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父慈子孝双向性论文

合集下载

论先秦儒家之“孝”的变异

论先秦儒家之“孝”的变异

皆能有养 , 不敬 , 何 以别乎 ! ” 曾参 日: “ 孝有三 , 大孝 尊亲 , 其 次弗 辱 , 其下能养。 ” _ 5 又 日 : “ 孝 子 之 养 老 也, 乐其心 , 不违其 志; 乐其耳 目, 安其寝处 。 ” 孟 子 日: “ 不得乎亲 , 不可以为人 , 不顺其亲 , 不可以为 子o " [ 6 1 1 8 3 可见先秦儒家认为 , 事亲要与敬养结合 , 以 养为本 , 以敬为先 , 还要体现礼 、 乐。倘若仅仅是供 养, 对父母不够尊敬 、 不够礼貌, 使父母生活 的不开 心, 是不 能称其 之 为“ 孝” 的。
第二 , 孔子日: “ 身体 发肤 , 受之 父母 , 不敢 毁伤 , 孝 之始也 ” J 7 5 。曾参 日 : “ 身 也者 , 父母 遗体 也 , 行 父
“ 孝” 的观念 自西周时期就被作为当时宗法社会 的核心 道德 规 范 。到 了春 秋 战 国时 期 , 先 秦 儒 家 学 者 又对 “ 孝” 作 出 了进 一 步诠 释 。伴着先 秦 儒家 思 想
的弱点和 漏洞, 并利 用其来巩 固 自己的专制统治。 关键词 : 孝; 先秦儒 家; 变异
中 图 分 类 号 :B 2 2 2 文献标识码 : A
在父 系 氏族社 会 时 期 , 中 国就 已经 产 生 了 “ 孝”
是后 来 的统治 者把 “ 孝” 由个人 行 为提升 到 了社 会 道
“ 父 兮生 我 , 母 兮 鞠 我 。拊 我 蓄 我 , 长 我 育 我 。顾 我 复我 , 出人 腹 我 。欲报 之德 , 昊 天 罔极 。 ” _ 3 《 说 文 解
先秦儒 家思 想 中 “ 孝” 所 包 含 的 内容 十分 丰 富 , 须逐 一结合 先秦 儒家 的原 著进行 阐释 。 第一 , 孔子 日 : “ 今 之孝 者 , 是 谓能养 , 至于犬 马 ,

关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关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2021-02-14关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论文关键词:先秦儒家孝道思想辩证分析现代价值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

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

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

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

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

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

“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

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

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

“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

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引言: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自古以来就被各个学派所崇尚、宣扬,而孝道在儒家文化中更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对孝道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经典著作的解析和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考察,试图揭示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内涵、影响和意义。

一、儒家孝道思想的内涵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孝道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孔子提出的“五常”中的“孝”被视为儒家伦理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儒家孝道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尊重、孝顺和关怀,同时也包括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后代子孙的关爱和教育。

孝道的核心思想在于“孝”字,孔子对于孝的理解是:尊敬父母、尽孝于亲。

孔子认为,造化造人,父母生育,教养子女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巨大恩德,因此,子女应该感受到这份恩情并用孝敬和关心对待父母。

孝道也包括了遵从父母的教诲、帮助父母分忧解难、为父母争光、继承和发扬父辈的家风等。

在儒家经典中,对孝道的理解还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孝道的核心是以家庭为基础,传承和发展父辈的家风家训,以确保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背景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姿多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家学派都相继兴起,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潮流。

儒家思想作为一股重要的思潮,对于社会伦理和道德观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先秦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分封制和礼制的建立。

王朝分封诸侯,诸侯亦依附王朝,形成了分封制的体系。

同时,礼制的确立让“礼”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同时也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孔子等儒家思想家提倡的孝道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先秦儒家经典中的孝道思想在《论语》等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秦儒家对孝道思想的深层次挖掘。

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念,强调对有道德伦理修养的人的追随和学习,进而形成自己的人格和行为准则。

对孝道的理解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最新-诠释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现代价值 精品

