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案例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6c3c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e.png)
案例一:公司A的作业成本计 算
公司A生产两种产品,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并对比产品盈利 能力,为未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案例二:公司B的作业成本计 算及对比分析
公司B面临多个作业,使用作业成本法评估各个作业的成本和效益,帮助企业 优化资源分配和决策。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能帮助企业了解特定作业的成本,优化 决策和资源分配。本演示将深入介绍该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实践应 用。
作业成本法介绍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将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分 配给特定作业,以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它可以提供准确成本信息,帮助企 业评估作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益。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
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优化资源配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高效率。
3
决策分析
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决策所需的详细成本 信息,帮助企业评估投资回报率和决策 风险。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准确计算作业成本,支持决策分析。
局限性
依赖准确的数据和成本分配方法,无法反映间接成本的影响。
作业成本法的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基于“因果关系”原理,即将成本分配给特定作业,以反映产生该 作业所需的资源使用情况。成本分配方法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劳动的实际成 本分配,以及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
产品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法可用于计算产品的成本,帮
资源分配
2
助企业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并评估盈 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定价案例
![作业成本法定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281d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2.png)
作业成本法定价案例作业成本法是企业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计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成本,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下面将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过程。
某家小型制造企业生产一种特殊材料,该材料基于客户的需求定制,生产过程包括材料配方、生产、测试等环节。
该企业决定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确定售价。
1. 材料配方成本:首先,企业需要确定每一种配方所需的原材料成本。
这包括各种原材料的价格、用量以及相关的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等。
另外,还要考虑到材料配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企业可以计算出每一种配方的材料配方成本。
2.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劳动力成本、设备折旧费用、能源消耗等。
企业需要确定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设备使用费用以及其他间接费用。
同时,还需考虑工艺改进和生产效率提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 测试成本:为保证产品质量,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和人力。
这些测试成本也需要计入产品的成本中,以便在定价时进行考虑。
4. 辅助成本:除了上述三项直接成本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成本需要加以考虑。
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仓库租金、运输费用以及营销费用等。
这些间接成本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出,应当纳入最终的售价计算中。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定价案例中涉及的成本主要包括材料配方成本、生产成本、测试成本以及辅助成本。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些成本逐一计算并汇总,最终得出每单位产品的总成本。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企业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定价策略,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制定定价策略时的一种有力工具,通过准确计算各项成本,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成本结构以及竞争状况,不断优化定价策略,以实现良好的商业效益。
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
![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fda297b27284b73f24250fc.png)
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三德兴公司1.企业背景及问题的提出厦门三德兴公司为生产硅橡胶按键的企业,主要给遥控器、普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器和电脑等电器设备提供按键。
1985年11月开始由新加坡厂商在厦门设厂生产,1999年为美国ITT工业集团控股。
厦门三德兴公司年总生产品种约6000种,月总生产型号300多个,每月总生产数量多达2千万件,月产值为人民币1500万元,员工约1700人。
