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2024.10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

“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远意境。

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

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

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

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

”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紧密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

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

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的天籁之音。

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

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

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中所渗透的道家哲学。

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养性的器物,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距今3300年左右的河南安阳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

以此为基点,考古学家推定郑州商城等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为晚期夏文化。

二里头都邑始建于距今3800年以后,有宫城、数十座宫殿以及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出土了成套的青铜礼器,成为当时最高级别的中心聚落,对中国大部分地区产生了深刻的辐射影响,中华文明从此步入成熟文明社会或者王权社会阶段。

更早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河南中部的王湾三期文化曾经南下大范围取代长江中游等地的石家河文化,这一文化巨变很可能对应古史记载的“禹征三苗”芦山峁和神木石峁等多处数百万平方米的地区性中心聚落,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许多数十万平方米的古城,这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五帝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由此前溯,我们甚至有可能利用考古学解开三皇时代的历史谜团。

回首百年以前,传统的中国上古史体系被严重质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适逢其时,以探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之源头为己任。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终于揭示出中国是世界上直立人较早的分布区和现代人起源地、农业起源地、陶器起源地、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献记载的地区之一。

这些考古成就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全球人类起源史、文明发展史有重大意义,而且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坚实的科学依据。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高考文言文复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了解人们追求财富的普遍心理,但是强调要以义取财;他理解财富增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他深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因此主张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无论是追求财富、创造财富还是分配财富,孔子都力求将其框定于仁德与道义的范畴之中,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的期许。

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语出《论语·里仁》,以下只注篇名)。

但是,当追求财富与坚守道义相矛盾时,孔子绝不会放弃道义。

如果不能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财富、摆脱贫贱,那就宁肯不处富贵、不去贫贱。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常有人以此为依据来证明孔子“重义轻利”,其实,孔子“重义”确是事实,“轻利”的说法则值得商榷。

他从不反对而且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只是当求利与道义不能两全时,他赞赏能坚守道义的君子,鄙视只知求取钱财而违背道义的小人。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基于道义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是最贴切的表述。

孔子理解财富增长既是民众对富足生活的期许,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

《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感叹人口已经很多了。

人力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孔子看到这点感到很欣慰。

学生冉有问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

仅有基础是不够的,还要将人力资本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创造财富使民众富起来。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木削展览碍不着我,我的领域是文艺”,这话讲不通。

一个想养成品味的人不但要无成见地亲近一切伟大著作,还要去欣赏一切其他艺术,因为艺术本是相遇的。

贝多芬的《第先文响曲》并不和斯文朋的诗两样,明白中国绘画的人去了解印象派的作品容易多了虽然各门艺术在形式上的表现方法不同,最终的求“美”企图却是一致的。

在没有新式剧院的中国,想明白舞台剧艺术的人连好电影也不可不看的。

因为这些都能帮助你把捉一个不易把捉的东西——什么是关.怎样才是艺术。

为什么一个曾欣赏了许多伟大作品的人,有时看到了像《埃及皇后与安托尼)一类历史剧时仍不能产生满意的反应呢? 因为他缺乏《罗马史》的知识,因而历史的想象也薄弱。

所以有了高尚的品味还须取得辅佐那品味的知识。

当然,一个批评光学的人须懂得物理。

但即使批评并没有那么明显知识的书时——像小说,知识也还是需要的。

对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演化毫无历史观念的人哪里配安排作品的位置!而批评的工作一部分即在安排。

(子夜)在茅盾创作过程上及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呢? 对于世界的文艺史也不可马虎的,因为在这世纪里,“中外”已成了休戚相关的一体了。

一个不以专门著作为对象的书评家所应具备的只是“各科常识”,一个坚实的文化背景为书评家及一切新时代公民的随身宝。

与其说得懂这些书,毋宁说得懂生活中的人情道理。

就算不做书评家、你可以忽略国际联盟的现状或人类行为规律吗? 总之,只在书中耕耘是不妥的。

一个理想的书评家要具有足用的知识和品味的背景,对于实际生活又怀有莫大兴趣。

历史沿革对于他来说不生疏,而拾起每本书来,他仍能保持涉猎的好奇心,发现它自身的价值。

(摘编自萧乾《知识与品味》)材料二:为了丰富通感,是不是应当尽可能广泛地接触各种艺术?要培养与扩大艺术通感能力,就要在审美活动中执着、用心。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年10月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年10月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年10月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一个聚讼纷纭的案例,学界产生了多篇专论之文,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

