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检测方案确认表2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工程地质概况 (1)三、检测数量及目的 (1)1、检测数量 (1)2、检测目的 (3)四、检测依据 (3)五、检测方法 (3)(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1、试验设备 (3)3、现场试验 (5)4、卸载观测 (6)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 (6)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取值 (7)(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7)1、试验设备 (7)2、现场试验 (7)3、卸载观测 (9)4、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确定 (9)(三)低应变法检测 (9)1、检测仪器 (10)2、检测方法 (10)3、低应变资料分析 (10)(四)超声波法检测 (11)1、检测设备及仪器 (11)2、检验方法 (11)3、桩身完整性判定 (12)六、报告的编制 (13)七、检测时间安排 (14)八、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4)九、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15)一、工程概况检测内容有: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
检测部位包含主厂房、罐区、污水处理+滑雪场、飞灰处理、水处理+冷却塔、烟囱(桩基甲级)。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为设计提供试验桩的科学依据,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院图纸要求,本工程承载力抗压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抗拔静载试验采用反力桩。
二、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概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检测数量及目的1、检测数量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1)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2)桩身完整性检测,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除符合以上条件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数不应少于1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检测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
桩基检测方案(低应变、超声波、钻芯及高应变法) 2
桩基检测方案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检测方法: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及高应变法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1200~φ1800mm,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5,总桩数为72根。
二、检测目的和依据2.1 检测依据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现提供基桩检测的详细施测方案。
2.2 检测目的根据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及本项目的特点,确定采用以下检测方法进行检测:(1)低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并为高应变和钻芯检测桩确定桩位提供依据。
(2)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3)钻芯法检测:目的是检验桩身砼质量、桩身砼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桩底持力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记录桩长是否属实。
(4)高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检测项目和具体内容3.1 低应变检测3.1.1 检测数量根据本项目的要求,确定抽检数量为37根。
检测桩号由相关单位确定3.1.2 检测设备检测仪器采用岩海公司出产的RS-1616K(p)基桩动测仪。
3.1.3 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性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2 = E/ρ),广义波阻抗为Z=AρC,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2u/∂t2=C2∂2u/∂x2-R/ρA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I(阻抗为Z1)进入介质II(阻抗为Z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r和速度透射波Vt。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Z2/Z1,则有Vr=Vi×(1-β) /(1+β)Vt=Vi×2/(1+β)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x由下式确定Lx=C×tx/23.1.4 技术要求1、检测桩头处理(由施工单位完成)(1)凿去桩顶浮浆、松散或破损部分,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使桩顶表面平整干净无且无水。
桩基础成桩质量检测方案
桩基础成桩质量检测方案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它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传递功能。
因此,保证桩基础的质量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桩基础的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桩基础成桩质量检测方案。
1.方案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检测桩基础的质量,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桩基础的安全可靠性。
-意义: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检测方法:-静载试验: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来检测桩基础的抗力。
采用传感器测量桩身或接触土层的变形情况,并根据荷载-变形曲线来评估桩的承载力。
-爆破试验: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荷载来评估桩基础的质量。
根据荷载反射波的参数变化,推断桩的材料和巩固层的情况。
-无损检测:利用电磁波、超声波等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测试杆深部的物理特性,来评估桩基础的质量。
3.检测步骤:-前期准备:确定检测区域和检测桩数目,并进行必要的现场勘察和数据收集,包括桩基础的设计参数、土层结构和地质资料等。
-静载试验:根据设定的荷载标准施加荷载,实时监测荷载和变形,并记录相应的数据,然后进行荷载-变形曲线的分析。
-爆破试验:安全施加冲击荷载,记录冲击荷载产生的反射波参数,并分析波形特征,以判断杆体是否连续、坚固,以及周围土层的质量情况。
-无损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杆身的扫描,记录相应的测试数据,然后通过数据解析和分析来评估杆体质量。
4.数据分析和评估:-静载试验:根据荷载-变形曲线以及相应的设计规范,评估桩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和安全系数。
