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发展现

合集下载

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现状: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等特点。

目前,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如大型客机C91 9、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载人飞船等。

同时,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还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整体实力和水平。

趋势:未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主要趋势包括:1.技术创新加速: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2.产业升级加快: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国际合作深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共赢,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全球化和协同化。

二、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现状: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涉及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

同时,我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还在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趋势:未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主要趋势包括:1.新能源汽车崛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更加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2.智能化、网联化加速:随着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状及发展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状及发展
实 的问题 。汽 车 报废 的 处理 比其他 报 废 处理所 需 的 资 源 和技 术 难度 大得 多 ,这 就 为汽 车再 制造 业提 供 了潜 力 巨大 的市 场 。 2 1 第7 0 年 1 期
破关键技术 ,是我国再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a独 立 的再 制造 公 司 ,根据 汽 车维 修 市场 的需 求 .
生产 再制 造产 品 。 b 原 制造 公司 组织 自己产 品 的再 制造 ,产品 直接 .
发展循环经济 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
造 。2 0 年3 08 月2 ,国家 发 展 改革 委 办 公 厅 下发 了 日
进入原制造企业 的备件和服务体系。
C更 多 的 小 型 再 制造 工 厂 ,他 们 以 各种 灵 活 的 . 方式 为客 户 提 供 再 制造 服 务 ,面 对 市 场 竞 争 ,采 取 连 锁 经 营 和 集 约 化 的模 式 。 例 如 , 美 国 N P ( A A 纳 帕 ) 司 已经 形成 规模 达 70 0 的再 制 造 零部 件 业 公 0家 务 的连 锁 集 团。 欧洲 再制 造产 业 主要是 在 汽车 制造 企业 和汽 车零
A &M T

碎企 业和 大 约2 0 家零 部件 再制 造企 业。 完全 市场 00 0
3 国外再制造发展模式及现状
汽 车零 部件 再 制造起 源于 美国。据 业 内 分析 ,二 战 时期 ,美军 大量 车辆 用于 作 战 ,损坏 率 非常 高 ,汽 车 制造 和配 件生 产 厂为 满足 战争 需 求而 转产 军 品 ,致
车 ( 总成 ) 生产 厂具 有较 强 的技 术装 备和 较 系统 的工
部下发 《 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再制

汽车总装工艺及设备的发展趋势

汽车总装工艺及设备的发展趋势

◆ 底盘装配线下方设置塑料模组输送带,实 现操作者与工件的随行作业。
◆ 淋雨线的机械化输送采用塑 料模组输送带方式。
◆塑料模组输送带优点:轻便、设备用电量小,节省能源。 安装、维修方便。 设备基础小,节省土建投资,技术改造成本低。 防锈性能好,适合于淋雨线。
◆ 卡车底盘装配线采用双轨EMS输送线,双轨小车载重可达10t,小车的返回可通 过线末端的升降机上升到上层轨道快速返回 。
◆ 车身编组站采用立体库方式。
车身编组站入口设置车型识别条形码扫描点,获 得车型信息,依据车型信息,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自 动进行编组,进入巷道存放。按照预先规定的车序和 生产节拍自动向总装车间发送车身。
以物流为核心的理念
◆ 车间的规划上做到工艺与物流完美结合,合理设置外协件卸货、分拣、存储、配货 区等。保证外物流与车间接口、车间内物流、产品车流的短捷顺畅。
以物流为核心的理念
◆ 生产纲领较大车间,为减少 地面物流,保证车间内物流顺 畅,设置物料机械化输送系统, 如涂装后的卡车车架、预装后 的车架、分装后的车桥总成、 动力总成、电瓶箱组件、驾驶 室总成等均采用自行葫芦系统 或地下机动辊道等形式输送。 如轮胎、座椅的输送采用空中 辊道方式;
◆ 为方便物流车辆的运行,以及线旁料架的布置,将工艺设备尽量放置在 空中,如将加注设备主机、拧紧设备的控制柜等均布置在空中钢平台上。
方向
高质量 自动化
数字化
以物流为核心
大规模、高效率、柔性化
★ 乘用车:建设1分钟节拍(60JPh)总装车间,设备开动率超过98%。
★ 商用车(中重型卡车):建设2分钟节拍(30JPh)总装车间,设备开动率超过 95%。 机运系统 ★ 轿车内饰装配线多采用大平板滑橇(支架可电动或机械式升降),调整检查线采 用地面宽边板式带等输送方式。卡车驾驶室内饰线也采用大平板滑橇或宽板带支架方式 方式。实现操作者与工件随行,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汽车车身制造技术正在向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系统、虚拟化制造及绿色化环保发展,本文对我国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车身制造的整体技术水平,必须结合国情,协同集成、自主创新,推动我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进军。

