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前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历史回顾——从创立至今的汉学发展
。
波恩 也 由于 熟数 俊来 成焉 名人 的季 生
。
,
成
其 目 的 是 焉 了促 逃 莱 茵 州 的 兽 蒙 速 勤
/
篇早期 莱茵 河 浪漫派 的 中心 有海涅 莱本
= =
# )
曾在此 就蔽 的持 人Ε /, ,源自年 孩研 究院升格 焉 大祭
。
不遇 , 年以筱 道所 0
(< ()
%
=
; # <
)
(< 1
冈 米特 拳 和 阿拉 伯拳 舆神 擎
, ,
Α<
(
( 5 巨 &一 : 5
<
2
起来
Ν%< 2 ) > (> &
5
)
Η+也是北莱 茵 一 威斯特法偷 州立圆
度 一 雅利安藉言季
睿馆之一 的系
Χ 共有藏 睿 约 Χ Χ葛册
另有 , 0 0 侗 左右
直 到遇 去的 挑十 年
—
,
人 文李 科 重 黯的 棘移 以 都 是要 假 以待 日 的
,
文拳 家
、
% 5 (
&5
Η+内一侗跟其他 寡巢具有 相 同值值 的
。
不遇 徙 他俩在 以 俊 陪段所
季科
,
而 得到 了季 界的 承忽
,
漠 李 教 席以及 漠擎
遣 留 下 来 的 著 作 中然 疑 可 以 看 出 文 化 交 流的 痕 迹
。
系不 断得 到建立 圃家 如德 团
,
就速 富 畴在道 方 面 比较落 俊 的
。
,
如文擎 抨 兼家
)
、
外国人看中国27——17世纪的德国汉学
外国⼈看中国27——17世纪的德国汉学莱布尼茨是17世纪欧洲最伟⼤的哲学家,关注东⽅,关注中国是莱布尼茨思想的重要特点,那么当时莱布尼茨读过哪些德国汉学家的著作呢?或者说当时德国有哪些汉学家曾和莱布尼茨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呢?本⽂从研究德国17世纪的四名汉学家⼊⼿,揭⽰当时莱布尼茨时代的德国的汉学研究,从⽽在德国当时的⽂化和学术氛围中来理解莱布尼茨的中国观。
⼀、基歇尔的汉学研究17世纪的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在德国,他的代表⼈物是:基歇尔、⽶勒、门采尔和巴耶。
正是这四个⼈,在中国耶稣会⼠们的帮助下来开了欧洲本⼟的汉学研究,使德国汉学成为当时欧洲的汉学研究中⼼。
阿塔纳修斯•基歇尔(Athanasirs Kicher,1602-1680)是欧洲17世纪著名的学者、耶稣会⼠。
他1602年5⽉2⽇出⽣于德国的富尔达(Fulda),1618年⼗六岁时加⼊了耶稣会,以后在德国维尔茨堡(Wurzburg)任数学教授和哲学教授。
在德国三⼗年的战争中,他迁居到罗马⽣活。
在罗马公学教授数学和荷兰语。
他兴趣⼴泛,知识⼴博,仅⽤拉丁出的著作就有四⼗多部。
有⼈说他是“⾃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天⽂学家、机械学家、哲学家、建筑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东⽅学家、⾳乐学家、作曲家、诗⼈”,有时被称为最后的⼀个⽂艺复兴⼈物。
基歇尔虽然著述繁多,但他在1667年在阿姆斯特丹所出版的《中国图说》恐怕是他⼀⽣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
中⽂为《中国宗教、世俗和各种⾃然、技术奇观及其有价值的实物材料汇编》,简称《中国图说》基歇尔在《中国图说》中对中国语⾔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个是对⼤秦景教碑的注⾳和注义,⼀个是对中国⽂字的介绍。
当然,当我们这样说时,必须说这个注⾳系统实际上是来华传教⼠⼘弥格(Michel Boym, 1612-1650)和他的中国助⼿来完成的,基歇尔不过将其发表⽽已。
⼘弥格⽤三种⽅法对景教碑⽂化做了研究。
其⼀是对碑⽂的逐字的注⾳;其⼆是对碑⽂的逐字释义;其三是对碑⽂在逐字释义的基础上的内容解释。
海外汉学研究第五讲德国
郭士立(K. F. A. Gützlaff,1803-1851)
Geschichte des chinesischen reiches
花之安 (Ernst Faber 1839-1899)
•
艾德(Ernest John Eitel 1838-1908)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汉学
• 1909年,汉堡大学(当时称为汉堡殖民学院)设 立汉学系,福兰阁为讲座教授;
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的《中华帝国全志》
•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enrichie des cartes générales et particulieres de ces pays, de la carte générale et des cartes particulieres du Thibet, & de la Corée; & ornée d'un grand nombre de figures & de vignettes gravées en tailledouce
慕尼黑 学派
傅海波(Herbert Franke, 1914- )
贾似道
• "Chia Ssu-Tao (1213-1275): A 'Bad Last Minister'?