-爆破试验:根据反射波形特征、能量衰减情况和地下结构特征,评估杆体的完整性、连续性和质量情况。
-无损检测:通过数据解析和分析,评估杆体内部的质量状况,包括杆体的厚度、材料特性、缺陷情况等。
5.结果报告和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方法、数据记录、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等。
-如发现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如增加承载能力的措施、修复工程或重新设计等。
桩基础检测方案报批表
工程名称
施工许可证号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桩型
桩数层数桩径(Fra bibliotekm)桩长(m)
桩端持力层
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
承台数
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承台
二桩承台
三桩承台
四桩及以上承台
抗压(kN)
抗拔(kN)
水平(kN)
检
测
方
案
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及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将工程桩划分验收批如下,检测方案及检测结果必须严格按验收批进行选定和评价。
1、划分桩基工程验收批
2、各验收批的检测方法及数量
监督
意见
签名年月日
审核
意见
审核:年月日
审定
意见
审定:年月日
注:本表与监督手册一起归档。
基桩检测方案
海洋项目(二期24#~34#栋)基桩质量检测方案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时间: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序言 (3)1.1 工程概况 (3)1.2 编制依据 (3)2.检测方法、目的 (4)3 低应变法检测 (4)3.1检测工序及工艺 (4)3.2确定检测桩数和位置 (5)3.3现场检测 (5)4、钻芯法检测 (5)4.1适用范围 (5)4.2确定检测桩数和位置 (6)4.3主要设备 (6)4.4现场检测 (6)4.5芯样试件截取、加工与试验 (9)4.6检测数据的分析、桩身完整性类别与成桩质量判定 (9)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11)5.1检测工序及工艺 (11)5.2确定检测桩数和位置 (11)5.3现场检测 (11)5.4成果资料 (13)6检测工作量 (13)1.序言1.1 工程概况海洋项目(二期24#~34#栋)地址所在地,本工程基桩采用直径∮800、900、1000、1200 的旋挖成孔灌注桩和∮500的预应力管桩,设计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花岗岩,灌注桩设计有效桩长为≥6m、管桩设计有效桩长12~34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灌注桩为5500、7500、8800、12000kN、预应力管桩为2200kN。
管桩检测各部位桩基础概况如下表:旋挖桩检测各部位桩基础概况如下表:1.2 编制依据本工程检测方案的编制,依据以下文件、规范:⑴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施工资料;(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3)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2.检测方法、目的针对管桩拟采用低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测。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检测达到如下目的:2.1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桩(墩)基检测方案
某工程工程桩(墩)基检测方案1、人工挖孔桩(墩)概况某工程1#-2#楼、3#-4#楼、5#-6#楼、11#-12#楼的主楼部分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其裙楼商铺部分基础采用人工挖孔墩基础。
其中1#-2#楼的主楼部分80根人工挖孔桩,裙楼商铺部分45根人工挖孔墩;3#-4#楼的主楼部分98根人工挖孔桩,裙楼商铺部分29根人工挖孔墩;5#-6#楼的主楼部分86根人工挖孔桩,裙楼商铺部分46根人工挖孔墩;11#-12#楼111根人工挖孔桩。
2、检测依据及方法桩(墩)基是工程结构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施工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断桩等多种形式复杂的质量缺陷,影响桩(墩)身的完整性和桩(墩)的承载力,从而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
因此,对桩基质量的无损检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合桩(墩)基的检验规范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设各方达成一致意见:某工程人工挖孔桩(墩)采取超前钻检测法、低应变检测法和高应变检测法对桩(墩)基质量进行检测。
3、桩(墩)基检测详细方案1)1#-2#楼桩(墩)基检测(80根人工挖孔桩,45根人工挖孔墩)a、超前钻检测:按桩(墩)总数的10%进行检测,根据上述检测原则,1#-2#楼取8根桩、5根墩进行超前钻检测。
b、低应变检测:全数检测,桩墩共计125根c、高应变检测:按桩总数的5%进行检测,且不得少于5根,根据上述检测原则,1#-2#楼取4根桩、3根墩进行高应变检测。
需做超前钻和高应变检测的桩(墩)详见附后的1#-2#楼桩(墩)检测平面布置图。
2)3#-4#楼桩(墩)基检测(98根人工挖孔桩,29根人工挖孔墩)a、超前钻检测:按桩(墩)总数的10%进行检测,根据上述检测原则,3#-4#楼取10根桩、3根墩进行超前钻检测。
b、低应变检测:全数检测,桩墩共计127根c、高应变检测:按桩总数的5%进行检测,且不得少于5根,根据上述检测原则,3#-4#楼取5根桩、2根墩进行高应变检测。
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钻孔抽芯检测桩或槽段的数量,应根据具体工程的总桩数(总槽段数)、检测目的及其它检测需要确定。对工程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对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作为临时性结构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1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
(2)清除桩头碎石、杂物、泥浆和积水,使桩头保持清洁、干燥;在检测之前,桩顶承台不得绑扎钢筋;
(3)保证传感器的安装面光滑平整(可采用砂轮打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按如下规定:实心桩安装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根据桩径大小均匀布置3~4个点,激振点在桩中心;管桩安装在壁厚的1/2处,激振点、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成90°夹角;
4。检测仪器设备
(1)钻机
本次钻芯法检测采用北京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1A型钻机,使用Φ101mm单动双管金刚石钻具,以Φ101mm金刚石钻头钻进,钻机额定最高转速为1050
转/分,额定最大压力为10MPa。
(2)芯样切割机
采用SKQ-Ⅱ型自动切石机和磨平机。
(3)压力试验机
采用WHY-2000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3)对持力层的钻探深度
灌注桩: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一孔,其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其它钻芯孔不宜少于1。0m。对桩底持力层有夹层或岩溶的工程,每根受检桩的每个钻芯孔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深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受检桩中至少1个孔钻入桩底3倍桩径且不少于3m.
