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分析
第三章新福利经济学2022年
二、无差异曲线
1、概念: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 数量的所有组合(#)。
2、特点: (l)曲线离开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2)同一个人的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群,体现人们的偏
好的差异。 # 即问即答
1.艾奇沃斯盒形图中的生产 2.投入效率
要使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必须使这两种生产要 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MRTS
F LK
MRTS
C LK
3.生产可能性边界
服装
D
· ·B
生产可能性 曲线
·C
O
食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显示所有有效率的产出组合。点 B、C、D对应于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相应的点。
第三节 补偿原则
帕累托标准的特点
1、忽略分配问题 2、不能获得完全的社会排序
B的效用 B5 S4
B1
O
S2 S3 S1
S5 A1
A的效用
一、卡尔多补偿标准
卡尔多在193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方面指 出了个人之间进行效用比较的不可能性,从而抛开 了收入分配问题。另一方面则提出了社会福利增加 的所谓“客观检验方法”,即假想的补偿试验。他 认为,规范经济学即使在个人之间的效用无法比较 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找到“客观的检验方法”。
X
无差异曲线:表 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 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 程度的两种商品所有 组合点的连线。
U Y
返回
无差异曲线相交
如果一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相交,则有A点的效用水平 与C点和B点效用水平相等,但C点在B点的右上方, 比B点效用水平高,于是出现矛盾。
第三章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批判
Stiglitz: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Whither Socialism?”,,MIT Press, 1994)第三章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批判在第三和第四章中,我们将回到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讨论上。
在本章中,我将指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有缺陷的。
该定理认为竞争性经济是有效率的。
与该定理描述的恰恰相反,竞争性经济几乎都是无效率的(下文将作详细论述)。
下一章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做了类似的批判性分析。
在这两章中,我将着重讨论由完全信息和完备市场体系的假设而引发的问题。
其他问题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讨论,例如由缺乏内生性技术变动的假设而引发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出,每一个竞争性经济都具有帕累托效率。
这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假说提出的一种现代说法:人们总是需要同胞的帮助,然而一个人只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恩惠却是徒劳的。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人的私利联系起来,并告诉他人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应为此人做些什么 那他要达到目的将会容易得多。
……我们并不是靠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吃饭,而是他们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些人才会给我们食物。
我们告诫自己,他们只有私利而没有仁慈,不要和他们谈论我们所需要的,而只谈他们的私利。
斯密继续描述私利是如何导致社会商品的:一个人所盘算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会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进而导致了一种非他本意的结局。
对于社会来说,这种情况并不总是有害。
他追逐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其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给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心提供了理论基础。
像其他定理一样,它的结论则取决于假设条件的有效性。
然而,进一步研究它则会发现,该定理与现代工业化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不吻合。
竞争性市场效率的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⑵留意作者所强调的假设条件,并标注“条件A.1…… A.10”,同时注意作者有意或无意隐藏的假设条件都是非常有趣的事。
第三章 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
三、公平准则
许多人不同意将效率作为评价经济运行 的唯一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必须 引入判定社会福利水平的另一个标准—— 公平。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 给出了洛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这 一分 析工具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指标。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对角线OE被称为绝对平等线( Line of Perfect Equality),表明总财富平均分配 于所有家庭。另一极端是完全不平等的洛伦兹曲 线中的OFE折线,意味着唯一的家庭拥有100%的 财富,而其他所有家庭财富都一无所有。图中的 弧形曲线OE越靠近对角线则社会财富的分配越平 等,越靠近边框OFE则越不平等。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一) 公共产品的特征 (二) 判别公共产品的步骤
(三) 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一) 公共产品的特征 1. 非排除性(Non-excludability)。 私人产品: 购买者支付价格就取得了 该产品的所有权并可排斥他人消费 , 这就是 排除性; 公共产品: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 费的,其效用在不同消费者之间不能分割。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纯粹的公共产品必然同时满足以上两 个基本特征,考虑到非竞争性的两个方面,事 实上是三个特征。有些学者在阐述公共产 品的非竞争性时,只考虑到其边际生产成本 为零,而忽略了边际拥挤成本也应为零,其暗 含的意义是这两个条件必然同时满足。事 实上,消费者增加带给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为 零并不足以说明其边际社会成本为零。
矫正性的税收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S’=MPC+T=MSC 110 105 100 95 H J F 税收收入=外部总成本 T B S=MPC A D=MSB
第三章 经济效率的实现条件与福利经济学定理
经济效率的实现条件和福利经济学定理
第一节 经济效率 第二节 经济效率的实现条件
第三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定理
1
第一节 经济效率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四、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一)局部均衡 • 局部均衡一般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 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的代表人物。 • 其特点是假设一个市场价格变动对其他市场价 格没有显著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供求和价格之 间的关系或者均衡状态。
B ( 2, 2).
