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的朦胧诗历史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8]北岛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
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
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
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
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
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
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
蒙古语朦胧诗的发展历程
蒙古语朦胧诗的发展历程
蒙古语朦胧诗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内蒙古地区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也被称为"内蒙古民族诗派"。
它以其深邃、隐晦、富有哲理的表现方式,成为了蒙古族诗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朦胧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是朦胧诗发展的起点,最早的朦胧诗作品开始在文坛上出现。
这些作品以表达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诗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困惑和思考为特点,语言上具有朦胧、混沌的风格。
2. 高潮阶段(1990-1992年):在这一阶段,朦胧诗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拷问。
这些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语言上更加富有隐晦和抽象的表现手法。
3. 深化阶段(1993-1995年):在这一阶段,朦胧诗逐渐走向成熟。
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和艺术性,不再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的探索。
作品的语言更加清晰,意象更加精准,表达风格上也更加多样化。
4. 转型阶段(1996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朦胧诗逐渐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不同的诗人在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同时也与其他文学流派进行了交叉和融合。
朦胧诗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到国内外文坛。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朦胧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很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从近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演进发展,衍变出了多样的表达方式,受到现代读者的一致赞誉,并以一种深邃而士劳的姿态,应用在当代诗歌朗诵中,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诗体。
那么,朦胧诗是如何发展和变异的呢?本文将结合古典文学史叙述,围绕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展开探讨。
一、朦胧诗的发展朦胧诗最初发源于汉朝,是汉朝文人从西汉古乐府诗歌中汲取灵感,形成的一种崇尚诗歌韵律的文学体裁。
它以隐而有致的语言,结合神秘和无穷的想象力,抒发出一种朦胧意象的诗歌语言,并将古乐府的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手法和抽象意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从古至今,朦胧诗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次:初期的汉朝以至晚期的唐代,中期的宋代到南宋明代,以及近代的清宫文学。
1、汉朝以至晚唐代汉朝以至晚唐代,朦胧诗以柳宗元为代表,在文人经书诗中更加广泛的被上涌,形成了诸如婉约抑扬、萦绕、神物袅娜、繁艳多彩、情调优雅的多彩的诗体,被称为“新朦胧”诗歌。
柳宗元的“痴情”抒情、细密而不拘谨,赋予了朦胧诗以更加自由的语言表达,把虚无朦胧的场景通过艺术化的写法通透地表达出来,并以此影响了一些后世朦胧诗人的创作。
2、宋代到明清宋代到明清,朦胧诗也继续发展壮大,特别是宋代诗人,他们在继承汉朝及唐代文人朦胧诗表达手法的基础上,又以其独特的宋体诗歌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把朦胧诗继续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宋代的苏轼,他的朦胧诗多元化的表达手法,增添了朦胧诗有关的情感和抒发的内容。
在明朝,朦胧诗也发展出了有别于以往的艺术形态,比如,王安石的朦胧诗,由于他写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朦胧,给今日的读者以更多的精神餐点。
3、清宫文学清宫文学时期,朦胧诗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宫廷文风”,使朦胧诗体现出了更多的“宫廷”批评精神,以通俗易懂,玩世不恭的语言,把朦胧诗写得更加活泼、具体、有趣,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审美形式,展示出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和思考方式。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诗作《回答》《宣告》《雨夜》《古寺》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黑眼睛》等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对顾城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舒婷的《童话诗人》中找到答案顾城的诗作《生命幻想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北岛与舒婷的比较舒婷是情感型的主要致力挖掘自己女性的心灵而北岛是思辨型的主要致力于探讨人类的精神舒婷的诗表现出现代主义的特点但所表现的现代主义特点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引桥而且表现表现出更加内向的趋势更加关注生命本体的意义而北岛是当代诗歌现代主义的先锋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先驱者的觉醒意识富有哲理的思想深度和充满艺术魅力的人格力量形成凝重奇峭的风格舒婷是一个感情至上主义者重视自己的直觉和感悟总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而北岛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自觉地把个人和民族的苦难作为一个双重的精神十字架北在自己身上北岛与顾城的比较两人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但两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别所受的文化教养不同北岛在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曾接触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而顾城较少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北岛虽然拒绝与现实社会合作但始终表现出自己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而顾城在对现实失望后以逃避的态度去寻找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去创造一个与世俗世界相对立的美好幻境五朦胧诗的发展与变异 2朦胧诗变异之二新生代后朦胧诗人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为代表第三代诗人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为代表 