地下连续墙:对持力层的钻探,每个槽段至少应有一孔钻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对于承重墙,宜钻入持力层3倍墙厚且不少于3m;对于非承重墙,每个钻芯孔钻入持力层不应少于0。5m。
钻芯法
59根
桩基础工程检测方案
桩基础工程检测方案一、前言桩基础是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桩基础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
因此,桩基础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桩基础工程的检测方案,以确保桩基础工程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二、桩基础工程检测内容1. 桩基础施工前检测(1)桩基础设计文件检测:对桩基础的设计文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桩基础材料检测:对所使用的桩材材质、规格等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桩基础施工方案检测:对桩基础的施工方案进行检查,确保其合理、安全。
(4)桩基础施工项目资质检测:对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检查,确保其具备合法施工资质。
2. 桩基础施工中检测(1)桩基础现场质量把关:对桩基础的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其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桩基础施工工艺检测:对桩基础施工的工艺过程进行检测,确保施工工艺合理、安全。
(3)桩基础施工材料检测: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桩材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 桩基础竣工后检测(1)桩基础竣工质量验收:对桩基础的竣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桩基础工程技术资料检测:对竣工后的桩基础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检测,确保其完整、准确。
三、桩基础工程检测方法1. 桩基础现场检测方法(1)声波检测法:通过在桩基础的顶端或侧面施加声波,对桩基础的声波反射特性进行检测,来判断桩基础的质量情况。
(2)超声波检测法:通过超声波在桩基础内的传播速度来判断桩基础的质量情况。
(3)动力触发法:通过在桩基础顶端施加冲击力,观察振动的传播速度与振幅来判断桩基础的质量情况。
2. 桩基础实验室检测方法(1)静载荷试验:通过在桩基础上施加静载荷来判断桩基础的承载能力;(2)动载荷试验:通过在桩基础上施加动载荷,来模拟实际施加荷载情况下桩基础的工作状态,来判断桩基础的受力情况。
四、桩基础工程检测设备与工具1. 桩基础现场检测设备(1)声波检测仪;(2)超声波检测仪;(3)动力触发装置;(4)静载荷试验仪。
桩基分项划分及检测方案
XXXXXXXX项目桩基划分及检测方案XXXXXXXX二0二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工程概况项目位于XXXXXXXX项目,场地北侧为海城四路和西侧为规划城市绿地,东侧为西炉中路,南侧为支横一路。
总用地面积:25981.903㎡, 二期建筑面积:12400㎡;地上建筑面积:9600㎡;地下室建筑面积:2800㎡;1栋多层建筑,建筑层数为地上1-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8m~25.65m(含女儿墙高度);绿地率:9#楼为教学楼公共建筑占地面积1780㎡,建筑面积为9580㎡,10#疏散楼梯面积为20㎡。
地下室共为地下1层,功能为设备用房、地下停车库;停车数97辆,为Ⅰ类地下车库。
基础均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9#楼多层教学楼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1、参建单位概况表建设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代建单位:XXXXXXXX建设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主体设计单位:XXXXXXXX设计有限公司基坑设计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XXXX2、建设规模及工期:3、地基与基础设计概况1、基础采用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桩型设计情况详见下表:2、桩基检测及分项验收按 2 个单位工程划分,桩型设计及划分情况详见下表: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检测检测依据:1.《工程桩基图纸》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3.《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10G40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7.《关于进一步规范桩基检测的通知》闽建建[2017]1号8.《关于进一步规范桩基检测的通知》闽建建【2022】2号9.其他技术资料【厦建质安(2020)74号】1、静载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案表格
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案表格一、引言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对桩基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桩基工程的质量检测制定一套详细的方案。
二、检测对象桩基工程的质量检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桩基的承载能力2. 桩身的垂直度和直径3. 桩的外观及表面平整度4. 桩身的混凝土质量5. 桩的锚固长度和锚固质量三、检测方法1. 桩基的承载能力检测(1)静载试验:通过在桩顶施加一定载荷,观测桩身的沉降情况和力学响应,以评估桩的承载能力。
(2)动载试验:采用冲击或振动的方式对桩进行检测,观测振动信号及响应,推断桩的承载能力。
2. 桩身的垂直度和直径检测(1)视觉检测:利用测量仪器对桩身进行三维扫描,测量直径和垂直度。
(2)超声波探伤: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对桩身进行扫描,分析并记录桩身的直径和垂直度。
3. 桩的外观及表面平整度检测(1)目视检测:对桩的外观进行目视检查,记录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或渗漏。
(2)手摸检测:手摸桩身表面,观察是否有凹凸不平或结块现象。
4. 桩身的混凝土质量检测(1)取样检测:在指定位置取样,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2)超声波透射法: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5. 桩的锚固长度和锚固质量检测(1)取样检测:在锚固部位取样,进行拉拔试验,检测锚固长度。