in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德国汉学中的道教研究(一)
德国汉学中的道教研究(一)德国的汉学研究起步较晚。
十八世纪前,德国有些介绍中国知识的书,大多是天主教芳济各会的德国传教士。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汤若望(J.AdamSchallvonBell,1591─1666)和基尔彻(A.Kircher,1601─1680)。
汤若望出生于贵族之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德国古典教育。
1911年起入罗马耶稣会的圣·安德雷奥修道院学习,钦佩利马窦和金尼阁在中国传教的经历。
结业当上神甫以后,经葡萄牙到中国传教。
1623年1月抵达北京。
起先在北京学习汉语,后赴西安传教。
由于制造《时宪历》,修造天文仪器和武器,获得明清几朝皇帝的重视。
明崇祯帝曾赐“钦褒天学”的匾额,清顺治帝曾赐“通玄教师”称号,官至一品。
曾受诬入狱,获释后,病逝北京。
汤若望居住中国四十余年,有《汤若望回忆录》3卷,记述有关中国传教事。
基尔彻则在1667年出版了《图说中国志》,图文并茂地介绍中国的宗教和风土人情。
此书在十七世纪时曾在欧洲广泛流传。
在1730年,拜尔(Bayer,1694─1738)也出版了《中国博物志》。
这类传教士写作的书只是介绍中国的常识,并非有价值的汉学研究。
德国的留法汉学家和大学的汉学课程在1814年法国巴黎开设汉学课程时,德国的克拉普罗斯就参加了听讲。
克拉普罗斯(Klaproth,1783─1835),14岁时学习汉文,21岁时就在俄国的戈洛夫金赴华使团中担任翻译,还曾在恰克图学习蒙文和满文。
1815年克拉普罗斯到达巴黎从事汉学研究。
1828年,克拉普罗斯用法文翻译出版了满语本《太上感应篇》。
1833年又以法文发表了论文《关于中国道士的宗教》。
可以认为,克拉普罗斯是德国汉学家中研究道教的第一人。
十九世纪的中后期开始,德国的汉学家开始有人专门写作有关中国道教的论着。
奥古斯特·普菲兹默尔(AugustPfitzmaier,1808─1887)在1869至1885年间,先后在《维也纳科学院学术报告》上,发表了《道士的长生愿望》、《关于道教信仰的某些命题》、《中国道教学说的基础》等论着。
筚路蓝缕的先驱——十九世纪的德国汉学
作者: 张国刚
出版物刊名: 文史知识
页码: 48-55页
主题词: 十九世纪;皇家科学院;德国人;东方语言;讲座教授;商业关系;法兰西学院;东方学;教学机构;李希霍芬
摘要:由于十九世纪政治形势和商业关系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人士,从侵略者、外交官、商人到学者文人,都纷纷来到中国。
欧洲各国都急需培养大批懂得中文,了解中国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人才,从而促进了国内的中文教育。
首先是法国于1814年在皇家科学院(即今日的法兰西学院)设置了西方第一个汉学与满文讲座教授。
这是一个学术性的研究职位。
首任教授为法国汉学泰斗雷慕沙(Jean-Pierre Abel-Remusat 1788—1832)。
1843年巴黎东方语言学校设立中文讲座,才是一个偏重于实际语言训练的教学机构。
整个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人学习中文,不是靠自学的,就。
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中国形象的塑造方式
历史视角:通过 研究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展现 中国的历史和文 化
文化视角:通过 介绍中国的文学、 艺术、哲学等, 展现中国的文化 魅力
社会视角:通过 描述中国的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 展现中国的社会 现实
政治视角:通过 分析中国的政治 制度和政治事件, 展现中国的政治 面貌
中国形象的多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文化逐渐消失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文化观念
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发展:中国 已成为全球第二 大经济体,但面 临经济结构调整 和转型升级的挑 战
社会问题:人口 老龄化、环境污 染、教育医疗等 社会问题日益突 出
THANK YOU
汇报人:abc 汇报时间:20X-XX-XX
京剧: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 式,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 种表演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画:以水墨、线条和色彩为主 要表现手段,强调意境和神韵
剪纸:以剪刀和纸张为主要工具, 通过剪、刻、撕等手法创作出各 种图案和造型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 日,以家庭团聚、拜年、放 鞭炮、贴春联等为主要活动
YOUR LOGO
德国汉学视角下 的中国形象
abc,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abc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 国文化元素 Nhomakorabea德国汉学的发展历程
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 国社会现象
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 国形象特点
20世纪前的德国汉学研究回顾
12 6 2—10 他本人是医学博士, 7 1o 因此被罩召为御医, 同时要求 他管理国家图书馆, 这为他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早已 潜心于植物学研究的他对 中国的动 、植物和医学产生了很大 的兴
趣。18 65年 , 门泽尔编撰出版了一本拉丁文小词典《 [ ,66年 》 19
欧文一本之一。 魏继晋乾隆年间在北京编著过—音外来文化存在互动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佛教传
人了中国, 佛经的翻译与接受对中国的语言文学, 逻辑以及叙述方 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到明清 , 以传教士为代表的外来文化进入
了中国的内陆地区 , 一些传教士在进行宗教事务 , 传播西方知识的
究概 况。