在第四十回中,贾母带领众人去蘅芜苑,从荇叶渚上船。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偏你们不留着残荷了。

”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首先,探讨一下林黛玉引用时的改字问题。

其实,这是一种“随文立训”式的改动。

据文本内容来推,本回故事当发生在八月二十五日。

因为巧姐发热,彩明念《玉匣记》云“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

关于此,《红楼梦》中恰有可以援证之文,第六十七回袭人“刚来到沁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这个夏末秋初大概是何时,书中并未明言,但亦可推知,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对贾琏说“不过月中就进京的”,后又说“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然后是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则应该是八月下旬。

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这一改动在她引用之后的语言中也有非常清楚的显示。

事实上,这种引用时的随文改动正是古人常有之例。

因此,虽然可以确定李商隐的原文与曹雪芹的引文有一字之不同,但这却绝非一个校勘学上的“他校”问题。

接下来,我们从情节前后的脉络出发,来讨论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

理解这一段对话的关键就藏在上引的原文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作者对宝、黛、钗三人关系的设定之中。

在这三人的关系中,黛玉一直是最为警惕的那一个,面对来自宝钗的威胁,她总是下意识地防范,甚至会主动出击。

仔细看一下原文。

先是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这时,如果宝钗未接话,黛玉或许也可能赞同宝玉的意见,然而心思细密又喜欢给人讲道理的宝姐姐这时肯定会有所表现,所以她立刻就接着说:“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2025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的问题。

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光合作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昼作夜息。

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我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天涯若比邻;一样用X光检查身体,保障健康。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但是,这句话不能的理解,认为“科学技术必须是生产力”或者“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无用的”。

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

虽然今天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再,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距离仍然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

因为人类的幸福感,()。

也只有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擢发难数不胜枚举蠡测管窥大相径庭B.众口难调不胜枚举蠡测管窥泾渭分明C.擢发难数琳琅满目孤陋寡闻泾渭分明D.众口难调琳琅满目孤陋寡闻大相径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城市文化空间是“得到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随着城市商业化日益加剧,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

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

当下,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已成为城市空间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近些年来,线上书店不断挤压城市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消费者的电子阅读习惯直接威胁着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

城市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倒闭潮”后,依托空间改造转型升级,从资本的空间化到空间的资本化,城市实体书店由同质化文化空间复制转向追求异质化文化空间符号价值;从文化的空间化到空间的文化化,城市实体书店空间由单纯的售书场所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

实体书店空间的改造升级是对消费空间变革的一种回应。

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找到了解决其生存发展的门路,但从人文关怀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否有利于书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能否支撑城市居民的空间权利均等化,还有待讨论。

“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正义的题中之义。

非正义的空间常常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通过隐蔽的手段维持着资本的扩张,扩大了权力的不平等。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 25日2023—2024学年度高三阶段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如今,各种“方言梗”在短视频平台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伴随着这类网络自创语言走红的,还有各种“爆款”方言。

近年来,重庆话、河南话、贵州话、山东话、广西话等方言的段子大量涌入影视作品、短视频平台、网络综艺,早年“触电”的广东话、四川话、陕西话和东北话这“四大天王”终于不再孤单。

各类“方言梗”乍一听可能有些艰涩奇怪,但循环播放一两遍之后,即使是从小生活在普通话环境里的人也会觉得有趣亲切。

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聊到汉语的特点。

汉语是一种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外,还可分为官话、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赣语、湘语、徽语、平话土话这十大方言。

这些方言内部差异巨大,特别是在我国东南地区,有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

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和推广普及普通话并不矛盾,因为方言和普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

当前,面对普通话、方言以及外语等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我国社会正逐渐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即明确各语言、各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进而树立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阳一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日期:2022.8.4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充盈的文化滋养和审美支撑,中华美学独有的意境与韵味,既体现于文艺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设计里,它是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晶,至今散发着无穷魅力与蓬勃生命力,成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养。

中国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绘画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体现了老子哲学中“为腹不为目”的精神内蕴。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把桃花芳菲的时空转换产生的生命感知作为诗歌意境营造的重心,淡去了自然界季节的更替流转,而将笔墨指向内在心灵生命感悟。

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家在“师法自然”中主体生命对造化之物的感受与体悟作用,使艺术在主客体融合中达到心灵层面的圆融自足。

