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需求下降。

加上毕业生总量的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

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一些变化。

因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1.1 焦虑感强烈就业压力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情绪之一是焦虑。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前途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

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而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症”。

常常感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沮丧抑郁。

1.2 择业期望值高一些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很高,仍把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最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而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因而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

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择业行为出现偏差。

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调查显示,2013年在校大学生中分别有15.0%、5.1%和1.7%会在求职时优先考虑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北京作为首都,各种类型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总部的聚集地,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就业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求职者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1.3 自卑与自负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心理障碍。

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自卑与自负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1. 就业压力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竞争激烈。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巨大,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和焦虑。

2. 就业观念不够实际很多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观念偏差,过分追求一份较好的工作,往往忽视基础的岗位及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

由于对就业现实认识不够,难以面对现实,心理压力会不断加大。

3. 职业规划不明确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在面对求职和就业时举棋不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也容易导致心态上的失衡和无法面对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 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应该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多参加一些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也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 调整就业观念调整就业观念,对就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工作。

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理性对待就业机会,不要放弃一些看似普通但实际蕴含机会的工作岗位。

3. 健康的心理调适健康的心态是保持稳定的就业心理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和消极。

适当的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与人分享自己的压力,也都有利于心理的调适。

4. 开展职业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在校内学习之余,注重积累各种社会资源、拓展人际关系,以便在毕业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还要实现自我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就业挑战。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行业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就业心理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引言压力会阻碍毕业生获得一份成功的工作,这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可能导致抑郁、失眠等症状。

因此,积极帮助大学生调适和缓解心理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根源1.1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当代大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经过十年的艰苦训练,对未来充满希望,抱有很高的期望。

面对“自主就业和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高期望值和社会现实接受度低,容易发生冲突,产生心理压力。

同时,每个大学生都有家庭的期望。

然而,许多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到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他们也希望孩子们能成为公务员,成为“高级白领”。

显然,大学生很难实现父母的期望。

父母的言语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冲突,导致了大学生莫名的心理压力。

1.2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对我国就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资源,人才和高科技工业电力创新能力成为一个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的时代,这就要求中国的战略调整,技术也进一步升级,建立高技术产业。

与以前的经济时代相比,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劳动者需要更高的知识和创新能力。

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或熟练技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基础型人才。

如果毕业生缺乏相应的应用技能和知识,就不能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就業压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一、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分析1、大学生就业市场供与求的矛盾供:一方面,国家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实行高等教育,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应地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有些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求: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变化,四股劳动大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

二是农民进城打工大蜂拥而至很多农民放弃农田进城打工;三是下岗工人数量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

四是“海归”人数增加。

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高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导致专业及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给结构严重失衡。

有些学校的专业划分过细或专业设置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3、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就业能力偏低,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但高等教育的却滞后于社会的需要。

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由于没有建立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机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培养和发挥。

这样,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程度必然降低,就业成功率自然不高。

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本身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难以吻合,这些都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大学时期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但同时也是一个让许多大学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 压力过大: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繁重的学业任务、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使许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山大,难以承受。

2. 情绪波动:由于面临生活环境的转变、学业压力的增加,许多大学生经常陷入情绪波动中。

焦虑、抑郁等问题日益突出。

3.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面临从家庭解脱、与新同学相处等人际关系问题。

个体差异和沟通困难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无助和不安。

二、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加强心理教育:大学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学生理解情绪和压力,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

2. 建立学生社群:大学可以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缓解孤独感和人际关系问题。

3. 推广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咨询师的专业指导和倾听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4. 积极倡导积极心态:大学应积极倡导积极心态,鼓励学生乐观面对挑战和困难。

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参与体育活动等,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5. 增强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应加强联动,积极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建立网络支持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学校可以建立线上心理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7. 加强自我管理与康复:学生也应自觉加强自我心理健康管理,学会自我调节,恰当地利用自我放松的方法,如运动、音乐、读书等,缓解压力和情绪问题。

