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与字的几种文档
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的名和字直至清末為止,人們有名有字,是中國古代姓名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十分嚴格。
《儀禮‧喪服》:“子生三月,父名之。
”(語譯:兒子生下來三個月,父親就給他取名。
)《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
”(語譯:小時候取名,結髮加冠(意即成年)後取字。
)同書《郊特牲》又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語譯:加冠時取字,是讓名得到尊敬。
)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命名取字的主要規定。
在古代社會中,只有長輩對晚輩、尊者對卑者可以直呼人名,這樣,名被賦予卑的地位;至於平輩之間,或晚輩對長輩,則以字稱呼,於是字享有較尊的地位。
平時,一個人在人前自稱,通常以稱名表示謙虛。
這是當時名、字在封建制度下分別尊卑的社會功能。
可以說,字是古代成人在交際上表示禮貌時使用的,所以《禮記‧冠義》說:“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不過,在社會群體中,如果人人都有名有字,就不容易一一對應地記住每個人的名和字。
為了方便記憶,古人在命名取字的時候,名、字之間都選擇意義上有密切關係的字眼。
例如孔子的學生中,宰予,字子我,“予、我”同義;司馬耕,字子牛,“耕、牛”相關;孔子的兒子名鯉,字伯魚,“鯉”是“魚”的屬類;孟子名軻,字子輿(一說字子車),“軻、輿、車”都和馬車有關;三國時諸葛亮,字孔明,“亮”就是“明”的意思。
這些都是古人名、字意義相關的典型例子。
把握住這些原則,要記住古人的名、字便容易得多。
名、字除了需要方便記憶之外,也要讓人容易分辨哪個是名,哪個是字;在這樣的要求下,古人往往名用一字,字用二字,以示區別。
例如上述“予、耕、鯉、軻、亮”都是一字,“子我、子牛、伯魚、子輿(子車)、孔明”都是二字,一看就知道何者是名,何者是字。
從上面的例子也看到,古人往往在字之前冠以“子、伯、孔”等字眼。
“子”是男子的專用字,“伯”就是“伯、仲、叔、季”排行中的第一個,是家中的長子長女,“孔”是個程度副詞,屬於虛字。
這些字在人名上都有特定的位置、用法而不含具體意義,不會影響人們對名字的理解。
汉字故事古人的“名”与“字”
汉字故事古⼈的“名”与“字”甲⾻⽂“名”⾦⽂“名”⼩篆“名”古代长辈为三个⽉⼤婴⼉取名。
(敦煌藏经洞出⼟北宋绢画) 作为⼀个⼈的符号标志,名字是⼈与⼈之间⽤来区别的称谓。
如今中国⼈的名字⼤多⽐较简单,⼀般都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沿袭祖辈⽽来,代表着⾎缘关系;“名”则往往凝聚着长辈的殷切希望。
名字⼀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个或⼏个字,跟姓合在⼀起,⽤来代表⼀个⼈,区别于别的⼈。
”也就是说,⼀个⼈的名字是⽤来称呼的。
然⽽,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回事,⼆者是分开使⽤的。
古代的“名”,其实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乳名或⼩名,古代的“字”,才是今天姓名中的“名”,即现在所谓的学名、⼤名或⼤号……“冠字”是长⼤成⼈的标志 古⼈的名字⼀般由姓、⽒、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名”和“字”就像“姓”和“⽒”⼀样,⼆者是完全分开使⽤的。
“姓”是代表有公共⾎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可简称为“部族号”;⽽“⽒”则是从姓中派⽣、发展出来的不同⽀系的称号,也称“家族号”。
