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一轮复习亚洲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总复习》课件
![《高三一轮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a6ec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1.png)
成功案例3
某教师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 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学生对知识 点的理解和记忆。
失败案例的反思与总结
失败案例1
某班级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学生复 习进度不一,整体效果不佳。
失败案例2
某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题海战术,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 技巧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遇到新题型时无法灵活应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个章 节的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复习方 法等。
调整复习计划
在复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 况和反馈,及时调整复习计划,以 提高复习效果。
复习时间的安排
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每个章节的难度和重要性,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确保重点和
难点得到充分复习。
制定时间表
查漏补缺
一轮总复习是一个查漏补 缺的过程,学生可以发现 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 环节,及时弥补不足。
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一轮总复习,学生可 以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 速度和准确性。
高三一轮总复习的目标
掌握高考考点
通过一轮总复习,学生应全面掌握高 考的考点和要求,明确考试方向和重 点。
失败案例3
某学校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导致教学策 略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影响复习效果。
案例分析对复习的启示
启示1
01
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
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启示2
0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应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包括每天的 学习任务、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某教师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 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学生对知识 点的理解和记忆。
失败案例的反思与总结
失败案例1
某班级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学生复 习进度不一,整体效果不佳。
失败案例2
某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题海战术,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 技巧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遇到新题型时无法灵活应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个章 节的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复习方 法等。
调整复习计划
在复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 况和反馈,及时调整复习计划,以 提高复习效果。
复习时间的安排
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每个章节的难度和重要性,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确保重点和
难点得到充分复习。
制定时间表
查漏补缺
一轮总复习是一个查漏补 缺的过程,学生可以发现 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 环节,及时弥补不足。
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一轮总复习,学生可 以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 速度和准确性。
高三一轮总复习的目标
掌握高考考点
通过一轮总复习,学生应全面掌握高 考的考点和要求,明确考试方向和重 点。
失败案例3
某学校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导致教学策 略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影响复习效果。
案例分析对复习的启示
启示1
01
在高三一轮总复习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
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启示2
0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应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包括每天的 学习任务、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1af136b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c.png)
为“阿拉伯数字”
概念阐释
中国史书上的“大食” 唐朝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7世纪中叶起,唐朝 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等。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 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阿拔 斯王朝(750—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倭马亚王朝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 因为旗帜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因为旗帜 尚黑,被称为“黑衣大食”,法蒂玛王朝被称为“绿衣大食”。西欧则 习惯将其称作哈里发国。
学习和创 新相结合
阿拉伯人在征服新地区后,不仅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 的影响,而且又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 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伊斯兰教是阿拉 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统一的旗帜,同时也是中古时
伯文化的灵魂 期阿拉伯社会文化进步的旗帜
返回
主题二
中古时期的非洲和 美洲文明
抓住时空,合理推理: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
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典籍、古 关键能力
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2.南亚国家 (1)笈多帝国 ①兴起: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②统治: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 ③宗教:_印__度__教__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 ①兴起:13世纪初,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②统治: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 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③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3.东亚国家
(1)日本
大化 646年,_孝__德__天__皇__改革,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
改新 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概念阐释
中国史书上的“大食” 唐朝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7世纪中叶起,唐朝 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等。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 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阿拔 斯王朝(750—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倭马亚王朝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 因为旗帜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因为旗帜 尚黑,被称为“黑衣大食”,法蒂玛王朝被称为“绿衣大食”。西欧则 习惯将其称作哈里发国。
学习和创 新相结合
阿拉伯人在征服新地区后,不仅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 的影响,而且又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 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伊斯兰教是阿拉 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统一的旗帜,同时也是中古时
伯文化的灵魂 期阿拉伯社会文化进步的旗帜
返回
主题二
中古时期的非洲和 美洲文明
抓住时空,合理推理: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
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典籍、古 关键能力
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2.南亚国家 (1)笈多帝国 ①兴起: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②统治: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 ③宗教:_印__度__教__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 ①兴起:13世纪初,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②统治: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 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③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3.东亚国家
(1)日本
大化 646年,_孝__德__天__皇__改革,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
改新 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83481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2.png)
东部沿海
东亚东部,包括中国东部沿海、 朝鲜、韩国和日本
濒临海洋,距海近
地势较低,平原为主,兼有丘陵 或低山,河湖较多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交通方便,城市较多,工农业发 达,是世界上水稻、茶叶、蚕丝 的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
西部内陆
东亚西部,包括中国西 部和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地势较高,多山地和高 原,河湖较少
②东西差异——降水。 a.特点: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 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b.原因分析:日本多山,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夏季太平洋沿岸地处东南季风 迎风坡,降水充足;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 带水汽,在西侧沿岸形成降雪;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铅锌矿