最新-诠释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现代价值 精品

诠释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现代价值论文关键词先秦儒家孝道思想辩证分析现代价值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

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

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

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

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

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

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

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

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

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

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

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

孔子的孝思想探析论文(全文)

孔子的孝思想探析论文(全文)

孔子的孝思想探析论文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论语》中,提及孝的地方共十九处,这与提及“仁”和“礼”的次数相比虽然少,但孝与仁、礼,常被并提,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使得孝在提高个人修养、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等方面成为极为关键的一环,并且,在物质气息日益浓郁而人情日趋淡漠的当今社会,重提“孝”会给人们以深省,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一、孝与子女在《论浯》中,一般是孝悌相联。

“孝”,指尊敬孝顺父母;“悌”,指尊敬兄长。

一个人如果不能尊敬兄长,兄弟之间不和睦。

就会搞的家内乌烟瘴气,这如何能让父母安心,又怎么能算作孝呢?因此,“悌”和“孝”相比,“悌”就在其次了,可以说它只是孝的一个方面,应从属于孝。

“孝”作为的基础,家庭是它最根本的舞台。

家,应是充满亲情的地方,没有亲情的家庭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家,而孝是维系家庭亲情的基础。

那么,为了保持和巩固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如何把“孝”做的更圆满呢?这首先对孝要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在《孔学知识词典》中有对“孝”非常好的解释:“孝,儒家的伦理思想。

其义为养亲,事亲,敬亲和尊亲。

主张以敬重顺从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孝’即是养亲,‘敬’是人性有别于动物的标志。

”上面对孝的界定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养亲、事亲来说,子女有对父母赡养的义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动物界尚有“羊跪乳”、“鸦反哺”的报恩父母之情,何况有仁有义的人类呢?但在孔子看来,奉养父母吃喝、为父母尽心尽力的办事这样的孝,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孝,对此他不满的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奉父母以酒食、为父母竭心尽力办事,这样的“孝”做的还不够好的原因是:它缺乏孝最为实质的内容“敬”。

只有这孝中的“敬”,才能显示出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而这个“敬”不是表面上的唯唯诺诺,须要发自肺腑真情,也只有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才能有表现于外的愉悦之容,去尽心侍奉父母,这就是所谓哮子之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关于孝道的论文

关于孝道的论文

孝道的论文关于孝道的论文"百善孝为先"。

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孝道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孝道的论文篇1摘要:养老敬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社会现实要求人们重新考察传统孝道,在当代社会弘扬孝道的合理内涵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农村养老现实意义一、传统孝道的内涵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我国古代解决养老问题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敬亲、奉养、侍疾、善终。

用孔子的话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通俗地说,孝就是‘养老、敬老、尊老、亲老、送老”。

一是敬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

孔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吝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

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二是奉养。

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三是侍疾。

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

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四是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中国人往往把身后事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十分丰富,其中既有传统美德的凝结,也有旧文化的积淀。

在当代,提倡孝道并不意味全盘继承,应对传统孝道进行科学的认识与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去封建因素,但无论如何,尊老、敬老、养老仍然是我们应具有的传统美德,在孝道逐渐弱化的今天,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一定保障作用。

孝道论文(精选五篇)

孝道论文(精选五篇)

孝道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孝道论文及时行孝 Timely filialDigest:Filial piety is the basic moral norms of the society in ancient China.With the society's unceasing progress, people in the word filial piety has been fuzzy gradually, so as the new era we should with a new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real parents in mind, education and influence th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generation, the family harmony, people's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Under the stimulus of new typ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more beautifu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motherland, rich and powerful!摘要: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孝这个字眼已经逐渐模糊,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以新的孝道观念,真正将父母放在心中,教育、影响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使其家庭和睦、人民团结、社会安定。

在新型的精神文明的激励下,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裕、强大!Key world : filial duty , modern society ,predicament , necessity.关键词:孝道,现代社会,困境,必要性一、行孝的起源与内涵“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

2000字孝道论文

2000字孝道论文

2000字孝道论文篇一:关于孝道论文儒家文化中的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对其他人的好都是假的。

