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平山病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 65% 患者存在下段颈髓轻至中度萎缩。但 脊髓造影并发症多,现已不用。
自然体位MR
o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o 低位颈髓萎缩:低位颈髓C4-7,与上节段颈髓
比,受损水平前后径变小,或在怀疑萎缩的颈 髓下面又有颈髓变大。 o 矢状位提示萎缩的需在T2加权横断位证实。 o 变扁平(椭圆形脊髓是正常)。 o 不对称变扁平:鸡蛋形或梨形。 o 对称变扁平:三角形。
o 参考文献: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您看看是否需要 添加)
男,17岁,右手麻木、 无力伴肌肉萎缩1年余。
同前病例,术后1年复查有改善。
女
小结
o 20岁左右的青年人,单侧上肢肌萎缩,临床怀 疑为平山病的患者,MRI自然位颈髓检查+过 屈位颈髓MRI。
o 自然位MR评估: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平,曲线 异常,LOA,髓内异常信号。
相关检查
o 血常规、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 o 肌电图:神经源性肌萎缩、变性,仅在前臂肌
萎缩的部位出现,肱桡肌及上臂肌则无变化。 o 肌肉活检:神经性肌纤维萎缩。
X线-CT
o 颈椎的普通 X 线检查,可见生理曲度变直,无 其它异常发现。
o 普通 CT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o 脊髓造影可见脊髓萎缩。自然位,脊髓造影发
男,16岁,右上肢萎缩、 无力1年余,自然位。
正常颈髓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男,16岁,右上肢萎缩、无力1年余, 屈曲位平扫。
男,16岁,右上肢萎缩、无力1年余, 屈曲位增强扫描。
女,54岁,右上肢无力。 非平山病颈椎屈曲位。
无平山病征象
自然体位MR
o 后脊膜和临近的椎弓存
平山病的影像诊断 (Hirayama disease)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代荣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
o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 症。
o 日本学者平山惠造等 在1959年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道。
o 青年男性多见。 o 一种发生于青少年时
期、原因不明的自限 性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机制
血液循环受阻或慢性外伤学说 生长发育不平衡学说 特殊运动神经元病学说
o 曲线异常灵敏性差,特异性不高。
自然位---屈曲位
o 直立位时硬脊膜囊的解剖结构的异常和前屈位 时动力学的改变是平山病异常改变的主要原因。
o 脊髓的硬脊膜是一层松弛的外衣包在骨间隙里, 通过脊神经根与骨膜附着在枕大孔及尾骨上, 过伸位时颈髓的硬膜松弛,屈曲位时,硬脊膜 变紧,硬脊膜腔的前后径缩短。
o 屈颈位的 MR(平扫 + 增强):清楚的显示扩 大的硬膜外腔和异常扩张强化的血管丛。
o 脊髓内信号异常。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非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自然体位MR
o LOA对诊断平山病最有效,敏感性和特异性最 高。
o 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平,髓内异常信号,虽有 一定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但多因素调整后,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屈曲位
o 颈部垫楔形物 o 收下颌的屈颈位扫描能
最大限度的显示扩张的 硬膜外腔和流空的异常 血管。 o 收下颌:尽量内收贴近 胸骨柄,使颈后部尽量 拉伸,用棉垫固定患者 颈部两侧,防止移动, 并嘱其勿做吞咽动作。
屈曲位
o 硬膜囊后壁前移导致的后侧硬膜腔内负压可以 提高后内侧静脉丛的灌注;
o 硬膜囊前置导致前内侧的静脉丛受压故提高后 内侧静脉丛的负荷;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非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屈曲位 MR
