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CT表现』
CT检查是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CT上可 显示肾癌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和有无淋巴 结肿大,静脉内癌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等。
CT上肾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 块,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肿块,肾癌较大时可使肾外形扩大或肾局部 明显突起,部分肾癌有包膜,边界较为清楚, 大多数呈侵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CT表现
据统计,肾癌内含有囊变占11.3%;出血占3.7%; 钙化占11.3%;坏死占49%。平扫时肾癌与正常 肾实质密度相接近或稍低于正常肾实质,如果 没有肾外形的改变,没有肿块内密度不均匀的 表现,CT平扫很容易漏珍,增强后,肾癌密度 低于正常肾实质,可能是由于肾癌破坏了正常 肾实质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而它本 身又没有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另外, 肾癌常伴随没有血供的囊变、坏死等病理表现, 也是其增强后密度比正常肾实质低的原因之一。
3、血行转移,肾癌可侵范肾静脉,形成癌栓 -肺、骨、肝等。
分期、临床处理及预后
】准确的肾癌分期对临床处理和估计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5 年生存率不仅与分期有关,还与细胞分化和肿瘤大小有关。
分期
病理表现
临床处理
5年生存率(%)

局限于肾包膜内
根治术
60--70

局限于肾筋膜内
根治+术后放疗
【病理】肾癌多为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 伴出血和坏死,偶有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 多为富血管肿瘤,镜下可分为他们细胞癌和颗 粒细胞癌,一部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39
40
第一幅图为平扫CT,左肾上极有一软组织结节, 表现为低密度。动脉期增强后可见结节边缘明显不 规则强化,左肾下极可见两个囊性区,中间有房间 隔。此时无法判断是肾癌还是肾囊肿。矢状位可见 左肾上极病灶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节,房间隔显著 增厚,下极存在多房性低密度区,房间隔的后部有 强化结节。此时可做成明显诊断。标本可见两个病 灶,在左肾上极病灶中心变性,周围有囊性区域。 左肾下极病灶为多房囊性改变,里面有点、片状红 色区域,表明肿瘤出血。
56
57
46
47
4. 肾癌中常见亚型的表现
(1)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中94.6%明显不均匀强化,70%为边缘
强化,60%落差>40Hu “快进快出”,70%有中心 坏死或纤维粘液样变性。 下图为透明细胞癌。CT示肿瘤边缘明显强化,又称 为环状强化,中心表现为低密度。静脉期肿瘤密度 明显降低。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缘呈结节状,中心肿 瘤变性。病理图片可见丰富肿瘤细胞,而红色区域 (变性区域)没有肿瘤细胞。
(1)肾癌静脉肾盂造影表现。 静脉肾盂造影敏感性较低,是前后重叠的图象,
会丢失一些病灶,另外也缺乏一些病灶的特征性显 示。下图为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第一幅图可见左 肾上极有一外突肿块,肾盏没有破坏;第二幅图可 见左肾上极肿瘤,左肾上极明显膨大,左肾盏被拉 长;第三幅图可见左肾肿块呈外突生长,中组肾盏 边缘模糊,表明肿瘤对肾盏有侵蚀和破坏改变;第 四幅图可见左肾下极外突肿块,侵犯肾盂,上部的 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
50
51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Radiology 2003; 228:330–334
-
2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
脂肪成分
肾癌内可含少量脂肪成分,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肾非 上皮基质部分骨性化生,有骨小梁和骨髓成分→ → →肾癌常见到钙化,而AML罕见钙化
而当AML中含有少量脂肪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20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
21
Robson分期( Ⅳb)N4M1
-
22
主要鉴别诊断
高密度肾囊肿( highattenuation renal cysts )
Michael Suh 对高密度肾囊肿(CT值>20Hu)和 肾癌的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门脉期 CT值>70Hu 或病变中间密度不均匀时,肾癌的可能性大于高密 度肾囊肿(CT值>20Hu)
-
9
-
10
-
11
-
12
Robson分期(Ⅰ)T1
-
13
Robson分期(Ⅰ) T2 N0
-
14
Robson分期(Ⅱ)T3a
-
15
Robson分期(Ⅲa)T3b
-
16
Robson分期(Ⅲb)T3cN1
-
17
Robson分期(Ⅲa)T3c
-
18
Robson分期(Ⅲa)T4b
-
19Biblioteka --29Thank you!!!
-
30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血、坏死、 钙化结果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颗粒细胞癌
总结词
粒细胞癌的特征是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深色。 颗粒细胞癌通常比透明细胞癌更具侵袭性,预后相对较差。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1%~2%。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呈梭形或长条形,与正常的肾脏组织结构差异较大。这种类型的肾癌通常生长较慢,但有 时会转移至其他器官。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 课件
• 引言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癌治疗与预后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肾癌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强 调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重要性 。
02
阐述当前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 研究现状和进展,说明本课件的 目的和内容。
肾癌概述
未分类肾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3%~4%。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类型的肾癌,通常是因为它们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肾癌相 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未分类肾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 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的变化。
在X线检查中,肾癌通常表现为 肾脏轮廓不规则、局部突出或肿 块影,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灶。
01
02
03
04
肾囊肿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 形囊性占位,内部无强化。
肾错构瘤
又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 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密度为主的
占位,内部可见钙化。
肾盂癌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肾结核
临床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 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影像学检