167万吨 (以铅为 主)
石油
60~ 80亿 桶
材料二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平均海拔1 600米。蒙古国 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尔附近处筑一道 15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 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下图)。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人文地理事物的名称。 临海国:①_中__国__,首都为_北__京__; 内陆国:②_蒙__古__,首都为_乌__兰__巴__托__; 半岛国:③_朝__鲜__,首都为_平__壤__; ④_韩__国__,首都为_首__尔__; 岛国:⑤_日__本__,首都为_东__京__。
【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读图可知,甲岛屿位于北海道岛附 近,邻近北海道渔场,生物资源丰富;乙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 水较多,晴天较少;根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丙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 林;根据纬线延伸方向可知,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第(2)题,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大于0 ℃。日本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纬度比我国高,说明日本冬季较为温暖。第(3)题,九州地区位于日本南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产业水 平高;九州地区和本州岛西部地区距中国远近相差不大;九州地区地势起伏小。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38d8041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0.png)
内容索引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知识点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产生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 世纪后逐渐与封土 联系在一起
内容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 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4.帝国的文化 (1)融合东西方文化: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 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2)沟通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 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 发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南亚 (1)笈多帝国 ①概况: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 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②宗教: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 治者称苏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2.东亚 (1)日本 ①中央集权制建立: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 “大化”,史称“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 中央集权国家。 ②庄园制与武士: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 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③幕府政治: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 权。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 影响。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402c9f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4.png)
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a.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 大 b.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大陆性强
海洋性强
(1)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 (2)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阻碍
农作物生长; 寒暖流交汇
(4)夏秋季台风,既带来降水又造成灾害。
高原高山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一、月气韩温国:北0部℃、以下朝(鲜寒及冷)我0国℃秦以岭上淮(河温暖 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雨韩季:国南部)及短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长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
国
经纬度位置: 130°E—145°E
旗
徽
太
本州
平 洋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九州
濑户内海 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⑴ 地形多种多样 ⑵ 主要地形及分布:
•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 ,平原狭小
⑶ 地西高东低 ⑷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岛屿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第36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共40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第36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c3cd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9.png)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十二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36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目标定位·明考向 主干梳理·理思路 考点探究·释难点 典例研析·立标杆
目标定位·明考向
素养考向
概念聚焦
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从“史料实证” 非暴力不合作运
角度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历 动、国大党、阿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__第__一__次__世__界__大__战____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 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概念阐释〕 (1)民族运动:对外反对侵略压迫,实现民族解放。 (2)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2.概况 (1)东亚:中国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②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__汉__口____、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③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 建斗争。
3.1918年,扎格鲁尔组织了“华夫脱”(意为“代表”),准备与英
国进行谈判,200万民众在“委托书”上签字。这表明
(B)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任重道远
B.埃及人民渴望实现当家作主
C.埃及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墨西哥的民主改革成效显著
[解析] 根据“200万民众在‘委托书’上签字”可知,埃及人民渴 望实现当家作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 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反英情绪激烈,埃及爆发 了华夫脱运动,B项正确;印度的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A 项;埃及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表述与当时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 料没有涉及墨西哥的民主改革,排除D项。
第十二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36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目标定位·明考向 主干梳理·理思路 考点探究·释难点 典例研析·立标杆
目标定位·明考向
素养考向
概念聚焦
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从“史料实证” 非暴力不合作运
角度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历 动、国大党、阿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__第__一__次__世__界__大__战____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 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概念阐释〕 (1)民族运动:对外反对侵略压迫,实现民族解放。 (2)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2.概况 (1)东亚:中国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②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__汉__口____、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③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 建斗争。
3.1918年,扎格鲁尔组织了“华夫脱”(意为“代表”),准备与英
国进行谈判,200万民众在“委托书”上签字。这表明
(B)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任重道远
B.埃及人民渴望实现当家作主
C.埃及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墨西哥的民主改革成效显著
[解析] 根据“200万民众在‘委托书’上签字”可知,埃及人民渴 望实现当家作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 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反英情绪激烈,埃及爆发 了华夫脱运动,B项正确;印度的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A 项;埃及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表述与当时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 料没有涉及墨西哥的民主改革,排除D项。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亚与印度 第1课时 南亚(自然环境) 课件-2023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亚与印度 第1课时 南亚(自然环境) 课件-2023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b0be9e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8.png)
恒河
布拉马普 特拉河
据图,指出印度河和恒河的水文特征有何异同?
