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目录

一、顶进施工工艺 (1)

㈠、顶进顺序 (1)

㈡、工艺流程 (1)

二、顶进施工方法 (2)

㈠、施工准备 (2)

1.技术准备 (2)

2.机具设备准备 (3)

㈡、试顶 (4)

㈢、顶进作业 (4)

1.顶进方法 (4)

2.顶进过程注意事项 (5)

3.桥(涵)体顶进的轨迹 (5)

4.顶进方向和高程的控制 (6)

三、质量标准 (6)

㈠、主控项目 (6)

㈡、一般项目 (7)

附页顶进记录表 (8)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顶进施工工艺

㈠、顶进顺序

桥(涵)身开始顶进时,对单孔、双孔或三孔连续框架结构,没有顶进的先后次序问题。对双孔不连续结构,只要两箱身保持一定的搭接长度,谁先谁后都可以。对三孔不连续结构,在路基内顶进时,必须保证中孔领先顶进。

㈡、工艺流程

1.当箱身在工作坑底板上移动时,不论孔跨多少,其工艺流程都相同。

底板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2.当箱身与路基接触后,增加挖运土方工序。

路基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二、顶进施工方法

㈠、施工准备

顶进作业开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全面检查顶进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认真审核并热悉设计图纸,做好定位复测工作。(2)检查桥(涵)身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3)计算顶程以及观测人员的组织和仪器装置。

(4)检查线路加固、后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掌握《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

(6)根据顶力选择顶进设备。

桥涵顶进时,必须克服箱身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及端部刃脚切土的抗力,这些阻力的总和即为桥涵顶进时的顶力,顶力根据顶进长度、土的性质、地下水情况、桥体外形及施工方法等因素,按下列计算式计算:

P=K[N1f1+(N1+N2)f2+2Ef3+RA]

式中:

P ——最大顶力;

N1——桥涵顶部荷载(KN).(包括线路加固材料重量);

f1——桥涵顶部表面与顶部荷重之间的摩阻系数,如荷重仅为线路材料可取f=0.2~0.5;复土较厚时取f=0.7~0.8;

N2——箱身自重(KN)

f2——箱身底板与基低土的摩阻系数,一般取0。7~0.8;

E ——箱身两侧土压力(KN);

f3——侧面摩阻系数,一般取0.7~0.8;

R ——刃脚正面阻力,砂粘土取500~550KN/m2,卵石土取1500~1700KN/m2;

A ——刃脚的正面面积m2;

K ——系数一般采用1.2;

在既有线上顶进桥涵时,一般箱身顶部覆土较薄,有时只有线路上部和加固材料的重量,荷载小,两侧土压力数值也比较小,故顶进时的阻力主要来自箱身自重。根据施工经验顶力也可作简略计算: P=μ·N。

式中: μ—顶力系数, 一般取1.2~1.5;

N—箱身自重(KN)。

2.机具设备准备

(1)检查液压系统安装及试验情况。

(2)顶进主要机具设备表。

顶进主要机具设备表

㈡、试顶

1.试顶工作一般以顶动箱身为止。在试顶时要加强箱身中线、水平和纵向位移的观察,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后背和底板的变化。

2.试顶时注意事项:

①在各有关部位及观测点处均应有专人负责,随时注意变化情况。

①开泵后每当油压升高5~10Mpa时须停泵观察,发现异状及时处理。

③当千斤顶活塞开始伸出,顶柱(顶铁)压紧后应立即停泵,经检查各部位情况,无异常现象可在开泵,直至箱身起动。

④试顶完成后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如各部位情况均属良好便可进行正式的顶进作业。

㈢、顶进作业

1.顶进方法

顶进既是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受液压力而产生顶力,推动箱身前进,箱身前进后使千斤顶的活塞回复原位,在空挡处填放顶铁,以待下次开镐,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箱身就位。

2.顶进过程注意事项

①箱身在工作坑底板空顶时,应特别注意箱身的轴县线方向,刃脚一经吃土,应组织加快挖土出土速度,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保持箱身不断的顶进。

②每班交接前,对千斤顶、油泵液压系统、顶铁、顶柱、后背、刃脚等设备要经过检查,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掌握箱身当时的方向及高程状况后才能开始操作继续顶进。

③在顶进过程中要始终做好记录,随班交接,有利于箱身顶进。(记录格式见附页)

④挖土和顶进箱身应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在洞内和线路防护人员之间设对讲机、电铃和信号灯等,规定一定的联系制度,使洞内外密切配合,步调一致。

⑤顶进时顶柱和后背上不准站人,以防顶柱弓起弹出或意外伤人。当顶进时发现线路横向变形,及时纠正,并加强养护。

⑥洞内采用小型挖掘机、铲运车或风镐挖土,直接用运土车运走,挖土进尺及坡度根据现场的土质而定,按1个千斤顶顶程挖土,不能超挖。每次土挖完后立即顶进箱身,使箱身紧切开挖面,开挖面的坡度控制在1:0.8—1:1.2之内,开挖面的宽度预留lOcm左右厚的土层,即比箱身轮廓小10cm,开挖底面高于箱身底面5一lOcm。

⑦安放的顶铁和千斤顶必须和顶进的箱涵轴线顺直一致,与横粱垂直,各顶铁长度根据顶进长度必须一致。每顶进隔4米,设置一道横粱,与箱身底板和后背梁接触的横梁必须密贴,如有间隙必须用适当的薄铁板楔紧,并用稀的1:3水泥砂浆填补灌缝,所有顶铁必须楔紧。

