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料

合集下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释焦虑的种类: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上的焦虑。

弗洛依德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动力: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是成熟 2、练习和习得经验 3、社会经验 4、是平衡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题的动作。

顺应: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

亦当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主体的图式不适应客体时,就要调整和改变主体的图式,使之适应客体的过程。

顺应是图式的质变。

平衡: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不是绝对的。

运算:是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守恒:所谓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自我中心主义:即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当遇到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时,他们会坚定的认为该事实是错误的.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该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最近发展区:教学时,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别一种即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心理发展:维果斯基提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朱智贤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朱智贤认为,在儿童主体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心得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具体来说就是1、活动室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2、需要在儿童心里发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他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3、已有心理水平,即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代表者稳定的一面4、心得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5、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心理问题和心理发展机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发展等方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了解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并探索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阶段,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

研究发现,幼儿在认知方面逐渐发展出对物体的分类、数量的理解,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

同时,幼儿的情感发展也十分重要,他们需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能力。

社会发展方面,幼儿需要学习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

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自我认同和学业发展。

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推理。

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也在发展中,他们需要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学业发展方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

在成人阶段,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注成人的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和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成人的职业发展涉及到职业选择、职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规划。

家庭关系方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促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心理健康方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注成人的心理压力、情绪管理和心理幸福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实践和心理咨询。

在教育实践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心理咨询方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和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10
总论:探讨本学科的历史发展、确定 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并阐明本学科 进行科学研究的路线和方法等问题。
主要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 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教学心理、 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教师心理
11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四)综合创造性原则
12
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 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 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它 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 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 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44
(三)阐明了教学与发展与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 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 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 斯基把两种水平之 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 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 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 间的 差异。”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这种横断与 纵向的交叉研究。
13
1、教育心理实验 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探讨在改变教育
教学过程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 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与自然实验一样 缺点:不如实验室控制严格,进行因果分析不太容易 等
14
2、观察法 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观察法要注意: (1)在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详的计划 (2)观察中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尽量避免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心理特征、过程和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情感、认知和身体等方面。

本文将从该学科的历史、理论和应用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儿童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以及教育对其发展的影响。

这些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上半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理论也逐渐形成,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他提出了认知结构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通过不断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环境和经验,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

这个理论不仅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除了认知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也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社会发展方面,亨利·温曼提出了父母-儿童关系的理论,认为父母与儿童的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情感发展方面,爱德华·斯普林格提出了情感的阶层理论,认为个体在情感发展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从基本的需求满足到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这些理论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了指导和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他们还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情感发展水平来建立积极的教育关系。

此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为教育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例如,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教育政策,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总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心理特征、过程和问题的学科。

87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纲

87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纲

87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及其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教育如何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心理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其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心理发展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实质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生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等。

三、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包括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等。

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要适应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以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四、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和社會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另一方面。

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斯宾塞的依恋理论等。

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米德的社会化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等。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要关注个体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培养个体良好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五、个性与性格发展个性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的总体表现。

个性的基本概念包括性格、气质、智力等。

性格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等。

个性与性格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要关注个体个性和性格发展,培养个体良好的性格特征。

六、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评价理论。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教学理论包括传统的教学理论、现代的教学理论等。