关键词 : 汉学研 究; 德国汉学研 究: 学术性汉学
中图分类号 : O G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2 1 (0 2 0- 2 70 17— 1 12 1)60 5 - 2
用至今。他将欧洲科学家格奥尔格 ・ 鲍尔的《 冶金全书》 成 中文 , 已 使得中国冶金技术有了一些借鉴。他撰写的《 远望说》 也促使了中
的中文名字。 他本 ^ 精通数学和天文学, 来中国之前与意大利著名
科学家伽利略同为灵采科学院院士 。 他于明天启二年来到中国, 先 抵澳门, 后进京陛见 , 与徐光启等士大夫交友甚好。明之后, 汤若望 在清朝依然受到朝廷的重视。 曾被受命参与了《 他 崇祯历书》被沿 ,
后一个较为出名的汉学家夏得 . 勾画出2 世纪之前的德 国汉学研 0
四世出面 , 14 年底 , 于 26 教士出使蒙古 , 几年后, 法皇路易九世也 遣使节到蒙古帐下 , 均不得要领而归。 倔强的蒙古铁骑一直冲到了
地中海。终元之世 , 西方商人与教士来华 , 一直络绎于途 , 马可波罗
德国汉学
年代1678-1833大多是天主教芳济各会的德国传教士。
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德国汉学史上著名的汉学家米勒教士(Andreas Muller),他出版了《关于契丹国的历史和地理论集》一书,此书实际上是他利用传教士们的相关著作编译而成。
据说,他还编译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的拉丁文本。
米勒的兴趣并非如此而已,两年后,他的《中国的碑刻》(Monumenti Sinici)一书的出版,使他成了德国第一位介绍中国金石学的汉学家。
几年后,1678年,米勒又根据波斯文编译了《中国历史》一书1685年,作为医学博士、西方汉学史上著名的门泽尔博士(Christian Mentzel)出版了他所编纂的《字汇》(Sylloge Minutiarm Lexici Latino Sinico Characteristici)一书。
这是一本以当时欧洲通用语言拉丁文来解释中文的一部字典。
1696年,门泽尔博士又出版了《古今中国帝王年表》一书二进制的争论书上有:莱布尼兹博士的二进制研究,以论文写作完成时间来说,是1679年。
论文名称为:《论二进制算术》(Explication de L'Arithmetique Binaire)。
1701年4月,他把此论文寄给远在中国传教的友人白晋教士。
当年的11月,白晋教士寄给他两张图,即:《六十四卦次序图》(Segregationtable)和《六十四卦方位图》(Square and Circular Arrangement)。
这是中国古代易学理论中最为有名的六十四卦的次序图和方位图。
莱布尼兹博士本人立刻发现图中的阴阳爻表示法和他本人创立的新数学《论二进制算术》一文中的数学理论出奇地一致!由此揭开了争论至今的《论二进制算术》一文和白晋教士寄给他两张图何者为先的问题的序曲。
1718年,巴耶尔博士(Gottlieb Siegfried Bayer)出版了《中国日食》(Eclipsi Sinica)一书。
德国专业汉学的建立
德国汉学的确立和发展
19世纪是欧洲汉学形成期,也是德国汉学起步阶段。 1909年德国第一个汉学学科在汉堡大学的前身——汉
堡殖民学院诞生。福兰阁为这一学科的第一任教授。
这标志着的德国专业汉学建立起来了。 继汉堡大学后,柏林大学也于1912年建立了汉学学科,
这一汉学学科同1887年该校东方语言学院设立的汉语 语言教学相比,更注重科研。 荷兰汉学家高延成为首 位教授 。
间内彻底改变了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卫礼贤《中国心灵》
卫礼贤:《中国心灵》,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7月
2.福兰阁的中国通史研究
作为汉学学者,福兰阁(1863--1946)不仅是德国汉
学史上第一位专职汉学教授,而且也是众多汉学家 中第—位名符其实的历史学家。
福兰阁一生发表专著、论文达200多种,其中最富
卫礼贤通过中国学社和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包括
文学作品)的翻译,使中国文化思想能够在德国得 到广泛传播。
成就:除翻译《论语》、《孟子》、《礼仪》、
《易经》、《吕氏春秋》等中国哲学经典外,还 写有《中国心灵》和《人与存在》两部专著。
他的贡献中,最主要的是儒家经典的译解。
卫礼贤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他在数十年的时
有声誉的是五卷本《中国通史》。
此书以儒家史和儒家国家观为红线,在原始史料的
基础上对长达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进行了连 贯的阐述。
福兰阁还著有《儒家史和中国国教史研究》。
福兰阁对中国史研究的贡献: 改变了以往以历史史实、编年、朝代为主的纪实性
研究方式,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角度阐述中国文 化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德国汉学的发展
第二阶段“东方学中的汉学” 汉学大多由专门从事东方学研究的进行, 代表人物有: 威廉· 硕特和戈伯冷兹 硕特1826 年用拉丁文写成论文《论中国语 言的特点》获得博士学位。翻译出版了 《御书房满汉书广录》,1849 年,出版了 《哈拉契丹--西辽》,1854 年出版了《中 国文学述稿》。由于他的学术建树,被称 为“德国学术性汉学的奠基人”。
4 基歇尔 《中国图说》1667年出版 特色一:《中国图说》对大秦景教碑 的介 绍;二:在十七世纪首次向西方报导了西 藏的情况特色;三:介绍中国文字的各种 类型;四:介绍儒释道三种宗教;五:传 教士所见异于西方的人文与自然奇观;六: 风格奇特的中国庙宇、桥梁、城墙的建筑 式样
5 著名的德译本 《中华帝国全志》1736年法国耶稣会会士杜· 哈 德编写是一部多卷本的中国百科全书,概述第一 卷记了中国分省地理概况和历代大事年表;第二 卷记中国政治、经济,介绍四书五经和教育、科 举;第三卷叙述中国宗教、医学和博物;第四卷 介绍满洲和蒙古,兼及朝鲜与西藏。文学作品收 有元曲《赵氏孤儿》、四篇自《古今奇观》的短 篇小说和十几首《诗经》中的诗歌。 这部书曾是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 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源来源,传播很广。
四、德国 “前汉学”时期的特点 虽然主要目的是传教,但他们在向西方传 播中国的真实信息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 献 双语字典的编纂表现出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也同时为学习汉语,认识中国提供了必要 的工具。