关键词:车身制造;现状;发展趋势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逐渐趋于普及,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

最近几年以来,大量的工业机器人装备被引入我国汽车制造业中,这种生产线自动化的实现,是制造技术的大幅度提升,也是汽车质量提升的动力源。

1.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汽车制造企业,如吉利、奇瑞、比亚迪、东风、长城、北汽、长安等,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逐渐提高。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一大国。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细致,为满足日益提高的需求,汽车制造业加强制造技术的研发,加快对制造技术的改造,增强人员素质培养。

汽车车身制造作为汽车整车的重要部分,车身的个性化设计、多样化设计在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中的主导。

目前,车身制造成本在整车的制造成本中比重较高,一般货车的车身质量所占的比例最少约16%,上限大约在 30%;轿车和客车的车身质量所占的比例最少约 40%,上限大约在 60%。

在实际制造中,有的可能还会稍高于上限。

所以,仍然迫切需要车身制造寻找更加节约材料成本,提高美观和工作性能的创新技术。

车身的改变促进汽车的更新,其生产能力的提高决定着汽车整车的生产能力,因此,在我国汽车行业中,只有通过最新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车身制造成本,才能在汽车制造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特点汽车车身制造包含汽车从设计、冲压、压铸、零部件制造工艺和焊接到工厂的物流,以及技术的创新研发等多个方面。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摘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具有极高的带动效应,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 是产业优化结构的推动力量。

本文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研究探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现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s77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是生产投资类制成品的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产品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与工业发达国家的资本货物相当。

装备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结晶,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根本手段。

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才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才能完成工业和社会的信息化。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是通过发展先进的装备制造业而走向富强的。

装备制造业应是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1、总体水平不高(1)设备利用率低且陈旧落后。

主要机械产品和大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靠国外引进, 自主开发薄弱, 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少。

出现了引进- 落后- 再引进的局面。

(2)组织结构落后, 零部件、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没有合理安排,加之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 难以形成专业化、大批量、优质、低成本、先进的基础零部件产业。

(3)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 国产装备的交货期长已成为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屡屡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品更新速度跟不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4)经济效益低, 销售收入利润率、增加值率以及劳动生产率都低于整个制造业的数值, 处于很低的水平。

2、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依赖进口近年来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进口元器件、技术和装备基础之上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

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70%由进口产品占领。

汽车制造业检测工艺与装备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制造业检测工艺与装备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 塑量 。
黧鬟溪溪囊豫熏 蠢 藏 蠢鬟 霹 爨 臻 豢 誊童 瓣 i臻 溪 疆鬃囊篓 蕊 疆 黧 掰 鬃蠢鬟誊 … 誊 鬃 蓬囊鬻凌凌 象 委
பைடு நூலகம்
装 备 的应 用现状 与发 展 汽 车 制 造 业 检 测 工艺 与
大众动力总成 一 上海 一有限公司 一0_ , 朱正德 10 一 ∞7
作用也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 ,取得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工序 间检测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
如 同其 他机械 行业 ,几 何量在 以批 量生 产为特 征 的汽车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的众多受控质量参数 中,所
占比例最大 ,几乎达 ̄ 7 %~8 %。本 文就 以几何量为 U0 0 例 ,阐述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伴随我 国汽车制造工
光 源 、C D感光单元 和 图像处 理装 置组 成 ,特 别适 合 C 多品种 ( 柔性 )混线生产 、一次 需检测大量参数 ,以及 要求工 件上的一些细部精确测量 等的场合 。 目 前较 多地
用于 曲轴、 凸轮轴和传动轴 等零件 ,其效率 、精度 均不
批量生产时 出现诸 如零件的错装漏 装 ,安装不到位等 问 题的发生 ,就 必须提高作业的 可靠性 。机器视觉 自 动识 别系统所发挥 的积极 作用可通过 “ 活塞一 连杆组件在缸 体内的装配”看 出 :首先探测缸体上缘 ( 准确到位的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分会检测专业委员会主任 朱正德
汽车 工业 不但 是现 代制造 业 中最具 活 力的产 业之


