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与案例

合集下载

室分弱覆盖的troubleshooting流程

室分弱覆盖的troubleshooting流程
下行弱覆盖 是
BTS是否被降功率
上行弱覆盖

上下行电平差是否大于15db?
上下行电平差是否远大于15db? 否

天线口功率是否正常 干放参数合理?
否 支路源耦合器是否按照设计安装?

是 否
上行增益是否设置合理?
是 天线口功率是否正常? 否 是

是 室分外泄


抬升功率
是 干放坏 调整参数 外泄 室分器件坏 更换耦合器
统计天数
7 7 7 7 7 7 7
累计出现次 数
39 31 31 23 19 15 13
问题点
治理成果
链路损耗过 完全解 大 决 上行光纤没 完全解 插好 决 上行增益过 小 链路损耗过 大 上行增益过 小 上行增益过 小 室分外泄 完全解 决 完全解 决 完全解 决 完全解 决 大部分 改善
治理工作完成后,晋江室分每周 弱覆盖频次从240次降到83次, 改善度达到65.4%
-8-
室分站点链路预算分析------射频拉远型
在该类型站点中使用干放做部分支路的信源,而在实际工程中干放和射频拉远的上 行增益会比下行增益小5db左右,因此该类型的上下行接收平均接收电平之差在 20db左右,根据省公司的上下行弱覆盖考核标准可知该类型站点的上行弱覆盖机 率远远大于下行弱覆盖,排查思路如下两图:
否 更换设备
检查射频拉远上行光纤
对主设备和射频拉远近端 之间40db衰耗进行改造
-12-
目录
项目背景 项目思路 Troubleshooting流程 项目成效 项目推广和总结
-13-
项目成效
7月份对晋江2季度的高频次室 分弱覆盖小区进根据排查流程进 行重点治理,治理清单如下:

利用MR测量报告快速定位室分弱覆盖问题

利用MR测量报告快速定位室分弱覆盖问题

利用MR测量报告快速定位室分弱覆盖问题一、问题的引入和分析在开展室分整治“深耕行动”边缘测试时,经常遇到由于物业问题无法进屋测试的情况。

根据对和平区各室分小区边缘测试的统计情况,最终能够进屋测试的比例不足50%。

这严重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找到一套快速有效的定位边缘弱覆盖小区的方法。

二、室分弱覆盖小区的快速定位系统测量定义:BSC收到的有效MR测量报告中,包含信号上下行接收电平,接收电平被分为0-7共8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接收电平区间。

如表1-1所示。

表1-1 接收电平等级定义指标自定义:上述MR测量报告包含用户上下行接收电平信息,但不够直观。

为直观反映小区的弱覆盖情况,根据集团分布系统边缘覆盖场强要求,我们分别自定义了上下行弱覆盖比例指标共2项,详见表1-2:表1-2 自定义指标列表(上下行接收电平)指标门限定义:根据日常优化经验,当上下行弱覆盖比例大于10%时,认为室分小区存在较严重的边缘弱覆盖问题,需对该分布系统进行排查。

三、室分弱覆盖小区的排查方法对于已筛选出的室分弱覆盖小区,建议按以下步骤进一步排查:步骤1:检查小区信源及各有源设备是否存在告警,信源功率等级设置是否正常,有源设备上下行衰减设置是否正常,排除故障和维护类问题;步骤2:对照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抽检室分小区各支路下的天线输出功率,比对是否基本一致,避免器件故障或连接错误造成的部分区域弱覆盖;步骤3:通过功率调整、维护整改或分布系统改造,提升室内边缘覆盖场强,重新统计小区的上下行弱覆盖比例,直至该指标正常。

步骤4:转入频率和干扰优化阶段,直至质量类和干扰类指标正常;进一步完成邻区和参数优化,统计处理前后小区的话务量增长情况和客户投诉解决情况,评估处理效果并归档。

上述排查方法是一套完整的闭环体系,能够有效保证的室分边缘弱覆盖小区的处理效果。

方法不仅适用于华为设备,也适用于其他提供MR测量报告的其他厂家设备,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室内分布整治服务案例

室内分布整治服务案例

6、室内分布整治服务案例随着运营商对网络质量要求的不断升级,城市话务热点(室内分布系统)自然成为网络的重中之重,由于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存在不同时段性,所以当前有相当部分早期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网络质量要求;其次,因为建筑物自身结构、器件老化、设备调试等原因导致室内分布系统无法满足目前要求。

再者,必须提前考虑室内分布系统改造问题。

所以,如何提升室内分布系统的服务质量是各运营商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投资和收益角度考虑也完全符合运营商的基本利益,实施室内分布系统网络优化项目,花很小费用可以带来很大的收益:例如增加话务量、降低用户投诉、减少室内分布系统对大网的干扰、提升信源及周边基站统计指标、提高运营商的网络质量和自身网络品牌、提升在网用户的忠诚度等。

