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天气和气温
人教版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和效果预测来阐述。
首先是说说我对教材的分析:本节教材讲述了气温的概念与测定,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内容。
气温的测定要求学生会估算日或年平均气温,气温的变化则需要通过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来分析气温日变化或年变化的规律以及气温日,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则需要通过观察世界等温线分布图来理解。
总而言之,本节教材,是属于世界地理总论部分,是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部分对气候特征描述的基础,本节是本章上节课内容《多变的天气》的自然延伸,也是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我为大家说说学生的情况:从七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好奇,好动,好表现,所以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在地理上学有所获。
但同时对初一孩子来说,地理是门新课程,学生知识储备少,读图,析图,抽象能力恰恰较差。
所以。
学困点是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差。
我校初一新生在开学前已经接受了导讲评教学模式的训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较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已经初步形成,对于探究本课的重难点具备了良好的条件。
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并会计算日、月、年均温和日、年较差的方法。
②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③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①搜集、整理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实例,体会气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②运用图文资料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对比,读图分析,活动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大气层、天气和气温
学生:科目:第阶段第次课教师:考点1:大气层1知识梳理一、大气层1.大气: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到l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变得和月球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侵袭,温差增大等。
2.大气的分层及其温度变化。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
3.对流层。
(1)对流层的分布: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8千米,到赤道增大到l7~l8千米。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2)对流层的特点: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因此,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3)对流实验: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烧杯中受热的水上升。
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
线香的烟上升。
(4)空气对流形成的原因:热空气密度小,向上运动;上方空气湿度低,密度大,下沉,形成对流。
2典型例题[例1]“神舟五号”飞船在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
于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准确降落,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1)飞船降落依次穿过大气各层次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层次是________,大气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运动为主。
(3)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层次是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注意飞船降落时依次穿过大气层时从上到下的顺序。
[答案] (1)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平流层平流 (3)对流层地面是热源 (4)对流层[例2]气象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km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温的蛮化为(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和大气分层的知识。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对生产、生活 天气影响农业;天气影响交通;天气
的影响
影响生活;等等
二、天气预报 1.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1)通常,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 气温 、
降水 和风等情况。
(2)风向与风力:风向是指风的 来向 ,风力等级表示 风速 的大小。
2. 常用的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雷阵雨雨夹雪
大雨
冰雹
雾 霜冻 沙尘暴
释疑解惑 风向与风级的判断: (1)符号组成:表示风的符号由风向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
风向杆表示风的来向,风尾(或风旗)表示风力的大小,垂 直于风向杆的顺时针一侧。
(2)风力、风级:一个长线风尾表示2级风,一个短线风尾表 示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图4-1-1
(3)风向:沿着风向杆从风尾(或风旗)吹来的方向。 如: 表示北风6级, 表示西南风5 级, 表示西北风 10级。
7. 下列关于“回南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D) A. 气温降低,适宜登山踏青 B. 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内涝 C. 万里晴空,适合晾晒衣物 D. 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受“回南天”影响,下列商品销量最有可能增加的是( D )
A. 防晒
B. 防风
C. 防雨
D. 防雷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曾经,该地雾霾天气频繁。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 气的有( A ) ①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②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 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灶 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不用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其他天气符号:霜冻、雾、冰雹、沙尘暴等。要特别注意 沙尘暴的符号中箭头是朝右的,如果朝上则表示的是扬沙 天气。
2.2.1我国气温的特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气温的特点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
2.冬季温差大成因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而南方因受东西走向山脉的重重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大减弱。
3.冬季气温之最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
4.夏季气温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5.夏季温差小成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较低,但白昼时间长,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不了多少。
6.夏季气温之最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主要温度带(★)自北向南,习惯上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2.各温度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代表作物一、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1.描出我国1月0 ℃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字母A、B标注秦岭和淮河的大致位置。
【答案】填图略。
2.据图估算,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约相差。
【答案】50 ℃二、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在图上描出我国7月8 ℃等温线,并在适当的位置用字母A标注青藏高原。
【答案】填图略。
三、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在图上适当的位置填写我国的温度带: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③暖温带、④亚热带、⑤热带和⑥青藏高原区。
(填数字)【答案】填图略。
1.[2018·安徽]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