评价理论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课程评价理论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料讲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料讲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提出成熟决定论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是一一格塞尔2.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一一廖世承3.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一一皮亚杰4.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皮亚杰5. 苏联心理学家一一维果茨基6. 高尔顿主张用什么方法来推断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一一统计法7. 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哪个年龄段一一4-5岁8. 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一一临床法9.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维果茨基10. 我国近现代,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一一陈鹤琴11.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一一华生12. 哪种流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否认遗传的作用一一行为主义13. 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段是一一3到6,7岁14. 先天愚型又称一一唐氏综合症15.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16. 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段是一一0到3岁17.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哪个年龄段一一5到6岁18. 以下哪种流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强调“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一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19. 主要是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年龄段是一一11、12到14、15岁20. 几岁左右的婴儿已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一一2岁21. 格塞尔于1929年设计了什么实验一一爬梯实验22. 言语的发展从婴儿多大能说出第一批真正理解的词开始的一一1岁左右23. 幼儿几岁时能正确辨认前后方位——4岁时24. 幼儿几岁时能够辨别上下方位一一3岁时25. 婴幼儿期哪方面的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一一身高26. 高中阶段处于哪种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一一创造性思维27. 幼儿几岁时开始以自身为中心够辨别左右方位一一5岁时28. 几个月大的婴儿其眼睛的调节功能已基本上接近成人的水平一一4个月29. 青春初期是哪个阶段一一高中阶段30. 大脑皮质完全成熟大约要到多少岁左右一一13岁31. 大脑皮质开始成熟,大约从几岁开始——9岁32. 具备相互性角色采择技能的阶段是一一10到12岁33. 婴儿依恋处于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是多大一一3到6个月34. 具备社会信息角色采择技能的阶段是一一6到8岁35. 衡量个人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一肌肉力量36.1个月大的婴儿能看清距眼睛多少厘米处的物体一一20厘米37. 学生性格发展的剧变期是哪个阶段一一初中阶段38. 大约到多大时,人们就能根据儿童的身高来估计他们成人后的身高了9,10岁时39. 个体的青春发育期是哪个阶段一一初中阶段1. 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科学研究的是一一高尔顿2. 独立-顺从说的提出者是一一阿德勒3.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一一逆向迁移4. 场独立-场依存类型说的提出者是一一威特金5. 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上,儿童智商在85~115之间的占到一一68.26%6. 根据学习进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一一奥苏泊尔7.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一一顺向迁移8.1913-1917年苛勒进行了一系列哪种动物的学习实验一一猩猩9.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一一奥苏泊尔10. 认为问题必须是个体首次遇到,且无现成的可回忆的经验加以解决的那种情境的是一一加涅一一在美国影响较大的学习分类是哪位学者的分类一一加涅11. 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桑代克--- 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 桑代克12.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一一斯金纳13. 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的学者是一一班杜拉14. 性向说人格类型学说的提出者是一一荣格15. PQ4R阅读策略中的最后一个R指的是一一复习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适用于哪个年龄段的儿童16. 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适用于哪个年龄段的儿童一一0到3岁17. 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采取各种行为是指一一道德行为18. 对于品德发展的研究,采用“对偶故事”的是一一皮亚杰19. 成就需要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一一默里20.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一一海德21. 行为主义的晚近代表人物是一一班杜拉22. 对于品德发展的研究,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是一一科尔伯格23. 对各种动机理论大综合的理论是一一马斯洛的理论24. 品德培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一通过实践形成道德行为习惯25. 关于品德结构的研究,“功能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一一章志光26.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一一马斯洛2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需要的是指一一自我实现的需要28. 以下哪个方法是引起品德不良学生醒悟的方法一一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华生的儿童教育观的内容有:不体罚儿童、培养儿童各种习惯、教育标准要多样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皮亚杰提出心理结构的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高尔顿做了哪些研究来推断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对双生子的研究、血缘关系的研究、家谱分析法的研究初中生亲子关系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情感上开始脱离父母、行为的独立性增加、思想观点上与父母发生分歧初中生同伴关系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选择性、亲密性、易变性小学生的主要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游戏的种类:单人游戏、集体游戏、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初中生的自我体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出现成人感、出现自卑感、自尊感增强桑代克的学习律包括: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智力、人格、学习风格的差异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我国传统的品德因素构成观点认为,品德的组成部分包括一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缺失需要的包括一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教师的个性特点包括一一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良好的性格前世俗水平包括哪些阶段一一服从与惩罚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世俗水平包括哪些阶段一一社会习俗的定向、秩序和法规定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3)1.2 知识要点概述 (4)二、发展心理学基础 (5)2.1 发展阶段理论 (7)2.1.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8)2.1.2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9)2.2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1)2.2.1 认知发展 (11)2.2.2 情感与社会发展 (13)2.2.3 动作和语言发展 (14)三、教育心理学基础 (16)3.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7)3.1.1 学习理论 (18)3.1.2 教学策略 (20)3.1.3 评估与测量 (21)3.2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22)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23)4.1 学生评价与个性化教学 (24)4.2 教师专业发展 (26)4.3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27)五、结论 (28)5.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29)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综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本文档旨在梳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要点,以便读者能够对这一领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它关注的关键时期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在这些阶段,个体的心理特点、需求和问题都有所不同。

在婴儿期,关注点在于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在儿童期,关注点在于培养自主性和社交能力;在青少年期,关注点在于性别认同和社会角色的形成;在成年期,关注点在于应对生活压力和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在老年期,关注点在于保持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变迁。

教育心理学研究在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如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和动机等。

