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学体会

合集下载

微生物免疫寄生虫的学习心得作文

微生物免疫寄生虫的学习心得作文

微生物免疫寄生虫的学习心得作文这学期的微生物免疫寄生虫学习已经结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微生物的世界中,以前也只是在书本中学习,但是真正走进它们的世界中是通过这个课程开始的。

在开始微生物免疫寄生虫之前,我是以为这个课程不会很难,但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发现这个课程真的很难。

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你还需要有严谨的实验精神。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我们本学期微生物免疫寄生虫的几个实验和报告的要求,也让我们了解了微生物实验和以往其他实验的不同。

实验步骤虽然很简单,但是往往一个微小的细节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你整个实验结果的失败。

这个我真的深有体会,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都很不理想。

实验步骤说难也不难,其实无非是先对配置培养液,然后对清洗干净的试管、培养皿以及配置好的培养液进行灭菌,等灭菌完了就放入无菌室进行细菌的接种,最后将接种好细菌和培养液的培养皿放进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看似很简单的操作过程我却状况百出。

我总结了几点导致这么多次实验失败的地方。

第一是操作不够规范,在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后没有摇匀导致培养基边缘开裂,未等琼脂培养液凝固就倒置导致培养基分布不均匀。

第二是理论知识欠缺,没有等培养液冷却至40到50摄氏度就倒入培养基然后马上就接种了细菌,导致细菌已经被烫死。

好在值得欣慰的是最后一个自主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

试验以环境对微生物免疫寄生虫生长的影响为题设计实验,我们小组通过PH 值,温度,紫外线照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很满意,很明显。

大肠杆菌在PH值为7时生长最适,在温度为37℃时生长最佳,紫外线会抑制其生长。

不得不承认,通过这次微生物免疫寄生虫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有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自己参与了,操作了,才会知道。

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照顾。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第 1 0卷第 1 8期 ・ 总第 16期 4
2 01 2年 9 月 ・下 半 月 刊
◎丫
现D擞 D远O IUF SCC T A思 AT 代程 NI CO EN
4 重视 实习护生的反馈 意见 临床带 教 老师 应 多与 实 习护 生进 行沟 通及 讨 论 问 题 ,分享 心得体会 ,共 同学习,双 向反馈意见有利于 调 动师生双 方主观能动性 ,及 时反馈 教学信息 ,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 。消化科每个实 习护生 出科 前都要进行理论及 操作考试 ,对 护生做得好 的方面 ,及 时予 以积极 的肯定 和赞扬 ,进 而激 发实习护生 的学 习兴趣 和积 极性 。同时 让实 习护 生对 自己的教学方法和 内容进 行评价 ,提 出建 议和改进 的意见,并积 极解决存在 的问题,从而不断改 进 带教方法 ,以提 高带教质量 ,促进 了带教工 作水平不 断的提高 ,大大增加 了教学满意率 。
d i 03 6 /i n17 —7 92 1.80 2 o:1 . 9js . 22 7 .0 21 . 9 .s 6 5 文章编号 :1 7 —7 9( 02)一80 7 —2 6 22 7 2 1 1—0 30
人体寄生虫学也称 医学寄生虫学 ,是一 门研究与 医 学有关 的寄生虫及其 与宿主关系 的科 学,是基础医学 、 预防医学 的重要组成 部分n。人体 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是 】 整个 寄生虫教学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既能验 证和巩 固理 论知识 ,培养学 生的基 本操作技 能,又 能提 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具有课堂理论教学 不可替代 的 作用[。随着 教学改革 的不断深化 ,传 统 的实验 教学模 2 ] 式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 新能力和素质 。为了适应 目前 医 学 院校 教育教学 的发展变 化,我们对人体 寄生虫学实验 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与 实践 ,供兄弟院校 参考 。 1 改进 实验教 学模 式 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 以教师为主导 的教 学方法 ,虽然在传统 的人体寄生 虫 实验 教学 中取得 了一 定的教学效果 ,但是 客观 上也会 削弱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降低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人体 寄生虫实验教学过程 多以观察虫 卵或幼 虫玻片标本 为主 ,学生在实验课上 的学习程序为看玻片 、绘图、写