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D)A.地形B.海陆位置C.经度位置D.纬度位置2.[2018·成都]黑龙江的漠河与广州温差最大的季节是(D)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
2022青岛版科学(2017)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青岛版科学(2017)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11 一天的气温【教材分析】《一天的气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一课时。
以“一天的气温变化”这一现象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怎样测量气温,通过整理分析气温数据,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给出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以及思考指向“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天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着的,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在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一时段内不同地点的气温,了解气温不同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气温的概念以及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测量出来的。
②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指导学生认识百叶箱,并且学会利用百叶箱测量一天的气温,并进行科学记录。
③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观察到的数据并归纳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持一个月。
指导学生课后观测并记录气温,既巩固了观测气温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也能纵向了解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规律。
本课通过具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测量气温并探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学会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同事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直观的生活感受,只是缺乏用专业科学的术语进行归纳总结,另外收集证据后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收集了气温数据后,如何使用折线图等形式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能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百叶箱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能汇总整理信息,归纳总结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天气和气候(精选16篇)
天气和气候(精选16篇)天气和气候篇1[课题]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教学目的]1.理解的概念及其区分。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亲密关系。
3.学会阅读简洁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教学重点]1.的概念。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洁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1. 的概念。
2.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3.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具预备]1. 近期的卫星云图录像及自制的天气预报软件。
2. 自制天气符号的幻灯片。
3. 反映各地气候差异的幻灯片。
4. 扫描课文中8幅图例制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导入新课:放一组运动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同学自己来叙述所发现的景象。
老师协作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掩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冷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患病着灾难性天气的侵扰。
了解和把握气候变化规律,始终是人类熟悉自然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去探究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板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老师叙述:提问:1. 厦门这二天的天气特点?总结回答:(视当天的天气状况而定)厦门的气候特点?总结回答: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2.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板书)第一节(板书)一、天气在屏幕中打出课文中早晨上学所遇到的四种天气状况不同感受。
老师提问:每天早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同学回答:天气状况。
老师总结天气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详细状况。
如晴、雨、气温凹凸、风力大小。
特点:多变。
什么是气候呢?(板书)二、气候: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稳定性。
提问:两者的区分是什么?(同学争论)老师总结: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具有即时性,易变性;气候较为稳定,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稳定性。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
等温线 密集的 地方, 气温差 别大
等温线 稀疏的 地方, 气温差 别小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P53 活动 1.
赤道0°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 向两极逐渐降低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气温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性?
周期性
日变化 年变化
为什么 呢?
地球的运动
自转产生:
现象:产生昼夜交替
气温日变化
公转产生:
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气温年变化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 P51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计算公式: 气温日较差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气温/°C P51活动
. 25 . . 20 . . 15
2.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10 5
.
.
0 -5
.
.
. . -10
-15 -20
.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某地月平均气温
三、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P52 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温线图:绘有等温线的地图 。
3、受地形影响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
0.6℃ 。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同纬 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天气预报(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典例5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气压状况看, 点气压值_____(选填“高”或“低”)于 点气压值。
低
[解析] (1)A点的气压值在1 005百帕到1 010百帕之间, 点的气压值在1 010百帕到1 015百帕之间,故A点气压值低于 点气压值。
②冷锋和暖锋的概况
名称
冷锋
暖锋均带来降雨
定义
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暖空气状况
被迫抬升
主动徐徐爬升
降水区
散布在锋线两侧,主要在冷空气一侧(锋后)
散布在锋线两侧,主要在冷空气一侧(锋前)
图示
锋图
B
A.锋面甲为暖锋、乙为冷锋 B.①范围为冷空气控制,②范围为暖空气控制C.乙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D.甲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出现雨雪天气
[解析] 根据示意图判断甲为冷锋,乙为暖锋,A错误;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①范围为冷空气控制,②范围为暖空气控制,B正确;乙锋面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常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C错误;甲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过境后气温降落,气压上升,天气转晴,D错误。
预报
上海未来天气将由晴转阴有雨,风力加大。广州将仍保持晴好天气
