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符号

2006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叫《北京的符号》。什么是北京的符号呢?一时还真不好说。

天安门,应该是北京的符号吧?到那里看看升旗降旗,看看纪念碑,看看大会堂,看看毛主席的遗容,就算是看到北京了罢?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应该是北京的符号吧?那里能看到北京的昨天和昨天的历史细节。什刹海、三里屯,王府井、大栅栏、秀水,还有潘家园、琉璃厂、簋街,应该是北京的符号罢?那里能闻到北京的人间烟火气息。还有相声、京剧、京韵大鼓甚至好听的一嘴京片儿,应该是北京的符号吧?那“姥姥”“折子了”“盖了帽啦”等等,多么让人难忘啊。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清华、北大甚至还有漂亮的福娃,应该是北京的符号吧?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小福娃会把“北京欢迎你”的温馨声音喊到全世界去的。北京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有许多特别有感觉的地方。这种感觉,就像烟花一样,只要微微一点儿火花,就能立刻从心底喷出,爆出满天的华彩。

在北京城里走,光阴的故事总是新鲜的。常常是不经意的一回头,冷不丁就与历史老人打个照面。碰面时忍不住要主动凑上前去,规规矩矩唱个肥喏:“嘿,您老早。什么是北京的符号呢?”

那老儿却不言不语的,指指南,指指北,指指东,指指西,那意思似乎是说:“咳,北京城里,东西南北,比我老的多的是。‘符号’也多的是。”是啊,随处都是沧桑旧迹,随处都有历史烟痕,满眼都是古老的文化底蕴,到处都是北京的符号啊。

有了这份底蕴,有了这些“符号”,北京的文化,就有了一份厚重感,有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沉甸甸的独特的分量。

沿着明皇城城墙遗址,细长条儿的皇城根公园是一个全天免费开放的公园。园里的几件铜雕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件名为《今天与昨天》的雕塑,雕的是一位现代摩登女郎打开笔记本电脑,后面一位拖着辫子的龙钟老叟在好奇地探看着姑娘手里的键盘。这件雕塑,我以为倒是象征今日北京的一个绝好的符号。先锋与传统,历史与现实,新与旧,古与今,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既不互相攻击,也不互相同化,就像诗歌中的新诗与旧诗一样,携手并进,比翼齐飞。

从皇城根公园往西不远,就是景山公园。崇祯上吊的那棵老槐树,据说还长在景山的风雨中。经历过多年的沧桑流变,其实原来的那棵早就枯死了。而今的这棵树只是一个唤起人们记忆的替代符号而已。历史就像一条长河,后浪推着前浪,一路澎湃而去。尽管涛声依旧,可是崇祯他们那张旧船票,却再也登不上我们今天这艘飞速航行的“客船”了。

不过,景山公园里的牡丹花的笑容,或许和古人眼中的还是

一样的灿烂明媚。去景山公园看牡丹,是京城里的传统一景。一株牡丹一种芳华,一种牡丹一个典雅贴切的芳名,有时花下还会衬有一首首动人的小诗,说不尽的雍容华贵,夹杂着那么一份说不尽的妩媚风流。这里的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摆在露天里,沐着阳光,浴着春风,风姿绰约,生机无限,魅力无穷。这些美丽的牡丹,我想,也堪称北京的一个符号吧?

沿南池子大街一直往南步行不远,穿过菖蒲河公园,就是著名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再往北,就是故宫。出故宫往北就是景山,接着就是地安门,再拐弯往北斜行,就到了著名的钟鼓楼。

之所以我对北京的方向意识这么明确,确实是因为在京味文化里浸淫日久的缘故。跟近处的天津比一比,跟远处的重庆上海比一比,北京人的鲜明独特的方向意识,给当年初入北京的我这个外省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北京人是极重视“北”这个方向的,他们讽刺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的说法,就叫“找不着北”,在北京找不着北,应该说那是很令人难为情的。这个神秘的“北”,也可以看成是北京人观念中的一个符号。

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城,是明朝初年燕王扫北以后盖起来的。完整的北京城墙,连同其中的皇宫、街道、四合院,成为一个正方形的城市,即今天的北京内城。这里从建城开始,

就依据了一条清晰的坐北朝南的中轴线。老北京,背倚燕山,俯瞰中原,有着恢弘的皇家气度和斑斓气象。在这里,不同的方向是有着鲜明的上下尊卑的含义的。东西而言,以东为上。南北而言,以北为尊。至于坐北朝南的方位,就意味着皇权和正统,自然是四海“归心”的所在了。这种方位意识与等级理念的融合,刺激着北京城自我膨胀的中心意识,使它在当年常处在天朝上国之都自尊自大的陶醉情绪之中。

东西南北的理念在北京居民中的分量至今仍然是很重的。就拿普通的选择住宅来说吧,无论是买是租,买家或房客不仅要看房子质量,同时还要考察房子的朝向。比较典型的北京民居就是四合院了。据说四合院的上选,通常也需要讲究个坐北朝南的。

读古人的小说,写到北京的客栈,常见“上房”这样一个词。什么样的房子算上房呢?当然是北屋算“上房”了。还有人撰文分析过“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句北京民谚,为什么撞的非得是“南墙”呢?因为发出这种感叹的人,是站在北边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从北边的立场看,向南闯自然就意味着一种不识相或者说是悖逆了。如果悖逆之后碰了头,那自然就是自找的活该的了。

北京的天气,就像北京人对东西南北分得那么清晰一样,也是四季分明的。每一个季节,有每一个季节的“符号”。春天有春天的魅力,夏天有夏天的激情,秋天有秋天的畅想,冬

天有冬天的神韵。

读过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的春天,也读过跟老舍同时的现在已不是太有名的老向笔下的北京的春天,还读过其他一些作家笔下的北京之春。不过,对北京的春天的感受,最强烈的还不是来自文字上,而是来自亲身的感受。北京的骀荡的春风,铺天盖地,呼啸而来,声势是极为轰轰烈烈的。

这春风绝对是执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说来就来,携着遍地春色,豪歌着,哗笑着,狂呼着,高叫着,一露面儿就吓得冬雪残冰落荒而逃。不过它的脾气有时候又似乎太大,不太像南方的春风那样懂得怜香惜玉,柔情万千。近几年的沙尘暴更是惹来不少的怨言。倘若这时出一趟门,这些泼皮牛二一样的风沙就“滋滋”地往人的衣服里面钻,往人的耳朵里、鼻子里、眼睛里、嘴巴里可着劲儿地灌。回家以后,鼻子眼儿里、耳朵眼儿里,呼呼啦啦的,全是沙子。如果北京的春风,也能够伴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像人们所盼望的那样,变得温柔一些,体贴一些,该多好啊。

北京的夏季,不只是外地人们想象中的,是烈日和暴雨的天下。这里的夏季,是一个真正激情燃烧、流花溢彩的季节。许多夏季的假日,我们去著名的“夏宫”颐和园,荡舟赏荷,或者干脆就在曲折的回廊里自由漫步,听夏蝉懒洋洋地长鸣,或者随便倒在一片草地上,享受凉爽的风的抚摸,周围有繁花茂草陪伴着我们,仰望蔚蓝的天空,喝上几口可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