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孔乙己名师推荐1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5、孔乙己》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5、孔乙己》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所写的一篇小说。
这篇课文以主人公孔乙己的生平为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先生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强烈批判。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考虑到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理解程度和文本的深度,他们在学习《孔乙己》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对旧社会的批判,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使用的讽刺手法和隐喻,以及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2.原因: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孔乙己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合作讨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所使用的讽刺手法和隐喻,领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他们理解鲁迅先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对旧社会的批判。
5.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5、孔乙己》优质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5、孔乙己》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现实主义小说,发表于1919年。
它是鲁迅先生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穷困潦倒、受人嘲笑的书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深刻反映了旧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知识分子的困境。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孔乙己的形象。
文章以孔乙己的出场、喝酒、被打、被捕、被卖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通过对孔乙己言行举止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善良、迂腐、穷困和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同时,文章通过描绘酒馆里其他人物的言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性的丑恶。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现实主义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时代背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尊重和热爱,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象,思考人性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原因:课文语言简洁,内涵丰富,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孔乙己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引发学生对孔乙己的好奇心。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他的悲剧命运原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一等奖创新教案孔乙己一、教学目标:1.探究人物形象,洞见社会风貌。
2.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并成自己的观点与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人物形象,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2.难点:洞见社会风貌,感受封建制度的病朽和社会的冷酷,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思考。
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准备:完成基础知识识记、小说情节的梳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的文体。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便是:(出示课时目标)课前布置了两个任务,现在来检测一下:1.找出本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2.根据课文前三段绘制了酒店的布局和人物位置。
(二)走进咸亨酒店:认识社会1.酒店内的陈设与人物的位置是怎样的。
(请一位同学上台分享,画在PPT上,边画边讲解。
)2.这些人物对彼此是什么样的态度明确:掌柜-欺骗-短衣帮,短衣帮-不信任-掌柜;掌柜-讨好-长衫主顾3.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咸亨酒店(请用一个四字词概括)明确:阶级对立、人情淡薄…追问:仅仅是咸亨酒店如此吗--社会亦是如此。
明确:我们由此窥见的是一个阶级对立、人情淡薄的社会。
追问:那孔乙己在哪里呢明确:他不属于任何一群人,却被这个阶级对立、人情淡薄的社会包裹其中。
(三)探察咸亨酒店:分析人物1.老师发现,不管这些人对彼此态度有何差异,但是对“孔乙己”的态度却尤其一致,请大家试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明确:笑。
2.他们为何会笑孔乙己“笑”的背后蕴含的是这些人对孔乙己的什么态度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与笑有关的语句,并进行分析。
预设: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酒客:冷漠、麻木、无聊(教室作为咸亨酒店情景创设、学生读、扮演,提示“孔乙己”三个字的语气)②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教案省级教学设计一等奖
5 孔乙己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学习理解作者以乐境写哀的写作手法。
3.认清科举制度下世态炎凉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2.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1.把握分析孔乙己的矛盾性格。
2.学习理解作者以乐境写哀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呐喊》(板书),鲁迅为什么在20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呐喊》呢?(学生各抒己见)是的,鲁迅写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唤醒沉睡的人们,并且是为前驱者添威助阵的,所以命名为【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呐喊》。
【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呐喊》共收录了14篇小说,例如以前学过的【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故乡》。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自己说过,在【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呐喊》中,最喜欢的是【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板书)。
为什么他最喜欢【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看看现代文学画廊中的这个唯一的“他”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背景之中,有着怎样坎坷的人生境遇。
二、简介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用意。
(幻灯片显示)【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
【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名师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进行猛烈的抨击。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 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 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 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新知讲解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新知讲解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新知讲解
环境 走进孔乙己生活的
清末的咸亨酒店
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 几类呢?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新知讲解
1、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在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 海经》》《藤野先生》; 小说集《呐喊》中的《故乡》《社戏》; 散文诗集《野草》中的《雪》; 《孔乙己》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所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初发表 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鲁迅曾说,这篇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是一篇讨伐封建 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一)快速地读课文
要求:1、注意生字词的音形义; 2、划分文章的情节结构。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部编版《孔乙己》PPT精美课件1
新知讲解
给红色字注音:
附和( hè) 不屑( xiè )
《孔乙己》优秀教案(精选16篇)
《孔乙己》优秀教案(精选16篇)《孔乙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致含蓄的布局。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尝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亮、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悟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认真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亮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中引导同学结合时代背景,深化分析和思索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比比较,了解封建末期学问分子的心态。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孔乙己画像“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据鲁迅先生的伴侣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爱《孔乙己》。
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会它简单的情感内蕴。
