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送检验收制度
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制度范本
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工程质量,规范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
二、取样送检工作流程1. 施工材料进场后,施工员、质检员会同现场材料员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进行标识;对需要复验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不能入库,更不得投入使用,应暂时单独存放在指定的待检区域,并作好待验标识,并记录,不得投放使用。
2. 进货检验应包括的内容:(1)进货文件的验证:包括进货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质量标准是否与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相符;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有效。
(2)实物验证:包括进货的实物是否与进货文件相符,进货数量是否与进货单相符,进货质量抽验是否符合要求,进货材料的包装、标识、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和标识清楚。
3. 现场抽样送检,应由现场材料员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通知试验员,按规定取样并送到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4. 试验结果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确认。
确认为合格的材料方可投入使用或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将原来的待验标识改为合格标识。
5.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退货、更换等,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三、取样送检要求1. 取样应遵循随机、均匀、代表性的原则,确保取样过程的公正、公平、透明。
2. 取样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取样工具应清洁、干燥、专用,避免污染样品。
4. 取样过程中,应做好取样记录,包括取样时间、地点、取样人、样品名称、规格、数量、样品状态等,并由取样人和现场材料员共同签字确认。
5. 取样后的样品应立即封存,并送检。
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损坏或其他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6. 送检样品应填写检测委托单,并附上相关进货文件、取样记录等资料,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2)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 对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污染、变质、受损等情况;3.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例如颜色、纯度、含水量、PH值等;4. 检查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是否有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5.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产品要求;6.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进行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无污染、无损伤等;2. 进行产品尺寸、重量等量化指标的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检查产品是否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要求;4. 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5. 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 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进场材料及时送检制度范本
进场材料及时送检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制度旨在确保工程质量,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现场,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
二、职责与分工2.1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材料的采购、进场验收、取样送检等工作,并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负责。
2.2 材料员:负责材料的进场验收、取样、送检及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工作。
2.3 质检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2.4 试验员:负责对送检材料进行试验,出具试验报告。
三、进场材料验收3.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提供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合格证、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
3.2 材料进场时,由项目经理组织材料员、质检员等进行现场验收,主要检查材料的外观、规格、数量、包装等是否符合要求。
3.3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进行标识;对需要复验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不能入库,应暂时单独存放在指定的待检区域,并作好待验标识。
四、材料取样送检4.1 进场材料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取样送检。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确保试样质量指标能实时证明建设工程质量状况。
4.2 取样应由现场材料员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通知试验员,按规定取样并送到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4.3 施工单位在施工方案中必须按规范要求制定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并上报项目监理部审核批准。
项目监理部的见证人员按计划要求,对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
五、不合格材料处理5.1 进场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其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中必须包含材料名称、规格、生产厂家、质量标准等信息。
5.2 如发现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不合格材料隔离存放,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5.3 对不合格材料,应根据情况重新采购、复验或退货处理。
六、记录与资料管理6.1 材料进场验收、取样送检、试验报告、不合格材料处理等相关资料应做好记录,并归档保存。
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制度内容
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应遵循合理、公正、公正的原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条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工作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各方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
第二章材料检查验收的基本原则第五条材料检查验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依法合规:材料的检查验收应当依法进行,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二)真实准确:对材料的检测结果应当真实准确,数据不能虚假,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公正公平:对待所有材料应当公正公平,不得因任何原因偏私。
(四)安全可靠:对材料的检测验收应当保证其安全可靠,符合使用要求。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材料不合格而引发的责任应当及时追究。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信。
第三章检查验收程序第七条工程材料的检验验收程序如下:(一)建设单位制定材料验收计划,明确材料的检验验收标准和方法。
(二)从正规渠道采购工程材料,并携带购买合同、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检验单位对工程材料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报建设单位。
(四)建设单位根据检验报告对工程材料进行验收,符合要求的予以通过,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材料的采购,确保材料来源的安全可靠性,并配合验收工作。
第四章检查验收标准第九条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建筑设计文件的要求。
第十条对于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多种材料,应结合其特点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检验验收标准。
第五章验收结果处理第十一条对于通过验收的工程材料,应按照合同规定和施工要求存放、使用。
第十二条对于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应依据合同规定进行退换货,同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
