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生产者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生产理论即如何在生产要素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者在产量既定时使投入的生产要素最少。
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理论要使利润最大化,就是要使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这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品产量与价格的确定——市场结构理论市场有各种结构,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上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
第四章生产理论目录/Contents01 02 03生产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01生产与生产函数1.厂商定义: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供给者,是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并将之组织起来生产和销售商品或劳务的经济组织。
目标:利润最大化分类:厂商分为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3.生产要素: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种4.生产函数Q=f(X1,X2,……X n),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X1,X2,……X n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一般简化为:Q=f(L,K),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
短期是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固定不变的生产周期。
长期是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生产周期。
5.生产期间的分类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0102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其中,常数u 和v 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他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产量Q 取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例数值较大,那也不会提高产量Q 。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Leontief Production Function(0<α,β <1)其中,A 为技术系数,即给定的技术水平对总产出的效应;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α,β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以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和固定的资本投入量。
04生产理论
藏、原料等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如厂房、设备、机器和原料等,
并不是专指货币; 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生产是这四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产品则是这
(1)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2)实行专业化生产。 (3)管理效率的提高。 (4)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5)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具有有利的价格。
21
2.内在不经济及其原因
内在不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效率的降低。 (2)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因此,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会使一些优势转化为劣势,
劳动不变,资本增加1%,产量将
增加1%的1/4,即0.25%。Biblioteka 劳动和资本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为
3:1。
7
补充: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可变技术系数:要素的配合比例可 变,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固定技术系数:只存在唯一一种要 素配合比例,必须按同一比例增减, 要素之间不可替代。
3
生产者行为分析中我们假定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目标 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三个问题:
①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也就是如何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使 成本最小,产量最大;
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使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达 到最大化,并确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04生产理论
知识导入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 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 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一个人抽铁丝,另一 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 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 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斯密说, 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 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团队,“那他 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 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的人均产量 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实经 济中普通存在。这说明,运用专业化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这是现代社 会繁荣的一个原因。但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呢?
四生产理论-经济学基础
一、生产函数
生产四要素: 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 企业家才能 E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 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一般的 简化为, Q = f(L、K) 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 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K
E
Q
注:与消费者均衡的 效用最大化比较。
L
Hale Waihona Puke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K B C N E D M Q3 Q2 Q1 A L
K B C N E D M A Q2 L
5、生产扩张线
不同的等成本线 与不同的等产量线 相切,形成不同的 生产要素最适合点; 将这些点连接在 一起,就得出生产 扩张线。
5、内在经济、不经济
内在经济:一个厂商在生产规 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 产量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 利用;第五, 7天连锁酒店有没 有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 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内在不经济: 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 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 量或收益减少 内在不经济原因: a.管理效率降低 b.生产要素价格与销 售费用的增加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探求生产者(厂商)的行为。 厂商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涉及三个问题: 1、产量Q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 2、收益P*Q — 成本C的关系 3、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问题 一、生产要素L、K、N、E的投入与产量Q的关系 二、一种生产要素L的连续合理投入 三、两种生产要素L、K的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 四、两种生产要素L、K的最适组合