肾癌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肾癌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肾癌的风 险。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肾癌的 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控制这些慢性疾 病有助于预防肾癌。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有 害物质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接触。
康复指导
的变化,发现肿瘤。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 肌酐、尿素氮等,辅助诊断肾
癌。
尿液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和细 胞,了解肾脏功能和病变情况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部分 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确诊肾癌。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血液、 尿液检查,初步判断是否 存在肾脏病变。
心理支持
肾癌康复期患者需要心理支持 ,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定期复查
康复期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 ,及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开 具一些药物帮助患者康复,应
肾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小的肿瘤或局限于肾脏一部分 的肿瘤,可采用肾部分切除术,保留 部分正常肾脏组织。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 其生长,常用的药物包括顺铂、
卡铂等。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可抑制 肿瘤生长。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如PD-1抑制剂等。

肾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肾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CT表现
增强检查:常见的透明细胞癌于皮质期,肿块的实性 部分明显强化,程度类似肾皮质,并于实质期强化程 度迅速减低,呈所谓的“快进快出”型。
乳头状和嫌色细胞癌,在皮质期肿块的实性部分强 化程度较低,明显低于肾皮质,且其后各期强化程度 有增高趋势,呈“缓慢升高”型,此外,嫌色细胞癌 的强化相对均一,极少有无强化的坏死区,即使为较 大的肿瘤。
肾细胞癌
• 肾细胞癌(RCC)是起源于肾小管的腺癌,约 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 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男女比例为3:1。
• 主要临床症状:无痛性肉眼血尿(常说明侵入 肾盏肾盂)、胁腹部痛和腹部包块。
病理特点
肾癌为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腺癌,多为 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伴出血和坏死,偶有 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多为富血供肿瘤,部 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肾盂癌
错构瘤
肾 脏 黄 色 肉 芽 肿 肾 盂 肾 炎
Thank you!!!
鉴别诊断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 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CT 值的测量和MR脂肪 抑制序列更有优势。 肾盂癌:病变主要位于肾窦内,一般不造成 肾轮廓的改变,且强化程度不及大多数肾细 胞癌。
鉴别诊断
复杂性肾囊肿:其壁和分隔薄而均一,无确切 强化的壁结节或明显的实性部分。 肾脏黄色肉芽肿:常并有肾结石,病变呈浸润 性生长,内有不规则环状强化的脓肿壁及低密 度脓腔。 肾脏转移瘤和肾脏淋巴瘤:表现可类似多灶 性乳头状细胞癌,但转移瘤常可发现原发灶和 (或)其他部位转移灶,而肾脏淋巴瘤多伴有 腹腔和腹膜后多发显著肿大或融合成团的淋巴 结。
组织学分类
• 透明细胞癌(占70%) • 乳头状癌(占10%—20%) • 嫌色细胞癌(占5%—10%) • 集合管癌(占1%) • 未分类癌(罕见)

