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沉沦》独异性之略谈
郁达夫的沉沦赏析
所谓的“沉沦”,是指主人公的一次嫖娼经历;在主人公的意识里,嫖娼行为是腌脏的,无耻的。他对这次“意外”嫖娼懊悔不已,并且最终因不堪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产生了死亡的念头。事实上,作者把这样的经历定义为“沉沦”,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控诉,是对丑陋的道德观念的一种鄙视。也许,沉沦,或者更进一步的死亡,是洗涤人的灵魂的一种最好方式!
这样的心理描写是《沉沦》的艺术亮点。在结构上,它起了诠释主题思想的作用;让读者在如泣如诉的描写语言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小说主人公“沉沦”的原因。在故事情节上,从这里开始,把小说的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也推向了终结。在那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沉沦”,是悲剧性的,但节故事,它像一条装满了爱恨情仇的魔袋,在主人公的心灵上,把故事缓缓倒出,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深入灵魂的、找到曾经失落的自我的感觉。《沉沦》,是一面镜子!
《沉沦》很像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不只因为作者也曾经留学日本,有着和小说中的人物相似的身世及生活经历;从《沉沦》那朴素、真挚的语言中就能找到这种感觉。
沉沦作品赏析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
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郁达夫的小说情感如此饱满,大概可以从他本人对小说的定位上一探究竟。
“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郁达夫本人十分认同屠格涅夫对于小说作品与作者之间关联的观点,因此他在创作《沉沦》时,对自己过去的经历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复原,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其中的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坎坷身世。
在小说中,主人公“他”出生于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三岁时丧了父亲,家里有两个哥哥。
“他”先后辗转多个学校求学,最后跟着哥哥来到了日本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身世与郁达夫本人早年经历高度重合,如果抛开小说中杜撰出来的情节来看,这也许就是郁达夫本人所作的记录早年日常生活的日记。
郁达夫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1899年,郁达夫三岁时,他父亲便撒手人寰。
而郁达夫青年时期也如小说中的“他”一样,先后在“杭州府中学堂”、“嘉兴府中学”、“美国教会学堂”以及浙江大学等多所学校就读。
1913年,17岁的郁达夫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1914年便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他”与郁达夫的经历不说百分之一百吻合,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相似程度。
对郁达夫而言,《沉沦》中的“他”就是他内心中的自我,而以自我为主角创作的小说,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有一种代入感。
同样的身世,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环境,这样的设定必定使得郁达夫与小说中的“他”有着高度的共鸣,这就导致在《沉沦》中,小说主人公的情感宣泄是那么的激烈,因为“他”的痛苦体验也正是郁达夫本人深感迷茫的别样表现。
②偏散文化的写法,高度的情感宣泄单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小说应该注重的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散文则以个人情绪的抒发或个人见解的表达为重要特征。
郁达夫小说《沉沦》
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
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 郭沫若说: ‚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 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 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 得至于狂怒了。‛
•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 响。 郁达夫本质上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个性、气质都是典型的浪漫主 义的。他所接受的西方文学影响,浪漫主义为主。如英国的湖畔诗人, 俄国的屠格涅夫等。特别是卢梭对郁达夫影响最大。卢梭被认为是浪 漫主义之父。卢梭就追求人性的真实坦率。他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 主张回到自然。在人性方面,是自然人性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是美 好的,人性的丑恶是社会、文明造成的。回到自然,就是回到人的本
1、个性意识
•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 的解放的呼声。 •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作品叙述的是日常 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 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 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 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 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郁达夫说:‚我的心境是如此, 我若要辞去虚伪的罪恶,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 来。……我只求世人不说我对自家的思想取虚伪的态度就 对了,我只求世人了解我内心苦闷就对了。‛(《写完了 〈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郁达夫小说集》818)
• 还有日本文学的影响,就是 私小说的影响。日本私小说, 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叙述 自我日常生活中体验、感受。 大量地进行欲望、情感那种 非常隐秘的个人内心生活的 叙述。包括一些很微妙的变 态的心理都有描写。有一篇 作品叫《棉被》非常著名的 私小说。
郁达夫的沉论内容