(2)超声波透射法: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锚固部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四、检测频次及标准1. 桩基的承载能力检测:一般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确保桩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2. 桩身的垂直度和直径检测: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一次检测,以确保桩身垂直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3. 桩的外观及表面平整度检测: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一次检测,以确保桩的外观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4. 桩身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取样检测,确保桩身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桩基础工程方案表格
桩基础工程方案表格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某建筑物的桩基础工程,包括桩基础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内容。
该建筑物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周围有多栋高楼大厦,地下设施复杂,土质为砂砾土和粉土。
2. 桩基础设计根据现场地质勘察和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
桩径为800mm,桩深30m,桩间距1.5~2.0m。
根据设计要求,桩机将采用静载试验法进行桩基础施工,确保桩基础的安全可靠。
3. 桩材料与设备桩机将采用大型钻桩设备,以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桩混凝土采用C50抗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专用的钢筋和外模,确保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抗震性。
4. 施工工艺4.1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桩机将进行钻孔施工。
首先,需对桩位进行定位,然后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钻孔。
在施工过程中,需及时清除孔内泥浆和泥沙,确保孔底清洁。
4.2 灌浆在完成钻孔后,需要进行灌浆施工。
采用正压泵进行灌浆,确保混凝土能够完全填满钻孔。
4.3 钢筋笼安装灌浆完成后,需要将钢筋笼安装到钻孔中。
按照设计要求,确保钢筋笼的位置准确,并将其牢固固定在孔中。
4.4 混凝土浇筑最后一步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采用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至桩孔内,确保混凝土能够填满整个桩孔。
5. 桩基础监测为了确保桩基础的安全可靠,需要对其进行全过程的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桩基础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和轴力等。
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桩基础的稳定性。
6.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需做好现场围挡和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周围市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7.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控制扬尘和噪音污染。
同时,确保工地周边环境的整洁,做好施工垃圾的及时清理和处理工作。
8.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前期调研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确保施工进度的稳定和可控。
桩基检测方案(低应变、超声波、钻芯及高应变法) 2
桩基检测方案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检测方法: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及高应变法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1200~φ1800mm,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5,总桩数为72根。
二、检测目的和依据2.1 检测依据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现提供基桩检测的详细施测方案。
2.2 检测目的根据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及本项目的特点,确定采用以下检测方法进行检测:(1)低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并为高应变和钻芯检测桩确定桩位提供依据。
(2)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3)钻芯法检测:目的是检验桩身砼质量、桩身砼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桩底持力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记录桩长是否属实。
(4)高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检测项目和具体内容3.1 低应变检测3.1.1 检测数量根据本项目的要求,确定抽检数量为37根。
检测桩号由相关单位确定3.1.2 检测设备检测仪器采用岩海公司出产的RS-1616K(p)基桩动测仪。
3.1.3 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性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2 = E/ρ),广义波阻抗为Z=AρC,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2u/∂t2=C2∂2u/∂x2-R/ρA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I(阻抗为Z1)进入介质II(阻抗为Z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r和速度透射波Vt。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Z2/Z1,则有Vr=Vi×(1-β) /(1+β)Vt=Vi×2/(1+β)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x由下式确定Lx=C×tx/23.1.4 技术要求1、检测桩头处理(由施工单位完成)(1)凿去桩顶浮浆、松散或破损部分,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使桩顶表面平整干净无且无水。