2. 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材料检查和验收。
3. 材料检查验收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材料分类与标准1. 根据材料的重要性和使用功能,将工程材料分为A、、C三类。
2. A类材料: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和主要功能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
3. 类材料:影响工程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材料,如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
4. C类材料:其他辅助性材料,如装饰材料、小型配件等。
5. 各类材料均需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及行业规范。
三、材料检查程序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材质报告、检测报告等。
2. 施工单位应对所进材料进行初步检验,确认包装完好无损,标识清晰。
3. 对于A类材料,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抽检或全检,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4. 类和C类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检验,必要时可委托外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四、验收流程1. 材料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填写《材料验收单》,并附上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2. 监理单位对《材料验收单》及相关文件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认可。
3. 如发现材料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五、不合格处理1.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隔离并标识,防止混入工程使用。
2. 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协商解决退换货事宜。
3. 如果供应商无法及时提供合格材料,施工单位应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六、责任与处罚1. 任何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
2. 对于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2. 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与本制度相抵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三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和生产出来的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一些要点:1.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进货的原材料,应该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变质或异味等问题;-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污染等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 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确保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真实有效;-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2.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半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试验,确保半成品的性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检查半成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确保半成品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验收半成品时,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标识和随附必要的文件。
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出来的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功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如强度测试、电气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成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和产品要求;- 完善成品的质量文件和记录,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标志等;- 审核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并进行验收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二)检查、验收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的采购、生产和质检环节。
二、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
工程材料验收与送检制度
工程材料验收与送检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材料的验收与送检流程,确保所有使用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适用于本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
二、材料验收基本要求1. 材料到货前,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准备好相应的验收工作。
2. 材料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材料的外观、规格、型号等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无明显缺陷。
3. 对于需要送检的材料,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以及设计要求,及时送检。
4. 送检结果应在使用前获得,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三、送检材料的范围和标准1. 主要结构材料如钢筋、水泥、砖瓦、砂石等必须进行送检。
2. 防水材料、绝缘材料、装饰材料等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是否送检。
3. 送检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四、送检程序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送检时间。
2. 送检前,施工单位应填写送检申请单,并由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3. 送检材料应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4. 送检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获取检测报告,并与监理单位共同审查。
五、不合格材料的处理1. 如检测结果不合格,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材料,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2. 对于不合格材料,施工单位应配合监理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如果必要,可对同一批次的其他未使用材料进行全面复检。
六、记录和报告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材料验收和送检记录,包括材料进场记录、送检申请单、检测报告等。
2. 所有记录应由监理单位审核,并在工程竣工时作为重要文档存档。
七、责任与监督1. 建设单位应对材料验收与送检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执行。
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材料验收与送检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
3. 违反本制度的,将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为确保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检验结合”的原则,要求所有参与方严格遵守,确保材料的质量从源头控制。
二、组织架构建立专门的材料检查验收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带领,成员包括技术人员、质量监控人员以及相关的采购、施工人员。
该小组负责制定检查计划,执行检查工作,并记录检查结果。
三、检查内容1. 材料入场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供应商资质、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外观检查:对材料的外形尺寸、颜色、表面状态等进行直观检查。
3. 性能检测:根据需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耐腐蚀性等。
4. 数量核对:确认实际到货数量与订单相符。
四、验收流程1. 材料到场后,首先进行文档审核,确保所有必要的文件齐备且有效。
2. 进行外观及数量的初步检查,排除明显的不合格品。
3. 对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材料,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测。