郁达夫的沉论内容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郁达夫的《沉沦》。
这《沉沦》啊,就像是郁达夫给我们端上来的一道独特的“文学怪菜”。
你想啊,书里的主人公就像是一只迷路在现代社会丛林里的小鹿。
他满怀着青春期那种躁动的情绪,在异国他乡晃悠。
那种孤独感啊,夸张点说,就像他独自站在一个荒岛上,周围全是迷雾,连只鸟都不跟他搭话。
他对爱情的渴望,好似饿狼盯着肉骨头,眼睛都冒绿光,可又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在心里嗷嗷叫,不敢真的扑上去。
他在日本的生活呢,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小怪物闯进了一个精致的瓷器店。
周围的一切看似美好,可他就是觉得那些美好都不属于自己。
他对自己国家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仿佛是一个小蚂蚁被困在蜂蜜罐里,周围都是甜蜜,可这甜蜜却成了困住他的牢笼,甜得发腻又难受。
书里描写他的心理活动,那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
一会儿高到云端,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幻想,一会儿又低到谷底,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这种情绪的起伏,就像是暴风雨中的小船,随时都可能被浪打翻。
他的自卑心理呢,就像一个缩在壳里的乌龟。
看到别人的好,就立马把头缩进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可他又有那种知识分子的高傲,就像一只虽然落魄但还仰着脖子的公鸡,这种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郁达夫写他的性苦闷的时候,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突然揭开了大人遮羞的布。
直白得让人脸红心跳,可又有一种真诚在里面。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下讲了一个很尴尬但又很真实的笑话,大家又羞又觉得有趣。
他在书里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很有趣。
那些景色像是他情绪的背景板,开心的时候,景色是美丽的仙女在跳舞,悲伤的时候,景色就成了张牙舞爪的恶魔。
而他最后的沉沦,像是一颗流星,带着耀眼的光芒划过天空,然后“噗通”一声掉进黑暗的深渊。
让我们这些读者在一旁看得是又着急又无奈,就像看着一个人非要往泥坑里跳,怎么拉都拉不住。
《沉沦》这本书啊,就像是一个装满各种情绪小怪兽的魔法盒,郁达夫打开了这个盒子,让这些小怪兽在我们面前蹦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文学之旅。
《沉沦》读后感
《沉沦》读后感生活中总是有人沉沦,纸醉金迷,有人奋起直追,自强不息。
读者们对沉沦这个小说又是如何认识的呢?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沉沦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沉沦读后感一半夜躲在被窝里看郁达夫的小说《沉沦》。
若没有音乐,是看不下去的。
音乐恰巧播到了钢琴曲《我等待你》。
这样的音乐很契合郁的文风——也许因为它是《人间四月天》插曲的关系吧!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个年代,想到一样浪漫多情的徐志摩。
《沉沦》,有什么好的呢?看完了,思考,回味都没有。
有点失望。
郁的文笔是好的。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让写出这样痴狂诗句的人像鲁迅一样去深刻地批判,是否是一种苛求?是否《沉沦》更大的意义在于开创而非思想的深度呢?只是看着小说中的主人公,突然想到自己——同样那么容易把自己困在一个人的小世界里;同样喜欢逼自己,直到自己把自己打败——有一天会不会一样选择。
——因为一个相同又不相同的原因?应该不会吧。
前几天看许飞参加的那期《勇往直前》时,决定了如果哪天真的想不开了,就去澳门“高飞跳”。
体验一把自由落体,就当是死过一回了接下来看什么呢?有点想看《唐吉柯德》。
因为它的作者经历很坎坷啊。
坎坷到像一出戏一样地不真实——塞万提斯倒霉到我想发笑了。
据说对于所有不幸,他也只是付之一笑。
很想知道拥有如此人生阅历的作家写的东西会给我怎样的启示。
可是,没有勇气再看长篇了,而且真的是“长”篇啊。
沉沦读后感篇二小说题为《沉沦》,我写此文亦作名《沉沦》,实是我认为“沉沦”这两字妙到了极致。
从文章题目到文章内容再返回文章题目,此方为一个完整的轮回。
若只有前两步而少了最后一步,距文章的精髓也便远了一步。
那何为沉沦呢?一颗心于漫漫黑夜中躁动地死去,如此是为沉沦。
沉沦不是狂风骤雨似的堕落,而是在“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中慢慢地、慢慢地侵蚀腐化。
通读全文,才能发现“沉沦”实际上就是这篇小说的母体。
这篇小说的任何内容、故事发展线索、感情基调都是从这二字延发出去的,条条蔓延,相互交错,浑然不可分割。
鉴赏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沉沦》
以直接表现为主的抒情方式 。 清新 绮丽 、凄切俊 逸 的文学语 言 是
收 了散 文与诗 歌语言 所长 ,熔铸 而成 一 格 。荡气回肠 的咏叹 调 , 一 唱三叹 , 充 满
是一位成就卓 著又极有个性 展 有着历 史
作品《 沉沦 》 主人公 的生活感 受、 思想 郁达 夫小说最 基本 的特征 。他 的小说 吸
再加上现实的苦 闷和哀愁 , 就从 题材 选择 、 人物 刻 画、 创作 手 法三方 的心受到束缚 ,
面进 行鉴赏。
一
着浓 重的感 伤和忧 郁色彩 ,这种 浓重 的
、
在题材选择上
使他笔下的人物 多是悲惨 不幸又多愁善感 感伤 色彩 几乎贯 穿着他 的全部 创作 。作 的形象。 这一点在小说中深有体现。 下面我 者 对生命悲剧 有着 深刻体 验 , 认为 “ 人生
三、 在 创 作 手 法 上
画上 多是 悲惨 不幸 又多愁 善感 的人物形 具有消极颓废 的思想 , 随着工农 民众运 动
切俊逸 的文学 语言 ,这些 都与 其一生 的 发生 变化 。五卅惨案的发生 , 第一次国 内
郁达 夫出生于浙江富阳县 , 富阳位于 溯约五十公里 ,是一处风光秀丽 的地 方 ,
的知识青年 , 他 渴望 自由, 强烈 要求个 性
情格 调 , 带有一种很 强的情感 中 动 。可 以
看出 ,郁 达 夫的小说 总是笼 罩一种 “ 氛 表现的是一种 内心的感伤情 绪。
出国前在浙江读书时 , 学校 “ 专制的 身居异邦备受 民族歧视 的屈辱 , 以及 渴望 解放 。
弊风 ” 和“ 迷信 管束 ” , 封建专 制思想 严重 围 ” , 追 求的 是一 种 凄凉 寂寞 的 “ 情调 ” , 家里 人对他 的遭遇不仅缺乏同情 , 而且还
从《沉沦》等作品看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从《沉沦》等作品看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从《沉沦》等作品看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杨海英内容摘要郁达夫的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主人公身世与思想情感的坦露、宣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叙。
忧郁、苦闷、自卑、颓丧是其作品中主人公的通病。
