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火把节什么时候XX云南XX村火把节活动安排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那么您知道彝族人都会过哪些传统节日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山一带彝族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
节日头一天,远近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指定的摔跤场上参加或者观看小伙们的摔跤比赛和姑娘们的“跳月”,“跳月”是一种随着音乐节拍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的集体舞,同时还要拍手和原地跳转。
第二天晚上,手举火把的年轻小伙组成的火龙和姑娘们组成的火龙,分别从村子的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门口的广场上,然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老年人则点燃火把在房子里面绕来绕去,以示驱魔除灾。
据传说,很久以前,居住在金沙江边的彝族人被洱海的一个奴隶主抢去充当奴隶。
他们被强迫在洱海边修建一座高塔。
奴隶们在阿真的带领下,利用巧计在黑夜杀死了那个奴隶主,并救出了其他奴隶。
天亮了,奴隶们聚集在洱海边,弹着三弦、吹起竹笛,尽情耿唱、舞蹈,直到太阳落山。
这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彝族各村寨杀猪宰牛纪念这次胜利。
慢慢地,就把六月二十四日定成节日。
又因火把在那次起义中起了关键作用,人们又在二十五日的晚上,举着火把游行。
后来,人们决定将两天的活动合并为一,因此这个节日也叫做“火把节”。
云南省迪庆一带彝族也有过火把节的习俗,时间在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二天。
节日第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
姑娘妇女们烧火宰鸡,炒制燕麦麻子泡。
小伙子则上山打猎。
下午太阳偏西时,全家人站在羊圈门口迎接上山数月以来的羊群,并清点羊数,家长还把炒熟的燕麦麻子泡撒向羊群,祝愿羊儿繁衍发展。
二十五日,是剪羊毛的日子,清早起来,人们就把烤荞饼、炒燕麦麻户泡花、剪刀、指套等准备好。
剪羊毛以家族为伙。
先将煮熟的羊肩胛肉块放在荞饼上,给牧羊人吃,并向他敬酒,请他剪第一刀。
火把节小知识
火把节小知识
1.火把节是云南省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
2.火把节传统上是为庆祝收获、祈求丰收和消灾祈福而举行的,也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传统的迎接夏季的节庆。
3.火把节的主要活动有舞龙、舞狮、跳火圈、放烟火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跳火圈,跳火圈的过程是跳者围绕篝火旋转,同时手持火把耍技巧,非常震撼。
4.火把节的火把有两种,分别为云南省巍山彝族的花火把和德宏傣族景颇族的蒿根把,两种火把的制作材料和造型都有所不同。
5.火把节的起源与传说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在古代,白族的一个部落在人类面临灭绝时,请来了"火神","火神"为村庄献上了火种,从此百姓开始生活,这一天被纪念为火把节。
6.火把节虽然是云南省的传统节日,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彝族有什么节日
彝族有什么节日1、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3、赛装节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4、墨枝节密枝节也叫“祭密枝”。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
密枝节流行于滇南彝族地区,特别是石林的彝族人的重要祭祀性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头一个属鼠日到属马日举行,历时七天。
节日前一天,民间祭祀神职人员要把密林中的祭祀场地打扫干净,在神树下布置好神坛和神门。
节日的第一天,天刚亮,祭祀人员在总管见集中,然后相司扛一根竹竿在前面领路,毕摩摇着神铃跟在其后,大队人员携带家什、食物,赶着牲畜走在最后。
进入密林中的祭祀场地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杀牲,有的烧火做饭……饭前举行祭神仪式,祭祀以村寨为单位,人们跪在神坛前,由毕摩念经祈求神灵保佑寨子里的人平安。
祭拜神灵后,人们要吃祭饭。
下午,在林中摔跤娱神。
晚饭后,与神灵道别而归。
在七天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不下地干活,男子可以上山打猎,妇女在家做针线活。
第一天的祭祀最隆重。
5、迁调年节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
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2023云南火把节是8月10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也就是从8月10日开始至8月13日。
火把节是什么族的节日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起初是彝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持续整整三天。
在这三天里,彝族人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体现了人民尊重自然规律的美好愿望。
到了今日,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特有传统节日,也是周边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的日子。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各族传说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
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8月10日至12日。
2023年6月12日,晴隆县召开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筹备会,会议拟定:晴隆县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活动时间为8月10日至12日。
举办晴隆县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对于展示晴隆形象、促进晴隆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火把节会持续几天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2~3天,像四川凉山州一般是为期3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安排。
具体的节日活动大家可以关注当地的官方通知,一般在火把节的时候活动还是很多的,比如有火把狂欢夜、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丰富多彩。
火把节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火把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
它的寓意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首先,火把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
在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会手持火把跳舞、燃放烟火,象征着熊熊燃烧的激情和热情。
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前行。
其次,火把节也代表着"洗清污浊、迎接新生"的意义。
在古代,火把节还有祛病驱邪、祈求丰收的作用。
人们相信火把的燃烧可以消灭病魔和不幸,同时也为新的生命和丰收的到来祈福。
这种寓意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低谷时要积极面对、勇敢拼搏,同时也要积极向前、迎接新生。
最后,火把节也象征着努力奋斗,追求自我完善,勇于改变自己和适应环境的精神。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点燃火把,走上街头,跳舞、歌唱、放烟花,欢度佳节。
彝族火把节流程
彝族火把节流程彝族火把节流程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除泼水节以外的品牌大型节庆活动。