再由孝推而广之到社会的一切伦理秩序,就好像在家“父为子纲”,出到外面就是“臣为君纲”等等。

如果孝不存在了,一切伦理道德规范都会失去根基,只要家庭中的孝道能够一直保存下去,那社会、国家就会和谐。

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

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

2.义务并行互利性。

3.注重感情性。

4.强调自律性。

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

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

略论先秦儒家孝道的三重意蕴

略论先秦儒家孝道的三重意蕴

在 《 沦语 ・ 子路》 篇 中,叶公语孔子日 : “ 吾党有 直躬者 ,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 ”孔子答 日 : “ 吾
党之直 者异 于是 :父为子 隐 ,子为父 隐 ,直在其
同构性 ,必然又会 为孝 亲观念之具体化 、世俗化 乃 至此后 的政治 化 、社会化打开方便之 门。由此
中矣 。 ”而在 ( 佐传・ 昭公 十四年》 中 ,他对叔 向 “ 论狱 ”刑杀叔 鱼一事 ,却大加赞赏 : “ 叔 向 ,古
[ 项 目简介 ]本 文 系山 东省 教 学研 究 室一般 课 题 “ 初 中语 文渗 透 传 统八 德教 育校 本研 究 ” ( 项 目编
号 :2 0 1 5 Y B 0 4 4 2 者 简介 ] 刘海娥 ,山 东 曲阜 实验 中学一 级 语 文教 师 。
面又视石碚 “ 大义灭亲” ( ( 佐传・ 隐公 四年) ) )为 至 忠 ,就 连孔子有 时候也 不得 不面对 这种 窘境 。
再次 ,缘于先秦 时期 的宗 法政 治 ,中国古代 社会很早就具有 一种 “ 家 国同构 ”的特点 。家是
国 的缩 影 ,国是 家 的扩 大 , 由家 及 国 的这 一 范 型
妻 、兄弟 、姑妇之亲等皆附属于此 。 对于孝亲观念 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学者多
内贯通 为 “ 性命 之理” ( 《 易・ 说 卦》 )的形上 思 考 。儒 家讲 “ 事亲为大” ( 《 孟子 ・ 离 娄上》 ) 、
“ 亲亲而仁 民” ( 《 孟子 ・ 尽心J 二 》 ) ,又说孝为 “ 仁 有专论 ,这里我们所要关 注的是 ,儒家何 以如此
4 5
人文天 下 f 2 0 1 7 年2 月刊 总第8 9 期
皆可以由此找到合理依据 , 因此孝亲观念从最初就 含有一种可被强调并将之具体化 、 世俗化的可能 。 其次 ,在历史 的发展过程 中 ,人 的力量不 断 崛起这一事实 ,以及 由此引发的人文关怀 ,使得 孝 亲观念 由原先 主要用于追念先祖而开始变为敬 重在世父母 ,从 而促进 了世俗 因素在宗教观念 中 的注人 。而且 ,人类 不断觉醒这一历史事实 ,反 过来 又会对 既定 的传统秩序形成一种新挑 战 ,这 会在一定时期 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社会 的震动 。 如春秋时期 “ 臣 弑 君者 有 之 ,子 弑 父 者 有 之 ” 道 ,不外 明伦 ,故 但能 明孝悌 之义 ,即有 政道 , 与居位为政无异 。 ”由孝亲 到政治 ,取 尊卑 ,定上 下 ,家庭伦理 为政治伦理提供 了蓝本 。这样 ,儒