四章生产理论ppt课件
75
90 100 105
85 100 110 115
90 105 115 120
等产量曲线
K
5
CG
4
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
3 AD
2 1
0
12
H
E
I
Q3 = 90
B
F
Q2 = 75
Q1 = 55
3
4
5
L
等产量曲线特征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K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 5 少另一种要素。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的增加幅度等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O
L
长期生产函数
(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 (要素)增加的比例。
生产函数Q=f(K,L)
L MPK
K1 K2
△K
A B
△L
Q
O
L1 L2
L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表示边际技术替 代率有递减倾向。 K
5
当L , K 时,MPL , MPK 4
MRTSLK
MPL MPK
3
d dL
MRTSLK
d ( dK ) dL dL
2
d2K
4/3 1
dL2
0
0
C MRTSLK = 2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 增加的比例。
K
生产函数Q=f(K,L)
经济学课件第四章生产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柯布-道格拉斯提出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公式:Q = AK L1- = 1.01L0.75 K0.25 劳动贡献为3/4,资本贡献为1/4(当时的情况)。 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技术系数作为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所需要的投入物的比例,可以是可变的,也可以是固定的,通常情况下是可变的。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TP
O
L
TP
APL
P1
P2
L1 L2 L3
P3
L1 L2 L3
Ⅰ
Ⅱ
Ⅲ
MPL
O
L
TP
第二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K)
KL
1
2
3
4
5
1 2 3 4 5
5 14 21 26 32
11 20 26 31 34
14 24 29 34 36
16 26 31 36 37
17 27 32 37 38
二、等产量线 1含义: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2类型:按要素之间的替代程度分为完全可替代、完全不可替代和不完全替代 3特点: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边际技术替土地——劳动比率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1
0
0
1
1
1
100
100
1
2
0.5
240
120
140
1
3
0.33
390
130
150
1
4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短期生产 长期生产
10/12/2018
4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 一种要素的合理投 入问题
本节分析在一种要素可变的条件下,投入与产量 之间的关系。此时企业处于短期生产状态。 设此时生产函数为:Q = f( L,K ) 即资本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L。
10/12/2018 5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 量
MPK MPL 即: P K P L
10/12/2018 22
第三节
生产的规模收益
一.规模收益的涵义
1.规模收益也称规模报酬,它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 变 的条件下,当所有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收益) 变 动的状态。 2.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 规模收益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 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
——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组合与所能 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Q = f(L,K,N,E) Q = f(L,K)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K L
10/12/2018
3
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
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 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 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
10/12/2018
17
三、等成本曲线(isocost curve)
等成本线:
—— 又称企业预算线, 它表示生产要素价格 一定,生产者支出一 定时,所能购买的两
K
10
8 6 4 2 0 1 2 3 4 5
18
种生产要素的各种组
合。 公式:
C2
C = Pk·K+ Pl·L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单位劳动投入量,必须放弃的资本投入量,也即
资本与劳动的替代比例。
2、公式: MRTSLK = -ΔK /ΔL
绝对值,以便于比较。
加负号是为了取
3、几何意义:边际技术替代率,实际上就是等产
量线上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劳动和资本的变 化量成反方向变动,为使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 号。 当 时,则有:
说明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技术替 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 值。
对于任意一条给定的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当用 劳动投入去替代资本投入时,在维持产量水平 不变的前提下,由增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 产量的增加量和由减少资本投入量所带来的总 产量的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
• 厂商及企业组织
生产者、厂商或企业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 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或者市场经济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从事生产活 动的经济单位。 ( 厂商不仅生产出有形的商品,还包括提供无 形的服务。) 在经济学中,企业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是以营利为目标,能够独立核算和自主经营的经
济单位,或者说,我们假设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总产量与 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 比,写为: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 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 的产量,写为:
或:
总产量的导数就是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的 斜率。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 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 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 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 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 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简单描述: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 际产量先上升然后下降。
4 生产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使递减的。
2.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3.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生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4.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二、选择题 1.C 2.C 3.A 4.D 5.CD 6.A 7.A 8.C 9.B 10.D 11.B 12.C 13.A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 21.C 22.A 23.D 24.A三、是非判断1.T2.T3.F4.T5.F6.T7.F8.F9.T 10.F 11.F 12.T13.T 14.F 15.F 16.T 17.T 18.F 19.T 20.T21.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要素可变,是短期生产函数。