企业的生产特点为品种多、数量大、成本不易精确核算。
厦门三德兴公司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面大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一1994年):无控制阶段。
1994年以前,国内外硅橡胶按键生产行业的竞争很少,基本上属于一个卖方市场,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完全控制在生产商手里,厦门三德兴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硅橡胶按键的生产商之一,在生产管理上最主要的工作是如何尽可能地增加产量,基本上没有太多地考虑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问题。
第二阶段(1994年一2000年底):传统成本核算阶段。
从1994年开始,一方面,硅橡胶按键行业的竞争者增多,例如台湾大洋、旭利等企业的加入;另一方面,由于通讯电子设备的价格下降,硅橡胶按键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下降,1994年硅橡胶按键价格跌了近20%。
硅橡胶按键行业逐渐变为买方市场。
成本核算问题突出表现出来,此时公司才开始意识到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公司主要采用传统成本法进行核算,即首先将直接人工和直接原材料等打入产品的生产成本里,再将各项间接资源的耗费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然后再以直接人工做为分配基础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成本分配。
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单种产品当月所消耗的直接人工/当月公司消耗的总直接人工。
由此分配率可得到各产品当月被分配到的制造成本,再除以当月生产的产品数量,从中可以得到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将单位制造成本与直接原材料和直接人工相加即得到产品的单位生产总成本。
企业简单地将产品的单位总成本与产品单价进行比较,从中计算出产品的盈亏水平。
MPACC案例《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MPACC案例《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092502ed630b1c58eeb514.png)
西安理工大学MPA CC课程案例课程名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任课教师:黄瑞案例性质:□√内部开发□外部引用案例名称: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适用课程: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开发者:黄瑞案例:作业成本法分析一、案例材料1.背景资料普华公司生产三种电子产品,分别是产品X、产品Y、产品Z。
产品X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件;产品Y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Z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件。
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
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
ART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1.1传统成本计算法(1)公司的定价策略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作为定价策略,按照产品成本的125%设定目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产品X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
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产品Y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377.5元。
产品Z的售价定于157.5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产品Z的售价提高到250元。
即使在250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产品Z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
上述情况表明,产品X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产品Z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而产品Y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产品Y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1.3作业成本计算法(1)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业成本库,然后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归集的结果二、案例分析1.完成作业成本计算,谈谈你对该公司产品销售方面的看法?产品销售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什么原因产生的?为什么?2. 试对比分析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0f18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2.png)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假设公司生产手机,其中一个重要的作业是组装。
为了分析组装作业的成本,该公司采用了作业成本法。
首先,公司根据组装作业的特点和要求,确定了两个作业成本对象:手机主板和手机壳。
手机主板是最重要的组件,手机壳是附属品。
为了方便分析和控制成本,公司将这些成本分为两个独立的作业池。
然后,公司对每个作业池进行成本分配。
对于手机主板作业池,公司确定了两个作业驱动因素:工作时间和工作复杂度。
工作时间是用于完成一个主板的总时间,工作复杂度是根据装配主板所需的技术难度进行评估。
对于手机壳作业池,公司只考虑了一个作业驱动因素:工作时间。
接下来,公司计算了每个作业驱动因素的作业成本率。
以工作时间为例,公司将该作业池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预算总和除以工作时间总和,得到了作业成本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司追踪了每个作业驱动因素的实际成本,并将其乘以作业成本率,得到了每个作业驱动因素的实际成本。
例如,6月主板作业池的工作时间总和是100小时,作业成本率是50美元/小时,那么主板作业池的成本就是100小时乘以50美元/小时,即5000美元。