中国山水画构筑的艺术世界里,贯穿着道禅哲学“既雕且琢,复归于朴”的艺术理念,使得简括空灵、大巧若拙、虚实相生成为中国艺术最具标志性的美学旨趣,其中包含着独特的审美智慧与创造手法,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特别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

园林、家具、盆景、建筑、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常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

强调造型的简约与洗练,使器用之物蕴含丰厚的美学内涵、人文意趣。

所谓“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正表达了中华造物文化特有的美学趣味。

中华传统造物文化具有鲜明的心物相照、巧法造化、顺乎自然的美学特征,尊崇“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熔铸着法天象地、“空故纳万境”的造物智慧。

古典园林与建筑在空间布局、意趣营造上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构建法则,将建筑与自然浑融一体,追求“流水淡然去,孤舟随意还”的天然意趣,造就出一个充满生命灵动趣味的世界。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3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课内文言文(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8分)1.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数量是(1分)①令将军与臣有郤②振之以威怒③或师焉,或不焉④钩心斗角⑤共其乏困⑥自知者明⑦空自苦亡人之地⑧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⑨须臾成五采⑩赢粮而景从⑪翼日进宰⑫不复一一自辨⑬是罔民也A.9B.10C.11D.12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①刺客不行②财物无所取③李凭中国弹箜筷④处分适兄意⑤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⑥纵使相逢应不识⑦汝可以模拟得之⑧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⑨缅规矩而改错⑩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A.①③④⑥⑦B.②③④⑥⑩C.②③⑤③⑨D.①③⑦⑨⑩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分)①杖汉节牧羊②方正之不容也③不贵难得之货④岁征民间.⑤若不阙案⑥辄倾数家之产⑦吾得兄事之⑧顺流而东也⑨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⑩遂散六国之从⑪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⑫单于愈益欲降之⑬成以其小,劣之⑭诚甘乐之⑮日上,正赤如丹⑯其未兆易谋A.①⑧/②/③⑪⑭/④⑦⑨/⑤⑥B.①④/②⑧/③⑬⑭/⑤⑥⑩/⑮⑯C.①⑨/②/③⑤⑥/⑪⑬⑭/⑧⑯D.①⑨/②⑧/③⑤⑥/⑪⑬⑭/⑮⑯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分)①天下云集响应②明足以祭秋毫之末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臣不胜戎马怖惧之情⑤范曾数目项王⑥栗深林兮惊层巅⑦以促织富,裘马扬扬⑧剑斩虞常已⑨宠归,举家庆贺⑩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⑪天雨雪⑫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⑬反欲斗两主⑭追亡逐北⑮此其志不在小A.①③④⑧⑩/②⑮/⑥⑫⑬/⑤⑦⑨⑪/⑭B.①③④⑧⑨/②⑮/⑥⑬/⑤⑦⑩⑪/⑫/⑭C.①③④⑧/②⑮/⑥⑬/⑤⑦⑨⑩⑪/⑫/⑭D.①③④⑧⑩⑭/②⑮/⑥⑫⑬/⑤⑦⑨⑪5.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分)A.始速祸焉速:加速B.凭轩涕泗流涕泗:眼泪鼻涕C.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覆:反复D.宰以卓异闻闻:听说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成语“言归于好”中“言”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自言本是京城女B.夫三子者之言何如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成语“韦编三绝”中“绝”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D.绝域苍茫无所有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A.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度量B.则虫集冠上集:停留流血漂橹橹:大盾牌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保全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日光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盘:打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溺:沉湎9.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1分)A.又劣弱不中于款款:条目永保无疆之休休:福禄B.与村中大佛阁真逼似逼:非常乃幽武置大窖中幽:囚禁C.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延续强公室,杜私门杜:封闭D.渐车帷裳渐:慢慢地今得杀身自效效:效法10.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瞥:突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B.隳名城,杀豪杰隳:毁坏径造庐访成造:建造C.私候张胜候:等候却坐促弦弦转急却:拒绝D.武气绝,半日复息息:呼吸酾酒临江酾:酒器1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1分)①善刀而藏之善:美好②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③子陵壹听陵言壹:一定④沛公则置车骑置:安排⑤逸豫可以亡身豫:巡游⑥文胜质则史史:真实⑦辟邪说,难壬人难:排斥⑧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推:推行A.①④⑥B.②⑤⑧C.③④⑥D.④⑤⑦1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1分)①虽董之以严刑董:督察②使快弹数曲快:快速③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谦让①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抵抗⑤作《师说》以贻之贻:留给⑥位列将,爵通侯列:诸位⑦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⑧悔相道之不察兮相:观察A.①④⑥B.②⑤⑦C.④⑥⑧D.④⑤⑥13.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1分)A.足下蹑丝履蹑:穿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蹑:追随B.诸侯之所亡亡:灭亡亡走赵,赵不内亡:逃跑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亲近失其所与,不知与:参与D.非礼勿视非: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非:没有14.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1分)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存:存在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克己复礼为仁克:约束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后代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下:向T流D.居为奇货居:囤积、储存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居然15.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1分)A.其文约,其辞微微:细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B.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分:分界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分:分明C.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考虑提刀而立,为之四顾顾:看D.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指责、责骂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尤:还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比及三年,可使足民B.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成妻具资诣问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谋杀单于近臣,当死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项王郎日因留沛公与饮B.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扶辇下除D以手抚膺坐长叹副有罪,当相坐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B.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人生代代无穷已C.敏于事而慎于言戒之慎勿忘D.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1分)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问谢汉使曰,武等实在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使秦复爱六国之人C.成然之,早出暮归輮使之然也何为其然也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举匏樽以相属名属教坊第一部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1分)A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一篇之中,三致志焉B.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自矜者不长锄極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犹蒙矜育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杀人如不能举包举宇内D.然,诚有百姓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竭诚则胡越为一体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1分)A.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B.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使使如秦受地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22.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

