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第⼀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2016/3/11【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考纲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读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式⽽⾔的,是指皇帝拥有⾄⾼⽆上的权⼒,实⾏个⼈独裁统治,从决策到⾏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的概念。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分权⽽⾔,指全国的权⼒集中于中央、地⽅各级政府⼀律服从于中央政府,受中央的领导和监督,执⾏中央政府的法令、政策和命令。
也就是说地⽅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没有独⽴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切受制于中央。
【时空定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封建社会的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华⽂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阶段特征】政治:国家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权⼒⾼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同西域各族发⽣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化:思想专制,服务政治,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科技⽂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科技⽂化得到很⼤发展。
【具体史实】1、政治上: 秦朝灭六国,统⼀全国;建⽴皇权⾄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确⽴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地⽅废除分封制,全⾯推⾏郡县制);颁布《秦律》。
汉朝:汉初采⽤郡国并⾏制;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中朝”、设刺史、实⾏“推恩令”;实⾏察举制选官。
2、经济上:农业:重农抑商,汉初休养⽣息;⽜耕逐渐普及全国;汉代⽥庄;西汉发明犁壁、耧车、耦犁等先进农具和代⽥法、垄作法;⽔利:漕渠、⽩渠、坎⼉井和东汉王景治黄河。
第2课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知识结构】【自主复习】一、了解背景: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了解: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的表现: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1、皇帝制:①基本特征:表现:A、(地位的不可逾越)B、(亦即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②作用: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和权力的不可转移。
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①三公: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三公之间关系: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②三公九卿制特点:3、地方官制和行政机构: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实行原因:分封制的局限性——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发展。
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必然遭到破坏,形成地方分裂割据。
2、地方有郡县两级郡守:最高长官郡:郡丞:辅佐郡守管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县令(长)、县丞和县尉:乡:乡吏里:里典3、郡县制特点: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总结: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教材金字塔结构示意图)三、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1、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目的:为2、秦法:①实质是②作用: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有重大作用,但严刑峻法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四、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1、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彻底打破了五、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措施:修筑万里长城修建驰道、直道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整顿风俗②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1、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灭亡?2、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
[高中教育]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九卿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牵制) 丞 直
大夫 (统率) 相
接 控
制
(统率)
九卿
太 (虚设) 尉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
皇帝
御史大夫
三公 丞相
太尉
九卿 三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否能把持朝政?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不能。 三公与九卿之间是什么关系?
的基础。 • ③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
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历史学家斯塔1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
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
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
D 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
• 另外,笔者认为,从“帝”一词的来历来看, 君主的权利已经被神化,使君主的权威被赋予了 神的力量,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王”相比, 最本质的不同点是(D )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 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集权制度确立的表现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西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宗法分封 ——天下共主
春秋 礼乐征伐自诸宗侯法出分封制崩—溃—春诸秋 侯五代霸替周王
战国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大夫代替诸侯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诸卿
掌具体事务
(职能部门)
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别把持了国家的 最高权力?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含义: 2、内容 ①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内容: 皇权至上 (核心) 本质: 君主专制
②中央官制:
丞相: 百官之首 —九卿 三公九卿制 御史大夫:副丞相 太尉: (虚职) 相互配合 彼此牵制 高度集权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 ①皇帝制度 ②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③地方: 郡县制
推行:春秋战国开始、 秦始皇:全国范围 郡: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职能:上承中央,下督属县, 汇报丞相) 内容 县:县令或县长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影响: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 的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诸侯 诸侯
周天子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八佾》
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 (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 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 此,孔子很是感叹!
“礼崩乐坏”生动地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 原则已经遭到破坏,周王的权威地位已经不 复存在。
①颁布秦律;
②修建长城、驰道、直道;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④统一文字;
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 ①皇帝制度
三 皇
为自己披 上了神圣的外衣
五 帝
“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 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皇为 天皇、地皇、泰皇;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 舜。这些指上古帝王。
孙洋洋(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的确立
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1.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 2、各国竞相变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各国竞相变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前221年)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年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 . 治制度。 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 C.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 .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 . 6.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 C.地方设立郡县制 . D.皇权至高无上 .
1.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 .秦王赢政把“皇帝” 的是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 .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 . . 2.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 .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 .