5.现在天气预报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在的天气预报通过地面观测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收集气象信息。气象工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天气信息数据,模拟天气变化,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锋面过境前后气温、气压的变化
冷锋
暖锋
4.天气图的分析:教材第73页图2-48根据“卫星云图”等压线的散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低压、冷锋、暖锋和台风,可以了解某地当日的天气形势,还可以预测未来24小时某地的天气状况。具体如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整理第1节大气层一、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2节气温一、天气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如刮风、下雨、雷电等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例如晴空万里气候:例如冬雨夏干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2.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a.百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为什么?1.5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2.滴管中的液体不滴落下来3.挂钩会吸在墙上4.自来水笔吸墨水;5.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5.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地理第四章 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
并以此原理解释1月和7月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的差异。
参考以下步骤,做水和沙的温度变化实验。(提示:此实验需要在晴天做,沙子要保持干燥,温
度计插入的深度要相同。
实验步骤: (1)用相同的容器(如烧杯)分别取相同体积的水和沙,在室内阴凉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2)分别测量并记录水和沙的温度,然后把装有水和沙的容器放置在阳光下(也可用酒精 灯加热代替阳光); (3)2小时后再分别测量水和沙的温度,并记录。
4.十大赏秋地大部分在( A )
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②北半球热带地区
③-10℃~0℃等温线之间
④0℃~10℃等温线之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当堂检测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了全球十大赏秋地。 下图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图可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C )
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读图分析 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一世陆界7南月平,均气七温陆的分北布 ”
观察1月份和7月份陆地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一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七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5.气温年变化
根据以下四名同学所绘制的气温曲线图,说出他们分别所处的温度带。
最冷月气温在15℃ 最冷月气温在0℃ 最冷月气温在0- 最热月气温在0-
以上,为热带
以下,为温带
15℃,为亚热带 15℃,为寒带
6.气温的观测
思与学
为什么要在百叶箱里观测气温
在气象观测站或气象园,我们经常看到白色的百叶箱,这百叶箱里面就安 装着温度计等仪器,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你知道为什么把温度计放在 百叶箱里吗?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为什么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 是1.5米?百叶箱可以保持箱内外的空气流动,使仪器免受强 风、雨、雪等的影响。白色的百叶箱可以避免百叶箱及仪器 因阳光照射而升温。离地面1.5米高度的气温较为稳定,且 是人类直接感受的气温。百叶箱放置在平坦空旷的草地上, 可以避免周边环境对所测气温的影响。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是等温线。通常根据等温线的 延伸 方向,可判断气温
变化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 疏密 程度,可以分析气温
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 闭合 情况,可以判断高温
中心或低温中心的分布。具体如表所示:
等温线大致沿 说明 南北 方 向存在气温差异
B. 斑马
C. 黑斑羚
D. 珍珠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当日最低气温大致在( A )
A. 6时
B. 12时
C. 14时
D. 16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当日此地气温日较差为( B )
[2024年1月安徽期末]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 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 录活动。读图4-2-6,完成5~7题。
图4-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进行气温观测时,将仪器放在百叶箱中的目的有( A )
某自然保护区某日不同时段的气温与可拍摄到的动物
时段/时
气温/℃
野生动物
天气
0—6
21—27
花豹、狮子
6—12
21—40
珍珠鸡、斑马
12—16
40—43
斑马、狒狒
16—22
28—40
黑斑羚、狮子
22—24
27—28
长颈鹿、大象
1. 当日6—12时和12—16时都能拍摄到的动物是( B )
A. 狮子
晋江市近50年气候及农业灾害性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晋江市近50年气候及农业灾害性天气变化特征分析杨舒琳;陈雅莲;林雄军【摘要】用福建省晋江市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及农业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和规律,并使用2011-2016年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晋江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气候变暖的最大贡献为冬季;21世纪以来降水量偏多的时段主要出现在夏季、秋季;1991年以来,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天气发生概率明显减小,强度减弱,而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发生次数、强度明显增加,降水相对集中,严重旱灾发生概率呈明显增加趋势.%In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disastrous weather in Jinjiang City were analyzed using climatological data between 1961-2010 and with comparison of climatological data between 2011-201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upward trend of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and downward trend of sunshine hours in nearly half a century.Sudden changes of temperature obviously occurred.Climate warming was mostly attributed by winter.Since the 21st century, summer and autumn offered most of excessiv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Since 1991, the possibility of low temperature and overcast rain in spring and cold dew wind in autum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ir intensity weakened whil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heavy rain and heavy downpour evident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probability of severe drought occurrence had obvious increasing trend.【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6页(P9-14)【关键词】晋江市;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灾害性天气;变化特征【作者】杨舒琳;陈雅莲;林雄军【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气象局 362200;福建省晋江市气象局 362200;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正文语种】中文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作物生长季节光温充足、雨量充沛等主要特征为晋江市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世界的气温说课课件共27张PPT
三维目标
知识与 技能
情感与 价值观
1、学会阅读世界1月、7月年平均 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掌握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 和规律。
