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维护人格尊严学案(第二课时).doc

合集下载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0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02

《维护个人尊严》教学设计一、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人格尊严》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题《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而学习《维护人格尊严》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后面《保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A、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教材6.3单独学习)的具体内容;B、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C、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2、说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重点的依据:在教材中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意识淡薄的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的依据:依据本课教学内容“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以及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认知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要具体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学生才易于理解。

622维护人格尊严导学案.doc

622维护人格尊严导学案.doc

班级:姓名:学号:课时序数:1日期:分数:课题:6・2维护人格尊严(2)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

2.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

3.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口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徳修养。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白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难点: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知识回顾:1.以下案例中,当事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并说明法律依据。

案例一:八年级学生小磊由于违反了学校纪律,被班主任宣布取消他七年级时的“文明标兵”称号。

案例二:张某邻居趁张某外出期间,在张某家外墙上张贴诽谤张某的人字报。

2.以下案例中,王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并请说明法律依据。

案例三:屮学主王某在网上聊犬时,假冒本班同学李某的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张某有小偷小摸的行为。

♦自主学习: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2.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 之一。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分割,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人的损伤。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还存在__________ 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__________ 之一。

3.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吋,要学会运用__________ 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_________ 、__________ ,或要求其___________ 、_________ ,严重的可以追究其 ___________ o 4.我们也要自觉尊重________ 人格尊严。

____________ 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应给他人起 _________ 的绰号,更不能 __________ 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二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6.2维护人格尊严第二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谢黎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使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案例,判断是哪方面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了伤害,并能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依法进行维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人格尊严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的特殊保护;懂得当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利受到伤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与此同时,自觉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做一个懂道德、讲文明的合格小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如何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视频播放等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小品表演等五、教学时:一时六、教学程序:小品导入:《为什么这样呢?》案例:小良因为上时间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受到老师的批评,并罚写000字的检查,个别同学知道了此事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将他以前曾画过谁的丑化图都透露出去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结果是父亲的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报给了家长了,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思考:(1)看了小品后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小良侵权:老师的肖像权他人侵权:老师、父母侵犯小良的人格尊严权、同学侵犯小良的名誉权,好友侵犯小良的隐私权)教师总结:这些行为都属于侵犯了我们公民的人格尊严,我们该勇敢地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我们的权利。

那该如何做?具体又有哪些法律来维护我们的权利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板书)(二)情境研讨——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了吗?P36学生看书思考:1、小良遭遇的这些行为,你曾经遭遇过吗?当时你的感受如何呢?2、你还了解哪些侵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现象呢?1、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表现(板书)在家庭:打骂体罚、冷落、不理睬等在社会:不关注、不理解、随意批评等在学校:辱骂、歧视、体罚等当遭遇以上情形时,你会如何做?学生活动:自主阅读、归纳总结、回答问题(三)层层推进:教师活动:当我们遭遇不公正对待时,同学们的反应都很强烈,打架骂人离家出走等行为都出现了,可见,未成年人的心智还不健全,容易冲动,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的原因。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下6.2《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word导学案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下6.2《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word导学案

《6.2 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懂得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分析与人格尊严权利有关的情景问题和简单材料。

【学习重难点】一、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难点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知识准备】采集有关人格尊严权利的事例和相关法律规定【课前预习案】一: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 、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了相应地规定。

2.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

3.我们也要自觉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应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应给他人起的绰号,更不能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二:预习评估【课中探究案】一:课内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二自主学习《报社侵犯小陆的肖像权了吗》,探讨报社侵犯小陆的肖像权了吗?并说出依据。

二:课内探究学习二.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2、义务教育法的保护:第十六条: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

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教师法的保护:第三十七条:教师体罚学生屡教不改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1、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①受到非法侵害既不能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②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既是公民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表现,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课后达标案】案例呈现:材料一小丽很喜欢照相,经常到照相馆去照些艺术照自己保存。

一天,同学小芳告诉她在照相馆临街的橱窗里看到了小丽被放大了的艺术照片。

小丽特别气愤,要求照相馆将橱窗里自己的照片撤下来。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

①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
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了相应的规定。
青少年年龄小,故不能享有人格尊严权
此观点错误。任何人,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
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
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
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1.对家长打骂子女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
B
)
②教育方式粗暴,但
不违法
A.①② C.①③
③打骂子女是违法行为
B.③④ D.②④
④侵犯了子女的人格尊严和
生命健康权利
2.(2014聊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新规定,强调不得公开或者 传播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 未成年人的资料。此规定体现了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 ①名誉权 A.②③ C.②③④ ②肖像权 ③荣誉权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④隐私权
4.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做法(
A
)
①是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②应该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 A.①②③
③践踏他人人格,败坏社会道德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④只要
受害人不追究就没什么大错
5.以下是某校八年级三位学生的一些表现:
甲同学:喜欢给有生理缺陷的同学起侮辱性绰号。
乙同学:喜欢在同学背后捏造事实,破坏他人的关系。 丙同学: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喜欢谩骂对方。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价以上三位同学的行为。
家长要关心、体贴、爱护子女,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侵犯未成年 人的人格尊严等各项权利;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和法 律意识,依法自律;学生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要运用 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等。