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焦虑情绪。

由于毕业后要找工作,很多大学生会面对前途不明、未来发展无法预测的焦虑情绪。

这样的情况会逐渐加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

二是低自信心。

由于就业问题困扰,很多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害怕在竞争中处于弊端,他们也不敢去尝试新的方向或者新的机遇。

三是消极心态。

由于无法找到理想工作或者受到外界压力考虑,很多大学生会选择适应周围社会氛围而形成一种“安全感”来应对就业问题,这样也使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形成一种“无奈”、“无可奈何”、“随波逐流” 等消极心态。

对此应采取如下对策:
1. 提升实用能力: 大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各方面实践, 加强实用能力,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 远见卓识: 大学生要关注行业前沿信息, 钻研相关行业特性, 努力将理论化装运作;
3. 精准匹配: 大学生要根据市场供需关系, 精准匹配人才供应和市场真正需要;
4. 追随风向: 大学生要勤奋好学, 抓住新机遇新方向, 追随风向去利用人才;
5. 务实作风: 大学生要勤勤俭俭、敬畏天命、不断迫使自已去利用人才。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对策,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原因分析1.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完成更多的作业和实验,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2.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这包括老师、同学、室友等。

一些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些担忧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4.自我认知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种自我认知不足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5.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

二、解决措施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课程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调整情绪。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人际关系沟通的培训班,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从而减少因人际关系问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5.鼓励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帮助学生扩展人际交往圈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外,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是重要原因。

因此,重视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利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其顺利就业,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一、我国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据人事部资料统计显示:200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毕业生约有480 万,2009 年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630 万。

所以,在2011年之后的近两三年,也就是我们本届大学生面临就业的时期,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1. 自负高傲心理。

自负心理是在求职的大学生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

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综合能力和个人才干都比普通劳动者高。

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总是好高骛远、自命非凡,不能清醒、切合实际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这些学生择业时往往要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盯着大城市、好岗位,择业目标不切实际,往往会错过很多本可以就业的时机。

2. 自卑怯懦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时机。

过度的自卑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在用人单位的招聘者面前畏首畏尾,过分紧张,不能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往往因此错失就业时机。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解决。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更好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 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找工作,而找工作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满意的工作。

2. 思想困顿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他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这一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的思想困顿,难以自我觉察,不愿与他人交流。

3. 自卑感强许多大学生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失败,这会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加强烈。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社会,这一心理问题可能让他们选择放弃,失去信心并长期沉迷在自卑情绪中无法自拔。

4. 空虚和孤独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面对着与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分别。

工作环境的不熟悉、无法与身边的人很好地交流,使得他们深感孤独和空虚,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提高自信心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给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适当调整心态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有适当的心态调整,科学合理地看待他们自己的职业发展。

在寻找职业时,他们应该有所了解,了解自己关心的信息并了解职业方向的前景,这样能够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3. 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与身边的朋友、同学、师长等建立联系,并积主动主动积极与他人的沟通,这将使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鲜活,心态更加平稳。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也导致了他们就业心态的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向职业道路。

当前,现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社会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等方面。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这些压力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导致就业心态的不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现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是大学生也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许多行业门槛较高,竞争激烈,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胜任。

社会的就业形势不稳定,许多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裁员,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获得足够的实习经验,导致毕业后找工作时面临了困难。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些要求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现代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感到焦虑、迷茫和不安。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认可,担心自己的未来会变得黑暗无望。

心理学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心理学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心理学毕业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一项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学业压力:如今,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学业压力,包括学业任务繁重、升学竞争激烈等。

这些压力往往导致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2.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竞争。

就业不确定性和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产生担忧、挫败感等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是一个社交的场所,与陌生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一些学生而言是一项挑战。