孝道说略——兼论先秦儒家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

孝道说略——兼论先秦儒家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

祀 而致孝 享也 。 ”这些 理 解虽 然 还有 言 不尽 意 的地 方. 但是与 孝 的本 义 已经非常 接近 终 追远 ” 的祭祀 有关 。
《 经》 出现 了数 量 可观 、 题 比较 鲜 明 的孝 诗 中 主 亲 诗篇 。 孔子 誉 为“ 以兴 , 以观 , 以群 , 以 被 可 可 可 可
望 和呼 唤 。 中国人倡 孝 、 孝 、 讲 崇孝 、 孝 。 千百 年 尽 是
的传 统 . 文化 源远 流长 。 孝
相传 舜 的父亲是 一个 盲人 , 生母早 逝 , 后母 虐 待
他, 同母 异父 的弟 弟象 傲慢 无 理 . 人 “ 三 皆欲杀舜 ” . 而舜 对 待 父母 却是 “ 适 不 失子 道 ” “ 以和 孝 ” 顺 。能 。
声、 意来看 , 孝这个 字 , 老在 上 ( 省去 所从 之 匕) 子在 , 下, 有上 一 代 与下一 代 融为一 体 和 子亲 老 、 爱 子 、 老 父 子相承 的意思 。 而言之 . 合 孝无疑 包含 着子女 对 父
说 起
近年 来 ,父 亲》 母 亲》 《 和《 这两 首 歌 被著 名歌 星
“ 年二 十 以孝 闻 ”他 “ 天子旗 , 。 载 往朝 父瞽叟 , 夔夔 唯 谨, 如子 弟 ”对 弟弟 象待 之 以慈 而加封 诸侯 。 ; 舜代尧 摄 政 天下 , 臣 的一致评 语是 :盲者 子 , 顽 , 嚣 , 朝 “ 夫 母 弟傲 , 以孝 , 蒸治 , 至奸 。 《 记》 其“ 能 蒸 不 ”史 称 天下明 德 皆 自虞帝 始 。舜 之孝 行 , 动华 夏 , ” 名 成为 中国优秀
— —
兼 论 先 秦儒 家对 中国孝 文 化 的贡 献
康 怀 远
( 重庆 信 息 技 术 职业 学 院 , 庆 万 州 4 4 0 ) 重 00 0

中国古代_孝_文化的两重性

中国古代_孝_文化的两重性

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李 锦 全 [摘要]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

因为人为父母所生养而成长,应该给以回报,所以孔孟主张对父母尽孝。

先秦儒家还提出父慈子孝的对等关系,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

秦汉大一统以后,移孝作忠,伦理向政治伸延,君父对臣子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汉朝称以孝治天下,建立察孝廉、奖孝悌的制度。

对孝道的提倡,用以造就一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家庭,对以家族为本位、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儿女尽孝能和睦家庭,进而安定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同时把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对于维护汉皇朝的统治亦有安定的作用。

但是历朝的孝治政策亦有负面效应。

由于朝廷奖励孝子,有的人就弄虚作假,败坏社会风气,把孝道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

有的虽然真心尽孝,但措施不当,形成愚昧行为。

正面与负面就形成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

[关键词]孝 孝治 伦理政治化 孝悌 愚孝 两重性[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4)04-0041-06“孝”作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伦理道德的精华,但由于传统孝道有其时代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糟粕,因而就有个批判继承问题。

不过孝文化所以产生正面和负面的社会效应,并不是我们今天分析得来的,根源在中国古代孝文化已具有两重性。

一“孝”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今天一般认为就是孝顺父母,这和《尔雅・释训》的解释“善事父母为孝”的含义是一致的。

当然,如果古往今来“孝”文化就那么简单,就不会有精华与糟粕的问题。

正因为孝文化有它复杂的发展过程,故下面作些剖析。

作者简介:李锦全(1926~ ),男,广东东莞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

广州 51027524孔子研究 2004年第4期 先秦儒家很重视“孝”的问题。

《论语》中有几条孔子对学生的答问。

当宰我问到子女为父母守孝三年太长,能否一年就够了时,孔子问他这样做是否心安,“今女(汝)安,则为之。

先秦君子风范——孝子

先秦君子风范——孝子

先秦君子风范——孝子第一篇:先秦君子风范——孝子在先秦贵族的道德伦理中,“孝”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观念。

之所以如此,因为孝是家庭道德的核心。

许慎《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尔雅》也说:“善事父母曰孝。

”儿子善事父母,是人伦之常情,其根本乃在于那种永不能割断的血缘。

从这一点来说,孝的感情最能体现人的本性,也是先秦君子们在诗歌咏唱中最动人的题材。

在《诗经》中,有多首抒发这种孝子之情的诗章,其中《小雅·寥获》是最人的一篇,现引之如下:在中国文学史上,这大概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抒发孝子深情的诗篇了。

