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侗族Baidu Nhomakorabea建筑;文化价值
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民族,当你路过河流对岸,有急石 墩、木梁、亭阁、画廊、雕塑于一体的风雨桥;走在山区的侗 乡,路过山坳,有供行人歇息的凉亭和解渴的山泉井亭;沿着宽 阔的石板路走向侗寨,映入眼帘的是秀丽的寨门,紧密相连的吊 脚楼,密集的吊脚楼中还有耸入云霄的鼓楼。
通道从民族、地理上看,是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市, 侗寨多数是依山傍水修建。此地侗族建筑上,以干栏式民居、鼓 楼、风雨桥最是典型,当地侗族人民亲切称为:“三宝”,已成 为侗寨的象征。根据官方统计资料:通道县具有民族特色古建筑 总计900多处,侗族地区,民族建筑保存较多和较完好是鼓楼、 寨门、风雨桥,大约有800余座。
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是侗乡最为典型的建筑样式。通常是指民间所 说的 “吊脚楼”,这是从远古巢氏流传至今的建筑样式。是一 种相对复杂而科学的建筑结构,中国南方民族引以为傲的创造发 明,古时谚语中有:“美女难梳盘龙髻,巧匠难造吊脚楼”之 说。资料显示,最早提起“干栏”建筑的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写 于两千年前的《九歌·东君》一诗中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 槛兮扶桑”名句。相传,中国的太阳神东君住的也是“干栏式建 筑”。 按照地域划分,干栏式民居可分为南侗民居和北侗民居。南 侗地区以湖南的通道,贵州的黎平,广西的三江、榕江为代表。 北部地区以湖南的会同、芷江,贵州的锦屏、镇远等县为代表。 北侗由于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大多建成砖瓦楼房。南侗地处山 区,特色干栏式民居保存较好。 通道侗寨的干栏式民居,依照依山傍水这一修建侗寨的原 则。民居大都修建在溪水河流两侧,往往半边架在河滩上,另半 边依坡而建,因为要防御潮湿及虫蛇侵扰,世人都居住于楼上, 一楼是不住人的。有意思的是,侗族是喜欢聚会的民族,为了方 便走家串户,常常是同一宗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二楼与二 楼之间通过走廊相接连,可以互通。所以通道侗族民间流传着 “侗屋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的俚语,最能表现通道 侗族民居的独有风貌。屋檐与栏杆相连互搭,廊檐相接,鳞次栉 枇,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在视野角度上,形成侗民居的独特风 格。在喜庆节日里,侗民同聚于此设宴款待贵宾。但是这种建筑 格局如若不注意预防火灾,也会给侗族人民灾难。2012年2月, 新年刚过,通道独坡发生火灾。几百户房屋被烧毁,在图片中我 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楼板相接,火灾一发不可收拾,造成了灾难 性的后果,美丽侗乡付之一炬。 吊脚楼的修建与侗族独特的建筑技巧密切相关。整座楼房 的主体部分,全部为杉木建造,以圆木作柱,屋顶以前采用杉皮 覆盖,现都改用青瓦,木楼一般两至四层。楼的檐角上翻,底层 大都是篱笆式的竹竿进行四周围护。侗楼两侧,大部分搭建有偏 厦,使其呈四面流水状。四层木楼的格局是:四层用来贮存粮及 堆放杂物;三层为年轻人的卧室;二层设火塘和老人住房,火 塘,火塘是祭拜“祖先”的场所,也是全家的“客厅”。全家在 此取暖、吃饭场所;最底层主要是堆放柴草,圈养牲畜。楼房外 围,一般都有走廊和栏杆,供家人们盛夏乘凉、赏月之类的休息
大众文艺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