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 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 .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 . 4.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 . 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
1、积极: 、积极: (1)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 )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提高了行政效率, 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 对地方的控制; 对地方的控制; (2)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2)消极:专制集权易于引起暴政,导致阶级 )消极:专制集权易于引起暴政, 矛盾。 矛盾。
课件高中政治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 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 敢用。”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 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皇帝的权利: 一、掌权:皇帝总手揽全国政治、 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二、任免:皇帝任免中央和地方 的主要官职。
(1)皇位终身与世袭
3、皇帝制度 主要特征
(2)皇权至上(核心)
(3) 皇帝独尊
本质:是 君主专制, 即:皇帝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皇 帝 太 尉 奉 常
丞 (虚有其位) 相 郎 中 令 卫 尉 太 仆 廷 尉
军务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北至长城
西 东 到 陇 人口达2000万 到 东 西 海
南到南海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 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 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 (2)各国的改革 • 李悝变法、吴起改革、申不害变法、齐威 王改革、商鞅变法、胡服骑射
秦 兼 并 六 国
咸阳
秦
(二)、秦统一的背景原因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 2、战国时期出现统一的趋势;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人们渴望统一; (3)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 (4)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3、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大;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采用郡县制。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 表面看是巩固了周的统治,但从长远 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都是 因为分封诸侯的问题而引起的。秦刚 刚完成统一,若再实行封邦建国,无 疑是自寻动乱。若实行郡县制,则有 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1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周王室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2 群雄崛起 割据称霸
诸侯强大 小国被吞 “尊王”争霸 七雄奠定 韩 赵 魏 燕 楚 齐 秦 三家分晋
废号称王 夺位政变 田 氏 代 齐
李悝变法-魏 竞争激烈 纷纷变法
吴起变法-楚 邹忌改革-齐
申不害改革-韩
商鞅变法-秦
一
1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周王室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修长城 拆关塞 建道路 统一货币、度量衡 和文字 整顿风俗 焚书坑儒
• 这些措施分别有什么作用?
秦长城示意图
秦长城
秦 半 两 钱
秦 权 统一文字 小篆
三
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 思考、讨论: 你如何评价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
提示:可以从这种制度能够建立的 ※ 原因和条件(背景)、 特点、实质(目的)、 作用和影响、 对今天我国加强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有什么启发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件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
郑庄公(前757—前701),名寤生,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在位32年,曾平定其弟 共叔段叛乱。继武公为周平王卿士,联合齐、鲁战败宋、卫,并灭许国,在中原形成霸主地 位。后因周桓王免其职而与周作战,击败周师,射伤周王。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 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 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 “礼崩乐坏”生动地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已经遭 到破坏,周王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吴王夫差剑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越王勾践剑(1965年湖北省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主要的 大国有齐、楚、燕、韩、赵、 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各国国君不再满足原 来的封号,到战国中期以后, 先后改称“王”。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导入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西周灭亡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骊山 (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
骊山烽火台遗址
西周灭亡,周王室衰微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幽王烽火戏诸侯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博得 她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起骊山的烽 火,示警有敌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带兵 来到骊山,准备与敌人厮杀,保卫周王。 褒姒看到他们到达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 心地笑了。但是,从此周王却失信于诸侯。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烽火戏诸侯”。后 来,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烽火,诸 侯们再也不来援助。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思考:秦朝的中央机构有何特点及作用?
特点:三公九卿之间既配合又牵制,
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分封制
难点突破
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廷的一场辩论
王
绾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
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6.周初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两者( D ) A.都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B.都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 展 C.都在短时间内 被废除 D.都有利于历史发展 7.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 依据主要在于: D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 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 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8.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D A. 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 任命 9.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 就论证度量衡而言,下列最有力的证据( ) B A.古籍的记载 B.实物史料 C.政府的声明 D.历史 学家的阐释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统一的背景 2.熟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的由 来、特点,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责,郡县制的目的、 特点、影响) 3.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宏观把握
一条主线: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
从 群 雄 割 据 到 大 统 一 ( 政 治 前 提 ) 皇帝制 度 三公九 卿制 郡县制 选 拔 考 查 官 吏 的制度
二、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3、地方制度:郡县制 4、选官制度 5、法律制度
一、原因条件: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09广东历史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 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补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 度。严格说来,这一制度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 中央集权,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 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关 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 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A,世代世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08江苏题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 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 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08上海题2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
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
❖ 经济上:明中叶以后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 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它在明中叶之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
导地位,到明中叶之后,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
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
打的祸根
思考:
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 集权制度,为什么秦朝还会成为二 世而亡(15年)的短命王朝?其速亡 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千秋功过,你我评说: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论语·季 氏》
王室衰微、大权旁落
春秋战国时代旳政治变动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县制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
秦王朝政治制度旳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于皇帝 地方集权于中央
秦始皇二十八年 峄山刻辞:“ 追念乱 世,分土建邦,以开 争理”,“ 乃今皇帝, 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周和 秦旳制度以为: 周 “失在于制,不 在于政”,秦“失之于政,不在于 制”。
比较:
郡县制与分封制旳异同?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要素
皇帝制度确实立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旳官僚体系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旳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三、废分封,置郡县 四、中央集权制度旳历史影响
探究:
怎样认识中央集权制?