从诗中看,作者是个外出行役之人,父母病亡时不在身边。

人神幽隔,路远难回,父母的养育之恩尚未报答,这能不让他痛断肝肠吗?此诗的第一、二两章先言父母养育自己的憔悴劳苦,往事历历似在心头;三章言自己丧失父母的孤苦伶仃,出门时忧愁万种,回来后仍无家可归。

第四章呼天自诉,连用9个动词和9个“我”字,一讲父母养育的大恩大德,可谓字字是血,声声是泪。

第五、六两章重言自己行役在外,不能终养父母的遗憾,并通过和别人的对比写自己的抱恨之深。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作者是怀着悲痛欲绝的情感来写的,这种孝子之情,千年之后仍能催人泪下。

《小雅·寥我》是周人的创作,《诗经》中表现同类感情的诗篇还有《邺风·凯风》、《魏风·涉峪》、《唐风·鸿羽》、《小雅·秋杜》等。

这些抒写孝子之情的诗篇都被选进作为当时贵族文化教本的(诗三百》中,可见时人对它的重视。

《吕氏春秋·孝行览》曾引用《商书》中的一句话:“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

”今存甲骨文中己有孝字,由此可见“孝”的观念在中国产生之早。

周代贵族更把孝当作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开篇就言周公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诗经·大雅·既醉》本是周代上层贵族祭祀祖先的诗歌,诗中反映了当时的风俗,在祭祀时,有人装扮成祖先神,其名叫“尸”,主祭者献上丰厚的祭礼,祝愿祖先神能够尽情地享用,并能赐福于他的后代子孙。

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

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

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在传统伦理观念中,“生养”之恩是自然地联结在一起的。

然而,“生养”之恩如今逐渐被人们区分为“生恩”与“养恩”的独立结构。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恩”的神圣性不断被祛魅。

“生恩”的道德价值在现代社会遭到了解构,必然引起对“孝”的道德合理性的普遍怀疑。

儒家家庭伦理的横梁木是“生恩—孝”结构,但现在看来,这种结构已经不再稳固了。

儒家家庭伦理的现代化需要契约伦理、双向伦理的调适,需要转换为“养恩—孝”结构。

儒家家庭伦理现代化面临着孝道现代化、家长现代化、家庭现代化的三重境况。

孝道现代化的关键是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家长现代化的关键是注重自由和平等;家庭现代化的关键是注重家庭与公共领域的贯通。

天理的祛魅:“生养”之恩的分离在传统伦理观念中,“生养”之恩是自然地联结在一起的。

然而,“生养”之恩如今逐渐被人们区分为“生恩”与“养恩”的独立结构。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恩”的神圣性不断被祛魅。

换言之,“生养之恩”的道德合理性被限制为“养育之恩”。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女从出生伊始便是带着亏欠来到人世间的,怀胎、分娩、诞下生命、提供一个家庭环境,似乎都具有本然的道德价值。

然而,现代性从根本上拒斥一切理所当然的东西。

在现代性浪潮下,中国人开始反思“出生”和“家庭”的本然价值。

“管生不管养”成为对失责父母的一种常见批评,不仅“管生”没有本然的道德价值,而且如果“不管养”的话,“管生”甚至是不道德的。

当下,“生恩与养恩”的话题时常被拿来讨论,通过舆情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认为“养恩”大于“生恩”。

儒家家庭伦理在现代遭遇的“生养”之恩的分离,是现代性对传统伦理施加影响的一大缩影。

现代性伦理变奏的主旨是“身份伦理”向“契约伦理”的转变。

身份,特别是血缘身份,是天生的、本然的、不可变易的;而契约则是经由自主行事的双方共同签订的。

身份伦理是一种“单向伦理”,带有一种单方面的强制性;契约伦理则是一种“双向伦理”,其基本精神是平等与自愿。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深刻地描绘了父子关系这一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

