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2章资料
《西方经济学》 第十二章 chapter12 PPT课件
P
AD0 AD1
AD2
P0
E2 E0 E1
AS
O
Y2 Y0 Y1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
AD1
P AD0
AS
P1 AD2 P0
E1
E0 E2
P2
O
Y2 Y0 Y1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
P
AD1
P2
AD0
P0 AD2
P1
O
AS E1 E0 E2
Yf
长期总供给曲 线的含义:总 需求的增大只 能使价格水平 提高,并不能 对产量产生影 响。
(2)短期总供给曲线:资源接近充分利 用状态。
(3)长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经得到充 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怎样变化,总供给也 不会增加。(资源既定时曲线不变)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P
AS2 AS0 AS1
O Y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S P AD
E P0
O
Y0 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O Y0 Y1 Yf
经济萧条和 通货膨胀不 可能同时发 生。
Y
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之一:刺激总供给
PLeabharlann AD E1AS1 AS2
P1
E2
P2
O
Y1 Y2
Y
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之二:抑制总需求
P P1
AD1 AD2
E1 E2
AS
P2
O
Y2 Y1
Y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西方经济学十二章h
即Y ≡C+S+T
储蓄——投资恒等式S+T=I+G
三、四部门的收入循环模型
企业部门 要素市场
企业部门
产品市场
家庭部门
出口收入 出口产品
金融市场 国外部门
进口支出 进口产品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S+NT+M=I+GP+X。
AS=AD AS=C+S+T+M AD=C+I+G+X S+T+M=I+G+X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 ➢简单两部门经济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恒等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本节建立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NI-AE模型,不存 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关系。建立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是为了说明 国民收入决定的最基本原理。
⒈国民收入的变动
如果消费函数或自主投资发生变动,总支出曲线将会向上移动或
01
向下移动,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也会发生变动。
四、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总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未来新的支出增加,虽然这种新
02
支出的增加相继递减,但它导致了总体放大的连锁反应,结果引
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换句话说,如果总支出变动了,它会被
NI=AE NI=200+0.8NI+100 NI-0.8NI=200+100 NI=1500 均衡国民收入为1500。
AE
C+I
I=100
1500
C
1000
E
西方经济学12-精选文档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 11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 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 统(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 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 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 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 两个缺陷:
国民收入帐户——GDP
1.国民收入帐户的重要性
是国民经济运行最重要的
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 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 的机械示意图。 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 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 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 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 当之无愧”。 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 罗· 萨缪尔森,詹姆斯· 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 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决定价 格和产量。有着相同 的供求曲线形状,他们的交 点决定价格和产量。 不同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 经济的供求曲线,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供 给和需求 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 8
国民收入核算
为了计算一国的经济总量变化与核算经济活动的类别与规模,国民收 入核算成为一国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从历史上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有两种,一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首 创并实行后被联合国命名为SNA体系,这一体系就是我们宏观经济学 中所讲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他以GDP/GNP为核心进行计算;另一 种是以前苏联首创针对计划经济体系进行核算、后被联合国命名为 MPS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物质生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采用不同的体系,国民收入核算帐户的总量值就会是不同的值。但目 前由于GDP/GNP概念已经成为国际通行计量标准,MPS体系基本上 没有什么国家采用了,因此,国民收入核算已经是以核算GDP/GNP 为核心内容的SNA体系。 但在国民收入核算帐户中,GDP只是最终的总量,对于经济而言, 其他经济变量也非常重要。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 9
西方经济学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课件培训
一个经济周期曲线图
从 AE 即为一个周期。AC,即衰退与萧条,是收缩阶段;CE,即复苏与繁荣,是 扩张阶段。收缩阶段总的经济趋势是下降,扩张阶段总的经济趋势是上升,各阶段有 各自的特点。
繁荣阶段: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假定开始时,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是国民 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其特征为社会有效需求持续增长,产品销售旺盛,批发厂商和零售商 的存货减少,纷纷向生产厂家订货。
生产者利润丰厚,投资活动得到刺激。随着投资源的增长,信用扩张, 就业率不断提高,失业率减少,劳动力和其他社会资得到充分利用。与此 同时, 由于有效需求的增长以及对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 一般 商品的物价水平及工资和利率逐渐上涨。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所谓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 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出现一种开始向上,继而向 下,再重新向上的反复的周期性运动
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三点:
(1)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2) 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 同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 的交替。 (3)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这种波动与失 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相互影 响。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 规律与根源。
(一)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包括以下几种模型: ➢ 1.加速原理 ➢ 2.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 3.乘数-加速模型
萧条阶段: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1.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
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3.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4.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答案要点:如果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好的项目,同时也不能因此引起利率上涨。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会产生局限性和副作用:因利率上涨而导致原本可由社会进行的投资被放弃,即产生“挤出效应”,或者因缺乏适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而无法达到目的。
