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二、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二、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一、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青山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青山是我们的朋友,它给我们带来美丽的景色,还给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青山的课文《青山不老》。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青山不老”、“青山绿水”、“青山含笑”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一座青山。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山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表自己对青山的感悟,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反思:《青山不老》这篇课文通过美丽的景色描写,引导学生体会青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说课稿:《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说课。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因此,本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来学习课文。

教学中我设计了“品读奇迹——感受环境——品析老人”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质疑,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相机介绍: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对比引导学生反思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已经不同了,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如诗如画的山林。

)3.引发质疑:这样的改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4.导入: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梁衡走进晋西北,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两幅不同的图画,旨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谁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主读文,结合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

《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

《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2022-12-15《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青山不老》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风雨同舟、肆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重点难点: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十五课,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了人类应该热爱和珍惜土地。

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你又将获得哪些启示呢?二、检查预习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是吗?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的字、词、句预习情况。

(1)字词检查1、土炕肆虐盘踞淤泥2、治理参天的杨柳归宿3、风吹沙起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如臂如股绿风荡漾第一组强调:炕与坑的区别; 虐字的写法:踞的读音。

第二组注意:参和宿的读音并掌握其他的读音;区分治和制。

第三组要求: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掌握和他们意思相近的词语和类似结构的词语。

(2)句的检查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第一句话掌握修辞手法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二句话要求读准,特别注意断句,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新授:1、过渡:字词句同学掌握的很扎实,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a、把握文章主要内容b、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把课文多读几遍,有人说读书就是煮书,煮书就是把课文读熟,熟烂于心,熟的像老师这样可以不看教材。

注意一边读一边结合阅读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好,在老师刚才的这段话中,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要求?(这一环节启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自由读书过渡:读书有时要把薄文读厚,有时要把长文读短,概括主要内容,就要把长文读短,这是一种概括能力。

来,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青山不老》的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的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多媒体教学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图片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文原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青山不老》。

(2)教师提问:“你们认为‘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青山不老的美好景象的。

2. 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教师抽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进行点评。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语文教案设计《青山不老》

语文教案设计《青山不老》

语文教案设计《青山不老》《青山不老》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真挚,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此外,在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方面,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1.1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默读、圈点批注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感受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过程。

- 体会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坚定的决心。

-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 例如,文中对晋西北恶劣环境的描写“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这一描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环境的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人坚持植树造林,更加凸显了老人的伟大。

通过这样的语句分析,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4.2 教学难点- 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优秀教案集合5篇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优秀教案集合5篇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优秀教案集合5篇第一篇: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与方法:⑴初读全文,探究“奇迹”是什么。

⑵再读课文,探究“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⑶审读课题,探究“奇迹”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位普通的山野老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培养植树造林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6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青山”是什么样的山“不老”一般指人,这里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出示阅读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位老农创造了什么“奇迹”3、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这“奇迹”4、老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5、作者对他有什么看法6、为什么说“青山不老”7、你想对老农说什么三、学生自学四、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2、在文中找出老农创造的“奇迹”。

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⑴学生读文,找出哪些地方具体地描写了这奇迹。

⑵多种形式的读,然后谈谈感受。

教师:在我国这样的绿洲随处可见,作者为什么单单把这块绿洲称为“奇迹”3、交流资料。

4、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图片与青葱林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是啊,老农所处的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可是,他还是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天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我们对拉农仅只于惊叹吗请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青山不老》教案范文

《青山不老》教案范文

《青山不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奋斗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理解。

(3)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译文。

(2)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列表。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找生字词的意思,如有困难可以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生字词的意思。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记忆。

(2)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运用。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课文大意。

5. 讨论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探讨作者的表达手法及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分析人物心情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描绘画面,分析人物心情。

(2)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2)分组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

(2)分析人物心情,体会人物的喜悦、惊讶等情感。

6. 总结提升:(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作文。

3. 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青山不老 教案

青山不老 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艰难历程。

(2)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2、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体会老人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青山绿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青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叫《青山不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不老的青山,去探寻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人创造的奇迹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引导学生从数字中感受奇迹的伟大。

2、小组讨论:老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出这个奇迹的?(1)“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2)通过理解恶劣的环境,感受老人面临的困难。

3、分析老人的形象(1)找出描写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老人的品质。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3)从老人的话语中感受他的坚定和无私。

(四)探究“青山不老”的含义1、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青山不老”?2、引导学生从老人创造的奇迹、精神的传承等方面思考。

(五)拓展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2、展示一些环保人士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总结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老人的精神品质。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2)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练习册。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图片、地图等相关辅助材料。

4. 学习小组分组安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青山”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问。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分享感受。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展示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青山景色的画。

