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1、能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产能系数(4、9、4)(基础62页)2、营养素(g)=能量÷产能系数3、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相加4、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能量/总能量(三级41页)(成人蛋白质供能比10-15%、脂肪供能比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5、三餐供能比(早餐)=早餐能量/总能量(三餐供能比30% 40% 30%)6、食物中营养素的量=食物净重×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 (三级书25页)7、含某重量营养的食物的重量=该营养素的量/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8、食物净重=食物量×可食部重量比例/1009、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食物总量10、家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实际消费量/家庭总人日数11、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2、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13、标准人日数=标准人系数×人日数14、编制食谱:1) 确定总能量(查表)2) 确定三大营养素的量=总能量×供能比/能量系数3) 根据三餐供能比确定三餐营养素的量(30% 40% 30%)4) 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量确定食物的量:①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100②计算主食中蛋白的量=主食量*每100g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③副食蛋白=总蛋白-主食蛋白④某种副食量=副食蛋白/每100g该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15、判定肥胖:身体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 (身高单位为米)(基础308页)16、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营养评价:①蛋白质氨基酸评分=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三级349页)②GI=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100 (三级257页)③血糖负荷GL=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④能量密度=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三级338页)⑤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量⑥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18、频率调查法计算(二级19页)①某类食物的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②某类食物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频次=消费该类食物的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

营养计算公式

营养计算公式

★ 人 体 调 查 类 ★1. 标准体重(kg )二身高(cm —1052.标准体重指数实测体重(一賢):标准体重(kg ) I 。

%(正常:士 io%标准体重(kg )3.体制指数二伫(咒、 ( 正常:18.5~23.9 ;轻度消瘦:17~18.5 ; 超重:身咼2(m 2)24~27.9 )a. 标准体重(kg )=年龄(岁)x 2 + 7(3岁以下适用) b. 标准体重(kg )=年龄(岁)x 2 + 8(3岁〜青春前期适用)、4. 身高体质指数二体重(kg)身高(cm )10005. Vervaeck 指数二体重(° >+胸围(cm ) 身高(cm )100%6. 体重(kg )104KaUP指数=身高 2(cm 2)正常:19 ~ 15 )7. 体重(kg ) 107ROhrer指数=身高(cm 3)中等:140 ~ 109 )8. 比胸围=胸围(cm)身高(cm ) 1009.腰臀比值(W H R )=腰围(詈(参考标准:成年男性 < 0.9 ;成年女性< 0.85)10.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计算a. 皮褶厚度推算人体密度 D=(—MX (log 皮褶厚度值)(其中C 和M 是公式中系b.根据人体密度计算人体脂肪百分含量:BF% (晋4.50) 100% c. 上臂肌围(cm )二上臂围(cm ) — 3.14 x 三头肌皮褶厚度( cm ) d.上臂肌面积(cm 2)二一三头肌皮褶厚度(cm )]12.56上臂肌围212.5614. 儿童体重的粗略估计计算:1 .2 .3 .4 .5 .6 .7 .8 . c.粗略身高(cm =年龄(岁)X 7+ 70 (3岁〜青春前期适用)★食品计算类★、质量计算:可食部计算(EP=食品重量(W—废弃部分的重量(W1食品重量(W100%废弃率=废弃部分重量(W食品重量(W100%烹调重量变化率(WCF=烹调后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100% (用于烹调后失重的食品,如烤肉煎肉等)食物的生熟比值=HU量(用于烹调后增重的食品,重量保留因子(WRFW F%烹调后食物的质量:g)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食物营养成分y100%蛋白质含量(g)=(食物量(g)100(g)如米饭面条等)100%可食部分的比例(EP)每百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表现保留率(AR%=烹n(干重)100%9.真实保留率TR)%= 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烹调后食品重量(g)烹调前食品重量(g)100%、能量计算:1.膳食能量(kcal)二蛋白质摄入量x 4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x 4 +脂肪摄入量x 9三、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百分比计算:1.蛋白质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阳100%2 .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一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4总能量摄入量(kcal )100%3 . 脂肪供能比脂肪摄入量(g)9总能量摄入量(kcal )2.能量-价格比值=元)3. 某营养素(NRV%<单位食品中营养素参考值 >=某种查表素的该营养素参考值单位重量()g )4.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 二食物营养成分含量100%100 —水分含量5. 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100(g )6.食物营养质量指数计算:a.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 能里密度能量推荐摄入量—b. 营养素宓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 口 '八⑷叉 相应营养素推荐摄入量c.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能量密度9.蛋白质评价:a.氮吸收量 蛋白质真消化率(TD )%= -食吸入氮(INQ =或 INQV 1100%食入氮为营养价值低食物)—(粪氮一粪代谢氮)100% 食入氮b.蛋白质功效比值 =试验期内动物增加体重(g)c.蛋白质生物价( BV =氮储留量100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100氮吸收量氮吸收量一(尿氮一尿内源氮)d.蛋白质净利用率氮储留量(NPU%=生物价 消化率二-留— 100%食入氮氨基酸分(ASS =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e.氨 酸 理想模式每克氮(或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亟100mg)10.食物血糖评价:四、食物测评1. A.当一批食品德包装件数(N )超过100件时,抽样量(n )按下列式计算:n ■,尺 B.异常非均匀性或者不熟悉来源食品抽样量按下式计算:> 1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含50 g 碳水化合物的试验食物餐后 2h 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 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 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GI 大于70的为高GI 食物;GI 在55~70的为中GI 食物;GI 小于55的为低GI 食物) b.GL 食物GI 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 )(GL >20的为高GL 食物;GL 在11~19的为中GL 食物;GL v 10的为低GL 食物)★其 他★1.家庭:a.个人人日数二早餐餐次总数x 早餐餐次比+午餐餐次总数x 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x 晚餐餐次比b. 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一废弃食物总量一剩余总量c. 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宗食物摄入量二实际消耗量d. 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 二J 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日数甲指标相对比乙指标(也可用分数表示)100%a.Gl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11.分析必需脂肪酸含量脂肪酸占脂肪百分比(食物脂肪酸含量 食物总脂肪含量隽 100%e.平均摄入量各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生重)f.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含量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家庭总人日数g.标准人日二标准人系数x 人日数 h.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 =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摄入量混合系数 = 标准人系数标准总人日数 =实际人日数 标准人系数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j.人(乙)折合成人(甲)系数人(乙)能量参考摄入量 人(乙)某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人(甲)能量参考摄入量 人(甲)某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社区统计a. 构成比二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同一事物个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100%c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K 100%;1000%0)d . <动态指标>发病率二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e . <静态指标>患病率二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f . 标准差(S)单侧95祠信上限二X t0.05(v) S ;g .X i均值(X)=—nX1+X2+n+X n单侧95%可信下限二X 10.05(v) S。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精心整理
1、能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产能系数(4、9、4)(基础62页)
2、营养素(g)=能量÷产能系数
3、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相加
4、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能量/总能量(三级41页)
(成人蛋白质供能比10-15%、脂肪供能比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
5
6
页)
7
8
9