商品1
A B 1 1 6 2 8
15
长度 =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OB
6 4 OA 6 8
A ( 6,4 )
16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 OB
2
6 4 OA 6 8
B
( 2, 2)
17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 OB
2
6 4 OA 6 8 初始禀赋配置
• 3.从交易中能得到的所有收益都已取尽;
• 4.无法进一步再作互利的交易,等等。
31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从任何一个初始配置出发,一个新的配置 在不降低一个消费者福利的情况下提高了 另一个消费者的福利,那就这就是一个帕 累托改进配置。 • 如何找出帕累托改进的配置呢?
32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xB 2
46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交易的范围缩小到核中,但具体在核中的 什么位置还要取决于市场结构和交易的方 式。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都是价格接 受者,给定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资源禀 赋,消费者的目标是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
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分析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
• (一)个人利益与自利行为 • 亚当· 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每个个体 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个体的目标实现, 则社会利益也就自然达到最大化。然而,在一个 社会里,人的利己行为会受到约束,而基于社会 团体的利他行为总是在道德上加以肯定推崇。...... • 古典经济学看来,个人追求自我利益,为自身的 利益着想并不是恶,但个人必须考虑到他与社会 之间的连带关系。......使个人的幸福服从于如此 广泛地为人所看中的整体的幸福。
社会选择的机制问题
• 从不同个体的偏好出发,最后实现社会的 最优,是新福利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核心问 题。然而就社会选择两种机制的制度安排 来说,有很多问题都将在不同方面对福利 结果产生影响。 • 在公共政策领域,一个主要针对下层社会 福利的政策方案很可能得不到中上层社会 中的选民的支持。人们在这种分配中利益 和处境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福利最大化相关问题
• 福利最大化目标在本质上涉及福利的内涵 以及资源配置的方式,通常遇到的一个挑 战性问题是效率原则在多大程度上没有损 害社会的公平。 • 对许多政府决策者来说,克服市场体制的 缺陷从而获得福利最大化是当前公共经济 政策追求的核心目标。
(二)帕累托最优
• 帕累托改进: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 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 就被增进了。根据这一标准,在不降低一个或更 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 更多人的效用水平,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 • 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就达 到了“帕累托最优”。 •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不仅同资源配置紧密联系地一 起,也同社会的价值观及其冲突息息相关。
第二节 旧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
第三讲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
第三讲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及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注:本讲的内容建议阅读An dreu M as-colell等三人编写的《M icroeconomic T heory》一.总剩余——社会总福利的一种度量0.回顾(1)边际(marginal)与总量(total)的关系:总量是相应的所有边际数量的加总。
(2)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
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货币表示A为了方便起见,效用可以用人们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经济学称之为支付意愿)来度量;支付意愿实际上就反映了相应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
B总效用就是指总支付意愿;边际效用就是指边际支付意愿,经济学也经常称之为需求价格。
(2)边际消费者剩余就是指消费者边际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的市场交易单位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总剩余是指消费者总支付意愿与总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能够在图形上显示出消费者剩余)。
(3)观察市场实际交易单位价格与边际支付意愿(或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2.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1)边际生产者剩余就是指生产者实际获得的交易单位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低单位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总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总交易金额与愿意接受的最低金额之间的差额。
(2)生产者意愿接受的最低单位价格就是相应产品的边际成本,即供给曲线的高度,它反映了用来生产该产品的资源的机会成本,或者说这些资源所用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最大市场价值。
(3)生产者剩余并不等同于企业获取的利润。
3.总剩余(1)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能够在图形上显示出总剩余)。
经济学通常以总剩余作为资源给社会带来的总福利的度量指标。
(2)对“剩余”的研究有三位代表性人物:Marshall;Hicks;Harberger。
本讲所提及的“剩余”概念是源自于Marshall的定义——一个非常粗糙的定义。
(3)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念其实反映的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自愿的市场交易对买卖双方均是有利的。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第一章概述1.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2.关于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是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4.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5.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
6.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的分析。
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等命题的分析,包含价值判断。