蒋晓红 (怀化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侗 族的发源地。其建筑在侗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侗族发展 历史活化石。本文深入研究湘西通道侗族建筑文化的特点,重点分为 三部分对其进行发掘介绍,希望通过宣扬侗族建筑文化遗产之美,让 人们更了解侗族建筑文化,能为弘扬、保护和传承侗族优秀传统文化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或者从事简单劳动场所。廊道里宽敞明亮,空气流通,也是侗族 女子纺纱织布的好去处。
鼓楼 鼓楼是侗族社会文化的一个象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侗族建筑文化的明珠,是侗民族代表性的精品建筑。鼓楼最 早可以追溯到侗族氏族时代,或者更早的原始巢居时期。原始侗 族特别喜爱杉树。侗民祖先就有在巨杉树下“行歌坐月”等各种 民俗。历史长河,已见东海为桑田。后来,侗族先民便参考杉树 的形状建设鼓楼。时光流逝,到近代、现代,呈现出各形状的鼓 楼。既有四角、六角的,也有八角的。 鼓楼的来历1 :相传古时候侗家有个聪明的小伙名叫曼林, 一天,他听见树上站满小鸟在叫,看见一群鱼儿在水里吐泡泡, 觉得动物都会找地方论事,人也应该这样。于是他告诉了长老。 老人们说侗家最会培植杉树,杉树又大又高,就照杉树的样子 来修建。曼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像杉树一样的宝塔式建 筑,飞檐翘脊。后来寨里来了土匪,侗家人敲击木楼里“牛皮 鼓”,声音响亮,其他寨子侗民赶来支援,后来,侗民把木楼改 名为“鼓楼”。今天的鼓楼,经历世代的演变,已从简单的对树 的模仿发展成为侗族建筑的绝品,成为侗族特色文化奇葩。 鼓楼功能:这是侗民聚会、议事、娱乐和休息的公共场所。 鼓楼具有象征意义。它是侗族权利与地位的象征,看侗寨在当地 的影响力,是通过鼓楼得到体现,层数越高的鼓楼,说明这个寨 子在地区的影响力越大。修建本族鼓楼是侗民头等大事,若寨子 很大,且有几个大姓,多数侗寨选择一姓建一座古楼的,也有个 别家族建自己鼓楼的情况。 鼓楼的形态:从外观上欣赏侗寨鼓楼,造型装饰:顶层呈 伞形,楼座多为圆柱式、宫殿式。楼身结构精巧,翘檐,翘檐上 饰有龙、凤、鱼等雕塑,所有的装饰物都与信仰崇拜、民间传说 有关,造型美观,典雅端庄。鼓楼的建筑工艺是民族建筑中的经 典。通过实地考察,鼓楼主体建筑没有使用钉铆,全部是由木质 结构组成。穿枋、排枋、柱子、瓜配枋等处,全部是通过栓、榫 来组合,异常严谨牢固。 风雨桥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尋高。重瓴联阁怡神巧, 列砥横流入望遥。”文学巨匠郭沫若先生把程阳桥称为风雨桥。 而当地人俗称为花桥、福桥或风水桥。文本资料多引用为“风雨 桥”。进入侗乡山寨,发现无溪(河)不花桥的现状。风雨桥被 理解为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关于风雨桥历史,流传着这样一个 故事:古时候有一对侗族情侣,分别住在河的对岸,每次都要撑 船渡河与对方约会,河底有条黑龙看上了这姑娘,六月初六这 天,姑娘撑船渡河,被黑龙卷入河底,小伙子四处寻找,昼夜不 息,真情感动了白龙,白龙与黑龙搏斗三天三夜,终于救出姑 娘,这对恋人为报恩,依龙形在河上架桥,风雨桥也是消除灾难 的象征。 通道风雨桥,主要以坪坦乡坪日村的回龙桥,坪坦乡坪坦村 的普济桥,陇城镇中步村的人畜分行桥,黄土乡的普修桥最富盛 名。 风雨桥与其他形式桥梁不同,它除了桥身、桥廊、桥墩以 外,在桥上还建有漂亮的桥亭。大青石块垒砌建成的桥墩,异常 坚固。桥身则以 “伸臂托梁”的方法修建,很好的解决桥身跨 度难题。桥廊上铺设木板,两边大多都设有木凳,当地的民众给 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美人靠”。在桥亭建造上,更多的考虑 桥身的长度,一般建有三个亭子,较长的桥建有五个亭子。 通道的风雨桥,极具侗族风格。是桥非桥,气势磅礴,横跨 两岸,既起到桥梁的作用,与人方便。它具有象征意味,给侗族 人民保一方平安,是侗民眼中的“福桥”。风雨桥同时也是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