第二节 19世纪德国汉学的发展
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 “业余爱好者的汉学”。 诺曼, 他于1829 年到达广州,1831年他带着 在中国购到的六千多本中文古籍回国, 并将这 些书分赠给柏林,慕尼黑图书馆。 库尔兹,完成了《秦始皇》这篇历史论文。他 1830 年翻译过《太上感应篇》《中经》《刘小 官雌雄兄弟》《古今观止》和《花笺记》等。 帕拉特完成了《满族》的第一卷。著有《关于孔 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与学学说》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况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况
魏思齐
【期刊名称】《世界汉学》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1.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脉络1.1.德国早期汉学:17世纪至建立于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众所皆知,欧洲汉学研究的开端来自天主教16至18世纪在中国所进行的传教工作,最早来自伊比利亚半岛,其为欧洲最早汉学研究之地,之
【总页数】1页(P)
【作者】魏思齐
【作者单位】德国华裔学志研究院;台湾辅仁大学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8
【相关文献】
1.国家图书馆德国“中国学”(汉学)文献交换的历史与展望
2.德国汉堡大学汉学专业的人物与历史
3.一位瑞士汉学家眼中的德国汉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访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冯铁教授
4.从海关洋员到汉学家——德国人穆麟德的汉学之路及其汉学思想
5.德国汉学家福兰阁论中国历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欧美汉学研究是指西方学者对中国语言、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进行研究的学术活动。
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期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德国传教士马迪等人对中国的研究。
随着西方对中国兴趣的增加,欧美汉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19世纪初,随着欧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以满足西方政府和商人的需求。
随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欧美汉学研究逐渐扩展到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欧美汉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以及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西方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机会。
欧美汉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描述和分析,逐渐发展为对中国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加剧,欧美汉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西方学者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等方面,努力深入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欧美汉学研究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到中国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等多个领域。
欧美汉学研究的现状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和挑战。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加剧,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需求越来越迫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然而,欧美汉学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研究资金的不足等问题,需要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总的来说,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都表明,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西方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和研究视角。
欧美汉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国汉学研究
纪的哲学。
佛尔克译著: 《论衡——王充哲学散文选》、《墨子》; 中国哲学专题论著有《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中国文
化的思想世界》。
佛尔克与福兰阁的不同处:佛尔克的学术兴趣和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像福兰阁那样放在中国史和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发 展的过程方面,而是放在中国哲学方面。通过佛尔克 对中国思想史的连贯论述和系统的研究,西方人对中 国哲学发展的了解也不断加深。
影响极广。
1987年发表力作《南宋战争史的研究与文献》
3、以艾克斯(1891--1958)为首的莱比锡学派,
主要研究中国先秦文史。
艾克斯在汉学方面的研究重点最初集中在先秦语
言文学方面,在诗经和楚辞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