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Safeguarding human dignity lesson 2 "safegua rding the dignity of minors" teaching plan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使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案例,判断是哪方面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了伤害,并能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依法进行维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人格尊严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的特殊保护;懂得当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利受到伤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与此同时,自觉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做一个懂道德、讲文明的合格小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如何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视频播放等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小品表演等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程序:(一)小品导入:《为什么这样呢?》案例:小良因为上课时间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受到老师的批评,并罚写5000字的检查,个别同学知道了此事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将他以前曾画过谁的丑化图都透露出去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结果是父亲的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报给了家长了,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思考:(1)看了小品后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小良侵权:老师的肖像权他人侵权:老师、父母侵犯小良的人格尊严权、同学侵犯小良的名誉权,好友侵犯小良的隐私权)教师总结:这些行为都属于侵犯了我们公民的人格尊严,我们该勇敢地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我们的权利。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二课时

6. 2 维护人格尊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和重要性,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个人修养,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研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法律要求和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与能力: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能判断哪些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案例,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难点: 1、人格尊严的理解;2、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第二课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一、自学提纲(一)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1. 学会运用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

譬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或要求其、,严重的可以追究其。

2. 自觉的人格尊严。

不应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应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更不能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课前思考:阅读P40角色扮演:“我要打官司”,并根据P41要求作好相关准备。

二、教与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被50元钱践踏的自尊》,请你谈谈观后感。

(二)预习检查与交流(三)师生互动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小良因为以他人的名义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受到老师的批评,并罚写5000字的检讨,个别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在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将他以前画过谁的丑化图都透露出去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结果回到家就被父亲一顿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报给了家长了。

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小组讨论:1.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2.当以上的侵权案例发生时,甚至有更严重的侵权行为发生时,我们(特别是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该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活动二:街头偶遇阅读教材P39-40情景研讨“街头偶遇”,思考后面两个问题,并小组交流汇报。

6.2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

6.2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

6.2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第一篇:6.2 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6.2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设计第2课时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的规定,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2、知道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难点: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任何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朗读法教学工具:多媒体电教平台课型:新授课,共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同学们,我们知道人格尊严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

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1、什么是人格尊严?它包括了哪些具体权利?2、案例一:乘坐公交车逃票、使用假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种做法确实让公交司机头疼不已。

2008年11月29日,广东惠阳市公交公司为了杜绝乘客逃票、使用假票,竟然将一名使用假票的学生的假票和照片复印多份,张贴在多辆公交车上进行公示,对该学生予以“通缉”。

如此雷人做法,被网友捅到网络上,引起网友一阵口诛笔伐,质疑公交公司是法盲。

学生思考:(1)公交公司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为什么?(2)公交公司侵犯这名学生权利的行为,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热心网友的关注?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我们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我们该勇敢地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我们的权利。

那该如何做?具体又有哪些法律来维护我们的权利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三、进入法律导航学习(20分钟)1、学生朗读: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自主探究:(1)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有哪些?(3)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哪些特殊保护?(板书)2、合作探究:结合案例一请你为这名学生(或其家长)出谋划策: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学生朗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自主探究:(1)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有什么要求?(板书)4、合作探究:实践与评价——情境探讨《街头偶遇》(1)目的:通过对社会上的这种违法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本身也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伤害时,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增强法制观点,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水平目标提升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水平,能够使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三)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实行维护。

2.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讨论前置作业: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1.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3.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有哪些?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1.当你的人格尊严受侵害时,你准备怎样做?2.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我们不应该做哪些?一、讨论导入新课:请你说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发生的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表现有哪些?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一)小组讨论1.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二)小结:1.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2.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

有些家长和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或辱骂孩子,有些学校和教师歧视、辱骂学生,这些都是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理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做了作了相对应的规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理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人格尊严的行为。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议一议: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三、训练提高,巩固新知
(一)、选择题
1.陈先生在电视剧《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发现有两X剧照就是自己给妻儿拍摄的照片。

而之前,剧组从未就此事和他有过联系。

该事件中,剧组侵犯了陈先生一家人的(D)
①人身自由权②肖像权③生命健康权④著作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某某一名七旬老汉死后,被一企业当成病例,用其照片做起了广告。

其妻子将该企业告上法庭,并在一审判决中获胜。

该企业侵犯了死者的( A )①誉权②荣誉权③.隐私权④.肖像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右图漫画告诫我们要(D)
A.维护他人的人身自由
B.尊重他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D.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本日记和一本相册,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据此回答4~5 题。