⑧桥涵顶进最终允许误差:中线允许偏差20cm(一端顶进);高程:不大于顶程的1%,偏高不得超过15cm,偏低不得超过20cm。

3.桥(涵)体顶进的轨迹

箱体顶进起动后沿滑板向前空顶,使刃脚入土直到就位,如在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基上顶进时,往往开始是沿着滑板的坡度上升,当桥体顶出滑板1/3后,使滑板端部受到箱体荷载,而此时桥体端部恰好进入线路下方,由于线路活荷载作用,端部下沉滑板出现裂缝,箱体开始出现扎头。在箱体重心移出滑板后“扎头”现象更为严重,而当箱体继续前进尾部在脱离滑板前后,往往滑板断裂,箱体尾部下沉,使坡度逐渐回升,而后比较平稳的前进,直到就位。所以,在桥涵顶进施工中,根据桥体顶进时的运动规律,计算出桥体

运行中的相对标高,保证桥体准确就位。

4.顶进方向和高程的控制

①“扎头”和“抬头”现象的控制

框构顶进过程中当其重心向前移向滑板边缘附近时,由于前方的地基承载力小于滑板而出现“扎头”的现象,使箱体向前倾斜。为防止倾斜超过允许标准,可以适当的增大上部刃脚处的顶进阻力,使产生一个反力矩。但是这个力矩过大时也会造成箱体“抬头”。如出现“抬头”现象则用适当加大箱体前部下方的挖土量解决。总之,在顶进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和监督箱体的情况,及时处理,保证顶进的正常进行。

②箱身方向左右偏差调整的方法

箱体顶进过程中的左右方向偏差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始时桥体在滑板上顶时,此时极易发生方向偏差,应该依靠导向墩以及改变两侧顶镐数量的办法纠正;箱体在入土初期,纠正方向最为重要,这是因为箱体大部分顶入路基后,已形成孔道,再行纠正比较困难,所以,必须在入土前后,把正方向,尽可能减少误差;箱体顶出滑板后的方向纠正,可以调整两侧顶力或增减侧刃脚阻力的办法即可。

㈣、测量工作

在顶进过程中箱身每前进一顶程,即对箱身的轴线和高程进行观测,并详细做好记录,如发现偏差及时纠正。(记录格式见附页)

三、质量标准

㈠、主控项目

1、顶进设施和线路加固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工艺设计资料和观察。

2、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顶进。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

㈡、一般项目

框构桥涵顶进后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框构桥涵顶进后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附页顶进记录表

顶进记录表

8

拆除铁路既有盖板箱涵原位顶进框构桥施工技术

拆除铁路既有盖板箱涵原位顶进框构桥施工技术 摘要:铁路提速引起既有线进行改造,既有桥涵因标准低和年久失修,需要进行更换,拆旧涵顶新桥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施工,本文介绍了黑宝山站至黑金站间拆除既有2-4.8米盖板箱涵顶进新的1-8米框构桥施工,施工中克服了线路加固、拆除旧盖板涵顶进中的难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既有线路拆除盖板涵框构桥顶进 1、工程简介 该工程是嫩江至黑宝山货运专线工程,为依科特车站改造增加到发线而设。框架桥位于嫩黑线GK106+346处,因原位处2-4.8m涵洞盖板受损严重,该涵已被嫩江铁路公司列为危桥无法进行接长施工而更改为1-8.0m钢筋混凝土框构顶进。 2、顶进施工组织 2.1 路基防护桩 新框构桥顶进时不拆除既有涵两侧边墙,因框架桥桥体预制时距既有涵较近,且框构桥桥体顶进时工字钢横梁未搭在框构主体前,为防止既有涵洞入口两侧的翼墙发生塌方,在顶进前端路肩左右两角做防护桩。防护桩每侧3根,防护桩桩径1.25米,靠近线路侧两根桩桩长15米,桩中心距不大于1.5米,桩中心距既有线路中心4.0米。靠近既有涵防护桩桩中心距既有涵洞基础边为0.75米。防护桩桩顶设置冠梁。线路加固前,路基防护桩要制作完成,并保证达到设计强度。 2.2 线路加固 本桥须穿越嫩黑线4股道,铁路线为曲线,Ⅰ道曲线半径为990m,Ⅱ、3、4道曲线半径为1000m。 本工程线路加固采用横抬纵挑法进行加固,采用3-5-3扣吊轨梁和I40b工字钢横梁、I45b工字钢双根一束纵梁结合的加固方法。为防止桥体顶进施工期间线路横移,桥体主体后端预埋牵拉地锚。横抬纵挑法加固后的线路组成完整的加固体系,保证线路加固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加固范围为I40b工字钢横梁加固至边墙外6米。I45b工字钢纵梁采用两根一束,以不侵限为原则。扣轨长度按横梁外侧3m考虑。

圆管涵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样本

圆管涵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圆管涵安装完成图圆管涵质量保证体系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圆管涵安装图 一、工程概况:

K0+010涵为1-Φ0.6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涵洞与路线成900交角, 涵洞长6m, 7.5号浆砌片块石一字墙洞头设计, 进口形式为跌水井, 出口形式为排水沟。管节为C30钢筋混凝土, 管身基础为C15片石混凝土, 基坑底采用小型设备夯实。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材料进场及检验 砂、石、水泥、钢筋、石灰等材料已检验合格, 材料进场已满足开工需要。 2、对导线点和高程进行复测, 经确认无误后进行基础原地面清理放样, 打出护桩, 标出基坑轮廓线。 3、所需施工人员和机械已进场。 4、安全防护措施, 基坑防排水, 措施已制定并落实。 5、熟悉施工图纸, 编制了施工方案, 下达技术交底。

