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优秀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变化率指变化量与基期量之比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对工资率的弹性 也称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S: supply W: wage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需求弹性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下)
z 共同点: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
z 劳参率与经济周期不敏感 z 表现为就业者与失业者,不表现为劳动力与非劳
动力
z 不同点:中年妇女——二级劳动力
z 与经济周期相关,变动大 z 附加性假说:劳参率与失业率正相关 •同时存在 z 悲观性假说:劳参率与失业率负相关
z 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失业的类型
z 按造成失业的原因,失业可分为
z 摩擦性失业 z 技术性失业
•正常性失业
z 结构性失业 z 季节性失业
•非正常性失业
z 需求不足性失业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z 劳动力供给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z 劳动资源稀缺性与资源闲置并存! z 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多选)
z 相对性——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 z 绝对性——将一直存在 z 本质表现: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
的稀缺性
z 资源闲置:根本原因——生产力有限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第1章劳动经济学
Y 对X 的弹性
z 概念不同
z 定义不同 z 劳动资源有明确的边界,劳动力资源的定义则有不同
第1章 导论 《劳动经济学》2 PPT课件
1.1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 ①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
是相对的稀缺性。 ②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③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力资源的支
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 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 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1.2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1 实证研究方法
确定 研究对象
设定 假设条件
提出 理论假说
验证
1.2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2 规范研究方法
① 互惠的交换 ② 存在种种障碍
1.2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2 规范研究方法
研究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工作环境、劳动者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的科学。 狭义的劳动心理学包括工效学、人体工程学、工业心理学等;广义的劳动心理学包括管理 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
1.3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3.1 国外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古典经济学家将劳动和工资问题作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2.20世纪20年代制度经济学建立了独立的劳动经济学 3.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4.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5.马克思主义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3.2 劳动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劳动经济学相关著作的出版 2.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4.我国劳动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与教学发展 1.3.3 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科学体系之间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 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 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根据时代
特点,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关注重点。
整理ppt
15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 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劳动
整理ppt
6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 来的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学密不可分。自 古以来,劳动就是人们关注之最。但是,在市场经济 确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劳动问题的论 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混杂在一 起,内容十分分散。
整理ppt
3
第1章 导论
整理ppt
4
本章要求
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明确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
把握劳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为系统学习全书奠定基础
整理ppt
5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 古老,是因为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在研 究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时, 已经触及到了劳动经济问题并作了很多精辟地 论述;说它年轻,如果以世界上第一本真正以 《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正式出版作为现 代劳动经济学的标志,今年也不过才80年。
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
整理ppt
16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 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 他生产资市场参与者的决 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 理政策与制度进行研究
劳动经济学PPT课件
与原点相连接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34
最佳生产方法(1)
K
C1 a
C2
C3
e
Ke
Ka Le
b Q1
La
L
35
最佳生产方法(2)
K
a
Ke
●e
Q3
Ka
●b
Q2
Q1
36
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
13
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 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 递减。
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14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26
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
K=1
C
K=2
K=3
E
G
B
D
A
X
x
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成本曲线的移位
27
K
A B
Q2 Q1
L
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
28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因为是一个负值, 为分析方便起见,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
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 本价格之比。 公式:MPL / W = MPK / R
产 量
Q
平 均 产 量 AP
边 际
产O
量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 三、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 (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经济学 • 1、社会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 学进行研究 • 2、劳动贡献数量上的重要性 • 劳动贡献超过资本贡献 • 3、劳动要素交易的独特性 • 能动因素
• (二)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收益 • 1、个人角度 • 失业原因、工作搜寻、工资谈判等 • 2、社会角度 • 失业治理、收入分配、人力投资等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一般特点 1.主动性 2.目的性 3.创造性 4.多层性 5.相依性
•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特点 • (一)劳动概念--广义化 • 1.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 分失去现实意义。 • 2.知识创新者与资本所有者的支配 和主导地位发生了换位。 • (二)劳动配备的主要要素--知识化 • 1.劳动者就业必须具备当代知识技术 • 2.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 3.在业劳动结构以智力劳动为主
劳动经济学
( Labor Economics)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劳动需求理论 第三章 劳动需求决策 第四章 劳动供给概述 第五章 劳动供给分析 第六章 劳动市场均衡 第七章 生命周期与职业选择 • • • • • • • • 第八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 第十章 工资理论 第十一章 工会理论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十三章 就业与失业理论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差异 第十五章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 三、关于劳动问题的一些观点 • 1、威廉·配弟(英)(1623-1687): •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 2、亚当·斯密(英)(1723-1790): • 劳动是最初的价格,购买一切世界财富 的是劳动,而不是金银 • 3、马克思(德)(1818-1883): •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4、A·马歇尔(英)(1842-1924): • 劳动问题的解决是决定一个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 5、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ppt课件
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 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 帮助的权利。 形式: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的特征: 社会性、互济性和补偿性
三、劳动法律渊源
1、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劳动法的表现形式P33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 ★ 劳动标准一般指最低劳动标准 • 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强制力,劳动关 • 系当事人可以约定高于劳动标准的条件, • 低于劳动标准的部分无效(选择)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劳动规章 地方性劳动法规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正式解释 (雇佣规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