我们祖先最初使⽤“姓”的⽬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则是为了“别⾎统”“别贵贱”的,古代贵族男⼦有姓有⽒,贵族⼥⼦有姓⽆⽒,黎民百姓有名⽆⽒……秦汉以后,姓⽒合⼀,逐渐成为⼀个词。
同样,古代的“名”和“字”也不是⼀回事,正如《辞海》⾥关于名字⼀词的解释:“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
《礼记·檀⼸》:'幼名,冠字’。
古代⼈始⽣⽽有名,⾄⼆⼗成⼈,⾏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
后来⼀般指⼈的姓名或单指名。
”在古代,“名”是指⼀个⼈在社会上所⽤的符号,带有鲜明的个⼈烙印;“字”⼤多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字”与“名”互为表⾥,故⼜称“表字”。
“名”产⽣于⽒族社会时期,是古⼈个体意识觉醒以及相互交往增多的必然结果。
关于“名”的起源,《说⽂解字》在对“名”字“从⼝、从⼣”的解释中已说得相当明确——在上古时期,⼈们⽩天交往可以相互看见,因此能通过形体、⾯貌来相互识别。
《古人的名和字》课件
传承和保护
我们应该传承和保护古代人们赋 予名字和字的智慧和意义。
古代编写的命名辞书为人们提供了 专业的命名咨询和建议。
红莲命名
红莲命名是古代中国婚礼习俗中一 种特殊的命名方式。
古代著名人物的名和字
1
诸葛亮
2
名字: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
家、军事家和发明家。
3
孔子
名字:孔丘,字:仲尼。儒家思想的创立者,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武则天
名字:武媚娘,字:神圣明主。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古人的名和字》PPT课 件
欢迎来到《古人的名和字》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古代人们为 什么要有名和字,名字的由来和意义,字的演变和重要性,以及古代命名规 则和习俗。
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1
个人特质命名
2
名字通常取决于家庭背景、个人特质或父
母的期望。
3
起源传说
傳說神仙降世時,透露給父母孩子的必有 榮耀,所以子女身上有傳奇光彩溢出。
如何给孩子取名与命名的禁忌
1 五行等命名法
利用五行理论、八卦等诸多方法为孩子取名。
2 禁忌和迷信
避免使用不吉利的数字、谐音和特定的字眼。
3 诗意和寓意
通过选取富有意义的字来赋予孩子名字的诗意。
结论及课程反馈
重要性
名字和字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扮演 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文化遗产
汉字及其相关的命名习俗是中国 文化的重要遗产。
名字意义的象征
名字也可以象征着美德、希望或对未来的 祝福。
字的演变和重要性
象形字
古代中国象形文字的发展和使用。
草书和隶书
草书和隶书是汉字书写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文化常识:名、字和号
此外,还有少部分字,和名一样也使用了典故。比如 西汉名人司马相如,据《史记》载,他名"相如"是因为他仰 慕赵国名相蔺相如。而他字"长卿",是因为蔺相如是赵国的 上卿。 所以总的而言,作为"名"的衍生,"字"和原有的"名"有着非 常紧密的联系。不然一个人有两个毫无联系的象征符号,那 才是真的让人找不见规律,也摸不着头脑。
古 人 和的 名 号 、字
目 录
壹
叁
名 贰字 肆
与
在
字
名
礼
号
的
与
制
是
区
字层Leabharlann 怎别的面
么
联
的
来
系
象
的
征
意
义
在古人眼中,“名”和“字”是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有什么区别?