也是当今先进制造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自2世纪8 0 0
年代中期起,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连续2多年的快速发 0
展通道。众所周知 ,检测技术是制造工艺的一个重要组 成 ,而检测工艺与装备又是检测技术的具体体现 。2多 0 年来 ,作为典型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汽车制造业在 国内 取得发展的同时 ,检测技术在现代汽车制造业的地位与

202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战略

202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战略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战略A现状:进入历史上最好的进展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最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进展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初见成效,呈现出持续、快速、全面增长的势头。

首先,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目前,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国有、民营、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其中,民营和三资企业在行业中的经营比重不断加大,给装备工业的进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

其次,产业战略布局有很大改善。

经过“十五”的努力,装备制造业中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布局得到改善:三大动力、一重、二重、上重、保变、西变、特变电工等企业,为适应当今世界水平的超大超重型装备加工、总装和试验、发运的要求,已经或正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建成新基地。

他们初步形成了既能适应国内重点工程运输要求,又便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北、中、南相对均衡的战略布局。

第三,产业集聚力量快速提高。

在各级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推动下,以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为特点的产业集聚正在快速进展,已经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第四,行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行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十五”是装备制造业夯实基础、上台阶的进展阶段,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技术进步成果丰硕;把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制造技术。

“十五”期间,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和电动汽车等专项攻关中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第五,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

加入WTO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引进来”的同时,开头探究国际化进展的新路,探究解决企业技术来源、国际市场资源整合等战略性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机床和汽车两大行业。

值得留意的一个动向是,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开头把研发中心设在海外,借助国际资源,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力量。

浅析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现状与挑战

浅析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现状与挑战

0引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正在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重要任务。

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智能装备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体现载体。

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

陆建林(2018)等提出我国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具备广阔市场空间;徐浩(2019)提出我国智能装备产业存在行业规范标准不统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制造业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

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巨大,但仍存在自主核心技术缺乏、产品性能较差、关键装备对外依赖度高等问题。

本文对我国汽车行业相关智能制造装备问题的研究,希望给装备供应商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我国汽车行业智能装备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汽车智能装备集成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满足汽车行业产品工艺和流程制造要求,对机械、电子、控制、工业软件、传感器、人工智能等跨领域多学科知识综合集成运用。

智能装备在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应用主要集中在研发设计和生产阶段,其中在研发设计阶段主要提供智能测试仪器、台架、环境仓等装备;在生产阶段主要提供包含面向不同车间生产线的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数控机床等装备产品。

1.1智能研发装备智能研发装备主要应用在研发设计阶段的先进技术开发、产品的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和试制试验等环节。

先进技术开发方面主要是提供系统开发仿真装备、试验验证装备等。

概念设计主要服务内容是模型制作以及模型数据的采集装备。

工程设计阶段主要用于软硬件开发的在环仿真装备。

试验验证方面是智能研发装备应用最多领域,覆盖整车、系统和零部件的各方面内容。

在汽车行业研发装备供应方面,轻型汽车在先进技术和整车及动力总成性能试验、仿真模拟等关键核心试验测试领域装备需求量大,但几乎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供应商提供产品集中在部分测功机台架、试验舱室体以及零部件试验设备等方面。