河南省2024届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2024届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丰富多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从保护和研究这些载体入手。

岩画、雕塑、建筑、器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都是这样的载体,而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古代文献则是最主要、最全面、最系统的载体。

无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

要顺利有效地利用这些古代文献,从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就必须读懂它们,而读懂它们就必须研究历朝历代的语言文字。

这种基于古代文献来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就是文献语言学。

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这一学科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更大的发展。

文献语言学主张立足海内外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综合运用文献学、传统语言文字学、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古代文献中的语言文宇问题,去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和演变发展规律。

出土文献,特别是先秦两汉的出土文献,用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书写而成,文字的形体怪异、构意古奥,需要经过文献语言学专家特别是古文字专家的辨认和考释,才能认识并读懂它们。

出土文献中一个个难题的不断破解,正是一代代文献语言学专家和古文字专家不懈努力的结果。

他们的卓越研究工作使得生活在两三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能够直接受到中华古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熏陶。

同样,传世文献即历代古籍,也需要文献语言学的专门学问家付出不懈努力;否则浩瀚的典籍只能是图书馆、博物馆的藏品,而无法活在当下、服务当下。

可见,文献语言学这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之学,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学科,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学科。

前者的基础性体现在应用层面,诸如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音乐史、农业史、中医史等诸多历史学科,都需要依赖文献语言学去解决文献史料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后者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语言文字诸要素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隐含着精微的发展规律,探索并总结出这些规律,不仅能解释复杂的历史语言文字现象,而且可以为世界语言文字学的丰富与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高三摸底大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芽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

开元六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

开元十三年,再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书籍的质量不仅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

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

在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命名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

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

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

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

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

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区、市。

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和五代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国书院总数的2.7%,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安徽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2024.9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在于提高村庄经济水平,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更多地留在村庄、惠及村民。

村民参与产业振兴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权力和利益诉求的过程,参与行为主要分为以实现自身权利价值的价值性参与和以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的工具性参与两类。

作为促进乡村建设和助推乡村发展的内生主体,村民在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如何动员村民有效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尤为关键。

其中,村民的价值性参与主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特征。

部分成长于乡村、旨在奉献于乡里的村民,不仅基于乡村内生认同而具备较高的村治参与意愿,同时也凭借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而具备较高的村治参与能力,因而也乐于在助推乡村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性诉求。

村民的工具性参与主要基于谋利属性,遵循利益最大化逻辑。

国家体制改革放活了公社单位社会中的村民群体,市场经济的物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村民自利取向。

村落共同体逐渐瓦解为利益最大化的村民个体,随之而来的乡村社会去组织化、集体经济渐趋空壳等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在城乡关系由资源汲取向资源输入的转变过程中,大量项目资源下沉为乡村社会预留出更多谋利空间,这就使得部分村民基于精英俘获的谋利逻辑愈加明显。