3后朦胧诗人的创作特点与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们与朦胧诗人相比较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诗更丰厚深邃也比朦胧诗更艰深晦涩代表人物是海子关于海子 1964年生于安微省怀宁县在农村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4海子的创作特点海子是一个诗歌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人生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身上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方文化激烈冲撞中无处依傍的精神焦虑海子的创作在风格上与舒婷有相似之处就是善于采用抒情手法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在精神气质上则接近北岛受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透出一种智慧与高贵孤独与愤激海子的作品 5第三代诗人的创作特点否定朦胧诗变异和反动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反英雄反崇高反理性反文化反抒情反优美等通过语言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变异来体现诗歌审美意识的变异如《有关大雁塔》《尚义街六号》有关大雁塔韩东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次英雄然后下来走进下面的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aname=baidusnap0></a>奔跑</B>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北岛简介原名赵开振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进北京一个建筑公司当工人后曾在两家杂志社当编辑然后辞职做自由撰稿人80年代末出国定居主要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在天涯》《零度以上的风景》这些诗作大多在海外出版北岛的诗作特点北岛1970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他的生活中的两次死亡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好友遇罗克的被四人帮的专政机构枪决二是他妹妹为救一个溺水儿童遇难这不仅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冷峻的观察也使他对于死亡生命的意义有了省思北岛表现出沉思者的姿态诗风凝重眼光犀利他的诗中充满着许多警句式的诗行极富概括力与洞察力舒婷出生于福建泉州在厦门鼓浪屿长大一九六九年中学毕业后到闽西山区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回城待业做过各种各样的临时工时代的灰暗与个人的不幸刺痛她的心灵她在那时充满了被遗弃的寂寞朦胧诗江河杨炼的史诗新生代后朦胧诗第三代诗人江河的史诗代表作《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的组诗《诺日朗》《半坡》《敦煌》《西藏》 1朦胧诗的变异之一史诗在主情的诗歌创作中强烈的个人情感被社会集体的本质取代诗歌独特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被怱略被消极贺敬之放声歌唱郭小川自己的志愿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城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相信未来》郭路生食指节选当蜘咮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79年7月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980年著名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1981年老诗人臧克家在《河北师院学报》第1期发表《关于朦胧诗》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朦胧诗 课件
“ 朦 胧 诗 ” 的 崛 起 阶 段
“朦胧诗”的发源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的“文革” 期间。
“朦胧诗”的出世
1978年12月北岛与芒克创办《今 天》。1979年《诗刊》先后刊出 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 树》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 始得到社会的承认。 1979年到1984间围绕“朦胧诗” 发生了一场广泛的争论,其意义 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
政治文化的影响
在政治上,几千年来由于统治阶级将权力神化,人们于权 力距离越来越大,仰视之余,惟有顺从。 独立人格意识的贫弱从根本上讲,和中国的文化传统 有关;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误。 儒家学说是中国的“准”宗教,儒家文化中的“人” 是一个类概念,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概念,它肯定的只是抽 象的人,不讲个人,不承认个人的地位。但是,这种文化 意识却并未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渐行渐远。 这么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用封建主义去解释集体主 义,这样就造成了人的个性和自由发展的严重缺乏。
四、朦胧诗的特点:
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 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 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 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 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北岛) 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 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 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 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北岛
北岛是“朦胧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
表现出沉思者的姿态,诗风凝重,眼光犀利。他于
1970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他的生活中的两次死亡事件
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好友遇罗克被“四
人帮”的专政机构枪决,二是他妹妹为救一个溺水儿
童遇难,这不仅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冷峻的观察,也 使他对于死亡——生命的意义有了省思。他的诗中充 满着许多警句式的诗行,极富概括力与洞察力
朦胧诗
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寻根文学:产生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迄今为止当代唯一有理论有实践的小说思潮,但它始终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和公认的范畴。
它的理论主张体现在韩少功《文学的“根”》及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理论著作中。
代表作品:1985开先河的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商州系列”;阿城《树王》等等。
寻根文学提倡广义的文化,扩大了当代小说的领域,也使民情风习不再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于成为小说的主题。
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二民族的根甚至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散落在民间。