(板书文题、)二、资料助读1、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旧存在,孔孟之道仍旧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挽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语文教案)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正确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孔乙己课文原文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黄昏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没有水,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的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
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村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答复,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孔乙己》选自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为小说单元,单元提示除要求学生学习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以外,还特别指出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欣赏小说的语言特色。
《孔乙己》是第二单元的首篇文章,且为教读课文,学好这篇课文将对其他三课,特别是两篇自读课文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篇小说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戕害的孔乙己以及一群咀嚼别人的伤痛来换取所谓的低俗快乐的“看客"形象,蕴含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和人文主义关怀。
对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人文关怀的重要精神食粮。
学情分析:小说的意味、作者的意图往往是含而不露的,九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小说的经验,但教师还应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辨识含蓄的意味,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细心品味文中的细节,在文本细读中体会小说的主题,欣赏人物形象。
这一篇小说距离今天的现实较远,学生往往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深入了解文章内涵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发动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对小说的多角度的刻画手法和创作主题也应有深入的了解。
设计意图:《孔乙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经典篇目。
要把这篇课文教出精彩,教出亮点,就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窠臼,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创新教学问题设计。
问题是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它是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本的推进器,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问题提出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我在本次课堂教学中从“半”字入手,让学生找“半"字,思考“半”字的含义,将其作为主线,成为班级讨论的主问题,并产生问题链,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学目标1.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
2.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3.感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病态社会的冷酷。
二、教学重难点1. 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第5课《孔乙己》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孔乙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孔乙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
这篇小说写于 1918 年冬天,发表于1919 年 4 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小说以鲁镇咸亨酒店为背景,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的冷漠麻木,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无情。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它以第一人称“我”——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小说在人物塑造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此外,小说的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洁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会感到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思想深刻,语言含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文化底蕴。
在学习这篇小说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先生的《故乡》等作品,对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孔乙己》这篇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的悲剧命运,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品味小说简洁生动的语言,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024年中国语文名师黄厚江《孔乙己》教学实录
2024/2/29
18
05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思
2024/2/29
19
教学效果评价
2024/2/29
学生参与度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性格特 点和命运走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表现出浓厚的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黄厚江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们对《孔乙己》这篇 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8
语言特色及艺术手法探讨
2024/2/29
语言特色
鲁迅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他运用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鲜 活的人物形象。同时,他的语言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的 语言风貌。
艺术手法
鲁迅在《孔乙己》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讽刺、对比等。他通过象征 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通过讽刺手法揭示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歧 视和冷漠;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无情。
2024/2/29
12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 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24/2/29
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 件、作业和拓展资料,方 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 后复习。
互动教学工具
使用互动教学工具如电子 白板、投票器等,增强课 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
2024/2/29
6
文本背景及作者简介
鲁迅及其时代背景
《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变革时期的世态人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复 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学课件
孔乙己的地位
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
“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 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 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 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 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孔乙己的地位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
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 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 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 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 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社会的悲剧。➢揭露世人的冷漠与麻木;
➢衬托孔乙己的悲剧。
孔乙己的地位
——使小说超越了个人悲剧的范畴, 揭示出更广泛的社会悲剧意义。
孔乙己的地位
“我”(小伙计)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 ➢ 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地答他…… ➢ 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 小伙计的心态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中的地
鲁迅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散文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小说 集)、《华盖集》《坟》 (杂文集)。孔乙己选自小 说集《呐喊》。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贡献是多方面 的。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 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 创作。鲁迅一生写了三十多篇小说,他对友人 说,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也称赞 《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 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是读过鲁迅小说 的人,都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深刻的印象。