6.1室内分布优化整治流程和方法实施:[阶段一]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的详细测试。

测试报告:完整的CQT、DT测试报告,必须详细真实。

分析报告:根据测试报告做详细的分析,必须准确和具备权威性。

解决方案:依据报告提出独到的解决方案,必须低成本和高效益。

基站指标:局方提供近期该小区信源统计指标(话务量、接通率、掉话率、上行干扰、切换成功率等)[阶段二]实施工程整改或简单参数优化措施工程整改:涉及物业协调、现场施工、设备调试等。

改造竣工文件:改造设计方案、改造图纸、参数、材料清单等。

参数优化:室内分布自身参数调整,需要大网配合参数调整。

[阶段三]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的再测试测试报告:完整CQT、DT测试报告,前后对比分析、必须详细真实。

分析报告:根据测试做出详尽的分析,前后效果对比,问题处理与否。

基站指标:信源为微蜂窝或宏蜂窝的要求做前后对比分析。

商务建议:1、优化测试+优化方案2、优化测试+优化方案+改造工程3、优化测试+优化方案+改造工程+工程材料4、优化测试+优化方案+改造工程+工程材料+设备优化测试分析项目建议按站点平方面积分类议价,改造施工费用按材料比例议价,材料和设备按省公司招标价格,按以上各种方式累计。

LTE室分天线布放不合理导致局部弱覆盖问题分析

LTE室分天线布放不合理导致局部弱覆盖问题分析

室分小区域弱覆盖解决方法
1问题描述
某站点室分基站开通后,现场Probe室内路测发现北侧走廊覆盖较弱,场强〈-95dBm,按照LTE室分验收指标要求,该站点边缘RSRP值需大于-95dBm,因此该弱覆盖区域需整。

2问题分析&处理过程
结合设计图纸现场勘察,该处走廊狭长,且跟周围覆盖天线之间均有墙壁阻挡,导致弱覆盖,测试发现二功分器PS103-1F接出来的两个天线功率比较大,改成三功分后依然满足功率设计要求,因此整改方案定为:二功分器
PS103-1F改为三功分器,新增一副天线于PS104-1F处。

3问题根因
该处走廊狭长,且跟周围覆盖天线之间均有墙壁阻挡,方案设计时没有考虑给此次单独拉一副天线覆盖,导致弱覆盖。

4解决方案&规避方案
二功分器PS103-1F改为三功分器,新增一副天线于PS104-1F处。

整改前后平面安装图对比:
整改前后系统图对比:
5 建议与总结
室内分布系统大部分小区域的弱覆盖情况可以采用类似方法解决,即增补天线的方式,也符合室分“小功率多天线”的设计原则。

后期增补天线可以解决小范围弱覆盖问题,当然最好的还是前期室分方案设计天线点位时结合室内环境充分考虑到各个边角的覆盖。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
———————————————————————————————— 作者:
———————————————————————————————— 日期: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
一、LTE室分网络规模
南充市目前开通的LTE室分基站728个、小区数为1006个,主要分布在六县及嘉陵区,高坪区,顺庆区,所以无线设备均为华为产品。
②、后台OMC提取相关小区告警信息,看是否存在重要告警,核查小区是否存在干扰(影响小区覆盖)
③、核查相关参数(后台OMC(邻区、切换相关门限)(A4异频切换不及时导致弱覆盖)、MAPINFO核查(模三干扰、核查同频同PCI)等)。
二、LTE室分MR弱覆盖指标定义
①、全月开启MR三天采样点累计,其中总采样点>1000,电平低于-110dbm室分大于10%的门限,计为MR弱覆盖小区。
②、弱覆盖小区比例:弱覆盖小区数与有RSRP采样点的小区的比例。按MR弱覆盖比例优先处理弱覆盖严重的小区,对于可能存在弱覆盖的风险小区进行备注跟踪,如有条件此类小区也需进析
1、按省公司要求南充市MR考核室分区域共计小区1006个,分别分布在各县城主城区覆盖重要场景区域。
2、室分MR整体指标情况及分布区县和场景
上表可知,区县MR弱覆盖主要存在顺庆31.14%、阆中16.17%、嘉陵13.17%、场景MR弱覆盖主要存在居民区44.91%、商务办公楼14.37%、单位机关9.58%。顺庆、嘉陵、阆中出现MR弱覆盖指标比较差可能原因是居民小区密集、人口密集而室分站点较多覆盖范围广盲点区域多:室分分布不齐或未做室分分布、设备线路老化、人为的破坏等、设备出现故障、参数设置不合理、宏站覆盖差、邻区添加和切换参数干扰等。
四、基本优化思路