1950年以后开始注重研究中国历史,并努力用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编写中国通史和撰写论文。
学会杂志》、《东亚杂志》、《柏林大学东方语学 院通讯》和《亚洲通讯》。
二、 汉学:从“业余”到学科建立
库尔茨、帕拉特、威廉· 硕特、嘎伯冷兹以及威廉· 顾
路柏和夏德等,为德国汉学的学科化打下了基础。
库尔茨曾任慕尼黑大学汉语教师。主要历史论文有
《秦始皇》,此外还译有《太上感应篇》、马融的 《今古奇观》。
南地区民间童话》(1941年)、《古代中国地域文化》 (1942年)和《中国边民文化和居住形式》(1942年)。
3.历史与社会制度
中国历史和社会制度构成了这个时期德国汉学研究的
重要研究对象。 中国史研究方面,这个时期的德国汉 学家主要有福兰阁和孔拉迪。
孔拉迪的《中国历史纲要》方法上此论著采用了民族
卫礼贤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他在数十年的时
间内彻底改变了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第五节 德国汉学
5、韦伯
他是一位文化社会学家、思想史家和哲学家。苏国勋称之 为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的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 一(《学术与政治· 序》),又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不懂汉语,却写出了《儒教与道教》这样的汉学名著。 在书中,他不仅比较了儒、道(重点在儒),而且探讨了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他的结 论是:儒家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他的其它著作 一样,韦伯从上层建筑(文化宗教)而不是经济基础入手 探讨社会制度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的思路相左。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他的学说在中国曾经长期无人问津。 随着八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亚洲四小龙的腾飞,儒家 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成为世界汉学的观注点,于是中国出 现了“韦伯热”。
二、二战前主要汉学家和成果
1、卫礼贤 他曾在中国青岛担任过传教士,1929年任北 京大学名誉教授。他翻译了《论语》、 《孟子》、《礼记》、《易经》及《道德 经》、《吕氏春秋》等,是著名的中国经 典欧译的三大家之一。另外,他还有《中 国文学》、《中国心》、等著作。
2、福兰阁
他是德国第一位专职的汉学教授,以研究 中国历史而著名。其最负盛名的是五卷本 《中国通史》,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解 读中国历史,被称为“整个欧洲罕有伦比 的著作”,“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古代史学 思想精确理解的象征。”
第五节 德国汉学
一、概况
十九世纪以前德国汉学同欧洲的法、英相比,较 为落后。直到1909年德国第一个汉学学科才在汉 堡大学的前身——汉堡殖民学院诞生。 其后,1912年、1922年、1925年柏林大学、莱比锡 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建立了汉学专业,从此德国 德国汉学从业余走向专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汉学受到重创,一些汉 学家离开德国,“当时在国外的汉学家比在德国 境内的还要多” 。二战后,德国治学重整旗鼓,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海关洋员到汉学家——德国人穆麟德的汉学之路及其汉学思想
(项目编号: * 本文系 2012 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海关洋员与美国的汉学研究 1854—1949 年” GD12CLS01)的阶段性成果。 《欧洲中国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① 黄长著、孙越生等编: 李雪涛: 《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② 《国家图书馆藏穆麟德藏书介绍》 , 《文津学志》2011 年第四辑,第 292—298 页。 ③ 翁莹芳: 关于穆麟德的生平,本文主要参考穆麟德夫人于 1930 年出版的《穆麟德传记》 (Rosalie von Moellendorff, Paul Georg von ④ Moellendorff. Ein Lebensbild. Leipzig: Otto Harrossowitz,1930)以及德国汉学家、目录学家魏汉茂在《新版德语地区人 物传记辞典》中所撰的详细词条(Hartmt Walravens, “Paul Georg von Moellendorff,” Neue deutsche Biographie. Band 17. Ed. Historische Kommission bei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Duncker & Humboldt, 1994, pp. 629-631) 。 是德国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家庭的姓氏,也可写为“Moellendorff ” 。在德国现代辞典里,大多数用 ⑤ “Möllendorff ” 来书写穆麟德的德语原名。 “Möllendorff ”
《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2),以及论文《国家图 书馆藏穆麟德藏书介绍》(3) 曾简略介绍穆麟德部分 著作,但对穆麟德的生平以及汉学成就的认识仍 较模糊,迄今未见专文全面论述其汉学成果。鉴 于现状,本文梳理散见于德国各图书馆和档案馆 的历史文献,厘清穆麟德的汉学之路,全面梳理 其学术成果并进行评价,介绍其汉学思想概貌。
18—19世纪欧洲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手册》前言(1863)
