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方法:11种抽象思维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在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时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呢?一、构建概念图构建概念图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起丰富的数学概念网络。
例如,在教学整数概念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正整数、负整数、零等概念,并让他们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图谱。
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二、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活问题或者应用场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教学平方根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需要在给定的土地上种植草坪,他想知道需要多少种草皮才能覆盖整个土地。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运用平方根的概念进行计算,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三、推理和证明推理和证明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理和证明,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和推理,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验证。
通过这样的推理和证明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四、培养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习惯是培养他们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数学练习和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供多种解决方法。
这样的习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需要通过构建概念图、解决实际问题、推理和证明以及培养数学思维习惯等方法来实现。
小学数学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常采用一些特定的思维方法。
下面将介绍小学数学中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比较法:通过比较数值的大小、大小关系或数量的多少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2.分类法:将问题中的元素按照其中一种特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归类,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
3.推理法:通过观察和前提条件推理出结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近似法:当问题难以准确计算时,采用近似值进行估计和计算,培养学生估算和数值计算的能力。
5.归纳法:通过观察一系列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总结出一般规律或定律,培养学生归纳和推广的能力。
6.反证法:通过假设与原命题相反的结论,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7.特例法:通过选取特定情况下的数值或图形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8.枚举法:将所有可能的情况列举出来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全面性。
9.模型法: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模型来解决问题。
10.反思法: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11.反馈法: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反馈给他们,帮助他们发现错误和改正。
12.合作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13.自主学习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5.比例法:通过比较不同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比例的能力。
16.逆向思维法: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推导得到问题的原因或步骤,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以上是小学数学中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助于学生培养不同的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最重要的17个思维方法,附例题
小学数学最重要的17个思维方法,附例题小学数学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就有很多种的解题方法,有时候对于同一道题目,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去理解,就能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得出这一题的答案。
数学基础打得好,对将来的升学也有较大帮助。
但是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拦路虎”,掌握一些方法,这些就都不怕了。
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
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
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一、形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
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
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
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
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1、实物演示法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
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
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
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
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
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
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小学学习数学的10种思维方法
小学学习数学的10种思维方法
在小学学习数学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思维方法,以帮助他们
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是10种适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
1.具象思维:通过实际物体和图形,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分析思维:学生应该学会将数学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部分,逐步解决,并最终获得整体解决方案。
3.推理思维:通过观察和列举特定情况,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中的
模式和规律,从而推理出解决方法。
4.抽象思维: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和规则,以解
决更一般化的数学问题。
5.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尝
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6.归纳思维:帮助学生从已知情况中总结出普遍规律,从而应用到未
知情况中。
7.逆向思维:鼓励学生从问题的解决方案出发,思考问题的逆向路径,以检查和验证解决方法的正确性。
8.合作思维: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讨
论和分享思路,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9.启发思维:通过给予学生启示和提示,引导他们思考数学问题的不
同方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10.反思思维: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思维的质量和效率。
使用这些数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和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八大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八大思维方法1.分类思维:将问题中的对象、概念、现象按照其中一种特征或规则进行归类,进而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解题方法。
2.比较思维: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或概念相互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发现问题的规律和特点。
3.推理思维: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运用逻辑推理和推断,推导出答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4.分析思维:将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逐步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分析每个小问题的解决过程,最终得出整个问题的解答。
5.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逆向思维常常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找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6.归纳思维:从具体的事物、现象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或结论。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总结,总结出普遍规律,应用于解决类似的问题。
7.演绎思维:根据已有的规律或定理,运用逻辑关系进行推导和演绎。
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演绎得出结论,运用于解决问题。
8.反证思维:采用假设反向地证明问题。
假设问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问题的正向解答。
这八大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分类思维是指将问题中的对象、概念、现象按照其中一种特征或规则进行整合和归类。
通过将问题进行分组和分类,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当学生遇到类似于求面积或体积的问题时,可以根据几何形状的不同将问题按照圆、矩形、三角形等进行分类,然后应用相应的公式进行求解。
比较思维是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或概念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当学生学习数字大小比较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顺序,找出其中规律和特点。
推理思维是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运用逻辑推理和推断,推导出答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通过推理,可以从已有的信息中推导出新的信息,进而解答问题。
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特殊情况,再总结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
例如,学习排列组合时,可以先从2个数字的排列开始归纳,然后推广到更多数字的排列。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更抽象的概念。