它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政策制定等问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一、华生的生平二、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生平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维果斯基的生平二、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一、朱智贤的生平二、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与环境关系一、遗传及其作用二、成熟及其作用三、环境及其作用四、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三、知识的领会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动力一、心理发展动力的几种观点二、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四、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二、婴幼儿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婴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动作)的发展第三节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小学生发展的概述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二、小学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二、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七章高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高中生发展的概述一、高中生的生理发展二、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高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高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高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个别差异第一节个别差异的概述一、什么是个别差异二、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三、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第二节超常儿童一、什么是超常儿童二、关于超常儿童的主要研究三、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四、超常儿童的诊断五、超常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第三节智力落后儿童一、什么是智力落后二、智力落后的诊断与分类三、智力落后的成因四、智力落后的预防和教育第九章学习概论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分类三、学习过程的模型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三、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第三节影响学习的条件一、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二、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第十章认知领域的学习第一节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学习阶段一、知识与技能的划分和广义知识的分类的对应关系二、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三、广义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第二节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分类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第三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二、智慧技能的学习第四节学习策略一、什么是学习策略二、元认知三、学习策略的分类四、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五、影响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六、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动作技能的概述一、什么是动作技能二、动作技能的特征三、动作技能的分类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二、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第三节动作技能的保持一、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二、影响动作技能保持的因素第四节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学习的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三、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四、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二、品德的结构第二节品德理论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和品德不良的转化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十三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述一、什么是动机二、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动机的认知理论二、动机的人本理论(人本主义动机理论)三、动机的强化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变化一、学习动机的形成二、学习动机的变化第四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一、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四、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五、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六、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第十四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一、教书的角色二、育人的角色三、管理的角色四、代理的角色五、研究的角色第二节教师的人际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三、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第三节教师的品质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三、教师的教育机智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的概述一、测量、测验与评价二、学习测量与评价三、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功能第二节学习测验的类型一、教师自编测验二、标准化测验第三节测验的质量分析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二、测验整体的质量分析第四节学习评价的类型一、诊断性学习评价二、形成性学习评价三、终结性学习评价四、三类学习评价的比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单题)(一)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三)讲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论述题)基本任务包括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两方面:1,作为基础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领域中向纵深发展。

2,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简答题)(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而起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地位。

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答题)(一)客观性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

(二)系统性原则: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自组织性上。

(三)发展性原则: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它表明在对个体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其加以分析。

(四)教育性原则:要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五)实践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的生活环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表情等),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复习提纲

江苏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66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P5)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体型外貌的变化;二是脏器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

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 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

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①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

1②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③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

颞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

④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和学习的关系最为密切。

⑤小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它负责人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调节身体姿势有关。

⑥杏仁核,和我们的“本能”有关,决定的是较低级的反应。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定义:(P14)指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有续的,模式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大致体现为:①反应活动从混浊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化;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注意:如果出成简答题,问“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必须首先回答发展的定义。

2、心理发展的实质:(P15)1)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 内发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

必须要牢记的几个人物以及其著名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内发论观点以霍尔、彪勒为代表。

以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 外铄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习理论一、奥斯贝尔意义接受理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1)意义学习实质: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性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实质是概念同化的过程(2)先行组织者二、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1.准备率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时。

当某一次给予某一反应,准备连接时,给予连接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2.练习率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也就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率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学习源于观察与模仿①观察学习,社会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②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社会强化的情况2.已经习得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四、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2.把重点放在外形的形容词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词,需要的满足的内部心理方面3.强调环境条件和自己,但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以及意图4.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反应行为-行为的结果五、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频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马上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2.记忆力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先进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发展培训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发展培训资料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 心理学也逐渐从普通心理学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 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包括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 、情感、认知过程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同时强调跨文化 、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意 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 ,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 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
方面的意志品质。
意志过程的影响因素
01
遗传因素
个体的遗传基因可能对意志过程产生影响,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与个体的
冲动控制、决策制定等意志过程相关。
02 03
环境因素
个体的成长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也会对意志过程产生影响。例如,教育 经历、家庭环境、社会文化价值观等都可能塑造个体的意志品质和决策 风格。
记忆保持与复习策略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方法,利用间隔复习、交叉复习等 技巧,增强记忆保持的效果。
记忆提取与应用策略
训练学生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问 题解决的能力。
思维过程与教学策略
分析性思维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识别关 键信息和提出解决方案。
家庭因素
家庭背景、父母期望、家庭氛围等对学生学习动 机也有显著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价值观、教育制度、社会舆论等也会对 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成功体验
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难度,让学生获 得成功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是对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智力、情感和行为发展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认知、社会、情感、语言和性别等方面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儿童的出生到青春期末期,以及青春期后的成年发展。