无论是《论语》、《孟子》等先秦儒家经典,还是《红楼梦》、《西游记》等明清小说,都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父子关系的复杂性和深刻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并对其进行研究。

父子关系在古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仅是家庭伦理结构的一部分,也是反映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载体。

在先秦儒家经典中,父子关系被放在了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

例如,《论语》中有许多关于父子关系的言论,如孔子强调“孝道为先”,提倡子女尊敬父母,尽孝奉养。

这些经典文献将父子关系视为维系社会和谐的基石,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父子关系也得到了广泛描写。

以《红楼梦》为例,书中表现了贾府的父子关系。

贾府以贾母为中心,围绕着贾代善和贾代儒等子辈展开。

小说中展现了世代相传的家族观念,父子之间的血脉联系被看作是家族延续的象征。

同时,小说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权力结构中的父子关系,贾政统治家族,贾宝玉作为继承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父子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所描绘的不只是积极的一面,也包括了复杂的心理和面对的挑战。

在古代社会里,父子关系中常常存在着代沟和冲突。

《红楼梦》中,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贾宝玉与贾母的矛盾,都展现了这一点。

这种复杂和冲突的父子关系不仅仅是文学描写的一种手法,更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父子关系的现实问题。

父子关系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的父子关系时代背景不同,倾向也有所改变。

例如,古代经典中的孝文化十分重要,但到了明清小说中,人性化的形象和个体的自由意志开始受到关注。

这些变化对于父子关系的描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的父子关系呈现出了师徒情深的一面,体现了师徒关系在父子关系中的延伸与丰富。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是广泛而深刻的。

它不仅揭示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父子关系的复杂性和现实问题。

简析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论文

简析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论文

简析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论文简析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论文简析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论文摘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成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孝道的内容、形式、功能也必然随之改变。

以新的时代精神为主导,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儒家孝道必将焕发生机,为今所用。

关键词:儒家孝道;传统社会;社会稳定;当代省思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先秦儒家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规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和首要精神,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孝道的核心和主体。

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最终使它发展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它,中国就没有伦理道德可言”。

先秦儒家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推崇备至。

无论从社会伦理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哲学文化遗产上看,它是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习惯、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

说儒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不是近代现代的发明,在中国已经说了几千年了。

就现存的典籍考查,最早是《左传》,其说:“孝、敬、衷、信,为吉德。

”吉者,美也。

孝是美德。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是赞成还是反对,它已经是中华文明史以重笔渲染的大章,是不可磨灭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正在强烈地呼吁着孝道的回归,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是时代的要求。

(一)先秦儒家之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罗国杰教授认为:“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儒家孝悌责任伦理论辩

儒家孝悌责任伦理论辩

内容摘要:由儒家所阐发、所倡导的孝悌道德,不仅是一种德性伦理、规范伦理,也是一种责任伦理。

孝悌之道作为密切相关的儒家道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中国社会一再被彰显,以致影响到邻国韩国的家庭伦理,使之成为有名的重孝儒教国度之一。

儒家孝悌责任伦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提出了父慈子孝的双向责任、游必有方的感情责任,还建构了不亏其体的重生责任、劳而无怨的代际责任和兄友弟恭的同辈责任。

关键词:儒家;孝悌;责任;伦理序言作为家庭责任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儒家所阐发、所倡导的孝悌道德,不仅是一种德性伦理、规范伦理,也是一种责任伦理。

在儒学系统中,孝被规定为“三纲”“五常”的原点,尤其是儒家把“孝”置于人伦道德的极为重要地位,提出了“百善孝为先”“孝悌为仁之本”“夫孝,德之本”等重孝观念,孝成为儒家所倡导的基本行为规范;在儒家重孝思想影响下,孝治自汉以后成为重要的政治方略,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被看作建立在孝德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文化。

大概受宗法关系和父权制的影响,儒家更为关注的是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而不太重视兄弟姐妹关系。