10
11
总数×
12
13
14、编制食谱:
1) 确定总能量(查表)
2) 确定三大营养素的量=总能量×供能比/能量系数
3) 根据三餐供能比确定三餐营养素的量(30%40%30%)
4) 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量确定食物的量:
精心整理
①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100
②计算主食中蛋白的量=主食量*每100g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
③副食蛋白=总蛋白-主食蛋白
④某种副食量=副食蛋白/每100g该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
(mg)
①某类食物的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
②某类食物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频次=消费该类食物的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

营养计算公式

营养计算公式

1.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52。

100%=⨯实测体重(kg )—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指数标准体重(kg )(正常:±10%) 3. 22=体重(kg )体制指数身高 (m ) (正常: 18。

5~23.9 ; 轻度消瘦: 17~18.5 ; 超重: 24~27.9 )4。

1000⨯体重(kg )身高体质指数=身高(cm ) 5。

+ =100%Vervaeck ⨯体重(kg ) 胸围(cm )指数身高(cm ) 6。

422=10Kaup ⨯体重(kg )指数身高(cm ) (正常: 19 ~ 15 ) 7.733=10Rohrer ⨯体重(kg )指数身高(cm ) (中等: 140 ~ 109 ) 8。

=100⨯胸围(cm )比胸围身高(cm )9. =腰围(cm )腰臀比值(W H R )臀围(cm )(参考标准:成年男性〈0.9;成年女性〈0.85) 10.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计算:a. 皮褶厚度推算人体密度D=C —M ×(㏒皮褶厚度值) (其中C 和M 是公式中系数)b.根据人体密度计算人体脂肪百分含量: 4.95%( 4.50)100%BF D=-⨯ c 。

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d 。

222[]12.5612.56⨯=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cm )= 14.儿童体重的粗略估计计算:a.标准体重(kg)= 年龄(岁)×2 + 7 (3岁以下适用)b 。

标准体重(kg)= 年龄(岁)×2 + 8 (3岁~青春前期适用)、c.粗略身高(cm)= 年龄(岁)×7+ 70 (3岁~青春前期适用)一、质量计算:1。

=100%⨯食品重量(W )—废弃部分的重量(W1)可食部计算(EP )食品重量(W )2.100%⨯1废弃部分重量(W )废弃率=食品重量(W )3。

营养师公式总结

营养师公式总结

人日数计算1.人日数:就餐人数×餐次比概念:1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人日。

2.折合系数=各类人群能量推荐摄入量/标准人能能量推荐摄入能量标准人概念: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每日能量推荐摄入量为2400kcal。

3.标准人日数=人日数×折合系数(标准人系数)4.混合系数:总标准人日数/总人日数5.平均每日某营养素(食物)摄入量=实际摄入量/总人日数6.标准人每日营养素(食物)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混合系数例:人日数计算1.幼儿园小班15人中班18人大班15人早餐20% 中餐40% 晚餐40%小班人日数=就餐人数×餐次比=15人×20%+15人×40%+15人×40%=15人日中班人日数=就餐人数×餐次比=18人×20%+18人×40%+18人×40%=18人日大班人日数=就餐人数×餐次比=15人×20%+15人×40%+15人×40%=15人日总人日数=小班人日数+中班人日数+大班人日数=48人日经计算该幼儿园总人日数为48人日。