肾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肾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43
囊性乳头状肾癌表现为肿物边缘结节状软组织影
PPT课件
44
4、肾嫌色细胞癌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27-86岁,平均60岁,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 征。该肿瘤属低度恶性肾细胞癌
PPT课件
45
女 47岁 P176104 腰部不适 B超示左肾占位
CT平扫
CT平扫肾内近等密度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内部密度均匀,无出血、坏死区;
和平滑肌肉瘤; 5、来自血管的肿瘤有血管瘤、淋巴瘤和错构瘤; 6、来自神经组织的肿瘤有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7、来自肾包膜的肿瘤,有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混合瘤; 8、囊肿,有孤立性囊肿、多发性囊肿、囊腺瘤、皮样囊肿、囊腺癌; 9、转移性肿瘤。
PPT课件
3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肾小管 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 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 瘤的80%~90%
肾癌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
肾肿瘤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肿瘤,多为恶性。
PPT课件
2
肾肿瘤种类很多,根据肿瘤的来源分类: 1、来自肾实质的肿瘤,有肾腺瘤和肾癌; 2、来自肾盂上皮的肿瘤,有移行乳头状瘤、移行细胞癌、鳞状上皮癌和腺癌; 3、来自肾胚胎组织的肿瘤,有肾母细胞瘤(即Wilms肿瘤)、胚胎癌和肉瘤; 4、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有纤维瘤、纤维肉瘤、脂肪瘤、脂肪肉瘤、平滑肌瘤
10×7×6cm,呈多房囊,囊壁尚光滑,内含灰红灰黄粘液样物。
输尿管长1cm,直径0.5cm。
PPT课件
29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需与普通型 肾透明细胞癌伴囊性变鉴别
PPT课件
30
CT平扫
PPT课件
31

《肾脏疾病的CT诊断》课件

《肾脏疾病的CT诊断》课件

03 肾脏疾病的CT表现
肾结石的CT表现
肾结石在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 肾结石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 肾结石可能导致肾积水、肾盂扩张等并发症 肾结石的CT表现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肾积水的CT表现
肾盂扩张:肾盂内液体积聚,肾盂壁增厚 肾实质变薄:肾实质因积水而变薄,密度降低 肾周脂肪间隙消失:肾周脂肪间隙因积水而消失 肾周血管受压:肾周血管受积水压迫,显示不清晰
添加项标题
观察肾脏密度:观察肾脏的密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密度区域
添加项标题
观察肾脏结构:观察肾脏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结构
添加项标题
观察肾脏功能:观察肾脏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功能表现
添加项标题
结合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肾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添加项标题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CT图像的解读和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和远程治疗
智能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智能化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实现综合 治疗
CT诊断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CT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精确诊断:CT诊断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肾脏疾病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 准确的治疗方案
06
肾脏疾病的CT诊断前 景与展望
CT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更高分辨率:提高图像清晰度,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更广泛的应用:从肾脏疾病扩展到其他器官和系统的诊断 更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更安全: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肾脏疾病诊疗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肾癌CT诊断及鉴别精品PPT课件

肾癌CT诊断及鉴别精品PPT课件
30
CT表现:
①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及肾盂内血凝块, 常居于肾盂中央部,呈离心性膨胀生长,可侵犯肾窦及肾实质; ②不引起肾脏外形改变,为特点之一; ③轻度增强,呈相对低密度。 ④增强扫描有时见条带状肾实质相,与对侧比较易发现;有时肾实质 延迟增强; ⑤延时增强扫描造影剂充填肾盂肾盏时,可见充盈缺损; ⑥肾盂肾盏梗阻时,出现肾积水表现。
19
Robson分期(Ⅲa)T4b
20
21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22
Robson分期( Ⅳb)N4M1
23
肾小肾癌(Ⅰ期)
24
肾小肾癌(Ⅰ期)
25
肾癌(Ⅱ期)
26
肾癌肾静脉瘤 栓(Ⅲa期)
27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Ⅲb期)
28
29
肾盂癌
病理:
①较少见,是单纯输尿管癌的2-3倍,而膀胱癌50倍于肾盂原发癌; ②来源于泌尿系统上皮细胞,85-91%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0%为 肾盂鳞状细胞癌;③全泌尿系统上皮肿瘤概念:强调泌尿系统上皮肿瘤 存在多器官发病趋向。 临床表现:无痛性全程血尿,有血凝块可致肾绞痛;大的肿瘤或有肾积 水时,可触及肿块。
cell carcinoma) , 乳 头 状 肾 细 胞 癌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 嫌 色 细 胞 肾 细 胞 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 Bellini 集 合 管 癌 (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1
病理:
①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 ②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③无包膜或由纤维组织构成假包膜,略呈球形,可囊变,出血, 坏死或钙化; ④晚期肾癌发生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肾静脉内瘤栓; ⑤为癌瘤直径<3cm时,一般局限于肾包膜内,称为小肾癌。