《礼记· 檀弓》记载:"幼名, 冠字……周道也。"也 就是说,早在封建社会之前,在周代,中原一带的汉族 先祖就已经有了分别取名和取字的习俗。
衍
这种联系,可以是正向的。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
的柳宗元,他请名"宗元"字"子厚"。在古代汉语中"元"
输
和"厚"的意义入 标是相近的。如白居易,他名"居易"字"乐
题
天"。这"字"来源于对"名"的联想。又如孟郊,名"郊"
字"东野",这"字"来源于与"名"同类的事物。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1)别人赠号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 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 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 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三句带“影”字的 好诗,人称“张三影”。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 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 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 3)以封爵、谥号为号。如王安石,谥号文。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 公。岳飞,谥号武穆等。
文人雅士们成年后自己起的,所以也叫“自号”,它是名
和字之外别起的一种称谓,因而也叫“别号”。
5.何谓号
例:
欧阳修贬官滁州时作《醉翁亭记》,自号“醉翁” ;贬 官蔡州时, 作《六一居士传》,改号“六一居士”,自 称家中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 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再加上自己老翁一个,合而为 “六一”。
法度”。(秦始皇名赵正)
民国时期,避讳才退出历史舞台。
避讳
3.避讳的方法 ①改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剪击 荆。”(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 “荆”。) 《汉书》中,凡“邦”皆改为“国”。 东汉时将秀才科改名为茂才科。 唐时改观世音菩萨为观自在菩萨,或改作观音菩萨。
《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 夫”。
古人的名、字、号
3.名、字的区别
“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
卑者所以称己”(《太平御览》卷362“名”字条下所引
《秦记》)
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
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doc
古人的名、字、号家谱中人物的简介和古文、古诗词中介绍作者时,总是碰到名、字、号。
古人的: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二、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两种情况: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2、“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
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
三、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古人的“字”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
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
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
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
这里专讲古人的“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
《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
”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
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
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古代名人字号
古代名人字号司马迁——名:迁,字:子长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李格非——名:格非,字:文叔屈原——名:平,字:原;又紫云名:正则,字:灵均韩愈——名: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蒲松龄——名: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沈括——名:括,字:存中白居易——名: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文天祥——名: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欧阳修——名: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杜牧——名:牧,字:牧之杜甫——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李白——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柳宗元——名: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李商隐——名:商隐,字:义山,号:玉生王羲之——名: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王安石——名: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袁枚——名: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陶渊明——名: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曹操——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刘禹锡——名:禹锡,字:梦得李煜——名: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范仲淹——名:仲淹,字:希文柳永——名: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陆游——名:游,字:务观,号:放翁辛弃疾——名: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孟浩然——名:浩然,字不详晏殊——名:殊,字:同叔王勃——名:勃,字:子安岳飞——名:飞,字:鹏举王维——名:维,字:摩诘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轲,字:子舆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庄子——名:周荀子——名:况韩非子——名:非李密——名:密,又名:虔,字:令伯。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演示文稿
9
三国 曹植
名植 字子建 《玉篇.木部》:
“植,树也”, 《广韵》:“建,
树也”。 “植”与“建”皆 为“树立”之意。
10
唐代 孟郊
名郊 字东野
《说文解字》: “野,郊也”
“子”、“东” 为衬字。
11
1、晋朝 陆机
名机 字士衡 “机”、“衡”
皆为北斗中星 名
14
㈢意义相反
15
1、宋朝朱熹,
名熹,字元晦。
《声类》曰:
“熹,亦熙字也, 熙,光明也。”
《楚辞·九歌·山
鬼》:“杳冥冥兮
羌昼晦。” 王逸
注: “晦,暗
也。”
16
宋代晏殊
名殊 字同叔 “殊途同归” 《周易.系辞下》
曰:“天下同归 而殊途,一致而 百虑”,
在现代汉语中也 有“特殊”一词, “叔”表排行
17
元代赵 孟 頫
名孟頫 字子昂
“頫(俯的繁 体)”、“昂” 同“仰”
王羲之《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子”为衬字 18
㈣引经用典
19
1、唐代 陆羽
名 羽 字鸿渐
《周易》 :
“鸿渐于陆,
陆 羽
其羽可用为仪”
20
2、三 国曹操
曹 名操 字 孟德 操 《荀子。劝学》
学子讲坛第七期
简述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取字的几种方法
主讲人 : 汉语言093陈国斌 致和书友会
1
主要内容
一、古人取“字”之原因 二、古人取字的方法? 三、我们自己如何取字? 四、为大家一些建议。
2
《礼记•檀弓》称:“幼
名、冠字,周பைடு நூலகம்也”
古人名与字的关系
(《荀子。劝学》)
现在有“道德情操”之说
纪事
纪事 :取可资纪念或有所触发的事或物为名字
孔子
• 名丘,字仲尼。 • 据说孔子的父母祷于尼丘山才生下他,故名
“丘”字“尼”以记其事。
祟教 东晋以来,佛教、道教盛行,人们多取释道事物以为名字。
王维
• 名维,字摩诘。 • 维摩诘,为梵文的音译略称佛教经典《维摩诘经》
取字的方法
1.名与字意义相同或相辅 2.名与字意义相反 3.名与字互为因果 4.名与字互相推导 5.引用经典 6.纪事 7.崇教
古人的号
号多为自己所起,也有他人起的。号也称为别称、别号。人们往 往是根据自己的志趣或者住地来起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 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古人的谥号
衬字
以上举的诸人之“字”均有两字组成。其中一个为主(也有些“字”中两字都起作用), 另一个为辅,为主的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为辅的只起修饰作用。
①涵义丰美之字: 子、甫、元、君、玄、宝、智、义、仁、耆 、公、翁、卿、倩、彦、 伟、休、 道、孝 ……
②次第:孟(伯)、仲、叔、季
最典型例子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 孙策 老大 字伯符 孙权 老二 字仲谋 孙翊 老三 字叔弼 孙匡 老四 字季佐
意义相同或相辅
诸葛亮,字孔明 周瑜,字公瑾 陶渊明,字元亮 杜甫,字子美
孟郊,字东野 欧阳修,字永叔 曾巩,字子固 杨过,字改之
意义相反
朱熹,字元晦 晏殊,字同叔 韩愈,字退之
互为因果 相互推导
辛弃疾,字幼安 马致远,字千里
张九龄,字子寿 李贺,字长吉
引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 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 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注:“生若无名, 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 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 字。” 《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 也。”
法度”。(秦始皇名赵正)
民国时期,避讳才退出历史舞台。
避讳
3.避讳的方法 ①改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剪击 荆。”(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 “荆”。) 《汉书》中,凡“邦”皆改为“国”。 东汉时将秀才科改名为茂才科。 唐时改观世音菩萨为观自在菩萨,或改作观音菩萨。
《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 夫”。
古人的名、字、号
3.名、字的区别