o 严重者导致脊髓扭转及脊膜变形,不断地曲 颈动作引起脊髓的微损伤及脊髓前角的细胞 缺血最终导致脊髓萎缩。
PS
o 近来的研究发现平山病患者均存在颈椎节段 性不稳现象。而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和活动度 对颈椎的稳定性又有重要影响。
1、血液循环受阻或慢性外伤学说(公认)
o 由于反复的屈颈动作或长期维持屈颈姿势导致 脊髓的循环受阻所致,并且前脚灰质在慢性缺 血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损伤,白质的阻抗力相对 更强。
o 临床试用颈圈限制屈颈治疗本病有效。
2、生长发育不平衡学说
o 多见于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青春期脊髓与硬脊 膜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在失连接现象(loss of attachment,LOA ) o LOA:C4-6横断面的椎弓 根水平,通过后硬脊膜和 临近的椎弓分离的程度范 围判断:从椎突关节至椎 弓的联合处,分离少于1/ 3表示正常,分离超过1/ 3为LOA。
自然体位MR
o 脊髓的曲线:从 C2-7椎体后缘画一直线,判 定 C3-6 椎体背侧与直线的关系,椎体后缘与 直线相交为异常。
o 正常:颈部从过伸位变成过屈位时,椎管长度 增加,松散的脊膜可代偿过屈时增加的长度。
o 平山病,过伸时脊膜管不再松懈,过屈时后面 的脊膜壁前移,压迫脊髓。
3、特殊运动神经元病学说
o 电生理检查:患者受累上肢肌肉呈神经源性损 害的现象,用运动神经元病来解释更为合理。 但随着时间推移,此观点目前受到越来越多学 者的质疑。
o 颈部前屈时可以减少颈静脉的充盈,导致静脉 回流入内侧静脉丛的增多。
屈曲位 MR
o 硬脊膜向前移位并压迫脊髓,颈髓前移、变平、 硬脊膜外腔增宽且可见的异常血管流空信号, 与血管搏动一致,增强扫描硬膜外异常信号明 显强化的静脉丛。
男,17岁,左上肢肌肉 萎缩麻木1年余。
男,16岁,右上肢萎缩、无 力1年余,屈曲位增强扫描。
临床表现
o (1) 14~24岁的男青年,病史2~4年,皆在 青少年期发病 。
o (2) 一侧性或双侧前臂不对称性前臂以下肌无 力、肌萎缩。肌萎缩始于手部,而后缓慢发展 至前臂。以手部小肌肉(骨间肌、鱼际肌)萎缩 显著,肱桡肌萎缩相对轻。
o (3) 肌纤维束震颤。 o (4) 寒冷时出现手指麻凉,但无感觉障碍。
自然体位MR
o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o 低位颈髓萎缩:低位颈髓C4-7,与上节段颈髓
比,受损水平前后径变小,或在怀疑萎缩的颈 髓下面又有颈髓变大。 o 矢状位提示萎缩的需在T2加权横断位证实。 o 变扁平(椭圆形脊髓是正常)。 o 不对称变扁平:鸡蛋形或梨形。 o 对称变扁平:三角形。
o 参考文献: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您看看是否需要 添加)
男,17岁,右手麻木、 无力伴肌肉萎缩1年余。
同前病例,术后1年复查有改善。
女
小结
o 20岁左右的青年人,单侧上肢肌萎缩,临床怀 疑为平山病的患者,MRI自然位颈髓检查+过 屈位颈髓MRI。
o 自然位MR评估: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平,曲线 异常,LOA,髓内异常信号。
相关检查
o 血常规、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 o 肌电图:神经源性肌萎缩、变性,仅在前臂肌
萎缩的部位出现,肱桡肌及上臂肌则无变化。 o 肌肉活检:神经性肌纤维萎缩。
X线-CT
o 颈椎的普通 X 线检查,可见生理曲度变直,无 其它异常发现。
o 普通 CT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o 脊髓造影可见脊髓萎缩。自然位,脊髓造影发
男,16岁,右上肢萎缩、 无力1年余,自然位。
正常颈髓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男,16岁,右上肢萎缩、无力1年余, 屈曲位平扫。
男,16岁,右上肢萎缩、无力1年余, 屈曲位增强扫描。
女,54岁,右上肢无力。 非平山病颈椎屈曲位。
无平山病征象
自然体位MR
o 后脊膜和临近的椎弓存
平山病的影像诊断 (Hirayama disease)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代荣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
o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 症。
