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眩晕疾病的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中医眩晕的鉴别诊断

中医眩晕的鉴别诊断

中医眩晕的鉴别诊断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但它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

中医通过观察病情、问诊和切脉等方法,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线索,进行鉴别诊断。

第一步:听诊,辨别病因中医认为,大部分眩晕都与脏腑气血、经络失调有关。

通过听诊,可以判断眩晕的病因是外感还是内伤。

如果是外感引起的,听诊时可听到喉头有痰音、气喘、咳嗽等表现。

如果是内伤引起,听诊时可听到胸闷、心悸、短气、呕吐等症状。

通过听诊,中医可以进一步分析病因,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第二步:观察病情,辨别类型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观察病情,了解眩晕的类型。

中医中,眩晕可分为五种:头晕、眼花、耳鸣、头痛、癫痫。

头晕:指头部围绕眼睛或乃及整个头部旋转或倾斜的感觉。

中医认为头晕多由内伤引起,如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等等。

治疗方法多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等等方法。

眼花:指前面白茫茫一片,又称白翳。

中医认为眼花可以分为虚实两类,虚者多为肝肾阴虚、血不足所致,实者则多为肝火旺盛引起,常常伴有口苦、眼干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可以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耳鸣:中医认为耳鸣多由肝风内动、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

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外敷、针灸、中药治疗等。

其中,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

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症状,多由血脉瘀滞、血液不畅等原因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等等。

癫痫:癫痫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眩晕症状,常常伴随着痉挛和抽搐。

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

总之,中医鉴别诊断眩晕需要观察眩晕的类型、听诊病因、判读脏腑经络状态,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慢性的眩晕症状,中医治疗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诊断和治疗,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思路课件

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思路课件

诊疗过程
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由于精神压力大引起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眩晕头晕头昏。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医生建议患者调整作息时间,减轻工作压 力,同时给予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 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治疗,患者的眩晕 头晕头昏症状逐渐消失。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赵先生,28岁,近期出现持续的 眩晕、头晕和头昏,伴有耳鸣和听力下
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这些症状可分为短暂性、间歇性 或持续性。
诊疗的重要性
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这些症 状的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治疗
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 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 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
02 眩晕头晕头昏的诊疗思路
病史采集
获取患者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 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远程医疗
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实现远程诊断 和治疗,方便患者就医。
基因检测
开展基因检测,预测疾病风险,为 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诊疗指南更新
定期更新诊疗指南
根据医学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 定期更新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指南。
纳入最新研究成果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指南, 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规范临床操作
制定规范的临床操作流程,提高 诊疗质量和安全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医学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究眩晕头晕头 昏诊疗问题。
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诊疗经验和研究成果, 促进学术发展。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引进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眩晕 头晕头昏诊疗水平。

头晕诊断流程、诊断思路及眩晕分类和注意要点

头晕诊断流程、诊断思路及眩晕分类和注意要点

头晕诊断流程、诊断思路及眩晕分类和注意要点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表现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感觉。

患者头晕常分为4个类型,A.眩晕;B.晕厥或晕厥前;C.不典型头晕;D.行走不稳。

头晕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内科、老年科和精神心理科等诸多学科,头晕原因多样且复杂,在针对头晕诊断时需要按照完善而有序流程进行,避免误诊和漏诊,避免延误导致头晕的严重疾病治疗。

头晕诊断思路从头晕诊断流程入手,对头晕相关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明确头晕属于类型,需安排相关辅助检查,直到明确头晕具体病因及诊断。

所有头晕均有原因,也需要明确原因。

的确查不到神经、耳源性及躯体功能障碍,而又存在精神心理因素,进行抑郁及焦虑等精神心理量表的测评后,可以根据实际检查结果考虑抑郁症或焦虑症的诊断,试用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治疗。

(1)判断是否为眩晕(A型"头晕")。

眩晕为前庭神经周围及中枢通路病变导致的身体与外界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一种主观感受。

表现为睁开眼睛发现周围的物体在运动,闭上眼睛时感觉身体不稳定或者在漂移。

(2)对于非眩晕的头晕患者,首先应该确定头晕是否为晕厥或晕厥前。

晕厥是脑灌注不够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

对没有意识丧失者,称为晕厥前。

主要病因包括心源性、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低灌注、迷走反射性血压降低、低血糖以及低氧血症。