例法)
四、劳动体系
★ 组成劳动法的 8 个内容: 1、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 劳动标准的 3 个内容:(选择) 最低工资标准 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
四、劳动体系
★组成劳动法的 8 个内容: 4、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 • 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与其他各项劳动法律制
八、市场营销策略
2、定价策略 (1)成本导向定价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 (3)竞争导向定价法 3、分销策略 销售渠道的选择P94-95 4、促销策略 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一、员工的知觉与归因
1、感知觉过程
观察
选择
组织
解释 反应
感觉
环
味觉
境
嗅觉
刺
听觉
激
视觉
触觉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最新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导论(精)PPT课件
4、我国学者认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效用 最大化的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劳动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
总体而言: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 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 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 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对劳动力市场及其 影响因素的研究。
布卢姆《劳动经济学》(1925)是第一本正式命名的 教科书,系统地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 资关系、劳工运动等内容。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对就业问题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高度重视。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 经济萧条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家的干预 的方式,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理论开启了国 家干预经济,推动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大幕。
中国劳动经济科学的建立过程
初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增量开始,
逐渐扩大到存量。20世纪90年代以前,计划劳动经济体制占主导地 位。
形成阶段:我国城镇非国有企业的劳动队伍的不断壮大。
迫切需求以需求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及与其 相适应的“契约合同”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产品市场 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
经济学及其后劳动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直接的 基础。 斯图亚特·穆勒定型的工资基金学说促进了劳动经济学 的成熟。
“制度学派”
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886),考察了工会 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的 决定方面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开创了系统地对劳动 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西欧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以行会制度为代表,劳动 经济思想主要是男女平等、集体福利、对某些专业匠 师人数以及取得匠师身份所需的公民资格、财产状况、 投资水平作出种种规定。
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基础知识课件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理解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MRP=VMP=MP·P=MC=W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本质是 经济关系 狭义——本质是 一种机制和形式 作用:实现劳动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个体
劳动力
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的表现 无需完整记忆,注意填空题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122 :37:262 2:37No v-2021 -Nov-2 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22:37: 2622:3 7:2622: 37Satur day, Novem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2120.1 1.2122: 37:2622 :37:26 Novemb er 21, 2020
理解几个概念(只要求理解)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1)相对 (2)绝对 (3)本质表现
2、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最大化满足 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研究对象具体化):
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
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工资和就业 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二、失业及其类型 1、对应就业理解失业——失衡 2、类型 (1)摩擦性失业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再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
的暂 时失业。(比如就业和转换职业时) 实质是职业选择的代价,可看作是“正常”的失 业。
(2)技能性失业
•从个人角度即个人缺乏就业技能而处于失业状态
•解决办法:提高失业者的就业技能 (3)结构性失业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
2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重要概念:
劳动、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
复习思考:
1. 劳动的分类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
22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Market Economy:
人
劳动力市场
财
货币(资本)市场
物
商品市场
劳动经济学
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本
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章
主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
要
研究内容
内
容
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 发展趋势
劳动经济学
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劳 动
1776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
2万
1万
返聘教授、“海带”、服兵役的成年人
在业人数 10万
总人口数 25万
劳动经济学
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劳动经济学
完整的劳动科学体系 形成独立学科 多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体系发展 与完善阶段
独立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
零散的观点
孕育阶段
劳动经济学
1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经济学
17
.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
(一)劳动力需求: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课件.doc
第一章绪论 (3)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9)第三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 (11)第四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第五节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6)第二章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理论 (22)第一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类型和功能 (22)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运行规律体系 (26)第三节我国的劳动力市场 (29)第三章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 (37)第一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含义 (37)第二节劳动力需求曲线 (41)第三节劳动力供给曲线 (53)第四节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62)第五节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67)第四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70)第一节均衡的基本含义 (70)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74)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78)第四节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82)第五节内部劳动力市场 (85)第五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 (92)第一节工资理论 (92)第二节工资水平 (100)第三节工资差别 (111)第四节工资形式 (118)第五节收入分配差距 (126)第六章就业与失业 (138)第一节就业与失业的基本概念 (138)第二节就业量的决定 (143)第三节失业的类型及原因 (147)第四节我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152)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159)第一节歧视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159)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理论 (160)第三节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 (168)第四节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 (171)第五节消除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对策 (173)第八章人力资本投资 (179)第一节人力资本概述 (179)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183)第三节教育投资分析 (185)第四节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 (193)第五节劳动力的流动 (197)第九章劳动关系 (204)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 (204)第二节劳动关系的运行和调整 (216)第三节我国劳动关系目标及发展 (223)第十章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228)第一节国家财政与劳动力市场 (228)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 (234)第三节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242)劳动经济学教程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本章将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入手,考察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并介绍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课件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简ppt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2024/2/15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