寄生虫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寄生虫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引言寄生虫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为了深入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进行了寄生虫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寄生虫病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现将实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旨在掌握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了解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提高我们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 实训内容(1)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等。

(2)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掌握寄生虫的传播方式,如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皮肤传播等。

(3)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学习寄生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如粪便检查、血液检查、活体检查等。

(4)寄生虫病的治疗原则:了解寄生虫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掌握寄生虫病的预防方法,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等。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课堂学习等方式,对寄生虫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为实训打下了基础。

2. 实训实施(1)寄生虫标本观察: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观察了各种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如蛔虫、钩虫、绦虫等。

(2)寄生虫生活史学习:通过学习寄生虫的生活史,我们了解了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

(3)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实践: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操作,掌握了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

(4)寄生虫病的治疗原则学习:通过学习寄生虫病的治疗原则,我们了解了不同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案。

(5)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实践:在实验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3.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心得体会1. 增强了对寄生虫病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寄生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92-02人才培养室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今年来,国家提出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重视知识,而且还要重视技能和实验。

为了做的更好,将今年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的教学的几点体会总结一下。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拟定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检验为形态学内容,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依然不可替代镜下形态学观察这一传统经典的检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实验实训和医院生产实习质量,首先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保证其顺利实施和完成。

《寄生虫学检验》虽为专业课,但仅有6个学时。

为此,该课程建设以应用为目的,根据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多元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教学。

改变过去以寄生虫生物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绝大多数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为准则来重设教学内容,以讲清主题概念、突出应用为教学宗旨,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寄生虫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现象,如寄生虫的分类地位,过细的虫体结构,生活史中的繁琐环节和发育过程等;在保留成虫大体标本与染色标本,寄生虫所致病变组织,幼虫及中间宿主观察等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肠道蠕虫卵、肠道原虫包囊及其他组织、腔道的蠕虫卵及原虫[1]。

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多媒体在现代化医学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

开发制作理论试题库,建立实践考核评分标准体系。

制作理论试题库,采用电脑随机抽题自动评分,对学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评估,即理论与实践并重,使教学质量客观真实[1]。

学了寄生虫之后的心得

学了寄生虫之后的心得

学了寄生虫之后的心得
学习寄生虫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寄生虫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同时也了解了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中包括肠道寄生虫、肝寄生虫、脑寄生虫等。

这些寄生虫可以引起人体不同的症状,例如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

此外,寄生虫病还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寄生虫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加热的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

其次,我们需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清洗蔬菜水果,避免养殖宠物等。

如果已经被寄生虫感染,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肠道寄生虫可以采用口服驱虫药进行治疗,而肝寄生虫则需要通过肝穿刺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学习寄生虫病让我感到十分紧迫和重视,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自身健康,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感染,从而避免寄生虫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寄生虫课程感想

寄生虫课程感想

寄生虫课程感想在寄生虫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这一生物群体的了解有了极大的拓展。

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方式生活的生物,它们依靠寄主的体内或体外营养来源来生存和繁殖。

首先,寄生虫课程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及其寄主关系。

我了解到寄生虫可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大类。

内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寄生,如蛔虫、吸血虫等;而外寄生虫则在寄主体表寄生,如蜱虫、跳蚤等。

不同的寄生虫与寄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是寄生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寄生虫课程还介绍了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寄生虫可以通过吸取寄主的血液、破坏寄主组织或器官以及释放毒素等方式,给寄主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有些寄生虫还可以传播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了解这些寄生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此外,寄生虫课程还介绍了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寄主间迁移、寄主体内发育和繁殖等多个阶段。

不同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寄生虫需要依靠寄主来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此外,寄生虫还有多种繁殖方式,如产卵、体外受精等,这些繁殖方式也是寄生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寄生虫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寄生虫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寄生虫不仅是生物界中数量庞大的一类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而言,寄生虫课程让我对寄生虫这一生物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通过学习寄生虫的分类、寄主关系、对宿主的影响以及生命周期等内容,增加了对寄生虫的兴趣和研究意识。