如果以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局限性,即,企业找不到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就不会因减税而增加投资,从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1/ 25.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答案要点:一是受限于经济中是否存在可盈利的投资项目,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要点:可以互相弥补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或降低副作用。
2/ 2。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 民生产总值
• 为了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有 效的比较,我们选择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作为 标准,各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按照这一价格 水平来计算。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所谓的基 年(base year),这一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 谓的不变价格(constant price)。用不变价格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real GNP),而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nominal GNP)。见图12-1。
21
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 映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很好地衡量精 神收入。 •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只能比较最终数值 大小,而无法说明生产的是什么商品和 什么劳务。 • 第三,国民收入核算不能反映出生产技 术的进步。
22
三、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映 福利状况
• 人均的实际消费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 福利状况的比较好的指标。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及纠正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三、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 总值 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5
•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 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 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 支出。 • 净出口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价值减去 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价值的差额。
16
表12-3 A国国民生产总值,200×年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资料
国外部 门
MM 政府
TR 要素 市场
通胀。
2、失业率(U)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
3、通胀率(π)P615
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 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 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 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 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 重要指标。
二、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联系 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 然后,通过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来推论宏观 经济的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 基础。 (二)区别 1、合成谬误 2、部门: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 宏观经济中的部门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对 外部门。
第四节 GDP的分解
一、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 (一)GDP到NDP 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 NDP=GDP-折旧。 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中 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P432 (二)从GDP到NNP GDP+NFI=GNP;GNP-折旧=NNP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经济周期
经济周 期的中 心是: 心是: 国民收 入的波 动
2.主要阶段-繁与经济活动高于正 繁荣 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B—顶峰。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顶峰。 顶峰 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 公众对未来乐观。 公众对未来乐观。
盖拉斯基、杜夫特以后的诺德豪斯等经济学家持政治说观点。 盖拉斯基、杜夫特以后的诺德豪斯等经济学家持政治说观点。他们中 有的人认为,由于政府为阻止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措 有的人认为,由于政府为阻止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措 人为地制造了一次停滞和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 施,人为地制造了一次停滞和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有的人 认为, 认为,每届到期的政府为了树立良好的政府业绩以争取选民而采取了扩 张性的经济政策,以谋求连任; 张性的经济政策,以谋求连任;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就要采取经济紧缩政 以消除经济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 策,以消除经济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由于政府的选举与产生具 有周期性,因此经济也出了相应的周期。 有周期性,因此经济也出了相应的周期。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乘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 来解释经济周期运动的产生。 用,来解释经济周期运动的产生。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历史回顾 第三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 条的交替。 条的交替。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西方经济学十二章h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假设条件
国民收入决定
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 的; 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 求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 影响; 价格水平既定; 利息率水平既定,不考虑利率变动对国民收水平的影响; 投资水平既定
10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三、投资函数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支出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而投资者的 决策又依赖于对该项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利息率越高, 意味着投资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显然,投资是 利息率的减函数。
11
资函数为:I=f(r) 线性函数为:I=e-dr (其中,e为自发投资,d为投资的利率弹性,dr为引致投资)
自发 投资
• 自发投资是由外生变量引起的。
引致 投资
• 引致投资则是由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的变动 所引起的投资,且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 费水平变动呈正向关系。
12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函数I=I(r),是 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表明随着利率的上升, 投资需求量减少。
投资函数I=(r)
实际利率r
①消费总为正数;
②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呈同方向变化; ③消费的增加不如可 知配收入增加的快。
6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
⑸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 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如:C=3000+0.8Y
⑹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DI之 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高鸿业12章