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在保留“祭火、巡游、斗牛、火把打跳以及激情火把狂欢”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火把节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族唢呐乐队、斗羊队等,进一步丰富和营造“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间段。
同时还新推出了“火把节选美、纳西族东巴祭火、火把跳赛”等项目。
除了阵容强大的少数民族拦门敬酒迎宾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三弦等乐器伴奏外,还有刺激好看的牛王争霸,斗羊比赛,激情热闹的彝族祭火仪式,将民间民俗的味道彻底还原,让游客感受多个少数民族的激情四射,体验独具特色的狂欢盛事。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
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
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
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
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
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
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
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
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
火把节2023年几月几号
火把节2023年几月几号火把节2023年几月几号2023年火把节是公历2023年8月10日,星期四,农历六月二十四。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举行火把节,大多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比赛等。
在新时期,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6月24日举行,白族在6月25日,拉祜族在6月20日,为期两三天。
彝族人认为火把节后长出的谷穗和火把一样粗。
后人以此为祭品,驱赶家中的鬼怪邪灵,以保人畜平安。
现在,人们也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会见恋人,并在节日开展商业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每年夏历6月25日,白族人民都会举行活动,祝愿人和动物丰收繁荣。
火把节的风俗和寓意一、点燃火把点燃火把,是火把节最为核心的庆祝活动之一。
火把代表着神灵的力量和生命的火焰。
它象征着人们的心灵和生命力,也是希望神灵可以降下甘霖、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当人们点燃火把的时候,他们会手拿火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跳舞、唱歌、燃烧纸钱等,以此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幸福和健康。
二、舞蹈和歌唱火把节不仅仅是简单的点燃火把,它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舞蹈和歌唱表演。
在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舞蹈和歌唱表演。
这些表演通常都是由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团体来表演的,内容多样,有的是表演传统的舞蹈,有的是表演当地的特色唱腔,有的是表演古老的土家族古歌等。
通过这些表演,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三、燃烧纸钱和祭拜神灵火把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节日期间燃烧纸钱、祭拜神灵和祖先,以此祈求平安和丰收。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供品和祭品,如粽子、斋菜、水果等,然后在祭祀仪式中将这些供品献给神灵和祖先。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简介
傣族 傣族泼水节 阳历四月中旬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赛龙舟、泼水、歌舞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 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 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 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 等。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 火把节 六月二十四日 楚雄、昆明、弥勒、石林、大理、丽江等地 斗牛、赛马、摔跤、耍火把、歌舞表演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 “东方的狂欢节”。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 过大年。主要活动有斗羊、斗鸡、斗牛、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白族 白族本主会 各村寨不同 大理地区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本主节是大理白族的一个宗教节日。本主是大理地区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大理白族本主意即“本境福主”,是一个村 或几个村的保护神。大理白族信奉的本主名目繁杂,有传说中的神,也有历代的统治者,还有忠臣、孝子、烈女节妇及少量的自然 神等。不管男女老少都 要去拜神灵,希望可以保佑他们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 每个村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大理白族本主庙内供奉着木雕或泥塑的本主像,每逢大理本主的诞辰,为祭祀大理白 族本主的盛大节日。本主节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序、即请神,迎神、祭神、娱神,本主回归本主庙。平时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 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这样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便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农历2024年瑶族达努节天贶节(姑姑节)拉祜族火把节(星回节)时间
农历2024年瑶族达努节天贶节(姑姑节)拉祜族火把节(星回节)时间
农历2024年天贶节(姑姑节)时间
公历: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农历:2024年六月初六
回历:1446年1月4日
农历2024年壮族祭田节时间
公历: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农历:2024年六月初六
回历:1446年1月4日
农历2024年瑶族尝新节时间
公历: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农历:2024年六月初六
回历:1446年1月4日
农历2024年拉祜族火把节(星回节)时间
公历:2024年7月25日星期四
农历:2024年六月二十
回历:1446年1月18日
拉祜族
火把节节日介绍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云南哈尼族火把节
云南哈尼族火把节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哈尼族是其中之一。
哈尼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最为著名的传统节日就是哈尼族火把节。
哈尼族火把节是哈尼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
这一天,哈尼族人民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
火把是哈尼族火把节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火把节当天,哈尼族人民会提前准备好火把,火把由竹子制成,上面点燃火焰。
当夜幕降临,火把在黑夜中燃烧,照亮整个村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热烈的氛围。