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重铸和度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
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散失在民间,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
18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
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朦胧诗派介绍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 只想你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 德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代表诗人 —顾城
顾城简介
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 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 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 童话般的少年生活。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 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 “纯洁”的幻想。 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 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 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 种文字。
朦胧诗派
诗派简介
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的诗派,作为一 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 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 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 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 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 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 城等人。
海子的创作特点:
1、独特的想象力 2、元素性的意象:麦子、河流、太阳、村庄 3、语言的创造力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1980年《诗刊》上一篇文题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评论,在当时引发了一场较大的诗歌争论。
如今狭义的来看,这篇文章的唯一价值是其题目使当时登跃诗坛的青年诗人的作品得到了一个相当恰当的命名。
“朦胧诗”一词的不胫而走,被看作汉语诗歌的重要分水岭。
下面就这一重要的分水岭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朦胧诗总论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它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还有“今天派”“新潮派”之称。
然而谈到诗,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代表人物,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
其中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知道的最多的要数北岛、顾城和舒婷。
二、朦胧诗的产生背景:经过文革十年浩劫,一些上进的知识青年面对理想破灭的迷茫现实,既有信念失衡、欲超越现实而无法超越的无奈,又有干预社会的激情,所以迫于心理的需要,便采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思路、感觉方式和传达技巧来作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的情感。
他们大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苦闷与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未来的热切希望,就这样,“朦胧诗”作为众多的文学青年心中的感情的载体“迎运而生”。
三、朦胧诗的独有特点:在艺术方面,“朦胧诗”从自我心灵出发,诗作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内容含蓄,隽永,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运用象征、隐喻、暗示、通感等诗歌艺术技巧,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
从内容上看,“朦胧诗”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而且所创作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
九年级语文下册-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朦胧诗的含义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朦胧诗的思想内容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
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
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
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
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8]北岛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
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
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
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
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
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
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
论“朦胧诗”(上)
论“朦胧诗”(上)朦胧诗是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是在1930年代兴起并发展起来的。
朦胧诗强调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追求象征化的意象表达,注重感觉、直观和直觉的表现,以及多义词组、拗句、语无伦次等特殊的表达方式。
朦胧诗的提出和发展,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世界诗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朦胧诗的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郭沫若、臧克家、舒婷、雷震等,在1932至1933年间,他们先后在北京、天津发表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文章和代表作品。
在他们的倡导下,朦胧诗迅速在文坛上传播开来。
朦胧诗一词最早由郭沫若提出,他在1932年发表的《决定论与恶劣现实》一文中,用朦胧诗形容一种突破现实的诗歌创作方式。
朦胧诗注重表现主观意识和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并不直接。
朦胧诗以其模糊的形象、暧昧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对传统逻辑认识的否定,追求诗歌的纯粹感性表达。
朦胧诗的兴起与当时社会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那个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动荡的社会变革,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感到困惑和迷茫。