寄生虫学不仅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也对我们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药中专《微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医药中专《微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医药中专《微生物学》教课的实践与体会微生物学讲堂教课成效对微生物学整门学科产生直接影响,影响学生技术修养。

我们应当将眼光放在怎样提升学生着手能力与实质操作方面,使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该学科的技巧与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医学高速发展需求,也是教育者主要职责。

中专微生物学主要包含实验教课与基础理论知识教课,实验教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有关实验方法、操作技巧以及实验技术,基础理论教课则是指引学生正确认识微生物有关知识。

只有将两个方面进行联合,才能提升学生综合技术。

一、对教课方法进行在教课过程中,想要有效达成教课内容需要采纳有关教课方法,一个新奇且拥有实效的教课方法能够不停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调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踊跃性,使学生能够对教课内容进行理解,以此达到更好教课目标。

为更好达成教课教课任务,要求在讲课过程中,一定采纳有效且灵巧的教课方法。

(一)灵巧运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微生物课程拥有必定抽象性与理论性,比方学生在学习细菌人工实验培育内容时,假如运用传统语言教课方式很难将学习内容进行完好表达。

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拥有很强直观性,学生能够经过音乐、图片等认识培育基的种类、成本,掌握细菌平板划线分别法有关原则、步骤、结果等,采纳视听联合方法,能够充足调换学生感官,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对其进行感悟与领会,这就使本来无聊无聊的学习内容变得更为生动风趣。

(二)对教课进行归类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同样细菌进行归类,包含生物学性状同样、致病机理同样的细菌分为一类,这样不单能够起到贯通融会作用,还可以够帮助学生抓住学习要点,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更有助于学生往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稳固与复习,进而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三)采纳启迪式教课方法在微生物课教课过程中,能够采纳启迪式教课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进而不停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加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二、对实验教课进行改革在教课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课主体,教师则处于协助地位,对教课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各项问题起到指导作用。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教学的几点体会人才培养室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今年来,国家提出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重视知识,而且还要重视技能和实验。

为了做的更好,将今年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部分的教学的几点体会总结一下。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拟定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检验为形态学内容,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依然不可替代镜下形态学观察这一传统经典的检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实验实训和医院生产实习质量,首先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保证其顺利实施和完成。

《寄生虫学检验》虽为专业课,但仅有6个学时。

为此,该课程建设以应用为目的,根据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多元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教学。

改变过去以寄生虫生物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绝大多数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为准则来重设教学内容,以讲清主题概念、突出应用为教学宗旨,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寄生虫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现象,如寄生虫的分类地位,过细的虫体结构,生活史中的繁琐环节和发育过程等;在保留成虫大体标本与染色标本,寄生虫所致病变,幼虫及中间宿主观察等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肠道蠕虫卵、肠道原虫包囊及其他、腔道的蠕虫卵及原虫[1]。

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多媒体在现代化医学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

开发制作理论试题库,建立实践考核评分标准体系。

制作理论试题库,采用电脑随机抽题自动评分,对学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评估,即理论与实践并重,使教学质量客观真实[1]。

结合临床实践,采用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是指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以临床相关基础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寄生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寄生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寄生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前言寄生虫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临床医生必备的知识之一。

作为一名寄生虫学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现将其分享给大家。

二、教学内容1. 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的分类是寄生虫学的基础,包括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形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在教学时应讲解各类寄生虫的特点、形态和病原性等方面内容,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解。

2. 寄生虫感染与防治讲解寄生虫感染与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应当介绍不同种类寄生虫感染的途径和症状,并重点介绍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3. 寄生虫检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寄生虫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向学生介绍目前常用的各种检测技术,如显微镜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并讲解其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寄生虫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寄生虫的特点和病原性。