第二、类比法类比法是通过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把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解方程时,可以把方程看作一个天平,通过移项和化简,使方程两边平衡。
这种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更具体和易于理解的形式。
第三、分解法分解法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子问题来解决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学习长除时,可以将被除数分解成各个位的数字,并逐位进行计算。
这种分解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简化问题,更容易得到答案。
第四、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排序时,可以先思考如何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将步骤反转,即可得到从小到大排列的方法。
逆向思维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向推理能力。
第五、模型法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模型来计算面积。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第六、试错法试错法是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学习解方程时,可以尝试不同的代入法或变形法,直到找到满足方程的解。
试错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自己的思维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培养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常用的16种解题思想方法
数学|小学数学常用的16种思想方法数学基础打得好,对将来的升学也有较大帮助。
但是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拦路虎”,掌握一些方法,这些就都不怕了。
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技巧,更需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是指孩子能够将具体问题中的关系和规律抽象出来,进而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学习方法。
一、通过游戏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游戏是孩子们接触数学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游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以下是几种有助于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游戏:1. 数字拼图:给孩子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根据规定的运算规则将数字卡片拼接起来,从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2. 数学迷宫:创建一个数学迷宫,孩子需要按照规定的运算方法找到通往终点的路径,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在复杂问题中进行抽象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 数字逻辑游戏:让孩子通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解决数学难题,如数独、华容道等。
这类游戏能够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灵活度。
二、通过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以下是一些通过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1. 实物模型:用具体的实物或模型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时,可以用纸片剪裁出各种形状,让孩子亲自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
2. 数学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发现数学的实际运用。
比如,在购物时带孩子计算价格、找零等,培养他们对数字和数量的抽象理解能力。
三、通过思维导图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展示思维过程的工具,对于培养孩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非常有效。
以下是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1. 主题思维导图:以某个数学概念为主题,根据该概念的不同方面构建关联的子主题,从而帮助孩子理清数学知识的结构和关系,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 问题解决思维导图:将数学问题的关键信息和解题步骤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在思维导图中,让孩子能够从整体把握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支,引导孩子进行抽象问题的解决思路。
十七种数学思维方法
十七种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掌握多种思维方法的学科,以下列举了十七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
1. 抽象思维:将具体的事物或问题转化为抽象的符号或概念,以便更好地处理和分析。
2. 归纳思维:从具体的例子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3. 演绎思维:从已知的前提出发,推导出结论。
4. 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答案或结果出发,反推出问题的条件和前提。
5. 推理思维: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6. 系统思维: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系统,通过分析每个系统的内部关系和相互作用,得出整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7. 统计思维: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得出结论。
8. 预测思维: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和推断,预测未来的趋势和结果。
9. 模型思维:将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化为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求解,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0. 比较思维:将不同的事物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得出结论。
11. 反证法思维:通过证明假设的反面来证明某个命题的正确性。
12. 分类思维:将问题或事物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
13. 对比思维:将相似的事物或问题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
14. 概率思维:通过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的分析,得出结论。
15. 空间思维:通过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
16. 数量思维:通过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
17. 图形思维: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和理解,得出结论。
掌握这些数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抽象思维方法归纳总结
抽象思维方法归纳总结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概念、原理、模型等抽象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抽象和归纳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抽象思维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问题解决等。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抽象思维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抽象思维。
一、分类法分类法是最基本的抽象思维方法之一。
通过将事物按照某种规则或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例如,在考察动物这一概念时,可以将其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别动物的特点和规律。
二、比喻法比喻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通过类比来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共性。
比喻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或抽象问题。
例如,在解释互联网时,可以将其比喻为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描述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
三、模型法模型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抽象思维方法。
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等。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简化复杂的问题,提取问题的核心要素,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研究流体力学问题时,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得出相关的数学方程和解。
四、归纳法归纳法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从特殊到一般地总结和归纳出普遍规律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通过归纳,可以从大量的个别事实或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点和规律,从而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例如,通过观察多个特定案例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出普遍适用的定律或原则。
五、推理法推理法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的抽象思维方法。
通过分析和推理不同的前提条件,可以得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
推理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进行逐步分析和推导,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运用推理法来推导出数学公式和定理的证明过程。
通过对抽象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并不是相互隔离的,常常会相互融合和交叉运用。
最有用的17个数学思维方法
最有用的17个数学思维方法最有用的17个数学“思想方法”比做1千道题更实用数学基础打得好,对孩子的研究有较大帮助。
但是数学的研究比较抽象,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拦路虎”,掌握一些方法,这些就都不怕了。
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多少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经常使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小学学习数学的10种思维方法
小学学习数学的10种思维方法第一种转化思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种逻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种逆向思维——答案就在另一面第四种对应思维——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五种假设思维——一切皆有可能第六种创新思维——想到才能做到第七种系统思维——站的高,才能看得更远第八种类比思维——比较是发现伟大的源泉第九种形象思维——化抽象为形象,变腐朽为神奇第十种灵感思维第一种转化思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化,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