朦胧诗的出现恰逢其时,为诗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得以通过诗歌来探索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朦胧诗的创作手法主要表现为意象的使用和表达的难解性。
在形式上,朦胧诗虽然不拘于规则,但通常以短诗为主,善用形象的堆砌和修辞的夸张。
而在表达上,朦胧诗通过模糊、隐晦的语言来表现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这种模糊性的表达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与意境更具宽泛的含义,并且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同时,朦胧诗也注重感觉的表达。
诗人们通过生动的意象、鲜明的色彩、饱满的音韵,以及独特的语言运用,将感觉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试图通过感觉的直观表达来触动读者内心的共鸣,并引发读者对作品的情感共鸣。
朦胧诗虽然批判了现实主义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强调了诗歌的感性和直接性,但也因此受到了来自现实主义文学界的批评。
现实主义作家认为朦胧诗过于模糊和难解,无法传达清晰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朦胧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诗歌流派,它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着眼于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以及其当今的影响,以期为朦胧诗的研究提供一些角度和思考。
首先,朦胧诗是由六朝时期开始流行,从唐代到宋代,它的风格渐渐成熟。
在六朝时期,朦胧诗的篇幅较短,以章句的形式出现,语言浪漫、抒情而优美,意境深远,用人物和花鸟来描写生活,多为心情化抒发。
唐代朦胧诗开始学习和消化前代诗论,努力研究诗歌创作,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它在抒情上更加明显,用字更流畅,特别是对自然的表现,完善了诗歌的表现形式,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
宋代朦胧诗具有较强的意象性和象征性,增添了朦胧诗一种神秘的色彩,它不仅延续了唐代朦胧诗的抒情传统,更融合了近体诗的思想特征,被称为宋代朦胧诗的代表。
其次,清代朦胧诗开始演变,它受到宋、元、明三种文学影响,引起了变异。
清代朦胧诗以豪放为主,诗句侠气、韵律高昂,抒写到面对风雨、沉舟侧畔等内容,表达的情绪较前代激情更加浓厚,语言更为凝练、抒情更加流畅,触觉更为隽永,而作品的内容也有所拓展,从花鸟走向历史诗,把心灵的沉思表现出来,并把自然环境和民族情怀融入诗歌之中。
最后,朦胧诗在近代走进新文学洪流中,有了新的发展,变成了一种朴实、真实的文学形式,以诗意叙述着现代人的困惑、感触,与诗歌前身有着较大的差别。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朦胧诗也发生了变异,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开始写政治主题,具有着强烈的政治性质。
以上讨论,可见,朦胧诗从古至今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和变异,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形式,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同时,朦胧诗也从单纯的抒情和现实的记录走向了多元化的诗歌写作,有时会把政治和社会话题融入到其中,为中国文学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朦胧诗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我们加以探讨和研究,将其历史、现状及影响进行深入全面的讨论,以期以最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持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朦胧诗简介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Page 8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节选自北岛《回答》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惫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 婷舒
——节选自舒婷《中秋夜》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 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 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 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 被称为朦胧诗。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 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的新诗潮 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 语境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在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运动,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 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 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 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 基调。就这样朦胧诗诞生了!
朦胧诗名词解释
朦胧诗名词解释朦胧诗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诗歌流派,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朦胧诗”的名称来自于80年代出现的同名刊物。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
1。
诗歌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并综合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
抒情诗是最常见的一种,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抒胸臆的和间接抒情的两种。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实际上是指“情绪”或“心境”而言,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情绪分为主观情绪和客观情绪,主观情绪又可分为:激情、爱情、憎恶、恐惧、悲哀、厌烦、欢乐、忧愁、孤独、思念、向往等。
客观情绪则为景物、环境、事件等。
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运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除了描述客观事物外,还借助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加强其艺术效果。
诗歌的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歌谣等。
2。
2。
朦胧诗指的是在“伤痕文学”后涌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带有“先锋”色彩的诗歌。
这些诗歌有着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故此得名。
朦胧诗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第一,指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生于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伤痕文学”之后的诗歌;第二,是指“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具有朦胧特征的诗歌流派;第三,是指运用朦胧的特殊表现手法创作出来的诗歌作品。
它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化倾向。