肾细胞癌MRI ppt课件

肾细胞癌MRI ppt课件

-
8
-
9
• 肾乳头状癌:乳头状癌的恶性度比透明细胞癌低, 为少血供肿瘤。体积较小,以实性为主的病灶,信 号相对均匀,T1WI为等信号,T2WI为略低信号。当 体积较大时,肾乳头状细胞癌合并坏死、囊变和出 血时,平扫表现与透明细胞癌类似。
• 增强特点:肿瘤较小时多表现为较均匀的强化方式, 肿瘤较大时成分复杂,实质部分轻度均匀强化,强 化程度明显低于透明细胞癌,且其后各期强化程度 有增高趋势,延迟期强化略高于髓质期。
-
10
图1a~1b MRI平扫左肾中下部实性肿物,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凸向肾脏轮廓外,T1WI(图1a)呈等信 号,T2WI(图1b)呈稍低信号
-
11
-
12
• 肾嫌色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为少血供肿 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 或显示弥漫性高信号。
• 肿瘤中央瘢痕及辐轮样强化表现被认为是 肾嫌色细胞癌的重要影像学特点,中心瘢 痕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嫌色细 胞癌的强化相对均一,极少有无强化的坏 死区,延迟扫描可见假包膜强化。
-
2
病理
• 肾细胞癌的来源多数认为来源于肾近曲小管 上皮,多为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伴出血 和坏死,可有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多为 富血供肿瘤,部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
3
临床表现
• 早期大多无症状 • 中晚期:无痛性肉眼血尿(常说明侵入肾
盏肾盂) • 胁腹部痛 • 腹部包块 • 肾外表现
-
4
Robson分期
1111图图1a1a1bmri1bmri平扫左肾中下部实性肿物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凸向肾脏轮廓外平扫左肾中下部实性肿物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凸向肾脏轮廓外t1wit1wi图图1a号t2wit2wi图图1b1b呈稍低信号呈稍低信号12121313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显示弥漫性高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CT检查 平扫 发现高密度和低密度病变,显示肿瘤
突出于肾轮廓之外,但不能发现等密度病变。 增强扫描 用高压注射器以2.0-2.5ml/秒从肘
静脉注射造影剂80-100ml,从注射开始25秒 左右为皮质期,60秒为实质期,90秒以后为 肾盂期,可延迟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观察肾盂、 输尿管的充盈。 三维重建 小肾癌的诊断要特别注意皮质期肿瘤的强化, 并注意增强后CT值的变化。
2
肾脏是全身血流量最多的器官,在安静状态下血 流量占心输出量的25%,肾血流量90%在皮质, 10%在髓质。皮髓质血流速度相差也很大,血流 通过皮质仅2.5S,而通过髓质则需27.7S,由于上 述差异,注入造影剂后约25秒皮质显影,以后皮 质显影减弱,髓质增强,60-90秒后,出现与皮髓 质相等的实质期,继而皮、髓质显影减弱,造影 剂排泄进入肾盂肾盏,即肾盂期。
6
T1
T2
7
• 增强后延迟扫描,获得高质量的MPR、3D及CTVE图像 • MIP 类似于IVP影像 • SSD立体感强 • MPR对泌尿道不显影者价值最大
8
9
• 重度T2WI图像,经后处理获得高质量的MIP图像
• 冠状位扫描优于轴位 • 类似于IVP影像 • 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立体感强 • 对泌尿道不显影者价值最大 • 需密切结合轴位及原始图像
47
Robson分期
48
49
肿瘤限于肾内
50
Robson分期:1期(T2):肿瘤限于肾内
51
Robson分期(Ⅱ)T3a
52
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受侵
53
54
区域淋巴结转移
55
区域淋巴结转移 56
右侧肾癌侵及肝脏 局部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
骶骨转移 57
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肾细胞癌的 15 % 好发年龄为 50~70 岁 男女比例为 2 :1到3.9:1 20 %~40 %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多发或位于双肾,以
无症状肾癌的发现率逐年升高,近10年国内文献 报到达13.8~48.9%,国外报到达50%。
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 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 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 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 常等改变。