三、施工方案 1.涵洞所用管节在厂家集中预制, 现场吊装。 2.涵洞所需砼以及砂浆采用拌和机拌和。 四、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 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用挖掘机按放出的开挖轮廓线从上而下开挖, 挖出的土用自卸汽车运走, 基底平面尺寸每边宽出结构边线50cm, 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cm厚时, 停止开挖, 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待检验合格后, 人工修整边坡, 开挖剩余30cm 厚的基坑土方, 平整且夯实基底,然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待地基承载力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2、基础施工: 1)基底处理

砂砾垫层回填前先将基顶整平夯实, 并控制基顶标高线, 根据回填砂砾中部和端部厚度不同, 分层进行填筑夯实, 砂砾采用质地坚硬的砂砾石, 不得含有植物、垃圾等杂质, 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 含泥量不大于5%, 卵石粒径为5mm--60mm, 级配较好, 吸水率不大于5%, 施工前先做好砂砾石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分层铺设厚度, 每层全面均匀夯压4-5遍。 2)注意事项: ①铺筑前先行验基, 边坡必须保持稳定, 做好排水措施, 使基坑保持无水状态。 ②钉立标志桩控制填料厚度, 中部垫层底面根据设计要求在同一高程, 在中部和端部不同高度垫层交接处, 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 并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垫层施工。 ③填毕后不能暴露过久, 及时进行圬工基础浇筑, 并及时回填基坑。 3)质量要求及验收: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1、圆管涵 1.1、基础施工 先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圆管涵具体位置,经校对无误后再进行施工。软岩及土质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硬岩质基坑则采用风钻钻孔,松动爆破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须整平碾压密实或夯实,再检查标高,基底按设计图纸规范施工,铺设砂砾垫层。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混凝土基座应按本规范规定施工,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图纸所示,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1.2、敷设 圆管涵采用预制管涵。 (1)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同,应使内壁齐平。 (2)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任何管节位置设置准确。 (4)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

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1.3、接缝 (1)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 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如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应再用两层 150mm 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毛毡包缠并用铅丝邦扎接缝部位。 (2)如果图纸规定,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应在其外部设置 20 级混凝土箍圈。箍圈环绕接缝浇筑好后,应给予充分养生,使获得满意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 (3)当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先坐以下硬性水泥砂浆,在管节套接以后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4)当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时,应按接缝形式分别采用沥青麻絮、水泥砂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塞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在填塞沥青砂之前,应在圆管的外表面和套环内表面涂刷沥青涂层,以增强其粘性,并按图纸所示部位固定捆扎绳,以免沥青砂外漏。 (5)倒虹吸管宜采用圆管,进出水口必须设置竖井。管节接头及进出水口应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水处理,不得漏水和渗水。在填土覆盖前应按图纸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灌水试验。 1.4、进出水口 (1)进出水口应按图纸所示,采用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修筑;施

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案

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案 为减小对线路的影响,顶进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空顶,顶进长度为9m,第二阶段为挖土顶进,顶进长度为18m。 框构桥顶进的取决于作业面挖运土速度,因此顶进中,必须不间断施工,挖土进尺一般以2m米左右为宜,开挖面的坡度,不得陡于1:0.58,挖土时应掌握坡面的平整,事先按设计的坡度由上向下开挖,并派人员观察防止路基坍方发生。 (1)顶进及挖土作业: 开镐顶进是现场顶进的中心环节,每次开镐前应对顶进设备及线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开镐顶进。完成一个顶程后回镐,更换不同的顶铁再次开镐顶进,如此反复,直到顶进就位。 箱涵顶进开始后,当顶出滑板三分之一后,滑板前端土壤压缩,此时为保证桥涵的位置正确,每顶进一镐就观测桥身中线和水平高程一次。 框构桥在工作坑底板上空顶时,应特别注意桥身的轴线方向,框构桥一经吃土,应加快组织挖土出土速度,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保持桥身不断顶进,如由于某种原因迫使暂时停止桥身顶进时,亦应间续地顶动桥身,以防止桥身阻力增大。 每班交接前,对千斤顶、油泵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和平台等设备,要经过检查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掌握桥身当时的方向及高程状况后,才能开始操作继续顶进。在顶进过程中,要始终做好记录,随班交接有利于桥身顶进。顶进时,顶铁和后背上不准站人,以防止顶铁弓起崩出后背意外伤人。 顶进桥身在列车慢行45km/h及间隙时间内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为了保证安全,桥下和线路防护人员之间设对讲机、喇叭、信号旗和哨子等,规定一定的联系制度,使桥下桥上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以便及时停镐,确保行车安全。 (2)挖土、运土作业: 根据土质情况及顶镐顶程,严格控制挖土,自上往下挖,一次不超过2m,严禁超挖。做到“短进尺、快开挖、勤顶进”,严格控制一次土方开挖的数量,避免路基塌方造成事故。