中国队金牌为什么这么多?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30
一美元自助餐有感---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 之欢心
奥运期间数万中外记者吃什么?这个答案现在得到揭 晓。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2008 Beijing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简称BJMC)主餐厅, 记者只需花1美元或7元人民币,就可以享受到中、西 风味的餐饮服务。 在餐厅入口处,设有数台刷卡机,用餐记者只需将特 制的用餐卡在该刷卡机上轻轻一刷,便完成了用餐付 费,十分便捷。上面的公告显示,每次用餐只需1美 元或7元人民币。 餐厅不仅无限量提供有意大利面饼、肉串、蛋挞、鸡 翅、蔬菜、玉米、蛋炒饭等食品,还无限量提供有新 鲜水果、汤和冷饮,食品种类十分丰富、营养搭配也 很科学合理。
GNP与GDP的联系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封闭条件下,GNP=GDP。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20
看来GDP 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 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 撑GDP 的“物质”内容。在当今中国,资源浪费 的亮点工程,半截子工程,都可以算在GDP 中, 都可以增加GDP。尽管GDP 存在着种种缺陷, 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一种包罗万象、反映 一切的经济指标,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描述和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中,GDP 无疑 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19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i0
增加,引起利率上升到i1。
• 时但,是如国由果内于利生利率产率不总上上值升升应,,该减仍上少然升了是到私iY0 2,
人消费和投资,使得国内生产
O
总值只能增加到Y1。
E0
E1
IS1
IS0
Y0 Y1 Y2
Y
❖12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
一、金融体系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 中央银行是国家最高金融当局,统筹 • 商业银行是指面向公众进行金融 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 服务的银行。
• 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 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 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 大快于贷款增速。
•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 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 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 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 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往往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 现象。
挤出效应,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 的效果。此时同时实施扩张性的
货 移 量 i1,的币,这增达政样加到策在使L,M一市1L的M定场0曲位程利线置度率也。上从会货消i2发币除下生供了降政右到给
府支出增加对利息率的影响,保 证了社会上的私人投资能维持在 较高的水平上,从而使国民收入
反应,而使银行存款总额与贷款总额按某一倍数增长。
• 由 H =CU+RE,
有:
CU cu M 1 cu
RE re M 1 cu
M 1 cu H cu re
(西方经济学)第12章产品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
市场失衡的原因
需求不足
消费者需求下降或预期未来经济下滑, 导致总需求不足,市场失衡。
供应过剩
生产者供应过剩,产品积压,价格下 降,导致市场失衡。
外部冲击
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外部因素对 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市场失衡。
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不匹配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市场上 的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匹配, 市场失衡。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或税收政策,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产出水平。
政策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例如,在经济衰退时 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等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同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 和增加货币供应等货币政策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
04
案例名称
01
美国2000年的经济繁荣
描述
02
200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和高增长,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来自分析03当时,美联储通过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
长,同时防止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
市场失衡的案例
案例名称
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
描述
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失衡。
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欧债危机、稳定金融市场和提振经济增
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状态发生变化。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会影响均衡 状态。如果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产量也会
相应变化。
02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需求
01
西方经济学 第十二章
Economics 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的变动:乘数理论一、均衡国民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1、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2、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产品市场中的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量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与核算中的国民收入不同。
核算中的国民收入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它与总需求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而均衡国民收入总是与总需求相等。
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如果总需求小于国民收入(总供给),即产品供大于求,厂商就会缩减生产,国民收入将减少;如果总需求大于国民收入(总供给),产品供不应求,厂商就会扩大生产,国民收入将增加。
只有当社会总需求恰好等于国民收入(总供给)时,社会生产才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一、均衡国民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三个核算恒等式:GDP≡C+I+G+(X -M),GDP≡C+S+T,C+I+G+(X-M)≡C+S+T 。
之所以不能用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是因为:1、恒等式中的各项指标都是既定不变的量无论是支出中的个人消费C、企业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还是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的收入C、私人储蓄S、政府税收T,都是已经发生了的因而是既定不变的量。
2、三个核算恒等式左右两边的总量是恒等的,不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
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1、实际支出、意愿支出与非意愿支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社会总意愿支出的组成3、国民收入均衡公式4、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与核算恒等式的区别一、均衡国民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实际支出是指已经实现了的支出;意愿支出是指当事人想要的支出或计划支出;非意愿支出是指当事人不想要的而又不得不进行的支出。
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
西方经济学第12章_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
银行有创造货币的机制。准备金率一个百分 比的变动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成百上千亿的增减。
轮次 1 2 3 4 5 6 7 8 …. 最初存款 20 16 12.8 10.24 8.192 6.5536 5.24228 4.194304 …… 累计存款总额 20 36 48.8 59.04 67.232 73.7856 79.02348 83.222784 …...