这种倾向的核心是人的存在价值处于危机之中,现代人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困惑。
他们从“文革”中寻找答案,在生与死、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找到某种新的意义,但这种新的意义仍不能令他们满意。
3。
朦胧诗派指在1979年至1986年之间,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歌流派。
这个群体创作的主题,集中表现为:对社会变革的迷惘、对民族历史的反思、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对爱情的困惑以及表现对整个人类前途的思索等。
2. 朦胧诗发展历程
朦胧诗的特点:
• 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
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
,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
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北岛)
•
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孙绍振
新的美学原则有如下特点: 一、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 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 心灵中的秘密;
二、强调自我表现;
三、对于传统艺术习惯的背离。
《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 的现代倾向》
徐敬亚 《当代文艺思潮》 1982年第1期
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与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 他们与朦胧诗人相比较,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
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
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
诗更丰厚深邃,也比朦胧诗更艰深晦涩。
• 代表人物是海子。
The End
我
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980年,著名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 胧》一文,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 “朦1年,老诗人臧克家在《河北师院学报》第1期发
表《关于‚朦胧诗‛》,文中凛然指出:‚现在出现的所谓
‘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
1980—1981 朦胧诗的高潮时期
• “后朦胧诗”时期:1983年后
一部分诗人暂停创作:舒婷、北岛、顾城等。 另一部分诗人转向“文化寻根”:江河、杨炼等。
第三代诗人
朦胧诗派及其代表诗人
朦胧诗派朦胧诗派:70 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北岛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
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
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
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
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
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
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奇娇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
朦胧诗的滥觞简述题
朦胧诗的滥觞简述题朦胧诗是什么?朦胧诗和现代诗有何关系?本文拟从《繁星》、《春水》和五四时期部分新诗作品着手,来简述朦胧诗的发展史。
朦胧诗的滥觞,与冰心女士《繁星》、《春水》两本诗集有关。
此外,闻一多先生对新诗的探索也为后人研究朦胧诗提供了理论支撑。
《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诗作。
这两本诗集创作于1919年冬到1921年秋,在其问世前,“五四”运动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许多文学青年积极参与了这场新文化运动,他们在宣传科学、民主的同时,也追求爱与美,热切渴望自由,热情呼唤个性解放。
但随着运动进程的发展,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以西方现代文学为代表的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局限性,在“精神上”感到了无比的失落。
正如诗集《繁星》所描绘的那样:“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同时,他们又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的精神之树不可能从根本上拔除,古老而原始的东方智慧依然充满活力。
五四时期,也是中国新诗诞生的日子。
《晨报副刊》等杂志发表了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自清、冰心等人的新诗作品。
《雷电颂》、《复活》是闻一多对新诗体式的探索。
在1925年1月15日《晨报》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政治抒情长诗《死水》,并在该刊上连载另一首长诗《雪莱的诗》,引起巨大反响。
这组诗基本上采用现代格律体的形式写成,吸收了现代口语词汇,注重内在节奏的匀称与音韵和谐,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层次。
由于《死水》、《雪莱的诗》等作品的影响,他在诗坛上获得了“新格律诗派”的称号。
1927年春天,由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发起的《新月》月刊,成为新月社的机关刊物。
它的宗旨是“主张人生之艺术化,社会之艺术化”。
在新月社的文艺创作活动中,闻一多最负盛名。
他写出了《春的歌集》、《死水》、《红烛》等一批风格清新独特的诗作。
现代诗的重大革新,为新诗在艺术上确立了现代格律的形式。
也为“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学的第二种文体——散文诗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朦胧诗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当代文学朦胧诗的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朦胧诗的名词解释当代文学中的朦胧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流派,其诗歌表达方式模糊不清,多以模糊、含糊的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意境。
朦胧诗以模糊、幻影的形式呈现,给人以曖昧、模糊的感觉,类似于一幅暗淡而美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迷蒙的情境中。
朦胧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法国,主要与一位法国诗人保罗·哥勒斯特(Paul Valéry)有关。
他通过研究象征主义诗歌,提出了一种以探索内心、描绘人类心理状态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方式,即朦胧诗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在欧洲其他国家和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被誉为现代诗歌的一种重要流派。
朦胧诗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上的曖昧和意义上的不确定,远离传统诗歌的明确、直接表达。
它注重诗歌中的隐喻、比喻、意象等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朦胧诗往往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暗示、拟人等,以模糊的画面和语言抓住读者的心灵,使其感受到一种诗歌中莫名的美感。