桩基础检测方案
一.工程基本概况本工程为中山市板芙镇人民政府投资兴建旳工程,位于中山市板芙镇一中校内,总建筑面积为2668m2,框架构造4层,建设工期为6个月,土建部分工程造价为460万元。
本工程基础均采用预应力Ф300管桩基础,主体构造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
本工程场地在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地貌,现地面经回填平整,地势平坦,交通以便。
二.编制根据1、中山市板芙镇第一中学教学楼工程设计图纸;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三.工程桩检测基本概况根据施工图纸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旳规定,本工程厂房桩基应采用基桩反射波法试验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不不不小于总桩数旳20%,且三桩及三桩如下承台必须抽检一桩)。
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值可通过静载试验检测(检测数量≥2根),静载试验时加载量为2400KN。
检测通过对本工程承台进行记录,Ф300╳110三桩及三桩如下承台为16个。
之桩及数量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研究选定。
四.检测试验措施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规定,本工程需进行桩基础低应变法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性值静载试验及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性值静载试验,我单位拟采用旳试验检测方案如下:(一)、低应变法1、试验基本措施定义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旳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鉴定旳检测措施。
2、检测合用范围低应变法合用于检测混凝土桩旳桩身完整性,鉴定桩身缺陷旳程度及位置;本措施旳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3、仪器设备(1)、瞬态激振方式仪器设备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旳力锤和锤垫;力锤可桩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Hz旳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2)、检测仪器旳重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原则《基桩动测仪》JG/T3055旳有关规定,且应有信号显示、存储和处理分析功能。
桩基础成桩质量检测方案
省道S364与S270连接线胜利桥大桥新建工程(K0+000.00~K0+880.00)桩基础成桩检测方案工程名称:省道S364与S270连接线胜利桥大桥新建工程工程地点:江门市蓬江区与江海区施工单位: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州市穗高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审批单位:S364与S270连接线胜利大桥新建工程部部门:工程技术部部门:技术部审核人:审批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201 年月日审批日期:201 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三、桩基检测数量 (2)四、桩基检测方法和目的 (2)五、桩基检测单位 (3)六、桩基检测明细表 (3)七、桩基检测平面示意图 (7)工程桩基成桩质量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江门市区,由北至南走向,为省道S364与省道S270连接线过江门市区的一部分,起点以蓬江区的胜利路和江会路交点为基准点,跨越江门水道,终点与江海区的金瓯路相交。
本工程主桥、引桥及梯道共有桩基础46根,其中主桥8根,桩径2.2m;引桥共34根,其中2.0m桩径18根,1.2m桩径16根;梯道共4根,桩径为1.5m。
1#-8#墩为嵌岩桩,持力层为弱风化花岗岩,要求嵌岩深度不小于1.5D,桩底沉渣不大于5cm。
其余均为摩擦桩,桩底沉渣不大于15cm。
桩身除主墩及梯道为C30水下砼外,其余均为C25水下砼。
桩基础从2011年2月上旬开始施工,至2011年8月上旬完工,总工期约180天。
工程桩分批检测,检测时确保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留置混凝土试块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钻芯法检测时基桩桩身混凝土龄期不小于28天。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1、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省道S364与S270连接线胜利大桥新建工程施工图纸。
2、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2008)等规范。
桩基础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抽样方案及数量 (3)四、受检桩及检测现场应提前准备的条件 (4)五、静载试验场地(详见示例一) (6)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XXXXX,XXXX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51.18米,层高2.9米,地下1层,地上17层,XXXXXXX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XXXXX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和条形基础。
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XXXXX面积11367.28m2,XXXXX建筑面积11422.18m2,XXXXX建筑面积12165.73m2。
XXXXXXXXXX人工挖孔桩一共成桩XXX颗,其中,XXX地下车库人工挖孔桩47颗,全部桩径800mm;XXXXXX人工挖孔桩78颗,全部桩径800mm;XXXXXX人工挖孔桩77颗。
桩径800mm74颗,桩径900mm3颗。
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凝灰岩,并入持力层不少于一倍桩径,桩长不少于6m。
桩身采用C30混凝土,为端承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3700kN/4400KN/4800KN。