22.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均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23.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短期成本曲线上的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对应短期生产曲线上的平均产量最高点,而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因此,在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的点所对应的生产函数上,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4.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变动成本最低。
精选微观4生产论理论
一、规模报酬含义及分类
为了实现成本既定产量最大,厂商选择的最优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
二、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三、利润最大化可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四、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条件不变时,如果厂商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平移,总成本不断增加,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曲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连接这些点形成的轨迹就是扩展路线。
80
12
5
430
86
50
12
6
450
75
20
举例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1、该企业的AP和MP函数。2、如果企业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是否合理?该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范围是多少?解:1、AP=21+9L-L2,MP=21+18L-3L22、令AP=MP,解得:L=4.5(0舍去)MP=0,解得:L=7(负值舍去)合理区域应该是:4.5≤L ≤7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不合理。
现代企业(1)产权明晰来自出资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义务由公司法规定; (2)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保证了经营的专业性和效率; (3)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法人基础上相对统一; (4)建立有合理分工、相互制约和激励的法人治理机构。
现代企业的特点
二、企业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它要受到两种限制
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
直角型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
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
(2)直线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 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
K
《第4章生产理论》课后作业(参考答案-新)
《第四章生产理论》课后作业(参考答案)P152~154.3、解:(1)由生产函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TP L/L=20-0.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dTP L/d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令dTP L/dL=0,即:dTP L/dL=20-L=0,解得:L=20,且d2TP L/dL2=-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L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令dAP L/dL=0,即:dAP L/dL=-0.5L-50L-2=0,解得:L=10(负值舍去),且d2AP L/dL2=-100L-3<0,所以,当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 L=MP L。
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AP L(max)=20-0.5×10-50/10=10以L=10代入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得:MP L=20-10=10。
很显然,当AP L=MP L时,AP L一定达到其自身的极大值,此时劳动投入量为L=10。
4、解:(1)生产函数Q=min(2L,3K)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总有Q=2L=3K。
因为已知产量Q=36,所以,相应地有L=18,K=12。
04生产理论
6
Q
●
●
A
5
4
B
3
●
●
2
●
●
C
D
1
O
●
●
1
2
3
4
5
6
L
33
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强调不同的投入组合可以生
产出相同的产量。
反映了企业在各种投入之间的权衡。
这个信息可以让生产者对投入市场的
变化作出有效的反应。
34
2、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
(1)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
负)——两个要素相互替代。
制农业产出和人口的持续增加,会出
现大的饥荒。
为什么马尔萨斯的预测失败?
26
马尔萨斯没有考虑技术的潜在影
响,事实上,技术进步使得粮食供给
比人口增长的更快。
技术产生了过剩,并导致价格下降。
问题:
如果食品过剩存在,为什么还有
饥饿?
27
答案:
将粮食从生产率高的地区运送
到生产率低的地区的成本和生产率
Q = f(L,K)
6
(2)注意的问题
A、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一定投入
要素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
即假设企业的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
利用。
7
B、生产函数取决于技术水平。
技术进步会改变投入要素的组合比
例,导致新的生产函数。
8
C、技术系数: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固定技术系数: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函数可被下表所描述:
劳动力数 量(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资本数量 (K)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总产量 (TP) 0 10 30 60 80 95 108 112 112 108 100 平均产量 (AP) 10 15 20 20 19 18 16 14 12 10 边际产量 (MP) 10 20 30 20 15 13 4 0 -4 -8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注意几点:
• (1)收益递减规律具有独立于经济制度或其它社 会条件而发生作用的普遍性或一般性。 •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前提之一“技术水平” 不变,它不否认技术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劳动生产 率提高。 • (3)规律表述有“最终”二字修饰条件。也就是 说,某一投入边际收益并非自始至终递减,它有 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增加趋势。
K 5 E
4 3
2 1 D C A B Q3=90 Q2=75 Q1=55 3 4 L 5
0
1
2
2、等产量线的特征
(1)等产量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 (2)在同一平面图上 可以有无数条等产 量线,不同的等产 量线代表不同的产 量水平。
K 5 E
4
3 2 1 B D A C Q3=90 Q2=75 Q1=55 3 4 5 L
K A
利率(PK)变化使等成 本线以B点为轴心旋转。
O
B1
B2
B3
L
四、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1、既定成本下 产量最大 2、既定产量下 成本最低
• 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 的切点。这时: • MPL / MPK = PL / PK, 即两种投入品的边际 产量比率等于它们的 价格比率。或者: • MPL / PL = MPK / PK, 即两种投入品的边际 产量与其价格比率相 等。
4生产理论案例
案例1: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早在 1771 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
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