火把的燃烧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新年,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敬意和纪念。
哈尼族人民相信,火把的火焰可以驱除邪恶和疾病,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健康。
因此,火把节也是哈尼族人民祈求神灵保佑的重要仪式。
除了火把,哈尼族火把节还有许多其他的庆祝活动。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火把舞。
火把舞是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舞蹈,舞者手持火把,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而热情。
火把舞是哈尼族人民表达喜悦和祝福的方式,也是展示哈尼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除了火把舞,哈尼族火把节还有其他的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奏、民俗游戏等。
这些活动丰富多样,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火把节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旅游活动之一。
哈尼族火把节的举办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新年,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哈尼族文化。
哈尼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民族,他们的传统节日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火把节这样的活动,哈尼族人民可以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哈尼族。
哈尼族火把节的举办也为云南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云南是一个美丽的省份,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哈尼族火把节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旅游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这不仅促进了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也为哈尼族人民带来了经济收益。
总之,哈尼族火把节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通过火把的燃烧和舞蹈的表演,哈尼族人民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纪念。
彝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彝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云南沪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
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做开“火神会”。
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或跨越。
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很多,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
祭神祭田、祈求丰年、送崇驱邪是节日的不衰主题,节期,家家户户点火把,照遍屋内外所有角落。
夜晚,全村的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
之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细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红河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花节”别具一格。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咪依鲁”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勇敢地采了二朵有毒
鲜花插在头上,毒死了作恶多端的土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当地彝族人民为纪念咪依鲁,每年二月初八,都要从四面八方云集昙华山,采摘鲜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节日时,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表达对抗暴除恶的咪依鲁的赞美。
今天,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礼赞繁花似锦的明天.。
2023年安宁火把节活动时间+地点
2023年安宁火把节活动时间+地点2023年安宁火把节活动时间+地点1、来安宁偶遇火凤凰时间:8月10日地点永安老街14:00—16:00参观思源路、奋进路;14:00—17:30参观安宁市革命历史教育展览馆、观看《义八烽烟》红色电影;14:00—17:30体验红军服饰、彝族特色服饰、彝族荞饼;17:30品尝彝族特色美食;20:00千人火把节篝火晚会。
本次活动还设置商贩入驻点,提供摊位。
此外,整个8月,在安宁永安街将举行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打卡体验活动,其中就有大型火把节狂欢活动,届时,你将会偶遇那只火出圈的火凤凰再次腾飞。
2、玉龙湾景区活动时间:2023年8月9日至8月11日玉龙湾景区迎来“首届欢乐火把节”活动期间游客免入园门票景区还为游客安排了火把集市,有各种精美的小吃、手工艺品;8月10日景区邀请秘境乐队、陶木艺术队,为游客呈现精彩的歌舞表演;点火时将放飞火凤凰,为游客祈福愿吉祥安康,随后邀请DJJin X带领游客欢乐舞蹈。
活动行程安排3、八街街道2023年“石榴籽心连心”火把节活动,活动详情:(一)篮球友谊赛1.比赛时间:2023年8月9日-10日上午08:00-16:002.比赛地点:八街街道摩所营村委会向阳村文化广场(二)火把节文艺1.表演时间:2023年8月10日下午14:00-16:002.表演地点:八街街道摩所营村委会向阳村文化广场(三)火把节长街宴1.订餐时间:2023年8月1日-8月7日2.开餐时间:2023年8月10日下午17:00-19:303.菜品及餐标:长街宴设菜系14个(8荤6素:卤牛肉、红烧牛肉、清汤羊肉、凉鸡、红烧鱼、小炒肉、墩子肉、藕炖排骨、炸洋芋、京白菜、炸花生、凉拌树花、炒青笋、淡煮小瓜玉米),含酒水饮料(小锅酒1.25ml、饮料2瓶),每桌限坐10人,每桌468元。
4.订餐联系电话:159****6709、136****5398(四)篝火晚会1.时间:2023年8月10日晚上20:00-22:302.地点:八街街道摩所营村委会向阳村文化广场4、木羊缘5、龙洞村千人篝火晚会,将于8月10日20:00在民族团结小广场举办点火仪式,此外,篝火晚会将在半小时后于龙洞村新公房前广场举行,所有游客皆可免费参与。
云南普洱市景东县火把节的作文
云南普洱市景东县火把节的作文火把节是云南普洱市景东县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源自当地傣族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阳历7月一号)这三天,景东的傣族同胞会在火把节这一天,点燃松油做成的火把,舞动火把,祈祷风调雨顺,庆祝丰收。
火把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并成为景东县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本文将从火把节的来历、节日习俗、节日活动和节日意义等方面,对火把节进行全面的介绍。
火把节的来历景东县火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傣族的传统信仰和风俗习惯。
据传说,傣族始祖修建了一座美丽的城池,可是城中的火把却不停地自燃。
为了消除这一诅咒,傣族长老们找到了一种可以祛除霉运的世代传承的火把制作方法。
经过长年累月的传承和开发,火把节逐渐成为了景东傣族同胞们祈祷风调雨顺的信仰活动。
节日习俗火把节是傣族同胞庆祝丰收和祈福的传统节日,因此在节日期间,傣家人都会特别忙碌,他们会整理家中用品,迎接节日的到来。
节日当天,傣族同胞们会通过击鼓、跳舞等方式,迎接客人参加节日活动。
整个火把节的庆祝仪式非常庄严肃穆,象征风调雨顺,不仅有着观赏价值,更代表着一种祈福的仪式。
此外,火把节期间,还会举行一系列的民俗表演和比赛活动,如竞渡比赛、象龙船比赛等。
节日活动每年的火把节期间,景东县都会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傣族火把表演。
在火把节当天,傣族同胞们会点燃成千上万根火把,簇拥火把载歌载舞,共同祈福。