2. 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具。

因此,在寄生虫学教学中也应当大力推广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课程内容。

四、评价方法1. 学生作业评价在寄生虫学课程中,作业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于作业的评价,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2. 课堂测验评价课堂测验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

在寄生虫学教学中,应当适时进行课堂测验,并及时反馈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价寄生虫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实践操作的评价,通过考核实践操作成果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上好一节课——谈谈我多年来从事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体会

如何上好一节课——谈谈我多年来从事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体会
握。这样就能适 当选择教材 和妥善安排 教材 , 能较好 地准 备 回答 学 生 可能提 并
如在讲到 超敏 反应 这 一章 时 , 免 从 疫反应对机体产生有利 和不利 的两方面
着手 , 开对超敏 反应 概念的叙述 , 展 列举
青霉 素过敏性休克 、 血反 应等事例 , 输 提
高学生学习超敏反应 的兴趣 和重视 对超
的地方反复强调 , 使学生 自然而然地感到 这确实是重点 , 而予以重视。
学生状况 , 认真 准备 讲稿 , 好 默讲 、 做 试 讲, 注意表 达方 式 , 时检查 改进 , 断 及 不
的轻 、 、 、 , 重 缓 急 以造成讲课气 氛的波澜
起伏 ;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努力 提高。现针 对 上述 几方 面 , 谈谈 我
间的掌握也作 了进一 步的预测 。
姿势和手势 来帮 助和增 强语 言 的表达 ,
富于表情 , 面向学生 , 轮流正视左右前后
的同学 , 使其感到我在向他们讲 心里话 。
答疑 、 举行 测验等环节 , 不断加深对学 生 的了解 , 身处 地考 虑学 生在 学 习 中可 设 能产 生 的疑 点 和 难点 , 过摸 底 , 到 通 做
革命 到绿 色革命 , 从新 能 源到 可持 续 的
生 态环境 , 物工程 研究 步入 了一 个迅 生
对于成功的方面 , 作为经验肯定 下来 ; 对 于失 败 的方 面 , 析原 因, 出改 进 的 分 定
方法 。
再如, 在抗感染免疫这一 章中 , 阐述
过表格式进行 综合 归纳 , 比较各 菌 的主 要特征。如讲 到病 原性 球菌 时 , 我把 其 归纳为一 张表 , 果一 目了然 。实 践证 结 明, 这样讲便 于记忆 , 容易记 牢。各论是 总论 的延伸 , 习各 论时 我还 联 系总论 学 来讲 , 学完各论 又回头看总论 , 学生觉得

医学寄生虫课的感受及建议

医学寄生虫课的感受及建议

医学寄生虫课的感受及建议医学寄生虫课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到人类常见的寄生虫病以及其防治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学寄生虫课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了以下感受和建议:感受一:了解了寄生虫的分类和特点在医学寄生虫课中,我学习了寄生虫的分类和特点,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

原虫是以单细胞结构寄生在人体内,蠕虫是以多细胞结构寄生在人体内,节肢动物是以多节体形态寄生在人体内。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对寄生虫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建议一:增加案例分析在学习医学寄生虫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际应用能力也很重要。

因此,我建议在课程中增加一些寄生虫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二:学习了常见的寄生虫病医学寄生虫课中,我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比如疟疾、血吸虫病、蛔虫病等。

通过学习这些疾病,我了解了它们的传播途径、致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建议二:加强对新兴寄生虫病的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新兴的寄生虫病也逐渐出现。

因此,我建议在医学寄生虫课中加强对这些新兴寄生虫病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和防治方法。

感受三:掌握了寄生虫的防治措施医学寄生虫课中,我学习了寄生虫的防治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了解到了如何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建议三:加强对防治措施的实践操作学习寄生虫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不够的。

我建议在医学寄生虫课中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实践一些防治措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感受四:了解了寄生虫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医学寄生虫课,我了解到寄生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寄生虫可以寄生在人体内,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但同时,人类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和预防寄生虫病。

建议四:加强对环境因素的学习在学习医学寄生虫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环境因素对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在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掌握好标准化操作规范,熟悉常用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其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起来。