1、主动影响(明清前): (1)维护统一,安定社会,增进民族 融合。 (2)加紧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3)确保中外文化旳正常交流。 (4)为抵抗外敌入侵提供确保。
北抵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旳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皇帝制度旳确立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 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 自称曰‘朕’。” “号曰‘皇帝’ 。”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相同点: (1)性质: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张
皇帝制度:
使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明确三公九卿的职权。三公职权体现了什么 原则,目的是什么,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九卿的职 权是什么,又说明什么问题? 权力的分立和制衡。 以便于皇帝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家天下。
权力高度集中和皇权至高无上!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 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 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①秦始皇为何如此在意丞相出行车骑的多少? ②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核心问题? ①秦始皇害怕专制皇权受到相权威胁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核心问题:皇权与相权 矛盾。
2.(2010高考安徽文综14题)柳宗元认为,
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
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 材料原意的是: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1.(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25题)柳宗元在《封
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 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D
• • • • •
国初海禁严, 立意比驱鳄。 清朝推行什么政策,该政策 借端累无辜, 错在什么地方。这是由什么 此事实大错。 造成的? ——清 黄遵宪
海禁政策;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进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高中一年级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教学目标1.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
2.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
3.认识文物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材料的印证关系。
4.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难点:认识文物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材料的印证关系。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关内容。
)随着西周的灭亡,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开始破坏,中国进入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到了战国初年,主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后来秦经过商鞅变法逐步强大起来,到嬴政继位时,实现统一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这时,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密切,民族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其它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再加上人民苦于战争已久,渴望统一。
秦王嬴政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果断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统一了六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面对如此巨大的历史系胜利,秦王嬴政认为,如果继续使用“王”号,远不足以显示其胜利者的威严及其至尊的地位。
第2课 大一统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法律制度 秦律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1、皇帝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 材料3: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 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 ‘朕’”
要点三 ·地方制度
实行分封制。理由: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 将王室亲祖分封到新占领地,能巩固帝国统治。 推行郡县制度。分封诸侯国将重蹈覆辙,诸侯割据。
3、地方制度——郡县制
王绾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
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 上幸许。” 秦朝廷的一场辩论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及其影响。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概念解析: 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 全国军、政、财权统归中央,地方完全由 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示意图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李斯
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 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 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 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 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想想议议: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相 性质 同 目的
官员产生 方式 不 划分标准
郡县制
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皇帝独尊
问题:请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官 职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②丞相之下有九卿,分管具体政务
作用: 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制度——郡县制
机构: 郡设郡守、郡丞、郡尉 县置县令、县丞、县尉 作用 郡县官吏皆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郡县,过乡里, 直达百姓
互 相 配 合 互 相 牵 制
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 共分郡、县两级。
帝皇 中 央
郡 县
乡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帝
郡县直接向中央 负责
三公九卿
中央机构
县下设乡里,可控制 到社会基层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 吏由皇帝任免 对官员的选拔、考察及
郡
郡守、郡丞、郡尉
县
县令、县丞、县尉
乡
三老、啬夫、游徼
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创立 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
(1)始皇帝的由来:嬴政自认为德高 三皇,功过五帝,创立皇帝称号, 自称始皇帝,希望永世传承。 (2)皇帝制度的特点:①皇帝独尊② 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
(3)皇帝制度的核心:皇权至上(立法、行政、司法、军权)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俸禄制,建立起官僚
里
里典
系统
建立中央政府制度: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 左丞相
分军权 太尉 军务 (虚有其 位)
分权
御史夫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右丞相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位低权重)
• 三公九卿的关系?