例:一单位:轻体力10人中体力12人重体力20人早餐3人8人20人午餐4人6人15人晚餐2人4人17人问题1.该企业总人日数?2.该企业混合系数?3.假如每日摄入米饭4800g,平均每人米饭摄入量?标准人每日米饭摄入量?答:1. 三餐餐次比为:30% 40% 30%轻体力人日数=3人×30%+4人×40%+2人×30%=3.1人日中体力人日数=8人×30%+6人×40%+4人×30%=6人日重体力人日数=20人×30%+15人×40%+17人×30%=17.1人日总人日数=轻体力人日数+中体力人日数+重体力人日数=26.2人日经计算该企业总人日数为26.2人日。

营养计算公式

营养计算公式

★ 人体调查类 ★1.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2. 100%=⨯实测体重(kg )—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指数标准体重(kg ) (正常:±10%) 3. 22=体重(kg )体制指数身高 (m )(正常: 18.5~23.9 ; 轻度消瘦: 17~18.5 ; 超重: 24~27.9 ) 4. 1000⨯体重(kg )身高体质指数=身高(cm ) 5. + =100%Vervaeck ⨯体重(kg ) 胸围(cm )指数身高(cm ) 6. 422=10Kaup ⨯体重(kg )指数身高(cm )(正常: 19 ~ 15 ) 7. 733=10Rohrer ⨯体重(kg )指数身高(cm ) (中等: 140 ~ 109 ) 8. =100⨯胸围(cm )比胸围身高(cm )9. =腰围(cm )腰臀比值(W H R )臀围(cm ) (参考标准:成年男性 < 0.9;成年女性 < 0.85 ) 10.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计算:a. 皮褶厚度推算人体密度D=C —M ×(㏒皮褶厚度值) (其中C 和M 是公式中系数)b. 根据人体密度计算人体脂肪百分含量: 4.95%( 4.50)100%BF D=-⨯ c. 上臂肌围(cm )=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 d. 222[]12.5612.56⨯=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cm )= 14. 儿童体重的粗略估计计算:a. 标准体重(kg )= 年龄(岁)×2 + 7 (3岁以下适用)b. 标准体重(kg )= 年龄(岁)×2 + 8 (3岁~青春前期适用)、c. 粗略身高(cm )= 年龄(岁)×7+ 70 (3岁~青春前期适用)★ 食品计算类 ★一、质量计算: 1. =100%⨯食品重量(W )—废弃部分的重量(W1)可食部计算(EP )食品重量(W )2. 100%⨯1废弃部分重量(W )废弃率=食品重量(W )3. =100%⨯烹调后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烹调重量变化率(WCF )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用于烹调后失重的食品,如烤肉 煎肉等) 4. =生食物重量食物的生熟比值熟食物重量(用于烹调后增重的食品,如米饭 面条等) 5. 重量保留因子(WRF ):%100%WRF =⨯烹调后食物的质量(g )烹调前食物的质量(g ) 6. =100%100⨯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水分含量 7. =100⨯⨯∑食物量(g)蛋白质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P )每百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g )() =100⨯⨯∑食物量(g)脂肪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P )每百克食物中脂肪含量(g )() =100⨯⨯∑食物量(g)碳水化合物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P )每百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g )() =100⨯⨯∑食物量(g)某营养素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P )每百克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g )() 8.%=⨯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表现保留率(AR )(干重)100%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9.%=⨯⨯⨯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烹调后食品重量(g )真实保留率(TR )100%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烹调前食品重量(g ) 二、能量计算:1. 膳食能量(kcal )=蛋白质摄入量×4 +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 + 脂肪摄入量×9 1千卡(kcal)的能量相当于4.184千焦(kJ)。

营养计算公式

营养计算公式

营养计算公式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营养摄入,我们可以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营养计算公式,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自己所需的营养。

一、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安静、空腹、保持清醒状态下,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消耗的能量。

计算基础代谢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天的最低能量需求。

女性BMR计算公式:BMR = 655 + (9.6 ×体重kg) + (1.8 ×身高cm) - (4.7 ×年龄岁)男性BMR计算公式:BMR = 66 + (13.7 ×体重kg) + (5 ×身高cm) - (6.8 ×年龄岁)以一位30岁、身高170cm、体重60kg的女性为例,她的BMR计算公式如下:BMR = 655 + (9.6 × 60) + (1.8 × 170) - (4.7 × 30)= 655 + 576 + 306 - 141= 1396 千卡/天通过计算出的基础代谢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这个女性30岁每天至少需要1396千卡的能量维持正常生活。

二、每日能量需求计算公式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能量不仅仅来自基础代谢率,还与体力活动、体型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计算每日能量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每日能量需求(TEE)计算公式:TEE = BMR × PAL其中,BMR为基础代谢率,PAL为身体活动水平系数。

身体活动水平系数一般有以下几个等级:- 久坐或非常低身份活动:PAL = 1.2- 轻度活动:PAL = 1.375- 中等度活动:PAL = 1.55- 高度活动:PAL = 1.725- 极度活动:PAL = 1.9以前文所述的女性为例,假设她的身体活动水平为中等度活动(PAL = 1.55),则她的每日能量需求如下:TEE = 1396 × 1.55= 2158 千卡/天通过计算每日能量需求,我们可以得知这位女性在中等度活动水平下,每天至少需要2158千卡的能量维持正常生活。