整个火把节期间,会有特别的民俗展示和表演,如傣族手工艺品展示、传统舞蹈表演、民间音乐演奏等。
此外,火把节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活动,如民俗游艺、传统美食展示等等,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节日意义火把节作为景东县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除了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外,更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火把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更是弘扬傣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通过火把节这一传统节日,景东县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推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时间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至8月16日放假调休,共7天。
8月6日(星期日)、8月19日(星期六)上班。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
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
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火把节的寓意1、祈求神明的保佑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驱赶邪恶和疾病。
因此,火把节也是一种祈求神明保佑的仪式。
2、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在农业社会中,收获的丰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助力。
火把节是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他们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以下将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几个重要节日。
1. 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仗活动。
每年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人们踏青游玩,相互泼水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个节日象征着辞旧迎新,人们希望用清洁的水来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2.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二,人们会点燃火把,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火把的照耀下,人们跳舞、唱歌,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火把象征着温暖和希望,人们相信通过火把的燃烧,可以驱逐邪恶,带来好运。
3. 龙云节龙云节是云南彝族人民传统的农耕节日,庆祝农田的准备和农作物的丰收。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表达对土地和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龙云节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跳舞、唱歌,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
4. 血牛节血牛节是云南纳西族人民传统的节日,在纳西族的日历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会选择一头成年公牛并在其颈部挑一个细小的血管,然后把牛的一点鲜血洒在土地上,以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
血牛节是纳西族人民表达对土地和牲畜的感激之情的方式。
5. 三月三三月三是云南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白族年。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身着传统服饰,合家欢聚,进行狂欢和庆祝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划龙船、打马球等各种传统竞技和文化演出。
三月三是白族人民重视家族和社区团结的体现,也是他们传承和弘扬白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以上只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几个重要节日,每个少数民族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节日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的欢庆时刻,也是人们了解和体验云南多元文化的窗口。
通过参与其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俗,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它是彝族人民欢庆丰收、祈福明年的节日,也是彝族文化独特的体现。
火把节以其独特的风俗和丰富的寓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赏和参与。
本文将介绍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以展现其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一、火把节的起源和传承火把节起源于云南省丽江市束河古镇,据传始于元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个节日最初是彝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和祈福而举行的盛大仪式。
通过火把的燃烧,寓意烧掉一年的厄运和不顺,迎接新年的到来,期盼好运和幸福。
如今,火把节已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点燃高达数米的巨型火把,蓄势待发的火焰映红了整个夜空。
参与者会手持火把,排成长队,沿着古镇的街道舞动。
火把的燃烧声、火光的摇曳和人们舞动的身影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
火把在夜空中跳跃,点燃了人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三、火把节的寓意火把节寓意着照亮前行的道路和希冀新年的到来。
彝族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燃烧掉年旧的不顺和厄运,同时也能带来新的希望和幸福。
火把节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烦恼解脱的渴望。
四、火把节的文化意义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独特的传统节日,也是他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火把节,彝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繁华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保持了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火把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体验和研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火把节的现代意义火把节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了桥梁。
它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承载历史、寓意和文化的载体。
在现代社会中,火把节也具有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繁荣的经济效益。