“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
卑者所以称己”(《太平御览》卷362“名”字条下所引
《秦记》)
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
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
曹 操
三国
曹操 名操
字孟德
《荀子。劝学》有“生乎 由是,死乎由是,夫是 之谓德操” 现在:有 “道德情操”之说
4.名、字的关联
(7)以名记事
孔子
春秋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祷于尼 丘山才生下他,故名 “丘”字“尼”以记 其事。
5.何谓号
号是名和字之外的一个颇具艺术色彩的个人符号,它是
例:
周厉王被谥为“厉”。“厉”在谥法上是“杀戮无辜” 之意。 隋炀帝被谥为“炀”,“炀”在谥法上是“好内远礼” 之意。
名和字的关系
2、名字的起源及其发展
“名”的产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说文》对名这样解释:“ 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会 意字 ,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个代 号就是名。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仪礼·丧服传》 “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时,物有其变。人生三 月,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 知而名之。” 《白虎通义·姓名》 “幼名,冠字 ”《礼记·檀弓上》 孔颖达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 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 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唐代王维,名维,字摩诘。维摩 诘,为梵文的音译略称, 意思是以洁 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佛教经典 有《维摩诘经》。 王 维
八、拆字
南宋诗人谢翱字 皋羽。清代尤侗字 同人。老舍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
谢 XXXXXXXXXXXXXXXX 翱 尤 侗
XXX
老 舍
名和字的使用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 则称字也。《仪 礼·士冠礼》 由此可见,“字”是成人后起得,供他人称呼,表示对他的尊 敬。 “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古代一般情况下,是尊长 对晚辈称名,同辈之间称字。
xxxxxxxxxxxxxxxxxxx4引经用典5齐贤6纪事7崇教8拆字一意义相近诸葛亮字孔明班固字孟坚黄盖字公覆覆xxxxxxxxxxxxxxxxxxx周瑜字公瑾董卓字仲颖二意义相辅关羽字云长岳飞字鹏举举梁鸿字伯鸾梁鸿字伯鸾xxxxxxxxxxxxxxxxxxx苏轼字子瞻陆机字士衡孙权字仲谋三意义相反韩愈字字退之刘禹锡朱熹字晏殊xxxxxxxxxxxxxxxxxxx王绩字无功字梦得元晦字同叔?明末文人钱谦益字受之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讲义
颜
“渊,回水也,
回
回,渊水也”
“子”是衬字
·
东汉 班固
名固 字孟坚 《尔雅•释诂》:
“坚,固也” 。 《说文解字》:
“凡坚牢曰固” 现在汉语中:
“坚固”一词 “孟”是排行
三国 曹植
名植 字子建
《玉篇.木部》: “植,树也”,
《广韵》:“建, 树也”。
“植”与“建”皆 为“树立”之意。
唐代 孟郊
名郊 字东野
《说文解字》: “野,郊也”
“子”、“东” 为衬字。
2
晋朝 陆机
名机 字士衡 “机”、“衡”
皆为北斗中星 名
三国 陈琳
陈 琳
名琳 字孔璋
《说文解字》: “琳,美玉 也”、“璋, 为玉器”
宋朝朱熹,
3
名熹,字元晦。
《声类》曰:
“熹,亦熙字也, 熙,光明也。”
名庆春 字舍予
甘肃敦煌
给自己取字吧
陈国斌 名 国斌 “斌”同“彬”,文
雅也 可取字:文 雅
雅之 季雅 季拙
(浙江2015年高考)
6.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 或同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 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 联。(各不超过25字)(4分)
古人取字的几种方法
主要内容
一、古人取字之原因 二、古人取字的方法 三、给自己取字
《礼记•檀弓》称:“幼
名、冠字,周道也”
孔颖达疏:“始生三月
而始加名,故云幼名,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 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 故冠而加字。”
取字的方法
1、意义相同 2、意义相辅 3、意义相反 4、引经用典 5、拆 字
《楚辞·九歌·山 鬼》:“杳冥冥兮
中国古代人的名与字(转载更名)
中国古代人的名与字(转载更名)秦建明姜宝莲中国古代人名,有一特别现象,即有一定地位与文化者,多具有两种称呼:一曰“名”,一曰“字”。
和今人相比,多出一个所谓的“字”来。
即有名,又有字,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然而,这一文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却鲜有学者提及有名又有字者如孔子,名丘,字仲尼;诸葛亮,名亮,字孔明。
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道”时,不仅为道起了名,而且也给它取了字。
“吾不知其名,字之‘道’,强名之曰‘大’”。
由此可见,名与字同时使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本来一物一名,足以辨物,一人一名,亦足以辨人,何必又造出一个令人难解的“字”出来作怪呢?我们知道,大凡事物出现两个或更多的异名,不外乎是因地区不同而称呼不同,或处于新旧过渡交替阶段。