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分析其成为世界 最大三角洲的原因?
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 流含沙量大;
②上中游地势高,落差大,流速快, 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强;
③河口地势低平,且受海水顶托, 流速慢,泥沙沉积;
④河口地势低平区面积广大。
2023届名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通用版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亚与印度(共2课时)
一 南亚位置与范围
读图,归纳南亚的位置特征。
纬度位置 10ºN—30ºN之间
海陆位置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 南和印度洋以北;东临孟 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板块位置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 边界,地壳活跃,多地震。
(2)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 恒河平原
低平宽广,略成弧形。 流水沉积而成 (3)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低矮和缓,西高东低。 板块内部;形成早,侵蚀强。
三 南亚河流
(1)印度河: 流经西藏、印、巴。 巴国重要水源
(2)恒河: 流经印、孟。 印度重要水源
(3)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 流经西藏、印、孟。 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⑷植被: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覆 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
斯里兰卡农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20km2)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 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分 布地区及其模式示意图”。(双选)
25.斯里兰卡东北部地区建梯级蓄 水池农田系统的主要原因有( ) A.旱、雨季分明,水量分配不均 B.水源不足,需跨流域调配C.水 位变化大,航运发展受制约D.河流 短小,调蓄能力有限26.梯级蓄水 池农田系统可以( )A.调节小气 候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指导主题班会课件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指导主题班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b1687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d.png)
•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思维的 敏捷性和捕捉信息的洞察力。文科科目一定要做笔记,理科科目 一定要注意思维。语文、英语,包括化学、生物这些全都要做笔 记,你要跟住老师。老师都富于经验,他知道哪里容易出题,哪 里是重点,以前的学生在哪容易出错,他会在讲课时一一渗透出 来。所以你要时刻“警惕”,老师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症 结所在。而且一定要记老师的板书,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 一轮复习完后这就是你最大的财富。——课堂巧做笔记法
• 课本是最基本的老师,常翻翻课本
• 跟着老师走,提高课堂效率。
• 脚踏实地,查漏补缺。
第三、学习态度要端正
• 1、上课前,一定要把老师准备讲的内容预习好,把不好理解的、 不会的内容做好标记,在老师讲到该处时认真听讲。如果老师讲 了以后还不会,一定要再问老师,直到明白为止。当一个问题问 了两遍三遍还不会时,一般的同学就不好意思问了,千万别这样, 老师们最喜欢“不问明白誓不罢休”的性格了。
决,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很可能造成遗忘,让你想不起
自己当初怎样犯的错。因此及时改错很有必要。
•
三是分析总结,对于每一处错误都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
究出错的原因,找准症结,及时改错。
整理错题意义深远:记错题最大的好处就 是它针对你的弱点,临近考试的时候,
可以把几个错题本集中在一起,每个学科的 错误都重新集中扫视一遍,并以最佳状态做
学习方法篇
第一:正确对待强弱科
• 在考试的六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 • 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
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 看,都未见明智,在复习中避免走极端。高考是“团 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 课本是最基本的老师,常翻翻课本
• 跟着老师走,提高课堂效率。
• 脚踏实地,查漏补缺。
第三、学习态度要端正
• 1、上课前,一定要把老师准备讲的内容预习好,把不好理解的、 不会的内容做好标记,在老师讲到该处时认真听讲。如果老师讲 了以后还不会,一定要再问老师,直到明白为止。当一个问题问 了两遍三遍还不会时,一般的同学就不好意思问了,千万别这样, 老师们最喜欢“不问明白誓不罢休”的性格了。
决,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很可能造成遗忘,让你想不起
自己当初怎样犯的错。因此及时改错很有必要。
•
三是分析总结,对于每一处错误都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
究出错的原因,找准症结,及时改错。
整理错题意义深远:记错题最大的好处就 是它针对你的弱点,临近考试的时候,
可以把几个错题本集中在一起,每个学科的 错误都重新集中扫视一遍,并以最佳状态做
学习方法篇
第一:正确对待强弱科
• 在考试的六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 • 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
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 看,都未见明智,在复习中避免走极端。高考是“团 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 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c80fc3cf84b9d529ea7a5c.png)
交通便利,有优良港口
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高原山地为主 交通不便
农业 工业
农业发达,水稻、茶叶、蚕丝 发达
畜牧业
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 源的开发
3、各国概况
朝鲜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韩国
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蒙古 日本 中国
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到达的海洋水汽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稍多。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三、人文地理环境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 肥沃,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经纬度:北纬20度到北纬50度,东经80
度到东经140;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沿海(经济发展较快) 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韩国、日本 位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海岸线长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 、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高原山地为主 交通不便
农业 工业
农业发达,水稻、茶叶、蚕丝 发达
畜牧业
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 源的开发
3、各国概况
朝鲜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韩国
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蒙古 日本 中国
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到达的海洋水汽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稍多。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三、人文地理环境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 肥沃,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经纬度:北纬20度到北纬50度,东经80