4. 完成上述检查后,填写检查记录表,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5. 对于检查合格的材料,办理入库手续;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隔离并通知供应商处理。
五、责任分配1. 采购部门负责提供合格的供应商名单及相应的材料证明文件。
2.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检查标准和方法,并对检查人员进行培训。
3. 质量监控部门负责监督整个检查验收过程,确保制度的执行。
4. 施工部门负责材料的保管和使用,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
六、异常处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根据情况采取退货、换货或其他措施。
同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记录与报告所有检查验收的结果都应当详细记录,并定期编制成报告,供项目管理团队审阅。
这些记录和报告不仅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追溯和责任认定的重要文件。
八、制度的修订与完善随着工程实践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本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工程施工材料送检制度
工程施工材料送检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稳定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类材料的送检管理。
三、送检范围1. 本制度适用的工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水泥、砂浆、钢筋、钢材、砖瓦、隔墙板、涂料、管道、绝缘材料等。
2. 送检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四、送检程序1. 项目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送检的材料品种及数量,并向供应商提出要求。
2. 供应商送交工程部、质量部或相关部门验收。
3. 工程部、质量部或相关部门对材料进行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4. 检测报告经项目经理或质量部经理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该批材料。
五、送检规定1. 供应商必须经过合法注册,具备相关资质,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2. 材料应当标明出厂日期、生产厂家、产品规格、认证标志等信息。
3. 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材料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供应商。
供应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问题。
4. 工程部、质量部或相关部门应当对送检材料进行认真的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5. 检测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放行使用。
六、送检责任1. 项目经理对材料送检负主要责任,负责统筹协调监督送检工作。
2. 工程部、质量部或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检验工作,出具检测报告。
3. 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并承担不合格材料的返工、更换等责任。
七、送检记录1. 工程部、质量部或相关部门应当对送检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材料品种、数量、供应商信息等。
2. 检测报告应当归档保存,留存至工程结束。
八、送检检查1. 工程部应当定期检查送检材料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质量部对送检程序、材料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九、违规处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送检材料,项目经理应当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供应商如有违规行为,应当追究其责任。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过项目经理批准。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背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特制定本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工程项目,所有涉及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遵守该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制度内容1. 材料验收管理责任1.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工程材料的验收工作。
1.2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门的验收人员负责具体的材料验收工作。
1.3 材料供应商应当对提供的材料质量进行自检,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或合格证明。
2. 材料验收流程2.1 材料进场前检查(1)验收人员应提前了解材料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规定,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验收人员应对材料提供的货运单据以及检测报告进行核对,确保材料符合批次和数量。
(3)对于易受潮、易挤压或易受其他外力影响的材料,验收人员应当进行特殊处理。
2.2 材料验收(1)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材料无损坏、无错位等情况。
(2)对材料进行尺寸检查,确保材料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3 材料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当在验收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信息。
(2)验收记录应当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留存备查。
三、验收管理制度执行1. 项目经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验收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并对验收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2.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经理的要求配合验收工作,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 材料供应商应当加强质量管理,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
对于因质量问题而被退货的材料,供应商应当负责瑕疵品的处置和相应的赔偿。
4.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项目经理应当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验。
四、验收流程优化1. 针对项目特点和要求,可以制定特定的验收流程和标准,提高验收效率和准确度。
2. 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验收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工程材料物品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物品验收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验收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材料验收的程序、标准和责任,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材料供应、施工、监理等各方。
二、验收原则1. 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2. 实行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
3. 采取随机抽检和全检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材料检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验收准备1. 施工单位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2. 根据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
3. 通知监理单位和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参与验收工作。
四、验收程序1. 材料到达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材料的外观、规格、数量等进行初步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2. 对于需要复检的材料,应按相关规定取样送检,并由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3.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验收结果进行复核,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性。
4.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做出标识并隔离,防止其流入施工现场。
五、验收标准1. 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强度、耐久性、尺寸等方面的标准。
2. 对于特殊材料,应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指标和说明书进行验收。
3. 所有材料必须附带合格证明文件,如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
六、记录与报告1. 施工单位应详细记录每次验收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验收时间、参与人员等信息。