九 卿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栗内史 少府 太仆
•
宗庙礼仪教化 宫中警卫 宫门警卫 司法 首都警卫 少数民族 皇室宗族 租税 财政 皇家财政 官府手工业 宫廷车马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②消极方面: 消极方面: 第一,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第一,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第二, 第二,农民赋役沉重 第三, 第三,残酷的刑法 第四,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四,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考点训练: 考点训练:
鲁人” 楚人” 1、( 高考)“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 、(08高考 、( 高考) 齐人” 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 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分封制 宗法制 C.郡县制 郡县制 D.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
第2 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的确立
考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 考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
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 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响)
概念: 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就皇帝和中央政权而言, 专制主义:就皇帝和中央政权而言,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 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 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 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 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 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 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韩国申不害改革 齐国邹忌改革 秦国商鞅变法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 材料一】 有军功者, 上爵;为私斗者, 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 宗室非有军功论, 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 宗室非有军功论 藉。 材料二】 集小( 【材料二】 集小(都)乡邑聚为 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置令、 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 商君列传》 摘自《 商君列传》 摘自 史记·商君列传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 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 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 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
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激 化阶级矛盾,压制思想文化的发展。
课堂总结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 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但一套新制度的确立非短时间能够完成, 巩固新制度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秦虽然 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但承袭秦制 的汉代在地方制度的设置上又出现了反 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反复?我们 将在下一节课探究。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B
7.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
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 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
B
8. 秦的三公不包括 A.尚书 B. 太尉 C.丞相 D. 御史大夫 9. 秦代的地方机构的序列是 A. 郡-乡-县-里 B. 郡-县-里-乡 C. 县-郡-乡-里 D. 郡-县-乡-里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皇帝
中央政权 地方政权
广大劳动者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
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不同点:
时代 与中央 政府的 关系 影响
分封制 奴隶社会
郡县制 封建社会
受封的诸侯具有 中央属下的地方行 极大的独立性, 政机构,郡守和县 令都由皇帝任免 封位世袭 容易形成割据 有利于中央集权 的加强,维护了 势力 国家的统一 划分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 的依据 系,以血缘关 下实行,按地域划 分 系为基础
必修一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政治上:对秦朝的政治 对后世的政治
经济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民族: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总结 什么叫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两大矛盾?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一、政治方面: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⑴、建 立皇帝制度. ⑵、建立三公九卿制,以皇权为中心.⑶、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 控制.⑷、颁行通行全国的“秦律”. 二、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 巩固秦王朝的统一. 三、在思想文化上:⑴、统一文字.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 统一字体,通行全国.⑵、“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秦律
秦王朝崇尚法家 思想,“以法治国”, 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律 法。秦律对于我国后 世封建社会的法律制 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十 一号墓出土。睡虎地秦简中有 《法律问答》等,为研究秦的 律法提供了重要资料。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秦《绎山刻石》(小篆)
中央集权的作用: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九卿
九卿分别是:奉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 (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 务)、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负 责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 手工业)、太仆(负责宫廷车马)。
地方: 全面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下,皇帝的权力之手直接伸向 哪一级? 巩固大一统的其它措施:
第 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条:?
秦阿房宫
彩绘铜车(秦)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和中央机构
①至高无上的皇权: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和中央机构
①皇权: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皇帝与三公 九卿关系
但也束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文化思想的发展与解放, 扼杀社会创造力,阻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争鸣(人教版的一道开放性试题):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 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 什么秦朝却很快覆灭? 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 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 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他的意思是说,秦王朝的灭 亡在于严刑峻法激起人民怨恨,并不是因为郡县 制不好。 你认为柳宗元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皇帝
三公
丞 相 御史 大夫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太 尉 治 粟 内 史
九卿 少 府 太 仆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和中央机构
①至高无上的皇权: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2、地方政权和其他制度
①废分封,置郡县
皇帝
中央机构 郡
地 方 机 构
三公九卿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乡吏
1、皇帝和中央机构
①至高无上的皇权: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2、地方政权和其他制度
①废分封,置郡县 ②官吏的选拔和考核
特点: 细密、严苛 指导思想: 轻罪重刑 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 实质: 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2014.09.15编写: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号:审核:高一历史组【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和内容,学会评价该制度 2、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政治文明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激发学生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时代责任感。