人际关系的不顺利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孤独感、社交焦虑等心理问题。

4.身份认同问题:大学时期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重要阶段。

一些大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角色和身份感到困惑,这种认同危机可能引发自我价值感下降、自卑等心理问题。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关心,提供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的相关资源,如心理咨询服务、学习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等。

2.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有关就业市场的信息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应对能力,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3.促进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交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4.心理辅导与指导: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5.心理教育的普及:学校可将心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学相关的选修课程或为学生提供相关心理素养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与预防能力。

6.社会支持的建立: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心理援助和帮助机会,争取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的焦虑

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的焦虑

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的焦虑大学生进入职场后可能会面临各种焦虑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 适应新环境:大学生初入职场,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

这种变化可能会引起焦虑和不安。

解决方法:提前了解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多与同事交流,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尽快融入新环境。

2. 工作压力:职场中的工作压力可能比大学生活更为繁重,导致焦虑和不安。

解决方法: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学会有效管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寻求支持和帮助。

3. 职业发展前景: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焦虑。

解决方法: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了解公司晋升机制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4. 人际关系: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复杂,需要处理与同事、上司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这可能会引起焦虑。

解决方法: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心态。

5. 经济压力:初入职场的收入可能不稳定,导致经济压力和焦虑。

解决方法:合理规划个人财务,控制开支,积极储蓄和理财,寻求副业或兼职机会增加收入。

6. 竞争压力:在职场中,竞争压力可能很大,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或被淘汰。

解决方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项目,展示自己的实力。

7. 健康问题: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健康问题,进而引起焦虑。

解决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注意身体健康,适当锻炼和放松身心。

总之,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的焦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要正视焦虑心理,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

同时也要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与同事、上司和心理咨询师等交流沟通,共同克服困难。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社会岗位需求下降、学生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匹配、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今年更是如此。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性的611万人,加上去年未就业的将超过700万人。

2023年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这对原本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到今年3月1日为止,我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大学毕业找工作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本人自身内在因素,笔者拟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查阅等方法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整理分析,并探讨相关应对措施,从而为我们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一、原因分析外部客观原因1.高校扩招后就业绝对人数剧增,结构业就业矛盾突出。

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200多万人,比2002年净增60多万人。

从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表1)我们看到从2001年到2023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初次就业率则呈下降趋势。

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缘故,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很多企业净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倒闭,很多企业大幅削减用人岗位数。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仅岗位总量不足,而且有着严重的供需借位,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大多数毕业生都愿意选择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不愿意到小地方、基层或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加一些服务西部的计划,这样导到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扎堆以至浪费,而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急需大批人才,却招不到人,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

2.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前瞻性。

近几年有些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地位,一味追求规模大、学科多、专业全,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造成毕业生整体素质下滑。

尽管现在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难,但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一些行业企业人才匮乏,在市场上却招不到他们所需的人才,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错位。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介绍,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探讨该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介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指的是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就业焦虑、失落感、自卑感、逃避现实等。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和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压力,就会对他们的情绪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 求职经验不足。

许多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不知道如何准备应聘材料,如何面试,如何处理拒信等。

2. 就业压力。

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岗位的招聘条件高,工作机会有限,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

3. 家庭期望过高。

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一旦就业不顺利,就会感到失望和焦虑,给大学生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4. 社会和自我认知。

现代社会对于就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达到要求,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 提高就业技能和素质。

大学生应该利用好大学时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活动、实习等,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2. 适当调整心态。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

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3. 接受失败和挫折。

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拒信和失败是常有的事情,大学生应该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不要将之扩大化,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4. 寻求帮助。

若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可以向心理咨询师、老师、家长等人寻求帮助。

有时候,倾听一个朋友的劝解,也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结语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了摆在许多大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表现1. 就业形势严峻。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而合适的岗位却相对不足,这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

2.心理负担沉重。

大学生因为就业问题而感到焦虑、困惑和迷茫,这些心理负担往往比实际情况更加沉重。

不少大学生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因此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和学业。