覆盖优化案例分析之弱覆盖教案

覆盖优化案例分析之弱覆盖教案
教学方法
演示、实操、讲授、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
1.讲授+分析讨论
a)讲授弱覆盖的定义及其判断的方法;
b)提出问题:弱覆盖怎么优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演示+实操
a)在教学软件中,给出某地无线网络的测试后,实操练习
3.小结
课堂小结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分析课程教案
教学章节
覆盖优化案例分析之弱覆盖
教学环境
通信一体化课室或实验室
教学内容
1.弱覆盖定义和判断
2.弱覆盖优化方法
3.弱覆盖优化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弱覆盖的判断方法
2.理解弱覆盖的优化方法
1.熟练判断和优化弱覆盖的问题
重点难点
1.根据测试数据,判断和优化弱覆盖的问题

室分站点案例

室分站点案例

室分站点弱覆盖现象现象描述锦州XXX站点测试过程中1F发现存在弱覆盖现象,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通过前台测试,发现XXX站点的室分1F信号强度较弱,后台查看无告警信息,经过与集成商联系并检查得知此站点室内分布系统干放出现故障,需更换设备。

处理过程集成商对此站点进行设备更换后复测,发现室分站点覆盖满足测试要求。

室分站点外泄现象现象描述锦州XXX站点测试过程中发现存在外泄现象,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此站点为玻璃窗面,由于设备发射功率过大,造成外泄现象发生,对室外信号造成一定影响。

处理过程联系后台查询此站点满功率工作,降低此站点设备发射功率5dB后复测,发现无外泄情况发生。

室分站点传输故障导致HSDPA业务速率较低现象描述锦州XXX站点测试过程中发现HSDPA业务速率较低告警信息传输存在告警原因分析测试过程中发现此站点HSDPA业务速率较低,联系后台得知此站点存在传输告警,处理过程通知代维处理此站点传输故障。

(由于此站点测试到的速率满足测试要求,且站点进站困难,未进行复测)建议与总结弱覆盖问题分析:1、对于单个天线弱覆盖,检查思路:确认此处是否安装天线→检查天线是否损坏→检查天线接头是否松动及馈线头是否正常→检查连接该天线的馈线是否损坏、磨损→检查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功分器是否损坏。

2、对于整层中出现部分区域弱覆盖,检查思路:检查此区域天线是否由同一个功分器或耦合器接出→在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测量驻波值(若不正常,检查驻波过高处接头,若正常,继续往下检查)→检查从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到各个天线之间的所有器件、接头和天线。

3、整层或连续多层出现弱覆盖对于这种情况,往往是主干街头松动或者断裂造成的,需要从弱覆盖楼层的上一级馈线接头处排查。

3、电梯弱覆盖问题分析在进行电梯信号测试中常常发现,电梯总体指标可以达标(RSCP>-95dBm),但又不符合自由空间传播理论,此类问题复杂多变。

电梯弱覆盖问题主要有:1、连接电梯的主干馈线或耦合器损坏2、天线安装不合理(天线正反装、天线朝侧面安装、天线未安装在最高一层等)3、馈线头制作不正确4、电梯井馈线未固定导致馈线磨损5、其他原因导致的弱覆盖1、馈线被偷2、RRU上的馈线接错位置3、传输未到位或传输断了或传输告警外泄问题分析:首先确认是高层外泄,还是低层外泄,单层外泄还是多层外泄。

精品案例_室分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技术应用

精品案例_室分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技术应用

室分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技术应用目录一、概述 (3)1、扇区级话统指标简介 (3)2、扇区级别MR测量简介 (4)3、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流程 (5)二、背景介绍 (6)三、优化方案 (8)1、室分MR弱覆盖问题处理流程 (8)2、小区扇区级MR评估应用 (9)四、提升总结 (14)室分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技术应用【摘要】室分深度覆盖平方面开展技术专题,摒弃“传统室内步测”覆盖评估方法,向深度覆盖评估法的创新,实现“扫楼步测”向现代“室内大数据深度覆盖分析”的转变,大大提升了室分弱覆盖问题评估定位的效率和准确性。

【业务类别】小区数据,MR指标,RRU信息一、概述1、扇区级话统指标简介如下图所示,通常多个RRU合并组成的小区,常规小区级话统指标正常但无法察觉RRU 工作异常,如有正常的上下行总流量和用户,但这并不能代小区中每个RRU都在正常工作,可能存在的RRU级别问题:1)RRU没有正确配置;2)RRU没有按设计施工,覆盖区域无用户;3)RRU存在隐性故障;4)RRU之后连接的器件故障,如室分馈线,天线故障。