顶进涵施工防护方案1-8米框构桥12页word

顶进涵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一、工程概况 JK695+855.75 1-8.0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小桥,采用新建框架结构小桥顶进施工技术。1-8.0m新建框架部分斜长31.03m、斜角47°,顶程 53.77 m、顶力2804吨.穿越既有线推送一线、推送二线、下转场线三股道。 二、施工防护措施 (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用密目网钢管支撑进行封闭作业点,并派防护人员24小时进行全程监护。开挖工作坑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工作坑的开挖尺寸,在工作坑周围及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识牌和各项工种操作规程牌共计*个。靠近既有线侧基坑开挖边线距既有路基路肩坡脚安全距离为1.5m。工作坑开挖的同时,及时做好排降水处理,避免雨季施工,并做好汛期防洪准备工作。在基坑四周设一条蓄水槽,并挖两口直径为50cm、深1m的蓄水井,并派专人看守,用污水泵随时抽取地下水。 两处框架涵施工现场安排防护员分班轮流进行值守。并设置驻站联络员,随时进行联系。 防护人员上岗前,必须带齐防护用具(测速仪、防护旗、信号灯、响墩、火炬、对讲机、道尺等)作业期间要做好列车开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时上岗作业,不得擅自离岗或迟到早退。下一班次人员未到,上一班次人员不得离岗,违者追究责任,给予重罚。 (二)重要环节、关键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签订安全协议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中始终把既有线安全放在首位,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及兰州铁路局颁布的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施工安全的规定。为保证施工安全,切实做到杜绝既有线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既有线行车和设备的安全保证方案: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由项目部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组员由总工程师、技术、安全、材料、综合等部门主管组成,对既有线旁施工作业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各作业队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上至下形成严密的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的既有线安全保障体系。 项目部通过定期举办安全技术培训班、定期开展既有线施工安全大检查等诸多有效手段,提高全员既有线行车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 (2) 签订配合安全协议 开工前由项目部提报施工方案,报铁路局主管部门审批。 实施前与相关设备管理部门签订施工配合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确保运输与施工的安全。发生事故按《事规》处理。 2、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既有线安全施工十不准:即没有签订安全协议不准施工;没有制定安全防护措施不准施工;隐蔽设备没有查清不准施工;准备工作补充分(到位)不准施工;无设备监管人员不准施工;没有在车站登记不准施工;防护人员物资质不准施工;无相应职级的人员带工不准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施工;无突发事项处理预案不准施工。四杜绝:即杜绝违章违纪、超计划、超范围或无计划;杜绝材料机具侵限影响行车;杜绝施工挖断光电缆影响行车运输;杜绝因施工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在既有线旁施工,严格执行《兰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兰铁办[2019]105号文,并设置工地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利用对讲机、电话等通讯设备随时和车站保持联络,在列车将通过前及时通知施工现场施

钢波纹管涵施工工艺要求

. YTHG 拼装波纹涵管施工工艺

拼装波纹管涵施工工艺 一、拼装涵管概况 拼装波纹涵管是由多片波形板片用螺栓拼接而成,具有板片薄,重量轻,便于运输存放,施工工艺简单,现场安装方便,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对桥梁和管涵的结构破坏问题,组装快速,工期短等优点。进行纵向连接成型。连接螺栓采用M20 ,8.8级高强度螺栓及弧型垫圈,边缝及螺栓用密封胶处理,钢板表面采用热浸镀锌。组装完成后用喷涂沥青。洞口铺砌及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洞口。 钢波纹管涵是一种柔性结构,它建成后与周围土体形成一种组合结构,共同受力,波纹管涵楔形部及两侧的回填土很关键,如果回填不密实或有楔形部中空或局部有大石块直接作用于管体,将出现局部有较大变形或局部有凸起,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质量事故,所以波纹管涵两侧及楔形部的回填土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 二、施工工艺 挖基→施工放样→基础垫层填筑→管身安装→涵背回填→洞口铺砌及护坡防护。 1、挖基 1.1有设计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地基;没有设计要求时,基 础垫层厚和开槽宽度参见下表,为了便于机械碾压,建议采用 基础标准宽度。 1.2

1.2 基坑开挖应按要求进行,当基底土为淤泥等不良土层时,应换填处理,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设计单位批准。 1.3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1.4 各种土质地基的处理方法 (1) 优质土地基 未经筛分的砂,碎石,砂砾土以及砂质土都是比较理想的地基材料,但需清除10cm以上的石块等硬物。 (2) 一般性土质地基 承载能力不太高的普通地基,需设一定厚度的基础。但是,若将涵管地基槽原状土经严格夯实(其夯实度到重型击实密实度的90%以上)以后,也可直接将波纹管置于地基上。 (3) 岩石地基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教学教材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 图

1.1、基础施工 先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圆管涵具体位置,经校对无误后再进行施工。软岩及土质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硬岩质基坑则采用风钻钻孔,松动爆破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须整平碾压密实或夯实,再检查标高,基底按设计图纸规范施工,铺设砂砾垫层。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混凝土基座应按本规范规定施工,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图纸所示,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1.2、敷设 圆管涵采用预制管涵。 (1)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同,应使内壁齐平。 (2)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任何管节位置设置准确。 (4)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1)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 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如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应再用两层 150mm 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毛毡包缠并用铅丝邦扎接缝部位。 (2)如果图纸规定,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应在其外部设置 20 级混凝土箍圈。箍圈环绕接缝浇筑好后,应给予充分养生,使获得满意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 (3)当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先坐以下硬性水泥砂浆,在管节套接以后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4)当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时,应按接缝形式分别采用沥青麻絮、水泥砂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塞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在填塞沥青砂之前,应在圆管的外表面和套环内表面涂刷沥青涂层,以增强其粘性,并按图纸所示部位固定捆扎绳,以免沥青砂外漏。 (5)倒虹吸管宜采用圆管,进出水口必须设置竖井。管节接头及进出水口应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水处理,不得漏水和渗水。在填土覆盖前应按图纸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灌水试验。 1.4、进出水口 (1)进出水口应按图纸所示,采用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修筑;施工工艺应分别符合规范的规定。 (2)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稳定畅通。当设有跌水井和急流槽时,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框构桥顶进安全保证措施