2、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四类: (1)收入和财富的变化。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 非人力财富(财产收入),货币需求量与非人 力财富关系较大。 (2)货币与其它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3)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4)其它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如社会支付习 惯等。
三、货币的供给
第12章
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
一、金融体系 二、货币的职能与需求
三、货币的供给
四、均衡利率的决定 五、货币政策
一、金融体系 央行 金融机构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的种类 3、货币的需求
1、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 三个方面: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L1 、投机需 求L2。 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货币市场的 利息率,其中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与 利息率反方向变动。 L = L1(Y)+ L2(r)。
二、财政政策中乘数K分析
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 倍数---乘数。 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 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乘数是一把“双刃剑”。总需求的减少 也可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 1 K = ———— 1 — b ------ 边际消费倾向
例:政府增加开支20万元,这20万元通过政府 购买转入供应者手里。如边际消费倾向为0.8, 供应者拿80%即16万元又用来购买,使社会总 需求净增加16万元,加上第一轮,社会总需求 为36万元。第三轮,20+16+16*0.8=48.8。连锁 反应一轮一轮进行下去,直到钱几乎等于零。 轮次 开支数 累计开支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鸿业《西⽅经济学》第⼗⼆章国民收⼊核算知识点总结第⼗⼆章国民收⼊核算⼀、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的诞⽣可以迫溯到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通论》出版之前的时代,“古典主义”的思想占据着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经济问题的考察⼤都集中在微观领域。
在《通论》出版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宏观的⾓度出发来分析经济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
宏观经济学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般理论。
3、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1)实际国内⽣产总值GDP:是指⽤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率:是报告期物价⽔平同基期物价⽔平的⽐率,⽤来飾量物价上升的速度。
(3)失业率:衝最失去⼯作的劳动⼒的⽐例。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祢为劳动⼒,失业者占劳动⼒的百分⽐就是失业率。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者的联系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为的分析⾃然也离不开个体⾏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般价格⽔平和产出⽔平。
(2)⼆者的区别第⼀,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问题。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2章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类型 一般情况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解) 凯恩斯情况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解) 古典情况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解)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 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商务风营销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 反应 第五节 本章评析
特殊的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凯恩斯的和古 典的 凯恩斯的水平总供给曲线: 只有总需求有极大增长才会发生变化,一般在短期内不会变化 古典的垂直总供给曲线: 生产力有大的提高或破坏,劳动力有大的变化时才会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总供给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图解) : 充分就业,潜在产出水平,价格可变 价格不变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图解) : 经济萧条时的状态 价格可变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图解) : 未达充分就业,但不处于经济萧条的状态
添加标题
财富效应实际上与微观经济学部分所讲的价格变动会导致收入效应相对应。而利率效应却是宏观经济学谈到的特有效应,与微观不同。
添加标题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三、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财政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在价格水平不变时, 扩张性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右移(图解)紧缩性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左移(图解)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西经第12章
6.对外部性的直接管制
有一些生产的外部成本非常严重,就需 要政府制定污染标准与法规,对污染者 加以取缔与惩罚。
最优污染标准的确定
P MRw
Pe MCw O We W
12.2.2 对垄断的干预
1.税收用于减少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
P MC AC+AT Pe AC D=AR=P MR O Qe Q
2.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
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P 高收入 中等 收入 总支付 意愿 MC=S
低收入
O
Qe
Q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2)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是指不付费也能享受到公共物品 带来的利益。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人 们在消费公共物品时都想当“免费搭车 者”。