度到东经140;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沿海(经济发展较快) 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韩国、日本 位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海岸线长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 、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目录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b6db9232af90242a895e577.png)
Page 12
目录 CONTENTS
第二章
2.1 函数及其表示 2.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2.3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4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2.5 指数与指数函数 2.6 对数与对数函数 2.7 幂函数 2.8 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 2.9 函数与方程
函数
2.10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一讲:三角函数
S ABC=1/2bcsinA=1/2absinC=1/2ah,可得sinA=√15/8,sinC=√15/4。
∴cosA=7/8,cosC=1/4,
∴cos(A-C)=7/8 x 1/4 + √15/8 x √15/4
=11/16 c=2
A
b=2
h=√15/2
Page 21
B
C 1/2 a
1/2
C、﹙1,+∞﹚
D、[1,+∞﹚
解析:由于3x>0,所以3x+1>1,所以f(x)>0,集合表示为(0,+∞),答案为A
2、已知函数y=2x+1的值域为(5,7),则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为(
)
A、[2,3)
B、[2,3]
C、(2,3)
D、(2,3]
解析:根据题意:5<2x+1<7,解得2<x<3,用集合表示为(2,3),答案为C
A [1,2]
解析:解二元一次不等式x2 +2x-8≤0,可得-4≤x≤2,所以M为[-4,2]; 解不等式3x-2≥2x-1,可得x≥1,所以N为[1,+∞﹚。此时我们可以应用数轴马 上解决问题:
-4 0 1 2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即为所求。答案:A 启示:掌握好数轴工具,在集合、函数问题( B
B、﹙-∞,5]
)
D、[5,+∞﹚
2022年高考历史(新教材部编版)一轮复习课件:12.1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2022年高考历史(新教材部编版)一轮复习课件:12.1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https://img.taocdn.com/s3/m/565f77c45901020206409c86.png)
[构图解史]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
[温馨提示]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庄园即已出现,进入封建社会后,这种古老的 社会组织方法不仅支配了更大部分的人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使庄园 本身的内部结构更加巩固。作为封建制度的下层,庄园制度反映了贵 族与封建社会内的“非贵族”阶级的关系。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1)原因: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 ①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___权__力___,到15世纪晚期,
[温馨提示]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作出重大贡献,是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使者。除阿拉伯数字外,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创立了完 整的代数学,在医学外科方面也成就卓越。
知识点五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兴起过程 (1)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攻击__拜__占_庭___帝国,逐步征服小亚 细亚。 (2)14世纪中期,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3)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 (4)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__亚__非_欧___三洲的大帝国。 2.统治 (1)政治:最高统治者___苏__丹___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 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控制了连接___亚_欧____的 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易错提醒] 东亚的日本从7世纪开始模仿隋唐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但随着庄园 制的形成,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 日益增强。后来这些武士集团把持了全国政权,建立了幕府,其家族 被称为“武家”,而原朝廷公卿、贵族被称为“公家”。如此,日本 从以天皇为中心的“公家政治”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幕府为中心的“武 家政治”时期。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ppt课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9fc4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a.png)
不同体积的KCl溶液 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溶液
c(溶质)
相同
相同
ρ(溶液)
相同
不同
n(溶质)
不同
相同
m(溶质)
不同
不同
c(Cl-)
相同
不同
11
一、溶液的浓度
例: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 正确的是: D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偏大的有___A_C____。
18
三、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配置
例:以配制48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为例 (1)所需容量瓶规格:__5_0_0__m_L_容__量__瓶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搅__拌__,__加__速__溶__解__。 (3)移液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引__流__。 ③移液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 _将__烧__杯__和__玻__璃__棒__洗__涤__2_~__3_次__,__并__将__洗__涤__液__注__入__容__量__瓶__中_,轻 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4)定容 ①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_1_~__2__c_m_时改用_胶__头__滴__管__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直到_溶__液__凹__液__面__与__刻__度__线__相__切__。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8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27讲课时1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 (共40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27讲课时1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457f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7.png)
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历史地位
阿拉伯帝
2.概述奥斯曼帝国崛起的过程及统治措施,从“历史解