当前设备支持把指标统计分析到扇区级别,通过扇区级别的指标分析,结合现场测试验证,可以进一步的把问题分析到RRU级别。

当前设备支持扇区级别话统指标如下:2、扇区级别MR测量简介为支持通过WebNic进行LTE_外部CHR订阅中的MR事件订阅。

目前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开启的事件订阅项是INTRA_FREQ_MR、PERIOD_UE_MultiRRU_UL_RSRP_MR、PRIVATE_UE_MR、 PERIOD __UE_RRUINFO事件项。

下发订阅事件及网元给eNodeB。

当订阅成功后,每个eNodeB会产生内部的MR文件,并上报消息给U2000。

Trace Server接收到消息后,获取SIG文件。

3、扇区级MR弱覆盖评估流程扇区级MR覆盖评估主要价值体现在评估精度及评估效率的提升,通过扇区覆盖评估结果,可有的放矢地指导扫楼工作,根据扇区评估结果快速有针对性的筛选问题区域或楼层进行重点测试分析及优化整治。

室分弱覆盖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室分弱覆盖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换远端设备及增加天线点位来加强覆盖 。 2 0 1 4・ 2 2 中国电子商务 2 8 5
原 因 分 析 1 、基 站 功 率 设 置 低 、邻 区 规 划 不 完善
产 牛 原 因 参 数 问题
其排查 步骤如下: 第一步:进行现场测试 ,发现在 E座地下室 占用 B D 5 9 1 6 A小区 ,信
2 、近端 、远端设备上下行衰减值设置太大 l 、施工与设计方案不符,导致 覆盖信 号弱 、信号泄
工 程 问题 漏
号强度在一 9 0 d B m以下,覆盖很弱
- - .一 ’ 一 一 h - 1 0


2 、室分设计不合理 、导致存在覆盖亩区 设备故障 器件 故障 其他原因 l 、基站故障 、告警 导致信 号覆盖差 2 、近端 、远端设备故障导致输 出功率不正常 1 、无源器件性能下降 、损坏导致 2 、光路不通、馈线损坏导致 1 、纠纷导致部分设备断 电 2 、重要邻区被耗掉

白沟鑫利无纺布( G L S ) 和道 国际_ l 0 为下行弱覆盖小区,此小区采用 爱立信 G R R U微蜂窝覆盖 , 覆盖鑫龙湾地下窒 、鑫龙湾 B座 3 至4 层、 鑫龙湾 C座 2至 3层、鑫龙湾 E座 2至 4层 、鑫龙湾 D座 2至 7 层及 电
梯。

弱 覆盖 故 障产 生 的 原 因 分 析
随着移动通信 的快速发展 ,为了给城市 中心活务量集中的大型商场 、
超市 、 高校 、生活小l X、 机关办公楼 、高层住 宅楼 、写字楼的移动通 信
第 四步 :核查室分 系统 ,发现主设备下方 电桥处直接连接了一个 吸 顶天线 ,输Ⅲ功率很高 ,将吸顶天线更换 为负载后 ,测试问题区域 不再 占用此小区通话 ,统计指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

弱覆盖处理流程

弱覆盖处理流程

弱覆盖处理流程目前上下行弱覆盖是集团考核的重要指标。

弱覆盖定义如下:计算公式:上行弱覆盖比例=上行电平低于-100dbm的测量报告数占全部测量报告数比例下行弱覆盖比例=下行电平低于-95dbm的测量报告数占全部测量报告数的比例时段及方式:按月为单位考核,取全月每天早晚各1个忙时均值(10点和18点)。

唐山弱覆盖指标在河北爱立信区域比较靠前,目前处理弱覆盖有如下思路:一是从整体上把控,即从整体上进行功控、基站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注意在调整的弱覆盖的同关注质差小区的出现,如果弱覆盖改善比例很大,质差有所增加,认为是一套成功的参数方案,针对出现的质差小区在进行单个优化。

二是从单个弱覆盖小区进行优化处理。

单个小区的优化方法有:1、基站告警的处理,分集接收告警及驻波比告警。

基站故障直接影响最差小区、高干扰高质差及弱覆盖指标。

尤其是分集接收告警直接影响天线的性能。

2、覆盖超远,添加必要的邻区,及调整天线下倾角。

3、带有直放站的,以上调整无效,请厂家配合处理调整相关增益。

4、对老化天线进行更换。

5、对于缺站造成的弱覆盖进行新建站工程。

一、整体弱覆盖优化思路二、功控调整案例1、MSTXPWR调整迁西&遵化的上行弱覆盖占比较大,主要是这两个区域由于基站相对疏少,主要覆盖区域为乡下农村,地理环境较为复杂。