①肖像权②隐私权③某某权④名誉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①造谣反击②忍了,都是同学③要求许某澄清事实,消除影响
④要求许某赔礼道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是( B )
A.甲同学对乙同学有意见,把乙同学的照片作为靶子练飞镖
B.丙同学又矮又胖,同学送其外号“武大郎”
C.丁同学违反校纪,学校找其了解情况时,他谎称自己是小明。

62维护人格尊严(学案)

62维护人格尊严(学案)

6.2 维护人格尊严(学案)一、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的具体内容。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二)能力目标1.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2.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伤害时,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课前准备:(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的问题: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是什么?2.人格尊严包括哪些内容?3.人格尊严权利中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姓名权各自的含义、有关的法律规定及注意的问题分别是什么?4.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5.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6.保护未成年人格尊严的法律有哪些?7.当你的人格尊严受侵害时,你准备怎样做?8.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应怎么做?9.自觉的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我们不应该做哪些事?(二)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3例)(三)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四)完成相关练习:Ⅰ填空: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人格尊严,是我们作为人应当的权利。

2.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公民基于人格尊严所享有的权利包括、、、、。

3.肖像权(1)我国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

(2)侵犯肖像权的主要表现:A.以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B.使用公民肖像,如、公民肖像和以肖像进行等行为。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6.2维护人格尊严(共二课时)【教材分析】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综合设计思路】(一)课前准备: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材料,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情境导入:小品表演"为什么会这样?"引言: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虽然我们尚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尊严。

在家里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在学校里应该得到老师的同学的尊重;在社会上,应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小品表演:小良因为以他人的名义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受到老师的批评,并罚写5000字的检讨,个别同学知道了这件事生,在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将他以前画过谁的丑化图都透露出去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结果是父亲的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报给了家长了,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闷:"为什么会这样?"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小品情境,将人格尊严的有关问题展示给学生,其中的很多问题是学生身边的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说我说师:看了小品后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小良侵权:老师的肖像权同学的姓名权他人侵权:老师、父母侵人格尊严权同学侵名誉权好友侵隐私权设计意图:从小品中得出相关的侵权问题,一方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引出下面的课题,即如何面对以上侵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的规定,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2、知道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个人修养,白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徳修养。

二、自主预习
1.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1)_________ 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 _____________ , 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_______________ 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损害人格尊严的现象。

2.举例说说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维护白己的人格尊严?
(1) ________________ 当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白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耍学会运用____________ 维护口己的人格尊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做法:我们可以视 ___ ,要求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或要求其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严重的可以追究其______________ 。

4.怎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1)我们也要 _______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 M体做法:不应取笑别人的、、和,不应给他人起,更不能歧视或有缺陷的人。

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1)每个人不论、、、和等
情况有所差别,都有着同等的
O
(2)爱护和尊重比自己弱小, 比自己能力差,条件差的
是一个人晶
人,
质 __________ 的体现。

(3)尊重他人的 _________ ,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三、合作探究我快乐
(-)P39实践少评价——情境探讨《街头偶遇》
1.中学生制止人们殴打小偷的行为是否正确?法律依据是什么?
2.打小偷是否合法?抓到小偷后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
(二)材料:以下四位同学的话都涉及到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请具体分析和回答: 甲:经过协商,照相馆使用了我的相片,并附给了我的报酬。

乙:我现在开始写作了,笔名叫晨阳
丙:他长得胖头胖脑,我叫他小胖猪
T:他的手机短信非常多,我偷看了一下,什么都没有。

1、分别指出以上四位同学所享受的权利或所侵犯他人的权利。

2、当你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吋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四、巩固练习
1.据2009年10力9日《海天都市报》报道,苏某和徐某发生纠纷,苏某为了报复徐某, 捏造事实,并用手机发短信给徐某的好朋友,致使徐某名誉受损。

据此,徐某把苏某告上法庭。

这一事例说明()。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②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承担法律责任③徐某告苏某的做法是小题大做④我国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学生王某因学习成绩不好,同桌给他起名为“笨猪”。

王某应该()o
A.同样给他起一个侮辱性绰号
B.狠狠教训他一顿
C.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D.追究其刑事责任
3•某网站曾进行过“丑星”评比,将一些明星列为候选人,并配发照片及文字说明。

该网站的这种做法()。

A.有损明星的人格尊严
B.给人众提供娱乐,无可厚非
C.不会妨害明星的名誉
D.可鞭策明星,使其健康成长
4.右面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①耒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②教师辱骂学生,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
③教师歧视、体罚学生受我国法律特殊保护④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作为未成
年人()。

①在家里应得到父母的尊重②在学校应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③在舞厅应得到同样的待遇④在社会上应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作为中学生,也应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下列做法中属于尊重
他人的人格尊严的是()o
①不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和动作②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
③不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④不跟经济闲难的同学來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八年级学牛赵某,去年在市区某彩楼照了两纽艺术照片。

一年后,赵
某发现她的艺术照片摆在该影楼的橱窗里展示,很自豪。

(1)影楼的做法侵犯了赵某什么权利?
(2)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五、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