国、奥斯曼 帝国、笈多
释”“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其在东西方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帝国;哈里
分析其灭亡拜占庭帝国对欧洲和亚洲历史产生的影响
发;苏丹;
3.通过中古时期亚洲各国文化的相互学习,特别是阿拉伯 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隋唐文化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从“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问题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 的作用。
[提示1]巴格达城的码头相当发达,有数英里长,停泊着各种船只, 包括商船,市场上的货物显然多靠码头上的船只运送。从阿拉伯人的贸 易范围看,向东到中国和印度、马来群岛,向西到非洲,向北到俄罗斯 和斯堪的纳维亚,几乎是当时所知世界的极限。市场上贩卖的商品有瓷 器、宝石和奴隶,也有蜂蜜、香料和染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说明贸易 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 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
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重视历史资料收集 C.继承融合世界文化
B.地跨亚、非、欧三洲 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C)
[解析] 根据材料“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 个故事串联起来”可知,《一千零一夜》中融合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故选C项;材料内容显示是故事的串联,而不是历史资料的收集,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的疆域,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阿拉伯 的社会生活,D项错误。
2.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1)政治:政治稳定,政教合一,君主专制。最高统治者__哈__里__发____ 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 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最重要的是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 (2)经济 ①帝国经济繁荣,___手__工__业___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 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②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__巴__格__达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之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共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073608607cd184254b35358a.png)
• 5.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或有一 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 河道、边界线等,再沿某一方向判读。
• 6.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 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剖 析,找出规律,最后分析成因。
• 7.注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判读时要 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亚洲
地形复 地形复杂,气 杂,起 候多样;面积 伏极大; 广大,海陆热 中间高 力性质差异显 四周低; 著,季风环流 高原、 典型;青藏高 山地面 原隆起使大陆 积广大 性气候增强
• 续表
三大地
形,纵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
列分布: 大陆性气候显著;
北
西部山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
美
地,中 洋气流深入,使西
• 3.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 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我国地势阶梯 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 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另外,一些重要的 洲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
• 4.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 位置或形象特征来判断其分布。如大连位于 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 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 “六边形”,意大利的轮廓形似“靴子”, 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
分布。
• (5)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
• 2.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 点拨
• 陆地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势状况、地形类型、 特殊地貌、主要地形区、地形类型的排列格 局等方面总结。
•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 1.世界人口分布
• 人口稠密的四个地亚区洲东:部⑬ 南部,⑭ ,北美洲东部。
,欧亚洲 洲
• 2.世界人种及分布
《高中地理复习亚洲》课件
![《高中地理复习亚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d8c8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9.png)
孟加拉国
人口密集,经济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 ,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斯里兰卡
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文化遗产,经济以 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
不丹
政治体制独特,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与印度的关系紧张。
中亚五国
总结词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中亚的主要国家,具有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遗产。
《高中地理复习亚洲 》ppt课件
目录
• 亚洲概述 • 亚洲的自然环境 • 亚洲的人文环境 • 亚洲的重要区域和国家 • 亚洲的可持续发展 • 复习题与答案
CHAPTER 01
亚洲概述
地理位置和范围
亚洲地理位置
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 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接欧洲 和非洲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洲。
变化有重要影响。
水系分布
亚洲河流众多,长江、黄河、湄 公河等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水力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分布
亚洲人口众多,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60%左右,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 和南亚地区。
经济发展
文化传统
亚洲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包括中华文 化、印度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 等,这些文化传统对亚洲各国的发展 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风灾和雪灾
亚洲地区还可能受到风灾 和雪灾的影响,如台风、 龙卷风、暴风雪等。
CHAPTER 03
亚洲的人文环境
人口与民族
人口数量与分布