(摘编自李丹阳、钟楚原《乡村产业振兴中“内外联动”而“内不动”问题探析》)材料二:赖州市为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采取“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方式,在修复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充分考虑承载力,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在修复好的废弃矿山上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着力做活富硒资源,发展富硒产业,推动富硒蔬菜、富硒脐橙等发展;积极发展油茶、花卉、苗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生态特色产业,实现兴林富农;依据地方生态特色做优做强生态旅游,推动森林城市、特色小镇、生态旅游园区建设,带动经济发展,解决部分当地人民就业等问题,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群众畅享“生态福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格物致知”与杨万里咏月诗郭艳华由于身兼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山水诗人著称的杨万里能够将格物致知的思想中所蕴涵的诗性观念运用到创作中,以理学家的仁者胸怀和人格涵养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照。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因。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讲究“格物”,诗学注重“感物”,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

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

在文学家那里,“物”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达情感的中介,而理学家则要尽“物”之“理”。

事实上,理学的“格物”到诗学的“感物”只一步之遥,关键是要找到二者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能够沟通起来的桥梁。

作为理学家,杨万里对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谨遵不讳,对“物”也有着自己的认识。

他在哲学著作《庸言》中说:“物亡道存,道则存矣,何地措道哉?”其把对物的认识作为“道”的第一要素与理学家的思致是一致的。

其言“天地之道不在数也,依于数而已”,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数量和性质,但这些皆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事物中所蕴涵的“理”。

杨万里正是领会了“物”所负载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超越江西诗风的艰难历程中,他最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自然万物,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自然的描写,并用理学家“格物”的精神去认真观察、揣摩,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不同事物的变化情态去揭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

杨万里有意识地去展现自然物象的多重意态,对于月亮意象摄取同样如此,月亮的各种情态都尽现其笔下。

不仅有落月、新月、半月、孤月、江月、霜月、秋月、雪月、晓月、圆月、弯月、残月、缺月、垂月、月波、月色、月影等形影展现;亦有月低梅影、湖光月色、花愁月恨、月色波声、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月梢风叶、酒浪月波、月华露气等摇曳生姿的景致描写。

尽管前人对月亮已极尽描写,但杨万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依然能够把月亮写得异彩纷呈,不落窠臼,这无疑有赖于其哲学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渗透,从而能够以超越前人的审美直觉,将对月亮意象的内涵营造得更为深入而精妙。

如果抛开月亮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内涵,仅就其自身的审美情态而言,杨万里之前的诗人描写得已经极其精微,仅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赢得“孤篇压全唐”的赞誉,更是令其后的诗人望而却步,就连天才诗人李白笔下的月亮也大都是起着烘托情思、寄寓哲理的作用,而对直接描写月亮升沉陨落的情形是有所回避的。

而在杨万里的笔下,他却从不同侧面来描写月亮初生、高照、低沉的各种情态。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 1.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物致知源于儒家学派的思想,《礼记·大学》篇里首先提到这个名词,后来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守的为学方法。

B.格物致知在宋理学家的思想学说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作为哲学方法是一致的,都探讨“物”“知”的关系。

C.格物致知要揭示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一种认识论,是通过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来实现这个目的的。

D.格物致知在理学中开始是探讨人生哲学,后来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了实现人生境界的目的。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理学家和诗人的杨万里对“格物致知”的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十分尊崇“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

B.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析,理学家的物与文学家的物是一致的,不过前者处于思维领域,而后者处于审美领域。

C.杨万里十分注重描写自然景物,用自然造化揭示景物变化情态的妙处,使得诗歌意象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D.理学、诗歌学都注重认识论研究,不过重点有所偏重,理学讲究格物,诗歌学讲究感物,二者在不同层面。

3.对杨万里诗歌中“月”的独到之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仅就其自身的审美情态而言,杨万里已经将月亮描写得极其精微。

B.杨万里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月”情态各异。

C.杨万里扩大了“月”的意象内涵,把“月”的意象营造得更深入、精妙。

D.杨万里从不同侧面描写月亮初升、高照、低沉的公众情态,丰富了“月”的动态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4. 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5.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晋,加,超迁,拔,擢,左迁和拜。

C.战国时期,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指崤山以东。

后秦人也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在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

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曾记载“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是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如今成了平民。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

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D.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

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5分)(2)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此时柳宗元已经被贬为柳州刺史。

8.简要分析颈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5分)9.首联“黯然”一词统领全诗,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旧有所恃的句子是:,。

(2)《离骚》一文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青龙偃月刀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

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

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

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

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

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

”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

”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

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

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