营养知识点公式总结大全

营养知识点公式总结大全

营养知识点公式总结大全
1. 能量需求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男性基础代谢率(BMR)=10×体重(kg)+6.25×身高(cm)-5×年龄(岁)+5
女性基础代谢率(BMR)=10×体重(kg)+6.25×身高(cm)-5×年龄(岁)-161
活动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活动因子
总能量需求=基础代谢率+活动能量消耗
2. 碳水化合物需求计算公式
碳水化合物需求量(g)=总能量需求(kcal)×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4
3. 脂肪需求计算公式
脂肪需求量(g)=总能量需求(kcal)×脂肪占总能量的百分比/9
4. 蛋白质需求计算公式
蛋白质需求量(g)=体重(kg)×蛋白质摄入量(g/kg)
5. 维生素需求计算公式
维生素A需求量(IU)=基础量+(每1000大卡能量×4-基础量)×0.015
维生素C需求量(mg)=20-体外散失量×0.5
6. 矿物质需求计算公式
钙需求量(mg)=每标准单位体重(kg)×1000
镁需求量(mg)=每日所需能量×4
7. 水需求计算公式
水需求量(ml)=体重(kg)×30-35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营养知识点公式总结,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来合理搭配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才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营养学三级公式

营养学三级公式

1.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2.100%=⨯实测体重(kg)—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指数标准体重(kg)(正常:±10%)3.22=体重(kg)体制指数身高 (m )(正常:18.5~23.9;轻度消瘦:17~18.5;超重:24~27.9)4.1000⨯体重(kg)身高体质指数=身高(cm)5.+ =100%Vervaeck ⨯体重(kg) 胸围(cm)指数身高(cm)6.422=10Kaup ⨯体重(kg)指数身高(cm )(正常:19~15)7.733=10Rohrer ⨯体重(kg)指数身高(cm )(中等:140~109)8.=100⨯胸围(cm)比胸围身高(cm)9.=腰围(cm)腰臀比值(W H R)臀围(cm)(参考标准:成年男性<0.9;成年女性<0.85)10.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计算:a.皮褶厚度推算人体密度D=C —M ×(㏒皮褶厚度值)(其中C 和M 是公式中系数)b.根据人体密度计算人体脂肪百分含量: 4.95%(4.50)100%BF D=-⨯c.上臂肌围(cm )=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d.222[]12.5612.56⨯=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cm )=14.儿童体重的粗略估计计算:a.标准体重(kg )=年龄(岁)×2+7(3岁以下适用)b.标准体重(kg )=年龄(岁)×2+8(3岁~青春前期适用)、c.粗略身高(cm )=年龄(岁)×7+70(3岁~青春前期适用)一、质量计算:1.=100%⨯食品重量(W)—废弃部分的重量(W1)可食部计算(EP)食品重量(W)2.100%⨯1废弃部分重量(W )废弃率=食品重量(W)3.=100%⨯烹调后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烹调重量变化率(WCF)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用于烹调后失重的食品,如烤肉煎肉等)4.=生食物重量食物的生熟比值熟食物重量(用于烹调后增重的食品,如米饭面条等)5.重量保留因子(WRF ):%100%WRF =烹调后食物的质量(g)烹调前食物的质量(g)6.=100%100⨯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水分含量7.=100⨯⨯∑食物量(g)蛋白质含量(g)可食部分的比例(EP)每百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g)()=100⨯⨯∑食物量(g)脂肪含量(g)可食部分的比例(EP)每百克食物中脂肪含量(g)()=100⨯⨯∑食物量(g)碳水化合物含量(g)可食部分的比例(EP)每百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g)()=100⨯⨯∑食物量(g)某营养素含量(g)可食部分的比例(EP)每百克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g)()8.%=⨯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表现保留率(AR)(干重)100%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9.%=⨯⨯⨯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烹调后食品重量(g)真实保留率(TR)100%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烹调前食品重量(g)二、能量计算:1.膳食能量(kcal )=蛋白质摄入量×4+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脂肪摄入量×9三、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百分比计算:1.=100%⨯⨯蛋白质摄入量(g)4蛋白质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kcal)2.=10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4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kcal)3.9=100%⨯⨯脂肪摄入量(g)脂肪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kcal)四、食物测评1.A.当一批食品德包装件数(N )超过100件时,抽样量(n )按下列式计算:n =B.异常非均匀性或者不熟悉来源食品抽样量按下式计算:n =N 2.-=食物的能量(kcal)能量价格比值食物的实际支出价格(元)3.%%=⨯某种营养素的含量()单位重量(g)某营养素(NRV)<单位食品中营养素参考值>(查表得)该营养素参考值NRV(g)4.=100%100⨯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水分含量5.=100[]⨯⨯食物量(g)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可食部分的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g)6.食物营养质量指数计算:a.=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密度能量推荐摄入量b.=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密度相应营养素推荐摄入量c.=营养密度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能量密度(INQ =或>1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INQ<1为营养价值低食物)9.蛋白质评价:a.%=100%100%⨯=⨯氮吸收量食入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真消化率(TD)食入氮食入氮b.=试验期内动物增加体重(g)蛋白质功效比值试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c.100100⨯=⨯氮储留量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生物价(BV)=氮吸收量氮吸收量—(尿氮—尿内源氮)d.%==100%⨯⨯氮储留量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生物价消化率食入氮e.100⨯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氨基酸分(ASS)=理想模式每克氮(或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10.食物血糖评价:a.50g GI 含碳水化合物的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GI 大于70的为高GI 食物;GI 在55~70的为中GI 食物;GI 小于55的为低GI 食物)b.GI GL =⨯食物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GL>20的为高GL 食物;GL 在11~19的为中GL 食物;GL<10的为低GL 食物)11.分析必需脂肪酸含量:100%⨯食物脂肪酸含量(g/100g)脂肪酸占脂肪百分比(%)=食物总脂肪含量(g/100g)★其他★1.家庭:a.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午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b.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c.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宗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d.=实际消耗量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家庭总人日数e.=各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生重)平均摄入量总就餐人数f.=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含量家庭总人日数g.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h.==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摄入量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标准人系数i.==⨯标准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标准人系数混合系数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j.==人(乙)能量参考摄入量人(乙)某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乙)折合成人(甲)系数人(甲)能量参考摄入量人(甲)某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社区统计:a.=100%⨯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构成比同一事物个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b.%=⨯甲指标相对比(也可用分数表示)100乙指标c.0(100%;1000%)K K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率=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d.K⨯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动态指标>发病率=同期暴露人口数e.=K⨯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静态指标>患病率同期观察人口数f.单侧95%可信上限=0.05()v X t S +⨯;单侧95%可信下限=0.05()v X t S-⨯g.12 (1)+++==nini XX X X X nn=∑均值()。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修订版)【新版】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修订版)【新版】