但是,古人名字共存的原因并非如此,而是有意识地命名取字,这一名一字,即都代表其人,又有不同作用。
所以,名与字的产生可能有其特殊原因。
名人为何有名,东汉许慎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
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1]汉人的《白虎通义》也说:“人必有名者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
《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2]无论是由于“冥不相见”或出于需要“吐情自纪”,都是因人类社会活动所需而产生了名。
文献记载,古人出生三月后命名:“子生三月,则父名之”[3]。
《白虎通义》对此解释说:“人生三月,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4]。
取名的内容比较复杂,有按出生日命名,如名为甲、乙者;有依事取名,如姜嫄之子小时曾被抛弃,故名“弃”;有按长相起名者,如孔子头顶较洼,象鲁国的尼山,故名“仲尼”,等等。
所以名也可能是单名,也可能是双名。
贵族起名,还有许多考究。
《礼记.曲礼上》说:“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5]这主要是考虑到吉祥的原因,同时,也照顾到“避讳”的问题。
因为语言中常用的字,容易为人不断呼叫,这样就显得对贵族不尊重。
古人的名与字例释
古人的名与字例释古人的名与字例释刘向军“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古人的名与字总有相反相同相辅相成之义,共同表达其人某种心愿。
兹举例说明如下。
1.班固,字孟坚。
——姓班名固,“孟”表示兄弟中排行老大,“坚”与“固”义相近。
班固之父名班彪,弟名班超,妹名班昭。
2.曹操,字孟德。
姓曹名操,“操”即节操,“孟”本为排行老大之义,但三国之时,男子都用“伯”为表示排行老大,因此,此处的“孟”有学者认为应该表示“第一”“首位”,因此,曹操的名和字就表示“节操为品德之首”之义。
————关于字中的“伯”和“孟”:古人的字中,常有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都可以表示老大。
有学者认为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
也有学者认为并非如此,而是东周时期以“孟”称女子排行老大,后来“孟”也称男子排行老大了。
如“孟姜女”即姜家排行老大的女子。
仲表示老二,叔表示老三,季表示老小。
表示排行的还有长、元、次、少、幼。
3.韩愈,字退之。
“愈”是超越、越过之义,“退之”是后退、谦谨以求平衡之义。
名与字相反相成。
4.刘禹锡,字梦得。
“禹锡”有人解为大禹所赐(“锡”通“赐”),“梦得”相应地解为“梦中所得”,有人故而合起来解为刘禹锡为母亲梦中梦得大禹所赐而得。
5.李商隐,字义山。
“商隐”的名与“义山”的字其含义众说纷纭。
其中一种说法是“商隐”之名源于汉初的隐士“商山四皓”,而“义山”则指“商山”是一座有道义的山。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商隐”指的是商朝末期的伯夷与叔齐二人,他们隐居首阳山,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是有节义之人,而首阳山就是一座有道义之山。
后说更有道理。
6.秦观,字少游。
秦观最初取的字是“太虚”,即“天”的意思,意思是心怀冲天之志。
后来,秦观另取字“少游”。
一般认为这是秦观屡受挫折之后,因羡慕东汉名将马援之弟马少游那种小成即安的人生态度从而取字“少游”,以表示谦虚低调的人生态度。
7.陆游,字务观。
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借用秦观的名为字,借用秦观的字为名。
最新-古人的名、字、号 精品
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
作者王少华贾文丰
姓和名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为了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分开来,便出现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姓;在一群人中间,为了把这中间的你、我、他区分开,也就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这种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名。
关于名的起源,从汉字名字本身也可推知其最早的含义。
这一汉字由夕和口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
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意思是说,在早期的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能通过形体、面貌,相互识别。
一旦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区分你我了。
可见,人名的产生是与社会实际的需要有关,它的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社会交往中所有场合都可能区别人的个体,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取名的依据
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外丙、雍己、盘庚、武丁等和天干相联系,可能和某种时辰有关。
春秋时期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
可见那时的名字还是很朴素的。
古时婴儿出生3个月以后由父亲命名。
命名的方法,鲁国大夫申缔将其归纳为5种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
《左传·桓公六年》古人十分重视这段话,《礼记》等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ppt课件31页PPT