它提供了解释人类行为变化的框架,并指导实践工作,例如儿童保护和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则关注学习和教育行为。

它帮助教师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也提供指导课程和教育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以下是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几个方面。

1. 人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研究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如何发展的领域。

它关注的主要是孩子的认知过程和能力,如注意力、记忆、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

这些能力在童年时期发展迅速,但在成年后趋于稳定。

在认知发展理论中,许多研究提出了关于思维和行为发展的模型。

其中,许多模型都以建设性学说为基础。

例如,许多模型认为,儿童从早期的感性认知到逻辑认知的发展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

他们添加并逐渐扩展其对世界的认知模式。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不同岁数下的儿童都面临着独特的认知挑战。

2.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分支领域。

这个领域主要关注儿童如何与社会进行交互和沟通,例如如何与同龄人交往以及如何与成年人协作。

社会发展的很多理论都与同伴关系和互动有关。

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了解社会沟通和合作的不同方面如友谊和合作等。

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学校、家庭和社区创造健康的环境,促进青少年的行为和发展。

3. 情感发展情感发展研究人类情感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主题包括儿童心理健康、自我观念、情绪、动机和性格等。

情感发展也包括了解如何调节情绪以及与其他人的情感互动。

儿童情感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过程,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研究了解情感发展如何通过认知发展、社会开发和早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来实现。

此外,情感管理技能也有助于帮助社会群体做出有益的决策。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展与教育⼼理学(期末复习)发展与教育⼼理学第⼀章发展理论1.发展:发展贯穿⼈的终⾝,指的是⼈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是两个半球的背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概在12岁左右),顶叶前部的功能是接受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后部负责逻辑和空间知觉。

3.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4.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脑⽪层最⼤的区域,它是最迟发育完善的,功能也是最齐全的。

主要负责说话、写作、计算、⾳乐等认知加⼯,还具备分析、应⽤、评估的功能,它和学习关系最为密切。

5.⼼理发展的实质:1)内发论观点:⼈类个体的⼼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然因素预先决定的,⼼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的或⽅向⽽展现的。

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的节律,⽽不能改变节律。

(霍尔:⼀两的遗传胜过⼀吨的教育;弗洛伊德)2)外铄论观点:⼈类个体的⼼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存发展的外在环境,个体⼼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理发展的⽔平与形式。

(华⽣:给我⼀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个婴⼉,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天资和他的祖先种族,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种专家:医⽣、律师、艺术家、商界⾸领乃⾄乞丐强盗。

)3)建构观点:⽪亚杰认为个体⼼理的发展是在主客体及内外因相互作⽤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建构⼼理结构,从⽽产⽣⼼理的量变和质变⽽实现的。

(⼼理的发展起源于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的过程中的⼀种建构过程。

)社会⽂化历史观点:维果斯基个体⼼理的发展谁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的⼼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级的⼼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在特定的社会⽂化历史条件下,个体借助于语⾔符号⽽进⾏⼈与⼈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致使其⼼理活动逐渐由外部想内部转化,⼼理机能逐渐由低级向⾼级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套313页PPT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套313页PPT课件

•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 (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 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 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 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 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 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 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 力的缺失。
• 局限: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偏向滞后; 只注意到普遍性规律,忽视特殊性规律。
• 教育意义: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 征,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要 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列夫·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 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 学派)的创始人,前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对 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都 作出了贡献,并留下了186种200多万字的文献著 作。
•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
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 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 水平; • 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 是由环境决定的。 •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 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 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 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里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里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精神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里学:主要探讨个体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心里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人是陈鹤琴。

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

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

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身》是一本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前苏联教育心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维果斯基带领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论理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式交叉设计。

发展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

观察法: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法。

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一些条件。

实验法的种类: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立场出发,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环境决定论的发展。

环境决定论,华生说过:请给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一打婴儿中,我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训练成为任何专家,无论是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旗的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医生或一位律师,或一位艺术家,或一位商人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名乞丐或窃贼。

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情绪反映:怕,怒和爱。

华生的婴儿教育观: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标准,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