1、能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产能系数(4、9、4)(基础62页)2、营养素(g)=能量÷产能系数3、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相加4、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能量/总能量(三级41页)(成人蛋白质供能比10-15%、脂肪供能比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5、三餐供能比(早餐)=早餐能量/总能量(三餐供能比30% 40% 30%)6、食物中营养素的量=食物净重×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 (三级书25页)7、含某重量营养的食物的重量=该营养素的量/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8、食物净重=食物量×可食部重量比例/1009、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食物总量10、家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实际消费量/家庭总人日数11、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2、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13、标准人日数=标准人系数×人日数14、编制食谱:1) 确定总能量(查表)2) 确定三大营养素的量=总能量×供能比/能量系数3) 根据三餐供能比确定三餐营养素的量(30% 40% 30%)4) 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量确定食物的量:①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100②计算主食中蛋白的量=主食量*每100g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③副食蛋白=总蛋白-主食蛋白④某种副食量=副食蛋白/每100g该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15、判定肥胖:身体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 (身高单位为米)(基础308页)16、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营养评价:①蛋白质氨基酸评分=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三级349页)②GI=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100 (三级257页)③血糖负荷GL=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④能量密度=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三级338页)⑤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量⑥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18、频率调查法计算(二级19页)①某类食物的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②某类食物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频次=消费该类食物的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

营养师公式总结范文

营养师公式总结范文

营养师公式总结范文营养师公式是指营养学领域中用来计算和评估个体所需营养素摄入量的数学公式,它们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数据进行推导和验证的。

这些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营养需求,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满足身体健康和功能需求。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营养师公式。

1.基础代谢率(BMR)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常用的估算公式是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Harris–Benedict equation):男性:BMR = 66 + (13.75 × 体重kg) + (5 ×身高cm) - (6.75 × 年龄)女性:BMR = 655 + (9.56 × 体重kg) + (1.85 × 身高cm) - (4.68 × 年龄)这个公式仅考虑了个体的性别、体重、身高和年龄,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如体脂肪含量、肌肉质量等。

因此,BMR仅是一个估算值,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2.总能量消耗(TEE)总能量消耗是指个体在一天中完成所有体力活动所需的能量。

TEE可以通过将BMR和个体的活动水平相乘得到,常用的活动水平系数如下:久坐的办公室工作:TEE=BMR×1.2轻度体力活动(每周1-3次锻炼):TEE=BMR×1.375中度体力活动(每周3-5次锻炼):TEE=BMR×1.55高强度体力活动(每周6-7次活动):TEE=BMR×1.725极高强度体力活动(每天剧烈运动,或有体力劳动):TEE=BMR×1.93.营养素分配比例每个人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通常根据个体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活动水平来进行具体评估。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总能量消耗将营养素的摄入量分配为以下比例:蛋白质:10-35%脂肪:20-35%碳水化合物:45-65%纤维:25克/天(女性)或30克/天(男性)这些比例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对于运动员或需要更多蛋白质的人群,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可能会高于标准范围。

国家公共营养师操作技能常用公式

国家公共营养师操作技能常用公式

国家公共营养师操作技能常用公式作为国家公共营养师(三级),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操作技能和公式,以便在工作中准确计算和分析数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公式,包括:营养需求、食物成分分析和能量计算。