过程与 方法
1三.1三维维目目标标
知识与 目标
情感与 价值观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阅读世界1月、7月 年平均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 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运用分 析、比较等方法,归纳世界 气温分布规律。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 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 接受有趣的生活地理。
三、说教法学法
1、合理运用PPT 2、多提问引发思考 3、以生活实践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4、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天气预报中,各地气温差异很大(如梅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世界的气温
(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说课内容
一
说教材
二
说学情
三
说教法学法
四
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 《世界的气温》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 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上 半部分的内容。
• 探索世界的气温分布规律是学习世界的气候 的基础,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 教材通过“世界1月平均气温”“世界7月平均气 温”“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 温的分布规律,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 流、地形四方面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你知道洋流是什么吗? 2.寒流和暖流指的又是什么? 3.猜一猜寒流或暖流对所经地区的气温会有什么 样的影响?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寒
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53张PPT)[优秀课件]
0
D
10
C
• 北半球同纬度1月,大陆气温 低 ,(D点) 海洋气温 高 。(C点)
20
A
B
• 北半球同纬度7月,大陆气温 高 ,(B点) 海洋气温 低 。(A点)
气温分布——规律三
•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降低 。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
-10
0
10
0
20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
某月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该月总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起来除以12
日出前后
30.8℃ 14时
24.6℃ 日出前后
6.2℃
-30 1
4
7 10(月) -30 1
4
7 10 (月)
ALeabharlann B147c
10 (月)
思考:
B 1.何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
2.何处四季分明?( )何处终年高温?( )何处终年寒冷?( )
A 3.何地与我们学校所在地气温年变化规律最接近?( )
4.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
)
C
A
北温带 热带 北寒带
阶段小结
友情提示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的步骤
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在坐标图上标注出来; 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 成气温曲线图。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气温(℃)
30
气温(℃)
30
天气与气候教案
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与气候教案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习题课件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类型之一 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
吐鲁番盆地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日平均气温高
D.年平均气温高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早穿棉袄午穿纱”,说明吐鲁番盆地早 晨寒冷,中午炎热,即气温日较差大。
【点悟】 一天当中,陆地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 在日出前后。
4.从全球范围看,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D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5.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 1 月平均气温( A )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6.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B )
洲,年平均气温约在
℃以下。
3.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答案】 逐渐降低
4.A、B 两地纬度相同,气温较低的是
地,原因是
。
【答案】 A 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5.C 地比 D 地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D 地位于低纬度,C 地位于高纬度,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6.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核课 心时 填作 图业 课时作业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气温曲线图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 时间上的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三上《认识气温计》
2.生疏气温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其次课时。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生疏;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争论与生疏。
聚焦局部,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探究局部,安排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生疏气温计。
通过对气温计的观看, 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局部组成, 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需要留意的是:《水》单元有过温 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把握使用方法。
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生会正确使 用气温计。
其次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
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
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化难把握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屡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看其他温度计。
通过观看活动让学生生疏到,除气温计外, 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同 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这局部内容只是简洁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研讨局部有 2 个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遇到的读数困难和不标准做法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归纳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
针对其次个问题,让学生生疏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状况更加精准,沟通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觉察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局部主要争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主要观看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构造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三上《天气》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生疏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
他们没有进展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根本特征进展观看、记录和分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