12.1.4 不完全信息
1.信息的不完全性 2.逆向选择 3.道德风险 4.委托-代理问题
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 是特定的用于 限制垄断行为的法律
3.价格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法
P LMC
Pe P1 MR a
LAC
D=AR=P Qe Q1
O
Q
2.平均成本定价法
P
Pe P2 b
LMC LA C MR D=AR=P Q2 Q
O
Qe
12.2.3 对公共物品的干预
1.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物品 1.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成本补偿 2.公共物品的成本补偿 1)以税收形式补偿 2)以价格形式补偿 3)补贴加收费形式的补偿
12.2 政府干预的形式
对外部性问题的干预 对垄断的干预 对公共物品的干预 对不完全信息的干预
12.2.1 对外部性问题的干预
1.税收用于解决生产的外部成本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一、填空题1.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___投资_____。
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___垂线____。
3.在短期,价格的黏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___同方向____变动。
4.黏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___慢于____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5.无论什么原因,名义工资的黏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工资黏性引起物价与短期总供给__同方向__变动。
6.黏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____名义工资___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7.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增加____,物价水平__上升_____。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____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与___物价水平___的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D )A.政府支出B.投资C.净出口D.税收2.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B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加上净出口C.减去净出口D.加上出口和进口3.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4.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 A )A.实际GDP增加B.实际GDP减少C.名义GDP增加D.名义GDP减少5.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A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物价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7.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B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8.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B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C.汇率效应D.乘数效应9.根据凯恩斯的黏性工资理论,当劳动的供大于求时,名义工资:(D )A.上升B.下降C.不变D.滞后下降10.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C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11.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在交点的左边,这时:( B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D.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1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13.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 C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三、判断正误题1.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 等于收入
C + S = a + bY − a + (1 − b)Y = Y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APC + APS =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MPC + MPS = 1
15
四、社会消费函数
11
二、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也叫储蓄倾向,是指储蓄与决定储 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同样假定储 蓄只受收入的影响,且储蓄函数是收入的一 元线性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S = Y − C = Y − a − bY = −a + (1 − b)Y
12
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e,APS)就是储蓄占收入的比例,用 公式表示为: APS = S / Y = −a / Y + (1 − b) 一般说来,在收入较低时,平均储蓄倾向可 能为负值;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储蓄倾向 递增,其数值转变为正值,但总小于1。
10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 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 的变动情况,用公式表示为:
MPC = ∆C / ∆Y = b
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 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 是大于0而小于1。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的计算公式
Y = C + I + G C = α + β YD
YD = Y − T + TR = Y − T0 − tY + TR = (1 − t )Y − T0 + T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LM 模型
解释短期波 动
总需求曲 线
总供给曲 线
总需求和 总供给模
型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导论
➢ 20世纪30年代,许多国家都经历了经济的大萧条时代。在 这期间,出现了大量的失业和收入大幅下降现象。
➢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要素供给和技术水平, 而在1929-1933年间,这些条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动。