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7.福利经济学的场所与发展●1920年,《福利经济学》问世;旧福利经济学(基数测量、效用可比)的代表人物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卡尔多、阿罗等人(序数效用、补偿原则、不可能定理))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罗尔斯、森、黄有光等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
8.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案或改革措施。
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及政策与方案研究.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1.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指资源分配达到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反过来说,……).帕累托改进的目标是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第一节1、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效劳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拟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响,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局部才是经济福利●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根本的福利命题: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拟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根底上,以防止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拟关系问题。
其主要要点如下: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拟的。
福利经济学归纳
福利经济学归纳福利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支,它旨在通过经济学的方法来管理社会资源以提高社会福利。
福利经济学跨越许多领域,如卫生保健、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政策等。
本文将对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应用领域、政策实现和争论进行归纳。
一、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即通过调节资源配置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福利包括个人和群体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方面的福利,如收入、教育、安全和健康等。
福利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工具是福利函数和效用函数。
福利函数是一个用于衡量社会福利的函数,它将个人的福利聚合在一起以产生总的社会福利。
效用函数定义了一个函数,可以衡量一个个人或社会行动产生的效用。
福利经济学在衡量福利和效用时考虑了市场和成本效益分析,以优化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福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福利经济学可以应用于各种社会福利领域,如卫生保健、教育和社会福利等。
1. 卫生保健福利经济学在卫生保健领域的一个主要应用是卫生保健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由于卫生保健资源有限,福利经济学可以帮助卫生保健决策者制定最优化的资源分配策略。
另一方面,福利经济学通过保险、支付政策和医疗费用控制制定,可以使得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和高效。
2. 教育福利经济学在教育领域的一个主要应用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由于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福利经济学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最优化的资源分配策略。
另一方面,福利经济学通过制定受教育者的激励机制、资助教育和解决教育不平等等政策,可以实现更加公平和高效的教育资源分配。
3. 社会福利福利经济学在社会福利领域的一个主要应用是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福利经济学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定福利计划的目标、价值和效果,并提供制定福利决策所需的经济分析和评估。
三、福利经济学的政策实现福利经济学的政策实现需要考虑一系列的经济学原则和工具,如效用最大化、成本效益分析和市场干预等。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福利经济学理论是一个核心的概念,旨在研究政策和决策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个体和社会的行为,以及资源分配的效果来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介绍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相关的理论模型。
一、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效用是个体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或快乐程度的度量。
根据效用理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追求最大化自身的总效用。
这意味着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目标进行权衡和选择。
二、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福利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改变,可以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提高,而不会损害其他人的福利,即使其他人的福利也可能会提高。
帕累托改进被视为一种经济效率的标准,可以用来评估政策或决策的效果。
三、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一个将个体福利聚合为社会总福利的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可以用来评估不同政策或决策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常见的社会福利函数有最大化总效用、最小化不平等或最大化最低福利等。
四、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个体的决策或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效应,而这些效应不在市场价格中体现。
外部性可以是正向的,例如教育和研发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增长和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可以是负向的,例如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福利经济学关注如何纳入外部性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决策的社会福利效果。
五、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在资源配置和分配方面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以是由市场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和市场垄断等原因引起的。
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以便优化资源分配和增加社会福利。
六、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福利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