他们希望祖国强大,珍视民族尊严,有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对纯真爱情的强烈追求,却又对祖国的前途感到迷茫,陷在伤感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作者将现实人生贯穿在浪漫的氛围中,塑造了一系列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的零余者的形象。
其小说内容是主人公复杂心理的直白表现,内容随主人公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结构上有着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郁达夫的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小说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的坦露与渲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叙,主人公的忧郁、苦闷、自悲、颓丧是那个时期存在于知识关键词感伤病态忧郁浪漫现实抒情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他那自传式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作品至今仍不断引起人民的兴趣。
尤其是1921年《沉沦》的问世,在当时雾气沉沉的中国文坛上激起了千层波澜,评论界对之毁誉参半。
人们在承认他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的同时,又随即指出,他的影响有很多消极的成分。
本文从文学角度,就以下几方面对郁达夫《沉沦》等早期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进行一下剖析。
一、“零余者”的自白银灰色的感伤郁达夫的作品具有自叙传的特点,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先生在谈论文学创作时,曾坦诚地说道:“至于我对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
”[1] 夏志清博士也在他的《中国文学史略》称《沉沦》是郁达夫“露骨的自传小说。
”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一部开先河自叙传式的小说的作品《沉沦》的主人公的悲苦身世与作者是十分相似的。
小说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的坦露与渲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叙,是作者灵魂奥秘的自白。
他常以自己的经历、遭遇、感受乃至身边琐事作为他小说的素材。
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
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摘要】《沉沦》艺术的表现了一种郁郁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创作风格: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色描写,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因素,敢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大都都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郁达夫忧郁生命首先,郁达夫创作《沉沦》的背景是:这篇小说是写于他留学日本的时期,郁达夫先生1913年随其兄曼陀前往日本留学,于1922年毕业回国,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
在这段时间里郁先生刻苦攻读中外小说,创作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沉沦》。
当时他只有二十岁左右,身处异域,还是一个正在不断蚕食自己国土的国家,还要整日忍受着日本人的白眼和侮辱,这是多么压抑的事,一种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浓烈的爱国之情交杂在一起,使得他不得不说,又不得不写,用饱涵深情的笔触宣泄心中的愤懑。
被誉为他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中篇小说。
这部小说描写了当时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欺辱,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悒郁苦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
最后主人公自沉大海,带有明显的颓废思想和悲观情绪。
透过《沉沦》,我们可以能些微了解到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的几点特点。
一、孤独抑郁的性格。
小说第一句“他最近觉得孤冷的可怜”的“孤冷”二字,便为郁达夫所有小说奠定了情感基调。
早熟的性格、景色的优美、个人的忧郁都使得他躲避人群而亲近自然。
这使得他的小说大都时候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周围的世界,他常常一个人于无事时就会到外边转转,不为什么,只是孤独而忧伤的看着这个世界。
他同情那些车夫、弱女子。
于自己一样贫困的身上,掏出几个铜板,给这个世界和他一样贫苦的下层人民。
他的目光常常忧郁,固然由于其性格造成的,但是国家的落后,人民的不幸何尝不加重他的忧郁病。
郁达夫“沉沦”情结中的异域因子-最新文档资料
郁达夫“沉沦”情结中的异域因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五四”时期随着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输入而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但它的真正兴盛期不是在“五四”,因为这个时期是不需要理想主义的,而是在“五四”后。
曾被青春唤醒过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犹如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感伤成为一层浓得化不开的愁雾,笼罩着每一个曾经呐喊过、幻想过的觉醒者,使他们陷入痛苦与绝望的深渊。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以忧郁、感伤为抒情主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形成了一股比以昂扬感奋为主调的浪漫主义文学还要强盛的潮流,为时代的感伤推波助澜。
郁达夫自1921年创作了小说《沉沦》,就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成为这股感伤潮流中最高的一个浪头。
他以自我分裂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病态的心理方式,以赤裸裸的自我暴露,以带有西方唯美颓废色彩的情调,揭示理想主义破灭时代敏感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伤痕。
郁达夫这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与他对外国文学的创造性的吸收密切相关。
