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合集下载

常见输液输血反应

常见输液输血反应


症状: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
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反 生过敏性休克。


护理措施:
(1)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保留静脉通路,通知医生。 (2)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 予抗休克治疗。 (3)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 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4)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 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 物。。
常见输液 输血反应 及 护理
蒋科月
常见输液反应
㈠发热反应 ㈡急性肺水肿 ㈠ ㈢静脉炎 ㈣空气栓塞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 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症状: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到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




原因: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输液导管长时间留
置,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护理措施:
⑴.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防止药物溢 出血管外;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 ⑵.患肢抬高并 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行热湿敷。 ⑶超短波理疗 ⑷.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⑸.合并感染时,抗生素治疗。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性疾病以及手术中的失血等。

然而,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即输血反应。

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输血反应的类型、表现及护理措施对于保障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一、输血反应的类型及表现(一)发热反应这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多发生在输血后 1 2 小时内。

患者会出现发冷、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 38 41℃,同时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致热原(如细菌的代谢产物、白细胞内的致热原等)随血液输入体内引起。

(二)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过敏体质、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等有关。

(三)溶血反应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

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后立即发生,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甚至会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

迟发性溶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7 14 天,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下降等。

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入的血型不合、血液保存不当等。

(四)细菌污染反应如果输入的血液被细菌污染,患者会出现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五)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心脏功能不全、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

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症状。

(六)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表现为发热、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

(七)其他输血反应如大量输血后的出血倾向、枸橼酸盐中毒等。

二、输血反应的护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输血前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型相符。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血型、住院号、血袋编号等信息。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溶血反应
02
01
03
原因
血型不合、血液保存不当等
症状
寒战、高热、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碱化尿液、利尿等,严重者可考虑换血 治疗
细菌污染反应
原因
01
血液保存不当、采血或输血过程中污染等
症状
02
高热、寒战、败血症等
处理措施
03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等
其他少见反应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选择合适 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方式;在输血前进行充分的受血者和供血者 评估,确保血液安全;在输血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护理,及时发 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重要性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 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输血不良 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02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原因
免疫反应、细菌污染等
症状
体温升高、寒战、头痛等
处理措施
减慢输血速度、物理降温、使用解热镇痛药等
过敏反应
原因
IgA或IgM抗体与供血者相应抗 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等
症状
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 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原因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等
症状
呼吸困难、皮疹、腹泻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治疗、支持治疗等,严 重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03
处理措施及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输血反应是指在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受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

这些反应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因此了解这些反应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对于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过敏反应是指在输血后受者出现的过敏症状,如皮肤潮红、发痒、呼吸困难等。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

其次,发热反应是指在输血后受者出现的体温升高,通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血、进行体温监测、使用退热药物等。

另外,溶血反应是指在输血后受者出现溶血现象,表现为贫血、黄疸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溶血指标检测、进行血液透析等。

最后,TRALI是指在输血后受者出现急性肺部损伤的情况,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氧疗、进行肺部支持治疗等。

总的来说,对于输血反应的处理,首先要及时停止输血,保护受者的生命安全。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使用药物、进行监测、进行支持治疗等。

另外,对于输血反应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严格的血液筛查、术前评估、血液保存技术等。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技能,提高对输血反应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以保障受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医护人员了解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提高对输血反应的处理水平,为受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输血服务。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4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 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溶血反应是最严重输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血管内溶血 1.1原因 1.1输入了异型血液: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 反应发生快,一般输入10-15ml血液即可出现症状,后果严重。 1.2输入了变质的血液:输血前红细胞已经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荡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2.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与发热反应相似,重者在输入10-15ml血液时 即可出现症状,死亡率高。通常可将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输入血中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
三、溶血反应
4.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检测每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4.7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4.8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2.血管外溶血 多由Rh系统内的抗体(抗D、抗C和抗E)引起。临床常见Rh系统 血型反应中,绝大多数是由D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反 应所致。反应的结果使红细胞破坏溶解,释放出的游离血红蛋白转化为胆红素, 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后迅速分解,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Rh阴性患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不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后体内即产生抗Rh因子的抗体。 如再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反应较少见,且发生缓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后才发生,症状
常见的输血反应
*
发热反应(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表格)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表格)