框构桥顶进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才能担任,设备启动时,人员必须撤离基坑,严禁施工人员接近或跨越顶铁,不准在顶铁及后背墙上站人。 (2)开泵试顶当油压升高5-10mpa时,必须停泵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每次顶进前应细致检查油压系统,顶铁(铁)安装及后背变化情况安放顶铁时,应与千斤顶轴线一致,当顶程较长时,应按照设计加设横梁,以确保顶铁稳定。 (4)开挖顶进时24小时设专职观测人员,监视开挖面变化。 (5)坚持五不挖制度,即列车通过时不挖、桥体顶进时不挖、发生塌方迹象时不挖、机械发生故障时不挖、交接班时不挖。 (6)挖土进尺及坡度应根据土质和线路加固的情况确定,不宜超挖,一般情况下,每次挖掘进尺在保证机械能够正常施工的情况下控制在1米左右,土质不好时,则应按千斤顶的顶程挖掘,即挖一个顶程的土方,立即顶进桥身,使桥身紧切开挖面。开挖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0o。保证开挖面不发生坍塌,在施工中一定要放坡开挖,严禁超挖。 (7)每次顶进前应仔细检查油压系统,顶铁(铁)安装情况应与顶力轴线一致。当顶程较长时,应加设横梁与压梁扣件锁扣稳固。 (8)在操纵时要经常和观察人员联系,并且不断观察油顶的伸、缩情况和压力表的指数,如有压力突然升高,异常声响和不正常现象必须立即卸载,经检查无碍后方可继续工作。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情况下进行检查和调整,以防伤人。 (9)顶进过程中,为保证箱体均匀受力,平行推进,液压系统装置采用集中控制,同时调动顶搞,每顶完一搞后,详细测量其中线和高程以防止涵洞偏移和抬扎头。若遇涵位偏移,随即在下次顶进中控制顶搞行程和速度及时纠偏,对抬扎头情况,采用超、欠挖土之方法及时予以调整。 (10)每天下班前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对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结果纳入施工日志。现场技术员每天应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顶进桥施工中轨道的加固方法[详细]

摘要:本文阐述了既有线框构桥顶进施工中,轨道加固的三种基本方法:扣轨与纵横梁组合加固、D型便梁加 和工便梁的加固方法,从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加固安装顺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目前由于铁路线上 动车组的运行,各路局工务段对线路的加固措施要求愈来愈严格,扣轨与横纵梁组合的加固方法在正线上已逐步 被D便梁和工便梁取代。 关键词:顶进;既有线;轨道加固 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及地下工程交通网日益形成。为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营,且又不致影响在建工程的正常施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下穿或上跨铁路的桥涵结构,其中铁路既有线顶进桥涵由于其造价低廉,工艺 简单,自然而然地成为横跨铁路之首选。而在顶进桥涵作业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既有线的轨道加固。其作用就是控制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的变形,减少对路基的动载作用。确定轨道加固的形式应视铁路线路的状况、既有线的运输能力、顶进桥涵处地质、地下水情况及结构的尺寸、刃脚构造、覆土厚度、施工季节等情况综合考虑。目前顶进桥涵施工轨道加固常用方法有三种,即扣轨加纵横梁加固方案、D便梁和工便梁加固方案。 1扣轨与纵横梁组合加固 1.1单一的扣轨加固方法 当顶进桥涵涵箱身孔径小于3m(一般用于圆涵顶进),处于直线地段,运输不甚繁忙,路基土质较好,且涵顶有较厚密实的覆土,刃脚安装良好,可采用单一的 扣轨加固方法进行线路加固。扣轨若用43kg/m或50kg/m旧钢轨,组合方式有 3-3-3-3、3-5-3或3-7-3,即每组(束)3根4组、每组3根2组配每组5根1组 或每组3根2组配每组7根1组进行线路加固,扣轨组数可通过计算决定。轨束分开铺设在钢轨的内外侧,3-5-3或3-7-3中间那一束铺设在两钢轨的中间。轨 束长度需伸出框构两侧至少5 m,轨束与枕木的交叉点全部用“U”型螺栓与 “︹”型扁铁制成的扣板连成一体。扣轨离开主轨垫板5 cm,每束扣轨两端设木梭头,扣轨接头相互错开,相错量大于1m。 1.2吊轨横梁或吊轨纵横梁加固方法 当顶进桥涵箱身孔径较大,箱顶无覆盖土,线路加固可采用扣轨横梁或扣轨纵横梁加固方法。

圆管涵施工工艺

13.2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 13.2.1工艺概述 圆管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拼装在涵座上的涵洞。圆管涵一般作为过水涵洞。圆管涵结构要素见图13.4.1。 圆管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图13.2.1 圆管涵结构要素 13.2.2作业内容 圆管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及管座施工、管节吊装、防水层施工、端翼墙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2.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圆管涵预制管节各部位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1和13.2.3-2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3的规定。 2、涵身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圆管拼缝缝端面应竖直、平整。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2.3-1 圆管涵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节检查不少于1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13.2.4工艺流程图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2.4: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材料准备 基坑开挖 基础施工 涵节安装 管座及端翼墙施工 防水层施工 涵背回填 出入口铺砌 图13.2.4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13.2.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目录 一、顶进施工工艺 (1) ㈠、顶进顺序 (1) ㈡、工艺流程 (1) 二、顶进施工方法 (2) ㈠、施工准备 (2) 1.技术准备 (2) 2.机具设备准备 (3) ㈡、试顶 (4) ㈢、顶进作业 (4) 1.顶进方法 (4) 2.顶进过程注意事项 (5) 3.桥(涵)体顶进的轨迹 (5) 4.顶进方向和高程的控制 (6) 三、质量标准 (6) ㈠、主控项目 (6) ㈡、一般项目 (7) 附页顶进记录表 (8)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顶进施工工艺 ㈠、顶进顺序 桥(涵)身开始顶进时,对单孔、双孔或三孔连续框架结构,没有顶进的先后次序问题。对双孔不连续结构,只要两箱身保持一定的搭接长度,谁先谁后都可以。对三孔不连续结构,在路基内顶进时,必须保证中孔领先顶进。 ㈡、工艺流程 1.当箱身在工作坑底板上移动时,不论孔跨多少,其工艺流程都相同。 底板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2.当箱身与路基接触后,增加挖运土方工序。