2. 如遇不合格情况,应及时编写不合格报告,并附上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3. 定期汇总验收数据,形成月度或季度的验收报告,供项目管理和质量监控使用。
七、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验收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附则本验收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制度内容,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工程材料验收检验制度
工程材料验收检验制度为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结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特制定本工程材料验收检验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本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商、施工方以及监理单位。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1. 项目设立专门的材料验收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带队,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现场管理人员组成。
2. 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材料,并负责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3. 施工方需负责材料的初步验收,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换处理。
4. 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方的验收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验收程序1. 材料到货后,施工方应及时组织验收,对照采购单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对。
2. 对于外观质量、规格尺寸等可通过目测和简单工具检测的内容,应当场进行检验。
3. 对于需要专业设备或实验室检测的材料性能,应取样送检,并等待检测结果。
4. 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入库使用,不合格材料应立即标识隔离,并通知供应商处理。
三、检验标准与方法1. 材料检验应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
2. 采用国家认可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于关键性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应实行全数检验或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比例抽检。
4. 对于新型材料或特殊材料,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检测指南进行检验。
四、记录与报告1. 材料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检验记录应详实、准确,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批次、检验结果等信息。
2. 检验记录应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3.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有详细的不合格报告,并明确后续处理措施。
五、责任追究1. 若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将依法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2. 施工方若未按规定进行材料验收,导致不合格材料流入工程,将承担相应责任。
3. 监理单位若未能发现材料问题,造成后果的,应承担监管不力的相应责任。
六、其他事项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相关方,并做好过渡期的衔接工作。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制定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工程材料的验收流程,确保所有进场材料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供应商。
二、管理责任1.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材料验收工作,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验收过程,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标准的材料,并协助完成验收工作。
三、验收程序(一)材料进场前准备1. 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材料预计进场时间。
2. 供应商需提供材料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
(二)初步验收1. 材料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材料的外观、规格进行初步检查。
2. 如发现明显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记录在案。
(三)质量检验1. 对关键材料和难以通过外观判断的材料,应进行抽样检测。
2. 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四)正式验收1. 根据检测结果,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确认材料是否合格。
2. 合格的材料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需退场或替换。
(五)记录与归档1. 所有验收活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材料批次、检测结果、参与人员等。
2. 相关记录应整理归档,作为日后查询和追溯的依据。
四、异常处理1. 对于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2. 若供应商无法及时处理,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五、监督与考核1.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材料验收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验收规定的行为,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材料的取样送检制度
材料的取样送检制度
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为了加强对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检测的管理,特制订“试块、试件、材料的取样、制作、养护、送检制度”。
第一条施工现场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的取样、制作、养护、送检工作设专人负责。
必须遵守真实、有效的原则,坚决不准弄虚作假。
第二条根据规定,确定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必须取样和送检范围。
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
第三条严格按照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编制工程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的取样、制作、养护、送检计划。
第四条砼、砂浆试块必须在搅拌或浇筑现场随机取样,制作过程由监理单位见证。
试件上应注明施工部位、制作日期、强度等级、编号等内容。
试块应采用合格试模制作。
第五条试块拆模后应进行标准养护或同条件养护。
现场应设立标准养护室,或者送到检测单位试验室养护。
试块应注意保管,不得丢失。
第六条试块达到规定的养护时间,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应正确填写“试验委托单”,监理见证人员按规定签字。
第七条及时取回、保管好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的试验报告单,
并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报告试验结果。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及送检管理制度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及送检管理制度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及送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我们施工的质量不打折扣,降低那些不合格材料和设备对项目的干扰,我们需要有一套清晰的管理制度。
这份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内部规定制定的,主要是为了规范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和送检流程。
毕竟,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可不是小事,它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展和成败。
第二章适用范围这套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的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与送检管理,涵盖所有我们采购的材料和设备。
参与这些工作的人员包括采购部、质量管理部、施工团队以及相关的负责人。
第三章验收管理规范3.1 验收原则我们在验收材料和设备的时候,有个简单明了的原则:“谁采购,谁验收”。
也就是说,采购的人员必须在材料和设备到场后,尽快进行验收,确保每一批次的东西都能符合设计和标准。
而且,这个过程必须公开透明,验收记录要真实准确,不能马虎。
3.2 验收标准验收的标准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规格型号:要和合同里规定的一致。
- 数量:实际数量得和采购合同对上,少了或多了都要及时处理。