【编者按】詹姆斯·萨默斯(James Summers)于1863年出版了《汉语手册》,遗憾的是,150年来该书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客观而言,该书作者学有专长,使得他能够站在普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汉语的诸多事实,其中对汉语音节结构的描写以及对汉语词类的分析,非常精到,为当时学界所少见,得出的许多关于汉语的研究结论,应该说都已达到当时欧洲汉语学术界的最高水平,即便到今天,他对汉语的许多认识仍然能够引起学人的思考,给人以启发。
本刊特此刊发该书的《前言》部分,标题系编者所加。
《汉语手册》出版的目的大致有三:一是为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①学习中文的学生提供教材;二是为英国学习中文的其他人士提供辅助;三是为中国本土初学中文的人提供支持。
为表明该书写作的必要性,我们就必须回顾一下现存的有关汉语教学研究的各种著作,直截了当地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指明它们作为中文学习辅助资料的学术价值。
英国的中文研究,广而言之,甚至是欧洲的中文研究,也不过是近些年的事。
传教士著作中的一些模糊表达,尽管本身大体正确,却仍然需要传教士去加以解释,防止主观臆断以致曲解原意。
因为没有老师随时更正西方人头脑中故有的一些偏见和错误结论,许多法则和真理经常会被误解。
早期东方史研究者对中国神奇般的描述,使得有关中国人的一切都被过度渲染,甚至出现了许多子虚乌有的东西。
首部系统论述中文的著作《华语官话语法》由多明我会(亦译道明会)修道士瓦罗(Francisco Varo)(亦译万济国)编著②,1703年在广州以木刻印刷的方式出版。
拜耶尔(T. S. Bayer)1730年用拉丁文发表了他的著作《中国博物论》(Museum Sinicum)(上下卷,8开本),在圣彼德堡出版。
然而拜耶尔却未能实现期写作初衷。
该书由传教士著作中的资料搜集整理而成,并对这些资料加以评论,用词隐晦,不令人满意。
十九世纪原始汉学的真正确立
十九世纪原始汉学的真正确立汉学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确立应属十九世纪。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序言明确地指出:“东来教士及欧洲本土学者相偕并进,至十九世纪,汉学于焉确立。
”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野蛮发展扩张的阶段。
鸦片战争使中国灾难重重,中国被迫向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现实政治和商业利益的需要,使欧洲各国普遍开设了汉语课程。
西方外交官、商人、传教士和学者不断涌进中国。
其中一些人回国后在大学潜心研究汉学,成为著名的汉学家,如牛津大学的理雅各教授、剑桥大学的威妥玛教授、巴黎大学的雷慕沙教授等。
所以欧洲学者普遍认为,十九世纪汉学方才在欧洲真正作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建立起来了。
例如,在法国就有巴黎大学第一个汉学博士雷慕沙(Abel Remusat,1788—1832)教授,为汉学的研究、著述奋斗了一生。
他幼年就嗜好植物学,借助字典攻读《本草纲目》,自学掌握汉语和满语,创设汉学讲座,是巴黎法兰西学院首任汉学教授,讲述欧罗巴中国语研究之起源、进步及效用;与德国汉学研究者克拉勃罗德(Klaproth)等协力,在巴黎发起亚细亚协会,任会长;创办《亚细亚学报》,雄视汉学界;担任王室文库东方文籍部主任、王室印刷局东方抄本出版委员、育哑教育改革委员、内政部文艺调查委员等职。
著有《塞外民族语言考》(1820)、《汉文启蒙》(1822)、《法显传译注》、《中国语言文学论》等。
在法国还有:在华译习汉文、穷搜遍览经史子集四十年的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1873)汉学家,译有《太上感应篇》、《蚕桑辑要》、《老子道德经》、《景德镇陶录》、《大慈恩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灰阑记》、《白蛇记》等;研究竹书纪年,著有《中国教育论》、译有《周礼》的毕欧(E·Buiot,1803—1850);被尊为欧洲汉学泰斗的法兰西学院汉学教授沙畹(Emmanuel EdwardChavannes,1865—1918),著有《司马迁史记》(五卷,1895—1905)、《两汉时代之石画像》(1898年)、《北华访古录》(1905—1915)、《泰山志》(1910)、《西突厥史料》(1903)、《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译注》)(1894)合著《中国摩尼教考》(1913)等,主办西欧唯一的《汉学杂志通报》,其著述讲授,“创见既多……考证精细……图像丰富,解说精细……”可谓“开西欧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之风尚……启发后之学者以社会学研究汉学之途径”(同上书,第96—97页);以研究中国古方言古韵为专长,南安史语和道教研究均有贡献的马伯乐(Henri Maspero,1883—1944),著有《中国古代史》(1928)、《唐代长安方音考》(1920)、《安南古代历史》(1910、1916)等;研究范围泛涉东方学各部门的汉学著名杂志《通报》主编、当代欧洲从事汉籍目录校勘的第一人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设中央亚细亚历史地理考古学讲座,旅行中央亚细亚,从事于考古,发现唐及五代人写本及雕本古籍,返国后考订研究,以敦煌学名世,推为学士院委员,著书不多,论文宏富,极博且深刻,除与沙畹合著《中国摩尼教考》外,还有《敦煌图录》(1920—1926)等;中国佛学美术研究的当代第一权威、巴黎大学教授傅舍(AlfedFoucher,1865—1930),为法兰西之阿富汗考古学探险队长、日法会馆学监,著有《犍陀罗之希腊佛教艺术》(1995,1918—1922)、《佛教尊像学研究》(1900,1905)等。
汉学:回溯与前瞻
汉学:回溯与前瞻中国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醒觉和关注,正使一种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注重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对话式的汉学研究成为可能在世界文化地理版图上,汉学(sinoloy)可以说是一个颇为古老的、并且具备重大的文化功能和影响力的学科。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学也日益进入国人的视野。
在国际学界,关于汉学的定义,历来较难统一。
德国第一个汉学教席的拥有者福兰格(ottofranke)的定义最为宽泛,故也从者众多。