(3)对于非眩晕、非晕厥患者,确定是否为周围神经病、深感觉异常、前庭小脑疾病、大脑疾病导致的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行走不稳,需要从中枢神经系统直到骨骼肌,进行详细神经系统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

(4)对于非眩晕、非晕厥且排除导致行走不稳的疾病的患者,则归入不典型头晕,需要进一步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排除重要脏器疾病,特别是危及生命的疾病。

(5)在除外上述器质性疾病之后,需要寻找心因性因素,头晕也可以是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导致。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头晕眩晕是指人体感到头部晕眩、眼前发花、走路摇晃等症状。

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疾病、血液循环问题、中耳炎、颈椎病等。

下面为您介绍头晕眩晕的诊疗指南。

一、诊断1.面诊: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步态等。

2.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头晕眩晕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3.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听力、平衡和共济运动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可以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2.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垂体功能等。

3.耳部检查:包括听力测试、前庭功能检查、眼震检查等。

三、影像学检查1.头颅CT:可以检查是否有颅脑肿瘤、脑出血等病变。

2.颈椎CT或MRI:可以检查颈椎是否有病变。

3.颅内血管超声:可以检查颈动脉、椎动脉是否有狭窄或堵塞。

四、诊断与治疗1.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恢复耳石的位置,从而缓解症状。

对于慢性内耳炎或耳聋者,可以考虑内耳手术治疗。

2.血液循环问题:如果头晕是由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可以采取调整体位、增加水分摄入、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3.中耳炎:对于中耳炎引起的头晕,通常会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配合口服或局部使用激素药物。

4.颈椎病:如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可以采取颈椎牵引、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同时可以配合使用消炎镇痛药物。

5.其他病因治疗:对于其他引起头晕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积极控制其基础疾病,并配合病因相关的治疗。

五、预防与康复1.预防:注意休息、避免暴饮暴食、不过度疲劳、避免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坐或站立。

2.康复: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总结: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面诊、病史询问、神经系统检查等方法来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头晕和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治疗(全文)

头晕和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治疗(全文)

头晕和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治疗(全文)眩晕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不管是脑供血不足,还是梅尼埃综合征、颈性眩晕等来自不同科室的疾病都或有伴随眩晕。

这样一种常见的症状如果没有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北京地坛医院杜志刚教授与医学界特别制作了一期《头晕和眩晕的诊断思路及诊疗》课程,对眩晕的常见原因及鉴别进行分析。

一、眩晕和头晕的鉴别二、良性常见眩晕临床上常见眩晕分为良性及恶性,正如Sloane所说,眩晕诊治的两大任务是诊治良性眩晕提高生活质量和及时识别恶性眩晕挽救生命。

在研究调查中,眩晕的前几类病因归因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晕、偏头痛性眩晕、中枢神经系统眩晕。

现以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症)、后循环缺血为例展开论述。

1.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症)(1)分类原继发BPPV:50%~70%的BPPV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

继发性BPPV: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

①根据位置试验时有无眼震分类•客观性BPPV:位置试验时不仅出现主观的眩晕症状,也出现客观的眼球震颤。

•主观性BPPV:位置试验时仅出现主观的眩晕症状,而无客观的眼球震颤出现。

②根据耳石所在半规管分类•后半规管BPPV。

•上(或前)半规管BPPV。

•水平半规管BPPV。

临床上以后半规管BPPV最常见,占近90%,其次为前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

(2)诊断依据•Nylen-Barany体位诱发试验。

•Dix-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

2.后循环缺血诊断依据:•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三高”。

•起病急,症状持续短,多在数分或1h内缓解。

•症状有头晕/眩晕。

•行走不稳,言语含糊,肢体麻木等。

•可突然进展至意识障碍,要高度警惕。

•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依据。

图:后循环缺血的DWI像三、恶性眩晕1.定义:所谓恶性眩晕,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通常是指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头晕,如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毒等.2.注意点•Edlow:小脑梗死早期表现为眩晕时诊断困难,头颅核磁和急性眩晕综合征可提高恶性眩晕检出的敏感性。