位之低,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更显出了 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优秀教案(共含三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优秀教案(共含三课时)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一篇讽刺小说,发表于1919年。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穷困潦倒、受人嘲笑,但依然坚持自己尊严的酒徒孔乙己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封建势力的腐朽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文章语言幽默诙谐,讽刺意味浓厚,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但本文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词语和习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同时,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接触不多,对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讽刺手法可能不太熟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能够分析孔乙己形象,理解文章的讽刺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培养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孔乙己形象,掌握文章的讽刺手法。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具有历史和地域特色的词语和习俗,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孔乙己》的创作背景。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走向。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气。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备课课件
又脏又
第一层(第4~8段):通过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括力的细 节描写,传神地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 这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二层(第9~12段):通过对孔乙己挨打这一具体事件的描 述,展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境遇。这是小说的高潮。
文本研读
1.梳理文中直接刻画孔乙己的情节,明确小说中孔 乙己出“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继《狂人日记》 后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呐喊》自 序里,鲁迅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 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 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正音释义
读准字音。 附和( hè ) 羼水( chàn ) 绰号( chuò ) 涨红(zhàng)
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相关信息,为他 创建一份履历表。
姓名
姓孔,名不详; 绰号(孔乙己)
籍贯
鲁镇
年龄 不详
出生年月 晚清(具体不详)
学历 童生(半个秀才没捞到)(终于没有进学)
身材高大、被打 身体状况 致残
特长
写一笔好字,会“茴” 字的四种写法
工作单位 无
家庭成员 无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进行了刻画。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 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被打折腿前 人物形象 被打折腿后
身材很高大 还算健康 盘着两腿
青白脸色 食不果腹 脸上黑而且瘦
外貌描写
皱纹间 常夹些伤痕
乱蓬蓬 的花白胡子
经常被欺 穿一件破夹袄 凌殴打
合作探究 2.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咸
《孔乙己》PPT部编版课件
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苦难。
孔乙己的穿着和喝酒方式是矛盾的,一方面揭示了其身份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
23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 本文通过写孔乙己的悲剧遭遇,深刻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12
语言描写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死要面子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自命清高
“跌断,跌,跌……” 死要面子
自欺欺人
13
动作描写 排出九文大钱 爱慕虚荣
摸出四文大钱 穷苦潦倒至极
对比
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 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 堪的地步。
14
神态描写
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不屑置辩 ……
4 hè > 羼水( chàn )
阔绰( chuò > 间或( jiàn )
恳切( kěn )
5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阔绰 不屑置辩
排场大,生活奢侈。 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缠夹不清 附和
搅扰、夹杂不清。 (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污人清白 毁坏人家的名誉。
这种震撼力来自孔乙己用“手”走来又走去的细节描写,这种震 撼力包含着同情与批判,即作者所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名师教学设计《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名师教学设计《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转换人物角度,准确叙述孔乙己的一生的发展过程,梳理出关于孔乙己的生活片段,从而概括出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语句能够准确说出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并能分析得出孔乙己悲惨命运造成的原因。
3、感受当时社会的凉薄和冷漠。
教学重点:转换角度能够全面地阐述孔乙己的一生遭遇。
教学难点:全面感悟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体会“笑”背后的原因。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思路,分析了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的社会环境描写及作用,在课下试着让大家填写了孔乙己的一份简历,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片段和情节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感受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并分析造成孔乙己现状的原因。
教学环节一:参看简历转换角度叙述教师:请同学参照孔乙己的人物简历,用“我是孔乙己,我……”为开头,转换角度进行自我介绍。
其他同学为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请认真倾听,听后要表达是否愿意录用孔乙己,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
(6分钟)学生回答预设:我不会用孔乙己,虽然孔乙己从不拖欠酒钱,但是他经常好喝懒做,偷东西,被人打折腿,干不了体力活。
学生回答预设:我不会用孔乙己,他每天都之乎者也的说一些听不懂的话,我没办法跟他交流。
学生回答预设:我不会用孔乙己,他虽然有文化,写的一手好字,但是他好喝懒做,做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都没了,他没有长性,还不讲诚信,我是不会用他的。
学生回答预设:孔乙己还是很善良的,他把自己舍不得吃的茴香豆给孩子们分着吃,但是他好喝懒做,做什么事没有长性,经常偷东西,还偷到丁举人家里,被再次打折腿,我也不愿意用他。
教师过渡:听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后,我感受也颇多,如果我是用人单位,我也会多方考虑。
同学们经过一段一然段地梳理情节后,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孔乙己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总结孔乙己的有优缺点。
教师:孔乙己的优点很多,他善良、讲诚信,有文化。
但是他的缺点也是致命的,好喝懒做,偷东西,不劳而获,迂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课文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绘了孔乙己这个悲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通过孔乙己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社会的残酷。
课文语言精炼,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他们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孔乙己》这篇课文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课文背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提高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课文背景。
2.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关注。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电子课件教学说课
6、教学小结,老师寄语
1、 学了《孔乙己》这篇课文以后,你在阅读小 说方面有什么收获? 2、 你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什么新的认识? 教师寄语:同学们,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形象,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时代的变革,有 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 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 常新。 (教师寄语,既呼应了文章的题目,又号召了学 生应该从孔乙己的身上受到启示。)
⑶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 使孔乙己看不起劳工大众,又使民众麻 木不仁,意识不到自己被压迫被奴役的 地位,反而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为 乐趣。
⑷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 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 把孔乙己推上了死路。
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 含义?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 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 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 “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 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 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 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 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 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 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 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 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二:课文分析
思考一:课文开头三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明确:
1.酒店的格局 ——人物活动特定的空间
思考三:孔乙己的后来命运如何?课文是 如何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的?