不过,这并不等于说儒家没有就兄弟姐妹关系提出道德规范,“悌”就是其中之一。

悌同孝具有极大的粘连性,孝悌之道作为密切相关的儒家道学的重要内容一再被彰显,以致影响到邻国韩国的家庭伦理,使之成为重孝的有名的儒教国度之一。

“五四”运动以来一些反传统的激进派把矛头直指儒家之孝,这不仅表现在揭明儒家之孝道会造成牺牲社会公正、奴性人格(顺民)、等级主义、男尊女卑、矫饰之情、伤生毁生等流弊,还表现在对儒家孝道众多理念或命题的不认同或抵触:有的断言“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观念不利于鼓励社会流动;有的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宣传的是明哲保身、个人本位乃至贪生怕死;有的则讲儒家倡导的“报恩尽孝”“报本返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三年免于父母之怀”等观念,不过是一种亲情交易、功利算计,并不是高尚的道德情感,等等。

孝道的议论文

孝道的议论文

孝道的议论文关于孝道的议论文(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孝道的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孝道的议论文1以易道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民族文化教育,在汉代从系统型的道德根文化教育全面转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孝道文化为主体,是慧性文明转向智性文明的必然性。

因为当时的社会经历了将近六百年的战乱,历经秦朝短暂的过渡,迎来汉朝黄老学说治国的鼎盛时期,完成这一番治理以后,人类随着太阳系慧性宇宙能量的锐减,左脑的使用已经完全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早期那种以右脑慧识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正常进行,那么以孝道文化为主体进行全民“为大于其细”教育的出现,就成了一种历史必然。

可以说,孝道教育的出现是慧性文明转向智性文明教育的一种必然教育模式。

到目前为止,孝道教育仍然在智能文明教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轻率丢弃孝道教育。

因为中国教育文化的传播,必须以孝道文化为主体进行展开,这是中国教育的重要文化特征,这是“教”字所存在的全部信息。

我们通过“教育”这个“教”字里面的“孝”的成分,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必然。

人们智能意识全面离道失德,造成教育工作必须“为大于其细”,从家庭孝道这个“细”和“易”方面入手,才能呼唤道德的回归,使人们重新重视“尊道贵德”。

孝道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系统性与解析性,这个枝叶与根干的关系、树木与森林的关系,都应该将其确立起来,而不至于在某些研究过程失去了系统论,或者用西方的观念来解析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道德根文化的系统以后,重新建立包括孝道文化教育为先导的立体型益智开慧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

因为孝道是做人的基本素质,百善孝为先。

“德”字里边含有十种善,古人却强调“百善孝为先”。

任何一种善,首先要看这个“孝”是否在其中。

如果说家庭无孝道,则所有的善都带有伪善的性质。

某地区当年选拔干部、提拔某人到重要部门工作时,常常需要进行一次家访,然后再决定是否起用此人。

浅析儒家家庭伦理思想

浅析儒家家庭伦理思想

浅析儒家家庭伦理思想摘要:与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中心地位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

儒家家庭伦理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其基本要求分别是“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儒家家庭伦理在历史上有局限性,在当前也遇到了强大的挑战,但若经过创造性转化,仍然有其巨大的价值。

关键词:儒家思想;家庭伦理;父子;夫妇;兄弟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眼中,家都显得至为重要。

中国古代“家国天下”并举,而家居于首位,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与天下只是家的放大,社会关系也不过是家庭关系的延伸。

因此,家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的。

《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这句话是说,仁就是爱人,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首先要处理好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

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

“父慈”与“子孝”是相对的,一方面,父亲要爱护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孔子说“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反映了父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父母亲应当养育子女,子女则应孝敬父母。

父母无不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体现,是人之天性使然,所以儒家在这一方面论述不多。

但是父母如何爱护自己的子女,却是大有学问。

儒家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养而不教,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

在传统社会中,父母爱护子女,不仅在于生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子女成才。

儒家充分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孟子之能成为继承孔子之志、光大儒学的“亚圣”,与其母亲的家教是截然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后来的父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儒家父慈子孝双向性论文
摘要:“孝”从殷商“善事父母”观念的产生,“从老省,从子”父慈子孝,然后一直到“孝亲以忠君”的政治伦理思想,都蕴含着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对等性、相互性的思想。