但在汲取异域滋养时,郁达夫只是将西方文学作为认识、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他的双脚始终踏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始终保持着鲜明的主观能动性。
他主张“文艺赏鉴上之偏爱价值”,即是这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一、“零余人”与“多余人”郁达夫开始接触外国文学的时间,是在他到日本之后(在这之前,他连林纾译的外国小说都没有看过)。
在当时的日本,“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十九世纪文化的结晶,自然主义中的最坚实的作品,车载斗量地在那里被介绍”;“伊孛生的问题剧,爱伦凯的恋爱与结婚,自然主义派文人的丑恶暴露论,富于刺激性的社会主义两性观,凡这些问题,一时竟如水似地杀到了东京”。
关于自己接触外国文学的情况,他曾回忆说:“这一年的九月里去国,到日本之后,拚命的用功补习……但我在课余之暇,也居然读了两本俄国杜儿葛纳夫的英译小说,一本是《初恋》,一本是《春潮》。
”于是,“和西洋文学的接触开始了,以后就急转直下,从杜儿葛纳夫到托尔斯泰,从托尔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契诃夫。
郁达夫与《沉沦》分析
2、精神需求:“爱的要求或求爱的心”[1]
《沉沦》中,“他”是一个“孤冷得可怜”的留学生,为了排遣精神上的寂寞,常常是 握一本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诗集走入野地,在茫茫天野下随意吟咏;《南迁》 里,“伊人”常常以感伤者自命,有一颗“爱人爱物”的心,但由于“社会的因习,国 惯俗,国际的偏见”的阻隔而难以达成愿望,自然觉得苦闷不堪了;《银灰色的死》 中的Y,在对日本女子静儿的幻想的另一面,是对亡妻的怀念,他所渴求的是“能互相 劝慰的知心好友”。
无限之温情。”[1]
[1]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85页。
中国新文学中的“零余者”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之比较: 相同点:他们都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遭到排挤从而沦为社会边缘 人的知识青年群体
不同点: 1、身份不同:“多余人”一般是贵族,而“零余者”则是 层知识青年; 2、追求不同:“多余人”行动乏力但有社会理想,“零余 同样充满无力感,不过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广义) 诉求 3、结局不同:“多余人”多在精神幻灭后浑噩度日,“零 者”则肉体毁灭后仍留有精神上的期待
为一个个的“孤独者”。青年人的知识与阅历自然难以与鲁迅相当, 所以几乎在整体上陷入愤懑之中,无节制的哀怨、愤恨也就成为 他们笔下倾泻的主要情绪 。在这一点上,郁达夫不过启其端绪,
表现出“生的闷脱儿”(《南迁》对英文感伤一词〔Sentimental〕
的汉译),且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倾向 。
[1] 鲁迅:《呐喊· 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郁达夫认为,“批评作品的好坏的标准,是‘情调’两字。只教
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
分析郁达夫小说沉沦
8
《沉沦》虽然是一部描写上个世纪初的作品, 但其仍然对当代读者产生着启示
它提示我们关注社会边缘人的命运,并思考如 何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同时,《沉沦》也启示我们要关注个体的心理 健康和精神状态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仍然面临着压力、焦虑和 不公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个体的沉沦
05
02
04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他的作品启发了众多后 来者,使他们更深入地 探讨人性和社会的问题
他的写作风格也影响了 许多作家,使他们的作 品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
个体经历
此外,《沉沦》还对当 时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激励他们追求个
人自由和民族独立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上 具有重要地位,还对中 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
沉沦的情感与主题
(2)精神的沉沦
除了性的沉沦,郁达 夫还探讨了精神的沉 沦。主人公往往在面 对挫折和压力时,失 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 希望。他们在寻求自 我价值的过程中,逐 渐陷入精神的崩溃
3
1
郁达夫的写作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他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深刻
2
地描绘出来
xxxxx
目录
1
2
小说中的主人公 沉沦的情感与主题
5
6
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对后世的影响3写作风格
7
文学价值
4
社会背景
8
对当代的启示
分析郁达夫小说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的一部短篇小 说集,收录了多篇具有深刻情感
和独特风格的小说
这些小说以沉沦为主题,通过讲 述人物的沉沦经历,揭示了社会 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常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容摘要:郁达夫是一个格外关注女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将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归纳为“妖冶放荡型”和“柔慈博爱型”,并结合郁达夫的生平家事,指出郁氏小说中女性形象是与其幼年家庭的三个女性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郁达夫女性形象妖冶放荡型女性柔慈博爱型女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较早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女性的作家之一。
在郁达夫创作的四十余篇小说中,除去贯穿始终的男性抒情主人公以外,几乎每一篇都写到了女性。
郁达夫对女性的关注最终成就了郁达夫小说令人难以忽视的一抹或明丽或黯淡的色彩,女性既是作家深情眷顾之所在,也是作家精神情感的避难所、精神创伤的抚慰所。
郁达夫用一腔深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女性形象,构成中国现代小说一道独特的艺术景观,因此,分析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郁达夫一八九六年生于浙江省富阳县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中。
对他而言,童年似乎是格外不幸的悲剧:“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