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设计图纸5、承德华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基桩检测须知》三、抽样方案及数量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的规定,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局部地基条件出现异常的桩;3、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部分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4、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5、施工工艺不同的桩;6、除本条1~3款制定的受检桩外,其余受检桩的检测数量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3.3~3.3.8的相关规定,且宜均匀或随机选择。
7、根据上述规定,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依据相关标准规定的样品数量进行受检样品的选取,以保证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将上述过程形成选桩方案,提前准备好,以便及时提供给承德华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及时检测及出具报告。
工程桩基检测方案表
工程桩基检测方案表一、背景建筑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工程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因此,对工程桩基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处理。
二、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工程桩基的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工程桩基的技术参数和质量状况,判断桩基可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及时发现桩基的病害和缺陷,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延长桩基的使用寿命。
3. 对桩基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变化,做出合理的预警和处理。
三、检测内容1. 桩基的垂直度和偏差检测:通过激光测距仪和摄像头等设备检测桩基的垂直度和偏差情况。
2. 桩基的质量控制:采用超声波探伤、核磁共振等技术检测桩基的质量情况,包括密实度、强度等指标。
3. 桩基的承载力检测: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等方法检测桩基的承载力情况,评估桩基在不同情况下的承载能力。
4. 桩基的周边土体情况:通过地质雷达和声波探测等方法检测桩基周围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
5. 桩基的长期监测:采用挠度计、应变计等设备对桩基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桩基变化及其原因。
四、检测方法1. 激光测距仪和摄像头检测桩基的垂直度和偏差:定期对桩基进行全面的垂直度和偏差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 超声波探伤和核磁共振检测桩基的质量情况:通过超声波探伤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桩基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桩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3. 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检测桩基的承载力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采用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等方法检测桩基在不同情况下的承载能力。
4. 地质雷达和声波探测检测桩基周围土壤情况:通过地质雷达和声波探测等技术对桩基周围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进行检测。
5. 挠度计和应变计进行长期监测:采用挠度计、应变计等设备对桩基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桩基的变化及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检测方案确认表
附件
桩基工程检测方案和检测点确定应注意事项
1、检验批划分:⑴不应与现行规范相抵触;⑵应与批准的施工方案相匹配,当地质条件复杂、成桩参数与设计要求相比波动范围较大时,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地质条件与成桩参数再予细化;⑶当检测前已知道某些桩的质量有异常、预估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时,宜作报废、补桩处理,或选取有代表性的桩作鉴别检测,为设计处理提供依据,而不应将这些桩并入检验批。
2、检测点布置:⑴检测点布置由有关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依据有关规范要求确定;⑵当地质条件较均匀,成桩参数与设计要求较一致时,检测点的布置宜均匀;⑶当地质条件复杂、成桩参数与设计要求相比波动范围较大时,小频率检测点布置(如静载、钻芯检测)应有代表性,有关责任人确认检测点的理由应形成书面文件,检测前送监督组备案。
3、检测顺序:⑴当条件允许时宜先粗后精,如灌注桩先做声波透射法后做静载或钻芯检测、天然地基先做动力触探再做承载力检测等;⑵软土分布区的预应力管桩采用低应变法进行完整性检测的,应在桩顶设计标高处进行。
4、验证检测、扩大检测的测点确认按照上述2.⑶要求办理。
5、“检测类型”栏中:试验检测系指为设计提供数据或验证施工工艺可行性之类的检测。
验收检测系指检测批施工完毕,施工单位自检认为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有关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按规定的方法、数量,选取有代表性的桩的桩进行检测,其结果作为验收依据、评定桩基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之类的检测。
鉴别检测系指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已认为(或怀疑)成桩质量部符合要求或成桩后受外力损伤可能导致质量不符合要求,为了判断该类型桩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作进一步处理并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之类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