一、营养需求:1.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男性:BMR = 66 + (13.75 × 体重kg) + (5 × 身高cm) - (6.75× 年龄)女性:BMR = 655 + (9.56 × 体重kg) + (1.85 × 身高cm) - (4.68 × 年龄)2.每日总能量需求计算公式:脂肪过少:每日总能量需求=BMR×1.7轻度活动:每日总能量需求=BMR×1.9中度活动:每日总能量需求=BMR×2.1重度活动:每日总能量需求=BMR×2.33.蛋白质需求计算公式:成人:每日蛋白质需求 = 体重kg × 0.8g增肌者:每日蛋白质需求 = 体重kg × 1.2g长跑运动员:每日蛋白质需求 = 体重kg × 1.4g4.钙需求计算公式:儿童:每日钙需求 = 身高cm × 6.3mg成人:每日钙需求 = 体重kg × 20mg孕妇:每日钙需求 = 体重kg × 17mg二、食物成分分析:1.能量密度计算公式:能量密度 = 食物能量(kcal) / 食物重量(g)2.蛋白质含量计算公式:蛋白质含量(%)=(食物蛋白质(g)/食物重量(g))×1003.脂肪含量计算公式:脂肪含量(%)=(食物脂肪(g)/食物重量(g))×1004.碳水化合物含量计算公式:碳水化合物含量(%)=(食物碳水化合物(g)/食物重量(g))×100三、能量计算:1.食物能量计算公式:食物能量 = 食物重量(g) × 食物热值(kcal/g)2.能量消耗计算公式:能量消耗 = 体重kg × 运动强度系数× 运动时间(h) × 运动系数其中运动强度系数和运动系数根据不同运动类型进行调整。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1、能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产能系数(4、9、4)(基础62页)2、营养素(g)=能量÷产能系数3、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相加4、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能量/总能量(三级41页)(成人蛋白质供能比10-15%、脂肪供能比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5、三餐供能比(早餐)=早餐能量/总能量(三餐供能比30% 40% 30%)6、食物中营养素的量=食物净重×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 (三级书25页)7、含某重量营养的食物的重量=该营养素的量/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8、食物净重=食物量×可食部重量比例/1009、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食物总量10、家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实际消费量/家庭总人日数11、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2、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13、标准人日数=标准人系数×人日数14、编制食谱:1)确定总能量(查表)2)确定三大营养素的量=总能量×供能比/能量系数3)根据三餐供能比确定三餐营养素的量(30% 40% 30%)4)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量确定食物的量:①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100②计算主食中蛋白的量=主食量*每100g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③副食蛋白=总蛋白-主食蛋白④某种副食量=副食蛋白/每100g该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15、判定肥胖:身体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 (身高单位为米)(基础308页)16、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营养评价:①蛋白质氨基酸评分=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三级349页)②GI=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100 (三级257页)③血糖负荷GL=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④能量密度=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三级338页)⑤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量⑥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18、频率调查法计算(二级19页)①某类食物的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②某类食物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频次=消费该类食物的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

1、能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产能系数(4、9、4)(基础62页)2、营养素(g)=能量÷产能系数3、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相加4、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能量/总能量(三级41页)(成人蛋白质供能比10-15%、脂肪供能比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5、三餐供能比(早餐)=早餐能量/总能量(三餐供能比30% 40% 30%)6、食物中营养素的量=食物净重×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 (三级书25页)7、含某重量营养的食物的重量=该营养素的量/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8、食物净重=食物量×可食部重量比例/1009、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食物总量10、家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实际消费量/家庭AHA12GAGGAGAGGAFFFFAFAF总人日数11、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2、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13、标准人日数=标准人系数×人日数14、编制食谱:1)确定总能量(查表)2)确定三大营养素的量=总能量×供能比/能量系数3)根据三餐供能比确定三餐营养素的量(30% 40% 30%)4)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量确定食物的量:①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100②计算主食中蛋白的量=主食量*每100g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③副食蛋白=总蛋白-主食蛋白④某种副食量=副食蛋白/每100g该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AHA12GAGGAGAGGAFFFFAFAF15、判定肥胖:身体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 (身高单位为米)(基础308页)16、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营养评价:①蛋白质氨基酸评分=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三级349页)②GI=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100 (三级257页)③血糖负荷GL=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④能量密度=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三级338页)⑤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量⑥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18、频率调查法计算(二级19页)AHA12GAGGAGAGGAFFFFAFAF①某类食物的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②某类食物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频次=消费该类食物的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③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④⑤⑥@$C34511 86CF 蛏27536 6B90 殐c 23879 5D47 嵇30939 78DB 磛623964 5D9C 嶜35488 8AA0 誠⑦AHA12GAGGAGAGGAFFFFAFAF。

营养计算公式(最新整理)

营养计算公式(最新整理)

