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种人数统计表

合集下载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一)学校基本概况
注:计算生均时,学生数指填表时学年度初(9月份)的学生数。

请说明学历未达标教师姓名、年龄、学历、职称、所属专业、所任年级、学科;教师余缺情况(专业、学科、年级、人数)。

注:1.学生数以各学年度9月份上报的统计数字为准。

2.不计学生户籍所在地,以实际在校学生为准。

3.借读生的流失率不作统计。

(二)学校队伍建设情况
3.教师发展水平
(1)近三年教师公开发表、获奖论文数量统计
(三)学校教育教学业绩
注:无法填写的项目可空着。

注:填市级以上获奖情况。

注:1. 生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用“元”表示,其余均以“万元”表示。

2. 所有数据均采取报表期末累计数。

3. 学生数是指上、下半年学生数的平均数。

(五)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情况
注:各校可根据实际专用教室设置情况调整以上所列室名。

使用情况是指上一学年使用的次数。

注:使用情况指上一学年实际使用的情况。

2017XX小学大班额情况统计表

2017XX小学大班额情况统计表

2017年XX学校大班额情况统计表
学校(盖章): XX
校长签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
年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9班
10 班
11 班
12 班
13 班
14 班
15 班
16 班
大班 超大班 额数量 额数量
备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不填
注:1.班额56-65人为大班额;班额66人以上(含66人)为超大班额。2.写明每个班的具体人数,其中大班额用橙色标注、超大班额用红色标注,正常班 额用黑色标注。3.表格中内每一项内容都必须认真填写。4.各学校请按照学校实际人数、班数统计,严禁漏报、瞒报,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学校自 负。

小学在校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小学在校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丘北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情况统计表
学校(乡镇)名称: 减少学生情况 年级 学年初 报表学 生数 休学 人数 3 停学 人数 4 转出 人数 5 死亡 人数 6 辍学 人数 7 填表人: 增加学生情况 转入 复学 其他 人数 人数 8 9 10 现有在 校学生 数 领导签字: 现有在校生情况 时间: 年 现有在校生中户籍情况 辍学率% 备注 月 日
119 151 182 167 199 937
注:1、学年初学生数必须与报表数一致,辍学人数/学年初学生数=辍学率; 2、现有在校生数包括在教室内人数、当天请假人数(有请假条); 3、城区分学校填写上报,乡镇学校以乡镇为单位填写上报; 4、此表于2011年9月30日前交教育局基教省内外 外省户籍 内人数 数 户籍 乡户籍 县户籍 12 119 119 151 182 167 199 937 0 0 0 0 0 13 16 17 18 19
1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合计
2
11 119
20
21
119
102 112 138 121 152 625 1 0 34 0 0 1 6 11 15 2 25 50 59 48 50 232 0 3 4 1

中心小学2018年秋季学生人数统计表(学校上报)2

中心小学2018年秋季学生人数统计表(学校上报)2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2012.03 2012.07 2012.06 2012.02 2012.04 2012.06 2011.09 2011.12 2011.11 2012.01 2012.08 2011.1 2012.04 2012.03 2012.04 2012.08 2012.04 2012.04 2012.01 2011.01 2012.01 2012.03 2011.12 2012.08 2012.07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连钰洁 姚文博 魏心远 马文博 邵博 朱喜强 赵振扬 张雪茹 张文慧 彭瑶 蒲欣怡 赵甲 陈文景 赵涵涵 张晶 王生福 林心悦 谢锦雯 邓卓远 梁嘉辉 朱子怡 梁馨怡 彭子皓 赵凯锐 王宇航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杨文婧 张紫婷 邵钰淇 苟智娴 姚紫轩 赵博 柴盼宁 巩峰 黄亚娟 王旭东 李佳琳 李雪峰 梁家纬 刘甜 刘键国 马鹏飞 彭雨鑫 彭博 蒲文昊 蒲春妙 孙彭 王俊杰 王亚瑞 王浩 王瑞

学校各年度班额情况统计表

学校各年度班额情况统计表
87
2
7.1
44
43
285
6
47
7.2
43
八年级
106
2
8.1
53
53
8.2
53
九年级
92
2
9.1
46
46
9.2
46
中本中学校班额情况统计表
2013-2014学年度
年级
学生数
班级数
各班人数
年级班均生数
学生总数
班级总数
学校班均生数
七年级
106
2
7.1
53
53
286
6
48
7.2
53
八年级
92
2
8.1
46
年级
学生数
班级数
各班人数
年级班均生数
学生总数
班级总数
学校班均生数
七年级
85
2
7.1
43
42
276
6
46
7.2
42
八年级
85
2
8.1
43
42
8.2
42
九年级
106
2
9.1
53
53
9.2
53
中本中学校班额情况统计表
2014-2015学年度
年级
学生数
班级数
各班学校班均生数
七年级
46
8.2
46
九年级
88
2
9.1
44
44
9.2
44
中本中学校班额情况统计表
2016-2017学年度
年级
学生数
班级数
各班人数

一年级一班在校生人数统计

一年级一班在校生人数统计

2013年全县中小学在校生统计表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2
2013年全县中小学在校生统计表
备注 (没有学籍的学生 注明无户无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3
2013年全县中小学在校生统计表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无户籍
4
学校名称
XX镇XX学校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胡集镇明德小学
2013年全县中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班级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人数统计表

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人数统计表

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人数统计表一、总体概况1. 根据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总人数达到X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增长X。

2. 从总体趋势来看,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人数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积极推动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各年级学生分布情况1. 小学阶段:2019年农村小学学生总数为X万人,其中一年级X万人,二年级X万人,三年级X万人,四年级X万人,五年级X万人,六年级X万人。

从数据来看,小学学生总数保持稳步增长,各年级之间呈现较为平稳的分布情况。

2. 初中阶段:2019年农村初中学生总数为X万人,其中七年级X万人,八年级X万人,九年级X万人。

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学生总数相对增长较慢,但仍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三、性别比例和教育资源配置1. 性别比例: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段男女生比例基本平衡,男女生分别占到X和X。

2. 教育资源配置:尽管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增长态势良好,但在教师资源、教育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四、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表现1. 教育质量:2019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改善。

但与城市教育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 学生成绩表现: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整体成绩表现呈现良好趋势,但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地域因素等影响,学习成绩较差。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1. 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2. 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应紧密围绕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智慧教育的发展。

六、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1. 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投入,确保农村学生接受良好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