新统编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精品ppt课件
课文链接
5.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 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作景物描写,主要是对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 鱼等场景的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课文链接
6.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 体的背景;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孔乙己 第1课时
——鲁迅
情景导入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他所有作品中的人 物,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 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 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 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 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呢?
学习目标
1.回顾小说相关的知识。 2.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情节3.理 清课文脉络。
所处的环境,揭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文章脉络
孔乙己
开端:社会环境 发展:生活片段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 东
西、奚落孔 乙己未 进学、教小 伙计识字、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 高潮:不幸遭遇 结局:悲惨死去
随堂检测
1.填空 《孔乙己》的作者是 鲁迅_____ 原名周树_人___ ,字 豫_才_____ ,浙江 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__家______ 、思想家_______ 、革命_家___,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__朝__花__夕__拾___》____ 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_藤__野__先___生__》______,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 的有___〈__<__社__戏__>__>___<_<__故__乡___>_>_________。《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 _《__狂__人__日__记__》_____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 反对封建文_ 化 __和__封__建___科__举__制__度_____________ 的战斗檄文。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精品课件
1、把握小说特点,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品读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文段,剖析人物性格 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 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新课导入
我曾问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 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
结局:大约的确死了(悲惨结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
——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序幕
两种酒客——身份差异、典型环境 典型
酒店氛围——人情冷酷
环境
科
举
站着喝酒穿长衫——身份特殊
制
孔 开端、 好喝懒做——穷困窘迫
度
典型
乙 发展 己
说话之乎者也——迂腐可笑
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 态
教字、分茴香豆——心地善良
炎 凉
被打折了腿
高潮
悲惨遭遇
长久未出现
结局——大约的确死了——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
开端:交代环境和社会背景
孔 乙 发展和高潮 己
断腿前:酒客取笑其偷东西、 嘲笑其未进学、教小伙计识 字、分茴香豆
断腿后:长久未见、坐着来 酒店、用手走去
控诉封建科举 制度的罪恶, 揭露封建社会 的世态炎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在小说中如何出场?
孔乙己是酒店中的哪一类人? 4
为孔乙己出场 作了铺垫。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 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
神态
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 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 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 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神态 6
颓唐不安传神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世界: 追求功名但一生未能进学,这也是他最大的痛 苦和羞耻。
“排”写出了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
字词学习
阔绰 chuò羼水 chàn
蘸水 zhàn踱进
蒲包 duó
pú
惋 wǎn
门槛 kǎn 荐头 jiàn
侍 shì候 不屑置辩
荤 hūn 认x为iè不值得进行辩解。
《孔乙己》
一、解 题
“孔乙己”是主人公的真名吗?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 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 —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
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多部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杂志,是他继《狂 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一篇反封建主义小说的力作。
写 作 手 法
作者在塑造孔乙己这个悲剧形象时,运用了大
量的对比映衬手法,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对比
1. 长衫主顾与短衣帮对比 —— 等级森严 2. 孔乙己两次到咸亨酒店情景对比 ——身心被摧残 每况愈下 3.孔乙己与丁举人两条生活道路对比 丁举人:能够“进学”,受人敬畏 揭露控诉 孔乙己:未能“进学”,任人奚落 深化主题
神态
满口之乎者也
低声说到:跌……跌断 动 作
涨红脸 睁大眼睛 不屑置辩 颓唐不安 不十分分辩 脸色很像恳求
排出九文大钱 摸出四文大钱
思考
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站着喝酒”的都是穷困的。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没 有资格与“穿长衫的”,但又不屑与穷困的劳动者为伍, 穿长衫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 位和思想意识严重矛盾,说明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4.其他对比: 酒店内外快活空气 孔乙己窘迫难堪
掌柜牢记十九文钱 无人关心孔乙己死活
冷漠无情 悲剧命运
总结
1 .对比映衬,凸显主题。 孔乙己“第一次”与“最后一次”出场的外貌、动 作、语言、神态的对比描写,凸显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与不幸遭遇;孔乙己与 丁举人,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与获胜者的对比,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短衣帮 和长衫主顾的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众人的笑和孔乙 己的苦的对比,表现了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高潮
悲惨遭遇
长久未出现
结局 ——大约的确死了——必然结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 乙己》 课件( 共60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 乙己》 课件( 共60张P PT)
深 入 研 究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 纭,请说说你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 乙己》 课件( 共60张P PT)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给课文(13段)划分层次
结局 高潮 发展 开端
读丰子恺漫画《孔乙己》,说说它们属于文章的哪部分情节?