它描述了在有多个参与者决策的情况下,各参与者都采取最佳策略的状态。
在纳什均衡下,没有参与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效用。
福利经济学及其影响
2、阿玛蒂亚· 森
A、提出以能力为中心的幸福观,能力是效用的重 要来源。 B、贫困本质是不平等,贫困原因是权利被剥夺, 不能有效控制与支配资源
C、发展是扩大人们享有真正自由的过程,贫困是 人们可行能力的剥夺,自由是种社会承诺,要实 现个人责任,必须获得实质自由和机会。自由是 实现责任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个人收入与福利无直接关系,人福利欲望是无法满足 的,否定收入均等化措施。
四、社会选择理论——当代福 利经济学
1、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 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 归纳成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 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而人们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 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 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中每个人对各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偏好,由于获 得信息的差异和利益的矛盾,每个人的偏好显然是 不同的。如何把有差异的个人偏好汇集成一个最终 的社会偏好,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选择问题。
福利经济学最终目标 ——社会福利最大化 和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一个社会成员或者更多的处境被改善又没有成员的处境 被恶化,社会福利就增加了——帕累托改进
1、内容
二、旧福利经济学——庇古的福 利思想
(1)福利分为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经济福利可以计量,社会福利 难以计量,经济福利对社会福利有决定性影响;
(2)个人福利可以计量,人们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是物的效用, 可以以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量; (3)坚持正义原则,主张收入均等化。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制约, 富人的部分货币应转移给穷人,才会增加效用,增加国民收入量。 (4)适度配置生产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最大值。其条件 是国家征税或财政补贴来实现“边际私人纯产品”和“边际社会 纯产品”相等。 庇古社会福利函数式 W=W(U1+U 2+… … + Un)W——福利,U——效用。
消费者行为与福利经济学分析
消费者行为与福利经济学分析引言消费者行为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做出的决策。
福利经济学是一种分析和评估经济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的学科。
本文旨在通过福利经济学的框架来分析消费者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一、需求曲线与边际效用消费者行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需求曲线,它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变化的反应。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单位额外商品或服务时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当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时,需求曲线呈现出向下倾斜的形状。
在福利经济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需求曲线和边际效用的概念来分析消费者行为对个人福利的影响。
通过比较商品价格与边际效用,消费者可以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数量,以最大化其个人福利。
二、消费者选择与效用最大化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会选择能够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边际效用,消费者可以决定购买哪种商品以及购买的数量。
在福利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将效用最大化应用于社会福利的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曲线,我们可以评估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调整商品的供需关系来达到效用最大化以提高社会福利。
三、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行为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卖家掌握更多的信息而消费者缺乏相关的信息。
这种不平等的信息分配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福利经济学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来评估社会福利。
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开信息和个人认知能力的培养,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四、外部性与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可能会产生外部性,即消费者个人的购买决策对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比如某人购买环保产品可以为整个社会减少环境污染;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某人吸烟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浅析福利经济学论文
浅析福利经济学论文《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性及应用》摘要: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社会福利的最优分配问题。
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政府决策、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在实际政策制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最优分配、政府决策一、简介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福利最优分配问题的一门科学。
它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均等社会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干预来提高社会福利。
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福利函数、最优分配、市场失灵等。
社会福利函数是衡量社会总体福利的一个函数,它通常以个体效用的总和或社会需求的总和为衡量标准。
最优分配是指在某个条件下,社会福利可得到最大化或最优化的情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导致社会福利下降。
三、福利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对政府决策、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改善收入分配、实施社会保障等手段来提高社会福利。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和收入不均,通过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来提高社会福利。