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第二种逻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逻辑思维,在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第三种逆向思维——答案就在另一面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第四种对应思维——不是冤家不聚头对应思维是在数量关系之间(包括量差、量倍、量率)建立一种直接联系的思维方法。
比较常见的是一般对应(如两个量或多个量的和差倍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量率对应。
第五种假设思维——一切皆有可能假设思维一方面是指在解决问题时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不能找到解题途径,可以将题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未知条件假设成已知条件,从而使题目中隐蔽或复杂的数量关系,趋于明朗化和简单化,另一方面是指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出适当的调整。
第六种创新思维——想到才能做到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最有用的17个数学思维方法
最有用的17个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思维策略和技巧。
以下是最有用的17个数学思维方法:1.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通过观察具体的例子,总结出一般规律。
2.反证法:通过假设所求结论不成立,推导出矛盾的结果,证明所求结论是正确的。
3.化复杂为简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子问题,逐步解决。
4.利用对称性:利用图形、方程式或函数的对称性质简化问题。
5.逆向思维:从所求结果出发,倒推回问题的起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6.利用模式识别:找出问题中的模式或规律,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7.推理和演绎: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8.利用类比:将一个复杂的问题与一个已知的简单问题进行类比,从而找到解决方法。
9.利用猜想:通过猜测和试验找到问题的解法,然后进行证明。
10.利用约束条件:利用已知的条件或限制条件,缩小问题的范围。
11.利用反向思维:将问题转化为相反的问题,从而得到解决方法。
12.利用最小化和最大化:通过最小化或最大化目标函数,找到最优解。
13.利用概率和统计:通过利用概率和统计原理,解决具有随机性的问题。
14.利用图像和图表:通过绘制图像和图表,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15.利用类别和分类: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分类,从而简化解决方法。
16.利用逻辑和推理: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17.利用数学语言和符号:通过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准确地描述和解决问题。
这些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和推导数学公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常用的16种思想方法
数学|小学数学常用的16种思想方法数学基础打得好,对将来的升学也有较大帮助。
但是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拦路虎”,掌握一些方法,这些就都不怕了。
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十七种数学思维方法
十七种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深思熟虑的学科,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将介绍17种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
1. 归纳法:从具体情况出发,通过总结归纳而得出一般性规律。
2. 演绎法:从一般性原理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3. 反证法:采用反证的方法证明某个命题或结论。
4. 分类讨论法:将问题分成几种情况分别考虑,最终得出结论。
5. 构造法:通过构造特殊的例子,来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
6. 比较法:将两个物体或数值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7. 描述法:用语言或符号来描述问题,使问题更加清晰明了。
8. 推广法:将一个已知的结论推广到更广泛的情况下,得出新的结论。
9. 逆向思维法:从已知的结果出发,倒推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10. 抽象化思维法: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一般化的形式,更容易得到解决方法。
11. 迭代法:通过反复递归计算来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12. 最小化思维法:寻找问题的最小值或最优解,得出问题的最终解。
13. 几何思维法:通过几何图形的分析来解决问题。
14. 概率思维法:通过概率的计算来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15. 矩阵思维法:通过矩阵的运算来解决问题。
16. 统计思维法:通过统计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7. 数学建模思维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以上17种数学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和理解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11种抽象思维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11种抽象思维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小学数学11种抽象思维解题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
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
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3、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方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抽象思维是指从具体的事物中抽取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具备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呢?一、利用直观教学,建立抽象思维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等活动,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抽象思维的建立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如长方体的文具盒、正方体的魔方、圆柱体的水杯、球体的篮球等,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直观地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
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图形的抽象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从而抽象出图形的本质特征,建立起图形的概念。
又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同数量的物体排列成几行几列的情境,如每行 5 个苹果,排成 3 行,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然后,引导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5 + 5 + 5= 15。
接着,教师再提出:如果有 10 行这样的苹果,用加法算式表示会很麻烦,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引出乘法算式 5 × 3 = 15。
通过这样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乘法的意义,为抽象出乘法的概念做好铺垫。
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观察是思维的“窗口”,通过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可以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角和边有什么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11种抽象思维法小学数学解题方法:11种抽象思维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
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
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3、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
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
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
(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5、分析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
分析法也叫逆推法。
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
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
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
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6、综合法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
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
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
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
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
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
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
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
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8、参数法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
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
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
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
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9、排除法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
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
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
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
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
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错)(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错)10、特例法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
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
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那么,s:a=a(比值不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化归法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
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
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