樊春秋的眩晕类疾病诊治思路

樊春秋的眩晕类疾病诊治思路

樊春秋的眩晕类疾病诊治思路樊春秋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著名医家,他对眩晕类疾病的诊治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表现为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不适感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樊春秋的眩晕类疾病诊治思路入手,分析其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应用。

一、樊春秋对眩晕类疾病诊治思路的总体认识1. 眩晕类疾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2. 眩晕类疾病与人体气血运行有关。

3. 眩晕类疾病与情志有关。

4. 眩晕类疾病与饮食有关。

5. 治眩晕应当辨证施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樊春秋对眩晕类疾病辨证施治思路气虚型眩晕是由于脾胃气虚所引起的。

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樊春秋认为治疗气虚型眩晕应当补益脾胃,使其产生充足的气血,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1)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重口味。

(2)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3)中药治疗,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2. 血虚型眩晕血虚型眩晕是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血液所引起的。

患者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等症状。

樊春秋认为治疗血虚型眩晕应当滋养血液,增加身体内部的能量储备,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1)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2)中药治疗,如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等。

痰湿型眩晕是由于身体内部湿气过重所引起的。

患者表现为头重脚轻、口苦口干等症状。

樊春秋认为治疗痰湿型眩晕应当清除身体内部的湿气,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1)调整饮食结构,少食用富含油脂和淀粉质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2)中药治疗,如二陈汤、消渴丸等。

4. 肝郁型眩晕肝郁型眩晕是由于情志不畅所引起的。

患者表现为头晕、情绪低落等症状。

樊春秋认为治疗肝郁型眩晕应当平衡情绪,使其得到缓解,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1)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2)中药治疗,如柴胡汤、逍遥散等。

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

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
镇静:如肌注地西泮 10mg、西比灵 5mg Qd 改善血液循环药:如敏使朗 6mg Tid。 抗胆碱能制剂:如 654-II 10mg IM 脱水利尿:如呋噻米 20mg IM/IV
减免诱因 增强体质 药物预防
6 / 29
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
1
出现眩晕(天旋地转样头晕、浮沉、漂移或翻滚感)
2
病史询问、查体、辅助检查、专科检查 定位诊断:1、有听力障碍:耳性。2、无听力障碍:前庭神经性、大脑性、小脑性、颈性。 定性诊断:1、血管性 2、外伤性 3、占位性 4、炎症性
5、中毒性 6、代谢性 7、退行性变性 病因诊断: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小脑出血 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
4
间歇期
康复治疗
预防发作
静卧 减少刺激 控制水、盐摄
入 预防并发症 预防跌伤
病因明确者,进行相应处理:
抗感染 手术 手法复位等
理疗 体疗 重点加强平
衡功能的锻

6
抗晕剂:如肌注异丙嗪(非那根)25~50mg、苯巴比 妥(鲁米那)0.1~0.2 或静脉滴注西其丁 250ml(内含 倍他司汀 20mg)