四、结论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对于政府决策、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福利最优分配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对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有所贡献。
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PPT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基本概念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 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 以边际效用基数论和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
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
1
旧福利经济学
2
新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1)
经济福利是福利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
效用是消费者在消 费商品或服务时所 感到的满足程度。 有两种衡量方法: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 用。效用与福利在 重要方面是等同的, 但在使用上存在一 定差异。
福利经济学是从生产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 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 间的分配两方面,研 究社会福利最大化以 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 策问题的一门经济学 分支学科。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2)社会福利的 补偿原则论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 利。
③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 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 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如果任一改变使一 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减少, 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 可以认为这种改变增加了社会福利。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
新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
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ality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
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帕累托最优: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和使用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的任 何重新分配,在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 坏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 处境变好。 帕累托改进: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 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 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
福利经济学第三章
大盗贼奇幻水晶球读后感
嘿,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有意思的书,叫《大盗贼奇幻水晶球》。
这书啊,可把我给乐坏了。
书里的大盗贼那叫一个逗,老干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就说那个奇幻水晶球吧,感觉就像有魔法一样,老能引出各种好玩的情节。
我想起有一次我自己的“小冒险”。
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一个废弃的老房子里玩捉迷藏。
我找了个特别隐蔽的角落躲起来,心里那个紧张啊,就怕被发现。
等了好久,都没听到有人来找我,我开始有点无聊了。
这时候,我突然看到角落里有个旧箱子,那箱子看起来神秘兮兮的,就像书里可能藏着宝贝的箱子一样。
我好奇地打开箱子,哇,里面乱七八糟地放着一些旧书和小玩意儿。
我翻着翻着,居然找到一个有点像水晶球的玻璃球。
虽然它不是真的水晶球,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书里的主人公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
再说说书里的故事,大盗贼为了得到水晶球,那可是费了好大的劲。
他一会儿躲起来,一会儿又冒出来,把大家弄得团团转。
我就想啊,要是我也有个那样的水晶球,我会用来干嘛呢?也许我会用它来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或者用它找到我丢失的那些小玩具。
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冒险的乐趣。
就像我在那个老房子里的小发现一样,生活中总是充满了惊喜。
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像大盗贼一样,遇到一个神奇的宝贝,然后开启一段奇妙的冒险呢。
读完这本书,我还沉浸在那个充满奇幻的世界里。
真希望以后还能读到更多这么好玩的书,让我继续在书里的世界里冒险。
福利经济学——精选推荐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第⼀章福利经济学概述第⼆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获得最优的必要条件第三章补偿原理及其应⽤——论述社会改进第四章消费者剩余——⼀个较为数量性的论题,探讨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第五章市场失灵的福利效应——⽤外部性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帕累托最优修正第六章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第七章社会选择理论——试图发现以个⼈偏好为基础的社会偏好第⼀章:福利经济学概述第⼀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第⼆节:福利经济学的产⽣与发展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第四节: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法1.1.1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黄有光:福利经济学是这样⼀门学科,它⼒图有系统地阐述⼀些命题。
根据这些命题,我们可以判断某⼀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于还是低于另⼀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
哈维·S·罗森:福利经济学是研究不同经济状态的社会合理性的经济理论。