朦胧诗也注重诗句之间的联想和对比,通过大胆的词语和形象组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感觉。
它追求一种模糊而深沉的美,引导读者在诗歌中思考、感受。
朦胧诗通过其模糊的语言和曖昧的形象,使读者对诗歌的解读产生多样的想象和理解。
它不局限于特定的主题或情感,而是试图传递一种诗意、迷惑和无限的美感。
朦胧诗带给读者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在其中找到舒适和安宁。
不同于传统诗歌的明确和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朦胧诗给予读者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
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解读诗歌,获得个人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这也是朦胧诗受到许多人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感知来赋予诗歌以不同的意义。
朦胧诗也常常借助诗歌的形式和结构来增强其曖昧性。
诗歌的排列、韵律和节奏都可以影响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朦胧诗借助押韵、重复和断句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流动、模糊的氛围,使诗歌更具诗意和韵律感。
朦胧诗的诞生和发展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里的朦胧诗历史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伍明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诗人北岛的《回答》开篇两句,直到现在仍经常被引用。
同样的两句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而其实,“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本质意义。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
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
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发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
语。
”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
朦胧诗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然而,这在当时文坛却引起了争论。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行文风格,既不同于孙绍振一贯擅长的锋芒毕露的雄辩,也异于徐敬亚作为一位亲历者对朦胧诗所作的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是在总体上呈现为温和、从容的论述话语中,富有策略性地保持某种必要的批判力度。
针对当时保守评论者们对朦胧诗的种种批评和打压,谢冕在文中所作的回应,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力:“对于这些‘古怪 '的诗,有些评论者则沉不住气,便要急着出来加以‘引导 '。
有的则惶惶不安,以为诗歌出了乱子了。
这些人也许是好心的。
但我却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 '。
我们有太多的粗暴干涉的教训(而每次的粗暴干涉都有着堂而皇之的口实),我们又有太多的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诗歌视为异端、判为毒草而把它们斩尽杀绝的教训。
而那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没有再现过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
”
这里的回应既有对当时诗歌创作现实的考察,也有历史化视角的反思和观照,显然不是那种剑拔弩张式的观点对垒,而是留有一定回旋余地的逻辑演绎,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逻辑理路的迂回推进,也充分体现在频频出现的“未必”不“一
定”等关联词上:“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
我也是不赞成诗不让人懂的,但我主张应当允许有一部分诗让人读不大懂。
世界是多样的,艺术世界更是复杂的。
即使是不好的艺术,也应当允许探索,何况
‘古怪 '并不一定就不好。
”只要细加推敲,可以发现古怪一词在这里被加上引号,表面上看是对批评者观点的引用,实则隐含某种否定的意味。
后来被指认为朦胧诗代表性作者的北岛、舒婷、顾城、芒克、江河等年轻诗人们,当时不仅已经在影响力日隆的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迈出他们走上诗坛的第一步,很快地,《诗刊》《星星》《福建文艺》《安徽文艺》等各地的正式刊物也开始不断地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这些青年诗人在各种刊物上纷纷亮相,在同龄读者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构成谢冕写作《在新的崛起面前》的时代语境和思想背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岛的《回答》和舒婷的《致橡树》的发表和传播。
这两首诗后来被公认为朦胧诗的扛鼎之作,最初发表在1978 年12 月出版的《今天》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之后很快就引起各界读者的极大关注。
其中有一位值得特别关注的读者,为这两首诗在更广大范围的传播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位特殊的读者就是《诗刊》当时的编辑邵燕祥。
作为诗人的邵燕祥以一种敏锐而超前的眼光,先是在《今天》杂志惊喜地发现了这两首诗,之后便努力争取到《诗刊》主编严辰的大力支持,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跳过初审程序,直接把《回答》和《致橡树》分别编发在《诗刊》1979 年的3 月号和4 月号上。
经由《诗刊》的有力传播,北岛在《回答》中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而舒婷在《致橡树》中为重塑现代女性形象而高声呼告“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都在年轻读者心里掀起阵阵共鸣的浪潮,为朦胧诗运动建立起一个重要的话语据点。
谢冕关于朦胧诗的“崛起”论,不仅体现了一位优秀批评家过人的理论勇气和展望未来的开阔批评视野,也显示了作者纯正而敏锐的艺术感觉。
不难发现,谢冕在《在新
的崛起面前》中虽然并未具体评论朦胧诗作品,却对青年一代的诗歌写作表达了极大的包容和热切的期待。
在谢冕看来,朦胧诗的出现之于中国新诗的重要意义,堪比五四时期早期新诗的发生,他从与世界诗歌关联的纵向维度和新诗发展历史进程的横向维度,揭示了朦胧诗运动的历史任务和诗艺探索。
这个判断既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也具有某种乐观的前瞻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在新的崛起面前》略早写作的《凤凰,在烈火中再生——新诗的进步》(刊于《长江》文学月刊1980 年第2 期)一文中,谢冕就已经使用“崛起”一词,来形容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青年诗人的出场对当时诗坛产生的巨大冲击:“在这里,我们绝对不应忽略了我们的年轻一代诗人。
在动乱的十年中,一批青年诗人在成长。
动乱的十年过后,又有更大的一批青年诗人在崛起。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我们是更为陌生的,但却是才华初露的。
”
与此同时,谢冕在文中还用“朦胧”一词来描述这些年轻诗人作品的某种共同特点:“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写着一些新的诗,这些诗,显得有点‘不合常规',是不免古怪的。
因此,他们受到了歧视。
我不主张连作者自己都读不懂的诗,诗应该让人懂。
但显然,读得懂或读不懂,并不是诗的标准。
有的诗,对生活作扭曲的反映,有的诗,追求一种朦胧的效果,应当是允许的。
”谢冕在这里所用的“朦胧”一词,不仅仅体现出一种包容态度,甚至还带有几分肯定之意,显然迥异于以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发表于《诗刊》1980 年8月号)为代表的保守派批评家们以“朦胧”为把柄甚至罪证,而展开对青年诗人的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