最后,公司根据作业成本的详细信息和作业驱动因素的实际成本,对各个作业和成本对象进行了成本分析和控制。
通过对比预算和实际成本,公司可以了解哪些成本超出了预期,从而决定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成本或调整预算。
首先,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使公司能够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驱动因素,从而更好地控制和优化成本。
其次,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并计算作业成本率,从而更准确地估计成本并进行成本分析。
最后,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调整。
通过与预算的比较,公司可以发现成本偏差,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控制作业成本。
通过对该手机制造公司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7381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9.png)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确定和分配成本。
它通常用于制造业,以确定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以下是一个关于作业成本法案例的分析:某食品加工公司(Company A)生产各种食品产品,如薯片、饼干和巧克力。
该公司想了解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首先,公司A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独立的工作岗位,并为每个工作岗位设置了成本驱动因素。
例如,对于薯片的生产,工作岗位可以是切片、炸制和包装。
切片工作岗位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切片机的使用时间,炸制工作岗位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食用油的消耗量,包装工作岗位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包装材料的使用量。
随后,公司A根据每个工作岗位的成本驱动因素,计算出各个工作岗位的成本。
切片工作岗位的成本可以是切片机每小时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乘以切片机的使用时间,炸制工作岗位的成本可以是每升食用油的成本乘以食用油的消耗量,包装工作岗位的成本可以是每件包装材料的成本乘以包装材料的使用量。
最后,公司A将各个工作岗位的成本加总,得出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
例如,薯片的制造成本可以是切片工作岗位的成本加上炸制工作岗位的成本加上包装工作岗位的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公司A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例如,如果薯片的制造成本较高,公司A可以考虑降低切片机的使用时间或减少食用油的消耗量,以降低制造成本。
总结起来,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涉及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工作岗位,并为每个工作岗位设置成本驱动因素,然后根据成本驱动因素计算出各个工作岗位的成本,最后将各个工作岗位的成本加总,得出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计算案例
![作业成本法计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a0337fa0c22590102029d38.png)
1、什么是作业?材料订购——材料检验——生产准备——发放材料——材料切割——车床加工——铣床加工——刨床加工——产品组装——产品质量检验——包装——车间管理2、作业分类(1)批次作业。
指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业,例如生产前机器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的运输、成批采购和检验等。
它们的成本取决于批次,而不是每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2)产品作业。
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
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
这些作业的成本依赖于某一产品线的存在,而不是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
(3)生产维持作业。
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例如工厂保安、维修、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
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作业成本法举例A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服装服饰。
该公司的服装车间生产3种款式的夹克衫和2种款式的休闲西服。
夹克衫和西服分别有两个独立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每个生产线有自己的工厂技术部门。
5款服装均按批次组织生产,每批100件。
1、成本资料该公司本月每种款式的产量和直接成本如下表产品品种夹克西服合计型号夹克1夹克2夹克3西服1西服2本月批次810642每批产量100100100100100产量每批直接人工33003400350044004200直接人工总成本62006300640070008000每批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总成本产品型号夹克1夹克2夹克3西服1西服2合计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 总成本 每批成本 每件成本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如下表项目金额生产准别、检验和供应成本(批次作业成本)84000夹克产品线成本(产品作业成本)54000西服产品线成本66000其他成本(生产维持成本)10800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一、传统成本计算传统成本计算法汇总成本计算单2、 作业成本法计算型号 本月批次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生产准备、检验等成本(不填) 分配率(元/批) 批次相关总成本 产品相关成本(不填)分配率(元/批) 产品相关总成本 生产维持成本(不填)分配率(元/直接人工)1、计算作业成本的分配率作业成本分配率的计算作业成本批次直接人工分配率(元/批)批次作业成本84000 夹克产品线成本54000 西服产品线成本66000生产维持成本108002、 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作业成本法汇总计算单生产维持成本间接费用合计总成本每批成本每件成本(作业成本法)每件成本(传统成本法)差异(作业成本-传统成本)。