30%可因转移性肾癌引起的症状就诊:骨痛、骨 折、咳嗽、咯血等症状。
20
三维容积动态增强(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
21
22
23
24
25
26
肾癌
27
肾癌
28
肾癌 29
肾癌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30
肾癌
31
肾癌侵犯肾盂
32
肾癌静脉瘤栓
33
肾癌侵犯肝脏
34
呈长T1、中等T2信号,信号不均匀,坏死、囊 变区呈更长T1、长T2信号,出血为高信号,钙 化呈低信号
3
• 皮质期:肾皮质明显强化,皮、 髓质交界清晰
• 实质期:皮、髓质增强程度相似 • 肾盂期:肾盂、肾盏充填造影剂
4
5
MRI检查 根据设备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序列,我院
常用序列是SE 平扫 横轴位T1、T2WI,冠状位 T2WI;增强扫描横轴位T1WI,冠状位T1WI。 T2WI有助于显示肿瘤假包膜。MRI 增强扫描与CT 增强扫描不同的是,我们注意到少数在CT增强未见 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的肿瘤,MRI有明显的强化。
36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37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38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39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40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41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42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43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44
肾切除后,邻近器官发生移位(右侧肝、结 肠,左侧小肠、胰尾及结肠等),占据肾窝; 扫描时应充分充盈肠管,必要时变换体位扫 描
10
肾结石、输尿管积水(MRU)
11
肾盂、输尿管畸形
12
双侧双肾盂、输尿管畸形
13
14
病理 瘤体为类圆形实性肿瘤, 外有假包膜(CT难以发现,MRI T2WI发现率较高)。大体标本切 面呈黄色,可有出血、坏死和钙 化。少数肿瘤为囊性,主要组织 学成分是透明细胞。
小肾癌的生长速度一般认为01.3CM/年。
术后复发 新生软组织肿块,淋巴结转移,同 侧腰大肌增大、变形,对侧肾上腺、肾脏的 播散
45
46
肾癌术后复发
肾癌的临床分期 1、Robson分期:1期:肿瘤限于肾内;2期:肿瘤侵犯 肾周围脂肪,但局限在肾周围筋膜以内,肾静脉和 局部淋巴结无浸润;3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局部淋巴 结,有或无下腔静脉,肾周围脂肪受累;4期:远处转 移或侵犯邻近脏器。 2、TNM分期(将静脉和淋巴结转移分开):T0无原发 肿瘤;T1肿瘤最大径≤2.5cm,局限在肾内;T2肿瘤最大 径>2.5cm,局限在肾内;T3肿瘤侵犯大血管,肾上腺 和肾周围组织,局限在肾周围筋膜内;T4侵犯肾周围 筋膜以外。N0无淋巴结转移;N1单个、单侧淋巴结转 移,最大径<2cm;N2多个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单个25cm;N3局部转移淋巴结最大径>5cm;M1远处转移。
15
16
17
透明细胞癌。 颗粒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 梭形细胞癌 囊肿伴随性肾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18
小肾癌缺乏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做其它 检查偶然发现,当肾癌逐渐增大时,常见 的临床表现是:
血尿,疼痛和肿块(三联征):间歇性无 痛性血尿表明肿瘤已侵犯肾盂、肾盏。肿 瘤侵犯邻近结构或牵张包膜引起疼痛。
有利于显示假包膜 增强形式与CT类似
35
包膜外壁结节或肾周间隙内内肿块在高信号的 脂肪衬托下易显示
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受侵 受累血管管腔扩大,流 空信号消失,内有充盈缺损;冠状位扫描有利 于显示下腔静脉瘤栓的范围
淋巴结转移 呈中等信号,较易与邻近的血管鉴 别
邻近器官受侵及术后评价 与CT相似
发热,高血压,血沉快等肾癌的肾外表 现,易与全身其他疾病混淆,发热可能是 由于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引起; 高血压可能是瘤内动-静脉瘘或肿瘤压迫 血管、肾素分泌过多所致。
远处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状 肾癌可转移全身各部位。 约5%的病人为双侧
19
即往经典血尿、疼痛、肿块“肾癌三联征”临床 出现率不到15%,且多为晚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