2024年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产品和技术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庞大,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球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有望超过XXX亿元。

主要产品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

智能机器人是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可重复性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线的各个环节。

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汽车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传感器在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感知和监测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技术趋势当前,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技术趋势:1. 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是一种整体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发展将推动智能工厂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人机协作人机协作是指人和机器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通过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人机协作可以提高生产灵活性和效率。

3. 虚拟仿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实际生产之前对汽车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实现生产线的智能调度和排程。

虚拟仿真的应用可以减少生产线的故障率和生产时间。

4. 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在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问题并优化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等。

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趋势将包括智能工厂、人机协作、虚拟仿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发展。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1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1

论文提要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全球“制造业大国”,但仍旧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 ,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

然而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 ,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 ,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党中央再次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明确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摘要: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是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支柱。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

其中装备制造业位居工业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任,是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

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完全取决于装备的水平。

关键字:制造业高端装备装备制造业一、发展装备制业造的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毫无例外地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国力的后盾。

中国要实现崛起我们当前任务就是要振兴和发展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中我们的制造业出于薄弱的环节。

吴敬琏先生曾说过,我国出口企业为外国品牌企业代工,一双鞋价值10美元,在美国终端市场却卖了90美元,我们只得到价值链的12%,太亏了[2]。

的确我们得到的利润很低,施正荣提出过一个“微笑曲线”的概念(如图)意思是价值链两端是科研环节和销售环节,中间是制造环节。

大连市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大连市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大连市汽车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一、大连市汽车产业概况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沿海重要城市,大连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大连市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推动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1.1车辆制造业大连市的汽车产业链非常完整,包括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配套设备制造等环节。

目前,大连市拥有一批知名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如大连乘龙汽车有限公司、大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1.2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大连市拥有一批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如大连华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博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发动机、底盘、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等关键领域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高品质的零部件产品。

1.3汽车配套设备制造业为了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需求,大连市积极发展汽车配套设备制造业。

目前,大连市拥有一大批专业的汽车设备制造企业,如大连市金林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大连奥特汽车机械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汽车生产线、自动化设备、模具制造等配套设备,为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连市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大连市的汽车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1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当前汽车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大连市的汽车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大连市也在积极推动自主研发智能装备与技术创新,为汽车行业提供更高水平的装备和解决方案。

2.2新能源汽车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点。

大连市紧跟国家政策的引导,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目前,大连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动力电池的生产等。

未来,大连市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

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促进措施

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促进措施
车产 量 达 到 10 ~ 8 0 辆 ,世 界第 一 ,并 迈 向世界 汽 4 0 10 万 车 产业 强 国 ,其 标 志 之 一 是 ,拥 有先 进 制 造 技 术 ,先
产 品 成 功 进 入世 界 高端 市 场 的表 征 。凭 借 着 良好 的 品
牌 、性 价 比 、交货 期 ,济南 二机稳 稳 占据着 我 国重 型锻 压设 备7 %以上 的市场 份额 ,实 现 了高端 市场 的突破 。 0 合肥 锻 压机 床 有 限公 司是 中 国制 造 各类 大 型 、快 速 、数 控和专 用 液压机 的重 要基地 ,已生产 出3 个 系列 2 40 2 多个 品种 的液 压 机 ,累计 有4 种 产品 填 补 了 国内空 3 白。其 中 ,为 汽 车 工业 提供 的设 备 创 下 了许 多 国 内第
术 与装 备 。可 以断 言 ,在 我 国实 现 工 业化 的长 时 期 内 ,
国内同行业 中首 家 向美 国 、德 国和 日本等 国家 出 口成 套 成线设 备 的企业 之一 。公 司为 国 内多 家汽 车行业 都提 供 过液 压设 备 ,如 中 国一汽 集 团 、东 风汽车 、上 汽集 团等 大 型集 团的下属 企业 和配套 厂 家 。 作 为 我 国最 大 的 汽 车装 备 制 造 基 地 的大连 机 床 集 团 ,目前 拥有 全资 、控股 、参 股子公 司2 个 ,其 中与德 2 国 、 日本 、韩 国等 国家合 资公 司5 ,收购 美 国英 格 索 个 尔 全资 子公 司2 ,其 主 要产 品 涉及 了组 合 机 床及 柔 性 个 制造 系 统 ;立 、卧式 加工 中心 ;数控 车 床 和车 铣 中 心 ; 高效 精 密 车床 及 附件 ;汽 车动 力 总成 及 传 动部 件 等5 个 系 列 。企 业 到 目前 为 止 , 累计 为 一 汽 、东 风 、上 海 大 众 、一汽 大众 、上海 通用 等著 名汽 车企业 提供 了百条 以