作业成本法案例
![作业成本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eb55e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8.png)
作业成本法案例作业成本法是按照工作量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对每项具体工作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来确定最终的作业成本。
下面是一个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案例。
某家电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决定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甲产品的生产成本。
按照作业成本法,他们将生产过程经过细分,分为三道工序: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和产品包装。
首先,他们分析了原料采购过程。
他们采购了5000千克的原料,每千克原料的单价为50元,总计成本为250000元。
接下来,他们分析了加工生产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进行了两次加工。
第一次加工,他们雇佣了10名工人,每名工人的薪酬为每月3000元,共计薪酬30000元。
每名工人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共计工作时间80小时。
此外,他们还购买了加工设备,设备的总价值为100000元。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计算,每小时设备的折旧为50元。
所以,设备的总折旧为4000元。
第一次加工共计耗时80小时,所以加工设备的总折旧为4000元。
第二次加工,他们雇佣了5名工人,每名工人的薪酬为每月4000元,共计薪酬20000元。
每名工人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共计工作时间30小时。
此外,他们还购买了一些辅助设备,设备总价值为20000元。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计算,每小时设备的折旧为100元。
所以,设备的总折旧为3000元。
第二次加工共计耗时30小时,所以加工设备的总折旧为3000元。
最后,他们分析了产品包装过程。
他们雇佣了3名工人,每名工人的薪酬为每月2000元,共计薪酬6000元。
每名工人的工作时间是4小时,共计工作时间12小时。
综上所述,根据作业成本法,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原料采购成本250000元 + 加工生产成本(第一次加工薪酬30000元 + 第一次加工设备折旧4000元 + 第二次加工薪酬20000元 + 第二次加工设备折旧3000元) + 产品包装成本6000元。
因此,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50000元 + 77000元 + 6000元 = 333000元。
物流案例——莫科汽车轮胎公司的作业成本法
![物流案例——莫科汽车轮胎公司的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3eca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8.png)
物流案例——莫科汽车轮胎公司的作业成本法莫科汽车轮胎公司(以下简称莫科)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汽车轮胎的公司。
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效益,降低作业成本,莫科决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不同作业环节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它通过将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从而了解每个环节对成本的贡献和成本效益。
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莫科能够更好地管理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并最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首先,莫科对物流作业环节进行了分析和划分。
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莫科将物流作业划分为采购、生产、仓储和配送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拥有独立的责任和成本。
然后,莫科对每个环节的作业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和分配。
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个环节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设备运营成本、仓储费用等。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办公设备维护费用等。
在每个环节的作业成本中,莫科通过采用适当的成本指标进行费用分摊。
例如,他们将原材料采购成本按照采购量进行分摊,将生产设备运营成本按照生产数量进行分摊,将仓储费用按照仓储面积进行分摊。
通过这种方式,莫科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每个环节对成本的贡献,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莫科还对每个环节的作业效率进行了评估和改进。
他们通过设定一些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物流作业的效率,如采购周期、生产周期、仓储周转率和配送准时率等。
通过不断监控和改进这些指标,莫科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物流作业中的问题,提高效率和品质。
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莫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物流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其次,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分析物流作业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最后,他们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从而增加了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总之,莫科汽车轮胎公司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管理,有效地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品质。