★ 人体调查类 ★1.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2. (正常:±10%)100%=⨯实测体重(kg )—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指数标准体重(kg )3. (正常: 18.5~23.9 ; 轻度消瘦: 17~18.5 ; 超重: 24~27.9 )22=体重(kg )体制指数身高(m )4. 1000⨯体重(kg )身高体质指数=身高(cm )5. + =100%Vervaeck ⨯体重(kg )胸围(cm )指数身高(cm )6. (正常: 19 ~ 15 )422=10Kaup ⨯体重(kg )指数身高(cm )7. (中等: 140 ~ 109 )733=10Rohrer ⨯体重(kg )指数身高(cm )8. =100⨯胸围(cm )比胸围身高(cm )9. (参考标准:成年男性 < 0.9;成年女性 < 0.85 )=腰围(cm )腰臀比值(W H R )臀围(cm )10.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计算:a. 皮褶厚度推算人体密度D=C —M ×(㏒皮褶厚度值) (其中C 和M 是公式中系数)b. 根据人体密度计算人体脂肪百分含量: 4.95%( 4.50)100%BF D=-⨯c. 上臂肌围(cm )=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d. 222[]12.5612.56⨯=上臂围(cm )-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cm )=14. 儿童体重的粗略估计计算:a. 标准体重(kg )= 年龄(岁)×2 + 7(3岁以下适用)b. 标准体重(kg )= 年龄(岁)×2 + 8 (3岁~青春前期适用)、c. 粗略身高(cm )= 年龄(岁)×7+ 70 (3岁~青春前期适用)★ 食品计算类 ★一、质量计算:1. =100%⨯食品重量(W )—废弃部分的重量(W 1)可食部计算(E P )食品重量(W )2. 100%⨯1废弃部分重量(W )废弃率=食品重量(W )3. (用于烹调后失重的食品,=100%⨯烹调后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烹调重量变化率(W C F )烹调前食物的重量如烤肉 煎肉等)4. (用于烹调后增重的食品,如米饭 面条等)=生食物重量食物的生熟比值熟食物重量5. 重量保留因子(WRF ):%100%WRF =⨯烹调后食物的质量(g )烹调前食物的质量(g )6. =100%100⨯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水分含量7. =100⨯⨯∑食物量(g)蛋白质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 P )每百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g )()=100⨯⨯∑食物量(g)脂肪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 P )每百克食物中脂肪含量(g )()=100⨯⨯∑食物量(g)碳水化合物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 P )每百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g )()=100⨯⨯∑食物量(g)某营养素含量(g )可食部分的比例(E P )每百克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g )()8.%=⨯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表现保留率(A R )(干重)100%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9.%=⨯⨯⨯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烹调后食品重量(g )真实保留率(TR )100%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烹调前食品重量(g )二、能量计算:1. 膳食能量(kcal )=蛋白质摄入量×4 +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 + 脂肪摄入量×9三、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百分比计算:1. =100%⨯⨯蛋白质摄入量(g )4蛋白质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kcal )2. =10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 )4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kcal )3. 9=100%⨯⨯脂肪摄入量(g )脂肪供能比总能量摄入量(kcal )四、食物测评1. A.当一批食品德包装件数(N )超过100件时,抽样量(n )按下列式计算:n =B.异常非均匀性或者不熟悉来源食品抽样量按下式计算:n = N 2. -=食物的能量(kcal )能量价格比值食物的实际支出价格(元)3. %%=⨯某种营养素的含量()单位重量(g )某营养素(N R V )<单位食品中营养素参考值>(查表得)该营养素参考值N R V (g )4. =100%100⨯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每百克干物质中营养成分含量—水分含量5. =100[]⨯⨯食物量(g)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可食部分的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g )6.食物营养质量指数计算:a. =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密度能量推荐摄入量b. =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密度相应营养素推荐摄入量c. ( INQ = 或 > 1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营养密度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 N Q )能量密度INQ < 1 为营养价值低食物 )9.蛋白质评价: a. %=100%100%⨯=⨯氮吸收量食入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真消化率(TD )食入氮食入氮b.=试验期内动物增加体重(g )蛋白质功效比值试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 )c.100100⨯=⨯氮储留量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生物价(B V )=氮吸收量氮吸收量—(尿氮—尿内源氮)d.%==100%⨯⨯氮储留量蛋白质净利用率(N P U )生物价消化率食入氮e.100⨯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 g )氨基酸分(A S S )=理想模式每克氮(或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 g )10.食物血糖评价:a. 50g GI 含碳水化合物的试验食物餐后2h 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 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GI 大于70的为高GI 食物 ; GI 在55~70的为中GI 食物 ; GI 小于55的为低GI 食物)b. GI GL =⨯食物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GL >20的为高GL 食物;GL 在11~19的为中GL 食物;GL <10的为低GL 食物)11.分析必需脂肪酸含量: 100%⨯食物脂肪酸含量(g/100g )脂肪酸占脂肪百分比(%)=食物总脂肪含量(g/100g )★ 其 他 ★1.家庭:a.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 + 午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 + 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b. 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 + 购进食物总量 —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c. 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宗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d. =实际消耗量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家庭总人日数e. =各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生重)平均摄入量总就餐人数f. =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含量家庭总人日数g. 标准人日= 标准人系数×人日数h. ==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摄入量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标准人系数i. ==⨯标准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标准人系数混合系数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总人日数(实际人日数)j. ==人(乙)能量参考摄入量人(乙)某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乙)折合成人(甲)系数人(甲)能量参考摄入量人(甲)某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社区统计:a. =100%⨯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构成比同一事物个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b. %=⨯甲指标相对比(也可用分数表示)100乙指标c. 0(100%;1000%)K K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率=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d. K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动态指标>发病率=同期暴露人口数e. =K ⨯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静态指标>患病率同期观察人口数f. 单侧95%可信上限 =;标准差(S )0.05()v X t S +⨯单侧95%可信下限 = 0.05()v X t S-⨯g. 12.......1+++==n ini X X X X X n n=∑均值()。

营养成分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

营养成分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

营养成分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营养成分表是用来标示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阅读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了解到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百分比。