浅谈我国汽车工业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

浅谈我国汽车工业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
件不再从德 国进 E。同时 ,华东 T K I l E ST股份 公司已经
开始生产 L rm n i oa e d公司产品 。
()焊装 生产线 2
轿车焊接 生产 线几乎全 部依靠进
E。 目前 ,焊接生产装 配线 向 “ l 柔性”和 “ 缺陷”装 零 配线发展 ,其 中 “ 性 ”靠 大 量焊 接 和装 配 机 器人 实 柔

( )激光加工设备 4
包括激光切割设 备 、激光焊接
设备 。激光拼焊板 冲压成形技术 是国际上大 力发展 的一
种先进技术 ,即将不 同材质 、不 等厚 度钢板激 光拼焊成
( )喷涂生产线 3
主要包括喷漆 机器人 、电泳 、烘
毛坯 ,然后整体 冲压成形 。可减轻零 件重量 、提 高整车
干、 涂胶 以及 输送 等设 备 。由于 国内缺 乏将 工艺系统 、
维普资讯
r ̄ I— 堡 Βιβλιοθήκη 譬L ■ oR p — 童 述I■| I●t l 题 I■ ■ ●J . 圈L

浅谈我国汽车工业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
神龙汽车有 限公司襄樊工厂 ( 湖北 4 10 ) 叶宗茂 4 0 4
汽车制造的质量取决 于制造装备水 平 ,一个汽 车企 业的国际竞 争力 取决 于其 制造 装备 的先 进性 和制 造成 本 :正是近年来大量采用先进数控设备 ,才 使得我 国汽
装 四大工艺。
的精密铸造生产线 、铝 合金 铸件加工 的压铸 机 ( 制造单 元) ;其他还有测试设 备 、数 控 刀具 系统 、激 光 切割 和 焊接设备 等。 ( )铸造生产线 3 大吨位压 铸机 、制造单元 ( 合 铝
( )冲压 生产 线 冲压 生产 线 主要 生 产 车身覆 盖 1 件 、车身结构 件和中小 型冲压 件。 目前 ,我 国轿 车生产 主要应用 自动和半 自动冲压生产线 。冲压生产线是惟 一 的国产设备 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汽 车制造 装备 ,但是 柔

汽车装备行业报告

汽车装备行业报告

汽车装备行业报告汽车装备行业是指为汽车生产和使用提供相关设备、零部件、材料和技术服务的产业。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汽车装备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汽车装备行业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市场规模。

汽车装备行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据统计,2019年全球汽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30%。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发展趋势。

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装备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智能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智能化技术将成为汽车装备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 绿色环保,环保和节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主题,汽车装备行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汽车装备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3. 个性化定制,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推动汽车装备行业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

汽车零部件、车身外观、内饰装饰等个性化定制产品将成为汽车装备行业的新的增长点。

三、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汽车装备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全球汽车装备行业中,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的汽车电子技术也颇具竞争优势,而中国的汽车装备制造业则以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优势著称。

四、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装备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智能化、绿色环保和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汽车装备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汽车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共享出行等新业态的兴起,汽车装备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汽车装备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装备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那么,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呢?下面,本文将逐步分析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概述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概念和发展背景大型装备制造产业是指生产机械、电气设备、电子工程、汽车等大型装备的产业。