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
![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be02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3.png)
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作
业成本法来计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成本。
1. 餐饮行业:餐厅运营中,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来计算每份菜
品的成本。
该方法可以将食材、燃料、人工等因素考虑进去,以确定
每道菜品的制作成本。
2. 制造业:制造行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计算每个产品的
成本。
常规作业成本法会考虑原材料、加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以便制定合理的售价和预算。
3. 纺织业:在纺织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计算每件成衣的
制作成本。
这包括纱线成本、加工成本、面料成本、配件成本等,有
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盈利预测。
4. 运输业:如果有人经营运输业务,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他们
计算每次运输任务的成本。
这包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车辆维护成
本等因素,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争取合理运价。
5. 教育行业:在教育领域中,一所学校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来
计算每位学生的教育成本。
这涉及到教学资源、教师工资、学生用品
等费用,有助于制定学费和教育投资计划。
以上是几个关于作业成本法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种计算方法,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和控制各个领域的成本,有助于进行决策和规划。
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
![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cc7c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1.png)
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在管理会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直接与产品的生产过程相关联,通过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中心或作业订单上,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并最终计算出整个产品的成本。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例1:ABC 餐厅制作汉堡包ABC 餐厅是一家快餐连锁店,它以制作汉堡包为主要业务。
为了计算每个汉堡包的成本,ABC 餐厅使用作业成本法。
它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几个作业步骤,包括面团制作、烘烤、肉饼煎煮、配料准备和包装。
每个作业步骤都会产生一些成本,例如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能源费用。
ABC 餐厅根据每个作业步骤的成本来计算每个汉堡包的成本,从而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例2:汽车制造公司生产小轿车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每辆小轿车的成本。
该公司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中心,包括车身制造、发动机制造、座椅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
每个作业中心都会产生一些直接和间接成本,如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
通过将这些成本分配到每辆小轿车上,该公司可以计算出每辆小轿车的成本,并用于定价和业绩评估。
例3:建筑公司建造一座大楼一家建筑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建造一座大楼的成本。
在这个案例中,作业指的是各个施工阶段,如地基施工、结构施工、装饰施工等。
每个施工阶段都会产生一些成本,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设备使用费用等。
建筑公司根据每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来计算整个大楼的成本,并与客户达成合适的合同金额。
例4:制药公司生产一种药物一家制药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生产一种药物的成本。
该公司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几个作业步骤,包括原料采购、研发、生产、包装等。
每个步骤都会产生一些成本,如原材料费用、研发费用、劳动力费用等。
通过将这些成本分配到每种药物上,该公司可以计算出每种药物的成本,并在市场上制定合理的定价。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973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d.png)
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假设我们有一家名为ABC制造公司的企业,它生产和销售各种电子产品。
为了控制产品成本,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利润,ABC制造公司采用了作业成本法来计算和跟踪其产品的成本。
首先,ABC制造公司将每一项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作业。
例如,制造一个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作业,包括零件采购、装配、测试和包装等等。
每个作业都与特定的成本相关联,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其次,ABC制造公司会为每个作业分配成本。
这种分配通常是根据其中一种公式或比率进行的,以确保成本能够准确地分摊到每个作业上。
例如,在装配作业中,直接材料的成本可能基于产品所需材料的数量和价格进行计算,直接人工的成本则基于所需工时和工资标准等进行计算。