路基顶进施工工艺流程 二、顶进施工方法 ㈠、施工准备 顶进作业开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全面检查顶进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认真审核并热悉设计图纸,做好定位复测工作。(2)检查桥(涵)身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3)计算顶程以及观测人员的组织和仪器装置。 (4)检查线路加固、后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掌握《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 (6)根据顶力选择顶进设备。 桥涵顶进时,必须克服箱身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及端部刃脚切土的抗力,这些阻力的总和即为桥涵顶进时的顶力,顶力根据顶进长度、土的性质、地下水情况、桥体外形及施工方法等因素,按下列计算式计算: P=K[N1f1+(N1+N2)f2+2Ef3+RA]

既有线涵洞顶进施工技术

既有线涵洞顶进施工技术 【摘要】涵洞对于铁路工程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涵洞顶进施工技术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涵洞施工技术更加的安全、可靠并且对于既有线正常运营的影响更小。本文以施工现场K28+854新增框架桥的涵洞顶进施工为例,对涵洞顶进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叙述与分析,并且针对其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既有线涵洞顶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既有线路;涵洞顶进;施工技术 引言: 在既有线路上进行新建涵洞施工时,为了保证既有线正常运营,传统的涵洞施工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而使用顶进技术进行涵洞施工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涵洞顶进技术施工首先要在保证既有线路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对线路进行加固,随后在路基的一侧挖掘基坑并安装相应的设备装置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之后进行顶进。如此往复循环便可以将顶进箱体推送到设计位置,从而完成涵洞施工工作。 一、工程概况 K28+854新建框架桥位于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中成都南至双流区间。桥梁孔径为1-8m*3.5m,框架的总长度为16.02m,主要功能为行人通行。框架桥与既有线路之间的正交区域均采用顶进施工,顶进出土总量为208立方米。需要进行施工的路段为一条直线,纵向坡度为1.1‰的下坡。两侧有接触网杆两根,距框架中心距离分别为25.5m、33.9m,无分相。线路加固采用D24型便梁,D便梁支墩为1.5×1.5m矩形桩,桩长11m。通讯电缆在既有线左侧有7根。地质情况为从上至下为地面至2m间为人工填土、2-5m间为松软土,5-10m间为卵石土、10m以下为W2泥岩。 二、主要施工技术 在本次涵洞顶进施工过程中,主要需要进行的施工工作包括硬隔离设施的安装及拆除;框架桥预先制作;无缝线路应力放散;D便梁支墩人工挖孔施工;工作坑及后背墙施工;D便梁安装及拆除;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等[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工程项目极为复杂,同时既有线路通车频繁,这些情况无疑提高了施工的难度,也加大了施工的安全风险。为了确保本次涵洞施工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必须要严格遵循既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各项工作,将安全摆在第一位,逐步推进工作进度,化整为零。 1、工作基坑挖掘 由于该涵洞施工范围为临近既有线和既有线施工,因此在施工区域的地下可能存在较多的既有线缆和油气管线。为了避免由于路基工程施工损坏既有设备,影响行车,在施工之前需要先利用相关仪器对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数量进行探查、做好标记并通知各个施工部门加强施工管理。在做好相关既有设备的调查之后,便可以进行工作基坑的挖掘。首先,架子队需要在铁路的路基右侧设置工作坑,修筑滑板,在滑板顶面上铺设隔离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桥身涵节,安装顶进设备。为了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铁路行车带来的影响,需要根据铁路局施工批复提报施工计划,办理相关手续将既有铁路限速45km/h,进行支墩施工。在支墩的强度达到了预期要求之后,便可以假设D便梁,对既有线路进行结构加固,随后便可以正式进行顶进工作。当工作坑挖掘出的高度达到标准之后,由于路基应力结构发生了变化,边坡可能发生滑落或倾塌。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需要对边坡采取防护措施,一般施工中多使用挂网与喷浆保护方式。之后便可以预制混凝土滑板,在严格控制滑板表面平整程度的同时于滑板内部设置锚梁,避免顶进施工时滑板被一同顶进。

圆管涵施工工艺方法

圆管涵施工工艺方法 预制管节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管节段长度分别为米、米的正管节。管节采用企口管节,管身全长范围内每隔6~1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管基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待管节安放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其施工方法如下: (1)基坑开挖:基础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基坑按设计图纸开挖后,按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以便及时变更设计方案。基坑开挖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排水,凡低于地下水位的地方进行开挖并构成基础时,应提前采取基坑排水措施,一般采用集水井水泵抽排法。 (2)垫层和基座: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分层压实,一般采用平板振动器及强夯机夯实,压实度不应小于96%。管基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预留管壁厚度及管节坐浆混凝土2~3cm,待安装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涵洞全长范围内沉降缝设置应严格按照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缝宽2厘米,缝内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沉降缝位置应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其位置在路基中心线和行车道外侧。 (3)敷设: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管涵紧贴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并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同应使内壁齐平,在敷设过程中,管内应清洁无脏物,管节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并用沥青麻絮填塞接缝的内、外侧。 (4)回填:涵洞顶及洞身两侧回填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图纸要求压实度填筑、夯实,填土用手扶式振动夯实机配合压

2021年圆管涵施工工艺

13.2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 欧阳光明(2021.03.07) 13.2.1工艺概述 圆管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拼装在涵座上的涵洞。圆管涵一般作为过水涵洞。圆管涵结构要素见图13.4.1。 圆管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图13.2.1圆管涵结构要素 13.2.2作业内容 圆管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开挖、基础及管座施工、管节吊装、防水层施工、端翼墙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2.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圆管涵预制管节各部位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1和13.2.3-2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3的规定。 2、涵身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圆管拼缝缝端面应竖直、平整。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2.3-1圆管涵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13.2.4工艺流程图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2.4: 图13.2.4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13.2.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