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
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变动方向相同),即:
△S Es = ——
△W ——
S
W
其中:
△S
2024/2/15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熟悉)
(一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
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当把可变的的劳动投入增 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 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为 深 入 学 习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和党 的十九 大精神 ,贯彻全 国教育 大会精 神,充分 发挥中 小学图 书室育 人功能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024/2/15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用下图所示的模型 揭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它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描述一个最简单 的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
MRP = VMP = MP×P = MC = W
其中: MRP为边际产品收益
VMP为边际产品价值 P为产品价格 MC为边际成本
为 深 入 学 习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和党 的十九 大精神 ,贯彻全 国教育 大会精 神,充分 发挥中 小学图 书室育 人功能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 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 社会的基本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业人口
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2021/3/16
18
• 3、劳动力供给
• 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 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够提供 的劳动时间。
2021/3/16
19
• 4、劳动力供给弹性 (1)含义
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 可正:最大
• 可负:最小
2021/3/16
6
三、劳动力市场
商品和劳务供给
居民户
生产要素收 入
企业
生产要素供给
货币支出
收入循环模型
2021/3/16
7
1、在劳动力市场上,市场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 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无数次的 选择,按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 和服务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效用最大化 • 劳动力市场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21/3/16
2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劳动力市场 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 两个层次。
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 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
2021/3/16
13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 劳动力需求 •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 劳动力市场均衡 • 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2021/3/16
14
•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X) •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 • 1、劳动力
• 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 就业需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 的人口。
、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
比率 (1)总人口劳动力参 与率= 劳动力人口 总人口
(2)劳动年龄劳动力 参与率= 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3)性别劳动力参与 率= 某性别劳动力人口 该性别劳动年龄人口
(4)某年龄劳动力参 与率= 该年龄劳动力人口 该年龄劳动年龄人口
(5)就业率= 在业人口 =
2021/3/16
9
• 3、步骤 •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其构成要素、相
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 事实资料
• (2)设定假设条件 • (3)提出理论假说 • (4)验证
2021/3/16
10
• (二)规范研究方法 • 1、含义 •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动行“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 2、特点 • (1)价值判断,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
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职能是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 3、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相似。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 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 ,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 作用原理。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 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021/3/16
• 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 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 供给富有弹性,即ES >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小 于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
• 供给缺乏弹性,即ES <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大 于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
2021/3/16
17
• 2、劳动力参与率
• 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稀缺。 3、本质是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
生产力=支付力,生产量有限,所以支付力 就有限。 生产力有限—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
2021/3/16
5
二、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080586 ) 1、效用最大化:个人在可支配的资源约束下, 追求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 预测 。 2、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效用 最大化的货币形式。
问题
• (2)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 互惠障碍: •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2021/3/16
11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 是什么
客观事实
规范研究法 应该是什么 价值判断
(080526)
劳动力与企业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规范研究方法是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工具。
2021/3/16
12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1、劳动力和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 与就业需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 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 的比率。 总劳动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分析劳动力变动 的工具) 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 年龄(性别)人口
2021/3/16
3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一)资源的稀缺性含义 • 资源的有限性 •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客观上存在
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2021/3/16
4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1、相对的: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和愿
望。 2、绝对的:只要有人类的需要就会资源
8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一)实证研究方法 • 1、含义
• 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 精确的知识
•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 2、特点: • (1)目的是研究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
规律及内在逻辑
• (2)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的客观性,并可 根据事实和经验进行检验
量S(人·时)
号
1.5
150
a
2.0
200
b
2.5
280
c
3.0400d Nhomakorabea3.5
500
e
4.0
700
f
劳动力供给表
2021/3/16
劳动力供给图
16
• 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类:
• 供给无弹性,即ES=0,劳动力供给不受工资率变 动影响;
• 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 供给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 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
2021/3/16
15
2、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 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 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应量变动与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
070526)
工资率W( 劳动力供给 符
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