接下来,ABC制造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该公司会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加总,得到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这样,ABC制造公司就能够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跟踪和控制。
最后,ABC制造公司会将每个作业的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这个步骤可以根据每个作业所占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比例来进行,以确保每个产品都有准确的成本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ABC制造公司可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总成本和成本单价,进一步用于决策和定价。
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ABC制造公司能够实现对产品成本的准确跟踪和控制。
这有助于公司在产品定价、资源分配和业务决策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在实际运用中,作业成本法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例如,ABC制造公司可以通过标准成本制定预先设定的成本标准,以便更好地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
此外,公司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和识别关键作业,并针对性地分析和控制其成本,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结起来,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有效管理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制造和服务企业。
通过将生产活动划分为作业,并跟踪和控制每个作业的成本,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其产品的成本和利润,进而提高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典型案例范文
![作业成本法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691c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7.png)
作业成本法典型案例范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作业成本法就成为了不少企业的“秘密武器”。
今天,我就来给您讲讲一个有关作业成本法的真实且有趣的案例。
有这么一家制造企业,咱们就叫它“XX 制造公司”吧。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电子产品,像手机充电器、蓝牙耳机啥的。
一开始,他们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可这却让他们陷入了不小的困境。
他们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程也挺复杂。
每个产品都要经过设计、采购原材料、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包装出货等多个环节。
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成本是按照直接人工工时或者机器工时等单一的标准进行分配的。
这就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说,那些生产工艺复杂、耗费资源多的产品,成本没有被准确核算,价格定低了,公司赚得少;而那些相对简单的产品,成本又被高估了,价格定高了,在市场上没了竞争力。
这可把公司的老板急坏了,每天愁眉苦脸的。
后来,公司的财务经理听说了作业成本法,觉得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实施作业成本法。
第一步,就是对公司的各项作业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划分。
比如说,设计环节被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像产品外观设计、电路设计等;生产加工环节也细分了,有注塑作业、组装作业等等。
然后,他们建立了一个成本库,把每个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比如人工、材料、设备折旧等,都准确地记录下来。
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财务人员们天天拿着小本本在车间里跑来跑去,和工人们交流,了解每个作业的具体情况。
举个例子吧,就说那个注塑作业。
他们发现,不同型号的产品在注塑时,所需要的模具、原材料、注塑机的运行时间都不一样。
以前,这些差异都被忽略了,现在通过作业成本法,都被清晰地核算出来。
原来,有一款比较小众的充电器外壳,因为形状特殊,注塑时需要频繁更换模具,而且注塑机的调试时间也长,这就导致它的注塑成本比其他常规产品高出不少。
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核算,根本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还有采购原材料这个环节。
作业成本法案例
![作业成本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7427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f.png)
作业成本法案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产品的成本。
它将生产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然后将这些成本分配给产品。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那些以订单为基础生产的企业,例如定制家具制造商或建筑公司。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假设某家家具制造商接到了一个客户的定制家具订单。
订单要求制作一张实木书桌,要求精细的雕刻和特殊的涂漆工艺。
首先,制造商需要确定这张书桌的直接材料成本。
这包括所使用的实木、雕刻工具和涂漆材料。
然后,制造商需要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即雕刻师和涂漆工人的工资。
最后,制造商需要计算制造费用,例如工厂租金、设备折旧和间接劳动力成本。
接下来,制造商将这些成本分配给这张书桌。
他们可能会使用作业成本表来跟踪每个作业的成本。
在这个案例中,他们会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配给这张书桌,然后计算出每张书桌的成本。
这样,制造商就可以确定定价策略,并确保订单的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