由于MS的发射功率远小于基站的发射功率,一般情况下在同样路损衰减的情况下,上行电平会弱于下行电平,在站点疏少的区域将更为明显,MSTXPWR参数定义在连接状态时,MS的最大发射功率,因此,该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上行电平的强弱,为验证MSTXPWR对上行弱覆盖是否有改善意义,现对迁西&遵化进行参数实验,参数设置评估:优化对象为迁西&遵化,经检查CDD共发现有163个GSM900小区的MSTXPWR=31dBm,尚有调整空间,而DCS1800均设置为30dBm,已为最大值。

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及案例培训讲学

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及案例培训讲学

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及案例培训讲学一、引言室分弱覆盖问题是移动通信网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室分弱覆盖问题,进行专业的分析和优化,可以提升网络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及相关案例,旨在提高工程人员对室分弱覆盖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二、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1.数据收集收集与要分析的区域相关的数据,包括基站参数、信号质量数据、网络拓扑数据等。

数据需具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辐射性。

2.数据分析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评估:评估区域内不同基站的覆盖范围和覆盖强度,发现弱覆盖的区域。

可以通过采集覆盖栅格图、邻区关系、信号强度等数据进行分析;(2)干扰评估:评估干扰因素对于覆盖的影响程度,包括同频干扰、异频干扰、邻区干扰等;(3)参数设置评估:评估不同基站参数设置对于覆盖的影响,包括天线挂高、下倾角、功率等;(4)人为因素评估:评估人为因素对于覆盖的影响,包括建筑物结构、电磁环境等;(5)问题点识别: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识别出具体的问题点。

3.问题点优化根据问题点识别的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包括:(1)目标参数优化:调整基站和网络参数,如调整天线挂高、下倾角、功率等;(2)覆盖加密:在覆盖弱的区域增加基站或增加小区,提升覆盖;(3)干扰消除:对于干扰因素进行消除或削减,减小干扰;(4)人为因素改造:对建筑物结构、电磁环境等问题进行改造;(5)其他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其他优化手段。

4.验证和评估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主要包括:(1)信号质量测试:通过采集信号质量数据进行测试,检测优化效果;(2)用户反馈: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用户体验提升情况。

三、相关案例以小区为例,该小区由两个基站覆盖,用户反馈弱覆盖问题较严重,信号质量差,无法正常通话。

1.数据收集收集该小区的基站参数、信号质量数据、网络拓扑数据等,收集时间为一周。

室分弱覆盖区域定位“七步法”

室分弱覆盖区域定位“七步法”

室分弱覆盖区域定位“七步法”典型案例:▪弱覆盖站点情况统计显示**站点存在MR弱覆盖情况,与物理点其他室分相比,弱覆盖采样点占比异常高:该站点每个RRU覆盖范围如下:▪现场排查情况及流程1、确定RRU级MR弱覆盖区域:确定以下4个RRU覆盖范围存在弱覆盖情况,覆盖范围分别为:3-5F车库区域、商业楼1-2F和电梯20和21、地下室夹层车库东侧、地下室夹层车库西侧。

2、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设计规范,但存在未完全覆盖区域通过平面图天线覆盖情况及现场勘测发现,天线口功率设计合理,天线布放密度合理。

但整体覆盖规划部分,有部分沿街商铺存在天馈未布放的情况,如下图红框部分:3、CQT核实天线底下电平情况:部分存在弱覆盖3-5F车库所在的RRU覆盖偏弱,其余几个RRU覆盖正常3-5F车库区域:3F:5F:电梯20:电梯21:2.4 检查现场施工是否与方案一致:是2.5 边缘覆盖及切换是否正常:是进出口2.6 未覆盖区域占用室分泄露信号测试未进行覆盖的店铺分布:红框内店铺覆盖情况:现场测试,该部分店铺内基本占用**该站点,同时店铺内覆盖不理想,存在弱覆盖现场,判断推测,是占用这三部分的RRU外泄信号:商业楼1-2F和电梯20和21、地下室夹层车库东侧、地下室夹层车库西侧。

2.7 增补/新型设备新增覆盖需要对未布放天线的店铺进行增补或者新型设备补盲:▪总结:MR弱覆盖原因分为两部分:1、未规划覆盖区域,占用该站点外泄出来的信号,RSRP覆盖较差,导致MR覆盖不合格,需要使用新型设备或者天线进行增补2、3-5F车库,CQT天线底下整体覆盖偏弱,5F车库覆盖特差,需要进行整改。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

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LtD南充室分MR弱覆盖分析报告一、 LTE室分网络规模南充市目前开通的LTE室分基站728个、小区数为1006个,主要分布在六县及嘉陵区,高坪区,顺庆区,所以无线设备均为华为产品。