3. 就业专业不对口。

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大学生的就业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由于缺乏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和适应能力,一些大学生往往选择了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造成了就业能力的低效利用。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1. 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主要源于市场供求结构的不平衡。

一方面,传统行业和传统工作已经饱和,无法满足大批量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新兴行业和新兴岗位的需求与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存在差距,导致了大批量大学生就业无门。

2. 教育与就业的脱节。

在教育体系上,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合,导致大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投身就业市场。

此外,一些高校教育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就业中存在较大的不足。

3. 就业能力不足。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企业所需的实际经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欠缺。

这使得一些岗位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1. 强化职业教育。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除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2. 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

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

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

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

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

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

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

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

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

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1)焦虑。

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陷入迷茫和矛盾之中,因此对所选择的职业产生深度疑虑。

本文将探讨导致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因素1.社会期望大学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同伴的巨大期望。

家庭希望他们能够选择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社会期望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而同伴则会关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这种集体期望会使大学生感到沉重压力,产生职业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2.自我认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非常重要。

职业选择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当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技能和目标抱有模糊的认知时,就会导致职业选择焦虑。

3.信息过载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种渠道的大量职业选择信息,很难准确地了解每个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前景。

信息过载使他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是值得信任的,导致不确定性和焦虑。

二、解决方法1.自我调适大学生应花时间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偏好。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等活动,增强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减轻职业选择焦虑。

2.理性思考大学生应树立理性思维,不要过分追求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而是注重自身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他们可以积极寻找职业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包括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及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要求等,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

3.寻求支持网络大学生可以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和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支持。

这些人可以在职业选择上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减轻职业焦虑。

4.适应不确定性大学生需要认识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和尝试。

了解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正常的,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就业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将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大学生能否正确应对就业压力,并采取一定的策略缓解就业压力既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对其未来的就业产生影响。

文章对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一、引言随着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关注。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学生自身面临的就业压力。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在就业过程中体验到比较持续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并且这种负性情绪情感体验过早地出现在大学低年级学生群体中[1]。

而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一年级的大学生与三、四年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存在显著差异,而四年级所体验到的就业压力,并未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即低年级的学生也开始为未来的就业担忧,开始体验到类似于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2]。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并寻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因人而异,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可以从社会方面、学生个人方面及学校方面进行总结。

(一)社会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加之全球经济低迷现状,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导致某些企业不得不缩减开支,降低成本。

导致的结果就是就业市场上就业岗位的减少。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学生找工作时面临的就业机会减少。

另外,受疫情影响,某些企业也会改变原先的招聘计划,原定的招聘行程也会随之改变,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严峻程度。

1.学生个人方面抛开就业市场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从大学生个人层面分析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可以把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某些学生对社会及就业市场不了解,对自己也缺乏明确的大学生涯规划。