- 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相关合格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
- 外观:没有明显的损伤和缺陷,表面要干净整洁,不能有锈蚀、裂纹等问题。
第四章验收流程4.1 材料设备进场前准备在材料和设备到场之前,采购部需要提前通知质量管理部,并提供相关的采购合同和合格证明等文件。
质量管理部则要派人参与验收,确保这一切顺利进行。
4.2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材料和设备到场后,验收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规格、数量、质量和外观等。
验收合格后,得填写《材料设备验收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4.3 不合格处理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材料或者设备,立刻停止验收,并填写《不合格材料设备报告》。
报告里要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原因、数量及处理建议。
采购部在接到报告后,需迅速安排退货或更换,确保不合格的东西不影响施工。
4.4 送检管理对于那些需要送检的材料和设备,验收合格后,质量管理部要填写《送检申请单》。
工程材料送检检测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送检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检测管理制度。
二、送检对象1. 工程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及构件。
2. 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及设备。
三、送检要求1. 送检材料应具有完整的检测报告和质量证明书。
2. 送检材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3. 送检材料应符合工程规划设计要求。
四、送检程序1. 工程材料采购部门负责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采购材料的类型和数量。
2. 采购部门负责向供应商索要相关材料的质量证明和检测报告。
3. 采购部门根据检测报告和质量证明书安排材料送检检测。
4. 送检材料确认合格后,方可运至工地使用。
五、检测要求1. 对送检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2. 检测过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3. 对检测合格的材料进行加工、运输和储存等工序监控。
六、检测报告1. 检测报告应详细记录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2. 检测报告应真实可靠,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报告应保存备查,以备工程验收时使用。
七、管理要求1. 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确保送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与实际需求相符。
2. 检测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测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3. 各部门应定期对送检材料的检测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八、违规处理1. 发现送检材料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质量要求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责令供应商退货或重新生产。
2. 对涉嫌违规的责任人员,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相应处罚。
3. 对恶意违规者,应报请上级单位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订或调整,须经公司领导同意。
2.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总经理办公会。
以上即为工程材料送检检测管理制度,希望广大员工严格遵守,确保工程质量,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13.0材料进场验收及送检制度
材料进场验收及送检制度
1、每批材料进现场,实行通报制,由保温施工单位在第一时间口头通报现场监理或建设单位项目部,由监理(或甲方)决定是否要抽样或送检;
2、实行每批材料进场时的观感验收,材料进场时由保温单位会同监理(或甲方)对每批材料进行观感验收,若发现有问题,当批次材料无条件退场,不得存放在工地及现场使用;
3、每批材料均需在进场时将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保书随货同行,且到场后提供一份给监理单位(或甲方)存档;
4、材料复试,监理单位会同甲方与保温单位可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现场抽样并封样,再由监理见证员一同把抽检材料送至相关检测中心检测;
5、监理(或甲方)可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抽检,抽检时由监理(或甲方)与保温单位一同进行,检测结果保温单位予以认可。
苏州环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9月1日。
市政管道工程材料送检制度
市政管道工程材料送检制度一、总则市政管道工程材料送检制度是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为确保市政管道工程质量,维护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规定,适用于市政管道工程项目中的各类材料送检、验收等环节。
二、送检材料范围市政管道工程材料送检制度涉及的送检材料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管材:包括市政排水管道、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各类管道材料。
2. 阀门:包括各种阀门、管接头、管件等相关管道附件。
3. 施工材料:如水泥、混凝土、沙子、石子等建筑材料。
4. 铺路材料:如沥青、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路面铺装材料。
5. 配件:如井盖、排水篦等零部件。
6. 监测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管道监测的设备。
7. 其他相关材料:如密封胶、焊条等与市政管道工程相关的材料。
三、送检程序1. 提交送检申请施工单位在材料到货后,应填写材料送检申请表,并按照要求附上相关材料和证明,并交由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审核。
2. 材料送检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送检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送检材料进行取样、检测。
3. 检测报告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应出具检测报告,并将报告交由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审核。
4. 验收材料检测合格后,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颁发送检合格证书,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材料验收。
5. 验收合格经过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将该批次材料投入使用。
四、送检标准市政管道工程材料送检标准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制定,其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性能:应符合相关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气候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外观质量:应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外观要求。
3. 尺寸精度:应符合相关尺寸精度的要求。
4. 标志标识:材料上的标志标识应清晰、完整。
5. 包装要求:应符合相关包装要求,确保运输、储存时不受损。
五、送检责任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市政管道工程材料送检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对送检材料的质量负责。
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第一篇: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严格把好见证取样送检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1、材料进场验收(1)凡进场材料要证件齐全。
重要材料(钢材、商砼等),批号明确并与证件吻合,否则令其退场。
(2)严禁材料未经报验、验收私自用于工程,或未经复验(复验结果未出)即用于工程。
2、各施工项目部对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工作要严格组织管理,并选派有经验具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持证人员负责这项工作。
3、所有检测材料必须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
4、建筑材料、试块、试件必须有专人专项负责,有见证人员对试样进行监护,有监理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5、各施工单位送样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建筑材料、试块、试件检测结果做好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工程技术档案。
6、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杜绝弄虚作假,用优质材料替代劣质材料检测。
第二篇: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工程项目总监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见证取样及送样负全责。
本工程由项目总监挑选确认责任心强、了解建筑物资性能、明确需要复试的材料种类及抽样标准及代表批量等内容的监理人员。