虽然中间出现了“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郭店竹简·六德》)的过激化的一面,但是先秦儒家的孝道观之中蕴含的思想是具有双向性和对等性的。

在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进程中,传统父慈子孝文化经过创造性价值转换,仍将发挥其积极作用。

“父慈”“子孝”出自《礼记·礼运》中。

《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的:“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臣,臣忠。

”(《礼记·礼运》)可见,在那个时候儒家先贤就意识到了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子对父母长辈的孝,要想维持“父子有亲”的父子关系,应该是父与子之间共同来承担这一责任,即父母对子女还应该慈爱、关心。

所以“父慈子孝”的父子关系所蕴含的平等性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在先秦儒家中,“孝”一般有顺从长辈,尊敬老人,父子亲亲之义,而且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孝”一般和“慈”联系起来,如“父慈子孝”。

慈,即上爱下,父母爱子女。

在家庭道德关系中,“慈”是对“孝”有力的支撑。

孝,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长辈应尽到的责任义务,同样的要使家庭关系和谐,父母长辈应该做到对子女后代慈祥爱护。

这样,“孝”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就具有了双向性的意义。

有许
多人认为,先秦儒家的“孝”过分的强调了爱的单向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父子亲亲”,没有了父母对子女的仁慈、爱护,也就构不成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孝敬,可以说孝和慈是相互的,父与子的关系是双向度的。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孝是“仁”的内在规定性之一,也是“仁”的内在出发点,整个“亲亲爱人”是以“孝”为出发点向外扩散的。

所以,不孝父母是最大的罪过,“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尚书·康诰》,如果儿子不能尊敬父母,完成父业,大伤父亲的亲,如果父亲不慈爱自己的儿子反而厌恶他,“刑兹无赦”,(《尚书·康诰》)用法律来惩办。


“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丑下》),由父慈子孝可以延伸出君仁臣忠的君臣关系。

以事亲之心来事君,移孝作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孝经·广扬名》)孝亲和忠君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的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忠孝之间具有互通性,“忠君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

”(《礼记·祭统》)“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侑》),这都是君臣关系双向性很好的写照。

以孝道为核心横向扩展出来的是“亲亲而仁民”(《孟子·尽心上》)也是双向性的。

“亲亲而仁民”由亲爱家人推而广之,进而亲爱其他人,人人互相关爱。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
记·礼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己及人,人和人之间相互尊重,人和人之间相互爱护,人人都“善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相互推广自己的德行,推广到整个社会,可以实现大同理想。

由此可见,孝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诗云:‘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私不服。

’”(《礼记·祭义》)

先秦儒家的孝道是建立在人格平等与独立的前提下,也是建立在自然血缘亲情的基础之上。

但是,它却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自然领域基础上,周王按照血缘关系分封诸侯,以此类推,由以仁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准则,从“齐家”到以“忠”为准则的“治国”,向外扩展到了社会领域。

在传统社会家国一体的同构模式和格局中,家庭和国家是两个具有“人格化”的独立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是相互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关系融合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只有家庭关系和睦了社会才能安稳发展,家庭伦理的遵守与否也关系到国家的前进与否和命运。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反之也亦然。

尽管当今社会,家和国的关系并不是传统封建社会的家国一体的结构,但是家和国之间的仁与兴互相影响的关系依然如此,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坚持以孝为出发点的“齐家”与“治国”的良策。

“孝”从殷商“善事父母”观念的产生,“从老省,从子”父慈子孝,然后一直到“孝亲以忠君”的政治伦理思想,都蕴含着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对等性、相互性的思想。

虽然中间出现了“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郭店竹简·六德》)的过激化的一面,但是先秦儒家的孝道观之中蕴含的思想是具有双向性和对等性的。

在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进程中,传统父慈子孝文化经过创造性价值转换,仍将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杨伯峻,岳麓书社[M]
[2]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M]
[3] 《荀子译注》张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M]
[4] 《礼记》杨天宇.上海古籍出版社[M]
[5] 《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版[M]
[6]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