通过跟踪每个作业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在分配制造费用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谨慎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法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不同的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改进成本核算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4153a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9.png)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咱先来说说一家小工厂的事儿。
这工厂不大,但生产的东西还挺多样的。
以前呢,这工厂用传统成本法算成本,那叫一个乱。
比如说,他们生产两种小零件,A零件和B零件。
传统成本法就简单粗暴地按照机器工时之类的分摊制造费用。
结果就是,A零件老是觉得自己成本算高了,B零件呢,成本又好像算低了。
为啥呢?因为A零件虽然机器工时多,但它有些特殊工序,费的人力、物力不是光靠机器工时就能体现的。
这时候啊,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就闪亮登场了。
他们得确定各个作业的单位时间产能成本。
就像有个老师傅,他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资是这么多钱,那他每小时的成本就能算出来了。
这还包括他用的设备、场地啥的分摊到每小时的成本,这就是单位时间产能成本。
然后呢,再看每个零件在每个作业上花费的时间。
比如说A零件,它在装配这个作业上,需要老师傅专门花30分钟,而且这个装配作业每次启动还得花点准备时间,这准备时间也得算进去啊。
对于B零件呢,它虽然机器加工时间短,但是检验工序特别麻烦。
以前按照传统成本法,根本没把这个检验的复杂程度体现出来。
现在按照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就把检验员检验B零件花的额外时间都算进去了。
这么一算下来,可不得了。
A零件的成本准确了很多,不再被冤枉地抬高成本了。
B零件的成本也合理了,不再被低估。
老板一看这成本算得这么清楚,就可以做很多明智的决策了。
比如说,A零件如果成本合理了,发现利润空间还挺大,就可以加大生产。
B零件呢,发现成本比想象中高,那就可以看看能不能优化检验工序,降低成本。
再讲讲一家快递公司的例子吧。
快递公司以前按照传统方法算成本,就把什么运输费、分拣费啥的简单分摊到每个包裹上。
可是有些包裹啊,是那种需要特殊处理的,比如易碎品,要特别小心包装,还得单独存放运输,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比普通包裹多多了。
用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后呢,他们先确定快递员每小时的工作成本,包括他的工资、交通工具的折旧、油费啥的分摊到每小时。
作业成本法应用指南案例
![作业成本法应用指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9a878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作业成本法应用指南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就说有这么个小工厂,叫酷玩小厂,专门生产超酷的玩具。
以前啊,这厂计算成本就用传统方法,简单粗暴。
老板呢,总感觉这成本算得不太对劲儿,利润好像没自己想的那么多,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问题。
酷玩小厂生产两种玩具,一种是超级英雄玩偶,一种是魔法精灵小摆件。
传统成本计算就是按照直接人工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
比如说,这个月总的制造费用是10万块钱,超级英雄玩偶用了600个人工工时,魔法精灵小摆件用了400个人工工时。
那按照这个算法,制造费用就这么分给两种产品了。
但是呢,超级英雄玩偶老是卖得不太好,价格也不敢往上提,因为按照这个成本算出来的利润空间小得可怜。
可老板觉得这超级英雄玩偶制作过程挺复杂的啊,咋就不赚钱呢?三、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后来啊,有个聪明的会计小哥就说,咱们试试作业成本法呗。
于是呢,他们就开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作业。
1. 作业识别。
首先是设计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的设计可复杂了,要根据各种超级英雄的形象来设计,还要不断修改,魔法精灵小摆件相对来说设计就简单多了。
然后是原材料采购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的原材料供应商少,采购起来麻烦,魔法精灵小摆件的原材料到处都能买到,采购成本低而且简单。
还有生产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生产的时候,工序多,而且每一道工序都得小心翼翼,像给超级英雄玩偶的衣服上色,那可得很精细;魔法精灵小摆件工序就少些,简单得多。
最后是包装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因为个头大,包装材料用得多,包装起来也费事儿;魔法精灵小摆件小巧玲珑,包装起来就轻松多了。
2. 成本动因确定。
对于设计作业,成本动因就是设计的小时数。
超级英雄玩偶设计用了100个小时,魔法精灵小摆件设计只用了20个小时。
原材料采购作业的成本动因就是采购订单的数量。
超级英雄玩偶的原材料采购订单有10个,魔法精灵小摆件的采购订单就3个。
生产作业的成本动因是生产批次。
超级英雄玩偶一个月生产5批,魔法精灵小摆件生产3批。
作业成本法在理赔公司的案例
![作业成本法在理赔公司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4bbe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a.png)
作业成本法在理赔公司的案例
作业成本法在理赔公司的案例可以是指理赔公司在处理保险理赔案件时,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和分配相关的成本和费用。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案例:
假设某个理赔公司处理了一起车辆损失的理赔案件。
根据作业成本法,该公司将整个理赔过程分解为多个作业,每个作业都有与之相关的成本和费用。
以下是可能的作业和相关成本:
1. 理赔登记作业:该作业包括客户信息收集、理赔登记和案件分类等工作。
相关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办公设备和系统支持等费用。
2. 材料评估作业:该作业包括对损失车辆进行评估和估价,以确定赔偿金额。
相关成本包括评估师的工资、评估工具和设备费用。
3. 赔偿支付作业:该作业包括制定赔偿方案、与客户沟通和支付赔偿金额。
相关成本包括赔偿员的工资、支付系统和相关手续费用。
4. 理赔审核作业:该作业包括对理赔案件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符合保险条款和规定。
相关成本包括审核员的工资、审核系统和审核工具费用。
在使用作业成本法时,理赔公司会根据每个作业的相关成本和费用,将这些成本分配给相应的理赔案件。
例如,理赔登记作业的成本将根据登记的理赔案件数量进行分配,材料评估作业的成本将根据评
估的车辆数量进行分配,以此类推。
