949年)淮河

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钢瓦厢决口北流山东,形成新河道,淮河流域基本摆脱了黄河的干扰。但700余年来,特别明清两代,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入海平道,形成了一条新的分水岭,将沂、沐、泅水系从流域中分出,并堵塞了各水系出路。为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