【自主学习】一、背景(了解):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问:1、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怎样?在政治上如何体现?社会大变革①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②由分裂走向统一宗法分封制瓦解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战争频繁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集权措施)确立原因:①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②法家思想广泛传播,受到统治者重视和采纳③旧制度无法维系统治:宗法分封制崩溃瓦解(一)基本特征:(二)内容:1、皇帝制:(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称号独尊、皇位世袭)①表现:A、(地位的不可逾越)B、(亦即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②作用: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和权力的不可转移。
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 p7①表现三公: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三公之间关系: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②三公九卿制特点:职责明确;互相牵制又互相配合;军国大权之手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商鞅变法:推行县制)①实行原因: A吸取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教训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②地方有郡县两级郡守:最高长官郡:郡丞:辅佐郡守管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县令(长)、县丞和县尉:乡:乡吏里:里典③郡县制特点:郡守、县令等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④积极作用:a 彻底打破分封制,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开创了中央政权管理地方的新模式问:①由图P8 秦官僚机构的特点怎样?②据图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有何特点?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度)目的:为使各级官僚机构正常运行,更好的发挥效能,巩固统治5、法律制度:①实质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工具特点:轻罪重刑②作用: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有重大作用,但严刑峻法也给人民带来极大苦难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1、彻底打破了(体制转变)贵族分封制→中央集权制贵族血缘(世袭)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开始2、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3、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安定,经济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四、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1、措施:a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b南攻越族,设置郡县c 修建驰道,统一车轨; d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文字 e 、整顿风俗2、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合作探究】1、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灭亡?2、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他的意思是说,秦王朝的灭亡在于严刑峻法激起人民怨恨,并不是因为郡县制度不好。
探究:你认为柳宗元的看法对吗?为什么?【当堂练习】1.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后,认为原有的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万世”。
特更名号为() A.泰皇B.秦王C.始皇帝D.郡王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最基本特征是() A.设国王为皇帝B.建立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D.权力高度集中3.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4.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这段刻石辞肯定了()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5.右枚印章上的官职在秦朝时的职权不包括 ()A.执掌群臣奏章B.管理全国军务C.负责监察百官D.下达皇帝诏令6.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大意义是 ()A.长期维护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B.使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C.王朝更替频繁,有利于打击地主势力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7.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
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春秋争霸战争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D.统一条件已成熟8.秦半两钱(见下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
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9.观察图片,能从图片中得出的信息是()①皇权至高无上②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③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④太尉掌管军事大权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课后拓展】1.(14分)下面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读图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名民曰“黔首”。
大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钅豦,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1)图示方框中A、B官职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2分)(3)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4分)(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
(4分)CDDBB DBCCA答案:(1)A:丞相、御史大夫、太尉B:郡守(2)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措施: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意义:有效地维护了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般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遇有自然灾害,可以调动全国人力和物力救灾、减灾;能够迅速增强国力等。
缺点:把全国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一旦这个人认识失误或决策失误,将造成全国范围的大灾难,不利于调动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等。
3、解析:郡县制下官吏由中央任免,不得世袭,故A、B、C三项均符合史实,而郡县直属中央不是封地。
答案:D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分土建邦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实行分封制,导致地方诸侯割据,秦朝吸取教训实行郡县制。
答案:B6、解析:由材料表述可判断,此时有些诸侯国力量强大,原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答案:B7、解析:秦朝短命而亡,排除A项;B项的叙述绝对化,始终领先世界不符合事实;C项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所在。
答案:D8、解析:“圆”在古代的寓意是辽阔无边,“方”在古代的寓意是稳定有序,这与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追求大一统和皇权至上、统驭天地万物的思想吻合。
A、B两项分别是对大一统思想的具体解读,D项作为一种宇宙观,蕴含在统治思想之中。
答案:C10、解析: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A【当堂练习】1、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3、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爵位世袭制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④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6、秦朝的“三公”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①负责管理军事②负责国家监察事业③执掌群臣奏章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8、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C.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课后拓展】12.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李斯曾经说“主独治于天下而无所治也”,就是说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力量对他有所制约。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朝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习称“三公九卿制”,但是,秦始皇并没有设太尉一职,而是自掌兵权。
诸卿也并非九个人。
材料三秦始皇统治前期,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以“朝议”等形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但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议”制度遭到破坏。
请思考:(1)结合材料一信息秦王嬴政,确定“皇帝”尊号,自称“始皇帝”,反映了他怎样的意图?“朕”、“制”或“诏”、“玺”等皇帝专用名词说明了什么?皇帝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信息思考:秦朝形成的中央官制主要职能是什么?它是怎样体现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的?(3)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合作探究答案提示:答案一:柳宗元的看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