第一,我的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接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1]母亲奶水的稀薄加之不能按时喂乳,郁达夫从小就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三岁那年父亲的去世,此后孤儿寡母的日子,母亲不得不身兼父职,“入秋以后,老是不在家里;上乡间去收租谷的是她,将谷托人去砻成米也是她,雇了船,连柴带米,一道运回城里来也是她”[2],郁母陆氏奔波于外,艰难困顿的生活和凄风冷雨的世态炎凉使其性格变得异常暴躁,还好郁达夫可以从祖母和婢女翠花那里得到情感慰藉。
郁达夫自小就与祖母戴氏最亲,祖母青年丧偶,老年又遭丧子之痛,加之祖孙之间天然的隔代亲,相对于母亲,郁达夫对于祖母的依恋与亲情尤为特别,感受到的人生温馨也更多一些。
翠花是郁家的婢女,也是郁达夫童年时代唯一的全天候伴侣,郁达夫也在自传中动情地说:“在我这孤独的童年里,日日和我在一处,有时候也讲些故事给我听,有时候也因我脾气的古怪而和我闹,可是结果终究是非常疼爱我的,却是那一位忠心的使婢翠花……家中的大小操作,全赖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她一双手…将我抱入怀里,时用柔和的话来慰抚我的翠花。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分析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
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
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
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
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
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
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
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
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
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
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
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
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
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
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
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
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
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
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
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
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
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中主人公的形象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中主人公的形象论郁达夫小说----《沉沦》中主人公的形象【摘要】在沉沦中郁达夫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染有“时代病”的青年形象.他酷爱自由,有着多愁善感的性格,耽于幻想;他热爱生活,渴求自由和爱情,却不被人理解;追求而不可得,于是想麻醉自己,但良心又自谴自责;整天过着沙漠般孤寂苦闷的生活,处处受到歧视和欺侮,但又没有与黑暗不合理现实进行搏斗的勇气,感到非常委屈。
郁达夫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当时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以及知识分子的形象.【关键词】沉沦病态知识分子达夫是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
”——郭沫若引李初梨的话这样评价郁达夫。
是的,郁达夫在<沉沦>这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这点经常被时人拿来讨论。
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
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一.《沉沦》中“他”的形象小说的主人公一出场就让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感情,身在异乡独自求学的他无疑孤独的,但他的思想是病态的。
性格也从开始的忧郁到后来的孤愤越来越诡异。
当然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周围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小说《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
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房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
因为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
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之后就产生了一种畸形的心态,以及对性的渴望。
郁达夫《沉沦》分析
郁达夫之沉沦分析-他的孤独沉沦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只是近来吗?首先在家庭中,他三岁丧父,且上学期间家里人不理解他的追求,反倒怪他无恒性。
他感到自己也并不能够融入兄长们的世界,渐渐的与他们产生隔阂,因此在这一方面,他是孤独的。
在学校里,总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并且觉得就连他们的眼光中都带着恶意。
希望同学们对他讲话,却依然表现出愁苦的样子。
此刻这里也体现了他的一种自卑敏感的,病态的心理,以及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和孤独。
因为在家庭和学校感受到的这种孤独感以及苦闷感,他迫切的想要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首先,将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避难所。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
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还是你的情人。