大型装备制造是工业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汽车、航空、铁路、海洋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现状1.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以及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型装备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在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一直是主要的推动力。

国家不断加大对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3.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若干个装备集群,如长沙中南重工集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4.质量提升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一直不断加强,逐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同时,企业在产品技术、渠道建设和品牌发展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三、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1.绿色制造。

在未来的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中,绿色制造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环保生产。

2.智能化制造。

因为大型装备制造通常是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数据管理也十分重要。

未来的大型装备制造中,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进行数据化管理。

3.国际化发展。

未来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四、总结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型装备制造行业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和国家产业。

同时,未来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将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概述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20世纪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指导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截至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0。

2.技术水平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高铁、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竞争力。

3.国际竞争力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获得认可,我国制造的高端装备产品逐渐拥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国制造的高铁、工程机械产品等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1.高端装备制造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向高端领域迈进,如高速列车、精密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我国将积极推动自主研发,并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打破技术壁垒。

2.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3.绿色制造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制造将成为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将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型装备制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挑战1.技术瓶颈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2.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3.人才短缺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目前我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亟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五、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之一,其发展现状也备受关注。

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航空航天、船舶、铁路、汽车、机械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其规模已经达到了数万亿元。

同时,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产值也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大型装备的能力,例如高速列车、大型飞机、核电站等。

同时,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也在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产业的发展速度。

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同时,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也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非常良好,其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未来,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产业还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

提出了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材料预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装备制造业作为里昂惕夫的产业关联理论的典型代表,与其他产业在技术和经济上存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其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在今天,发展中的中国,制造业也是衡量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产业,更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

没有自己的强大制造业,要想实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可靠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所以,本文就装备制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论述。

1.发展过程中国真正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史由此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机械装备工业进行了一系列改组、改造工作,同时筹建大型骨干装备企业。

中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的装备制造体系。

1961年至1965年,仅一机部所属企业就发展新产品8663种,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文革中的装备制造业遭受重创,调整时期在工业管理方面刚刚建立的秩序,就受到猛烈的冲击。

机械行业相关管理机构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

装备制造业停滞不前。

1979年以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对外开放中取得了迅速发展,技术进步的模式、方法和途径有了很大变化。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

2.发展现状2.1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成就首先,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资本结构趋向多元化。

其次,产业战略布局有很大改善,我国制造业的主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第三,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2.2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一.结构性产能过剩许多技术含量高、先进性的重大装备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而一般企业生产的机械产品却大量过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我国汽车业占装备制造业产值和利润约半。

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工业的发展。

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

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金额约占80%。

这是我国机床消费和进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角度观察,汽车产品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造装备的发展,反之亦然。

比如,大约一个世纪以来,组合机床自动线以其高效率统治了汽车工业的生产。

随着竞争加剧,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从几十年缩短到4年,组合机床自动线由于缺乏柔性而无法适应。

20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巨人福特与机床巨人INGERSOLL合作,研制了集高柔性与高效率于一身的高速加工中心,由它组成的柔性自动生产线的问世,加快了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

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有几十种新车上市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汽车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水平;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

正是近年大量先进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轿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才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市场巨大我国将是世界汽车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

按照发展总战略,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400~1800万辆,世界第一,并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其标志之一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装备。

同时,各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可以断言,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长时期内,汽车工业将一直是机床消费的主体。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两极分化、总体落后。

形象地说是“现代武器与“三八”式步枪并存。

”一方面,有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敏捷柔性生产线的上海通用这样的示范工厂;另一方面,有的国营老企业,如,济南卡车公司数控机床比率只有1%(2002年调查)。

总体来说,合资轿车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如,万象集团)汽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水平。

另外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仍然主要使用普通(非数控)机床生产,造成质量低下,只能够生产低端汽车零部件。

现代汽车制造装备的构成及进口热点汽车制造装备分为整车制造装备和零部件制造装备两大类。

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装备”——整车装配流水线、车身焊接和装配生产线、喷涂生产线、冲压生产线。