同时,火把节也在国内外广为传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综上所述,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庆典,通过点燃火把的仪式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厄运解脱的渴望。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火把节,又称“光明节”,是中国云南省彝族人民隆重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彝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庆祝活动。
在火把节期间,彝族人民会点燃火把,舞动火把,共同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幸福的美好节日。
火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彝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遭遇饥荒。
为了生存,他们决定疏散至云南地区。
可是,途中的困苦使他们分散开来,无法再次团聚。
然而,他们却在不同的山顶点燃火把,向彼此示意,最终成功团聚。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火把节就诞生了。
火把节庆典通常由彝族人民和当地政府组织。
节日期间的活动包括焚香祭祖、摆放彩旗、打扮彩车和表演彝族传统舞蹈等。
但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点燃火把的环节。
火把点燃的仪式通常在夜幕降临时举行。
彝族人民手持火把,排成一队,走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和广场。
他们高唱着彝族的歌曲,伴随着鼓声和锣声,热闹非凡。
整个城市都被美丽的火光和欢快的歌声所包围。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彝族人民的参与,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来到云南,亲身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他们可以欣赏到彝族精美的传统服饰,品尝到正宗的彝族美食,并参与到各种节庆活动中,亲身体验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除了庆祝丰收和传承文化的意义,火把节还寓意着希望和繁荣。
火把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点燃火把的仪式寓意着驱走黑暗,迎接光明的到来。
彝族人民希望通过火把节庆祝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们幸福安康。
火把节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彝族人民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
通过火把节,彝族人民展示了他们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个富有民俗风情的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多元文化和感受浓厚民族氛围的机会。
正如火把节所传递的寓意一样,让我们点燃心中的希望与梦想,迎接光明与繁荣的到来。
无论是彝族人民还是其他民族,我们都可以从火把节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庆祝火把节,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2023年昆明火把节是几月几号
2023年昆明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昆明火把节是几月几号从8月10日开始至8月13日云南火把节习俗1.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2.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3.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
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
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4.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火把节的习俗有什么火把节的习俗: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在活动上主要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节日中各族的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一起欢聚一堂进行盛大项目活动。
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例如以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为主,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非常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之为东方的狂欢节日。
火把节祭火火把节共有三天,明天六月二十四,是“火把节”的头一天,最主要的习俗就是“祭火”。
每到那一天,人们会宰牛杀羊用来祭火,然后以最传统的方式“击石取火”,也就是用两块火石头相互撞击而产生火花,最终用火花点燃篝火。
此时,大人小孩都会拿着用蒿草扎成的火把,点燃之后在田间地头游走,其目的就是模仿古人以火驱虫的习俗。
相传某一年发生了蝗灾,有一只蝗虫掉进了火中,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人们就开始点燃的火把去田间驱虫,当然也是希望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火把节通知
火把节通知2024年火把节通知(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通知,法规性文件经有关部门制定以后,需要用通知的形式予以发布。
写起通知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火把节通知(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火把节通知(通用5篇)1亲爱的朋友们: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即将来临,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我们将举办一场盛大的.火把节庆祝活动。
现将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时间20XX年7月XX日二、活动地点XXX镇三、活动内容1.火把游行:参与者手持火把,组成壮观的游行队伍,绕指定路线行进,展示火把的魅力。
2.民族歌舞表演:欣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感受独特的艺术风情。
3.篝火晚会: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大家一起欢歌跳舞,共度欢乐时光。
4.特色美食展销:品尝各种地道的民族美食,满足您的味蕾。
四、注意事项1.请遵守活动现场的秩序,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2.参加活动时请注意安全,特别是在篝火附近,避免烧伤。
3.请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活动场地的整洁。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和您的家人、朋友一同参加,共同感受火把节的热情与欢乐!通知人:20XX年XX月XX日2024年火把节通知(通用5篇)2亲爱的朋友们:火舞飞扬,共庆佳节,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大家共同感受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我们将举办一场盛大的火把节庆祝活动,诚邀您踊跃参加!活动主题:热情火把,欢乐同享活动时间:7月29日,17点至23点活动地点:XXX村落活动内容:1.火把点燃仪式:活动伊始,将举行庄重的火把点燃仪式,由德高望重的长者点燃主火把,象征着吉祥与繁荣,为整个活动拉开序幕。
2.民族歌舞表演:专业的民族舞蹈团队将带来精彩纷呈的歌舞节目,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让您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3.火把传递:参与者们将依次传递火把,寓意着团结与传承,共同传递希望和热情的火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火把节什么时候XX云南XX村火把节活动安排
迎客
来到民族村过火把节的游客,都能享受vip般的待遇。
身着节日盛装的民族姑娘小伙,端起酒杯唱起歌跳起舞迎接每位客人,献上节日美酒。
狂欢
重头戏开始了!