亚洲人口数量众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
民族构成
亚洲民族构成多样,包括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民 族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人口问题
亚洲面临的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调等 ,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集锦
亚洲之最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死海
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的湖泊?------ 里海 世界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
三、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形
北冰洋
地形以高原和
勒
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3)四周低,多冲积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图兰平原。
地形剖面图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北美洲40°N地形剖面图
2、气候
1、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分布范围最广的是哪种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里?有何特征? 3、观察季风气候的类型和分布,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引起的后果
气候特点: 1、气候最复杂 2、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3、季风气候最显著
见提P31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一月(冬季)
降温 陆地降的快 陆温 <海温 陆地高压 海洋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 海洋(冬季风)
大致地势、地貌特征
(3)气候特征 (4)植被土壤 (5)河流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气候特点 主要气候分布成因
植被类型 土壤发育特点 特色土壤 河流流域特征 主要补给类型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量大 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 及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 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流速等
北冰洋
欧洲 亚 洲
北美洲
非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洋洲
二、亚洲的面积与分区——世界第一大洲
1、世界第一大洲
• 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亚洲=非洲+南极洲
• 跨纬度最广:地跨寒温热三带 • 东西距离最长:1万多千米
2、亚洲的分区
分
北
亚
中 亚,
东
中亚
南
西亚
东
亚
亚,
பைடு நூலகம்
东
南
西
亚
南 北
亚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理的主要特征。
位置、重要资源及
经济特点。
一、亚洲的位置
11、、半半球球位位置置::亚洲2、大海部陆分位位置于 北 3、纬度半位球置,
半4、球经。度位东置:
5、相对位置:
2、海陆位置和经纬度纬度位置
北纬81度
东经26度
西经169度
南纬11度
亚洲大致跨多少经度及纬度?
3、相对位置(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水 补 给
水节 补性 给积
雪
水山 补冰 给雪
给泊 水
给下 水
水系特征 河流补给
河流
利用
水文特征
改造
流水 结 量位 冰
变期
化
气候影响
含 沙 量
植被 影响
落流 差速
地形影响
提供淡水 开发水能 发展航运 整治河道 兴修水库 保持水土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
(1)人口特征 (2)工业特点
主要人种 人口密度大小及成因 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源头,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陡缓情况 6.河网密度 7.支流数量及排列形状(扇形、 树枝状)
8.落差或峡谷分布
发 流 长 流 支 水 分流 注 源 经 域 流 系 段向 入 地 地 度面 状 形 情 海
区 积 况状况 洋
雨 融季 融高 补湖 补地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 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 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 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 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 (20)
主要工业资源状况 工业分布特点及因素 工业发展优势、问题及方向
(3)农业特点 (4)交通特点
主要农业类型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发展优势、问题及方向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线 交通线、点分布特点及因素
(5)城市与交通
(6)商业与贸易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农业 政策、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区域地理知识学习分层式思维模型
①在哪里? (区域定位) 判断区域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 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和范围等。 ②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 土壤等分布特征,概括其空间格局,阐释影响因素。 描述或推测农业、工业、城市地域类型及分布特 征,阐释影响因素。 ③为什么?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分析)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 ④怎么办?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山地为主
鄂
拿
毕
河
地
河
势
太
特 点
黄河
平
青藏高原
长江
洋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多由中间流向 周围的大洋
恒河
印度洋
三、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形
(1)地形 复杂多样, 以高原山 地为主; (2)地势 中部高, 四周低, (3)平原 分布于周 围地区。
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1)地形复杂,起伏大。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土地、水源
工业
资源(能源)、交通、市场、 劳动力、科技等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1.结合经纬网图、
一个大洲(亚洲)、 区域等高线图等考
五个地区(东南亚、中 查地区的自然地理
东、欧洲西部、撒哈 特征及人文地理特
拉以南的非洲、极地 征。
地区)的位置、范围以 2.以时政热点问题
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 为背景,考查区域
屋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陆地最低点
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2)中部高,多高原、山地: 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阿拉
伯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昆仑
山、天山、阿尔泰山、大高加索山脉
区域地理复习框架
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的地区或国家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气候 水文(重要河流、湖泊)
土壤
生物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三、人文地理概况
经济概况(工业、农业、 交通、商贸、旅游等)
城市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经纬度位置 (1)位置特征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主要地形类型 (2)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