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思路

眩晕头晕头昏诊疗思路
焦虑性疾病
后路我病变(包括缺血)、基底动脉性偏头痛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科
二、眩晕/头晕的临床症状及检查
眩晕/头晕的床边检查
检查 自发性眼球震颤
VOR检查(甩头实验) 眼球运动(跟踪、扫视、 VOR抑制) 位置试验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科
意义 外周性或中枢性前庭疾病 外周性:眼震特点是水平-旋转、非注视性 增强 中枢性:眼震表现是任何方向(上、下、旋 转、水平) 可发行多数外周性前庭病变(即>60%) 异常时提示中枢性损伤
性、功能性疾病或长期脑力过劳、皮层功能弱化 所致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科
一、眩晕、头晕、头昏有哪些不同
(三)检查方法不同
眩晕:前庭眼反射、半规管的温度和转体等方法 协助定位定侧诊断
头晕:通过本体觉、视觉、耳石觉的临床检查确 定定位与定侧
头昏:问诊、功能性EEG、简易认知、脑力负荷 试验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科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科
二、眩晕/头晕的临床症状及检查
眩晕/头晕的临床特点
特征 表现形式
旋转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 平衡不稳感
非特异性头晕
可能的诊断
急性前庭性疾病(中枢或外周) BPPV、偏头痛性眩晕、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双侧前庭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 病、脊髓病、正压性脑积水、脑血管病、小脑疾病) 直立性低血压、药物性原因、心理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神经科
四、复发性眩晕
复发眩晕的诊断要点
疾病
偏头痛性眩晕
主要特点
自发性或位置性眩晕,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天; 有偏头痛病史;眩晕发作时伴有偏头痛症状;眩晕 由偏头痛特异诱因所诱发
良性反复发作性眩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诱发因素
无明显诱因:VN、PCI、MD 行走加重:双侧前庭神经病、亚联、脊髓梅毒、多
感觉神经损害 头位改变 (重力方向):BPPV 转头:前庭阵发症、旋转椎 抬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 咳嗽、压力或声音变化:外淋巴瘘、SSCD 特定场合、应激:精神源性 激素改变等:VM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治疗
1 •止吐; 2 •激素; 3 •改善前庭局部微循环; 4 •营养神经; 5 •前庭康复锻炼。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病情演变
治疗后头晕好转出院。 病史:出院1周再次出现头晕,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程度重, 伴视物旋转,持续10秒左右缓解。躺下和向左翻身时易发。 查体:双耳听力粗测正常,双眼无水平眼震,平滑追踪试验阴 性,甩头试验左侧可疑阳性,指鼻试验阴性,闭目难立征阴性, 直线行走试验阴性,原地踏步试验阴性,Dix-Hallpike试验左 侧阳性。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治疗
1 • 改善前庭局部微循环; 2 • 营养神经; 3 • 抗焦虑治疗; 4 • 前庭康复锻炼。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总结和反思
1、头晕只是一种症状,并非是我们的最终诊断;
2、头晕还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3、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的头晕,也有可能是不同的疾病; 4、如果患者就诊的时间是在疾病后期,我们是否可以正确进行 识别; 5、头晕的诊断一定要关注患者的耳朵和眼睛,它往往可能是打 开诊断大门的钥匙。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第一步:头晕的问诊
病史最重要
The neurologic hist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eurologic diagnosis.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头晕的症状界定
眩晕
头昏
走路不平衡感
晕厥前状态
庭病变,如前庭神经炎或神经迷路炎。 Laryngoscope,1996,106:476-478.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仍然头晕
出院1月时复诊仍然有头晕情况; 头晕持续性存在,程度轻,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行走和活动时 稍有漂浮感,无明显加重缓解因素。 查体:双耳听力粗测正常,双眼无自发性眼震,平滑追踪试验阴性, 甩头试验左侧可疑阳性,指鼻试验阴性,闭目难立征阴性,直线行走 试验阴性,原地踏步试验阴性,Dix-Hallpike试验阴性,roll test 阴性。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伴随症状-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
MD、DEH、突 发性耳聋、耳硬 化症
后循环缺血、 前庭神经元 炎、BPPV
VM、VP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第二步:头晕的床旁体检
一、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测量血压。
血压过高、过低均可伴发头晕症状; 双侧血压检查,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卧立位血压检查,直立性低血压。
症状持续时间
秒:BPPV、外淋巴瘘、上半规管裂综合征、VP 分钟:TIA、VP 数十分钟-数小时:MD 数天-数周:VN、突聋、后循环出血/梗死、MS 多变性:VM(数秒-数天) 持续性:头昏(精神源性或其他内科系统性疾病)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单次or反复
单次:VN、突发性耳聋、后循环卒中 反复:VP、BPPV、MD、VM
5%~10%,住院患者的67%。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神经科头晕病因复杂,包括多种疾病
25.00 20.00
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比例
23.47
22.81
19.83
19.83
患病原因百分比(%)
15.00
10.00 5.00 0.00
7.62 4.79
1.65
PCI BPPV 神经症 高血压病 偏头痛 脱髓鞘病 其他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第三步:针对性辅助检查