花腰舞龙、大三弦、民间祭火、巍山青云打歌和东山打歌、酒歌酒令、彝族三道红“海唱腔演唱和烟盒舞”等精彩活动,绝对能让游客们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巍山彝族打歌是今年云南民族村新增的亮点,7月14日至18日期间巍山的彝族艺术家们为来宾们献上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
巍山建县历史悠久,具有灿烂的文化。
巍山彝族是巍山的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彝族传统文化。
其中,彝族打歌这种民间歌舞艺术,自远古以来,在民间代代传承,承载着当地彝民深远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精华,寄托着他们最本质的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是巍山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的民间歌舞表现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完整的、充满了活力的民族民间“原生态”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金玉诗韵》谢游标
《彝家小院》梁演锴
巍山彝族男女老幼都会打歌,年节、庙会、婚丧嫁娶、老人成福百日(去世后百日)、三年脱孝、建房竖柱乃至开会前后都要打歌。
打歌又名“踏歌”,在彝语中称为“阿克”。
“阿”是娱乐的意思,“克”含有“砍”之意,指的是打歌中有一至几人在舞场中央手持大刀进行舞刀。
打歌多在晚上进行,开始时先在舞场中央烧上一堆大火,以火为圆中,自然围成一圈或数圈,白天打歌则不烧火。
圈内一人或数人吹芦笙,称为“歌头”,有一人吹笛子,有一至二人舞刀,有的地区还有三弦。
西山多为男半圈女半圈,重复组成,东山一带多为男一对、女一对,由数十对组成逆时针舞动,边唱边跳,逐渐形成圆圈。
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和响亮的歌喉。
随着打歌进入高潮,打歌的人群欢喜若狂,如醉如痴,承办打歌的村寨和东道主不断向人群敬酒献茶,歌场越热闹,主人越高兴,一场好的打歌,总是通宵达旦,舞不停,歌不止。
16日—18日,传统赛事“牛王争霸”比赛活动也值得一看,场面惊险刺激、热闹欢乐。
18日是白族火把节正日子,在白族村广场和纳西三朵神广场将分别举行庄重圣神的“竖火把”仪式。
还可欣赏到“白族唢呐、跳霸王鞭、花柳老人”等白族传统民俗表演。
壮族“抛绣球”、水族“套吞口”、景颇族“老岛”、基诺族“踩高跷”......尝试过才知道游戏也可以这么玩儿!
高潮
夜幕降临,游客可跟随盛大壮观的巡游队伍,体验“大三弦、阿细跳月、左脚舞、喷火表演”,彝族毕摩、白族长老、纳西东巴举行隆重的火把节“祭火大典”仪式,众生祭天地、拜丰年、求平安。
一曲欢快、耳熟能详的《七月火把节》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围绕广场,你可以高高举起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戴上自己喜欢的面具,与亲朋好友边唱边舞,一起感受火把节的魅力!
之后,还有摇滚乐队、劲爆歌手、时尚歌舞和魔术表演等,错过就要等明年了。
囊括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和歌舞基因,民族风情惊世绽放一生不能错过的精彩!《高原的呼唤》
逛吃逛吃
是时候补充体力了,羊肉汤锅、羊肉米线、阿老表烤鸡...少数民族特色小吃一定要尝试,要不然都对不起吃货这个名字。
火把节眨眼就要开启了,在云南民族村等你!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