常见输血反应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发热反应1、多由致热源引起;2、多次输血发生免疫反应;3、输血时未严格无菌,造成污染1、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2、发冷寒战,继之高热,可达38-41℃,伴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3、一般不伴有BP↓;4、发热持续时间不等,缓解后T降至正常。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2、严格无菌1、反应轻:减慢速度;2、反应重: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症处理,通知医生;3、必要时遵医嘱予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4、将输血器、剩余血、贮血袋一并送检。

过敏反应1、患者为过敏体质;2、输入的血液中有致敏物质;3、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性抗体;4、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

1、多发生于后期或即将结束时;2、轻度: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3、中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于颜面部,眼睑、口唇、喉水肿;4、重度:过敏性休克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2、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3、供血者采血前4h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宜清淡饮食或饮糖水;4、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予抗过敏药物1、轻度:减慢速度,予抗过敏药物;2、中重度: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皮下注射1:1000adr0.5-1ml、静脉滴注抗过敏药物;3、呼吸困难者予吸氧;4、喉头水肿予气管切开;5、循环衰竭予抗休克治疗;6、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溶血反应血管内输入异型或变质血液1、轻重不一,三个阶段;2、①阻塞部分小血管: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3、②凝集的RBC溶解:黄疸、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BP↓;4、④肾小管阻塞,急性肾衰:少尿或无尿,管型尿、蛋白尿、高钾血症、酸中毒,严重者死亡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2、输血前认真核对;3、严格遵守血液保存规则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2.吸氧,静脉通路,遵医嘱予升压药或其他药;3.将剩余血、患者血标本、尿标本送检;4.双侧腰部封闭,热敷肾区;5.碱化尿液;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7.抗休克治疗;8.心理护理血管外Rh系统内抗体引起1、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发生;2、轻度发热伴乏力、胆红素升高查明原因,避免再次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处理措施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循环负荷过重1、速度过快;2、原有心肺功能不良1、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粉红色泡沫痰;2、满肺湿罗音,心率快、律不齐严密观察,控制液速、量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紧急处理;2、端坐位,双腿下垂,安慰患者;3、高流量吸氧,6-8L/min,20-30%乙醇湿化;4、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5、必要时四肢轮扎;6、静脉放血200-300ml出血倾向1、长期反复输血;2、超过患者原血液总量;3、输入库存血1、皮肤黏膜淤斑;2、穿刺部位大块淤血;3、手术伤口渗血1、短时间输入大量库存血时,密切观察意识、BP、P、皮肤黏膜伤口有无出血;2、严格掌握输血量;3、补充某些凝血因子枸橼酸钠中毒大量输血时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患者肝功受损时其排出受阻,与游离钙结合1、手足抽搐,BP↓;2、心率缓慢,Q-T间期延长,甚至心搏骤停每输库存血1000ml,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预防低血钙其他: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体温过低、通过输血传染各种疾病等严格把握采血、贮血、输血操作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

输血不良反应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和应急措施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虽然输血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输血涉及人体内部的复杂反应机制,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

1.过敏反应:这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之一,占所有不良反应的70%以上。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呼吸急促、眩晕、头痛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低血压甚至休克。

应急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输血、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2.发热反应:输血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

轻度发热并不罕见,但如果体温超过38℃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应考虑血液库存超过期限或输血相关感染的可能。

应急措施包括中止输血,及时采集血液和尿液标本以进行细菌培养,并给予降温药物和抗感染治疗。

3.过量输血:过量输血可以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影响心脏和肺脏功能。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疼痛、高血压等。

应急措施包括立即终止输血、争取患者平卧休息,并联合麻醉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输白蛋白或利尿剂等药物。

5.感染:输血过程中可能将病原体引入患者体内,导致输血相关感染。

症状包括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等。

应急措施包括中止输血,进行血液和尿液培养,并进行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学检测。

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在应急措施之外,预防是更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首先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问诊,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存在的风险因素。

此外,选择符合患者血型和体质的血液制品,尽量使用新鲜的血制品,避免使用过期的血制品,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输血不良反应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和处理的并发症。

通过合理的临床操作和准确的判断,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人卫第五版本科基础护理学】输血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治疗措施,会引起输血反应,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的全命。