二、LTE室分MR弱覆盖指标定义①、全月开启MR三天采样点累计,其中总采样点>1000,电平低于-110dbm室分大于10%的门限,计为MR弱覆盖小区。

②、弱覆盖小区比例:弱覆盖小区数与有RSRP采样点的小区的比例。

按MR弱覆盖比例优先处理弱覆盖严重的小区,对于可能存在弱覆盖的风险小区进行备注跟踪,如有条件此类小区也需进行优化,防止下次MR采样不达标。

三、 MR覆盖分析1、按省公司要求南充市MR考核室分区域共计小区1006个,分别分布在各县城主城区覆盖重要场景区域。

2、室分 MR整体指标情况及分布区县和场景10月MR小区详情.xlsx上表可知,区县MR 弱覆盖主要存在顺庆31.14%、阆中16.17%、嘉陵13.17%、场景MR 弱覆盖主要存在居民区44.91%、商务办公楼14.37%、单位机关9.58%。

顺庆、嘉陵、阆中出现MR 弱覆盖指标比拟差可能原因是居民小区密集、人口密集而室分站点较多覆盖范围广盲点区域多:室分分布不齐或未做室分分布、设备线路老化、人为的破坏等、0102030405060高坪嘉陵阆中南部蓬安顺庆西充仪陇营山设备出现故障、参数设置不合理、宏站覆盖差、邻区添加和切换参数干扰等。

四、根本优化思路1、弱覆盖小区处理方法①、查看基站告警〔驻波、光接口异常、小区效劳能力下降、通道异常等影响小区覆盖范围〕。

②、参数核查〔功率、PAPB〕和适当增加功率〔增加小区覆盖范围〕。

③、结合前期单验测试数据及勘测数据对小区进行分析,看小区道路覆盖能力〔现场测试是否增加天馈等增加覆盖〕。

2、参数不合理小区处理方法①、后台OMC提取小区指标,查看切换、掉线、流量等指标是否正常。

有助于现场测试,小区正常覆盖区域。

室分MR弱覆盖排查指导书

室分MR弱覆盖排查指导书

一、背景 (2)二、室分深度覆盖排查流程及方法 (2)1.室分深度覆盖常见问题 (2)2.深度覆盖排查流程 (2)3.深度覆盖排查方法(后台核查) (3)3.1弱覆盖小区提取 (3)3.2弱覆盖小区分级 (3)3.3问题定位 (4)4.深度覆盖排查方法(现场排查) (6)4.1测试要求 (6)4.2分布系统问题 (7)4.3工程建设问题 (7)4.4室内深度覆盖不足 (8)4.5室内外连续覆盖不足 (8)三、相关报告撰写 (8)1.勘察记录表 (8)2.现场排查报告 (9)四、相关案例 (9)一、背景随着4G网络的不断完善,室外部分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室内深度覆盖问题已成为4G 网络覆盖的主要短板。

长期以来,室内深度弱覆盖问题缺乏规范、有效的解决流程和方法。

在此背景下,广东移动结合区域特点和自身实践总结,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室内深度覆盖排查流程,并在部分区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室分深度覆盖排查流程及方法1. 室分深度覆盖常见问题3.深度覆盖排查方法(后台核查)3.1 弱覆盖小区提取相关数据提取网址提取路径省公司发布弱覆盖小区httP ://10.243.167.182:8000/ 专项分析-省级专题-LTEMR 指标明细小区MR 覆盖率分布http :〃10.243.167.39 ______ 数据查询与维护-自定义查询与模板创建3.2 弱覆盖小区分级分级原则:MR 采样点数量多优先,MR 弱覆盖严重优先,分为A~D 四级。

分级方法:采用综合权重评分法,对MR 采样点数量和MR 弱覆盖率分别均值评分, 然后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分级。

公式说明:a (权值)、MR 九〃6:(本小区采样点数量)、MRnurn min (室分小 区最小采样点数量)、MRnurn max (室分小区最大采样点数量)、MR 加% (本 小区MR 弱覆盖率)、MRlev min (室分小区MR 弱覆盖率最小值)、MR 加.”(室 分小区MR 弱覆盖率最大值)。

室分项目常见问题优化排查方案

室分项目常见问题优化排查方案

室分项目常见问题优化排查方案1、室分问题优化排查-弱覆盖(1)整治流程弱覆盖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2)流程分析I 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如BTS功放输出功率过低,接收机灵敏度下降,合路器出现驻波比严重告警致使信号损耗大,射频连线错误等各种现象影响覆盖。

II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要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如TRX功率等级设置不一致,BTS发射功率设置不合理,小区最小接入电平过大等。

III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现场排查时,首先需要排除弱覆盖是否由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引起,如果天线口功率满足设计要求但还是存在弱覆盖的情况,则说明天线布放不合理,如果天线口功率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该重点检查有源设备及分布系统的问题。

天线布放问题造成弱覆盖常见原因见下:1)设计方案不合理部分站点可能存在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存在弱覆盖区域。