我们不仅要懂得书本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去灵活运用它们;最后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寄生虫感染者的治疗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

如何正确诊断并且选择适宜药物进行治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寄生虫学检查才能完成。

寄生虫学检查包括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多种形式。

但由于受诸多条件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单位拥有较齐全的寄生虫学检测手段。

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寄生虫防治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寄生虫病,增强自身保健意识,减少或避免感染寄生虫病机率。

一、开展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有重要意义寄生虫是人类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5亿人感染寄生虫,其中1/3死亡。

- 1 -。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几年来在参与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 提高带教老师的实验带教技能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教好学生,带教老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寄生虫标本的形态特征,包括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各种标本的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课中更好地辅导学生,对一些特殊现象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1]。

例如:在观察虫卵时,由于在封片的时候,有时虫卵放置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以及虫卵发育的各阶段不同,其形态不如模式图的图形那样标准典型。

另外,有些虫卵的形态特征比较相似,学生在观察辨认时,感觉有难度,例如:钩虫卵和脱蛋白质膜的蛔虫卵,蛔虫受精卵和血吸虫卵等。

因此,只有上课前老师充分了解标本,才能带好实验课。

2 充分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在上实验课时,带教老师应将本次实验课所观察的标本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一一列出。

了解学生使用标本的实际情况,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有些教学标本来源有限,应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

有的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很生疏,特别是上原虫实验课的时候,很多学生是第一次使用油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时候,应不厌其烦,耐心指导,使学生在操作显微镜观看标本时不致因难而弃。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提高显微镜技术操作水平的同时,也使教学标本的损失降到最低(不压坏教学玻片)。

3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上实验课时,标本分组使用,让同学共享标本和协同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些同学不善于与他人配合,用过的标本不归位,有的同学用油镜观察原虫标本后不擦洗,有的损坏标本等。

发生这些情况时,老师应查清原因,态度和蔼、耐心地与同学沟通。

做到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处理得好,同学们会比以前更加爱惜标本,观察标本时也更加认真。

有的同学还会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标本[2]。

4 充分利用现有标本和多媒体结合由于寄生虫学课时较少,有些形态相近的标本,仅通过一次实验课的观察,难以分辨清楚,学生希望增加一些学习的时间。

寄生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寄生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寄生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性寄生虫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在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建立正确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寄生虫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寄生虫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寄生虫对健康的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寄生虫学的学习中来。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来选择。

•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寄生虫的特点和特征。

•鼓励学生参加实验课,亲自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加深对寄生虫学知识的理解。

强化知识的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了解。

•培养学生运用寄生虫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判断某种疾病是否与寄生虫感染有关。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寄生虫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寄生虫学是跨学科的课程,需要与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报告,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

寄生虫学教学带来的收获通过寄生虫学的学习和教学,学生可以获得以下收获:1.对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2.培养了细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4.提高了做实验和进行科研的能力。

5.为今后的医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寄生虫学教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微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医学微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医学微生物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涉及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包括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实验技能的培养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深入学习,拓展知识面;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强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医学微生物学不仅是基础医学课程,更是临床医学的基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临床见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能力。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结合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医学微生物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动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微生物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如何传播和治愈。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在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个要点。

首先,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时,第一个重要的要点是安全。

比如,仓储运输实验物质时,对实验室中的有毒物质应该更加用心,原料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

操作者要在实验前穿戴口罩,防止污染受试者,防止进入实验室,确保每个步骤都是正确而有效的。

其次,在实验中,有效的实验设计是很重要的。

为了使结果更准确,需要合理设计实验,如实验的比较组的设计,控制因素的统计处理,以及细胞收集、分离、活化和染色等技术操作。

此外,还需要调查标本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等,通过宏观和显微镜技术进行微生物实验研究。

另外,仪器和仪器使用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仪器很重要。

对于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教师安排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一般情况和原理,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功能效果。

在实验中,学生要牢记仪器的特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最后,微生物学实验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要做到技术操作动作熟练,要求学生会运用技术操作来完成常规的微生物学实验。