”他融入不了世俗的圈子,试图将大自然作为归宿。
但实际上心里还是感到不痛快(这样的说了一遍,他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
),说明他还是会在意现实中的事情,将大自然作为避难所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奈之举罢了。
同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由此,他便更加渴望得到真挚的爱情,以此来抚慰自己内心的孤独。
但他对待爱情和对异性的渴望是病态的,被日本女同学勾起对异性的幻想后呐喊“只需要女人,不论其样貌,只要是爱他的,他都可以为她去死”。
窥视房东的女儿,到妓院寻欢,并且不可抑制的沉沦在其中。
在这种沉沦中,由于仍受到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以及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他一度以为自己是生病了,他对自己的这种“犯罪”行为感到非常的痛恨和自责。
这种心理追求和现实渴望之间的矛盾,也使他陷入更深的孤独和困境之中。
“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
”“我总有一天要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在日本学校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让他想要复仇;中国同学对他的不理解,让他想要复仇;和兄长之间生出的龃龉,让他想要复仇;侍女的怠慢,也是让他想要复仇。
可是最终为什么他并没有对这些他所痛恨的人下手,而是自己跳了海。
【读后感】《沉沦》读后感
【读后感】《沉沦》读后感《<沉沦>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终于抽出时间读完了郁达夫的《沉沦》。
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也随着主人公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沉浮。
《沉沦》这部作品,带着浓厚的忧郁和压抑,却又无比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内心挣扎。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身处异国他乡,饱受孤独、自卑和性苦闷折磨的青年。
他渴望爱与被爱,渴望融入周围的环境,却总是被冷漠和疏离所包围。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他那细腻而又敏感的心思,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感受。
就像有一次,我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周围的同事们都已经彼此熟悉,有说有笑,而我却像是一个局外人,怎么也融不进去。
每次想要开口参与他们的话题,却总是因为害怕被拒绝或者不被重视而退缩。
那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就如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让人心里酸酸的。
主人公在性方面的苦闷和纠结,也让我颇有感触。
他对于异性的渴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欲望,更多的是对于温暖、理解和接纳的渴求。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青春期的时候,对爱情和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会因为喜欢的人的一个微笑而心跳加速,也会因为对方的一个冷漠眼神而失落好久。
那种内心的躁动和不安,现在回想起来,既觉得好笑,又有些感慨。
书中描绘的异国他乡的景象,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主人公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障碍,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也曾体会过。
记得有一次我去国外旅行,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周围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人们陌生的面孔,听着听不懂的语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
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想问路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那种尴尬和无助至今都记忆犹新。
然而,《沉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个人苦闷的小说,它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主人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国家的贫弱给青年人带来的沉重压力。
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多么的幸运。
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特点
受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及五四退潮后社会环境沉闷压抑的影响,郁达夫总是竭力抒发他的主人公的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沉沦》的抒情风格就是感伤病态的,作品无处不弥漫着感伤沉闷的心理和氛围。小说主人公两眼常含清泪,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却又为“吃人”的旧礼教束缚;渴望真挚的友情和爱情,却又因为弱国子民的身份而自卑羞愧;希望被理解和关怀,却猜忌、不信任周围人……最后他去酒馆寻妓,认为自己“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心理的抑郁和失衡达到顶点,终于沉海自杀。
如《沉沦》主人公“他”的身世——故乡富春江上的小市,三岁丧父,有两个兄长,17岁随长兄赴日本求学……这恰与郁达夫的经历吻合。而对于“他”因为“支那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贱称)的国民身份,在日本女子面前异常羞愧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热烈的情感的经历,郁达夫曾说“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此外,主人公性苦闷的心理,也是作者曾有过的真实心理。他在这一时期的自传里写道:“因为20岁的青春,正在我的体内发育伸张,所以性的苦闷,也昂进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可以说《沉沦》就是郁达夫的“夫子自道”。《沉沦》主人公的敏感弱懦、自卑孤僻、沉闷阴暗,都透露着郁达夫求学日本时生活和心理的影子(远离祖国亲人、身受歧视、倍感屈辱,深沉忧伤)。