他将汉学诠释为是一门研究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学科。
此外,流行于西方学界的比较约定俗成的定义,则是倾向于以对中国语言与历史的研究为界标。
这种倾向多少意味着在“永恒”的静态中国的想象背景上,把汉学作为一种考古性的学科来对待。
作为对这种倾向(古典汉学)的反动和发展,才有了后来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的以社会史及文化问题为对象、以经验实证方法为导向的所谓现代汉学和中国研究的勃兴。
古典汉学和现代汉学的一定程度上的分立,使汉学学科的自我理解成为一个深具意义的难题。
如果从日本的14~15世纪开始形成的传统汉学计算,那么这段地区性的历史已足有七百年。
如果从传教士利玛窦1582年入华计算,那么这段有世界史意义的历史已有四百余年。
这一非学院化的传统,事实上成为欧洲汉学的主导流向。
来华传教士的关于中国的书信、翻译及研究,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了重农学派、刺激了欧洲现代科层制度的形成,而且还引发了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的中国热。
这些无疑都为欧洲的现代性打上了无可争辩的中国烙印。
如果从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授讲席计算,那么,学院式的、专业化的汉学也已经走过了将近二百年的历程。
继法国之后,俄、英、美、德设立汉学教席。
在西方拉丁国家中,除法国外,意、西、葡的大学汉学相对不是十分强大,可它们拥有过传教士汉学家的庞大队伍。
北欧国家虽然相对而言是汉学研究的后来者,可他们一方面承接法国学派的传统,一方面结合既有的和平研究传统,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以前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日语资料为中心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刘正【按语】:本文初稿于1996年,定稿写成于2003年,作为北外汉学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德国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言后颇受好评。
但不想该会议论文集至今未出,而《国际汉学》也一直未曾公开发表此文,致使此文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发表和出版的机会。
但是,北京大学儒藏网、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以及国内外一切汉学研究专业学术网站,认识到此文的学术价值,曾经全文转载此文。
但是,网络版论文出现不少外文字母拼写错误,如将“Orientalische Bibliographie”写成了“Orientalische Bibhgraphie”等。
有些错误源于拙著《图说汉学史》一书。
现在经重新修订的两卷本《东西方汉学思想史》一书中的德国汉学19实际以前部分章节内容,发表如下:引子德国对日本的了解开始于十六、十七世纪。
1649年,德国传教士Varenius Bernhardus 用拉丁文出版了研究日本的专著《日本王国志》(Descriptio Regni Japoniae)一书。
而后,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学术交流很长一段时期要通过荷兰来实现。
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当时这两国之间的学术交往涉及到汉学。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所谓的西学最初主要是指兰学,即来自荷兰的思想和科学技术。
那时,日本在学术上和德国是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的。
不过,就算是有点通商和外交联系也谈不到汉学研究的层面上。
更何况那个时代德国的汉学研究是以实用语言方面的传授为主,若想作真正的汉学研究就得先去法国,儒莲(Stanislas Julien)是那个时代西方汉学研究的真正领袖。
但是到了明治维新时代,日、德关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改善。
正处于大力发展新式教育事业的日本,通过德国驻日使馆的特别推荐,高薪聘请德国历史语言考据学派的史学大师兰克教授的著名弟子瑞斯(Ludwig Riess)出任新设立的东京帝国大学史学科(即历史系)主任教授,把德国当时历史学界飞速发展的历史语言考据学派的学术理论和西方史学传统带到了日本。
后来成为日本汉学界顶尖人物的东洋史学祖师爷白鸟库吉等人,成了瑞斯的第一批日本弟子。
从此,德国汉学开始凭借着德国历史学在日本的传入而日益流传开来。
汉学,即英语中的“Sinology”,又被称为传统汉学、古典派汉学,一般认为是指对中国古代语言、思想、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汉学的概念在19世纪才正式形成。
而以“Sinology”这一术语来指代汉学,德国著名汉学家福赫伯(Gauting Herbert Franke)曾在《对欧洲汉学史的一些看法》一文中对西文中的“Sinology”概念进行了语源学上的考察,他提出“Sinology”这一概念是“在1882年才正式出炉。
”①在此之前,1838年开始产生以“Sinology”一词用来说明“汉学家”这一概念。
這裡的“Sino”二字,日文中一般写成“支那”二字,有时也以假名方式写成“しな”。
“支那”这一概念,从语源学上讲,来自梵语佛教典籍中的“Ch’in”一词。
其本意是“秦”,它是古代印度用来指代中国古代秦王朝的专门术语。
在古代印度的史诗《摩诃波罗多》(Mahabharata)一书中已有“支那”一词出现。
这就是今天英语世界中“China”一词的直接来源。
在西方汉学史上,德国著名汉学家李施霍芬(Ferdinand Richthofen)在他的专著《中国地理历史研究》(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gegrundien)一书中曾主张“China”一词来源于今天的越南地区。
此说也许有点根据吧。
因为秦汉之际的社会动乱之时,曾有不少中原人避难来到当时的安南(即今天的越南)地区。
法籍英国汉学家拉考派瑞(Terrien de Lacouperie)以为起源于今天的云南地区。
但他是以上古时代云南·印度贸易来往的历史角度来定论的。
如能成立的话,也只说明印度的“Ch’in”即是由云南传入的“秦”。
法国汉学家考狄(Cordier Henri)甚至认为《旧约全书·伊赛亚书》第四十九章中的“Sinim”就是指“Sin”、“Sinai”,即指中国。
此说的成立没有充分的汉文史料的证据,只说明了比较语源学上的一个可能性问题。