(3)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青山”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青山、环境保护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使用多媒体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环境。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理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色。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导语: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导语;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说说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点拨法、引导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在这里不仅孕育着中华灿烂的文化,还涌现出了许多人物事迹,他们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泣鬼神,还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位81岁的平凡老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2、揭题,板书课题3、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词语,重点强调“宿”“劲”的读音。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方法:人物+事件+关键词)(3)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年岁大了?(4)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1、正是这样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课件)(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课件)a、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b、计算:一亩等于667平方米,普通教室大概有50平方米,那3700亩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呢?(5万间)c、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d、指导朗读。

(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a、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b、你觉的这段话的画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c、这段话中两个“全”,你有什么感受?d、指导朗读这段话。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散文,通过作者对青山、绿水、花草、鸟鸣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青山不老》,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和理解运用。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5. 品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考虑如何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八、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游览公园、山区或自然保护区,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受散文《青山不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散文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散文《青山不老》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引入: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散文《青山不老》。

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总结: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自己的感悟。

2.2 教学方法引导式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章。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散文《青山不老》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分析指南和问题列表。

反思性作文模板。

3.2 教学材料学生笔记本和笔。

分组讨论记录表。

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音响设备(如有需要)。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反思性作文的内容和质量。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作者进行讲座或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写生活动,与文章主题相结合。

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展览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散文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活动,尝试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组织学生参与文学社团或写作比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实践活动6.1 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散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课文青山不老教案

课文青山不老教案

课文《青山不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青山不老的自然景观。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青山不老的自然景观,以及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图片。

2. 黑板、粉笔。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青山老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青山的认识。

(2)引导学生思考青山不老的意义,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理解青山不老的自然景观。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流畅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包括拼写、意义和运用。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青山不老的自然景观的认识。

4. 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的表现,以及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第【1】篇〗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参与区语文教研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备课、教学,让我也尝试了新教材略读课文的教法。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理念与目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⑵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⑶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这篇略读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首先,提出质疑,初步感悟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补充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补充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实际只要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其次,利用导读,解决问题,升华感悟我利用略读课文中的导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青山不老》教案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青山不老》教案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青山不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课文中所展现的青山不老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提炼课文中心思想,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青山不老的精神。

2. 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青山不老》的作者、背景及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青山不老的美景。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中所展现的青山不老精神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山不老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青山不老精神的理解。

3. 写一篇以“青山不老”为主题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评价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一、教学目标1、掌握“虐、踞、淤”等生字词,理解“肆虐、盘踞、风雨同舟”等词语的含义。

(难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对青山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3、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难点)4、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二、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老人的精神和作者的情感。

3、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荒山变绿洲的视频,画面中展现出原本荒芜的山坡在人们的努力下逐渐变得绿树成荫。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们觉得是什么力量让荒山变成了绿洲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创造绿色奇迹的思考。

-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青山不老》,一起去认识一位创造了青山奇迹的老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例如,对于“肆虐”的“虐”字,提醒学生注意读音是“nüè”,不要读成“lüè”;对于“盘踞”的“踞”字,强调读音是“jù”,不要读成“jū”。

2、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虐、踞、淤”等生字。

对于容易写错的字,如“淤”字,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强调“淤”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於”,并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肆虐、盘踞、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

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联系上下文、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肆虐、归宿、荡漾、风雨同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

1、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让我们跟着作家梁衡一起去认识这位老人吧!
3、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你还有什么疑
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认识。

谁来认读生字词语:“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抓“奇迹”:
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请同学们先用笔画下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指名学生汇报:
⑴出示:第四自然段。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一亩约667平方米,一间教室50平方米,相当于几个我们教室那么大?4万9千多个。

可见有多大啊!引导学生想象。


师:这么浩大的工程,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多么令人敬佩啊!带着这种“了不起”的感情,齐读。

⑵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的这一奇迹的呢?画出来进行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课文的句子。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景色美吗?这比喻句把----------比作----------,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这是老人用了15年的心血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啊。

)指导朗读: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读此段?(赞美,满腔的欣喜。

)齐读。

师: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青山。

这还是一片怎样的
出示:第五自然段的第2、3、4句。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坚强、勇敢、生命力顽强……)齐读,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

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
抓“环境”:
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

预设: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⑴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⑵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理解意思。

⑶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

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


⑷这位瘦小的老人,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板书:环境险恶)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3自然段)
尽管老人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

出示: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理解句子。

抓“看法”:
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齐读课文第6、7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来。

2、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

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
生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4、“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与山川共存”就是说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

“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那样一起发出光辉。

5、同学们理解得不错。

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生:我觉得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生:我觉得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要知道15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算短,老农既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要克服艰辛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生:是啊!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6、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还有什么是不老的?(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不会老的。

)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7、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
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我想( )地对这位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青山不老
小环境:艰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