通过使用作业成本法,理赔公司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和分配与每个作业相关的成本,从而更好地了解理赔过程中的费用结构和效益情况。
这有助于公司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并提供更准确的理赔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大学的招生部门列示了它的作业:(1) 接受申请,(2)填表;(3)检查并完成表格; (4)接受学生;(5)通知学生。管理人员研 究了招生的作业发现某些作业可以有效的改进, 对某类学生部分作业可以取消。通过对作业的 研究,这个大学降低了成本。
公司和部门范围分配法得出的成本信息会不准 确。例如检验员的工资是和检验的产品数量相 关的,但公司或部门分配率是以机器小时分配 的,造成成本信息的弯曲。
“最复杂的产品,它的销量远低于1号和2号 电路板的销量。3号电路板是一种高度专业化 的产品,我们的竞争者似乎不想涉及3号电路 板的市场。即使我们数次提高3号电路板的价 格,客户仍然源源不绝。”
公司的副总经理约翰.斯通补充道:“我发现整 个形势令人迷惑。为什么你以最有效率低生产 一种高产量的产品,但却只能从市场中获得最 低的回报,并且还面临降价的压力?我们所有 的人都关心这种现象。而2号产品是我们的主 营产品。”
3.2 整个公司使用一个分配率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中,使用一个间接费用
分配率把特定公司的间接费用分配给所有的部
门的产品。这种分配率分配法可以用于制造企
业,也可用于非制造企业。这一方法的核算也
是简单的,所有的间接成本都记入到制造间接
费用(实际发生额)帐户的一个成本集中,而
不考虑引起这些费用的部门或作业。
为什么AEROTECH公司要剧烈地改变公司的定 价政策呢?斯科特说“要求会计人员能解决这 一问题。我们的总会计师听说一种能提供更准 确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它关注公司制造每种 产品中涉及的作业,它还计量作业消耗的资源 量。我们使用这种名为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做 了一项先期研究。结果发现,我们高估了产量 高、工艺简单的产品的成本。在本公司1号电 路板和2号电路板就是这种产品。但是我们”
*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的50%
Durang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成本分配
使用部门范围比率
商业贷款部
抵押贷款部
人工
100000
300000
间接费用
56000
120000
总计
156000
420000
56000=40美元×900笔+20%×100 000美元
120000=40%×300000美元
问题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3.4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一种先把成本分配给作业中 心,然后再根据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分配成本的 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以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 用资源的概念为基础的。
一般情况下,成本的降低需要管理人员、 生产者和营销者、会计人员、工程师以及其他 人员彻底检查某种产品的作业以确定如何改变 这些作业以及使产品的生产更有效。
“大大低估了3号电路板的成本。3号电路板 是一种产量低、工艺较复杂的产品,这些特性 使得3号电路板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成本。 3号电路板消耗的工程成本和材料处理成本远 超乎我们的想像”
斯科特继续解释道,新产品成本法表明公司 的管理当局能轻松地为2号电路板制定能与亚 洲和欧洲竞争者竞争的价格。同时为了弥补成 本,必须大幅提高3号电路板的价格。
一个互不相关的间接费用率。 对于是使用一个统一的分配率还是各部门
不同的分配率,应根据成本效益法进行选 择。
自测案例:Durango银行正在考虑采用银行范 围间接费用率还是使用部门范围间接费用率。
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以便作出选择,管理人员
决定用两个部门(商业贷款部和抵押贷款部)
对这两种方法做出检验。全银行范围比率以直
这样做的会引起怎样的结果?
使生产量大,技术不很复杂或很精密的 产品成本偏高;生产量小、技术上比较 复杂或较精密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 同产品之间成本的严重扭曲,使得出的 成本指标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 费的基本面貌
3.3公司的每个部门使用不同的分配率
使用部门范围分配法,公司内每个部门都有一 个不同的成本率。公司为每个部门建立
接人工的百分比为基础,并确定其为直接人工 成本的50%。检验期这两个部门的直接人工成 本如下:
商业贷款部
100 000美元
抵押贷款部
300 000美元
为了改进部门比率,银行会计人员估计抵押贷 款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商业贷 款的间接费用是由直接人工的20%和每笔贷款 40美元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在检验期商业贷款 部共发放了900笔商业贷款。
第3章 作业基础成本法
3.1 成本方法的回顾
成本对象是产品,而产品可能是货物,也
有可能是服务。
间接成本可能是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发
生的成本,也可能是销售产品或进行行政管理
时发生的成本。而间接费用必须分配给产品。
如何解决把成本从成本集分配给产品,成
本集是个别成本的简单集合。成本集可以公司
或部门或作业。
而作业成本法有以下好处:1、不同的成本分 配方法导致了对某种产品耗费成本的不同估计。 2、ABC能比公司范围和部门范围成本分配方法 提供更为详细的成本资料。
3、ABC能通过为价格决策和停产哪种产品的决 策提供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数据,协助销售人员 制定订价决策。
4、它可以帮助确定以前我们不知道的成本动因 (即引起成本的作业)。
用(1)全银行范围比率 (2)部门范围 比率分别计算这两个部门的人工成本和间接费 用。银行范围比率和部门范围比率各有什么优 缺点?
Durango银行成本分配
使用一个统一的比率
商业贷款部
人工
100000
间接费用
50000*
总计
150000
抵押贷款部 300000 150000 450000
作业基础成本
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
案例
雅利桑那,菲尼克斯-AEROTECH公司宣布它 的定价结构要经历一次重大的转变。这家企业 生产飞机雷达和通讯设备用的电路板,它已面 临亚洲和欧洲企业的竞争。AEROTECH企业总 裁克雷斯丁.斯科特说:“过去几十年来,我们 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压低我们2号产品的价格。 那是我们公司产量最高的产品,而且我们认为 我们的生产效率并不比别人低。我们不明白为 什么我们的竞争对手能制定出的产品价格远低 于我们的价格。同时在我们看来,我们从3号 电路板受益匪浅。3号电路板是我们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