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 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3 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
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义的了。
讨论题:1.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含义。
2. 去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现象。
案例点评: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其中一种要素是可以变动的,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这一可变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其边际产量开始会出现递增的现象,但在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呈现递减现象。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高投入未必带来高产出,因此要注意投入的合理限度,寻找最佳的投入数量。
在现实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很多,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其实也是这个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我们就不会有失业问题了。
案例2: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早在 18 世纪就由经济学家提出,有人把这一规律应用到农业领域确描述出一幅人类前景悲惨的画面来:因为耕地等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增产粮食最终只能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劳动力投入带来的边际粮食产量递减,于是人口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不能养活自己。
无独有偶,1994 年,一位叫莱斯特布朗的人重复类似悲观的预言,发表了一本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小册子,宣称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粮食短缺,进而引发全球粮价猛涨的危机。
杞人忧天的布朗是否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利用科学技术发明了杂交水稻,是每亩单产达到了405 公斤,小麦从50 公斤提高到目前的700 公斤。
4 生产的般理论
4 生产的一般理论一、课程教学要求1.教学学时与教学方法教学学时:2学时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2.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本讲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生产的一般理论,具体包括生产过程与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基本组织以及再生产理论,做好相关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应用问题。
学习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作用,二是掌握再生产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产要素与生产组织。
教学难点:再生产理论。
二、教学内容1.生产过程与生产要素(1)生产过程。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类需要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劳动过程。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劳动过程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人的劳动借助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生活资料以满足的人类需要。
“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
过程消失在产品中。
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
劳动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
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是指人们生产生活资料的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的主观因素,也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者来使用,如果没有劳动者来操作,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将变成一堆废铁。
人的劳动称为生产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构成生产中的客观因素。
(2)生产要素。
第一,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它相当于人类器官的延长,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量器。
第四章 生产理论《经济学》PPT课件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3 短期生产函数
这里的“短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厂商不 能根据其所要达到的生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不 同行业中的“短期”也不同,这取决于投入品变动所需要的时 间。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短期内所反映的投入产出关系。通常 表示为: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4 长期生产函数
递减趋势;当MP= AP(AP的最高点)时,第一阶段结束。
• 第Ⅱ区间是投入劳动L从A点增加到B点。其特点是:TP保持递增趋势,
AP呈递减趋势;AP>MP,MP>0;当MP= 0时,TP达到最大值,第
二阶段结束。
• 第Ⅲ区间是投入劳动L从B点增加到无限大。其特点是:TP呈递减趋势
;AP继续保持递减趋势;MP<0。
第4章 生产理论
知识结构图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又称为企业或厂商,是指使用生产要素自主从事商品或
劳务生产的单位。
厂商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划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
型。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1 生产与生产要素
(1)生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是指投入各种不同的生 产要素以制成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4.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及规模经济
4.3.2 规模经济
2)影响规模经济变动的因素 ➢ 规模经济变化的不同情况要由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来解释。
01
内在经济
02
内在不经济
03
外在经济
04
外在不经济
4.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及规模经济
4.3.2 规模经济
3)适度规模 ➢ 适度规模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使产
第四章、生产理论
参数α、β的经济含义是:
⑴ α、β各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 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 占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 额;
⑵ 根据α、β之和,判断规模报酬。当α+β >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 则为规模报酬不变;当α+β<1,则为规 模报酬递减。
技术系数
根据生产状况及要素投入方式不同
2. 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过 TPL 曲 线 上 任 一 点 的 切 线 的 斜 率 , 可 以 表
示为该点上的MPL值。
3.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 量曲线的最大值点。MPL曲线的变动快于APL 曲线的变动。
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对于 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 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 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 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自 身的极值点。
公司制
数量比重 销售比重 无数据
第一节 生产和生产函数