o 日本学者平山惠造等 在1959年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道。
o 青年男性多见。 o 一种发生于青少年时
期、原因不明的自限 性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机制
血液循环受阻或慢性外伤学说 生长发育不平衡学说 特殊运动神经元病学说
o 曲线异常灵敏性差,特异性不高。
自然位---屈曲位
o 直立位时硬脊膜囊的解剖结构的异常和前屈位 时动力学的改变是平山病异常改变的主要原因。
o 脊髓的硬脊膜是一层松弛的外衣包在骨间隙里, 通过脊神经根与骨膜附着在枕大孔及尾骨上, 过伸位时颈髓的硬膜松弛,屈曲位时,硬脊膜 变紧,硬脊膜腔的前后径缩短。
o 屈颈位的 MR(平扫 + 增强):清楚的显示扩 大的硬膜外腔和异常扩张强化的血管丛。
o 脊髓内信号异常。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非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自然体位MR
o LOA对诊断平山病最有效,敏感性和特异性最 高。
o 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平,髓内异常信号,虽有 一定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但多因素调整后,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屈曲位
o 颈部垫楔形物 o 收下颌的屈颈位扫描能
最大限度的显示扩张的 硬膜外腔和流空的异常 血管。 o 收下颌:尽量内收贴近 胸骨柄,使颈后部尽量 拉伸,用棉垫固定患者 颈部两侧,防止移动, 并嘱其勿做吞咽动作。
屈曲位
o 硬膜囊后壁前移导致的后侧硬膜腔内负压可以 提高后内侧静脉丛的灌注;
o 硬膜囊前置导致前内侧的静脉丛受压故提高后 内侧静脉丛的负荷;
男,28岁,双手麻木伴双上肢无力8年。 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非平山病的下颈髓萎缩和信号异常。
屈曲位 MR
o 严重者导致脊髓扭转及脊膜变形,不断地曲 颈动作引起脊髓的微损伤及脊髓前角的细胞 缺血最终导致脊髓萎缩。
PS
o 近来的研究发现平山病患者均存在颈椎节段 性不稳现象。而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和活动度 对颈椎的稳定性又有重要影响。
1、血液循环受阻或慢性外伤学说(公认)
o 由于反复的屈颈动作或长期维持屈颈姿势导致 脊髓的循环受阻所致,并且前脚灰质在慢性缺 血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损伤,白质的阻抗力相对 更强。
o 临床试用颈圈限制屈颈治疗本病有效。
2、生长发育不平衡学说
o 多见于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青春期脊髓与硬脊 膜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在失连接现象(loss of attachment,LOA ) o LOA:C4-6横断面的椎弓 根水平,通过后硬脊膜和 临近的椎弓分离的程度范 围判断:从椎突关节至椎 弓的联合处,分离少于1/ 3表示正常,分离超过1/ 3为LOA。
自然体位MR
o 脊髓的曲线:从 C2-7椎体后缘画一直线,判 定 C3-6 椎体背侧与直线的关系,椎体后缘与 直线相交为异常。
o 正常:颈部从过伸位变成过屈位时,椎管长度 增加,松散的脊膜可代偿过屈时增加的长度。
o 平山病,过伸时脊膜管不再松懈,过屈时后面 的脊膜壁前移,压迫脊髓。
3、特殊运动神经元病学说
o 电生理检查:患者受累上肢肌肉呈神经源性损 害的现象,用运动神经元病来解释更为合理。 但随着时间推移,此观点目前受到越来越多学 者的质疑。
o 颈部前屈时可以减少颈静脉的充盈,导致静脉 回流入内侧静脉丛的增多。
屈曲位 MR
o 硬脊膜向前移位并压迫脊髓,颈髓前移、变平、 硬脊膜外腔增宽且可见的异常血管流空信号, 与血管搏动一致,增强扫描硬膜外异常信号明 显强化的静脉丛。
男,17岁,左上肢肌肉 萎缩麻木1年余。
男,16岁,右上肢萎缩、无 力1年余,屈曲位增强扫描。
临床表现
o (1) 14~24岁的男青年,病史2~4年,皆在 青少年期发病 。
o (2) 一侧性或双侧前臂不对称性前臂以下肌无 力、肌萎缩。肌萎缩始于手部,而后缓慢发展 至前臂。以手部小肌肉(骨间肌、鱼际肌)萎缩 显著,肱桡肌萎缩相对轻。
o (3) 肌纤维束震颤。 o (4) 寒冷时出现手指麻凉,但无感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