技术操作中要有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实验技术,掌握更多的实验技巧,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以上就是关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这些体会对于学习和实验都至关重要,只有做到有效的实验设计,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选择正确的仪器,掌握技术操作,才能发挥实验的最大效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综合素质。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

人体寄生虫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中,应该将知识点分解为小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可以将寄生虫分类、病原与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

这样分解后的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消化,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其次,引入实践和案例分析。

人体寄生虫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可以组织实验课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

同时,引入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加强互动和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话语权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而在反思性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教师则发挥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引导以及学生报告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跟踪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开展学术讨论,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引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及时反馈和评估。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可以采用课堂小测验、作业评讲以及个人面对面的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

总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借鉴反思性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

浅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浅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浅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检验专业课,是基础医学课与临床医学课之间的桥梁,实验课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已在我国各级医学院校广泛开展,对培养临床医学生的“无菌观念”,及提高其实验操作能力、科研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理论课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

本文从多角度展示了笔者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与临床联系紧密,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一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课的学习,通过实验课,可以建立学生的“无菌观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对病原微生物产生感性的认识,在理解和巩固微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

因此,搞好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就笔者微薄的实验教学经验,介绍如下。

1.强化课前预习,有利于减少错误操作。

由于我校是中专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为中考落榜生,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的问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内容较多、操作性强、实验标本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种情况下,实验课的预习就显得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在每次实验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过程中就可以尽量减少错误操作,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2.强调实验目的和原理,有利于理解、分析实验结果。

带教老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每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让学生知道用此种实验方法可以达到什么目的,以利于进一步了解这种实验的用途。

例如药敏试验的原理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粘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滤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的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学体会
1.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在护理学专业招生中,我校文科生比例占到70%左右,且理科基础知识普遍薄弱。

我校护理学专业在本课程上仅仅安排36个总学时。

基于护理学专业的特色,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在设置和选定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有关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方面的知识点,适当调整培养方案与要求。

我们选定由黄敏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一书。

这本书重点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需要[1],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以医学微生物作为主要授课内容,人体寄生虫学部分以自学为主。

在医学微生物學部分,首先强调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如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技术。

其次,重点讲解临床上常见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将实验安排为12学时,理论和实验教学学时之比为2∶1。

在寄生虫学部分,我们主要讲解绪论、钩虫、蛔虫、蛲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以及血吸虫等寄生虫知识,其他部分都为自学内容,将教学课件拷贝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

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课程概念多,难以记忆;抽象,不容易理解;知识点杂,难以找到规律等。

如何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穿插采取了CBL、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如我们在讲授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时,提前为学生设定一个案例,让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大约由30个组员组成。

每个大组包括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5个组员构成,每个小组给1~2个小题。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资料,回答问题,制作PPT,然后打印成纸质版的便于留存[2]。

最后,各个小组分别推出一名发言员,在课堂上就本组的问题进行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当场提出疑问。

课堂上学生们讨论热烈,反响强烈。

老师指出问题所给答案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知识点,并当场为每个学生给出成绩。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临床上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知识点的理解。

3.提高教师的素质
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想要上好“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这门桥梁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我们教研室部分教师是非临床专业的,有的甚至没有医学背景,不能很好地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

那么如何将被动化为主动,我们教研室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主讲教师跟班听老教授讲课,提出疑问,做好笔记;每次理论课提前预讲,实验课提前预习;跟随护理本科班的学生参加临床护理学的学习,并且一起考试;参加知识讲座,关注前沿医学发展知识,丰富自
己的医学知识;学会制作课件,在PPT制作中,加入图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我们通过以上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改善了教学质量,学生反响良好。

4.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由于“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我们的实验包括基础知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四个部分。

每次实验课的内容都提前两周告诉学习委员,让学生在课外作好准备工作。

实验成绩分别由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试四部分构成。

改革后的实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齐永长.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中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内容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6).
[2]杨胜辉,冯敏,卢芳国,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医学版),2015(6):99-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