在本章的研究中,首先得作一个基本的假设:不管什么形式的 厂商,都是追求最大利润的,即追求总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 差额最大。也就是说,在成本既定时,厂商追求总收入最大, 在总收入既定时,厂商追求总成本最小。
一、生产的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就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
(1)增函数:即要素投入的增加必导致产量的增加 (2)凹函数:任何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一定在
曲线上方。(切线率总随要素投入增加而减少。)— —边际收益递减
(后面章节会具体讲)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 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 代初共同提出的。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 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
2020/7/13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之----生产理论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假定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要 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从两方面考察:
从有形物质的实物角度考察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 物质技术关系,这些构成了生产理论(第四章);
平均产量
AP
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生产的产量
APL = TP/L
MP
2020/7/13
边际产量
每增加一单位变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MPL = dTP/dL
三种产量的关系
• 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当资本固定不变, 而劳动投入可变的情况下,厂商如何通过 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产量。
• 即: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Q=f(K,L)= f(L)
企业家才能。
生产要素投入
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
厂商
产出
物品 劳务
2020/7/13
一、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 不变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 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 系。
➢广义的生产函数: Q=f(X1、X2、X3……Xn)
➢狭义的生产函数: Q=f(K,L)
从无形的价格、货币角度考察投入的成本与销售收益之间 的经济价值关系,这些构成了成本理论(第五章)。
2020/7/13
主要内容
生产者 生产和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分析 长期生产分析
2020/7/13
教学重点及难点:
•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生产三阶段、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等产量、等成本线、扩展线 • 单一要素和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的
三、短期和长期
短期:厂商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 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 变的时期。
具体来讲,在短期只能调整原料、燃 料和生产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厂房、 设备和管理人员这类生产要素。
长期: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 的时期,只存在可变成本。
2020/7/13
四、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
2020/7/13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平均产出 边际产出
劳动数量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0/7/13
资本数量 (K) 总产出 (Q)
10
0
10
10
10
30
10
60
10
80
10
95
10
108
10
112
10
112
10
108
10
100
(Q/L) (ΔQ/ΔL)
---
2020/7/13
二、具体的生产函数
• 1、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 Q=aL+bK
• 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Q=MIN(L/U,K/V)
•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Q=ALαKβ (α+β=1)
A=技术,Q = 产出,K = 资本, L = 劳动
2020/7/13
2020/7/13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产出
112
D
C
总产出
60
B
A
A点: MP=20 B点: AP= 20 C点: MP=AP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
2020/7/13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产出
30 20
在E点左边,MP > AP,因此,AP递增。 在E点右边,MP < AP,因此,AP递减。 在E点处,MP = AP,AP达到最大化。 在F点处,MP=0,总产出达到最大化。
这一假设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020/7/13
三种厂商组织形式的比较
种类 个人制 合伙制
公司
优点 决策迅速
决策迅速
风险小, 容易筹集 资金
缺点
风险大,筹集资金困难 。 无限责任,风险大。筹 集资金困难。 委托---代理问题等。
2020/7/13
第二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 生产是一个从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 • 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和
确定 • 生产可能线与等收益线
2020/7/13
第一节 生产者( 企业 / 厂商)
厂商: ——是指经济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从事生产活动的
经济单位。 厂商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企业的本质(从交易成本角度来分析):作为生产的
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替代。 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边际产出
E
平均产出
10
F
0 1 2 3 4 5 6 7 8
➢ 可变要素: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要素。 ➢ 不变要素: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要素。 ➢ 短期:仅能改变可变要素数量。 ➢ 长期:都能改变,不存在不变要素。
2020/7/13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资本不变或劳动不变): Q=f(K,L)或Q=f(K,L)
二、资本不变,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总产量(TPL )=APL ·L 总产量曲线通常为S形 ➢ 平均产量(APL )=TPL /L ➢ 边际产量(MPL )=ΔTPL /ΔL
2020/7/13
TP、AP与MP
短期生产函数 Q = f(L , K0)
总产量
TP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量 TP = Q = f(L)
4生产理论
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
• 假定:1、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2、生产者的目的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 在这种假定之下,生产者的市场行为便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即如何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既定时使产
量最大,或者反过来说,在产量既定时使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最少。 二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小。这个问
---
10
10
15
20
20
30
20
20
19
15
18
13
16
4
14
0
12
-4
10
-8
观察结论
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产出(Q)也不断提高,到达最 大值后,接着又下降。
劳动平均产出(AP),或者说每个工人的产出先增加, 然后又接着下降。 劳动平均产出=产出/投入劳动 AP=Q/L
劳动的边际产出(MP),或新增工人的产出水平,最初 时迅速增加,接着开始下降,最后变成负数。 劳动边际产出=产出变化量/劳动变化量 MP= ΔQ/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