庇古认为: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个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英国经济学家李特尔认为:最好是把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种形态⽐另⼀种形态是好是坏,以及⼀种形态是否应该转变成另⼀种形态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福利经济学是⼀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最佳的途径、收⼊的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的税收制度的学科。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效果的评价及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进⾏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种经济体系的运⾏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福利经济学:是西⽅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分⽀学科,主要讨论社会选择标准的界定,它是⽤于分析,评判现实经济状况的合理性的理论和分析⼯具社会福利的⾼低取决于个⼈福利的⾼低,⽽个⼈福利⼀般可以⽤个⼈的效⽤或偏好(⽂化和基因)来表⽰1.1.2 效⽤是指个⼈需求得到满⾜(⽣物性⾃然需求和需要培养的需求)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个⼈需求的程度——快乐既有客观性,⼜有主观性。
最新第三章福利经济学和社会保障
第三章福利经济学和社会保障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溯源(一)、功利主义哲学1、边沁对幸福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强调个人利益是共同体利益的基础(2)、个人利益可以估计,且某一行动对共同体的利益的影响按照一定的程序可以确切地估量(3)、私人行动和政府措施的决策依据应是该行动增加快乐或者减少痛苦的明确倾向,即道德伦理的是非标准应是看该行动是否“产生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可能量的幸福”这样的效果。
总之,边沁的论述明确表明了重视个人利益的基本立场,也说明了边沁对协调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支持。
2、穆勒认为:幸福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幸福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快乐的数量,更取决于快乐的质量、(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认为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规律,进而认为经济活动的自由发展最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由于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人们在追逐私人经济利益及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会自然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极力反对国家对经济干涉政策。
李嘉图认为:经济自由罪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进而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增。
综上,古典经济学强调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会有力增加国民财富,也会自动的实现全社会的经济福利的提高;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会减少福利。
2、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和加总以“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为据,论证了自由竞争所形成的市场均衡价格能使买卖双方的剩余之和最大化,即整个社会的总的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率先关注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垄断与自由竞争的矛盾。
二、旧福利经济学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第一个较系统的阐述了福利经济的思想和理论,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该书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一)、福利研究的基础和福利的基本命题1、福利研究的基础a.限定了研究范围:即论证了仅以经济福利替代总福利作为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和实际重要性,侧重于经济因素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的质的结论b.国民所得可以替代经济因素2、福利的基本命题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使福利问题能进行量化研究,也得出了福利的基本命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国民所得数量的增加,以及b.国民所得分配有利于穷人的变化,可能会增加经济福利,并通过经济福利增加一般福利。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对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并介绍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福利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福利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经济手段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效率和公平。
1. 效率福利经济学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调节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要求充分利用市场的价格信号和供需关系,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公平福利经济学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通过对收入和财富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的优化,实现社会市场秩序的协调性和公平性。
二、福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如社会政策制定、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改革等方面。
1. 社会政策制定福利经济学为政府的社会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它通过研究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以及政策对社会福利函数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2. 税收政策福利经济学分析了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通过研究税收的效应和激励机制,福利经济学可以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提供建议。
3. 社会保障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以提高社会的经济安全性和公平性。
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和公平性,福利经济学可以为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4. 福利改革福利经济学研究福利改革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改革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群的福利变化等。
通过分析福利改革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福利经济学可以为政府制定福利改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趋势福利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不断发展和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福利与效用的基本内涵