高潮第10段
发展第7段
序幕第1段
开 端(1—3) 交代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咸亨酒店
发 展(4—8) 细节叙述了孔乙己平日来酒店喝酒的情形, 着力刻画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 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遵循固有体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 要么放弃自己,在庸碌麻木中度过余生,要么在无望中垂死挣扎,最后在绝望中毁灭。 这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与辛酸。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 乙己》 课件( 共60张P PT)
•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 悲惨、穷困到极点。
11
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
外貌 描写
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了前后生活能力。断腿 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语言 4
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之乎者也”,反映他 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 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 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强词 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是孔乙己独有的, “君子固穷”“多乎哉……”这些陈腐的语 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 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
孔 部
编 排 九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乙
己
鲁 迅
知 识 回 顾
知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
识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
回 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顾
1、小说的三要素是 人物、
故事情节和 环境 。
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
开端、 发展 、高潮 和
结局 四部分。
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 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 乙己》 课件( 共60张P PT)
• 我认为这篇小说意在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反映封建文化和封建教 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 这篇小说表现了孔乙己这一人物思想僵化、不知觉悟,围观民众的冷漠麻木以及社会 对不幸者的冷酷。所以,我认为小说的主题在于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
命运的必然性。
站着喝酒
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低
穿着长衫
不甘居下层 思想向往上层生活
轻视劳动人民
走
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孔乙己的句子,并品
进
析他的性格特点。
人
物
外貌
语言
神态
动作
外貌 描写
表明他尚有劳动能力 说明他营养不良
4
表明他饱受生活折磨,常受欺凌 点明他年岁已高
—— 从句子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潦倒不堪 却又自视清高的人。
2.视角独特,布局精巧。文章截取了最能显现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几个 场景,这样写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作者通过小伙计的眼光,用了几个特写 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遭人轻视和奚落的心理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对孔乙己遭 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情节的描写。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在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下 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
背
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
景
简
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介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 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 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 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 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 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却热衷功名,贫困潦倒 又轻视劳动,好吃懒做又自命清高,死要面子又迂 腐可笑,但是又有诚实善良一面的读书人形象。
主 题
小说中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
解
读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谁在笑
掌柜
短衣帮 小伙计 孩子们
笑什么
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 乙己》 课件( 共60张P PT)
结构梳理
序幕
两种酒客——身份差异、典型环境 酒店氛围——人情冷酷
典型环境
站着喝酒穿长衫——身份特殊
科 举
孔
开端
好喝懒做——穷困窘迫
乙
发展
说话之乎者也——迂腐可笑
典型人物
己
教字、分茴香豆——心地善良
制 度 世 态 炎 凉
被打折了腿
遭遇被嘲笑: 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偷书、吊着打、打折腿 科举失败,遭遇凄惨的穷读书人。
什么样的笑?
掌柜 短衣帮
小伙计 孩子们
冷漠无情 穷极无聊 麻木愚昧
附和
纯真但将来?
作者这样写众人的笑,目的何在?
“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 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 的对照,它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 黑暗与冷酷,同时批判了国人的 冷漠和麻木。
素
下酒
荤
物
外
喝酒地点
里
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的态度上有什么 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2
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的态度上有什么 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对长衫主顾: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义,能欺则欺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嫌贫爱富,唯 利是图。
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 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 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 腿,肯定会死。
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 实情况,所以鲁迅说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