如天线布放过远,使得天线与天线的交叠覆盖处存在弱覆盖区;地下层与标准层或出口处,天线的布放没有充分考虑信号的连续性,使得交叠处存在弱覆盖;另外电梯、电梯厅、拐角处等区域,由于信号会陡降,信号的接续和切换存在问题,需要特别的考虑,卫生间、拐角房间、消防通道等特殊区域,容易出现弱覆盖或盲区。

2)物业协调难同时可能由于物业无法协调,导致天线设计或安装时无法装在房间内,只能布放在走廊等公共区域,造成房间内或窗边区域弱覆盖。

3)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施工时,天线点位未按照设计方案要求严格布放,会造成弱覆盖问题。

IV有源设备问题:当确认弱覆盖不是由设计方案引起,而是由天线口功率与设计不符引起时,可以首先排查有源设备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依次判断是有缘设备故障造成的问题还是调测不当造成的问题。

有源设备造成弱覆盖常见原因见下:1)有源设备故障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弱覆盖,例如设备掉电、电源模块故障、光收发模块故障、功放故障等。

有源设备故障告警监控界面2)有源设备调测不当直放站调测问题:直放站开站时,功率余量预留较多导致输出功率偏小,或下行增益、信道号设置不正确、输入信号过弱等也会造成设备无输出或输出功率小。

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及案例

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及案例

室分弱覆盖分析流程与案例目录1.1分布系统覆盖分析流程1.2室分弱覆盖案例 (5) (5) (7) (8) (11)1.1分布系统覆盖分析流程定义:1、通常认为接近或低于测试规范定义的有效覆盖电平即认为是覆盖差。

2、如果属于无主覆盖而且质量较差,也认为是覆盖差。

否室分优化中,覆盖是优化的基础,如下为近期遇到的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

对于单个天线弱覆盖,检查思路:确认此处是否安装天线→检查天线是否损坏→检查天线接头是否松动及馈线头是否正常→检查连接该天线的馈线是否损坏、磨损→检查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功分器是否损坏。

➢案例1:商之都B1F出入口处覆盖较弱,RXLEVSUB在-70dBm左右,此区域有一个全向吸顶天线。

排查问题时,发现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馈线头都正常,将天线拆下后,发现天线进水,更换天线后,覆盖正常。

B1F RxLev Sub 覆盖图➢案例2:广弘城55 号楼1单元5F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天线覆盖较弱,RXLEVSUB在-80dBm左右。

整改过程中,发现连接该天线的功分器接头松动,拧紧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案例3:在三座窑-颐园豪景高层测试过程中发现,每层电梯厅处覆盖都较弱,RXLEVSUB小于-75dBm,将连接电梯厅的门关闭后,覆盖更弱。

查看设计方案和竣工方案,此处均有天线。

整改过程中发现电梯厅实际未安装天线,增加天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对于整层中出现部分区域弱覆盖,检查思路:检查此区域天线是否由同一个功分器或耦合器接出→在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测量驻波值(若不正常,检查驻波过高处接头,若正常,继续往下检查)→检查从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到各个天线之间的所有器件、接头和天线。

➢案例1:赛格数码广场B1F局部区域出现弱覆盖在整改过程中发现,覆盖该区域的馈线主干断裂,更换馈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对于这种情况,往往是主干街头松动或者断裂造成的,需要从弱覆盖楼层的上一级馈线接头处排查。

➢案例1:金辉华庭高层7F以上弱覆盖在整改过程中发现,7F弱电井馈线主干接头松动,将接头拧紧后,弱覆盖明显改善,但RXLEVSUB在-60到-80dBm之间,手机接近天线时,RXLEVSUB在-50左右,距离1米左右就下降到-65到-75之间,信号波动较大。

室分MR覆盖率低小区处理案例

室分MR覆盖率低小区处理案例

室分MR覆盖率低小区处理案例随着电信不限量套餐的大规模推广,4G流量规模与日俱增,给电信公司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网络资源的挑战。

据统计,70%以上的移动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室内覆盖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客户体验。

而LTE高频段组网,空间传播损耗和穿透损耗相对更大,更不利于室内深度覆盖,因此,室分覆盖已成为LTE组网部署的重要手段。

MR数据包含了室内用户的测量数据,因此可以反映室内用户的网络性能。

解决室内MR弱覆盖小区已成为网络优化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MR弱覆盖小区定义1、弱覆盖小区MR RSRP大于-110dbm的采样点比例小于95%的小区,定义为MR 弱覆盖小区。

2、弱覆盖小区比例弱覆盖小区数与有RSRP采样点的小区的比例。

按MR弱覆盖比例优先处理弱覆盖严重的小区,对于可能存在弱覆盖的风险小区进行备注跟踪,如有条件此类小区也需要进行优化,防止下次MR采样不达标。

3、弱覆盖小区判定方法①现场测试:采用测试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其为发现弱覆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分DT、CQT两种。