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的征象,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各种输血反应。

(一)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

1.原因(1)由致热原引起,如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2)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3)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可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先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1℃,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伴有血压下降。

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1~2小时即可缓解,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护理(1)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以自行缓解;②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发冷者注意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通知医生;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臻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④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袋一并送检。

(二)过敏反应1.原因患者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质易引起过敏反应。

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与患者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而使机体致敏。

(2)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血者在采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进食了可致敏的食物。

(3)多次输血的患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发生输血发应。

(4)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一旦与相应的抗原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输血时,其程度轻重不一,通常与症状出现的早晚有关。

静脉输液输血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输血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输血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措施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静脉输液和输血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

然而,静脉输液输血也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输血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措施1. 静脉注射位疼痛静脉注射位疼痛是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针刺疼痛或者局部瘙痒。

若疼痛不严重,可以继续观察,若疼痛较明显,则需要停止输液,换其他输液位置。

可以在注射部位按摩或者热敷,缓解疼痛。

2. 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是由于输液液体的药物成分或体内细胞的灰尘、过敏原等物质在患者体内引发的不良反应。

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等症状。

如果发生类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输液,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

严重的反应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3. 感染静脉输液是打开体内的一扇门,使细菌得以进入体内,因此输液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输液前,护理人员需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并确保使用无菌器材。

如果出现发热、畏寒、乏力等症状,可能是输液感染,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4. 液体负荷过多在治疗大量出血、创伤、感染等疾病时,需要给患者进行大量的输液,如果输液过多,会导致液体负荷过多,引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静脉压力升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减缓输液速度并在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静脉输血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措施1. 血病毒感染静脉输血时,使用未经筛选的血液可能携带有乙肝、丙肝等血液病毒,如果输血患者未进行适当的预防措施,可能会感染病毒。

所以,临床工作者应使用经过严格筛选的安全血液进行输血。

如果患者感觉到轻微的发热、全身不适等不适症状,需要随时观察和注意。

2. 过敏反应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轻微的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等,严重的反应则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热等。

如发生过敏,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

3. 贫血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贫血,原因是输血量不足或输血后造血不足。

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二) 过敏反应
输入全血、血浆及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是血浆蛋白)后可发生过敏反应。轻 者只出现单纯荨麻疹或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比较多见);重者可发生会 厌水肿、支气管痉挛、广泛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比较少见);
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过敏体质的人,平素对某些物质过敏,对 他人的血,特别是含有变性蛋白的血也会过敏;某些免疫球蛋白含有多聚体, 这些多聚体进入病人体内可激活补体,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目前认为输血后产生的抗IgA抗体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即某些受 血者缺乏IgA,多次输血可刺激产生IgA抗体,再次输入含有IgA血液时,发生 抗原抗体反应,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
(三) 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者约占1/3,死亡率高达36%,应积极组织抢
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较缓和,严重者少见,只要及时诊断 并作出相应处理多能转危为安。 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必须重视血液标本、坚持正反定型、做好抗体筛 选及严格交叉配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严格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 程序中防止发生错误的最后一道“安全岗”。所谓“严格交叉配血” 是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检出ABO不相容及ABO系统之外的,有临床意 义的抗体(主要为IgG类抗体)。虽然盐水法配血最为简便、快速、成 本低,但有局限性,它不能检出IgG抗体(如Rh系统的抗体)。欧美国 家常用抗球蛋白法检测IgG抗体,我国适合应用凝聚胺法,因为凝聚胺 对Rh系统特别敏感。我国以Rh系统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输反应最为常 见。因此,为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联合应用盐水法和凝聚胺法进行 交叉配血试验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如有条件可采用微柱凝胶试 验(又称卡式配血)则更为安全、可靠。
5. 输血前病人的血标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检定;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查房ppt(完整版)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查房ppt(完整版)
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 者,一旦与相应的抗原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 输血时,其程度轻重不一,通常与症状出 现的早晚有关。症状出现越早,反应越严 重。 • 轻度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局部或 全身出现荨麻疹。 • 中度反应: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 颜面部,表现为眼睑、口唇高度水肿。也 可发生喉头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两肺 可闻及哮鸣音。 • 重度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
护理
预防:
• 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 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 • 供血者在采血前4h内不宜吃高蛋白和高脂
肪的食物,宜用清淡饮食或饮糖水,以免 血中含有过敏物质; • 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 抗过敏药物。
护理
处理:根据过敏反应的程度给予对症处理。 • 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输血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 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严重者可 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常见的输血反应
➢ 发热反应(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 过敏反应 ➢ 溶血反应(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反应) ➢ 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a. 循环负荷过重 b. 出血倾向 c.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 其他
发热反应
原因
致热原引起,如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 被致热原污染。
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和 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受血者体内 产生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 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 污染。
临床表现
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现 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8~41℃,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 呕吐、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伴有 血压下降。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 1~2小时即可缓解,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 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血的并发症、预防处置
主讲人:谢海燕时间:2016-05-15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
⑴由致热原引起,如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⑵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⑶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可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先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1°C,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伴有血压下降。