• 在经济学中,“福利”指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所得, 它包括收入获得和心理满足两方面给消费者带来 的种种好处。 • “社会福利”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公众 在社会利益分配方面达成的社会选择所实现的结 果,它代表着一种集体或群体利益。 •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它被经 济学家用来说明商品的价值或消费者获得的满足 水平。(效用经常和消费者偏好概念联系) • 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概念, 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 现的利益均衡。
(二)效用的内涵和测量
• 经济学领域,效用是消费行为理论基本概念,从 本质上讲,效用是一种人对自我感觉的主观认识 和评价。 • 效用的基本内涵是指人(消费者)从物品(或服 务)中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满足程度越高,效 用就越大。 • 萨缪尔逊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幸福 与效用是成正比的,而同欲望成反比) •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是客观的、可以进行计 量并加总的概念。效用的大小可以按照一定的赋 值来比较。
边沁对个人利益和利己行为的论述
•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将个人利 益置于共同利益的背景下来加以讨论。他 说:“不理解什么是个人利益,谈论共同 体的利益便毫无意义。当一个事物倾向于 增大一个人的快乐利益,或为了这个人的 利益。就整个共同体而言,当一项行动增 大共同体幸福的倾向大于它减少这一幸福 的倾向时,它就可以说是符合功利原理, 或简言之,符合功利。”
(一)福利的经济学内涵
• 简单言之,福利是一种利益或好处,它可以是有 形的物质或财富,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心理层 面的正面的反应。福利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具有相对性。 • 1、个人福利 • 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它是正负 效用的总和。 • 个人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函数的数学公式: • U=U(q1,q2,q3......qm;a1)
社会选择的机制问题
• 从不同个体的偏好出发,最后实现社会的 最优,是新福利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核心问 题。然而就社会选择两种机制的制度安排 来说,有很多问题都将在不同方面对福利 结果产生影响。 • 在公共政策领域,一个主要针对下层社会 福利的政策方案很可能得不到中上层社会 中的选民的支持。人们在这种分配中利益 (一)个人利益与自利行为 • 亚当· 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每个个体 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个体的目标实现, 则社会利益也就自然达到最大化。然而,在一个 社会里,人的利己行为会受到约束,而基于社会 团体的利他行为总是在道德上加以肯定推崇。...... • 古典经济学看来,个人追求自我利益,为自身的 利益着想并不是恶,但个人必须考虑到他与社会 之间的连带关系。......使个人的幸福服从于如此 广泛地为人所看中的整体的幸福。
三、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
• (一)福利最大化
• 在福利经济学里,福利最大化就是效用实现的最
大值,也就是收益——成本比率的最大值。 • 功利主义经济学,福利最大化意味着最大多数人 的幸福,也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选择。 • 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的体系里,福利最大化是 指国民收入或物质财富的最大值。 • 在新福利经济学体系里,福利最大化则意味着在 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二)社会选择
• 经济学无法同政策(或政治)过程保持分离,在治理 经济问题甚至社会问题时选择的对策,是福利经济学 考虑的问题。就经济过程所采取的决策或选择,在民 主制度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市场,就政法过程而言采 取的决策则是投票。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市场和投票是两种最常见的社 会选择形式。社会选择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 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很多时候它是政治过 程(投票、选举)的结果。 • 好的社会选择不仅需要建立民主制度的基础,同时也 需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尽可能实现效率和平等的均衡关 系。在给定的社会环境下,社会选择一般必须确定制 度(市场和投票或经济和政治)安排的优先性。
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观点及其对现代 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主要内容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的影响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 在经济学领域中,福利经济学是最能体现经济学 这门学科自身历史特性和学科发展轨迹的分支学 科。它更多地被解释为一种将伦理学与技术分析 应用相结合的学科。 • 福利经济学以效用或功用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并 研究有关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分为旧福 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前者为英国经济学家 阿瑟·庇古所建立的福利经济学为基础。后者以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不可能定理”为 标志。二者都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福利的界 定,效用的定义。
几种不同的效用理论
• 消费者行为理论,个人消费不同物品(或服务) 得到的心理满足都可以用标准化的效用单位来进 行加总。(足球+啤酒,20,35) • 序数效用理论,效用本身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根本不存在客观标准。 • 序数效用理论是一种基数效用理论得到更广泛认 同与应用的分析方法,已经被大多数新福利经济 学家们所接受。 • 由于序数派效用理论无法比较不同人之间的效用 或心理满足,存在此缺陷。
(三)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是经济学领域消费者行为理论 的一个关键概念。 • 消费者剩余是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 了拥有)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高 于实际支付的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 成了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本质是心理感觉,是一个心 理学概念,其意义离不开心理的满足和评 价。幸福与效用密不可分。
2、社会福利
• 可将“社会福利”界定为一个社会中所有个 体福利的总和。但因不同社会里文化和价值 观念等都存在差异,不容易定义。 • 社会福利可以被定义为所有人共同的效用满 足之和,它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资源 配置和个人效用实现的结果。 • 社会福利水平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也 受政治制度的制约。 • 社会福利的测量:经济学家采用个人的福利 评价和效用的人际评价来描述社会福利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