(论述)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被子世人公认是他最有代表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原我:类似于“无意识”的含义。

它是最原始的,本能的而且在人类中最难以接近的部份。

原我的核心就是本能。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份。

个体发展到儿童份部,逐步学会了能冲动随心所欲。

逐渐考虑到后果,考虑到现实作用。

超我:一是自我良心,一是自我理想。

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超我是自我的人格控制。

心理发展具体年龄阶段:口唇期(0-1),肛门期(1-3)前生殖器期(3-6),潜伏期(6-11)生殖器期(11、12以后)焦虑主要有三种: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上的焦虑。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论述)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2、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3、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4、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6、亲密与孤独段(20——40)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皮亚杰:发生认识的创始人。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的主要有以下4个:1、是成熟2、练习和习得经验3、社会经验4、是平衡适应有三种:1、同化2、顺应 3、平衡心理发展(智力发展)有具体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心理发展:指一个人的心理在坏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最近发展区:教学时,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别一种即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关点是维果斯基提出的。

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答:1、讨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的观点心理发民问题3、教育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遗传亲代的某种特性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遗传的作用:遗传为心理发展担供了生物的前提。

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最早运用家谱分析提出了“天才是遗传的”观点。

遗传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其作用不能夸大,这表明遗传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熟: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决定论。

他主张:1、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其中成熟更为重要。

2、心理发展是一个按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与学习的关系较少。

3、心理发展主要由成熟决定的。

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辩证惟物主义认为,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个体活动、通过个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

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答:1、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4年级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的一个转折期。

2、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

3、教痛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

总这,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理发程中,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科学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引起的。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在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有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动物习性学家提出的“印刻”印刻与学习有4点不同:1、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

学习则是如此。

2、印刻是不可逆的。

学习则不会这样。

3、印刻可能形成很快。

则学习需要多次印刻只会在早期的“关键期”。

而学习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幼儿对左右概念的正确理解要到9——11岁才完成。

人的一生中大部份词汇是在幼儿期所掌握的,其中3——4岁汇量的年龄长率最高。

依恋: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婴幼儿与母体相互作用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0——3个月)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3、特定的依恋阶段(6个月——3岁)4、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2、3以后)动作发展规律遵土地循什么原则?答:从上而下原则、由近及远原则、由大到小原则。

自我意识是一种形势,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婴幼儿有气质类型,托马-切斯的三类型说:1、容易型2、困难型 3、延缓型幼儿性格发展的突出时期: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 3、易冲动自觉性差 4、缺少自信心,模仿性强。

进入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从游戏转变为学习。

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学习动机: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

元记忆: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主要有元记忆知识、理解、监控。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化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小学4年级(10—11岁)道德感: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一种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的情感。

自我评价由他律向自律性发展角色采择: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

青春期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 4、动荡性随着初中生情绪感体验也复杂了,最明显的是:1、强烈与温和。

(用狂风暴雨来形容)2、外露与含蓄3、波动与稳定4、自尊与自卑成人感:初中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渴望参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

初中生在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其都师在其发展中的作用?答:1、谋求独立2、确定自我3、获得性别角色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 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代际差异: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群体差异: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

个体差异(个别差异):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个别差异主要是两个方便: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差异智力因素主要是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智力结构的个别差异和特殊才能。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意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人们将智力测验作为鉴别智能超常儿童的主要工具,把智商作为鉴别能超常儿童的决定性指标。

学习: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认知策略: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技能。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答:一、加工系统(操作系统)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二、执行控制和期望系统。

1、可被意识到 2、易受其它过程干扰 3、可以随时练习而改进、提高4、因智力和动机水平而呈现出个体差异、需要耗费心理能量。

梅耶的学习模型?答:1、注意2、原有的知识3、新知识的内部联系4、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5、新知识进入长时间记忆STM为短时记忆 WM为工作记忆 LTM为长时记忆。

联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浦洛夫和斯金纳试尝错误学说(试误说):学习不断常试错误,满意的保留,不满意的消去(桑代克提出)。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率?1、准备律2、效果律3、练习律巴浦洛夫通过实验发现的条件反射被人称为经典条件反射以具体事物“第一信号”以词语“第二信息号”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肋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及其观点?答:一、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二、苛勒的猩猩学习实验。

1、利用工具克服阻碍的实验 2、“制造”工具的克服阻碍的实验。

三、对格式塔的心理学学习理论简评。

意义学习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