这些成分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于合理膳食和营养平衡至关重要。

营养成分表中的百分比是通过计算食物中每种营养成分所占总能量的比例得出的。

下面是营养成分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营养成分百分比= (每种营养成分的能量值/ 食物总能量值)× 100%在营养成分表中,通常会列出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克或毫克为单位)和每种营养成分的能量值(以卡路里为单位)。

通过使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每种营养成分所占食物总能量的百分比。

例如,某种食物的总能量为200卡路里,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0克(每克蛋白质的能量值为4千卡),脂肪含量为5克(每克脂肪的能量值为9千卡),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克(每克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值为4千卡)。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每种营养成分的百分比:蛋白质百分比 = (10克× 4千卡/克) / 200千卡× 100% = 20%脂肪百分比 = (5克× 9千卡/克) / 200千卡× 100% = 22.5%碳水化合物百分比 = (20克× 4千卡/克) / 200千卡× 100% = 40%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种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比分别为20%、22.5%和40%。

这意味着这种食物中蛋白质提供了总能量的20%,脂肪提供了总能量的22.5%,碳水化合物提供了总能量的40%。

了解食物中各个营养成分的百分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膳食结构,保持营养平衡。

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来选择食物,并合理分配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

例如,如果想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选择含有较高蛋白质百分比的食物;如果想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可以选择含有较低脂肪百分比的食物。

营养学食谱分配计算公式

营养学食谱分配计算公式

营养学食谱分配计算公式
营养学食谱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1.能量=理想体重(千克)×每千克理想体重每天需要能量(千卡/
千克理想体重/天)。

其中,理想体重(千克)=身高-105,每千克理想体重每天需要的能量可以根据大多数轻体力劳动者的体质指数(BMI)来计算。

BMI=体重(kg)/身高(m)2。

BMI<18.5为消瘦,BMI在18.5~23.9为正常,BMI在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消瘦者应为35千卡/千克/天,正常者应为30千卡/千克/天,超重、肥胖者应为20~25千卡/千克/天。

2.蛋白质:按每千克体重1g供给(70.2×1=70.2g)。

根据食物交换
分法:优质蛋白的份数=35/7=5份,能量:5×90=450kcal。

3.油脂:4份,能量360kcal。

4.剩余能量:总能量-蛋白质能量-油脂能量。

5.淀粉:剩余能量数÷能量系数。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一日三餐的食物分配及搭配方法。

营养计算公式范文

营养计算公式范文

营养计算公式范文
一、基础代谢率及热量计算
基础代谢率(BAS)是指在一个完全静止的状态下,人体在保持正常
温度时,每24小时所耗费的能量,BAS每小时卡路里消耗量(kcal/h)=
基础代谢率×体重(kg),这里基础代谢率可以根据性别、年龄、身高等
因素来计算,常见的计算公式有Harris-Benedict公式、Cunningham公
式以及Mifflin-St.Jeor公式。

1)Harris-Benedict公式:法国营养学家Harris和Benedict在
1919年对110名男性和72名女性进行了实验,得出的BAS计算公式如下:男:BMR (kcal/day) = 66.47 +13.75×体重(kg) +5.003×身高(cm) -6.755 × 年龄 (yr)
女:BMR (kcal/day) = 655.1 +9.563×体重(kg) +1.85×身高(cm) -4.676×年龄 (yr)
2)Cunningham公式:Cunningham在1988年利用Harris-Benedict
的公式,对于肥胖的群体进行又一次修正,最终得出:
男:BMR (kcal/day) = 66.5 +13.75×体重(kg) +5.003×身高(cm) -6.755 × 年龄 (yr)
女:BMR (kcal/day) = 655.1 +9.563×体重(kg) +1.85×身高(cm) -4.676×年龄 (yr)
3)Mifflin-St.Jeor公式:Mifflin-St.Jeor公式是1995年开发出
来的,相比前两者精确度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学涉及的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能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产能系数(4、9、4)(基础62页)
2、营养素(g)=能量÷产能系数
3、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相加
4、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能量/总能量(三级41页)
(成人蛋白质供能比10-15%、脂肪供能比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5-65%))
5、三餐供能比(早餐)=早餐能量/总能量(三餐供能比30% 40% 30%)
6、食物中营养素的量=食物净重×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 (三级书25页)
7、含某重量营养的食物的重量=该营养素的量/每100g食物中含该营养素的量×100
8、食物净重=食物量×可食部重量比例/100
9、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食物总量
10、家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实际消费量/家庭总人日数
11、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12、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13、标准人日数=标准人系数×人日数
14、编制食谱:
1)确定总能量(查表)
2)确定三大营养素的量=总能量×供能比/能量系数
3)根据三餐供能比确定三餐营养素的量(30% 40% 30%)
4)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量确定食物的量:
①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100
②计算主食中蛋白的量=主食量*每100g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
③副食蛋白=总蛋白-主食蛋白
④某种副食量=副食蛋白/每100g该食物中含蛋白质的量×100
15、判定肥胖:身体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 (身高单位为米)(基础308页)
16、标准体重=身高(cm)—105
17、营养评价:
①蛋白质氨基酸评分=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三级349页)
②GI=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100 (三级257页)
③血糖负荷GL=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④能量密度=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三级338页)
⑤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量
⑥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18、频率调查法计算(二级19页)
①某类食物的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
②某类食物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频次=消费该类食物的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