日本汉学家岩村忍在《13世纪东西交涉史序说》一书中考证说:“但是,有关‘Sin’、‘Sinai’等语源的通说,都把‘秦’作为其起源。
此说是根据‘秦’的北京音ts’in(通俗的chin)而来。
这一音中的ch的发音是由不发ch音的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成了Shin、Thin的发音,更进而形成了Sinae、Thinae的发音。
”②在古代语言世界里,“支那”一词又有“Sin”、“Sinai”、“Sinae”、“Thin”、“Thinai”等读法。
日本汉学家青木富太郎在《东洋学の成立とその发展》一书中以为:“‘支那’的语源分为两支,一支是由陆路传来,读音为Seres或Serike。
一支是由海路传来,读音为Sin、Sinai、Thin、Thinai。
”③日本汉学家石田干之助在《欧人の支那研究》一书中也曾持有同样的观点。
这一考证是可信的。
④如上所述,近代日本汉学界特别是东洋史学界的开山祖师就是德国历史语言考据学派的弟子。
其中,白鸟库吉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曾追随瑞斯,亲自到德国留学数年。
这也开启了日本汉学界对德国汉学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和研究。
本文主要是利用日文资料勾画而成,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十七世纪的德国汉学;二,十八世纪的德国汉学;三,十九世纪的德国汉学;四,二十世纪以来日本的德国汉学史研究。
一、十七世纪的德国汉学十七世纪以前德国,大概还没出现汉学家,有的只是与中国有关的门斗撒教士(Conzalezde Mendoza)的《中华大帝国史》(Historia del Gran Regnode China)一书的德文译本,分别在1589、1597、1598年出版三次。
⑤十七世纪时代的德国汉学,基本上是传教士汉学的天下。
那个时候来华传教士(日语称为“宣教师”)虽然以法国籍人数为众,但是也有部分传教士来自当时的德国。
这当中比较著名的是肯施尔教士(Athanase Kircher)。
他是德国早期的汉学家和埃及学家。
1654年,肯施尔教士在《埃及之谜》(Cedipi Aegyptiaci)一书中首倡新说。
他认为:“古代中国人既系埃及人之苗裔,故其书法亦遵埃及之旧。
中国人实籍此以表示其观念者也。
”1667年,肯施尔教士又出版了《中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一书,继续他的中国古人是“埃及人之苗裔”说。
在当时的德国出版界,因为受传教士的影响,也曾出版过在华传教士的早期汉学著作。
这其中就有比利时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教士的《中国年表》(Tabula chronological monarchiae sinicae juxta cyclos annorum LX)一书,该书于1658年在德国出版。
到了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德国汉学史上著名的汉学家米勒教士(Andreas Muller),他出版了《关于契丹国的历史和地理论集》一书,此书实际上是他利用传教士们的相关著作编译而成。
据说,他还编译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的拉丁文本。
米勒的兴趣并非如此而已,两年后,他的《中国的碑刻》(Monumenti Sinici)一书的出版,使他成了德国第一位介绍中国金石学的汉学家。
几年后,1678年,米勒又根据波斯文编译了《中国历史》一书。
根据石田干之助的研究,1683年,米勒还曾亲自编写了一份当时图书馆所收藏的汉文古籍书目(Catalogus librorum Sinicorum Bibliothecae Electoralis Brandenburgicae)。
⑥1685年,作为医学、西方汉学史上著名的门泽尔(Christian Mentzel)出版了他所编纂的《字汇》(Sylloge Minutiarm Lexici Latino Sinico Characteristici)一书。
这是一本以当时欧洲通用语言拉丁文来解释中文的一部字典。
1696年,门泽尔又出版了《古今中国帝王年表》一书。
1697年,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曾“详细地研究和阅读过传教士的报告,并将其中一部分编辑成《中国近况》一书”。
⑦这里所说的《中国近况》一书,书名为(Novissima Sinica),系用拉丁文所作,出版于1697年。
其内容为在华传教士之书信。
卷首有莱布尼兹所作的赞美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的按语性文章。
他在书中特别肯定了康熙皇帝的政绩,并在一封致闵明我教士的信中提出了他想知道的有关中国文化和科学的三十个问题。
在东西方汉学史上,这样的文章似乎并无多大的汉学研究意义在内。
在汉学史上引起争论的问题即是二进制算术和六十四卦卦象之关系的问题。
二、十八世纪的德国汉学莱布尼兹的二进制研究,以论文写作完成时间来说,是1679年。
论文名称为:《论二进制算术》(Explication de L’Arithmetique Binai re)。
1701年4月,他把此论文寄给远在中国传教的友人白晋教士。
当年的11月,白晋教士寄给他两张图,即:《六十四卦次序图》(Segregationtable)和《六十四卦方位图》(Square and Circular Arrangement)。
这是中国古代易学理论中最为有名的六十四卦的次序图和方位图。
莱布尼兹本人立刻发现图中的阴阳爻标记法和他本人创立的新数学《论二进制算术》一文中的数学理论出奇地一致!由此揭开了争论至今的《论二进制算术》一文和白晋教士寄给他两张图何者为先的问题的序曲。
1703年,他把上述论文发表在级别最高的学术刊物《皇家学会会刊》(Memoires de L'Aacadmie Royale des Sciences)上。
本来,这个问题既非汉学问题,又非易学问题。
但问题的关键是:作为数学家的白晋教士为何单单把两个图寄给同样也是数学家的莱布尼兹?从1679年到1701年共计二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们二人是否进行过有关二进制算术问题的讨论?在已公开出版的莱布尼兹的日记、书信等史料中,记录了他和白晋教士的七封通信。
莱布尼兹在信中曾如是说明了二进制算术和六十四卦卦象之关系的问题:“再提到大函的重要问题吧!这就是我的二元算术和伏牺易图的关系,人们都知道伏牺是中国古代的君主,世界有名的哲学家,和中华帝国、东洋科学的创立者。
这个易图可以算现存科学之最古的纪念物,而这种科学,依我之所见,虽为四千年以上的古物,数千年来却没人了解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