元代赵 孟 頫
名孟頫 字子昂
“頫(俯的繁 体)”、“昂” 同“仰”
王羲之《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子”为衬字
㈣引经用典
1、唐代 陆羽
名 羽 字鸿渐
《周易》 :
“鸿渐于陆,
陆 羽
其羽可用为仪”
2、三 国曹操
曹 名操 字 孟德 操 《荀子。劝学》
有“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 是之谓德操”
现在:有“道 德情操”之说
齐贤 因为仰慕某 一古人,遂以其姓 名或名字以为自己 的名字
宋代范仲淹,
名仲淹,字希文。
淹,即指江淹,
字文通,
孔子
纪事 取可资纪念 或 有 所触发的事物 为名字
春秋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祷于
尼丘山才生下他,故 名“丘”字“尼”以 记其事。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ppt课件
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
学子讲坛第七期
简述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取字的几种方法
主讲人 : 汉语言093字平子
三国 祢衡
名 衡 字 正平
祢 衡
《汉书•律历志》:
“衡,平也”。
现代汉语中:“平衡” 一词
雅之 季雅 愚之 季拙
1、参加适当的社团 2、处理好人际关系 3、应该充分利用图
书馆。 4、学好英语。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子”与“正”是衬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因果式:即“名”与“字”之间是因果关系。如:鲍照字明远,之所以远近明亮,是因为日月当空照耀;吕夷简字坦夫,即有夷平坎坷的前提,道途当然会坦通无阻;刘安世字器之,才可治世、安天下,受到器重那是必然的。
其三: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毛连想到天空的浮云。贾岛,字浪仙,由岛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陆龙,字在田,钱谦,字受益,高明,字则诚,李宗仁,字德邻,这一种又是根据某一成语而来:此类成语分别是:“见龙在田”,“谦受益”,“明则诚”,“德不孤,必有邻”。 还有一部分由于词义的变迁,现在已经很难看出他们的名和字之间的联系了,但如果我们深入的去了解,还是可以找到其中的奥秘。例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说文?车部》中解释:轲“接轴车”,舆“古代马车车厢”,由此可见孟子的名和字的关系应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中情况。再如: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君冯(凭)轼而观之”的句子,而“瞻”就有“向前看”的意思。从这里来看苏轼的名和字的关系应属第三中情况。
同义互训:例如陆游字务观,游与观同义;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祢衡字正平,衡与平同义;褚遂良字登善,良与善同义。
反义相对:例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反义;如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朱熹字晦庵,熹与晦反义;赵孟頫字子昂,頫(今俯字)与昂反义。
近义联想:例如前面提到的屈原字平,由原而平;如冉求字子有,由求而有;赵云字子龙,由云而龙;苏轼字子瞻,由倚轼而瞻望。
干支五行.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另外: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趣谈古人名与字
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其一: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尔雅?释地》中解释“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杜甫,字子美,“甫”的解解释则是“古代美男子的称呼”;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巩和固意义相同。再如毛泽东,字润之,“泽”与“润”含义也相近。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并列式:名与字是等同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孟子,名轲,字子舆,“轲”与“舆”都同车有关系。东汉文学家王充,字仲任,“充”与“任”属性相同。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注释的作用,使道理讲得透切。东晋葛洪,字雅川,有“大川洪涛”之意,寓有履行常规惯例、遵循和师法先贤道德规范之意,表达了远大的志向。 同用式:名与字用相同的字表示。明朝冯梦龙,字犹龙,同用一个“龙”字。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字玄玉,同用一个“玉”字。 因果式:名与字互为因果,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南宋辛弃疾,字幼安,从小根除病疾,自然得获安康。元朝马致远,字千里,骏马奔驰可致千里之意。 推导式:以其名而推导其字,反之亦然。如唐张九龄,字子寿,“九龄”正属“童子之寿”也。 呼应式:名与字互相呼应,揭示出意义。如东晋郭璞,字景纯,正是“璞玉”同“纯良”呼应。清孔尚任,字举重,“任”同“重”呼应,寓有“任重道远”之意。 仿照式:名字仿效前人,互为使用。南宋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西汉司马相如因慕战国蔺相如,把小名“尤子”改为“相如”。
闲池阁
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望于江湖
首页 | 留言板 | 注册 | 加为友情博客 栏目分类
· 闲读偶拾 (8)
