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作者:楼汉葳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2期

摘 ; ;要: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意志,渗透其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生活德育 ; ;中小学课程改革 ; ;情感体验

在当前社会道德事件频出、整个社会大环境道德水准呈明显滑坡之态时,做好德性传承是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的需要,更是时代精神发展的需要。善美之城的德性传承,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培育场所的学校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就目前来说,做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在德育文化的传递和创新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课程理念的改革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德育甚至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人过有德性的生活。德性是“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的人性之“善”,是从“品德”锻造“美德”的历程,直至能够“具有理解、内化与践履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秉性、气质和能力”[1]。这种秉性和能力的内在统一形成个体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使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内化于个体的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的特性,从而使外在的规范成为内心的准则,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和方式。

对于德性的培养,传统的德育课程沿袭普通知识教育的模式,属于“传递—接受”式的知性德育。它把德育课程简单化为德育知识的教育,因而把道德知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知识作为外在的客体知识单向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经历接受知识、巩固知识再到考试答题再现知识的过程,其习得、评价的过程全部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内部进行,基本等同于智育课程的一般模式。

知性德育的效果如何?从品德的心理结构看,个体的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人们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基础,但个体品德的真正形成一定是在相应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在道德意志的调控下,最终在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知性德育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对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并能在纸质考试中获取高分。然而,道德认知的提高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局部目标,学生通过灌输、牢记德育教条并不会必然地增强其道德情感,进而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道德行为。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出于对纯粹知识灌输

的知性德育形式的反感,表现出不道德或反道德的行为。所以,知性德育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其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意志,渗透其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最后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有效的德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回归实践层面,实行“生活德育”。生活德育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人的道德”[2]。道德本来就是与生活一体的,无论从其产生还是现实的存在来看,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是为了更好地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可以说,道德本身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道德规范的习得过程,反之,德育的过程就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有道德的”生活中。生活德育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点是契合的,陶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因此,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理念的转变,关涉德育目标的转变:从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伦理学家”转变为有德行的人,过有德性的生活。

二、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育部在2005年4月制定发行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整合、深化了90年代制定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及《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的内容,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德育的行动指南。教育部的《意见》明确了“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规定了德育作为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五项内容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德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在德育的五项内容及目标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小学阶段的内容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心理教育的内容:涉及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内容和活动,例如诚实、守信、勇敢、坚韧、自尊、自信;涉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和活动,诸如生活自理、自觉学习和作业、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道德教育的内容:1.中华传统美德部分,包括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宽容待人、团结友爱等;2.良好的日常生活品德部分,指讲究文明礼貌、讲究个人卫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珍惜

劳动成果、合理消费等;3.制度生活品德部分,含勤奋学习、乐于探究、勇于创新、专心踏实的学习态度,形成社会公德的意识和习惯,等等。

法制教育的内容:这是归属制度生活德育的内容,主要是了解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等,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规则等。

思想教育的内容:“五爱”——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勇于创新;集体生活的规范和技能,团结、谦让、互助、合作的品质;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公民教育,具体内容包含国旗、国徽、国歌、国家版图等常识;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尊重民族习惯和不同国家文化,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4]。

三、德育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生活德育的教学形式是生动的、多样化的。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德育不仅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之内,更应贯穿于人的所有生活之中。人们是通过有道德的生活学习道德的,德育的场所在于学校,也在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5]。生活德育是实践性的德育,贯穿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在学校特定时间的德育课程教学中,是以综合的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的。生活德育不同于知性德育,它不强调道德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要将知识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一边经历一边学习。

生活德育的教学是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知性德育仅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掌握,是孤立的、情感无涉的,也是枯燥的,干巴巴的;生活德育的教学强调个体在“有道德的生活中,认识社会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6],德育过程中的这些认识、体验、感受、感悟是真实可感的,可以抵达人的心灵的,因而也是富有生命力的能够促进个体内在精神成长的。道德教育只有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才能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结合起来,才会有心灵的震撼,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从而不仅理解价值,而且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贯彻落实到人的行为。

除了宏大的生活场景,创设特定情境在生活德育中显得很有意义。所谓道德情境就是包含一定道德寓意的情景,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就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道德的洗礼,激发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以下几种道德情境[7]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作用更突出。

1.体验情境。这种情境较为隐蔽,学生能获得一种情感体验,它们通常是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学生之间真实的互动情境,或者是一些与“做”有关的情境性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中创设了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到不同说话方式给人的不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