框构桥顶进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梅集线K113+961m 1-6.5m 框构桥顶进施工安全措施 编制单位:通化铁道建设总公司 编制人: 审批人: 2008年5月

一、线桥施工计划: 1、施工地点: 2、施工项目及时间: 10月3日-10月25日框构顶进。 10月26日-10月28日拆除工字梁扣轨、抽换枕木。 3、封锁时间:10月26日——10月28日每日13:25-15:15 4、慢行速度:1日0:00至28日18:00限45km/h,以后正常。 影响范围及列车运行指示:①封锁区间及平东站8号道岔(不含8号道岔)至梅和口侧进站信号机间线路。 二、工程概况: 四梅线K5+483m 7.5m-15m-7.5m框构桥计划10月1日至2日开始进行线路架设工作,为保证施工期间行车线和人身绝对安全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三、组织机构: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认真贯彻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董国良(项目指挥) 副组长:朴庆水(总工程师) 副组长:王玉生(项目队长) 组员: 安全员:杜文 技术员:王辉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劳力组织: 配备劳力:100人 五、设备配备及工具: 1、设备配备: (1)、吊车(8T)一台 (2)、铲车(50)二台 (3)、自卸汽车(10T)6台 (4)、油镐(50T) 8台 (5)、压机(15T) 8台 (6)、油镐(500T) 50台 (7)、顶铁 180t 2、材料配备: (1)、C55工字钢-16m 105片 (2)、C55工字钢-12m 36片 (3)、50kg-25m轨 66根 (4)、50kg-5m轨 22根 (5)、吊轨扣件 1400套 六、安全措施: 1、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定施工配合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安全责任区段,配合时间,双方联系方式。 2、施工前按路局文件要求进行施工例会。与配合单位明确作业范围、工作内容、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同时查找施工安全隐患,保证行车绝对安全。 3、施工中严格执行月份施工封锁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清作业范围、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拆移既有设备时必须经设备主管单位人员同意、并现场监护方可拆移。全体作业人

既有线框构涵顶进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滨东路北延框构桥与铁路太线相交在k4+95 处,道路与铁路中心线夹角为83 °经。路局批复采用的桥梁结构形式为3-13m 连续框架桥,采用顶进作业施工,框架桥主体沿铁路方向为42.92m, 沿公路方向为10.08m 。此框架桥设计快车道采用净高为5.0m ,考虑市政道路设计纵横坡度的影响,结构净高设计为5.8m, 顶板、中墙及边墙厚度均为0.9m ,底板设计厚度为1.0m, 刃角长度为4.5m ,人行道宽度为2.5m ,平衡重为 3.5m 。 二、计划工期安排 计划顶进时间:6 月1 日开始至6 月14 日顶进结束。 线路加固:4 天顶进及挖土:7 天拆除加固、恢复线 路:4 天 限速要求:6月1日8:00 至6月14日18:00 限速 45km/h,15 日18:00 至16 日8:00 限速45km/h ,16 日8:00 至17 日8:00 限速60km/h,17 日8:00 至18 日18:00 限速80km/h ,其后恢复正常。 三、施工职责分配施工总负责人:李光13919811 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按计划平稳进行,卡控关键,责任到人。经研究决定成立项目部,负责施工的全过程。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承担责任。具体组成为: 1 、项目经理:杜龙13513039 主要职责 (1 )全面负责顶进施工中的一切质量、安全进度、协调各组及相关单位的配合,调配人员、机械及抢险材料。 (2)掌握行车,顶进时间,发布顶进命令,布置安排各重要岗位人员和机械。 (3)确定顶进方案及线路加固方案,对重大问题决策等。 (4)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其他命令。 2 、技术人员:轲1345539 主要职责: (1 )在施工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2 )做到每次顶进都进行方向及高差的测量,并告之现场负责人,通知其调整顶力或者挖土方式。

圆管涵及箱涵施工工艺.

4.6、涵洞、通道的施工方法 4.6.1、钢筋砼圆管预制 钢筋砼圆管采用预制方式,采用振动制管器发,预制场地平整、坚实、清洁,并做好必要的方式,防止场地沉陷。 圆管涵预制材料制作工序均需在现场试验和检验并取得工程师的批准,成品经验应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钢筋梆扎按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钢筋应有质保单。帮扎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鲜鳞锈等消除干净。钢筋采用冷拉方法调查,冷接率I级钢筋不大于2%,钢筋弯制和末端的弯钩按设计要求制作,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钢筋布设完毕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对摸,钢筋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浇筑砼。 模板由可拆装与附有振动器的钢内摸组成.外摸由两片厚约为5MM左右的钢板半圆筒拼制,半圆筒用带楔的销栓连接.内摸为一整圆筒,下中直径较上中直径稍小以便取出内摸。 用振动制管器制管,可在铺放水泥纸袋的地坪上施工。模板与砼接触的表面上应涂润滑剂(废机油等)钢筋笼放在内外摸间固定后,先震动10 秒种左右使摸型密贴地坪,以防漏浆。每节涵管分5层灌注,每层灌好铲平后开动震动器,震至混凝土冒浆为止,再灌下一层,最后一层震动冒浆后,抹平顶面,冒浆后2~3分钟即关闭震动器。固定销在灌注中逐渐抽出,先抽下边,后抽上边。停震后,用链滑车吊起内摸。起吊时应垂直,刚吊起应辅以震动(震动2~3次,每次1秒左右),使内摸与混凝土脱离。内摸吊起20CM,即不得再震动。为使吊起内摸后能移至另一制作位置,宜用龙门车起吊.外摸在灌注5~10钟后拆开,若不及时拆开须至初凝后才能再拆.拆开后混乱土表面缺陷应及时修整.