(1)冲压生产线:据统计,在轿车的2000余件零件中,冲压件占40%以上。

包括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和中小型冲压件。

目前,我国轿车生产主要应用自动和半自动冲压生产线。

下一代是柔性冲压自动线。

冲压生产线是唯一的国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类汽车装备。

但是先进冲压技术装备我们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

(2)轿车焊接装配线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轿车车身自动焊装线,整车自动装配线是我国汽车装备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目前,自动装配线向柔性和“零缺陷”装配线发展。

柔性靠大量焊接和装配机器人实现。

(3)喷涂生产线:主要包括喷漆机器人、电泳、烘干、涂胶以及输送等设备。

由于国内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流水生产线的技术,也基本依赖进口。

零部件制造装备:(1)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

制造轿车零部件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金额的约70-80%依赖进口。

但近年随着国际著名机床厂商将生产转移至我国,以及国内机床企业并购国际著名机床厂商,进口比率正在下降。

制造卡车零部件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则以国产品为主。

这里分析几种热点金属切削机床:1. 柔性生产线——FTL。

由高速加工中心组成(详见后)。

主要用于发动机制造。

从二十世纪末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约100条在我国安装或将安装,单价约2000万美元。

其中进口占约90%。

主要来自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

2. 双主轴双刀塔多轴数控车铣中心/柔性制造单元。

带有C、Y轴和动力刀头。

配备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并在与物料存储与传送及其自动控制集成的条件下,构成柔性制造单元(FMC)。

由于这类设备满足轴类汽车零件“一次装夹完全加工——oneondown”需要,近年已经有数百台至千台投产,其中进口约占90%。

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

还要特别指出,现代汽车零部件越来越采用以车代磨工艺,要求数控车床能够进行强力车削。

3.各种数控磨床和专用数控磨床。

如:高效、高精无心磨床,配有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组成磨削单元;高效、高精曲轴和凸轮轴数控磨床,十字轴专用数控磨床等,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主要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

4.模具加工5轴高速床身式/龙门式铣床(加工中心)。

这类机床主要特点是速度高、刚性好。

其中龙门式加工中心为扩大工艺性能,还具有5面功能,配备有换头机构,以便满足铣、镗、钻工艺对主轴转速不同的要求。

全部依靠进口,已经有超过数百台投产。

主要来自德国、瑞士、日本、意大利。

(2)精密锻造:接近净成形加工。

轿车重要零件毛坯一直应用锻件。

精锻机国内差距巨大,依赖进口。

1.热精锻生产线或制造单元:德国BLM公司热精锻齿轮精度已达DIN6级,节约材料20~30%,机械性能提高15~30%。

2.冷精锻(冷挤压)生产线或制造单元:美国每年生产冷挤压件100万件以上,80%为汽车零件。

3.温精锻生产线或制造单元:工艺特点是材料加热至700~1000℃进行锻造,兼有热锻和冷锻优点。

美国温锻件约占精锻件50%。

4.模锻机/制造单元:汽车零部件锻造毛坯皆属模锻件。

其中的模具和上下料装置等为国内薄弱环节。

5.粉末冶金烧结锻造设备。

国外粉末冶金烧结锻造技术有较大发展,粉末锻造连杆重量精度可达1%。

6.内高压成形技术。

是制造空心轻体构件的高新技术。

内高压成形件质量轻、强度高、零件数量少、焊缝少,在欧美发展很快。

7.旋压成形技术装备。

旋压成形具有加工精度高、可生产变截面等强度车轮轮辋和轮辐等优点。

(3)铸造生产线:大吨位压铸机/制造单元(铝合金铸件)依靠进口。

其中压铸模具国内差距巨大。

精密铸造生产线(铸铁件)依靠进口。

其中,自动锁芯生产线(keycoresystem)主要采用西班牙loramendi公司产品。

(4)激光加工设备。

包括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

激光拼焊板冲压成形技术是国际上大力发展的一种先进技术。

将不同材质不等厚度钢板激光拼焊成毛坯,然后整体冲压成形。

可减轻零件重量、提高整车匹配质量、降低材耗、提高生产率。

目前激光拼焊板冲压成形设备同样依赖进口。

此外,轿车车体三维数控激光切割是最近发展的柔性制造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切割+冲裁模制造方式。