前者主要针对道路,了解“线”的连续覆盖情况;后者主要针对室内,了解“点”的深度覆盖情况。

②KPI指标统计:主要对重定向次数及4G向2\3G高倒流比例进行统计。

若4G小区向2G小区发起重定向,一般认为是LTE网络弱覆盖所致。

高倒流小区为4G用户占用2\3G网络的产生数据流量较高。

弱覆盖为产生高倒流的原因之一。

③MR数据分析:通过对MR数据的采集、解析,筛选出MR弱覆盖小区。

二、弱覆盖小区产生原因弱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1、参数设置不合理如发射功率调整过低,最小接收电平调置偏高、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等。

2、站点规划不合理站点规划直接决定了后期覆盖优化的工作量和未来网络所能达到的最佳性能。

但由于受地图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仿真软件算法影响,因此有可能存在规划不合理现象。

1)基站或是天馈系统的故障如小区退服或是天馈高驻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分弱覆盖
分析流程与案例
目录
1.1分布系统覆盖分析流程 (3)
1.2室分弱覆盖案例 (5)
1.2.1单个天线弱覆盖 (5)
1.2.2局部区域弱覆盖 (7)
1.2.3整层或连续多层出现弱覆盖 (8)
1.2.4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 (11)
1.1分布系统覆盖分析流程
定义:
1、通常认为接近或低于测试规范定义的有效覆盖电平即认为是覆盖差。

2、如果属于无主覆盖而且质量较差,也认为是覆盖差。

1.2室分弱覆盖案例
室分优化中,覆盖是优化的基础,如下为近期遇到的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

1.2.1单个天线弱覆盖
对于单个天线弱覆盖,检查思路:
确认此处是否安装天线→检查天线是否损坏→检查天线接头是否松动及馈线头是否正常→检查连接该天线的馈线是否损坏、磨损→检查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功分器是否损坏。

➢案例1:
商之都B1F出入口处覆盖较弱,RXLEVSUB在-70dBm左右,此区域有一个全向吸顶天线。

排查问题时,发现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馈线头都正常,将天线拆下后,发现天线进水,更换天线后,覆盖正常。

B1F RxLev Sub 覆盖图
➢案例2:
广弘城55 号楼1单元5F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天线覆盖较弱,RXLEVSUB在-
80dBm左右。

整改过程中,发现连接该天线的功分器接头松动,拧紧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案例3:
在三座窑-颐园豪景高层测试过程中发现,每层电梯厅处覆盖都较弱,RXLEVSUB小于-75dBm,将连接电梯厅的门关闭后,覆盖更弱。

查看设计方案和竣工方案,此处均有天线。

整改过程中发现电梯厅实际未安装天线,增加天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1.2.2局部区域弱覆盖
对于整层中出现部分区域弱覆盖,检查思路:
检查此区域天线是否由同一个功分器或耦合器接出→在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测量驻波值(若不正常,检查驻波过高处接头,若正常,继续往下检查)→检查从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到各个天线之间的所有器件、接头和天线。

➢案例1:
赛格数码广场B1F局部区域出现弱覆盖
在整改过程中发现,覆盖该区域的馈线主干断裂,更换馈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1.2.3整层或连续多层出现弱覆盖
对于这种情况,往往是主干街头松动或者断裂造成的,需要从弱覆盖楼层的上一级馈线接头处排查。

➢案例1:
金辉华庭高层7F以上弱覆盖
在整改过程中发现,7F弱电井馈线主干接头松动,将接头拧紧后,弱覆盖明显改善,但RXLEVSUB在-60到-80dBm之间,手机接近天线时,RXLEVSUB在-50左右,距离1米左右就下降到-65到-75之间,信号波动较大。

继续排查问题,发现5F馈线主干接头松动,将馈线接头拧紧后复测,覆盖正常,弱覆盖问题解决。

➢案例2:
云景豪庭商住楼1单元除1-3F外整体弱覆盖
2单元4F
2单元10F
整改过程中,1-3F未发现弱覆盖,3F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弱覆盖。

检查4F耦合器接头,未发现问题;检查4F天线及天线接头,未发现问题;怀疑耦合器损坏,更换耦合器后问题依然存在,弱覆盖未改善。

检查5F、6F均如此情况。

测量4F耦合器驻波,发现在馈线第一个接头处存就存在驻波值偏高;进一步检查,发现由于PVC套管与馈线套紧,并用胶布缠紧,在回潮天气中导致馈线的PVC套管进水,更换馈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1.2.4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
设计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对站点勘测过程中没有对楼层结构充分了解,或者方案设计时过于保守,导致设计不合理或漏做覆盖。

处理建议:对该小区覆盖较弱的区域重新设计,重新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