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表面收浆、凝固后即用草覆盖、防止日晒、雨淋和冰冻,经常在模板及草帘上洒水,保持混凝土湿润。洒水养护时间在7天以上。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用水相同。 管节混凝土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试块试验。并符合下例要求: 4.6.1.1、管节端面平整并与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端面按斜交角度处理; 4.6.1.2、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麻面,每处面积不大于 3×3CM,深度不超过1C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露筋,蜂窝、麻面处经修补完善后使用; 4.6.1.3、管节各部尺寸不超过下表格的允许偏差: 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管节长度0——10 内(直)直径±10 管壁厚度±5 管节混凝土的强度应大于设计标号75%,并经检查符合圆管成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时,才允许装运。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成品由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密实。

DK53+160、DK53+925顶进施工方案2016.8.28

锦承线义县至朝阳段扩能改造工程DK53+160 1-4m框架涵 DK53+925 1-2m框架涵 顶进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8月28日

目录 一、编制目的、原则、适用范围 (1) 1.编制目的 (1) 2.编制原则 (1) 3.适用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1) 1.地理位置及水文情况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项目及时间 (1) 三、施工方案 (2) 1.工作坑 (2) 2.滑板及后背梁 (4) 3.框构涵钢筋 (6) 4.框构涵身砼 (6) 5.线路架空支点墩施工 (6) 6.应力放散 (6) 7.线路加固 (13) 8.顶进施工 (17) 9、施工现场保证措施 (20)

顶进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原则、适用范围 1.编制目的 为做好DK53+160、DK53+925框架涵工程2016年顶进施工工作,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特制定顶进施工方案。 2.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居安思危,统一指挥,防救结合,规范运行,持续改进。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义朝1标项目经理部管段内DK53+160、DK53+925框架箱涵施工。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及水文情况 框架涵位属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地区,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燥寒冷期长,春秋季风大,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以低山丘陵地为主。义县属于半干旱、半干燥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多偏北大风。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5%,该时期为义县的雨季、汛期。地下水位深度3.0-9.0米。 2.工程概况 DK53+160 1-4m框架涵为立交兼排洪新建涵,既有涵位于K53+178处,为1-3.4m普通钢筋混凝土板小桥。既有小桥废弃拆除,移位顶进新涵,新

管涵施工注意事项

排水工程说明书 五、施工工艺要求 1 管材及管道基础 污水管及雨水管管径≤1000mm的均采用立筋式中空壁钢塑复合缠绕管,管材必须符合国标GB/T 19472.2-2004《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二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及CECS164-2004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要求。 雨水管管材D>1000mm时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必须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的相关要求。 a、立筋式中空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基础 采用180°砂石基础,详《塑料管基础及沟槽开挖回填图》及国标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相关要求。管顶覆土深度0.7≤H≤8.0米,管道环刚度采用SN=12.5 KN /㎡;管顶覆土深度H>8米,管道采用C30混凝土满包200mm 处理。 管顶覆土深度H<0.7米,管道采用C30混凝土满包200mm处理。 b、钢筋混凝土管基础 管顶覆土深度0.7≤H≤5.0米;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120°混凝土基础,参照标准图集06MS201-1-17; 管顶覆土深度5.0<H≤7.5米;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180°混凝土基础,参照标准图集06MS201-1-19; 管顶覆土深度7.5<H≤9.0米,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180°混凝土基础,参照标准图集06MS201-1-19; 管顶覆土深度H>9.0米,需采取钢筋混凝土包封加固处理,另专项设计。 管顶覆土深度H<0.7米,管道采用C30混凝土满包处理,详细《管道加固大样图》。 2 管道接口 立筋式中空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可采用电热熔带连接、热收缩带连接或者卡箍式弹性连接,并严格按照厂家相关技术要求指导实施。 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现浇混凝土套环接口,详见06MS201-1,P36。 3管道出口 排水管渠出水口参照标准图集《排水管道出口》06MS201-9,,出口位于放坡处采用八字墙,位于挡墙处采用一字墙,排水出口应采取防冲刷、消能、加固等措施。 4 检查井砌筑 雨水检查井200≤D≤600,砖砌φ1000圆形雨水检查井06MS201-3-11 雨水检查井600<D≤800,砖砌φ1250圆形雨水检查井06MS201-3-14 雨水检查井800<D≤2000,矩形检查井06MS201-3-31 矩形90°三通砖砌雨水检查井06MS201-3-33 矩形90°四通砖砌雨水检查井06MS201-3-35 污水检查井200≤D≤600,砖砌φ1000圆形污水检查井06MS201-3-20 污水检查井600<D≤800,砖砌φ1250圆形污水检查井06MS201-3-24 污水检查井800<D≤1500,矩形检查井06MS201-3-37 矩形90°三通砖砌污水检查井06MS201-3-44 矩形90°四通砖砌污水检查井06MS201-3-50 圆形排水检查井流槽形式06MS201-3-8,矩形排水检查井流槽形式 06MS201-3-30 5 扇形检查井--- D800--2000,06MS201-3-57 6 雨水连接暗井——(详雨水暗井设计大样图) 7 跌水井 D=200--400(直线外跌),06MS201-3-99 D=400--600(直线外跌),06MS201-3-103 D=200—400(支线外跌),06MS201-3-106 D=700—1500(直线外跌),06MS201-3-110 (跌水井井墙材料采用MU15水泥标砖) 8 检查井、跌水井施工砌筑要求 (1) 材料: a、在车行道范围内的检查井应使用强度不小于MU15水泥标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b、人行道范围内的检查井,应使用强度不小于MU15水泥标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