使生产准备周期从2.5个月缩短至5天。

(5)数控刀具系统。

制造轿车零部件的数控刀具系统,主要依靠进口。

现代轿车零部件和模具加工已经高速化。

对刀具提出很高要求。

采用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包括化学涂层CVD、物理涂层PVD),陶瓷刀具,CBN刀具,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烧结压层刀具等。

同时,对高速切削刀具的监测工具、刀具系统的连接工具、高速回转的刀具系统动平衡技术设备等也提出很高要求。

需要指出,现代轿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线,采用“智能刀具(SmartTools)”——为特定零件加工设计的一系列专用高效刀具。

同时,国际著名数控刀具供应商,还同时提供高速切削套装软件包、刀具使用(更换、重磨)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国产化路漫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汽车工业重点转入生产轿车,国内机床工业很不适应。

轿车装备国产化率长期来只有20%。

但是仍然有一些亮点,比如汽车冲压生产线、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等国产品都占有较高的份额,大连和沈阳机床集团近年也为汽车企业提供由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目前已有几千台国产数控机床在汽车企业使用。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机床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1)自主创新差距:笔者去年访问了欧、日五国20家以提供汽车装备为主的著名机床制造商。

发现在现代发动机制造技术、高速加工中心、由高级复合化机床组成的制造单元等高端机床方面,我们与国外技术发展差距拉大了。

重要原因是,我们基本没有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同时,制造技术研发的人力、财力投入,差距仍然很大。

同时,现代汽车装备特别强调《解决方案》。

目前,国际一流机床企业的销售行为,已经完成了从卖设备到提供“解决方案-SOLUTION”的革命。

这要求应用工程师是复合性技能型高级“灰领人才”。

这是我们与国际间新产生的也是更加严重的差距。

(2)机床性能差距:主要数控机床无法满足现代轿车对精度、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寿命的需要。

如,国际上加工精度从1950~2000年提高了50倍,国内加工中心精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体为15年;(3)软件差距:包括生产线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差距等。

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

浅析轿车零部件机械加工技术和设备特徵流水生产线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几经革命,它却一直是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方式的主体。

流水生产线根本技术是集成技术——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流水生产线。

(1)工艺系统:即机床——工具——工件系统。

现代轿车流水生产线的工艺装备,已经进入柔性化时代,由数控机床和智能工具组成。

对机床主要要求是:高速度、高精度、高精度保持性——高机床工程能力指数(Cm/Cmk值),高可靠性,等。

用于发动机生产线的高速加工中心:快移速度60~100m/min,加速度0.6~1.5g;主轴最高转速8,000~15,000r/min;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工作台1m以下,8μm/4μm(VDI标准),工作台1m 以上,10μm/5μm/M(VDI标准)。

目前,国际上这类加工中心的最新发展是,主运动普遍采用电主轴,进给运动愈来愈多采用直线电机。

同时,普遍运用三坐标模块化和箱中箱结构,机床非常简约,外购件(配套件)比例增加,交货期大大缩短。

日本MAZAK公司最新一代的UH“瘦身”型加工中心,采用双X轴进给方式,机床宽度缩短38~57%,大大减少生产线占地面积和投资。

用于模具加工的3~5轴床身式、龙门式数控/仿形高速铣床(加工中心):主轴最高转速20,000~40,000r/min;机床工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Cmk/Cpk值≧2.0/1.67。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日本远州2002年资料目标为5000小时。

(2)物流系统:由原材料处理、存储、上下料装置、机床间工件传输装置组成。

在单台数控机床配备工件库或原材料库和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机器人)的条件下,即在与物料存储与传送及其自动控制集成的条件下,构成柔性制造单元(FMC)。

在多台数控机床配备自动上下料与物料存储和传送及与生产计划调度用计算机集成的条件下,构成柔性制造系统(F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