· 备课内容 (6)
· 一帘幽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趣谈古人名与字[转]
作者:闲然居 提交日期:2007-10-17 19:12:00 | 分类: 闲读偶拾 | 访问量:109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是苏武的字。我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人雅趣其多,因而取字的方法也十分有趣而多样,不是简单的概括所能完成的。但如果我们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系,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读音是读guān,还是guàn时,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字去推断。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断定是读guān。
作者简介:
赵洪涛,男,汉族,36岁。毕业于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历,现在会宁二中任教。2005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学校政教主任、高三年级主任,兼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研究员,白银市中语会副理事长。现正在西北师大文学院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业绩如下:
古人的“名”和“字”是同一人的不同代号,它们之间不公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结构方面也有一定的联系。其格式大体有以下十种。
一、并列式:即“名”和“字”是同一属性的两种形态或两个方面如:周瑜字公瑾、谯玄字君黄,“瑜”“瑾”都是玉器,“玄”“黄”同属颜色范畴。
二、连贯式:即用一个双音词的词头词尾分别做一个人的“名”和“字”。如:朱云字游,李纲字伯纪,这两人的“名”和“字”,如果连贯起来,分别为“云游”“纲纪”。
古人名与字的几种“相应”关系
所投刊社及刊社评论 | 作者个人资料
投票 1条评论 收藏 推荐本文 博客引用
作者:西北师大文学院赵洪涛甘肃会宁二中邮编730700 所属分类: 语言文字
摘要 屈原《离骚》中说:“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朱熹《集注》解释说,“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这就是古人取名与取字时遵循的“相应”原则。古人有名有字,而且是先取名后取字,字由名而孳生,故古人取字一般都遵循着“名字相应” 的原则,即名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正如《白虎通义·姓名》所说:“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在古代,“名字相应”的原则长期被遵循着,一直到近代。这是我们阅读古籍、了解古人称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归纳起来,这种“相应”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下面是一些古代人物的名,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不妨去查一下他们的字,再看一下他们名和字之间的关系。
孔丘 字( ) 司马迁 字( ) 刘向 字( ) 曹操 字( ) 陶潜 字( ) 王维 字( ) 李白 字( ) 白居易 字( ) 柳宗元 字( ) 杜牧 字( ) 欧阳修 字( ) 苏辙 字( ) 王安石 字( ) 陆游 字( ) 辛弃疾 字( ) 文天祥 字( ) 袁枚 字( ) 刘基 字( ) 蒲松龄 字( ) 叶绍钧 字( )
其二: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愈、越来越好”之意;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就是意义相反;再如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黄损,字益之,徐退,字进之, “损”与“益”,“退”与“进”,都正好可组成反义词,这类虽然不多,但细细品味也别有一番意思。
以上几类“相应”关系,以及在每类之中所举的例子,都比较显明易见。其实,古人的“名字相应”关系,有不少都比较曲折隐晦,今天颇为难解。例如张良字子房,因为良字最初的意义是最好的居处;刘备字玄德,因为玄字古有全、极之义;焦竑字弱侯,来自《考工记·轮人》“竑其辐广以为之弱”。这些“相应”的关系,今天已不大好了解了。此外,如同事物总有例外一样,古代也有少数人的名与字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我们也不必牵强附会地去解释。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古人名与字的几种“相应”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洪涛
屈原《离骚》中说:“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朱熹《集注》解释说,“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这就是古人取名与取字时遵循的“相应”原则。古人有名有字,而且是先取名后取字,字由名而孳生,故古人取字一般都遵循着“名字相应” 的原则,即名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正如《白虎通义·姓名》所说:“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在古代,“名字相应”的原则长期被遵循着,一直到近代。这是我们阅读古籍、了解古人称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归纳起来,这种“相应”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