如《沉沦》中毫无过滤地将主人公在被窝里“犯罪”的自慰、偷窥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在梅园苇草丛中寻着男女亲热等过程的矛盾心理暴露出来,可谓前无古人!而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郁达夫对一个人性苦闷和追求性释放心理的直接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使他们感受到作假的困难。”(性欲的面纱被捅破了,被郁达夫直率地暴露了出来,卫道学家们装不下去了,他们惊恐,他们愤怒)《沉沦》不惜以真血肉去碰挡虚伪,也许力量就来自于卢梭,来自于启蒙运动。此外,郁达夫还将主人公对祖国的爱恨交织情感(恨是因为祖国的积贫积弱造成了他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对友情的渴望与唾弃的心理、对个性解放的渴求与受旧礼教旧思想束缚的矛盾都真实细腻地展现出来。
《沉沦》独特的艺术风格
《沉沦》独特的艺术风格
郁达夫和他的创造社同道们选择的是以内心情感的表现作为主要的写作方法。
他们的作品多以作家个人经历为创作基础,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表现出浓烈的抒情色彩和个人自剖色彩。
而作品的叙述视角多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形象也多有作者的强烈投影,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
所以,一般文学史论者把这种小说称为“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
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开创者与成就最卓著者。
“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端,是与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一种文学风格。
郁达夫早年创作的《沉沦》就是这种风格小说的典型作品。
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留日学生,在留学的日子里,他深感祖国的落后贫困,并常陷入个人的性苦闷,在此背景下,他的思想充满着偏激的愤怒,甚至表现出一些变态的心理。
在主人公的思想中,祖国的孱弱落后。
与个人的肉体痛苦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主人公的痛苦和怨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最后,主人公在绝望之中蹈海自杀,以他的不幸结局向那个时代提出了强烈控诉。
《沉沦》以大胆直率的表现方法,真诚而充分地袒露了主人公隐秘的“性”心理世界,显示了作者对于封建礼教道德的反抗与批判以及对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作者强烈的主体情感融注在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同题小说集问世后.因其描述的“露骨的真率”,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评论,毁誉参半。
它的强烈突出的个性解放思想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达夫《沉沦》独异性之略谈1103班111040113 夏玲玲14号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发表于1921年,该小说一发表就以其“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而引起广泛的争论。
小说写的是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故事,主人公在性欲的苦闷中受着弱国小民的屈辱与煎熬,最终走到了颓废的尽头。
用郁达夫自己的话说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但是我的描写是失败了。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很典型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他”作为中国留学生,性格忧郁孤僻,同时多悉善感,内心自卑,甚至有变态情结。
但同时又有个性解放、民族富强的要求和愿望。
小说的情节并不离奇动人,但它的深情与大胆的描写很震撼读者的心。
小说的情节,或者说主人公的经历,就是一个“沉沦”的过程,在此我认为这“沉沦”成了郁达夫创作的独异性,主要体现在“零余者”及“性”的描写。
首先我们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沉沦”的两个主要原因,或者说有两条主要的线索,从中感受小说的“零余者”及“性”。
第一,是国家弱小的原因。
他在异国他乡,受到侮辱和嘲弄,很大程度上受了“弱国小民”身份的拖累。
在这样的背景下,使他多愁善感,内心自卑,“零余者”的形象浮现。
其一,因为祖国弱小,他确实受到了来自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的侮辱。
在异国他乡,个人就是国家的代表,受到外国人的侮辱,内心是很痛苦的,自尊所受的煎熬和自信所受的打击是不容忽视的。
其二,既然祖国弱小,这自然会在他心灵上形成一层阴影,“祖国弱小”的念头,无时无刻不闪现他的脑际,遇到任何事都会毫无理由地往这方面想,把任何迹象或别人的行为都往侮辱或藐视方面想,给自己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压力,日积月累下来,也就不堪重负了。
这方面的原因,在小说中有很明白的表现,主要是第二点。
他误解了那两个日本女学生的眼光后,以为受了莫大的侮辱,在日记中写道:“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
……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
”并大喊着要复仇。
妓女问他府上在哪,他便以为人家嘲笑他是支那人。
这些例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隐藏在他内心的无意识状态下的想法,都是他根据别人的行为作出的毫无依据的判断。
原因是,祖国弱小的现实一直是他心灵的阴影和伤疤,他害怕别人看不起他,这再与他的性格一碰撞,对别人的行为就怀疑起来,别人的行为似乎就成了对他的侮辱和嘲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相连的。
他身上折射出的是“弱国小民”人不人鬼不鬼的可怜形象。
他的命运有意无意地受到了国家命运的影响,可以说,人物的沉沦是在国家的沉沦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所以,他向祖国发出了愤慨的呼声:“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快强起来罢!”这种呼声是很有震撼力的,尤其是结尾,“淡青的路”、“西天”、“明星”等都表现出对祖国的眷恋。
当然,小说的原意不是宣扬爱国主义,而是表现主人公的命运,以及这种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爱国主义的效果是客观达到的。
何况这种爱国主义是在主人公身上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是寄托在个人的需要上的,他要求祖国强大也是因为自己的需求,甚至是“复仇”的需要。
他的心胸是狭窄的,他将自己的遭遇和感情的痛苦都归咎于祖国,他一心只寻找祖国的原因,所以他最终的愤慨的呼声也或多或少带有私意。