纯音听阈检查、VNG、vHit、VEMP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辅助检查
纯音听阈测定:正常。 头颅核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心电图、上腹部B超及动脉彩超均未 见明显异常。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自发性眼震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VHIT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诊断
前庭神经炎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和(或)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 失的患者。 2、眼球运动检查:一般按左一左上一左下,右一 右上一右下的顺序。多由颅脑外伤、鼻咽癌、脑 炎、脑膜炎、脑脓肿、脑血管病变等引起。 3、自发性眼震:患者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 移动。 一般从正中开始,分别向左、右、上、下 的顺序进行检查。 4、诱发性眼震:位置试验、凝视、甩头、摇头、 声音诱发、 Valsalva诱发。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甩头试验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交替遮盖试验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Dix-Hallpike试验
后半规管BPPV 的诊断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Roll-test
水平半规管BPPV 的诊断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第二步:头晕的床旁体检
既往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偏头痛史, 无晕车晕船病史,近期无特殊服药史。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BP: 140/90mmHg, 意识清,脑膜刺激 征阴性,颅神经阴 性,四肢肌力5级, 肌张力正常,病理 征阴性。
头晕体格检查:双耳 听力粗测正常,双眼 可见快相向右2度水 平眼震,平滑追踪试 验阴性,甩头试验左 侧阳性,指鼻试验阴 性,闭目难立征不合 作,直线行走试验不 合作,原地踏步试验 不合作。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Dix-Hallpike
左侧
右侧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文献复习
• 大多数 BPPV 为特发性,但也可能是继发性的,如继发于头部外伤、内耳疾病或继发 于手术和长期卧床。 总之,任何分离耳石但不完全损伤半规管功能的内耳疾病,都可 能引起继发性 BPPV。
发病率:34%~61% 的患者在手法复位成 功后存在残余症状。
1、PEZZOLI M, GARZARO M, PECORARI G,et al. 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nd rthostatic hypotention[J].Clin Auton Res, 2010, 20: 27-31 . 2、SEOK J I, LEE H M, YOO J H, LEE D K. 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repositioning treatment in patient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J Clin Neurol, 2008, 4: 107-110. 3、胡进, 傅伟达, 尤克,等. 继发性和原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残余头晕症状的比较[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10):16941696.
呼吸呼吸过快或过慢及异常呼吸节律可出现头晕
呼吸节律异常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脉搏如果出现异常脉搏要警惕心血管疾病急性发 作,可危及生命。
脉搏减弱,脉搏短拙,交替脉等,应及时做进一步检查。 体温发热同时伴突发眩晕患者,要注意中枢性发热疾病,如
脑出血、脑炎等。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量表评分
DHI评分:16分 HAMA评分:17分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诊断
前庭神经元炎、继发性BPPV残余头晕症状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残余头晕症状
一些患者在耳石复位成功之后 遗留有一些非特异性主观症状, 表现为持续性存在的非旋转性 头晕、昏昏沉沉、行走不稳感、 飘浮感等症状,或患者仅仅在 头部活动、行走和站立时出现 上述症状,但不伴视物旋转、 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被称为 眩晕后残余症状。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头晕:让医生也头晕的症状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头晕/眩晕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
• 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 一;
• 在一个基于老年人的调查中,眩晕占头晕的比例高达 56.4%;
• 许多研究报道,眩晕影响到20%~30%一般人群; • 国内人群眩晕患病率约为0.5%,占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
2006 年10月—2010 年5月之间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头晕患者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现状
颈椎病?
脑动脉供血不足?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如何化繁为简,减少误诊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头晕/眩晕诊断思路四步
1 •问诊; 2 •床旁查体; 3 •针对性辅助检查; 4 • 诊断性治疗。
第二步:头晕的床旁体检
二、意识状态 是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鉴别的关键。意识
状态异常包括:嗜睡、昏睡、 昏迷、意识 模糊及谵妄等。 包括颅内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如脑炎、 脑血管病、脑肿瘤等。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第二步:头晕的床旁体检
三、眼部检查(瞳孔和眼动检查) 1、瞳孔包括瞳孔的形态、对称性、对光反射等。
仁爱 | 敬业 | 务实 | 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