专门负责该建筑工程的建筑物资复试前的见证取样和送样,并负责对施工过程的试验和检验及试件的成型制作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样。
必须见证建筑材料和各种试件取样的真实性以保证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合格标准,消除隐性的工程质量缺陷。
建筑物资进场见证抽取样品并送样。
凡是国家现行检验规范和地方规程要求复试的建筑材料必须经专业监理外观检验确认合格后,由专门负责监理人员与承包单位抽样人员一起进行抽取样品,监理人员见证抽取过程并与承包单位一起送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送检验收制度一、目的:明确建筑材料送检范围,规范进场建筑材料检验程序,从源头上规避材料使用风险,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SD地产所有新建项目及在建项目三、编制说明1、本制度涉及建设工程材料仅包括对工程质量、安全影响重大或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部分工程材料物资,未尽部分按现行国家、地方规范和行业技术规程实施2、本制度颁布实施后,原《材料设备验收管理指引》GC-02-004废止。
四、材料管理策划1. 收到设计管理部门下发的正式施工图纸后,项目部应组织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共同编制项目建设工程材料进场检验方案,明确见证检验的材料范围;2.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检验方案应当包括需要检验的材料名称、材料类别、相应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对标准、规范未涉及的重要、特殊或新型材料的取样方法、取样频次、取样数量还应作出特别说明;3.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检验方案的材料检验标准不得低于本制度涉及的材料检验要求。
五、一般规定1. 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进场材料管理台账及材料进场计划,每周上报监理公司及项目部;监理公司核查并落实材料检验见证取样安排;*XMGLJMWJ008#2. 乙供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填报《乙供材料设备送审表》(GC-04-023)A/1版,监理公司审核,项目部审批后方可应用于工程施工;3. 甲供材料进场时供货单位填报《材料设备验收移交单》(GC-04-024)A/2版,到货前24小时通知项目部、总包单位、监理公司;由监理单位对照计划和样板组织验收,并按照本制度要求抽样送检,项目部工程师参与验收;验收合格时项目部、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后由施工单位负责接收并安排合格产品入库;4. 进场检验为不合格产品,安排施工单位或供货商实施退货,不得使用于工程施工中;5. 施工过程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由施工单位制定专项处理方案,由监理公司、项目部审核后,报集团项目管理中心备案;涉及结构安全类的,需产品设计与研发中心同设计单位审核确定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实施。
质量事故处理按《质量事故处理指引》(GC-02-006)。
六、主体结构工程材料检验序号材料名称必检项目取样原则试验依据备注1 普通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同一车混凝土抽检一次抗压强度:① 不超过100m³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③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 同条件养护试块按同一楼层墙、柱、板不同浇筑部位分别取样一次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在材料进场前提供:砼配合比设计、砼强度试验报告、水泥、混合料及外加剂的出厂合格证及使用前复验合格报告、砂、石料的检验报告2 抗渗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同一车混凝土抽检一次抗压强度:① 不超过100m³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③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抗渗等级: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³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抗渗强度:《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82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在材料进场前提供:砼配合比设计、砼强度试验报告、抗渗试验报告、水泥、混合料及外加剂的出厂合格证及使用前复验合格报告、砂、石料的检验报告3 钢材(热轧光圆钢筋HPB)(热轧带肋钢筋HRB)(冷轧带肋钢筋CRB)拉伸试验(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①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②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2个、弯曲2个)③在任选的2根钢筋切取拉伸试验:《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弯曲试验:《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4 钢筋焊接拉伸试验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闪光对焊应从该批中随机切弯曲试验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批计算《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取6个接头,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其余均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即可5 钢筋机械连接抗拉强度①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每500个为一验收批。
不足5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②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③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抗拉强度:《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①工程中应用钢筋机械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②钢筋连接工程开工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七、砌筑抹灰工程材料检验序号材料名称必检项目取样原则试验依据备注1 通用硅酸盐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①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验收批,安定性、凝结时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但一验收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②随机从不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试样。
胶砂强度:《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2 天然砂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① 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计。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20kg)② 当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较大时,可定期检验③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上从8个不同部位抽取等量试样,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海砂另行检测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① 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00块为一批,以1000块为一验收批,不足1000块也按一批计,现场抽查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② 从尺寸偏差与外观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砌块,制作3组试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导热系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制作3组试件作干体积密度检验导热系数: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次5 砂浆稠度、分层度、密度、抗压强度稠度、分层度、密度:同搅拌站同一配合比砂浆按既定搅拌方式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应用于大面积施工抗压强度:按标准层每层留置一组砂浆试块,一组6块《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 /T 70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必须使用滚筒式/重力式搅拌机集中搅拌,采用傻瓜式配比八、防水工程材料检验序号材料名称必检项目取样原则试验依据备注1 聚氨酯防水涂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不透水性、固体含量、表干时间、潮湿基面粘结强度组批: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5t为一批,不足15t亦作为一批(多组分按组分配套组批)抽样:每批产品取3Kg样品,(多组分按组分配套组批),放入不与涂料发生反应的干燥密闭容器内密封《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防水材料厂家供货前提供材料样品、型式检验报告、参考材料性能及技术参数、推荐工艺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