➢ 在大萧条爆发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质疑古典理论对国 民收入的解释能力,并试图用新的模型来解释现象。
➢ 1936年,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批评古典理论的假设只有 总供给(资本、劳动、技术)决定国民收入。他提出总需 求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 后来的经济学家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把这两种传统的观 点统一了起来。在长期中,价格能自动调整的,总供给决 定收入。但是在短期中,价格是不便调整的,因此总需求 的变动也会影响收入。
➢ 如果把这一过程中,物价水平的变动和相应均衡 收入水平的变动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向右 下方倾斜的AD曲线。
总需求的移动
➢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告诉我们 价格水平和实际GPD需求之间的关系。当影响家 庭、企业和政府消费意愿的其他变量发生变化时, 总需求本身将发生移动。
➢ 能够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可以分成以下三 类:
(二)利率效应
➢ 接着我们来看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如何通过利率效应 来影响投资的。
➢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家庭和企业需要更多的钱来进 行买卖活动。因此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增加了人们 对货币的需求,而这将导致利率水平上升(这一过 程发生在实际货币越市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 成本)。
➢ 同时利率又是投资的借贷成本,所以更高的利率将 减少人们的投资需求。
(一)政府政策的变化 (二)家庭和企业预期的变化 (三)外贸变量的变化
(一)政府政策的变化
➢ 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详细 的内容见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 其中货币政策包括利率的改变,财政政策包括政 府购买和税收的改变。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低利率或者增加国币供 给都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更低的利率使得企 业和家庭的借贷成本降低,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这将使得AD曲线向右移动,如下图12-2所示。
➢ 实际GPD即经济中的总产出Y:Y=C+I+G+NX ➢ AD曲线之所以会向下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
会带来实际GPD需求的增加。下面我们就来考察 价格水平的变化怎么影响到GDP的以上四个组成 因素。 ➢ 注:政府购买水平(G)由政策制定者决定,并不受 到价格水平的影响。
(一)财效应
➢ 首先我们来看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如何通过财富效 应来影响消费的。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 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重新编前四节内容;最后一节使用的是原始PPT内容。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本章评析
凯恩斯交 叉图
流动性偏好 理论
本章逻辑图
IS 曲线
LM 曲 线
➢ 政府购买增加或者减少税收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这将使得IS曲线向上移,也就是在任意给 定的物价水平上,增加了均衡收入水平。如下图 12-3所示。
图12-2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AD向外移动
r
央行可以提高总需求水平。 r1 如当央行增加货币供给时, r2
即M
LM右移
P
r
I
P1
Y 任意给定P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产出需求量与 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AD曲线描述了在任何一种 给定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想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
物价水平 P
向右下方倾 斜的总需求 (AD)曲线
总收入/ 总产出 Y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在第九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实际GDP由四个因 素组成: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 口(NX)。
➢ 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变量除了当期收入外,还有 家庭的财富存量(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差额)。
➢ 一些家庭财富是以现金的形式或者其他名义资产 的形式存在,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这些家庭 财富的实际价值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家庭的 消费行为。
➢ 当物价价格水平上升时,名义资产贬值,家庭实 际财富减少,消费也就会减少。反之,当物价水 平上升时,名义资产升值,家庭财富增加,消费 就会增加。
➢ 反之,当本国物价水平下降时,净出口将会增加。
图12-1 用IS-LM模型推导出AD曲线
r
AD曲线的直观含义: r2
P M / P
r1
LM曲线向外移动
利率r 投资I
P
Y
即当物价水平上升时, P2
均衡收入水平
P1
将沿着AD曲线下降。
LM(P2) LM(P1)
IS
Y2 Y1
Y
AD
Y2 Y1
Y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下面我们通过之前学习过的IS-LM模型来推导出 向右下方倾斜的AD曲线。我们考虑当物价水平变 化时,IS-LM模型会发生什么变动。
➢ 如下图12-1所示,对于任意给定的货币供给M, 较高的物价水平P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 (M/P)。这将使得LM曲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均 衡利率上升,同时使得均衡收入水平下降。
LM(M1/P1) LM(M2/P1)
IS
Y1 Y2
Y
AD2
AD1
Y1 Y2
Y
图12-3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AD向外移动
r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r2
如G 或者T ,
r1
将提高总需求水平:
T C
P
IS右移
P1
Y 任意给定P
LM
IS2
IS1
Y1 Y2
Y
AD2
AD1
Y1 Y2
Y
(二)家庭和企业预期的变化
➢ 也就是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会带来投资的减少。 反之,当物价水平下降时,会带来投资的增加。
(三)国际贸易效应
➢ 最后我们来看价格水平的变动是如何通过国际贸易 效应来影响净出口的。
➢ 净出口等于国外家庭和企业对于本国的产品与服务 的消费支出减去本国家庭和企业对外国产品与服务 的消费支出。
➢ 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上升时,本国出口 品价格更贵,而外国的进口品价格更便宜。这样一 来,本国的出口将会下降,而进口会增加,导致了 净出口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