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更容易面临就业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与自负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受挫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过低评价自己,对择业缺乏自信心,过于怯懦、缺乏勇气、不敢竞争,特别是在遭受挫折之后更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悲观失望,与上一种心理相反,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过高估计自己,盲目自信,就业期望值过高,这种自负心理导致大学生就业对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常常受挫。
关键词: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以来,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可想而知。呼伦贝尔学院也和其他高校一样,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绝大部分大学生就业求职不会一次成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本文就如何解决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由“就业难”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做一探讨。
(五)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大学生必须认识自我,把握就业时机,降低就业期望值,转变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转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政府要把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纳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从法律的角度确保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地位。使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待业、失业、再就业这一客观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客观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客观原因
1.当前社会人才供求结构发生Fra bibliotek变化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雇佣人员模式也因此发生相应转变,对雇佣人员的学历和技术要求逐年提高。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
(三)期望与失落
大多数学生过高估计自身的价值,对就业的期望过高。眼光只盯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可是现实并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以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给高校、社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具体问题和导致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大学生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调适和疏导,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克服心理压力并顺利就业。
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激活学生的就业潜力。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新的理念,大会通过的《世界宣言》和《行动框架》强调:“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使他们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因此,要求大学毕业生在思想观念上作出调整,改变保守和依赖思想,树立创新和创业精神。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要树立自救意识和使命意识,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总之,就业是大学毕业生的重要人生转折,而临近毕业求职失败,总是给人强烈的受挫感,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我校各年级学生中都存在。有关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导致他们身心具疲。一些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严重的还出现心悸、失眠等生理症状。
3.就业教育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教育还不够充分,而更多是毕业之前的突击教育。毕业培训千篇一律地指向就业,而在职业生涯设计、自主创业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我院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较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且缺少就业指导课的教材等。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观原因
我院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原因是来自大学生自身落后、错误的就业观念。一是“精英”人才意识浓,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名利,轻事业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二是缺乏自主创业、主动创业的精神。三是对职业流动认识薄弱。有些学生错失就业机会的重要原因是对初次就业的过分谨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从来没有真正遇到过生存危机,依赖父母,迟迟不能自立。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多元化的选择,这就带来选择的焦虑。再加上他们心理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不少人就会产生压力过大、焦虑之类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直接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这就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和疏导,以解决其就业难问题,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呼伦贝尔学院和其它高校一样,由于连年扩招、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等原因,大学毕业生数量呈猛增势头,加之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大城市,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与内地名牌高校大学生到大城市进行竞争肯定没有优势,本地就业的范围有限,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供求失衡,毕业生就业难,必定和结构性失衡与个人偏好失衡有关。
(一)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
第一,各级政府应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第二,要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培育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第三,政府要鼓励用人单位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四,鼓励支持大学生到祖国西部地区去,到基层、到乡镇、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第五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大学生就业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要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就业服务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加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三是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四是择业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文明礼貌、语言交谈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择业能力。五是针对就业岗位(群)的需要,学校在毕业学期应开展应急性培训。可通过选择一至二项核心技能开展特别培训和训练,使学生在就业前掌握某些具体岗位的操作技能,使之迅速成为就业制胜的法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逐步建立起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双向选择对于青年学子来说,显得很不适应。从政府角度看,主要是削弱了思想宣传鼓动和政治动员以及行政强制,而在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宏观调控乏力问题。
2.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高等教育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呼伦贝尔学院专升本之后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相关的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及时与社会需求及学生的就业紧密相连,选修课等课程院系自行规划,放大了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根据现有师资条件设置专业,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另外学院缺乏“双师型”师资 ,因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经验匮乏。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指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调整自我期望值。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挫折感均来源于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苛求自己。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学会给自己留下一定的空间,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好高骛远,大学生应对就业形势进行深入的了解,客观认识社会和自我,要客观认识竞争和挫折,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根据恰当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业目标。这样,当事物发展没有朝着你预期的方向进展时,你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二)焦虑与偏执
焦虑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在择业的过程中,因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患上了“焦虑症”。常常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沮丧抑郁。
就业压力导致焦虑的同时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偏执心理。首先是对公平的过分偏执。有一些大学生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而忽视了自身适应社会的调整。其次是对自己原来择业标准的偏执。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缺乏对职业评价的远见,人为地减少了自己的就业机会。
二是学会自我情绪疏导。大学生就业不理想或失败后,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如果负面的情绪得不到发泄的机会,随着挫折的增多,消极情绪就会不断积累,最终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导致心理失衡。因此,学会疏导自己的消极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当遇到挫折后,除了正确的认知外,能做到合理的自我安慰,这也不失为一种自我防卫心理的方法。
(二)深化高等教育专业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首先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生的就业实力。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必然导致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因此,我校也要根据需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一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新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三是调整或停办社会需求小、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四是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把职业技术的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培养技能型人才。要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毕业生所学专业和自身的专业素质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