我们不能否认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命运的关系,但也应该看到,祖国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只是客观的,个人的命运关键还靠自己掌握,祖国贫弱,个人为何不能图强?个人又为何不努力用行动改变祖国的命运呢?所以,主人公“他”的沉沦主要还是因为他个人的性格与遭遇。
这是他沉沦的主要原因之二,即线索之二。
他是一个孤独、忧郁、自卑、愤世嫉俗的青年。
小说开篇就说:“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道明了他的孤僻的性格。
他孤独、忧郁得出奇,他的同学便不喜欢与他交往,他于是将自己封锁起来。
当同学们高声谈笑时,“只有他一个人紧锁愁眉,舌根好像被千钧的巨石锤住的样子,兀的不作一声”,他真的那么愁吗?不是的,他只是无端地发愁。
他即使有高兴的时候,也要掩饰自己的感情。
他看景色看得出神时,突然发现来了一个农夫,于是“他就把他脸上的笑容装成了一副忧郁的面色,好像他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的样子”,这样的人,别人怎么会喜欢与他交往?他怎么会不觉得苦闷?他只会越来越忧郁下去,沉沦下去。
其实他很害怕孤寂,经常暗暗痛苦,在受到冷寂欺凌时,他非常渴望慰藉与爱情,怀念家乡。
这在他到达N市的第一晚表现得尤为突出,“他觉得害怕起来,几乎要哭出来了”,其内心之孤苦,显然可见。
他也不甘孤寂、沉沦,曾多次下定决心要振作奋起,但是他缺乏毅力,行动往往与决心相悖,“一到了紧迫的时候,他的誓言又忘了”,结果是一步步走向变态、沉沦。
尤其表现在性欲方面,他在被窝里犯罪,偷看人洗澡,偷听别人幽会,虽然每次都有意识地阻止自己做下去,但每次都忍不住做了下去。
他的精神是很空虚的,他没有很远大的理想与追求,他的要求,是很低级,或是为一己之私的,例如他一心要复仇,要追求美女。
他失意时竟然说:“故乡岂不有明媚的山河,故乡岂不有如花的美女?我何苦要到这东海的岛国里来!”岂不是说他留学也是为了美女?他还极度的自怜自恋。
他观景生情,“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说了就“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把自己想得很清高,可怜着自己的遭遇;他与长兄绝交后,自家想想,便觉得“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了”;他尽量把自己往好处想,“他证明得自家是一个世界上最苦的人的时候,他的眼泪就同瀑布似的流下来”,他甚至在自杀前也是在自我可怜。
这是脆弱的缘故,表现出来就很像妇人,眼泪也成了家常便饭。
有这等性格,要奋强起来,是很难的,他的沉沦自然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本来他有一种很好的精神,就是善于自我反省。
小说中很多内心独白都是他在自省,可是他一反省,便走向消极。
例如他本来只有二十一岁,还大有可为,但却认为“我大约没有开花的日子了”,于是自卑、悲观与痛苦一起袭来了。
所以他的反省没能使他振作奋起,没能阻止他沉沦下去,反而使他在反思中感受到了更大的痛苦,加快了他的沉沦。
然而以上只是一个方面,造成他沉沦的个人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性,或者说灵肉的冲突。
《沉沦》中,性是人物沉沦的核心线索。
弗洛伊德认为,人都有性本能,并且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无意识中最基本的欲望是性的欲望。
可惜主人公不知道这些,他把自己本能的冲动看成是一种罪过,强行去压抑,闷藏在心中,这必然造成其强烈的甚至扭曲的性压抑。
小说中关于主人公性压抑的描写,主要有:两个日本女学生与他擦肩而过,竟引起他内心连番的波动,他毫无根据地想象人家眼波的含义,无端地自怨自艾,此其一;他在被窝里手淫犯罪,欲罢不能,只有苦闷下去,此其二;他暗恋旅馆主人的女儿,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她身上,以此为满足,此其三;他偷看主人女儿洗澡,激动异常,很长时间都不得平静,此其四;他无意中碰上一对男女幽会,一面责骂自己下流,一面却“用了全副精神在那里听着”,此其五;他最终迷迷糊糊地进了妓院,唤起妓女来了,此其六。
他一直都渴求得到一个“妇人”:“苍天呀苍天,……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
”更是他性欲受到压抑长期得不到满足的直接表现。
这种压抑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痛苦,他越陷越深,一步步沉沦下去。
性压抑,从前到后俨然构成了一条线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公是怎么沉沦下去,并最终投身大海的。
性的压抑所带来的痛苦,所造成的精神病态,成为主人公沉沦的主要原因。
当然,我们绝不能否定主人公对性和爱情的追求。
他正处于充满活力的年龄,追求异性的爱情,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在于他的态度和追求的方法。
首先,他很懦弱,他渴求爱情,渴求性爱,却不敢去爱,而压制和扭曲自己。
其次,他只有爱与欲的要求,却不具备追求的条件,他的性格,他的人生态度,很难吸引异性的爱。
再次,他对爱的看法,有些差错,他把异性的爱当作是排解心中郁闷的出口,从而产生对性爱的病态的渴求。
他也从来没有积极去争取、追求过爱,他只是消极等待,有色心没色胆。
这种矛盾把他推入了困境,正如他自己想的“那同兔儿似的小胆,同猿猴似的淫心,竟把他陷到一个大大的难境里去了”,也难怪他苦闷了。
他的以上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得不到真正的爱情,他只有在病态的性苦闷中沉沦下去。
以上是对小说中性描写的简单分析。
性是该小说的筋骨,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们阅读的时候,正可以从主人公的性苦闷下体味到其它同样深刻的东西。
那种性苦闷,在当时成为“时代病”的一种症状,对它的真实大胆的反映,是在大胆地展现丑,解剖病态;它把握到那一代人的心理脉搏,揭示产生病态的社会原因,把心理与社会联系了起来,深刻地表现了病态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于人的性格与灵魂的摧残与戕害,也产生了反封建的客观效果,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
郭沫若先生也说得很精彩:“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
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就是小说真切大胆的性描写的效果。
可见,这种性描写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基础和社会基础,我们是不能将它简单地视作不道德的色情描写,而加以批判的。
在读小说时,郁达夫不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零余者”的他,并通过他的沉沦,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时青年对于摆脱封建道德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封建道德的勇敢挑战。
正如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中所说:他的这种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使那些“假道学假才子们”感受到假的困难。
这里的沉沦,不仅仅是性的沉沦、人的沉沦,而且还是人性的沉沦,这是前者未能突破的。
正因如此,更显现出《沉沦》在当时的独特性,对“五四”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