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1~2小时即可缓解,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护理
⑴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⑵处理:①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以自行缓解;②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发冷者注意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通知医生;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④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袋一并送检。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⑴患者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反应。

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
质与患者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而使机体致敏。

⑵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血者在采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
进食了可致敏的食物。

⑶多次输血的患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
互作用而发生输血反应。

⑷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一旦与相应的抗原
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输血时,其程度轻重不一,通常与症状出现的早晚有关。

症状出现越早,反应越严重。

⑴轻度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痛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⑵中度反应: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口唇高度水肿。

也可发生喉头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⑶重度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

3.护理
⑴预防:①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②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③供血者采血前4h内不宜吃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宜用清淡饮食或饮糖水,以免血中含有过敏物质;④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⑵处理:根据过敏反应的程度给予对症处理。

①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可缓解;
②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③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④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血管内溶血
⑴原因:①输入了异型血液: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
血,反应发生快,一般输入10~15ml血液即可出现症状,后果严重;②输入了变质的血液:输血前红细胞已经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荡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⑵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与发热反应相似,重者在输入10~15ml血
液时即可出现症状,死亡率高。

通常可将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输入血中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

患者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①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反
应。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

第三阶段:一反面,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后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

另一方面,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又可引起肾小管皮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进一步加重了肾小管阻塞,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管型尿和蛋白尿,高血钾症、酸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

⑶护理
1)预防:①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②输血前认真查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③严格遵守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2)处理: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进行以下处理:①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②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③将剩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④双侧腰
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⑤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

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

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⑦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⑧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2.血管外溶血多由Rh系统内的抗体(抗D、抗C和抗E)引起。

临床常见Rh系统血型反应中,绝大多数是由D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所致。

反应的结果使红细胞破坏溶解,释放出的游离血红蛋白转化为胆红素,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后迅速分解,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Rh阴性患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不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后体内即产生抗Rh因子的抗体。

如再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

Rh因子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反应较少见,且发生缓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后才发生,症状较轻,有轻度的发热伴乏力、血胆红素升高等。

对此类患者应查明原因,确诊后,尽量避免再次输血。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大量输血一般是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相当于或大于患者总血容量。

常见的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有循环负荷过重的反应、出血倾向及枸橼酸纳中毒等。

1.循环负荷过重即肺水肿,其原因、临床表现和护理同静脉输液反应。

2.出现倾向
⑴原因:长期反复输血或超过患者原血压总量的输血,由于库存血中的血
小板破坏较多,使凝血因子减少而引起出血。

⑵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黏膜瘀斑,穿刺部位大块瘀血或手术伤口渗
血。

⑶护理:①短时间输入大量库存血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脉
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②严格掌握输血量,每输库存血3~5个单位,应补充1个单位的新鲜血;③根据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成分。

3.枸橼酸纳中毒反应
⑴原因:大量输血使枸橼酸纳大量进入体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枸
橼酸纳不能完全氧化和排出,而与血中的游离钙结合使钙浓度下降。

⑵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心电图出现Q-T
间期延长,甚至心搏骤停。

⑶护理:遵医嘱常规每输库存血1000ml,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10ml,预防发生低血钙。

(五)其他
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体温过低以及通过输血传染各种疾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艾滋病)等。

因此,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上述输血反应的关键。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